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中国历史年表一览
馒头火烧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073
精华 0
积分 2673
帖子 638
威望 153
金钱 1159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2-30
状态 离线
分享到:

1133年------宋绍兴三年
金天会十一年
  • 宋吴玠军败于饶风关。齐军占夺襄汉之地
1134年------宋绍兴四年
金天会十二年
  • 宋吴玠军于仙人关大败金军。宋岳飞军克复襄汉六郡﹐东援庐州
1135年------宋绍兴五年
金天会十三年
  • 金改定政治制度
  • 金太宗死。完颜亶即位﹐是为金熙宗完颜亶
  • 杨么起义失败
1136年------宋绍兴六年
金天会十四年
  • 岳飞军突击伊洛。齐军攻淮南﹐战败。岳飞军击退金﹑齐军进犯﹐兵临蔡州
1137年------宋绍兴七年
金天会十五年
  • 宋淮西爆发兵变﹐郦琼率左护军大部降齐
  • 金熙宗废刘豫齐国﹐置行台尚书省于汴
1138年------金天眷元年
  • 正月﹐金颁行女真小字
1139年------宋绍兴九年
金天眷二年
  • 金归宋河南﹑陕西之地
  • 金熙宗以谋反罪杀完颜宗盘﹑完颜宗隽﹑完颜昌等大臣﹐以完颜宗干为太师﹐领三省事﹐完颜宗弼任都元帅
1140年------宋绍兴十年
金天眷三年
  • 完颜宗弼率金军毁约南犯﹐宋刘锜军大败金军于顺昌。岳飞进军中原﹐郾城之战大败金军﹐宋廷迫使班师
1141年------宋绍兴十一年
金皇统元年
  • 宋金在淮西会战﹐宋军胜于柘皋﹐败于濠州。宋廷罢岳飞﹑张俊﹑韩世忠兵权。吴璘军于剡家湾大败金军。宋金议和﹐史称绍兴和议。岳飞被害
1142年------宋绍兴十二年
金皇统二年
  • 宋金划分地界﹐宋高宗以"臣构"名义上誓表﹐金册康王为宋帝
1149年------金皇统九年
金天德元年
  • 金海陵王完颜亮刺杀金熙宗﹐即帝位
1152年------金天德四年
  • 海陵王迁都燕京
1159年------金正隆四年
  • 海陵王图谋攻宋﹐造战船﹐籍诸路兵丁及军器
1160年------宋绍兴三十年
  • 宋开始发行东南会子
1161年------宋绍兴三十一年
金大定元年
  • 五月﹐金西北路契丹人撒八﹑移剌窝斡等起义
  • 六月﹐海陵王迁都汴京
  • 九月﹐海陵王统三十二总管兵攻宋。十月﹐金征南万户完颜福寿﹑完颜谋衍等还军东京﹐拥立东京留守完颜雍即位﹐是为金世宗完颜雍。宋李宝军于胶西陈家岛海域歼金朝舰队。十一月﹐海陵王攻宋﹐采石之战金军渡江失败﹐海陵王被部将所杀
  • 是年﹐移剌窝斡杀撒八称帝。金爆发济南耿京等起义
1162年------宋绍兴三十二年
  • 宋高宗传位于赵 ﹐是为宋孝宗赵
1163年------宋隆兴元年
金大定三年
  • 东南宋军北上﹐大溃于符离
1164年------宋隆兴二年
金大定四年
  • 隆兴和议﹐宋金重订和约
  • 金世宗遣张弘信等分路通检诸路物力﹐后又屡次实行通检推排
1165年------宋干道元年
金大定五年
  • 正月﹐宋金议和成﹐宋称侄皇帝﹐割海﹑泗﹑唐﹑邓﹑商﹑秦等地与金﹐岁贡金银﹑绢二十万两﹑匹
1170年------西夏干佑元年
  • 权相任得敬胁迫西夏仁宗李仁孝分西南路及灵州罗庞岭与之称楚国﹔西夏仁宗杀任得敬
1189年------金大定二十九年
  • 正月﹐金世宗死﹐皇太孙即位﹐是为金章宗完颜璟
  • 二月﹐诏放宫籍户及奴婢为良
1190年------西夏干佑二十一年
  • 西夏骨勒茂才纂《番汉合时掌中珠》成
1191年------金明昌二年
  • 十二月﹐诏罢契丹字
1194年------宋绍熙五年
  • 赵扩在吴太后支持下即位﹐是为宋宁宗
1195年------宋庆元元年
  • 宰相赵汝愚等被贬斥﹐韩侂冑掌权﹐开始实行庆元党禁
1196年------金永安元年
  • 金兵分两路北攻鞑靼
1198年------金永安三年
  • 金将完颜襄等出临潢击退鞑靼﹐遂起临潢左界至北京路修筑壕障﹐以御北边部族﹔西京﹑西北路亦仿修边堡
1201年------金泰和元年
  • 十二月﹐修《泰和律》成
1202年------宋嘉泰二年
  • 宋弛庆元党禁
1206年------宋开禧二年
金泰和六年 西夏应天元年
  • 五月﹐宋军分路攻金﹐大多失败。十月﹐金军大举攻宋
  • 西夏镇夷郡王安全(襄宗)废桓宗纯佑自立。金册安全为夏国王
  • 蒙古国建立﹐铁木真称成吉思汗
1207年------宋开禧三年
金泰和七年 西夏应天二年
  • 宋吴曦据四川叛变﹐被杀
  • 宋金开始议和
  • 蒙古成吉思汗攻西夏﹐破斡罗孩城
  • 蒙古遣使招降吉利吉思等部
1208年------宋嘉定元年
金泰和八年
  • 宋金重订和约﹐宋以韩侂冑之首换取失地
  • 宋史弥远开始专权
1209年------西夏应天四年
  • 成吉思汗攻西夏﹐围中兴府﹔西夏襄宗纳女请和
  • 畏兀儿亦都护归附蒙古
1211年------金大安三年
西夏光定元年
  • 成吉思汗攻金
  • 红袄军首领杨安儿复起义于山东
  • 西夏大都督府主遵顼废襄宗自立﹐是为西夏神宗
  • 哈剌鲁阿力麻里归附蒙古
1212年------金崇庆元年
  • 山东刘二祖起义
  • 金北边千户契丹人耶律留哥叛金﹐攻隆安﹑韩州
1213年------金贞佑元年
西夏光定三年
  • 春﹐耶律留哥自立为辽王
  • 八月﹐金将纥石烈执中政变﹐杀卫绍王。九月﹐金宣宗完颜 即位
  • 是年﹐蒙古分三路攻金
  • 西夏军攻金
1214年------宋嘉定七年
金贞佑二年
  • 金宣宗献子女﹑金帛﹐向蒙古求和﹐迁都汴京﹐史称"宣宗南迁"
  • 宋罢金朝岁币
1215年------金贞佑三年
  • 蒙古军取金北京﹑中都
  • 金宣抚使蒲鲜万奴据辽东称天王﹐国号大真
  • 成吉思汗还蒙古﹐遣速不台讨蔑里乞残部
  • 木华黎讨灭锦州张致﹐取辽东诸郡
1217年------宋嘉定十年
金兴定元年 西夏光定七年
  • 四月﹐金军攻宋﹐双方从此处于长期战争状态
  • 十二月﹐成吉思汗攻中兴府﹐西夏神宗留太子守城﹐走西京
  • 木华黎封太师国王﹐奉命经略中原﹐专事攻金
  • 成吉思汗遣术赤征服吉利吉思等部﹐遣哲别灭屈出律﹐征服西辽。蒙古军追灭契丹叛人于高丽﹐高丽向蒙古称臣纳贡
  • 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
  • 木华黎取山西诸路
1220年------金兴定四年
  • 九公封建
  • 蒙古军取不花剌﹑撒麻耳干等城﹐花剌子模算端摩诃末逃入里海岛上﹐死
  • 蒙古军取玉龙杰赤及呼罗珊诸城﹐追击花剌子模算端札阑丁至印度河﹐札阑丁败逃入印度
  • 木华黎取陕西诸地﹐围凤翔
  • 哲别﹑速不台败斡罗思﹑钦察联军于阿里吉河
1224年------宋嘉定十七年
  • 宋宁宗死﹐史弥远废皇子竑﹐另立赵昀为帝﹐是为宋理宗赵昀
1225年------宋宝庆元年
金正大二年 西夏干定三年
  • 北方义军将领彭义斌攻蒙古军﹐战死
  • 金﹑西夏议和成﹐西夏以兄事金
1226年------西夏宝义元年
  • 蒙古军取西夏西凉府﹐围中兴府
1227年------西夏宝义二年
  • 蒙古灭西夏
  • 成吉思汗死于清水县﹐幼子拖雷监国
  • 窝阔台即蒙古大汗位﹐颁大札撒﹐定中原﹑西域税法﹐遣搠里蛮攻打札阑丁
  • 蒙古置十路征收课税所﹐命耶律楚材主其事
  • 窝阔台﹑拖雷统兵征金
  • 拖雷军入汉中﹐假道宋境攻金。窝阔台取金河中府
  • 搠里蛮灭札阑丁
  • 蒙古军侵入高丽
1232年------金天兴元年
  • 钧州三峰山之战﹐蒙古拖雷军歼金军﹐进围汴京。金哀宗逃离汴京
1233年------宋绍定六年
金天兴二年
  • 正月﹐金哀宗至归德﹐金京城西面元帅崔立政变﹐以汴京降蒙古。六月﹐哀宗至蔡州。是年﹐宋应约出兵与蒙古联合灭金﹐合围蔡州
  • 蒙古军灭东真国
1234年------宋端平元年
金天兴三年
  • 正月﹐金哀宗让位东面元帅完颜承麟﹐自缢死。蔡州城破﹐末帝承麟被杀﹐金亡
  • 宋出兵复东﹑西﹑南三京﹐被蒙古军击败
  • 蒙古诸王贵族大会
  • 窝阔台命建和林城
  • 遣拔都等诸王西侵斡罗思﹑钦察诸国﹐阔端﹑阔出等攻南宋﹐唐古侵高丽
  • 蒙古括中原诸路民户
  • 窝阔台以中原民户分赐诸王﹑贵戚﹑勋臣﹐定五户丝制。重新制定中原赋税制度
  • 拔都等灭不里阿耳﹑钦察诸国。阔端取成都
  • 拔都等攻入斡罗思
  • 蒙古考试中原诸路僧﹑道﹑儒生
  • 蒙古征服阿速国
  • 拔都等攻陷乞瓦等城﹐征服斡罗思诸国
  • 拔都分军侵入马札儿﹑孛烈儿。蒙古军击溃孛烈儿﹑捏迷思等军于里格尼茨
  • 窝阔台死﹐乃马真皇后称制
1242年------宋淳佑二年
  • 余玠镇守四川﹐开始全面推行依山筑垒﹐抵抗蒙古军的方略
  • 贵由即蒙古大汗位
  • 吐蕃萨斯迦派法主萨斯迦班弥怛奉召至凉州﹐次年见阔端﹐以乌思藏纳里地归附蒙古
  • 贵由死﹐斡儿立海迷失皇后称制。拔都召集诸王贵族会议﹐推举蒙哥为大汗﹐窝阔台﹑察合台两系诸王反对
1251年------宋淳佑十一年
  • 宋收复襄阳与樊城
  • 蒙哥即大汗位﹐捕窝阔台孙失烈门等﹐穷治其党。命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重事﹐统军南征﹔旭烈兀总领阿母河以西诸地军国重事﹐统军西征
  • 忽必烈征大理。旭烈兀出兵西征
  • 蒙哥亲征南宋﹐以阿里不哥留守蒙古
1258年------宋宝佑六年
  • 旭烈兀攻陷报达﹐灭哈里发
  • 蒙哥统西路军入四川。诸王塔察儿统东路军攻宋﹐不利﹐命忽必烈统之
1259年------宋开庆元年
  • 蒙哥汗久攻合州不克﹐死于军中
  • 贾似道援鄂州﹐向忽必烈求和﹐忽必烈北还
  • 旭烈兀侵入叙利亚
1260年------蒙古中统元年
  • 忽必烈即大汗位于开平﹐立中书省﹑十路宣抚司。罢侵高丽兵。阿里不哥即大汗位于和林城西夏宫﹐遣阿蓝答儿等取关陇地。忽必烈自统兵讨阿里不哥﹐败之﹔遣大臣夺取关陇﹐杀阿蓝答儿等
  • 发行中统元宝交钞
1262年------蒙古中统三年
  • 二月﹐益都李 反﹔七月﹐败死
1263年------宋景定四年
  • 推行公田法
1264年------蒙古至元元年
  • 七月﹐阿里不哥降
  • 八月﹐改燕京为中都
  • 十二月﹐罢汉人诸侯世守﹐立千转法
1268年------蒙古至元五年
  • 立御史台
  • 忽必烈用南宋降将刘整策﹐发兵围襄﹑樊
  • 窝阔台系后王海都与察合台系后王八剌联兵反元
1269年------蒙古至元六年
  • 二月﹐立四道提刑按察司
  • 颁行八思巴字
  • 是年﹐海都﹑八剌和术赤系后王忙哥帖木儿在答剌速河谷举行忽里台﹐划分各自势力范围
1270年------蒙古至元七年
  • 正月﹐立尚书省。二月﹐立司农司﹐后改大司农司
1271年------元至元八年
  • 十一月﹐建国号大元。是年﹐命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
1272年------元至元九年
  • 二月﹐改中都为大都
1273年------宋咸淳九年
元至元十年
  • 襄樊之战﹐正月﹐元军破樊城。二月﹐襄阳降
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
  • 以伯颜为统帅﹐发大军二十万征南宋。十二月﹐下鄂州
1275年------宋德佑元年
元至元十二年
  • 二月﹐元﹑宋在池州下游丁家州会战﹐宋军大败。元军连克建康﹑平江﹑常州等地﹐进逼临安。文天祥等起兵勤王
  • 元立阿力麻里行中书省﹐行枢密院
1276年------宋景炎元年
元至元十三年
  • 正月﹐南宋幼帝赵 请降﹐元军取临安。五月﹐益王赵 即帝位于福州﹐是为端宗。元军入福建﹑广西
  • 北平王那木罕所部宗王昔里吉叛﹐执那木罕送忙哥帖木儿处﹐以安童送海都处
1278年------宋祥兴元年
  • 宋端宗病死﹐张世杰﹑陆秀夫等拥立卫王赵 为帝﹐移驻广东新会海中之崖山
  • 文天祥战败被俘
1279年------宋祥兴二年
元至元十六年
  • 正月﹐元军攻破崖山﹐宋帝溺死﹐宋亡
  • 三月﹐忽必烈用郭守敬言﹐遣官四出测晷度﹐四海测验之所凡二十七

顶部
馒头火烧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073
精华 0
积分 2673
帖子 638
威望 153
金钱 1159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2-30
状态 离线
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
  • 忽必烈发军侵日本﹐遇台风﹐全军覆没
  • 郭守敬等制定《授时历》﹐颁行天下
1283年------元至元二十年
  • 江南各族人民起义﹐凡二百余所。十月﹐福建建宁黄华起事﹐有众十万﹐号头陀军
  • 元朝发军侵缅国
1284年------元至元二十一年
  • 元军侵占城﹑安南
1286年------元至元二十三年
  • 五月﹐元军复侵安南﹐六月退还
  • 六月﹐以《农桑辑要》颁诸路
  • 十月﹐元军再次侵缅国
1287年------元至元二十四年
  • 三月﹐发行至元通行宝钞
  • 四月﹐诸王乃颜反﹐忽必烈亲征﹐乃颜战败被擒﹐处死
  • 是年﹐福建钟明亮起义
  • 忽必烈又发兵侵安南
1289年------元至元二十六年
  • 二月﹐籍江南户口
  • 七月﹐海都军进攻漠北﹐忽必烈亲征﹐复和林﹑留伯颜镇守
  • 江南各族人民起义﹐凡四百余处
1291年------元至元二十八年
  • 二月﹐改提刑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
  • 五月﹐颁行《至元新格》
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
  • 九月﹐置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 发兵侵爪哇
1293年------元至元三十年
  • 七月﹐开通惠河﹐海运漕粮可直达大都
1294年------元至元三十一年
  • 正月﹐忽必烈死。四月﹐铁穆耳即帝位﹐是为元成宗铁穆耳
1300年------大德四年
  • 十二月﹐元成宗发军侵八百媳妇国
1301年------大德五年
  • 五月﹐云南宋隆济﹑贵州蛇节相继起事﹐围攻元朝侵八百媳妇军
  • 海都等在岭北与元军战﹐海都败﹐退出岭北﹐死于途中
1303年------大德七年
  • 三月﹐《大元大一统志》编成
1304年------大德八年
  • 元朝与西北诸王约和﹐各遣使赴伊利汗处宣谕和好之意
1307年------大德十一年
  • 正月﹐元成宗死。三月﹐侄爱育黎拔力八达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自北方迎其兄海山。五月﹐海山即帝位﹐是为元武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被立为皇太子
1311年------至大四年
  • 正月﹐武宗死。爱育黎拔力八达执政。三月﹐即帝位﹐是为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1313年------皇庆二年
  • 十一月﹐行科举
1314年------延佑元年
  • 十月﹐遣张驴等经理江南田粮
1315年------延佑二年
  • 七月﹐赣州蔡五九聚众起事﹐反对经理田粮﹔九月败死
1320年------延佑七年
  • 正月﹐元仁宗死。三月﹐太子硕德八剌嗣帝位﹐是为元英宗硕德八剌
1323年------至治三年
  • 二月﹐《大元通制》成﹐颁行天下
  • 八月﹐硕德八剌自上都还﹐驻南坡﹐为铁失等所杀。九月﹐晋王也孙铁木儿即帝位﹐是为泰定帝
1328年------天历元年
  • 七月﹐泰定帝死。九月﹐泰定皇太子阿剌吉八即帝位于上都。燕铁木儿于大都发动政变﹐迎元武宗之子图帖睦尔为帝﹐是为元文宗图帖睦尔。上都﹑大都两个政权并立﹐发生激烈战斗。十月﹐上都政权失败。十一月﹐图帖睦尔遣使往漠北迎其兄和世
1329年------天历二年
  • 正月﹐和世 于和林北即帝位﹐是为明宗。五月﹐和世 立图帖睦尔为皇太子。八月﹐和世 南来﹐与图帖睦尔相会于王忽察都﹐数日后暴死。图帖睦尔复即帝位
1331年------至顺二年
  • 五月﹐《经世大典》修成
1332年------至顺三年
  • 八月﹐元文宗死。十月﹐明宗和世 次子懿璘质班被立为帝﹐十一月死﹐庙号宁宗
1333年------元统元年
  • 六月﹐和世 长子妥欢帖睦尔即帝位﹐是为元顺帝妥欢贴睦尔
1337年------后至元三年
  • 正月﹐广州朱光卿等起义。二月﹐棒胡起义于汝宁信阳州﹔广西徭民再次起义
1338年------后至元四年
  • 六月﹐袁州周子旺﹑漳州李志甫相继起义
1342年------至正二年
  • 七月﹐教皇伯涅的克十二世使节来中国﹐抵达上都
1344年------至正四年
  • 五月﹐黄河决口﹐山东﹑河北皆受灾
1345年------至正五年
  • 十月﹐《辽史》﹑《金史》﹑《宋史》修成
  • 十一月﹐《至正条格》成
1346年------至正六年
  • 四月﹐辽阳吾者野人及水达达起义。六月﹐福建汀州罗天麟等起义。是年﹐武冈徭民吴天保起义
1348年------至正八年
  • 台州方国珍起事﹐聚众海上
1351年------至正十一年
  • 四月﹐修治黄河﹐发民工十三万﹐军队二万。十一月﹐黄河堤成
  • 五月﹐颍州刘福通起义。八月﹐蕲州徐寿辉起义﹐国号天完。邳州李二﹑赵君用﹑彭早住起义﹐攻占徐州等地
1352年------至正十二年
  • 二月﹐濠州郭子兴﹑孙德崖等起义。闰三月﹐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八月﹐徐州被元军攻陷﹐李二死。是年﹐天完红巾军攻克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
1353年------至正十三年
  • 正月﹐淮东张士诚起义﹐攻克高邮等地。是年﹐元军大举反攻﹐天完红巾军连遭挫折
1354年------至正十四年
  • 正月﹐张士诚称诚王﹐国号大周。九月﹐元丞相脱脱率大军围高邮。元顺帝突然下令罢脱脱官爵﹐元军溃散
1355年------至正十五年
  • 二月﹐刘福通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建国号宋﹐改元龙凤。韩林儿号小明王。是年﹐天完红巾军复起﹐连败元军
1356年------至正十六年
  • 二月﹐张士诚部渡江攻克平江等地。三月﹐朱元璋取集庆。是年﹐天完﹑宋红巾军分头出击﹐连获胜利
1357年------至正十七年
  • 宋红巾军分三路北伐﹐攻入陕西﹑山西﹑山东等地。是年﹐张士诚降元
1358年------至正十八年
  • 宋红巾军毛贵部由山东入河北﹐直通大都﹐因孤军无援败退。刘福通于五月间攻占汴梁。天完红巾军连克江西﹑福建广大地区。十二月﹐宋红巾军攻占上都
1359年------至正十九年
  • 北方元军反攻﹐三路北伐相继失败﹐九月﹐汴梁破﹐韩林儿﹑刘福通逃至安丰
1360年------至正二十年
  • 五月﹐天完红巾军攻克太平。陈友谅杀徐寿辉﹐称帝﹐建国号汉
1361年------至正二十一年
  • 三月﹐明玉珍在四川称帝﹐建国号夏
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
  • 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陈败死。张士诚出兵袭安丰﹐刘福通﹑韩林儿为朱元璋救出。张士诚自称吴王
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
  • 正月﹐朱元璋称吴王
1366年------至正二十六年
  • 八月﹐朱元璋发《平周檄》﹐大举进攻张士诚。十二月﹐朱元璋将韩林儿沉于江﹐宋政权亡
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
  • 九月﹐朱军攻破平江﹐张士诚被擒自杀。朱元璋命徐达率大军北伐。十一月﹐浙东方国珍投降朱元璋。是年﹐北方军阀混战
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
明洪武元年
  • 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即帝位﹐国号明﹐是为明太祖朱元璋
  • 闰七月﹐元顺帝逃往上都﹐史称北元。八月﹐明军占领大都﹐元亡
  • 明定田赋额﹐编定役法﹐定卫所制度
1369年------明洪武二年
  • 以临濠为中都
  • 诏天下府﹑州﹑县皆立学。侍官制﹐定封建诸王之制
1370年------明洪武三年
  • 四月﹐徐达破元将扩廓帖木儿﹐元顺帝病死于应昌﹐昭宗继位
  • 分封诸王。诏定科举制度
1371年------明洪武四年
  • 定开中法
1374年------明洪武七年
  • 定屯田法。颁《大明律》
  • 罢市舶司。严海禁
1375年------明洪武八年
  • 正月﹐令乡里立社学
  • 三月﹐立钞法﹐造大明宝钞
  • 四月﹐改各都卫为都指挥使司
  • 空印案发﹐诛连甚广
1376年------明洪武九年
  • 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
1377年------明洪武十年
  • 置通政使司
1378年------明洪武十一年
  • 改南京为京师
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
  • 胡惟庸案发﹐左丞相胡惟庸以谋反罪被杀﹐株连三万余人
  • 罢中书省﹐废丞相制度。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罢御史台﹐废御史大夫
1381------年 明洪武十四年
  • 徐达等出塞击元﹐俘获甚众
  • 是年﹐定赋役籍﹐编里甲﹐造黄册
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
  • 置锦衣卫。置都察院。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1383年------明洪武十六年
  • 遣西平侯沐英镇守云南﹐从此沐氏世守其地
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
  • 改定都察院官制
  • 颁科举取士程序
1385年------明洪武十八年
  • 三月﹐郭桓案发﹐郭下狱死。株连者数万人
  • 十月﹐颁《大诰》
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
  • 福建僧彭玉琳组织白莲会﹐称晋王﹐旋被镇压
  • 令划入匠籍之工匠轮班入京师服役
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
  • 编绘鱼鳞图册﹐与黄册并行
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
  • 明军至捕鱼儿海﹐俘元皇子及妃嫔等数万人﹐北元主远走
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
  • 置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于兀良哈部落
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
  • 天下赋役黄册成
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
  • 蓝玉案发﹐凉国公蓝玉因谋反被杀﹐株连死者一万五千余人
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
  • 颁《皇明祖训》
1397年------明洪武三十年
  • 南北榜案发﹐开明朝取士分南北之先例
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
  • 闰五月﹐太祖死﹐皇太孙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即位后议定削藩﹐削废周﹑齐﹑湘﹑代﹑岷五王
1399年------建文元年
  • 靖难之役起﹐七月﹐燕王朱棣起兵北平
1402年------建文四年
  • 六月﹐燕兵渡江﹐攻入南京。宫中起火﹐建文帝不知所终。燕王朱棣即帝位﹐是为明成祖朱棣
1403年------永乐元年
  • 二月﹐改北平为北京
1405年------永乐三年
  • 命宦官郑和与王景弘等使南洋各地﹐郑和下西洋自此始
1407年------永乐五年
  • 《永乐大典》成书﹐凡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
  • 改安南置交址布政使司
1409年------永乐七年
  • 置奴儿干都司
  • 是年﹐乌斯藏黄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在拉萨行大祈愿法会﹐黄教渐成执政教派
1410年------永乐八年
  • 成祖亲击鞑靼本雅失里﹐至斡难河﹐本雅失里兵溃
1411年------永乐九年
  • 开会通河
1414年------永乐十二年
  • 成祖亲领步骑五十万击瓦剌马哈木﹐大破之
1419年------永乐十七年
  • 辽东总兵刘江大破倭寇于金州望海埚

顶部
馒头火烧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073
精华 0
积分 2673
帖子 638
威望 153
金钱 1159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2-30
状态 离线
1420年------永乐十八年
  • 山东蒲台唐赛儿起义﹐同年失败
  • 置东厂﹐由宦官掌管﹐专职缉查军民官吏
1421年------永乐十九年
  • 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
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
  • 成祖第五次率师亲征鞑靼。七月还至榆木川时病死。皇太子高炽即位﹐是为仁宗
1425年------洪熙元年
  • 五月﹐仁宗病死。六月﹐太子瞻基即位﹐是为宣宗
1429年------宣德四年
  • 始设钞关﹐以船只大小收税﹐称"船料"
1430年------宣德五年
  • 各省专设巡抚
1433年------宣德八年
  • 郑和第七次自西洋还。郑和下西洋前后二十八年﹐经三十余国
1435年------宣德十年
  • 正月﹐宣宗死﹐太子祁镇即位﹐是为英宗
  • 以宦官王振掌司礼监﹐明代宦官乱政由此开始
1436年------正统元年
  • 推广"折色"之法﹐是为金花银
1439年------正统四年
  • 瓦剌部脱 死﹐子也先即位
1441年------正统六年
  • 明军出征麓川﹐宣慰使思任发败逃
1442年------正统七年
  • 设建州右卫﹐建州三卫之名始此
1445年------正统十年
  • 叶宗留起义。处州人叶宗留聚众至福建开矿﹐被禁﹐遂杀官反抗
1447年------正统十二年
  • 叶宗留聚众数万起义﹐称大起王﹐攻建阳﹑建宁等地
1448年------正统十三年
  • 福建沙县佃农邓茂七起义﹐称铲平王
1449年------正统十四年
  • 瓦剌也先犯大同﹐七月﹐英宗率军亲征。八月十五日﹐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所破﹐英宗被俘﹐明军全军覆没﹐史称土木之变。九月﹐祁钰即帝位。十月﹐也先挟英宗逼京师﹐于谦率军击退也先
1450年------景泰元年
  • 也先在大同﹑宣府等地被明总兵官郭登﹑朱谦击退﹐乃与明约和
1454年------景泰五年
  • 也先被部下所杀﹐瓦剌遂衰
1457年------天顺元年
  • 正月﹐宦官曹吉祥及其党羽石亨等乘景帝病危﹐迎太上皇英宗复位﹐史称夺门之变。二月﹐景帝死
1458年------天顺二年
  • 诏修《大明一统志》
1460年------天顺四年
  • 鞑靼孛来率军分路南下﹐抵雁门。京师大乱。后鞑靼军退
1464年------天顺八年
  • 正月﹐英宗死﹐太子见深即位﹐是为宪宗。始以内批授官﹐时称传奉官
1465年------成化元年
  • 刘通﹑石龙等率荆襄流民起义于湖北房县
1470年------成化六年
  • 刘通旧部李原领导荆襄流民再次起义﹐称太平王
1471年------成化七年
  • 是年﹐定漕粮长运法
1477年------成化十三年
  • 正月﹐置西厂﹐太监汪直掌之
1487年------成化二十三年
  • 八月﹐宪宗死。九月﹐太子佑樘即位﹐是为孝宗。遣散传奉官两千余人
1488年------弘治元年
  • 鞑靼小王子遣使至京﹐自称大元可汗(达延汗)﹐从此屡与明通使。达延汗在位时统一漠北﹐蒙古复强
1492年------弘治五年
  • 改开中盐法﹐废盐商赴边纳粮﹐改在运司纳银﹐领盐引
1505年------弘治十八年
  • 五月﹐孝宗死。太子厚照即位﹐是为武宗
1506年------正德元年
  • 以杨一清总制陕西﹑延绥﹑宁夏﹑甘肃。命刘瑾掌司礼监﹐大权尽归刘瑾
1508年------正德三年
  • 置内行厂﹐由刘瑾领其事
1510年------正德五年
  • 霸州文安人刘六﹑刘七起义﹐为明中叶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
1518年------正德十三年
  • 佛郎机使者至中国
1519年------正德十四年
  • 宁王宸濠反于南昌﹐南赣巡抚王守仁发兵征讨﹐克南昌。宸濠兵败被俘
1521年------正德十六年
  • 三月﹐武宗死。四月﹐武宗从弟厚熜即位﹐是为明世宗朱厚熜
  • 大礼议起
1524年------嘉靖三年
  • 定大礼议﹐群臣力争﹐下狱者一百数十人
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
  • 宫婢杨金英等谋杀世宗未遂﹐史称嘉靖宫婢之变
1544年------嘉靖二十三年
  • 严嵩升任首辅
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
  • 海盗王直﹑陈东与倭连结﹐劫掠浙东﹐沿海倭患大炽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
  • 庚戌之变。俺答攻宣府﹐至通州﹐逼京师
1551年------嘉靖三十年
  • 应俺答请﹐开马市
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
  • 以戚继光任参将调浙江﹐防倭
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
  • 命胡宗宪总督沿海军务
1563年------嘉靖四十二年
  • 巡抚谭纶率戚继光﹑俞大猷﹑刘显三将大破倭寇﹐收复兴化﹐浙﹑闽倭寇渐平
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
  • 十二月﹐世宗服丹中毒死。子载垕即位﹐是为穆宗
1567年------隆庆元年
  • 张居正入阁
  • 李成梁御土蛮有功升副总兵﹐守辽阳
1569年------隆庆三年
  • 海瑞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贪官污吏不敢作恶
  • 戚继光任总兵官﹐镇守蓟州等地
1570年------隆庆四年
  • 冬﹐俺答孙把汉那吉降明
  • 应天巡抚海瑞疏浚吴淞江﹐浚白茆河﹐并抑制豪强﹐被劾离职
1571年------隆庆五年
  • 封俺答为顺义王﹐开互市。自此宣大以西平静无事
  • 戚继光修成蓟镇长城﹐又调浙兵加强边军训练
1572年------隆庆六年
  • 五月﹐穆宗死。六月﹐太子翊钧即位﹐是为明神宗朱翊钧
  • 张居正任首辅
1573年------万历元年
  • 张居正请行"考成法"﹐以整顿吏治
1578年------万历六年
  • 诏清丈天下田亩﹐限三年完成
  • 俺答汗尊乌斯藏喇嘛领袖索南嘉措为达赖喇嘛﹐是为达赖三世
  • 张居正举潘季驯总理河漕
1579年------万历七年
  • 诏毁天下书院﹐凡毁六十四所
1581年------万历九年
  • 张居正进行赋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一条鞭法
1583年------万历十一年
  •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袭封为指挥使﹐起兵攻尼堪外兰
1587年------万历十五年
  • 明政府封索南嘉措为"朵只儿唱达赖喇嘛"
  • 海瑞死于南京右都御史任﹐人民为之罢市致哀
1588年------万历十六年
  •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五部
1590年------万历十八年
  • 以大理评事雒于仁谏疏﹐神宗不欲外人得知﹐留中不发﹐自是章奏留中遂成为例
1592年------万历二十年
  • 宁夏之役起。二月﹐哱拜据城反﹐后命李如松讨平
  • 朝鲜之役起。五月﹐日本关白丰臣秀吉侵朝鲜。明兵赴援﹐大败。乃任李如松为防海御倭总兵官
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
  • 李如松收复平壤﹑开城﹐进攻王京﹐日军弃王京﹐退据釜山。明撤主力回国
1594年------万历二十二年
  • 吏部郎中顾宪成被责革职﹐遂回无锡修东林书院﹐与弟允成和高攀龙等讲学﹐讽议朝政评论人物﹐东林党议始于此
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
  • 遣宦官赴通州﹑天津征税﹐从此税使继矿使四出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
  • 日本再侵朝鲜
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
  • 明军再次赴援。丰臣秀吉死﹐日军撤走
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
  • 遣宦官至各地征税﹑办矿。临清﹑沙市﹑武昌﹑汉阳等地民变
1600年------万历二十八年
  • 播州杨应龙作乱多年﹐明军平乱﹐史称播州之役
  • 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到京﹐神宗允许在京师建教堂传教
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
  • 发生"楚宗之乱"。宗室数百人大肆抢掠
1615年------万历四十三年
  • 梃击案发﹐杀张差结案
  • 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八旗制度
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
后金天命元年
  • 正月﹐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
后金天命三年
  • 后金汗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征明﹐毁抚顺﹐拔清河堡
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
  • 明经略杨镐率四路军攻后金﹐大败。萨尔浒之战﹐西路军被歼
  • 后金灭叶赫﹐至是﹐海西女真扈伦四部均亡
1620年------明泰昌元年
后金天命五年
  • 七月﹐神宗死。八月﹐太子常洛即位﹐是为光宗。光宗病﹐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红丸九月朔﹐光宗死。时人疑下毒致死﹐是为红丸案。廷臣恐光宗选侍李氏操纵朝政﹐迫令迁宫﹐是为移宫案。皇长子由校即位﹐是为熹宗
1621年------明天启元年
后金天命六年
  • 后金攻陷沈阳﹐又陷辽阳。后金迁都辽阳
1622年------明天启二年
后金天命七年
  • 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
  • 白莲教首领徐鸿儒在山东起义﹐称中兴福烈帝。不久败死
1623年------明天启三年
后金天命八年
  • 阉党顾秉谦﹑魏广微入阁。魏忠贤提督东厂
1625年------明天启五年
后金天命十年
  • 魏忠贤兴大狱﹐捕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人﹐杨﹑左﹑魏受刑死。杀前辽东经略熊廷弼﹐罢孙承宗。命放弃关外各城
  • 三月﹐后金迁都沈阳﹐是为盛京
1626年------明天启六年
后金天命十一年
  • 苏州居民因反对滥捕东林党人﹐发生民变。后颜佩韦﹑杨念如等五人挺身投案被杀﹐葬于虎丘﹐称五人墓
  • 八月﹐努尔哈赤死。九月﹐皇太极即位﹐是为清太宗皇太极
  • 后金制订严禁八旗奴仆逃亡的"逃人法"
1627年------明天启七年
后金天聪元年
  • 皇太极攻宁远﹑锦州﹐被袁崇焕击退﹐时称宁锦大捷
  • 八月﹐熹宗死﹐弟信王由检即位﹐是为明思宗朱由检。十一月﹐宣布魏忠贤罪状﹐魏自缢死
1628年------明崇祯元年
后金天聪二年
  • 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总督蓟辽
  • 陕西连旱﹐王嘉胤﹑高迎祥等起义﹐明末农民战争开始
  • 张溥﹑孙淳等联合几社﹑闻社﹑南社﹑匡社等结成复社
1629年------明崇祯二年
后金天聪三年
  • 后金大举攻明﹐袁崇焕入援。崇祯帝中后金反间计﹐将袁下狱
  • 开历局﹐以徐光启监督
1630年------明崇祯三年
后金天聪四年
  • 李自成参加起义
  • 张献忠起义于陕西米脂
1633年------明崇祯六年
后金天聪七年
  • 冬﹐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渡黄河南下﹐进入豫西
1635年------明崇祯八年
后金天聪九年
  • 高迎祥﹑张献忠东进﹐破凤阳。明廷因战区扩大﹐命卢象升总督山﹑陕
  • 张献忠率部西入陕西﹐与李自成合
1636年------明崇祯九年
清崇德元年
  • 高迎祥在盩厔为孙传庭所败﹐被俘牺牲。李自成代为闯王
  • 四月﹐皇太极即帝位﹐改国号为清
1637年------明崇祯十年
清崇德二年
  • 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刊行
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
清崇德三年
  • 明廷推行招抚政策﹐张献忠据谷城受抚﹐但拒绝解甲。李自成屡为明军所败﹐兵力微弱﹐起义军入商雒山中
  • 清多尔衮大举攻明。高阳失守﹐孙承宗殉难。卢象升奉命督天下兵。十二月﹐卢象升在巨鹿阵亡
  • 清改蒙古衙门为理藩院
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
清崇德四年
  • 五月﹐张献忠在谷城再起﹐破房山﹑保康。九月﹐杨嗣昌出京督师
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
  • 张献忠﹑罗汝才合兵攻四川﹐破绵州﹐逼成都。李自成重入河南
1641年------明崇祯十四年
清崇德六年
  • 张献忠东进。正月﹐破明军于川东开县黄陵城。二月﹐破襄阳﹐进破光州等地。是年﹐李自成攻入洛阳﹐杀明福王朱常洵
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
清崇德七年
  • 清军攻陷松山
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
清崇德八年
  • 李自成自称"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
  • 八月﹐清太宗死﹐子福临即位﹐是为清世祖福临。以郑亲王济尔哈朗﹑亲王多尔衮辅政
  • 九月﹐李自成进兵汝州﹐大败孙传庭。十月﹐破潼关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
清顺治元年
  • 正月﹐李自成陷西安﹐改西安为长安﹐号西京。并于西安称王﹐国号"大顺"
  • 三月﹐李自成率大顺军攻占北京﹐明崇祯帝自缢死﹐明亡
  • 四月﹐山海关之战﹐李自成败退﹐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五月﹐多尔衮率清军入北京。九月﹐福临(顺治帝)入北京﹐十月﹐即帝位。以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遣豫亲王多铎西进潼关﹐英亲王阿济格由边外进﹐西击李自成军□
  • 五月﹐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帝位﹐建立南明弘光政权
  • 十二月﹐颁圈地令

顶部
馒头火烧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073
精华 0
积分 2673
帖子 638
威望 153
金钱 1159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2-30
状态 离线
1645年------清顺治二年
  • 二月﹐遣多铎移师经略江南。四月﹐清军破扬州﹐明督师史可法不屈遇害。五月﹐占南京﹐弘光政权覆灭。八月﹐攻占江阴﹐死难者十七万余人
  • 重申剃发令﹐违者无赦
  • 颁行汤若望制订的《时宪历》
  • 明鲁王朱以海在绍兴监国﹔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帝位
  • 江南抗清义军纷起
1646年------清顺治三年
  • 九月﹐明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监国后即帝位
  • 明郑芝龙降清﹐子郑成功不从﹐在海上起兵抗清
1647年------清顺治四年
  • 三月﹐制订《大清律》
1650年------清顺治七年
  • 十二月﹐多尔衮卒﹐福临亲政
1653年------清顺治十年
  • 册封达赖五世罗桑嘉措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确定了达赖喇嘛的西藏佛教领袖地位
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
  • 六月﹐于内十三衙门立铁牌﹐严禁太监干政
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
  • 十月﹐编成《赋役全书》﹐颁行天下
  • 顺天﹑江南发生科场案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
  • 正月﹐福临卒﹐玄烨即位。是为清圣祖玄烨﹐改元康熙。以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等四大臣辅政
  • 十二月﹐吴三桂率清军入缅﹐俘朱由榔﹐旋杀之。南明政权最后覆灭
  • 郑成功率军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67年------康熙六年
  • 玄烨亲政
1669年------康熙八年
  • 禁传天主教
  • 五月﹐清除鳌拜集团
1673年------康熙十二年
  • 玄烨下令撤藩
  • 十二月﹐吴三桂发动叛乱﹐耿精忠﹑尚之信等举兵响应
1677年------康熙十六年
  • 选调翰林等官入干清宫南书房当值
1680年------康熙十九年
  • 朱三太子案发
1681年------康熙二十年
  • 十一月﹐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兵败自杀。三藩之乱平
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
  • 达赖五世死﹐第巴桑结嘉错匿丧不报长达十五年之久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
  • 八月﹐郑克爽降清﹐台湾统一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
  • 开放海禁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 四月﹐永停圈地
  • 雅克萨之战。六月﹐清军驱逐沙俄侵略者﹐收复雅克萨城
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
  • 四月﹐设广州十三行。洋行制度由此始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
  • 七月﹐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划分中俄东段边界
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
  • 玄烨亲征准噶尔。八月﹐清军与准噶尔军发生乌兰布通之战
1691年------康熙三十年
  • 四月﹐玄烨与喀尔喀三部首领于多伦会盟
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
  • 五月﹐清军于昭莫多大败准噶尔军﹐史称昭莫多之战
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
  • 春﹐玄烨亲赴宁夏﹐命费扬古﹑马思哈分两路出兵进剿准噶尔残部﹐噶尔丹兵败仰药自尽(一说暴病而死)
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
  • 始在承德修建热河行宫(避暑山庄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
  • 始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 玄烨派出图理琛使团探望土尔扈特部
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
  • 册封班禅五世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承认班禅的宗教地位
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
  • 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派大策零敦多布领兵侵袭西藏
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
  • 九月﹐命皇十四子胤 为抚远大将军﹐驻节西宁﹐指挥进藏平叛各路清军
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
  • 清军逐准部出西藏
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
  • 十一月﹐玄烨卒﹐胤禛继位﹐是为清世宗胤禛﹐改元雍正
1723年------雍正元年
  • 八月﹐雍正帝秘密立储
  • 诏令明年实行"摊丁入地"制度
  • 青海和硕特蒙古贵族首领罗卜藏丹津叛乱。次年平定之
1726年------雍正四年
  • 《古今图书集成》定稿
  • 云贵总督鄂尔泰上疏请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 中俄双方先后签订《布连斯奇条约》﹑《阿巴哈依图界约》﹑《色楞额界约》﹑《恰克图条约》
1729年------雍正七年
  • 三月﹐命岳钟琪﹑傅尔丹分西﹑北两路出师征讨准噶尔噶尔丹策零
  • 因西北用兵﹐设军机房﹐后改为军机处
1730年------雍正八年
  • 迭兴文字狱
1732年------雍正十年
  • 六月﹐喀尔喀亲王额附策棱大败准噶尔部于额尔德尼昭(光显寺)
1735年------雍正十三年
  • 八月﹐胤禛卒﹐弘历继位﹐是为清高宗弘历﹐改元乾隆
1739年------乾隆四年
  • 二月﹐清廷同意以阿尔泰山划定喀尔喀部与准噶尔部的牧区界限
1747年------乾隆十二年
  • 大金川土司沙罗奔举兵反。清派重兵镇压。两年后平定
1754年------乾隆十九年
  • 三月﹐准噶尔部阿睦尔撒纳率部归降清廷
1755年------乾隆二十年
  • 阿睦尔撒纳又叛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
  • 二月﹐清军攻准噶尔部。七月﹐阿睦尔撒纳逃往俄境
  • 大小和卓之乱起﹐清廷派兆惠率军进讨﹐两年后天山南北路皆平
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
  • 文字狱迭起
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
  • 设伊犁将军﹐"总统新疆南北两路事务"
1765年------乾隆三十年
  • 二月﹐乌什维族起义
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
  • 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率领下﹐长途跋涉﹐从沙俄重返祖国。九月﹐渥巴锡汗在热河行宫朝见弘历
  • 大金川土司索诺木与小金川土司僧格桑再次发动反清斗争﹐清廷命温福等往攻大金川﹐五年后平定
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
  • 开《四库全书》馆
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
  • 九月﹐山东寿张民王伦起义
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
  • 正月﹐大金川索诺木出降﹐大小金川之役结束
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
  • 七月﹐班禅六世由后藏入京﹐到热河行宫祝贺乾隆帝七十寿辰﹔十一月﹐在北京西黄寺圆寂
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
  • 正月﹐甘肃循化苏四十三领导撒拉族人民起义反清﹐失败后全部壮烈牺牲
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
  • 第一部《四库全书》修成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
  • 四月﹐甘肃新教回民田五起义
  • 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从纽约出发﹐绕道非洲好望角﹐驶抵广州
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
  • 林爽文起义。台湾爆发天地会领袖林爽文领导的汉族﹑高山族农民起义﹐两年后失败
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
  • 八月﹐廓尔喀入侵后藏
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
  • 廓尔喀再次入侵﹐进犯日喀则﹐洗劫扎什伦布寺﹔十一月﹐派福康安调兵入藏迎击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
  • 乾隆帝定金瓶掣签决定达赖﹑班禅转世灵童之制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
  • 颁布《钦定西藏章程》。六月﹐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到达大沽﹔八月﹐乾隆帝在热河行宫接见英国使节
1795年------乾隆六十年
  • 九月﹐立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太子﹐定明年继承皇位﹐改元嘉庆
1796年------嘉庆元年
  • 正月﹐举行授受大典﹐颙琰即位﹐尊弘历为太上皇帝
  • 川﹑楚﹑陕﹑甘﹑豫五省白莲教起义爆发﹐九年后失败
1799年------嘉庆四年
  • 正月﹐弘历卒﹐颙琰亲政
  • 处死大学士和珅﹐籍没家产

顶部
馒头火烧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073
精华 0
积分 2673
帖子 638
威望 153
金钱 1159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2-30
状态 离线
1813年------嘉庆十八年
  • 九月﹐天理教起义。林清率领的起义军攻入紫禁城﹐旋即失败
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
  • 七月﹐颙琰卒﹐旻宁继位﹐改元道光
  • 大和卓之孙张格尔在浩罕封建统治者与英国殖民者支持下﹐潜入南疆发动叛乱
1821年------道光元年
  • 清廷重申禁烟令﹐严禁在澳门﹑黄埔囤放和售卖鸦片
1827年------道光七年
  • 张格尔叛乱被平定
1838年------道光十八年
  • 十一月﹐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办理禁烟事宜
1839年------道光十九年
  • 四月二十二(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鸦片
1840年------道光二十年
  • 鸦片战争爆发。清廷命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州与英谈判。林则徐被革职。十二月(1841年 1月)﹐英军攻陷虎门外沙角﹑大角炮台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
  • 一月﹐清廷下诏宣战。二月﹐英军攻陷虎门炮台。四月﹐英军攻击广州城﹐主持广东军务的奕山向英军乞和﹐签订《广州和约》﹐七月以后﹐英舰队北犯﹐攻陷厦门﹑镇海﹑宁波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
  • 五月﹐英军攻陷吴淞炮台﹐英国舰队进入长江﹐六月﹐攻陷镇江﹐七月﹐进抵南京江面﹐七月二十四(8 月29日)清廷被迫签订《江宁条约》(《南京条约》)
  • 十二月﹐魏源着《海国图志》五十卷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
  • 八月﹐中英在虎门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
  • 先后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
  • 十一月﹐英国驻沪领事与上海道台订立《上海租地章程》﹐是为外国侵略者在中国设立租界的开始
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
  • 一月﹐英国香港总督文翰带兵强入广州城﹐广州社学率众十万余人反对﹐文翰被迫放弃入城要求
1850年------道光三十年
  • 一月﹐旻宁卒﹐奕欣继位﹐改元咸丰
  • 十二月初十(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开始
1851年------咸丰元年
  • 闰八月﹐太平军克永安﹔十月﹐封王建制
1852年------咸丰二年
  • 二月﹐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大败清军向荣﹑乌兰泰部﹐四月﹐破全州﹔十一月占汉阳﹑汉口﹔十二月攻克武昌。清廷命在籍礼部侍郎曾国藩帮办湖南团练
  • 捻军张乐行在安徽蒙城雉河集起义
1853年------咸丰三年
  • 二月﹐太平军沿长江东下﹐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称天京﹐四月﹐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军北伐﹐突破黄河天险﹐九月直抵静海﹔同时﹐派胡以晃﹑赖汉英率军溯江西征。清军在天京城东孝陵卫建立江南大营﹐在扬州建立江北大营﹐包围天京
  • 八月﹐上海小刀会首领刘丽川起义﹐两年后失败
  • 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4年------咸丰四年
  • 十二月﹐太平军在江西湖口大败湘军水师
1855年------咸丰五年
  • 太平军北伐失败﹐主将林凤祥﹑李开芳牺牲
  • 各路捻军会集雉河集﹐推张乐行为盟主
  • 贵州苗民起义﹐十七年后失败
1856年------咸丰六年
  • 二月﹐太平军大败江北营统帅托明阿部﹐五月﹐攻破江南大营﹐向荣自杀﹐八月﹐天京事变﹐韦昌辉诛杀东王杨秀清﹐十月被处死。石达开回天京提理政务
  • 云南回民起义﹐攻占大理﹐建立政权﹐十六年后失败
  • 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年------咸丰七年
  • 五月﹐石达开受洪秀全猜忌﹐率十万众自天京出走
  • 十一月﹐英法结成联军﹐占领广州
1858年------咸丰八年
  • 四月﹐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
  • 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胁迫清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瑷珲条约》
  • 五月﹐俄﹑美﹑英﹑法逼迫清廷相继签订《天津条约》
  • 八月﹐陈玉成等再破清军江北大营﹐十月﹐太平军在安徽三河城歼灭湘军精锐李续宾部
  • 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蒙古族贫苦牧民发动独贵龙运动﹐反对封建压迫
1859年------咸丰九年
  • 三月﹐洪秀全族弟洪仁玕来天京辅政﹐封干王。是年冬﹐太平天国颁布洪仁玕所著《资政新篇》
  • 四月﹐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在大沽挫败来犯的英法舰队
1860年------咸丰十年
  • 三月﹐太平军再破江南大营﹐并东占苏﹑常﹐建苏福省
  • 美国人华尔组成"洋枪队"﹐协助清廷镇压太平军
  • 六月﹐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占领天津﹔八月﹐进攻通州城西八里桥﹐奕欣逃往热河﹔英法联军攻陷北京﹐抢掠﹑焚毁圆明园﹔九月﹐恭亲王奕欣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 十二月﹐清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61年------咸丰十一年
  • 七月﹐奕欣卒﹐九月﹐慈禧发动政变﹐逮捕载垣﹑端华﹑肃顺等赞襄王大臣。载淳即皇帝位﹐改元同治。慈禧﹑慈安两太后垂帘听政﹐史称辛酉政变
  •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后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清代洋务运动自此始
1862年------同治元年
  • 正式设立同文馆。曾国荃督湘军进逼天京﹐扎营雨花台﹔左宗棠部湘军援浙江﹐李鸿章部淮军援上海﹐图苏﹑常﹐天京腹背受敌
  • 陕甘回民起义
1863年------同治二年
  • 四月﹐石达开在四川大渡河紫打地兵败自投清营﹐被杀
1864年------同治三年
  • 四月﹐洪秀全病逝﹐幼主洪天贵福即位。六月﹐天京为清军攻陷﹐洪天贵福突围后在江西南昌遇害。太平天国起义失败。捻军和太平军遵王赖文光部联合﹐举赖文光为领袖
1865年------同治四年
  • 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击僧格林沁﹐歼全军七千余人。清廷急调曾国藩为钦差大臣﹐督湘淮军攻捻
  • 中亚浩罕汗国军事头目阿古柏侵入新疆
1866年------同治五年
  • 李鸿章接曾国藩任钦差大臣﹐督师"剿捻"。捻军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等率部留在中原地区活动﹐称东捻军﹔梁王张宗禹﹑幼沃王张禹爵等率部进军西北﹐往联回众﹐称西捻军
  • 左宗棠在福建马尾设立福州船政局﹔后调任陕甘总督﹐镇压西捻军和西北回民起义
1867年------同治六年
  • 阿古柏在新疆建立所谓"哲德沙尔汗国"政权﹐自立为汗
1868年------同治七年
  • 六月﹐蒲安臣在华盛顿代表清政府与美国订立《蒲安臣条约》
  • 东西捻军相继覆没
1870年------同治九年
  • 五月﹐天津教案发生。直隶﹑江西﹑福建﹑广东﹑四川等省相继爆发反洋教斗争
  • 阿古柏攻占乌鲁木齐﹐天山南北路部分地区为其占据
1871年------同治十年
  • 沙俄出兵强占新疆伊犁地区
1872年------同治十一年
  •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侨商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县创办继昌隆缫丝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开始出现
  • 容闳等奉命率一批幼童三十名到美国留学﹐是为近代第一批留学生
1873年------同治十二年
  • 左宗棠出兵河西走廊﹐占领肃州﹐陕甘回民起义失败
1874年------同治十三年
  • 十二月﹐载淳卒﹐载湉继位﹐是为清德宗载湉﹐改元光绪。慈禧太后再度垂帘听政
1875年------光绪元年
  • 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 英国入侵云南﹐发生"马嘉理事件"
  • 七月﹐清廷以兵部侍郎郭嵩焘任出使英国钦差大臣﹐为中国正式派遣驻外使节的开始
1876年------光绪二年
  • 左宗棠出师讨伐阿古柏﹐收复乌鲁木齐﹐天山北部平定
  • 英国以"马嘉理事件"为借口﹐迫使清政府与之订立《烟台条约》
1877年------光绪三年
  • 春﹐清军进入南疆﹐阿古柏在库尔勒服毒死﹐清军收复除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国土
  • 李鸿章﹑唐廷枢筹建开平矿务局
1880年------光绪六年
  • 左宗棠创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局开工投产﹔李鸿章奏办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南北洋电报
1881年------光绪七年
  • 正月﹐曾纪泽与沙俄签订《中俄改订条约》
1883年------光绪九年
  • 中法战争爆发。法军占领河内﹑南定﹐越南国王请刘永福所部黑旗军助越抗法﹐四月﹐两军在河内城西的纸桥激战﹐大败法军﹐击毙法军司令利瓦伊业中校
1884年------光绪十年
  • 五月﹐法国派遣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舰队侵入福建马尾﹐福州水师覆没。七月﹐清廷下诏对法宣战。法国舰队占领台湾基隆炮台﹐封锁台湾海峡
  • 新疆改建行省
1885年------光绪十一年
  • 镇南关──凉山大捷。四月﹐李鸿章和法国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即《中法新约》)。中法战争结束
  • 台湾改建行省
1886年------光绪十二年
  • 英军由锡金侵入西藏
1888年------光绪十四年
  • 十月﹐康有为第一次向皇帝上书请求变法﹐未达
  • 北洋海军建成﹐以丁汝昌为提督﹐林泰曾﹑刘步蟾为左右翼总兵﹐拥有舰船二十五艘﹐四万余吨
1889年------光绪十五年
  • 二月﹐光绪帝载湉亲政
  • 十一月﹐李鸿章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投产
1890年------光绪十六年
  • 张之洞在汉阳兴建铁厂
1894年------光绪二十年
  •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六月﹐日本海军在朝鲜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中国运兵船﹐同时出动陆军进攻驻牙山附近成欢驿的清军。七月初一(八月一日)中日两国同时宣战。八月十六﹐日军进攻朝鲜平壤﹐清军败绩﹐总兵左宝贵壮烈牺牲。两日后﹐北洋海军与日舰队在黄海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殉国。九月﹐日军渡鸭绿江攻入中国境内。十月﹐占大连﹑旅顺。十二月﹐日军在山东半岛荣成湾龙须岛登陆
  • 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
  • 一月﹐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海军覆没﹐丁汝昌﹑刘步蟾自杀殉国。三月二十三日李鸿章与日本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把辽东半岛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包括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俄﹑德﹑法三国照会日本﹐劝告放弃辽东半岛﹐日本被迫接受﹐清政府以银三千万两赎回﹐史称三国干涉还辽
  • 康有为联合十八省会试举人一千三百余人"公交车上书"
  • 是年起至光绪二十四年﹐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等十余省先后发生群众抗租﹑抗税﹑抢米风潮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
  • 四月﹐李鸿章与沙俄代表签订《中俄密约》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
  • 德国武装占领胶州湾﹔沙俄出兵强占旅大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
  • 四月﹐与英国签订关于香港对岸九龙半岛以九十九年为期的租借条约
  • 四月二十三日﹐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开始。八月初六(9 月21日)﹐慈禧幽禁光绪帝于瀛台﹐重新"临朝训政"﹔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谭嗣同﹑林旭﹑刘光第等六人遇害。百日维新失败
  • 山东冠县义和拳首举义旗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
  • 山东义和团朱红灯部在平原县起义
  • 八月﹐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先后照会英﹑俄﹑日﹑意﹑法﹑德诸国﹐提出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
  • 张謇筹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建成投产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
  • 义和团进入京津地区。驻京各国公使以"保护使馆"为名调集军队四百余人到达北京。各国海军舰艇开到大沽口。由英国海军上将西摩尔统率的八国联军进犯北京﹐遭义和团和爱国清军阻击败回天津。义和团猛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和西什库教堂。五月二十五日﹐清廷发出宣战诏书。八国联军占领大沽炮台后攻陷天津﹐七月二十﹐北京陷落。慈禧挟光绪帝仓惶逃走
  • 东南互保。刘坤一﹑张之洞等与驻沪各国领事商定《东南互保约款》
  • 唐才常组织自立军起兵"勤王"﹐事败被杀
  • 沙俄制造海兰泡与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并派侵略军十余万人大举入侵东北
  • 十二月﹐慈禧在西安下诏宣布"变法"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
  • 七月﹐以庆亲王奕劻﹑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比﹑西﹑荷十一国公使签订《辛丑条约》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
  • 英国再次入侵西藏
  • 一月﹐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报》﹐鼓吹保皇
  • 三月﹐中俄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 拒俄事件发生
  • 闰五月﹐《苏报》案发生﹐章炳麟﹑邹容被捕系于租界西牢
  • 十二月﹐日俄战争爆发﹐清政府宣布严守"局外中立"
  • 清政府成立练兵处﹑商部
  • 黄兴﹑宋教仁等组织革命团体华兴会于长沙
1904年------光绪三十年
  • 英军攻陷拉萨﹐达赖十三世出走青海
  • 蔡元培﹑陶成章等在上海组织革命团体光复会

顶部
馒头火烧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073
精华 0
积分 2673
帖子 638
威望 153
金钱 1159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2-30
状态 离线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 废除科举考试制度
  • 发生抵制美货运动
  • 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会章﹐选举孙中山为总理﹐机关报《民报》创刊
  • 吴樾在前门车站炸出洋考察宪政的载泽等五大臣﹐炸伤载泽﹑绍英﹐吴樾死难。旋改派尚其亨﹑李盛铎会同载泽﹑戴鸿慈﹑端方前往各国考察政治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
  • 七月﹐清廷发布谕旨﹐宣布"预备仿行宪政"(预备立宪)。张謇﹑郑孝胥﹑汤寿潜等在上海组织"预备立宪公会"
  • 萍浏醴起义﹐不久失败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
  • 八月﹐清廷发布上谕﹐设立资政院﹔九月﹐令各省设咨议局
  • 同盟会发动一系列起义﹐均遭失败。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发动起义﹐事败牺牲。秋瑾在绍兴准备响应徐锡麟起义﹐事泄﹐英勇就义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 清廷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期﹐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 十月二十一日﹐载湉卒﹐溥仪继位﹐改元宣统﹐由摄政王载沣监国。次日﹐慈禧卒
1909年------宣统元年
  • 十六省咨议局相继成立﹐派代表到北京请愿﹐请速开国会
1910年------宣统二年
  • 发生国会请愿运动。清廷宣布将原定九年的预备立宪期缩短为三年。资政院开幕
  • 光复会在东京成立总部﹐推章炳麟﹑陶成章为正副会长
  • 广州新军起义失败
  • 汪精卫等谋炸摄政王载沣未成
1911年------宣统三年
  • 三月﹐广州起义失败(黄花岗之役)
  • 四月﹐以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组成"皇族内阁"
  • 四川保路运动爆发。七月﹐"成都血案"发生﹐四川保路同志军举行武装起义
  • 辛亥革命。八月十九日(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十一月﹐各省代表会议在南京举行﹐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
  • 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 2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林森为议长
  • 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布退位﹐清亡
  • 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15日﹐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 11日﹐孙中山在南京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30日﹐唐绍仪内阁成立
  • 4月2日﹐临时参议院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 5月9日﹐共和党成立
  • 8月25日﹐国民党成立
  • 27日﹐民主党成立
  • 9月3日﹐教育部公布壬子学制
  • 沙俄策动外蒙古王公贵族宣布"独立"。11月7日﹐北京政府声明不予承认
  • 是年﹐上海福新面粉公司第一厂成立﹐至1919年共发展到八个厂﹐为华商最大面粉公司
  • 白朗起义。是年﹐河南宝丰人白朗在故里组织农民起义
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
  • 1月﹐津浦铁路全线通车
  • 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宋教仁
  • 4月﹐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成立
  • 4月26日﹐北京政府与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
  • 5月29日﹐进步党成立
  • 7月﹐李烈钧在江西湖口举兵讨袁﹐"二次革命"爆发
  • 熊希龄内阁成立
  • 9月1日﹐张勋攻陷南京﹐"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流亡日本
  • 10月6日﹐袁世凯威迫国会选其为正式总统
  • 11月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并撤销国民党籍国会议员
1914年------中华民国三年
  • 1月10日﹐袁世凯命令解散国会
  • 2月28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各省省议会
  • 5月1日﹐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中华民国约法》
  • 6月﹐参议院成立
  • 7月8日﹐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
  • 8 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宣布在欧战中中立
  • 9月2日﹐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派兵强行在山东半岛龙口登陆
1915年------中华民国四年
  • 1月18日﹐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
  • 3月﹐日军侵占奉天省城沈阳
  • 6月7日﹐《中俄蒙协约》签字。库伦活佛宣告取消外蒙古独立
  • 8月﹐杨度﹑孙毓筠等组织筹安会
  • 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创刊﹐次年改为《新青年》
  • 12月12日﹐袁世凯恢复帝制﹐改国号为"中华帝国"﹐以明年为洪宪元年
  • 25日﹐蔡锷通电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讨袁﹐护国战争爆发。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
1916年------中华民国五年
  • 1月1日﹐云南成立都督府﹐唐继尧为都督
  • 1月22日﹐《民国日报》在上海创刊
  • 1月27日﹐贵州宣布独立
  • 2月18日﹐中华革命党在武昌﹑长沙起事失败。革命党人蔡济民等于武昌两湖策动马队起义失败﹔2月21日革命党人杨王鹏等率百余人去长沙袭击将军署及警署﹐失败﹐杨等十余人被捕遇害
  • 3月15日﹐广西宣布独立
  • 22日﹐袁世凯下令撤销帝制
  • 4月6日﹐广东宣布独立﹔12日浙江宣布独立
  • 5月9日﹐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
  • 陕西﹑四川﹑湖南独立
  • 6月6日﹐袁世凯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黎元洪令恢复《临时约法》﹐并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
  • 7月6日﹐黎元洪令改各省军务长官为督军﹐民政长官为省长
  • 8月1日﹐国会复会。10月30日﹐选举冯国璋为副总统
  • 12月26日﹐蔡元培被任命为国立北京大学校长
  • 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后扩大为数厂﹐成为民族资本最重要的纺织公司
1917年------中华民国六年
  • 张勋复辟。6月﹐黎元洪召张勋进京共商国事﹐张勋率军自徐州抵北京。国会第二次被解散。7月﹐张勋拥清废帝溥仪复辟。段祺瑞组"讨逆军"进入北京﹐驱逐张勋﹐复任国务总理。黎元洪通电去职
  • 17日﹐孙中山乘军舰由沪抵穗﹐倡导护法
  • 8月﹐冯国璋抵京就任代理大总统
  • 9月﹐广州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护法军政府成立。10月﹐护法战争开始﹐南北两军在湖南衡阳一带激战
  • 8月14日﹐北京政府对德﹑奥两国宣战﹐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 日本向段祺瑞政府提供"西原借款"
1918年------中华民国七年
  • 苏俄政府公告废除中俄不平等条约
  • 3月﹐安福俱乐部成立
  • 8月﹐冯国璋通电辞总统职
  • 12日﹐安福国会在北京开幕
  • 9月4日﹐选举徐世昌为大总统
  • 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北京政府﹑广州军政府先后发布停战令﹐南北战争暂停
1919年------中华民国八年
  • 1月﹐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取消"二十一条"﹑归还山东﹑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等要求
  • 2月﹐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代表在上海举行和平谈判
  • 4月﹐山东各界十万余人开国民请愿大会﹐要求废除中日密约﹑归还青岛及山东路矿
  • 4 月29日﹐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权利让于日本。五四运动爆发。6 月28日﹐中国代表拒签对德和约
  • 9月16日﹐周恩来等组织觉悟社
  • 10月﹐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1920年------中华民国九年
  • 4月9日﹐曹锟在保定召集直系五督和奉系三督组成反皖八省联盟
  • 6月29日﹐中国加入国际联盟
  • 7月﹐直皖战争爆发
  • 第一次粤桂战争爆发
  • 8月﹐张作霖﹑曹锟控制北京政府﹐以靳云鹏为国务总理
  •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 10月﹐粤军克复广州
  •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 11月﹐湘军司令谭延 宣布湖南自治
  • 29日﹐孙中山在广州重组军政府
1921年------中华民国十年
  • 5月﹐长辛店铁路工人俱乐部成立
  • 5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
  • 6月﹐第二次粤桂战争爆发
  • 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 湘鄂战争爆发
  • 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
  • 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开幕
  • 12月﹐孙中山抵桂林﹐设大本营准备北伐。孙中山会见第三国际代表马林
1922年------中华民国十一年
  • 香港海员大罢工
  • 4月29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
  • 5月﹐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
  •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
  • 陈炯明叛变
  • 7月16~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 9 诨M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0月﹐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
  • 11月1日﹐壬戌学制公布
1923年------中华民国十二年
  • 1月1日﹐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
  • 广东海丰县总农会成立﹐广东﹑湖南等地农民运动兴起
  • 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 孙中山抵广州设大元帅府﹐以大元帅名义统率军政
  • 3 月﹐北京政府外交部照会声明取消中日条约及换文﹐即"二十一条"﹔4月﹐北京政府代表王宠惠与孙中山驻沪代表胡汉民洽谈统一问题
  •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 黎元洪被迫离职﹐国务院宣告摄行大总统职权
  • 10月5日﹐曹锟以贿赂当选总统。各方一致声讨
  • 孙中山令组织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进行改组事宜
  • 11月12日﹐《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发表
  • 12月2日﹐"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在巴黎建立﹐1929年改名为"中国青年党"
1924年------中华民国十三年
  • 1月20~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 2月7日﹐全国铁路总工会成立
  • 5月﹐黄埔军校建立﹐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
  • 7月﹐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创办
  • 9月3日﹐江浙军阀战争爆发
  •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 10月﹐广州商团叛乱
  •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国民军组成
  • 11月﹐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
  • 孙中山应冯玉祥电邀北上
  • 24日﹐临时执政府成立
1925年------中华民国十四年
  • 1月11~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 2月﹐广东革命政府举行第一次东征陈炯明
  • 善后会议召开
  • 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留下国事﹑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书
  • 上海发生"五卅"惨案。6月﹐上海总工会成立
  • 19日﹐省港大罢工爆发﹐23日发生"沙基惨案"
  • 7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
  • 国民革命军组成
  • 10月1日﹐国民革命军开始第二次东征
  • 中国致公党成立
  • 浙奉战争爆发
  • 11月﹐西山会议派形成
1926年------中华民国十五年
  • 1月﹐冯玉祥﹑张作霖战争爆发
  • 1~19日﹐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 3月18日﹐北京发生"三*一八"惨案
  • 广州发生"中山舰事件"
  • 4 月﹐段祺瑞临时执政下野﹐胡惟德摄行临时执政权
  • 第一次全国农民代表大会召开
  • 中国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通过"整理党务案"
  • 7月﹐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9月﹐冯玉祥所部国民军举行五原誓师。10月10日﹐国民革命军克武昌。11月﹐占领九江﹑南昌
  • 湖南﹑湖北农民运动爆发
1927年------中华民国十六年
  • 1月﹐国民政府定都武汉
  • 汉口﹑九江民众收回英租界
  • 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 24日﹐国民革命军克复南京。南京惨案发生
  • 4月﹐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决定实行反共清党。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 17日﹐夏斗寅叛变﹐从宜昌进逼武汉
  • 21日﹐湖南发生"马日事变"
  • 6月10日﹐冯玉祥与汪精卫举行郑州会议
  • 18日﹐张作霖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20日﹐安国军政府成立
  • 20日﹐冯玉祥与蒋介石举行徐州会议
  • 7月15日﹐武汉发生"七*一五"反共事变
  • 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
  • 7 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
  • 13日﹐蒋介石通电辞职
  • 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 10月﹐彭湃领导海陆丰农民起义
  • 12月﹐张太雷等领导广州起义
1928年------中华民国十七年
  • 1月﹐方志敏领导江西弋阳起义
  • 蒋介石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继续率师北伐
  • 2月﹐《中央日报》出版
  • 毛泽东﹑朱德井冈山会师
  • 5 月﹐国民革命军攻克济南。济南惨案发生
  • 中央大学成立
  • 6月﹐皇姑屯事件。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军炸毙
  • 国民革命军克复北京。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议决﹕北京改称北平
  • 18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开幕
  • 彭德怀领导平江起义
  • 10月﹐国民党中常会通过《中国国民党训政大纲》
  • 蒋介石就任国民政府主席
  • 11月﹐中央银行开业
  • 12月29日﹐东北易帜﹐全国统一
1929年------中华民国十八年
  • 2月﹐国民政府宣布实施关税自主
  • 3月18~28日﹐中国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
  • 蒋桂战争爆发
  • 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

顶部
馒头火烧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073
精华 0
积分 2673
帖子 638
威望 153
金钱 1159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2-30
状态 离线
1930年------中华民国十九年
  • 3月2日﹐左联在上海成立
  • 4月﹐中英签订《收回威海卫协定》
  • 5月﹐蒋阎冯大战爆发
  • 20日﹐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在上海成立。中国理论界展开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随后又开展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
  • 6 月﹐乡村建设研究院成立﹐随后形成乡村建设派
  • 9月﹐北平反蒋派国民政府成立
  • 张学良发表拥蒋通电﹐并派兵入关
  • 12月﹐国民党军对工农红军发动第一次军事"围剿"
1931年------中华民国二十年
  • 1月1日﹐国民政府裁撤厘金﹐开征统税
  • 4月﹐国民党军对工农红军发动第二次军事"围剿"
  • 5月﹐国民会议召开
  • 广州反蒋派举行非常会议﹐并成立国民政府
  • 6月1日﹐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 国民党军对工农红军发动第三次军事"围剿"
  • 长江中下游发生大水灾
  • 9月﹐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
  • 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
  • 中国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
  • 12月﹐国联理事会决议派遣调查团赴中国东北调查
  • 蒋介石辞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
1932年------中华民国二十一年
  • 1月﹐林森就任国民政府主席
  • 28日﹐日军发动进攻上海的"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起淞沪抗战
  • 行政院长孙科辞职﹐汪精卫继任
  • 国民政府宣言迁洛阳办公﹐5月﹐各机关迁返南京
  • 3月1日﹐"满洲国"成立。国民政府宣言否认东北伪组织
  • 蒋介石就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 5月5日﹐《淞沪停战协议》签订
  • 6月﹐蒋介石宣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
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
  • 1月﹐长城抗战爆发。3月﹐日军攻占热河
  • 2月﹐国民党军对工农红军发动第四次军事"围剿"
  • 3月10日﹐国民政府明令改两为元
  • 5月26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组成
  • 31日﹐《塘沽协议》签订
  • 6月﹐中美棉麦借款成立
  • 7月18日﹐庐山军官训练团开办
  • 德王策动内蒙古"自治运动"
  • 9月﹐国民党军对工农红军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
  • 11月20日﹐陈铭枢等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
  • 2月19日﹐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
  • 资源委员会成立
  • 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 中国国家社会党成立
  • 11月﹐国民政府在全国各地施行保甲制度
  • 紫金山天文台建成
1935年------中华民国二十四年
  • 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 中国农民银行成立
  • 6月﹐何应钦﹑梅津美治郎谈判﹐秘密签订《何梅协议》
  • 10日﹐国民政府颁布《敦睦邦交令》
  • 27日﹐"秦土协定"签订
  • 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 峨嵋军官训练团开办
  • 9月﹐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 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保安吴起镇
  • 汉奸殷汝耕组织伪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
  • 11月﹐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统一全国币制
  • 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 12月9日﹐北平爆发"一二*九"运动
  • 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
  • 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
1936年------中华民国二十五年
  • 2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立
  • 20日﹐国民政府公布《维持治安紧急办法》
  • 东北抗日联军组成
  • 4月9日﹐周恩来与张学良举行联合抗日救国会谈
  • 5月5日﹐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 5日﹐中华苏维埃政府和中国人民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 日本向华北大量增兵
  • 18日﹐《中美白银协定》签订
  • 31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于上海
  • 6月﹐两广事变爆发
  • 7月﹐国防会议设立
  • 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致中国国民党书》﹐提议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 绥远抗战爆发
  • 9月﹐粤汉铁路全线通车
  • 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成立
  • 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 11月23日﹐爱国"七君子"沈钧儒等被捕
  • 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1937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
  • 2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四项保证
  • 中国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五届三中全会﹐确定与中国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
  • 国共正式举行合作谈判
  • 5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全国代表大会
  • 7 月7 日﹐卢沟桥事变发生﹐中日全面战争开始﹐史称"七七"事变
  • 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 8月﹐战时工厂内迁
  • 国防最高会议设立
  • "八*一三"上海事变﹐淞沪会战开始
  • 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 21日﹐《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在南京签订
  • 国民政府划分战区
  • 25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 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
  • 国防参议会成立
  • 22日﹐《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 25日﹐平型关战斗﹐八路军大捷
  • 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
  • 10月2日﹐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 11月﹐四行联合办事总处成立
  • 20日﹐国民政府发表迁都重庆的宣言
  • 12月﹐南京陷落﹐日军入城大肆杀戮
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
  • 1月1日﹐蒋介石辞去行政院长。以孔祥熙继任
  • 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
  • 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
  • 4月﹐蒋介石任国民党总裁
  • 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大捷
  • 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命名
  • 11日﹐花园口决堤
  • 7月﹐国民政府公布《抗战建国纲领》
  • 国民参政会首次大会召开
  • 冀东人民举行抗日大起义
  • 9日﹐三民主义青年团在武昌成立
  • 8月﹐中统局建立。军统局建立
  • 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撤守﹐抗战进入第二期
  • 11月﹐长沙大火
  • 12月﹐滇缅公路完成
  • 汪精卫逃出重庆﹐叛变投敌
1939年------中华民国二十八年
  • 1月1日﹐西康建省
  • 2月﹐国防最高委员会成立
  • 日军登陆海南岛
  • 3月11日﹐精神总动员会成立
  • 5月﹐日机狂炸重庆﹐市区大火
  • 6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深县惨案"﹑"平江惨案"
  • 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
  • 9月1日﹐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在张家口成立
  • 蒋介石兼任行政院长
  • 12月﹐阎锡山制造晋西事变
1940年------中华民国二十九年
  • 1月﹐全国实行新县制
  • 2月﹐达赖十四世举行坐床大典
  • 3月30日﹐汪精卫伪政权成立。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成立
  • 5月16日﹐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殉职
  • 陈嘉庚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到延安﹐后又到重庆等地
  • 7月17日﹐英国封闭滇缅路对华运输
  • 8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 9月6日﹐国民政府定重庆为陪都
1941年------中华民国三十年
  • 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
  • 2月﹐台湾革命同盟会成立
  • 3月19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成立
  • 日军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 日汪在长江下游地区推行"清乡运动"
  • 4月﹐中美﹑中英平衡基金协议签订
  • 5月﹐延安整风运动开始
  • 8月﹐陈纳德飞虎队来华
  • 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 9日﹐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 18日﹐日军占领香港
1942年------中华民国三十一年
  • 蒋介石任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
  • 中国军队第三次长沙大捷
  • 2月﹐中国远征军入缅助英军作战
  • 3月4日﹐中国战区盟军总参谋长史迪威抵重庆就职
  • 29日﹐国民政府公布《国家总动员法》
  • 4月1日﹐中英订立《中印航空协定》
  • 中国远征军克仁安羌﹐救出英军
  • 5月﹐日军对冀中进行"五一大扫荡"
  • 6月2日﹐《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议》在华盛顿签订
  • 12月﹐各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1943年------中华民国三十二年
  • 1月11日﹐《中美新约》﹑《中英新约》签订
  • 3月10日﹐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一书出版
  • 20日﹐毛泽东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主席
  • 4月﹐中美合作所成立
  • 6月18日﹐胡宗南在洛川召开反共军事会议
  • 8月1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逝世
  • 10月﹐蒋介石就任国民政府主席
  • 30日﹐美﹑英﹑苏﹑中四国签署《普遍安全宣言》
  • 11月﹐中美英首脑举行开罗会议
1944年------中华民国三十三年
  • 4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
  • 5月﹐国共两党开始谈判成立民主联合政府问题
  • 9月19日﹐中国民主同盟成立
  • 10月29日﹐美罗斯福总统召回史迪威。31日﹐新任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德迈抵重庆
  • 11月﹐赫尔利任美驻华大使
  • 12月 2日﹐日军陷贵州独山
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
  • 1月﹐中印公路全线贯通
  • 3 月12日﹐昆明文化界发表《关于挽救当前危局的主张》
  • 27日﹐中国远征军与英印军会师
  • 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 5月﹐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重庆召开
  • 6月﹐赫尔利大使奉命转达雅尔塔会议关于中国方面的秘密协议
  • 国民党军克复柳州﹐后又克复桂林
  •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 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次日﹐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各省
  • 14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
  • 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至重庆共商国是。28日﹐毛泽东到重庆和国民党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 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蒋介石为日本投降向全国军民发表《对日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世界人士书》
  • 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 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典礼在南京举行
  • 25日﹐日本台湾总督签署投降书﹐台湾光复
  • 12月1日﹐昆明"一二*一"惨案发生
  • 16日﹐中国民主建国会在重庆成立
  • 美国特使马歇尔使华调处国共冲突
  • 30日﹐中国民主促进会在上海成立
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
  • 1月﹐国共"停战协议"签字。军事三人小组成立
  • 10~31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 2月10日﹐国民党制造校场口事件
  • 3月9日﹐美驻华军事顾问团成立
  • 27日﹐《东北停战协议》签字
  • 5月1日﹐美军驻华司令部成立
  • 4日﹐九三学社成立
  • 5日﹐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 6月23日﹐下关惨案发生
  • 国民党军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 7月﹐李闻血案在昆明发生
  • 10月11日﹐国民党军攻占张家口
  • 11月4 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在南京签订
  • 制宪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
  • 12月﹐全国学生抗议美军暴行的爱国运动爆发
1947年------中华民国三十六年
  • 1月1日﹐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宪法》
  • 2月﹐中国农工民主党在上海成立
  • 17日﹐国民政府公布施行《经济紧急措施方案》
  • 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等地谈判联络代表全部撤退
  • 28日﹐台湾"二*二八"起义爆发
  • 3月﹐蒋介石令胡宗南进攻陕北﹐开始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 4月18日﹐国民政府改组
  • 5月﹐全国各大城市学生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 20日﹐国民党制造"五*二○"惨案
  • 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 7月19日﹐国民政府公布《动员戡乱完成宪政实施纲要》
  • 22日﹐魏德迈"访华考察团"来华
  • 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全面展开
  • 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发表
  • 10日﹐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 27日﹐国民政府宣布民主同盟为非法团体
  • 11月﹐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在香港成立
  • 12月25日﹐国民政府公布《戡乱时期危害国家紧急治罪条例》
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
  • 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
  • 3月﹐国民政府召开行宪国民大会
  • 5月﹐国民政府公布《动员戡乱时期宪法临时条款》
  • 1日﹐蒋介石就任中华民国总统
  • 8月﹐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
  • 9月﹐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渖战役
  • 11月﹐华东﹑中原野战军协同进行淮海战役
  • 12月﹐东北﹑华北野战军联合进行平津战役
1949年------中华民国三十八年
  • 1月1日﹐毛泽东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
  • 蒋介石发表元旦求和文告。21日﹐蒋介石宣布引退﹐副总统李宗仁代行职权
  • 31日﹐北平和平解放
  • 2月﹐国民政府迁往广州
  • 25日﹐"重庆"号军舰爱国官兵起义
  • 3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行七届二中全会
  • 国共进行和平谈判
  • 4月﹐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
  • 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在大陆二十二年的统治覆灭
  • 5月27日﹐解放军解放上海
  • 7月1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 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毛泽东发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等文﹐批判白皮书
  • 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顶部
weiyiop (人生路漫漫)
秀才
Rank: 2


UID 474
精华 0
积分 2359
帖子 214
威望 0
金钱 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3-20
来自 甘肃通渭
状态 离线
帮你顶,人还是厚道点好  

顶部
何俊平
秀才
Rank: 2



UID 196
精华 0
积分 2435
帖子 214
威望 0
金钱 8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9-3
状态 离线
拿分走人呵呵,楼下继续!

顶部
无名草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进步奖1 版主勋章
UID 118
精华 2
积分 3014
帖子 278
威望 37
金钱 242
贡献 4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8-6
来自 会师镇
状态 离线
你加油吧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0-14 02:54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28134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