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公益——感动无处不在(孙维锋)
风蚕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0
精华 0
积分 3756
帖子 676
威望 106
金钱 2448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7-25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09:06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公益——感动无处不在(孙维锋)

来源于人人网

     想到感动,我想把他换成触动或许更为贴近我们的内心,我想从我去年支教完离开的时候说起。我所在的是甘肃省会宁县土高山乡红湾村野狐泉社小学,由于这个学校直到现在还没有手机信号覆盖,近一个月我们几乎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作为我们队员的家人或者朋友都很担心我们在那边的生活状态。我的女朋友那个时候在北京做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的志愿者,在一天天的焦急的等待中,她决定要来到我这里找我,由于当时决定突然,当天买不到来的票,于是她一张站票就到了我那里,先到定西,再转汽车到会宁,然后坐上校长接我们的车到学校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

      离开的那个早晨我是要先送她走,没有时间和全体队友汇合,早上为了赶车五点就起来准备走。那时候我的队长雷军和我同组的袁伟在我上车的时候和我紧紧拥抱,没有说话,那或许是男人或者兄弟表达感情的最真实的拥抱。那个时候天还没有亮,校长车子开走的那一刻我看着这可能一辈子都远离我们的生活的地方不忍心拉下目光所及的每一处地方,我们之前在结束时所讨论的支教的意义何在已经都不重要了。校长把我们放在了唯一一条通车的山间小路上,和校长握手道别,大巴车开了,我面向窗外看着这渐行渐远的大山泪流不止,我女朋友紧紧握着我的手,对着大山喊:“会宁,再见。土高,再见”我知道,她喊给自己,更多是喊给我。

      离别不是从这里开始的,感动也不是从这里开始的,一切都在我们踏进这片土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在从定西到会宁的班车上,老乡给我们细数着这里曾出过多少大学生,出过那些名人,甚至还有一位温总理的秘书也是出自这里。那我就直接问了一句,我说那为什么这里越来越穷,老乡低着头说:“这边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有吃苦的基因,无论将来怎样,他们必须和所有人一样的贫穷和挣扎,既然都走出去了,还有谁愿意再回来。”

      我所要去的那个组,由于没有公路,都是那种一边悬崖一边峭壁的山路,我们坐的三轮车一边轮子擦着悬崖,车体倾斜的很厉害,所以我们就步行进入,当我们完全置身大山的那一刻,绵延至天边的大山远看着就像人体刚刚愈合的伤疤,不禁是我打了几多寒颤,让我顿时感受到了这伤疤里所包裹着的疼痛,一下子失语,只能迈步往前走。

       临走的前一天,当学生们一个个都离开学校,在校门两侧的小路上再也看不见一个学生的时候,这个校园从来没有这么空荡和安静过,很长时间,队友们谁都不说话,看着天空,望着群山。校长一人转身去降下了我们来的时候举行升旗仪式升起的国旗,这似乎就告诉我们一段生活结束了。

      后来支教完回到家,还是深深陷入那里的生活,常常梦到,时时想到,每一张照片和每一点笔迹都有一段故事。下面我就为大家讲述一下我们所经历的感动。

一个个人——命运与坚守

     “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好人一生平安”,这是我离开支教点前一天晚上一个人写给我的话,你们觉得他会是怎样一个人呢,或许从这些平静安然的文字里你已经感觉到了他会是一个经历了真正生活的某个人写的吧。是的,写下这句话的就是我所在的野狐泉小学的校长秦凤鸣。

提到这位校长,我想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所学校的情况。

      野狐泉小学只有6间危房改造时新建的教室,那一排废弃的破旧教室让我们看到了这里教育发展的艰难。学校依靠大山,前方是狭长深沟,外围山峰峰峦叠嶂,山的外面还是山,一直都达天边。写有野狐泉小学的那块牌匾早已风水日晒的字已不完整了,放在一间废弃教室的角落里。

      野狐泉小学全校只有38个学生,有一、二、四、五、六年级,因为老师紧缺而没办法支撑六个年级的教课任务,学校就把只有三个学生的三年级撤掉,把这三个学生又放到二年级去学习一年。学校有正式教师2名,还有3名从村里找来的每月只有200元的代课老师,而这三个老师则是知识水平十分有限,责任心不强,没有把教书育人当做自己热爱的一项事业去做。之前这里分配过三名正式老师,但是由于条件艰苦,他们有的去了其他学校,有的把这里作为一个跳板考上公务员离开了这里,有的则面对这样的环境又离开这里去进修学习。

      学生的活动场所是一个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的操场,操场上只有一副很小的篮板,于是打篮球成了这里无论男女学生的一项共同爱好。还有两个汽车胶皮轮胎,这是低年级孩子的最爱,他们每天都推着两个轱辘在校园里跑,他们在这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快乐。这个学校虽小,但是周边的陡城社、老庄社和老虎沟的孩子都要走上一个小时左右的路来这里上学,最远的狼儿沟需要走将近两个小时,孩子们就自己带上干馍馍和水中午在学校吃,下去上完课才回家。

      印度女诗人沙拉金尼·奈都说“除非你力战过悲伤与恐惧,承受过让你梦想破灭的年岁,因剧烈的欲望而受伤、因冲突倾轧而疲惫不堪,孩子啊,你不算真正的活过:这就是人生。”

      那么28年,这位校长经历了什么又在这里做了什么呢?在他17岁高中还没有上完的时候,他有一个九岁的二弟夭折,接着他的父亲去世,4个月后他的二哥去世,一直支撑着他活着的母亲不久也离他而去……他还有个大哥后来被查出得了脑瘤,那几年,他背着自己的大哥去县城意愿看病,花费3万多元,这对这样一个家庭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后来鉴于病情恶化无法医治加上经济拮据就把大哥拉回家。98年,他的这位大哥去世。后来他大哥的岳父的丧事等都是秦校长操办的。

      后来人们说,这些事情的发生,是因为他的父亲的坟地风水不好,所以按当地风俗要迁坟,而且要找专门的人来正骨,就是把人的骨骼重新组合成人的样子,而他没有找,年轻的他是自己一块一块把父亲的骨头放在一起,他说当他弄完的时候手上沾满了父亲身上还没有腐化的血肉。

      在经历这一切的10年左右时间,他当一个月45块钱的代课老师、结婚、考上会宁进修学校学习、再到担任一个月380元的学校校长……在他去会宁进修学校学习的时候,他没有车费,就骑自行车往返县城一趟8个小时去上学,他的妻子负担着家里几十亩地等家务。他妻子父母也是他养老送终、妻子的弟弟也是他供着学了们手艺,还花钱给他取了媳妇安了家。

如果说这一切都是命运,那么28年来他为这所学校所做的一切则是一个热爱着自己职业和生活的人的真正的坚守。

      在这所学校里,他自己出钱为学校建了三座水窖,解决学校孩子的用水问题;他带着孩子修路,让孩子们上学的路能平坦安全一点;这所学校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他亲手种下的,我们看到了那一排排成活下来的杏子树,虽然因为干旱和霜冻,这些树都有结果子,还有那一排排的白杨像一个个卫士一样守护着这里的孩子;他对学校里每个孩子的情况都能如数家珍,有时面对家长抱怨的时候他对自己说“被人骂或者抱怨的人不一定是坏人。”;他四处奔走希望能改善代课老师的生活环境最终无果,他自己四处筹措节省下的钱为自己学校的代课老师每年补助800元;他对农村教育有着自己的见地,他说在这里教师的育人观跟不少是很大的问题,在这里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受挫力;他秉持公正,为对自己有很大意见的相亲的孩子争取荣誉和机会,他说有点权力也不要给自己,老天让自己少活一年损失就大了,他说人生短暂,多做好事,能帮到别人的就尽量帮……

    有天晚上,他开车带我们回来的时候,天很黑了,在车前有只野兔子停下来了,校长赶紧踩下刹车,等这只兔子走了才开车,他说他们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他说他曾经考到蛇的时候会跪地磕头把蛇送走。这些不是迷信,只是一个当地普通人的做人原则,更是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当地人宿命感和对自然敬畏的一种表现。

      在这里,不只有秦凤鸣校长一个人,而是有像他一样的一个个人在坚守,他们都怀着一颗善良和单纯的心,他们的努力活着甚至就是一种公益,一种精神上对人们的救助,他们是一个个孩子、一个个家长,一个个老师,他们或许在将来会是一个个你和一个个我。

一个个家——疼痛与笑脸

      我是第一次来到甘肃会宁,以一名支教大学生的身份来到这里,更是以一个向着能有所担当的媒体人努力的前行者的身份来到这里。后来我觉得我来到这里不需要什么身份,来到这里才觉得自己像个孩子一样还那么脆弱,有时候还需要他们的笑脸来让自己坚强一点。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看到他们如此生活状态的时候,自己似乎比别人承受了更多的苦难。我们联系资助那边的孩子,帮助他们更换课桌,建图书馆,改善他们的教育环境等等似乎都不能让自己从这种心理的苦难中解脱出来。

      在这里,我们为很多个家庭拍下了几代人以来第一张全家福,他们都讲述过属于自己的故事,各种让人难以接收的疼痛正在侵蚀着他们,无论怎样,让人感动的是泪水之后他们选择了用笑脸来对待这第一张全家福。

      说是全家福,其实画面上呈现的并不是他们家庭的全部成员,有的可能远在他乡正在为了家庭而流汗,有的也卧病在床用着劣质的药物,有的也因为对镜头的怯懦而不敢出镜……也可能你我都能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到些什么,我们似乎也能做些什么。

张克宾和张克鹏家

      看到这张照片,你可能不会想到这个家庭在经受着怎样的变故。

      张克鹏和张克宾是兄弟俩,一个11岁,一个10岁。兄弟俩天真可爱,皮肤异常白净,支教老师很快便喜欢上了他们。但终于有一天,发现他们与众不同,总戴着帽子,从来不穿短袖,一旦磕碰着,惨白的手臂就一片青紫。村民们说,也许活不过十八岁,可怜。

才知道,他们是血友病的患者。

      兄弟俩是家里仅有的两个孩子,都在野狐泉小学上一年级。刚出生8个月,兄弟俩身体便出现青色的斑点疙瘩,两岁开始进医院看病,08年12月,两人在会宁县人民医院被确诊为先天性血友病。

      按照医生的嘱咐,兄弟俩每个月都要到兰州的医院输第8凝血因子,每人每次五袋,每袋170块钱。但他们家没有钱,一般都不去看,只是在家输液维持。现在,每隔一个星期或者10天左右,他们就会发病一次。

      因为病情,克鹏和克宾兄弟俩不能每天都走很远的路去野狐泉小学上学,所以他们在学校旁边借了一间房子,每天由60岁的奶奶照顾。

      孩子的血友病来自遗传,他们的母亲李彩虹就患有此病,一直气色不好,但从来没有用药。李彩虹姊妹几个也有同样的症状,其姐妹家生的男孩子也都患有血友病。

看病十年间,张家已经花了6万块钱,几乎是他们所有的积蓄。家里仅靠30亩旱地的收入给孩子看病,维持生活,而这些地在收成最好的一年也只能收入7000元左右,会宁十年九旱,往往年收入才只有4000元。

      输因子及时、保护得好的血友病人,外表与常人无异,且不影响寿命。但是克鹏和克宾还那么小,贫困与闭塞已经阻绝了他们通往未来的道路。

    那天,我们去他们家了解孩子的情况,他们家做了最好的一顿饭让我们吃,当我们知道这些真相的时候真是难以面对这个家庭、难以面对队友和自己。想到,和我们一起玩,带我们下自己家的地窖里拿土豆,兄弟一起画画送给我,一起写信邀请我们去他家里吃饭的这个活波可爱的面庞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会消失;想到这个家庭在那个时候不只是不完整,不只是充满了伤痛,已经是绝望和崩溃;想到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存在他们想要的未来,想到他们可能葬身于这无尽大山的某个角落,我们自责、痛苦……

      家,似乎成了这两兄弟唯一的寄托,因为他们不敢把很多寄托于未来。我们在那一个月里也只是个过客,给他们上课陪他们玩就走开,但是我们不能放下这些,我们要想办法帮助他们,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问我们只去会宁,江西有如此多贫穷的地方而不去,我们去过会宁,从此就成了一种牵挂,就有了一种责任……

史月彤家(山沟村)

      兰州市距离会宁县只有150公里,白银市到会宁县的车票只有十块钱,然而对于每一个会宁县土高乡里的留守儿童来说,这距离代表着对父亲整整一年的思念。

      在土高乡上沟村段河社一家姓史的人家里,名为史月彤的男孩儿就是众多留守儿童的一名。他15岁,却已经忍受风湿病已经长达十年,不论是会宁县医院还是定西市医院都会经常出现孩子看病的身影。每个月,月彤的妈妈可以从政府手里领到100元的补助金,可是像他们家几年下来花在医药费上的钱就达9万,每月的补助金无疑为杯水车薪。为了弥补家里的缺口,他的父亲已经离家在外18年了,“18”这个数字正好是他们夫妻俩的婚龄。这十八年来,父亲给人打扫过卫生、在棉花厂里当过工人,现在在一家火锅店,收入一直很低,而他为了能给月彤多赚一些医药费,一直抱病打工,忍受着肠道炎等疾病。

      站在我们面前的月彤是一个瘦削的男孩儿,不是很高,等我们把他的裤脚抹起来时,发现常年的风湿病已经使他的脚、膝关节以及小腿都有不同程度的严重变形,站着的时候,他几乎不能挺直腰杆。同时,我们注意到他的手关节风湿也比较严重,几乎每个手指都不能伸直,它们僵硬地蜷缩在一起,不听主人的“命令”。对于史月彤来说,阴天下雨并不意味着清爽,而是痛苦。得了风湿病的患者一到阴雨天或者感冒后,全身的关节就会比平时厉害几倍的疼。正值学习知识的年龄,月彤却因为要不定时地看病、打针而不得不断断续续地上学,就算是上学,也要母亲背着他一步一步地走到学校。

      随着月彤的成长,家庭的重担多半只能落在这个瘦弱的女人的肩上。岁月的沧桑化为道道皱纹横亘在她的额头上,她面容蜡黄,头上包着一条红色的头巾,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她手里还拿着除草的铲子,裤脚和鞋子沾满了泥土,她操持着一口方言,告诉着我们这个家庭的窘困。说起孩子的病,母亲的语气很无奈,她叹着气,脸上挂着淡淡的忧愁,我们从她的脸上读出了这个家庭的伤痛,也隐约明白留守儿童的家庭饱含的种种辛酸。

      最好的时候,爸爸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家一次,家里所有的农活都要由母亲来做,这些年出门在外,父亲其实并没有挣到太多的钱,农村人没有文化,又没有特殊的技术,只能到各个工地上做些给人搬砖、扛水泥或者做其他的体力劳动,一天工作12个小时下来,劳动强度大又没有安全保障,却只能赚到50块钱。像是月彤家里,父母结婚的时候只分到了一人分量的地,在十年九旱的会宁,每年收成可怜的田地连一家的温饱都解决不了,除去家用和月彤的医药费,家里不仅生活拮据还欠了两万元的债务。

       虽然孩子身体不好,但是值得他母亲欣慰的是,孩子非常懂事也很聪明。每次给在外打工的父亲打电话时,他总会问候爸爸的身体。“家里的电器、插座、电灯什么的要是坏了,都是他自己琢磨修好的…”,母亲骄傲地说。史月彤用他被风湿折磨的变了形的手慢慢给我们写下这样一段话:“我想对爸爸妈妈说,你们辛苦了,我可想爸爸了,可是我的这个病,没有办法,爸爸常年在打工,我想让爸爸在家,可是没有办法。”我们看到了语句不通,我们看到了错别字,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一个孩子对于爸爸的思念,对于一个完满的家庭的期待。

      在会宁,这只是所有家庭的一个缩影和写照,他们每家少则三个孩子多则六七个,往往前几个都是女孩,只有最小的一个是男孩,他们希望能有个男孩子来担当起改变家庭的重担。在二年级伏源家采访完给他们拍全家福的时候,他的爸爸摸着这个家里唯一一个男孩子的头说“让我觉得幸福和有希望,是因为我有一个儿子”。这不只是简单的重男轻女的观念,更是内心深处对于改变的渴望。

      这一个两个家庭不是个例,而是全部。都说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而在这里是不一样的,各家的不幸却是相似的,或贫穷或疾病。每一扇旅馆的窗子,总让你想起家的样子,一个可以让你不断地离开,又不断地回来的地方.可是在这个地方,离开是常态,而回家则遥遥无期。                           

      尽管苦难总是伴随着他们,但他们一样有着善良的心底。我们的队友姚璐09年第一年支教的地方,是老君坡乡王岔小学。学生杨炳康家离学校不远,他们在他家调研的时候得到过很热情的款待。因为小组六个人都是江西人,买了一袋面粉却不会做。老乡家里都有压面机,他们就请杨炳康拎一些面粉回家,让他妈妈帮我们压成面条。前后有好几次,我们都觉得面条特别好吃。到临走的前一天,我们去他家吃了顿饭,杨妈妈才告诉我们说,我们买的面粉不好,她每次都是掺一半他们家自己麦子磨的面粉在里面,一直都没告诉我们……            一个个孩子——梦想与成长

      在姚璐支教的王岔小学,有一个小男孩叫南恒,个子小小的,长了满脸的雀斑,每天下午放学,就看见他去地里赶驴,驴子比他高大好多。有一次上课,我们的队员和孩子们一起把能想到的职业写了满满一黑板,然后让他们选择未来想要担当的职业。南恒站起来大声地说:“我要当诗人!”队员们们当时特别吃惊,一个这样的小小孩子想当诗人。在上古诗课的时候,他是最积极的那个,每次都第一个把老师教的古诗背出来。                             

     后来我们的一个队员上课教给他们刀刀的一段话,“我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有干净的水,还有阳光。我要抱着向日葵,一点一点开始歌唱。”而南恒,竟然把这段话哼成了一首歌。姚璐说她知道南恒是一个有诗意的孩子。后来过了很久,他给姚璐发了一条短信。说:“姚璐姐姐,我写了一首诗。发给你看。”后来姚璐手机丢了,那首诗也不记得了。大意是“早晨上学去,晚上赶驴归”什么的。简单却又真实,美丽也很让人心疼。                在支教的野狐泉小学六年级的其中考试题目是“我是谁我希望”。有孩子这样写道:

      任惠平说:“我希望我将来可以当一名画家,画遍天下所有的风景,让那些不能旅游的人也能看到祖国的美好河山,尽管这个梦想很遥远,但我会一直努力的,如果不能实现,那也没关系,因为我曾经有过梦想。”一个孩子,他画画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那些不能旅游的人,而她也是不能去旅游的人中的一个。

      秦旭轩,一个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坐在第一排还是看不见黑板,看书的时候要贴着眼睛,看书不能超过半个小时,要么眼睛就会发胀。不只是他,他的姐姐、妈妈和弟弟都是同样的病症,而他的父亲则是重度失聪。他在作文中写到一段话,让我们看了都为之感动,他说:“我希望有一天全家人的病好了,希望全家人好好的会聚一次。也希望有一天我能像其他同学一样能在黑板上抄作业,和其他同学一样玩耍、做游戏、读书看报。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走出土高山乡,走出会宁县,掠过甘肃省,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次美丽的中华和火红的太阳。我要努力去追寻我那金色的理想和飞向远方的翅膀。”

      在“苦甲天下”、十年九旱的革命老区甘肃会宁像这样的孩子还有许多,他们在挣扎,在努力,在用笑脸和坚强赢得未来,但他们和每个人一样都有着非凡的梦想……

      其实,不只是那边的孩子,在那里,我们所有的志愿者都是孩子,我们也是那一个个孩子其中的一员。我们一起在完成对梦想更加理想的认知,一起用心在成长。很多人问我们在做公益的过程中收获最大或者对自己改变最大的是什么,作为我自己来说,我觉得最大的改变就是我知道我是谁,我能给自己的存在一个更加准确的定位,我能为别人做的不多,但就这一点或许在未来的某天里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想象不到的改变。我不仅希望自己是整个公益链条中的一个点,完成连接就此罢手,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具有辐射能力的点,这不是核辐射,而是爱的辐射,希望把更多的你我连在一起为公益和梦想而努力。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说在隆冬来临之前,在深秋的田埂上,有三只小田鼠忙忙碌碌地为过冬做准备。第一只田鼠就拼命地去找粮食,把各种谷穗、稻穗一趟一趟地搬进田鼠洞;第二只田鼠就拼命地去找御寒的东西,把很多的稻草棉絮都拖到他的洞里;而第三只田鼠呢就一直在田埂上悠悠荡荡,一会儿抬头看看天,一会儿抬头看看地,一会儿躺一会,弄得它的那两个伙伴一边在忙活,一边在指责它,说你看你这么懒惰,你也不为我们的御寒过冬做准备,那真到了冬天怎么办呢,你看看你这么游手好闲。这只田鼠也不辩解。后来冬天真的来了,三只小田鼠在一个非常狭窄的小耗子洞里面在过冬的时候,发现吃的东西不愁了,御寒的东西也都齐备了,然后每天在这里无所事事,终于大家就百无聊赖了。当大家开始难受的要命的时候,第三只田鼠开始给那两只田鼠讲故事,他说就在那样一个秋天的下午,我在田埂上遇到了一个孩子,他在做什么;又在那样一个秋天的早晨,我在水池边看到一个老人,他在做什么;我曾经听到人们的对话,我曾经听到鸟儿在唱什么样的一种歌谣,所有的这些我当时都记录下来了。其实到这个时候,那两个伙伴才知道这只田鼠在为大家储备了过冬的阳光。也就是说,这种表面看起来毫无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在这个时候会给人心一个淡定的起点。 公益——

顶部
zhanyongdong
秀才
Rank: 2



UID 504
精华 0
积分 2587
帖子 204
威望 0
金钱 34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4-22
状态 离线
一楼的位置好啊..  

顶部
wiosfihh
秀才
Rank: 2



UID 1306
精华 0
积分 3015
帖子 257
威望 0
金钱 188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6-20
状态 离线
严重支持!

顶部
黄坂洽赏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9-11 20:43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在水一方
秀才
Rank: 2



UID 987
精华 0
积分 2527
帖子 232
威望 0
金钱 1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0-13
状态 离线
观看中  

顶部
求神泥浆
秀才
Rank: 2



UID 893
精华 0
积分 2069
帖子 224
威望 0
金钱 166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写得好啊 估计有马甲  

顶部
七青八黄治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1-6 07:57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笑对人生 (笑对人生)
秀才
Rank: 2


UID 453
精华 0
积分 2347
帖子 202
威望 0
金钱 12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2-27
状态 离线
支持~~顶顶~~~  

顶部
liuquanwyn (权)
秀才
Rank: 2


进步奖3 进步奖8 进步奖10
UID 407
精华 0
积分 3000
帖子 307
威望 8
金钱 24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12-29
来自 郭城
状态 离线
不错,支持下  

顶部
叶子悄悄
秀才
Rank: 2



UID 2349
精华 0
积分 1023
帖子 93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我帮你 喝喝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5-12 19:0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44313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