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西汉名将霍去病抗击匈奴
小二黑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1
精华 0
积分 2387
帖子 622
威望 87
金钱 102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7-29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4:19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西汉名将霍去病抗击匈奴

霍去病抗击匈奴

霍去病是西汉名将,他是开发河西史上的著名人物。一生四次领兵出击匈奴,均大获全胜而回,歼灭匈奴11万多人,降服匈奴4万余众,开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使曾经在汉王朝头上为所欲为、使汉朝人家破人亡无数的匈奴族终于唱出了哀歌《匈奴歌》。 匈奴是从殷周起在我国北方兴起的一个民族,由于这个民族长期游牧,因而 “无文书,以言语为约束”(《汉书匈奴传》)。在十几个世纪中,竟然没有留下一篇文学作品,关于该族的文化,全部由同这一民族有过接触的其他民族(主要是汉族)用文字记载下来。据记载,匈奴族的口头文学遗产至今仅存下一首民歌,被保存在《史记•匈奴列传》一文中:“汉大将霍去病出临越燕支山大破匈奴。匈奴失此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匈奴族这首歌所说的燕支山(即焉支山,胭脂山),位于山丹城东南50公里处,霍去病破匈奴后,匈奴族懊丧失意,乃作此歌以咏志,竞成为匈奴族唯一的民歌遗产。这首民歌把匈奴与霍去病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

霍去病(前140—前117年)是河东郡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为大将军卫青之甥大约在霍去病刚满周岁的时候,他的母亲是卫少儿,他的姨母卫子夫进入了汉武帝的后宫,并且很快被封为夫人,仅次于皇后。霍去病的舅舅卫长君、卫青也随即晋为侍中,卫氏家族从此改变了命运。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武功颇盛的帝王,在稳定了北方之后,将眼光移至西边。当时的汉王朝边境不稳,时常遭受匈奴人的侵扰。此时匈奴仍占据了河西走廊及以北的地区,匈奴的浑邪王和休屠王两部控制着通往西域的通道。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几乎把农耕为生的汉朝当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库房,烧杀掳掠无所不为。面对这样的局面,长城内的国家却从秦以来就无力从根本上改变,胜利的时候极少,秦只能寄希望于修筑长城进行消极防御,而汉朝却以和亲以及大量的“陪嫁”财物买来暂时的相对平安。为了改变这样的形势,汉朝与匈奴为争夺对“丝绸之路”的控制权,展开了拉锯式的大规模战争。位于黄河上游西侧,沿祁连北侧的河西走廊地带,成为汉朝与匈奴展开斗争的舞台。

(作者 黄 杰 唐国增)

顶部
小二黑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1
精华 0
积分 2387
帖子 622
威望 87
金钱 102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7-29
状态 离线
      元光五年(前130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很快就在身边找到了和自己有志一同的人,他就是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卫青拜车骑将军,和另三员将领各率一支军队出塞。在这一次出兵过程中,四路大军出塞三路大败,反而是第一次出塞领兵的“骑奴”卫青,出上谷直捣龙城,斩敌七百。卫青的军事天才使汉武帝刮目相看,他从此屡屡出征,战果累累。在卫青建功立业的同时,霍去病也渐渐地长大了,在舅舅的影响下,他自幼精于骑射。元朔六年(前123年),未满18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武帝遂封他为骠姚校尉随军出征。在战场上,霍去病凭着一腔血气骁勇及八百骑兵,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寻找敌人踪迹,结果他“长途奔袭”的战术首战告捷,斩敌2000余人,匈奴单于的两个叔父一个毙命一个被活捉,这次漠南之战中霍去病等人全身而返,他首战告捷。汉武帝立即将他封为“冠军侯”,赞叹他的勇冠三军。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天,汉武帝任命少将军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征讨河西的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这就是著名的河西大战。当时19岁的统帅霍去病不负众望,从陇西(今甘肃临洮)出发,经过乌兰山(靖远县南)狐奴(小国名)等地,进入河西。霍去病进入河西后,根据匈奴散居牧地、不易集中、败了也不逃跑的状况,采取了自己的作战方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不取财物,不杀降者,不杀逃者。他率1万精骑直捣单于城(今民乐永固城),生擒单于子。击破单于城后,又迅速挥师东向。在焉支山前与浑邪王的部落激战,大破浑邪王主力,以多胜少,各个击破。取得胜利后,率精骑、带俘虏过焉支山,又追袭千里,席卷整个河西,直奔休屠城(今武威市民勤县蔡基堡)击溃休屠王的部落;在皋兰山下与浑邪王军鏖战又获全胜。此次战役,六天中他转战匈奴五部落,一路猛进,斩杀折兰王、卢候王,俘获了休屠王的儿子和相国、都尉,俘8960人,斩首8000余级,还缴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金铸佛像)。

      在这一场血与火的对战之后,汉王朝中再也没有人质疑少年霍去病的统军能力,他成为汉军中的一代楷模、尚武精神的化身。同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胜追击,又诏令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出征河西,展开收复河西之战。此战,霍去病成为汉军的统帅,而多年的老将李广等人只作为他的策应部队,他们这是第二次出征河西,斩获甚众,使匈奴大伤元气。这次走的是今丝绸北路,他们从北地(今甘肃省环县一带)出发,公孙敖迷了路,没有和霍军会合。霍去病率领孤军向西挺进,从北路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道南进,过居延沿黑河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浑邪王驻地觻得城。在觻得城中,检阅军阵,犒劳将士,扬汉朝之威风,炫霍军之勇气。随之沿河南进,击溃浑邪王的主力再深入祁连山,经过小月氏地,大扫浑邪王残部,获得全胜。俘单桓王、酋涂王及其相国、都尉和2500名士兵,又俘五王、王母、单于阏氏、王子59人和相国、将军、当户、都尉63人,斩杀30366级。随霍去病出征的赵破奴斩了遫濮王,捉了稽且王,将得王、王母各1人,俘虏士兵3330人,被封为从骠侯;高不识俘虏了呼于耆王及王子以下11人,被封为宜冠侯;仆多被封为辉渠侯。公孙敖失期,当斩,赎为庶人。这次战役,虽伤亡惨重,匈奴死了不少人,汉兵也死了十分之三,包括觻得王城在内的河西大片江山为西汉王朝所有,为中原通往西域打开了一个通道,对中西物资、文化的交流可以说是举行了一个奠基礼。经过这两次征战,沉重打击了匈奴的力量,匈奴再不敢与汉朝为敌。经此一役,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汉王朝收复了河西平原。从此,汉军军威大振,而19岁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战神。

顶部
小二黑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1
精华 0
积分 2387
帖子 622
威望 87
金钱 102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7-29
状态 离线
      两场河西大战后,匈奴内部由此引发内讧,单于怪罪浑邪王和休屠王,要杀他们两人治罪,消息走漏后浑邪王和休屠王便决定要投降汉朝。他们先和住令居(今甘肃永登)的汉将李息联系,李息报告给汉武帝,汉武帝怕“诈降而袭边”,遂派霍去病前往黄河边受降。当霍去病到达河西之前,休屠王突然反悔,不愿投降了。浑邪王刺杀了休屠王,收编了休屠王的队伍。霍去病率领骑兵渡过黄河之后,浑邪王的部队已经列阵等候。霍去病将队伍列阵前进,双方的阵营遥遥相望,步步临近,情势很紧张。浑邪王手下的许多人并非诚心投降,裹胁一部分人脱逃,匈奴的队伍顿时混乱起来。霍去病当机立断,策马驰入浑邪王的阵营,率精骑飞马去见浑邪王,斩了逃跑的800人。向浑邪王晓以利害。浑邪王下令阻止了队伍的哗变,由霍去病率队收降了4万余匈奴骑兵,到长安投降了汉王朝。汉武帝接纳了归降的匈奴,举行隆重的仪式欢迎浑邪王,对浑邪王给予优厚的款待,并赏赐金银数10万,封为万户的漯阴侯,对裨王、要员也都封侯赐赏,将投降的匈奴士兵安置在边境五郡塞外,并将陇西、北地(今甘肃环县东南)、上郡(今陕西榆林)、云中(今山西西北)、朔方(今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带)设五属国,安置匈奴人。

      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并在当年,在河西走廊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正式将河西之地纳入汉朝的版图。这不但为饱受匈奴侵扰之苦百年的汉朝人扬眉吐气,更从此使汉朝人有了身为强者的信心。汉朝政府从内地招募10余万人来四郡定居兴水利,设田官,并把长城延伸至酒泉。河西走廊的收复,使得从金城(兰州)以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空无匈奴”。匈奴雄踞黑河流域的一段历史到此画上句号。

      元狩四年(前119年),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汉武帝对霍去病的能力无比信任,在这场战争的事前策划中,原本安排了霍去病打单于,结果由于情报错误,这个对局变成了卫青的,霍去病没能遇上他最渴望的对手,而是碰上了左贤王部。然而这场大战完全可以算是霍去病的巅峰之作。在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的过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袭两千多里,以15000的损失数量,歼敌7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3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83人。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带。就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祭天封礼于狼居胥山举行,祭地禅礼于姑衍山举行。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而这一年的霍去病,年仅22岁。霍去病后来升任大司马,与卫青同掌兵权。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

      霍去病一生曾四次领兵出塞攻打匈奴,共歼敌11万多人,使匈奴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祁连山和焉支山。祁连山地域广阔,水草丰美,其山麓是匈奴族蕃息牛羊驼马的牧场。祁连山失掉了,处处花香、遍野牛羊的繁荣景象也不见了。“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唱出了匈奴民族失去放牧基地、失去美好生活来源的悲愤心情。焉支山草丰林茂,不但可以畜牧,而且有一种花可以制作胭脂,焉支山失掉了,能歌善舞的妇女们再不能搽脂抹粉歌舞了。“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这句诗歌唱出了匈奴民族失去乐土、失掉太平生活的悲伤心情。这是匈奴人感到损失惨重而发出的哀叹,情感深沉,扣人心弦,设譬精巧,含义隽永。

顶部
泯棼沦伏
秀才
Rank: 2



UID 757
精华 0
积分 2547
帖子 225
威望 0
金钱 6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不错,感谢楼主

顶部
鸡蛋皮皮
秀才
Rank: 2



UID 556
精华 0
积分 2881
帖子 244
威望 0
金钱 270
贡献 2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6-4
状态 离线
霍去病为什么早死

顶部
wanha448
秀才
Rank: 2



UID 569
精华 0
积分 2687
帖子 245
威望 0
金钱 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6-11
状态 离线
《史记》《汉书》等正史只对犯罪或横死的人才记载死因,对老死、病死等正常死亡的人往往只有简简单单一个“薨(或卒)”字。褚少孙在《史记》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中补记:“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山。」”这是历代史书中对霍去病死因的唯一记载。   

顶部
美女美女
秀才
Rank: 2


UID 1341
精华 0
积分 1009
帖子 302
威望 2
金钱 338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8-2
状态 离线
现代说法:1.据说是在漠北之战中匈奴人将病死的牛羊等牲口埋在水源中祭祀诅咒汉军,因此水源区产生了瘟疫。而霍去病在此处饮食了带有病菌的水,而后病倒;2.因为他杀死李敢,而汉武帝为庇护他让他去朔方城避避风头,在他前往朔方的途中感染了瘟疫而死;3.两千年前的医疗水平有限。数次领兵出征的劳累,长时间处于艰苦的环境,对霍去病的身体造成不可治愈的伤病。

顶部
yf5128
秀才
Rank: 2



UID 1709
精华 0
积分 1951
帖子 155
威望 0
金钱 24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2-9-13
状态 离线
呵呵,支持一下哈  

顶部
一一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12
精华 0
积分 4798
帖子 833
威望 53
金钱 3362
贡献 2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2-9
状态 离线
霍去病

——大汉帝国第一战神

顶部
金戈
秀才
Rank: 2



UID 1069
精华 0
积分 3914
帖子 471
威望 60
金钱 36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2-27
状态 离线
呵呵,支持一下哈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0 07:47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8929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