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走进陈耀武的秦腔脸谱世界
馒头火烧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073
精华 0
积分 2541
帖子 626
威望 153
金钱 1159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2-30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10:49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走进陈耀武的秦腔脸谱世界

来源:视点陕西

  (文/《视点陕西》记者 高磊 周琼袁香)简单的着装,憨厚的笑容;稚嫩的面容,真实的生活;精稳的技艺,细腻的笔法,加上持之以恒的信念勾勒出了一个原原本本、实实在在的“青年艺术家”陈耀武。
  
  干净的茶几上一壶花茶,几个茶杯,屋子里充满了宁静安详的气息,挂满秦腔脸谱的墙壁也顿时有了些许的凝重,这里承载着古老文化的底蕴,承载着一个少年的梦想,承载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少年心中的热情与欢喜。
  
  谈起秦腔脸谱,陈耀武像重新回到了童年时代,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起自己与秦腔脸谱不解的情缘。
  
  土生土长的陕西人陈耀武年少时便受其父亲的影响爱好本土艺术——秦腔。于是14岁那年进入戏校学习秦腔表演。对秦腔那一股来自天生的热情使他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加的专注与用功,不久便进入长安秦腔剧团唱起了花脸。在参演的过程中每个演员都要给自己画脸,出于演出的需要,陈耀武开始学习着绘画脸谱。然而,由于很多人物的脸谱没有见过,秦腔脸谱的资料又非常少,自己又很想把人物画好,于是开始去请教老师,搜集资料。就这样演着,画着,陈耀武逐渐从一个唱花脸的演员步入到一个秦腔脸谱的痴迷者,而且一画就是10年。
  
  近些年来,秦腔做为陕西本土的一种古老艺术在风靡三秦大地多年之后光芒逐渐黯淡,许多年轻人不再向老一辈那样迷恋秦腔的唱曲,也因此让当年的许多秦腔剧团因此解散。身在长安剧团的陈耀武显然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在从剧团出来以后,尝试着做些其他的工作。这期间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始终不忘继续画秦腔脸谱,从笨拙到熟练,从粗糙到精细,从仿照到创新,他的天赋在一笔一画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也由此使他的人生轨迹开始向另一个方向迈进。
  
  2008年,多年没有演出的长安剧团开始重新组建,做为长安剧团学生的陈耀武被老师召唤回到剧团,开始了又一段唱戏生涯。但此时的陈耀武,精力已经不完全在演出上了,而是秦腔脸谱让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另一番天地。“那时候唱戏每个月只有800块钱的工资,现在没有人愿意去做,但是我喜欢秦腔,所以也就不在乎工资多少,就这样我每月还能省下来500块钱给自己买画脸谱所需的一些材料,剩下的300块钱是我的生活费。”谈到自己节俭的生活,陈耀武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因为相比贫乏的物质生活,他的精神生活是无比富足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积月累,陈耀武画脸谱的技艺也日臻成熟。2009年,22岁的他在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会上遇见了著名秦腔艺术家李建清老先生,他将自己所画的脸谱拿给了老先生,让老先生进行一下点评。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次偶然的相遇,竟成就了一场师徒之缘,李老决定收陈耀武为徒。陈老先生是秦腔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在他的指导下,陈耀武开始迈向又一个高峰。
  
  从此他开始进行大量的考究、收藏和制作,全身心的投入到秦腔脸谱的绘画之中。笔者在陈耀武的家中看到:一件简陋的工作室里堆满了纸浆,颜料,画笔和大大小小的脸谱成品。红忠、白奸、黑耿直、蓝勇猛、绿草莽、金神鬼等人物形象与特点在他笔下被刻画的栩栩如生,一笔一划一描摹!春去秋来,他认真的琢磨着自己的一幅幅作品,体味这一张一张秦腔脸谱所散发出的历史气息。这种尽善尽美,这种持之以恒,但凡有丝毫的浮躁之心都是无法达到的,80后青年陈耀武做到了。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物体都可能变成他绘画的载体,纸上,木板上,模具上甚至在瓦片上,都留下了他对秦腔脸谱的不同诠释。他将秦腔脸谱艺术融入到了自己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门框上的装饰是自己制作的脸谱艺术品,包括墙上、窗边、床沿都有他的精心之作。
  
  陈耀武在绘画脸谱的同时,也一直在四处寻访那些失传的脸谱的足迹,拜访了一些秦腔名家,借此得到了更多收藏古老脸谱的机会。任何一个关于秦腔脸谱的消息他都不放过,对脸谱的痴迷使他常往返于户县、汉中、商洛甚至外省等一些地方而且乐此不疲。
  
  提起失传的秦腔脸谱,陈耀武的脸上不禁流露出一丝遗憾与无奈,因为老一代艺术家们都是口传心授,没有多少文字资料遗留,另一方面很多珍贵的脸谱画册散佚各地,收集起来十分困难,再加上有些农村家庭对于祖先流传下来的秦腔脸谱不愿意拿给外人观看,陈耀武常常满怀信心地跑过去,最后却无功而返。但是,这丝毫没有阻止他的脚步,那股发自骨子里的冲劲往往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陈耀武告诉笔者:“艺术这种东西重在与老一辈的艺术家进行交流,交流之中便能体会老一辈艺术家的理念,更能深刻的了解秦腔脸谱艺术的内在魅力与实实在在的本质。”但是陈耀武在学习脸谱上也有自己明确的方向与目标,他强调:“我制作的脸谱完全遵循传统的秦腔脸谱笔法与要求,尽量不添加个人色彩。将传统的秦腔艺术完完整整、原原本本的体现出来。”
  
  然而这些努力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这些优秀的作品也只有他自己和身边的人看的到,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扩大,想要使秦腔艺术得到更广泛的发扬,对于月薪仅800元的陈耀武而言存在着不小的阻力。
  
  2010年对于陈耀武而言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的元月份,万达广场的一次活动上缺少一位绘制脸谱的艺术家,经过多方打听,活动主办方找到陈耀武。也正是这次偶然的机会,陈耀武开始崭露头角,正是这次简短的展示,人们看到了一个80后小伙子对秦腔的热爱与痴迷,他绘画脸谱时专注的神情,认真的态度和精湛的技艺也让人们看到了陕西传统文化的传播后继有人,也更让人们感受到了本土文化带来的不一样的文化底蕴。陈耀武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得到了社会的赞誉以及秦腔艺术界的肯定。
  
  此后,陈耀武画脸谱的事情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西安电视台、西安日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等媒体都以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报道。对于媒体的关注,陈耀武态度坦然。“只要能为秦腔脸谱的宣传带来帮助,能够使秦腔脸谱得到发扬,得到继承,他都不问回报地去做。”说到这里,陈耀武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与陈耀武的交流过程中,他对秦腔脸谱的热爱溢于言表,正是凭借这一份坚持与努力,陈耀武在品尝乐趣的同时更多了一份责任,那就是为秦腔脸谱的继承与传播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活力

顶部
冲阳凄寒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2-25 07:39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hnhxf8888
秀才
Rank: 2



UID 1078
精华 0
积分 2410
帖子 211
威望 0
金钱 8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2-3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2-31 19:30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越办越好~~~~~~~~~`  

顶部
LTANDYT
秀才
Rank: 2



UID 535
精华 0
积分 2540
帖子 229
威望 0
金钱 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5-16
状态 离线
哈哈,看的人少,回一下  

顶部
熊洛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进步奖1 进步奖7 进步奖10 版主勋章
UID 336
精华 0
积分 3482
帖子 511
威望 7
金钱 362
贡献 24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1-9
状态 离线
初来乍到,请多多关照。。。  

顶部
wpb2008
秀才
Rank: 2



UID 416
精华 0
积分 3028
帖子 232
威望 0
金钱 40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9
来自 会宁韩集
状态 离线
谢谢分享  

顶部
kobe (门徒)
秀才
Rank: 2


UID 531
精华 0
积分 2779
帖子 237
威望 0
金钱 16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5-15
状态 离线
不错,支持下  

顶部
springing
秀才
Rank: 2


UID 415
精华 0
积分 2286
帖子 206
威望 0
金钱 9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8
来自 会宁
状态 离线
好帖子,要顶!

顶部
龙兴面
楼客




UID 927
精华 0
积分 2802
帖子 243
威望 0
金钱 129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一楼的位置好啊..  

顶部
罗汉 (luohan)
秀才
Rank: 2



UID 344
精华 0
积分 2716
帖子 226
威望 0
金钱 23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11-12
状态 离线
拿分走人呵呵,楼下继续!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 17:45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64931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