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名家细考]苏育民(秦腔戏考第二家)
大娃娃
进士
Rank: 4


举人勋章 进步奖5 进步奖1
UID 322
精华 1
积分 7677
帖子 1634
威望 327
金钱 4403
贡献 5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7-10-29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14:13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名家细考]苏育民(秦腔戏考第二家)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9169440100h8i6.html

  一.名家简介

  苏育民,男,秦腔小生兼须生。乳名三意,号勇三。原籍陕西商县,1917年生于西安市。三意社创始人苏长泰三子。

  (苏育民先生)

  他出身秦腔世家,自幼跟随其兄苏哲民学艺,十二岁登台,十四岁即离开学校,随三意社跟班学艺,期满后,演出《花亭相会》、《五郎出家》等戏,就受到好评。他与长兄哲民、仲兄新民均继其父之艺业,并以三兄弟的乳名大意、二意、三意改长庆社为三意社。三意社以辅、佐、盛、兴为班序,培养了如严辅中、周辅国、杨辅敏、王辅生、田佐民、杨佐熙、徐盛华、康盛富和苏兴业等四期学生。加之其侄女苏蕊娥(哲民女)演红古城,扮相俊秀,声腔甜脆,表演细腻,这就奠定了苏家班社的基础。苏育民与其长兄哲民既主演又掌班,且得名剧作家李逸僧、袁允中、封至模、袁多寿,名教练姚鼎铭、李天堂和名艺人晋福长、金元宝、田玉堂、车云亭、赵振华、权巧玲、杨金声、王文鹏、乔新贤、何韵琴、李夕岚等的入社合作,使三意社虽然历经坎坷危途,但均顺利渡过。新中国成立后,又培养出了萧玉玲、刘养民、韩彩玲、周毓华、姚峰等诸多新秀,使三意社名噪秦腔剧坛。民国二十六年,他出任三意社社长,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长达二十余年,主理社务,兼任演员。1952年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扮《打柴劝弟》之陈勋,获演员一等奖。1953年赴朝鲜作慰问志愿军演出。1958年参加拍摄秦腔电影艺术片《火焰驹》,饰李彦荣。1960年西安市将易俗社、尚友、三意社合并,成立西安市秦腔剧院,他被任命为副院长。

  苏育民的戏文武兼备,小生、须生皆很精彩。他嗓音清亮纯厚,唱腔高亢优美,丹田音与后脑音和谐配合,神满气足,共鸣性较强;吐字考究,刚柔并济,又善用“二音子”行腔,悠扬委婉,悦耳动听;道白时真假嗓音结合,抑扬顿挫,字字清晰,韵味十足;表演朴素洒脱,塑造人物神形兼备,尤其是继承了其长兄哲民的贫生戏,窘而不俗,厄而不媚,最为观众称道,在秦腔剧种的生角行里独树一帜。他能戏颇多,如《折桂斧》(《打柴劝弟》)、《激友》、《穷人计》、《渔家乐》、《坐窑》等,精湛独到。他嗓音清亮宽厚,演唱高昂优雅,吐字考究凝练,道白采用真假嗓结合,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唱腔韵味十足,并善用“二音子”拖腔,悠扬动听,表演朴实自然,塑造的人物形象,神形兼备,性格各异,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苏派”。他戏路宽广,文武不挡。“苏派”的代表剧目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娄昭君》、《闯新府》、《伐子都》、《卧薪尝胆》及须生老生戏《赵氏孤儿》、《将相和》、《苏武牧羊》、《鱼腹山》、《杀庙》、《义责王魁》等。

  苏育民性格沉默寡言,面冷行缓,仪态严肃,天资不佳,个头矮小,幼年被称为“瞎瞎骨头跛夹腿”。但他善于扬长补短,以勤补拙,铸就了一身艺才。特别注重练“私功”(即加大练功量)。在《打柴劝弟》中他饰演的陈勋,曾醉倒万千秦腔戏迷。然而,局外人很少知道,他为了练好“陈勋担柴”的那副担子功,曾练断了几根扁担,双肩磨得鲜血淋淋,直到临终前,肩上仍然留着担担子磨成的趼子。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与刻苦练习,终于得到了回报,《打柴劝弟》1952年在北京怀仁堂演出后,苏育民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同年获全国戏剧会演演员一等奖。他表演娴熟乖巧,运用自如,干净利落。他的嗓子清脆甘甜,唱腔悦耳自然,有金声玉振之美。

  育民忠厚老实,生活俭朴,乐以助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他月薪高达四百九十五元,但从不存钱,一部分供养大嫂和侄儿,一部分补贴二哥和亲戚,一部周济社内剧作家,留给他夫妇的并不多。他每天照例是两顿粘面(陕西方言,即干面条),一杯茅台。他不爱吃大莱,也从不下饭馆。三年困难期间,烟酒卖高价,他特地多买些,放在办公室里供大伙饮用,每月支出一大笔钱。对学生能谆谆教诲,不留绝招,愿倾才施教。晚年在一些戏中常甘为青年演员当配角,以至无名无姓的群众脚色。

  苏育民为“苏家戏”的开创者,民国年间与“何家戏”(何振中、旦角)、“敏家戏”(李正敏、旦脚)齐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担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市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受到冲击迫害,同年12月29日病逝于西安,年四十九岁。

顶部
大娃娃
进士
Rank: 4


举人勋章 进步奖5 进步奖1
UID 322
精华 1
积分 7677
帖子 1634
威望 327
金钱 4403
贡献 5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7-10-29
状态 离线
  二.存世音像

  录像资料:

  《火焰驹》(全本)(195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版)

  录音资料:

  《激友》(全折)(赵振华合演录音)

  《义责王魁》(全折)(张新华合演录音)

  《将相和》(选场)(周辅国、赵振华、姚裕国等合演录音)

  《赵氏孤儿》(选场)(刘亘天、罗四奎等合演录音)

  《扑池送亲》(全折)(姚裕国、王辅生、李夕岚、赵振华等合演录音)

  《赵氏孤儿-救孤》(全折)(乔新贤合演录音)

  《杀庙》(全折)(苏蕊娥合演、1954年录音)

  《杀庙》(全折)(李爱云合演录音)

  《三回头》(全折)(刘毓中、孟遏云合演录音)

  《三堂会审》(全折)(李正敏、乔新贤合演录音)

  《三堂会审》(全折)(肖玉玲、乔新贤合演录音)

  《别窑》(全折)(李正敏合演录音)

  《苏武牧羊》(全折)(张新华合演录音)

  《折桂斧》(全折)(蔡志诚合演录音)

  《卧薪尝胆》(选段)(李夕岚合演录音)

  《苏武牧羊》(选段)(1957年中国唱片公司出品)

  《娄昭君》(选段)

  《游西湖-赠扇》选场(与马蓝鱼合演录音)

  《夺印》(现代戏,与刘毓中等合演录音)

  《激友》(选段)、《将相和》(选段)、《坐窑》(选段)(中国唱片公司录制)

顶部
大娃娃
进士
Rank: 4


举人勋章 进步奖5 进步奖1
UID 322
精华 1
积分 7677
帖子 1634
威望 327
金钱 4403
贡献 5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7-10-29
状态 离线
  三.名家谈艺

  我和苏育民交往的日子

  一

  冬夜,一个寒冷的冬夜。北风在户外狂吼,卷着满天的雪花在夜空中飞飞扬扬,你随着雪花悄悄地走了,在天涯海角飘游,飘游……40年过去了,我想,你的亡灵不曾有一日的安息,已经一万多个时日了,何日才不再游荡、漂泊呢?

  我分明经常看见你贫苦凄凉的身影,你是一个天生的贫生角儿,所以才把苦戏演得那么好。你自小爱受苦的人,入了戏班又爱演苦戏,岂不知你自己就是一个苦命的人。你把悲剧献给了人生,人生又使你成为悲剧的名角儿。悲剧是人生崇高、壮美的花朵,我说,你就是这花朵中最鲜艳夺目的一瓣;悲剧是人生辉煌的火焰,我说,你就是这火焰中最闪光耀眼的一个火花。

  40年过去了,你在我的心中未曾消失,你像一个永不失落的星座,在人们的心头闪光、长明……

  二

  我知道苏育民这个名字是很早以前的事,我看他的戏也不晚,我们结识却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叶。

  我在西安东关景龙中学求学的时候,我们学校操场里就有一座古香古色的戏楼,那戏楼的四角飞檐上还挂有风铃,经常丁东地在风中作响,怕也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我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看过许多名演员的演出,其中就有苏育民。记得那是1947年的冬夜,操场上人山人海,把戏台围得水泄不通,台上的苏育民正演着《激友》,他的每一个甩袖、一个投足、一个眼神都引起观众极大的兴趣,尤其唱腔中的“二音”更是一绝,有先声夺人之妙,使观众为之倾倒,喝彩声此起彼伏,在冬日的静夜里回旋……作为一个年幼的中学生,我的精神获得了最大的满足。后来他们在东关长乐坊戏园演出了《铁公鸡》的时候,和驻军发生了冲突,从此,在东关我再没有看到三意社的戏,但苏育民的名字和他的戏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底。

  一晃几年过去了,我想也没有想到竟然闯进了戏剧界,竟然和我敬重的名角苏育民成了忘年之交,竟然应苏育民的邀请以公方首席代表的身份进入了三意社。那是1952年初秋时节,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前夕,西北演出代表团在西北戏曲研究院集中待发之际,我在为张新华写自传,苏育民来到我的房间,让我为他写一份自传,我们愉快地谈了起来,我对他的身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苏育民这次演出的剧目是《打柴劝弟》,这是秦腔的传统剧目,原名《折桂斧》,说的是哥哥深山打柴资助弟弟安心苦读的故事。苏育民扮演哥哥陈勋,要演好这个角儿是有一定难度的,那百十斤重的柴担,在他的肩头闪动如飞,引来了多少观众的喝彩,岂不知他为了这段展示樵夫雄姿的舞蹈,给肩头留下了厚厚的老茧,至死也未褪去。在全国戏曲会演中,他那场边唱边闪柴担快步流星的气势,一下子把观众紧紧地吸引住了,一个纯朴浑厚,健壮豪爽的劳动者扑面而来,难怪毛主席在怀仁堂看后兴味颇浓说,演得蛮朴实嘛,像个劳动人民的样儿。后来,在陕西的观众中盛传毛主席奖给他一辆摩托车,虽没有此事,但却看出观众对苏育民的爱戴。

  《打柴劝弟》这出戏,在当时真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许多戏迷都能唱下来,我也能全部唱出,随着岁月的流逝,大部分戏词被抹去了,留下的仅仅是两句:

  一句话说得他泪流满面,

  我只得背过身将汗泪擦干。

  苏育民在这出戏上达到的艺术高度,使许多剧人望而生畏,《打柴劝弟》几乎成了苏育民的独家戏。他的门下弟子甚多,但这出戏却再没有人能演了。这是苏派艺术的悲哀,也是戏剧的悲哀,何日才能重现苏育民当年的风采呢?

  1953年春节刚过,我和宋郁文应苏育民的邀请和马健翎的派遣来到三意社,帮助这个古老班社工作。我和宋郁文住在剧社后院的“摘星楼”下,右边住的是姚鼎铭和赵振华,左边住的是李正华和严辅中。门前是一片空地,每日清晨,演员就在这里练功排戏。每天日夜两场戏,苏育民都和大家一起演出。我们的工作,只能在午戏后晚饭前那一段时间进行。苏育民当时很忙,往往我在他房子里刚开始谈话,他就被人叫走了。

  我每日都看那两场戏,在这里我看了《红娘子》、《白毛女》、《罗汉钱》、《鱼腹山》、《九件衣》、《大名府》、《四进士》等。当时最感动我的还是苏育民主演的《鱼腹山》,每当他演这出戏时我都要去看,每当他唱劝说刘宗敏的那段乱弹时,我总是暗暗地在学,久而久之,竟然能将这数十句的唱词,谙熟于心,经常在无人时演唱。随着命运的沉浮,在茫茫的暗夜和独步他乡的山路上,我以悲歌当哭的心绪,经常在吟唱着这段戏文,它伴随着我度过苦难的人生。

  40多年过去了,苏育民这段沉郁、壮美、慷慨、豪爽的唱腔,已成为历史的绝响。在我的记忆里,也只留下残缺不全的这几句:

  想那时在家乡无有名望,

  官府里立逼你父母双亡;

  想当初你本是英雄豪爽,

  到今日却怎么儿女情长!

  三

  纵观苏育民的一生,在艺术上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1952年全国戏曲会演前后,一个是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前后。这个时期苏育民的表演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正值英年,又适逢盛世,他的才华充分展示了出来,在当时的戏剧的星空里,他是一颗最闪亮的星座。

  在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前夕,我走访了他。那时,他正在一心一意地排演《扑池送亲》,利用休息时间,他向我谈了学戏的经过,以及塑造人物的体会。他曾多次谈到前辈艺人的箴言:“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这话颇有深刻艺术内涵,具有美学辩证法色彩。苏育民一生忠实遵守着这一塑造人物的朴素的美学原则,他说:“演《扑池送亲》当皇甫琦走投无路,想扑池自杀的那一瞬间,我一时体会不了人临寻死之前的思想感情,我就回想自己过去被债务逼迫得想上吊的情景,这一下,扑池一场皇甫琦寻死的情绪解决了。”我为他写的文章发表在当年的西安日报副刊上,并配有画家杨先让一张苏育民扮演皇甫琦的速写。异常生动传神,这是一幅不可多得的戏曲人物速写。听说画家和苏育民一样,也没能逃脱“文革”的厄运。

  苏育民以《扑池送亲》这出戏,参加了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这出戏是从传统剧目《穷人计》中选出的片断,是苏氏兄弟的代表作。苏育民从其兄苏**身上继承了这个贫生剧目,并有他自己新的发展和美的升华。在《扑池》一折中,苏育民一出场就用了一个水袖遮面、倾身慢上的动作,充分展现了满天风寒的典型环境和剧中人凄凉悲怆的心态,当他恼恨嫌贫爱富的汪浩时,运用倾斜步,右脚突然向前迈出一大步,两眼直视前方,忽然间转身向后指去,这一串紧凑的动作,干净利落,简洁明快,进一步揭示了剧中人愤恨和藐视卑劣小人的心理流程。

  许多名角都讲究上下场艺术。苏育民在《扑池送亲》中,一上场就把观众紧紧地吸引住了,那么,他的下场将给人们留下什么印象和余味呢?苏育民为表现此时此地人物的心理状态,创造性地运用了侧身小蹉步,飞也似的离去,这一新奇的表演,既强化了人物内心的情绪,又给人留下美的回忆。

  在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期间,苏育民和刘毓中、何振中等还演出了《回荆州》。他扮演赵云,在《闯新府》这一段戏里,有极其精彩的表演。赵云奉孔明之命保驾招亲,结果刘备久久不归,赵云无可奈何地闯进新府,这时,苏育民为外化子龙急切的心情,先是跳起突然一个单叉,闯进新府,后受到斥责,纵身跃起又是一个利落的双叉,他的这一爆发性表演,把观众都惊呆了,剧场里没有一丝儿声息,静极了,当观众从惊而转喜的当儿,剧场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苏育民的艺术,像一股强烈的冲击波,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使人叹为观止。山西观摩团立即向大会写来祝贺文章,说苏育民这样的演员真是当代一绝!

  在会演间歇期的一天午后,天气异常闷热,我路过三意社门口,碰见了苏育民,他约我到他房间去坐,当谈到刚看过的汉调桄桄的时候,他说,汉调桄桄这个剧种很古老,这次演出了《帝王珠》《打銮驾》《嚷府》《黑杀船》四个剧目,除《打銮驾》外,其他我们这里很少看见。《打銮驾》也演得很有特色,当王朝和马汉看出“銮驾”是假的示意包公时,没有声张怕让对方看见和听到,这是合情合理的,而我们秦腔却在那里毫无顾忌地大声吵叫,我想有关銮驾的秘事不宜于肆意吵嚷的,这一点比我们演得好,值得学习。我没有想到他看戏看得这么仔细,我对他的看法深表赞同。当谈到《帝王珠》时,他说,这出戏的演出使我们鲜明、真切、生动、具体地看清了皇家丑恶的嘴脸,是一出有深刻涵义的剧目。这个戏的整体演出,表露了汉调桄桄古老的艺术风格,有许多老步法的舞蹈看起来真美,这些如果不很好地继承,有失传的危险。他的见解,我极表赞成,还希望他能写成文章,后来他果真撰写成文,在会刊上发表了。这时,苏育民已进入他人生最辉煌的时期,我肯定地说,他已经是秦腔这个大剧种的一位旗帜性演员了。

  四

  好景不长,1957年苏育民就陷入了痛苦的深渊,由于一时的“鸣放”带来没完没了的检讨,没完没了的认罪。“反右”使他成为惊弓之鸟,眼睛里光泽消失了,风风火火的身影不见了,整日一个人寂寞地坐在自己的房子里。

  就在这年的秋日,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来西安演出,西安戏剧界为欢迎梅先生演出四出折子戏,其中有苏育民的《激友》,后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戏演得有独到之处,人物的个性把握得很有分寸,说苏育民是一位有极大艺术成就的演员。这是我看演出《激友》的最后一次,后来,他因高血压等原因很少演出,我也因1957年的风雨,而远离戏剧界。

  但我们之间的思念却相连在一起。有一次,在柳巷口我们不期而遇,苏育民热情地拉着我的手,问我的近况可好,让我到家里去坐,我们各自谈了别后的遭际和思念。我说,在农村和农民锄地的时候,一边锄草一边闲聊,当说到秦腔艺术片《火焰驹》时,谈到苏育民,还谈到他的戏,我说我认识苏育民,农民都笑了,说我胡吹,你真认识苏育民早就不在这里锄地了,苏育民听了也哈哈大笑。这是我们这次谈话的唯一笑声。临别时,他把我送到门外,紧紧握着我的手说:“好兄弟,我想看你找不到,你迟早回来可要来啊!”这句热切的话儿,说得我一阵心酸,几乎掉下泪来,我连连点头,回望时,他仍然站在门口向我张望。我不禁又一次地唱起了“一句话说得他泪流满面,我只得背过身将汗泪擦干!”

  1966年,正当“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我去看望苏育民,这时他的高血压病已经很严重了,痴呆而木然地坐在那里,很少说话,和过去的苏育民判若两人。房里墙壁上的戏曲脸谱没有了,案头的戏曲剧本无踪无影,名人字画和大幅剧照都悄然消失,这小小平房,和它的主人一样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光彩。我们相对无语。我劝他保重身体,起身就走,他还木然地坐在那里,像一尊雕像。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面,这尊雕像的旧影,永远留在我记忆的深处。

  当年的12月,天气异常寒冷,北风在天地间肆意狂吼,我听说苏育民遭到揪斗,命在旦夕,赶忙去探视,谁知他已人事不省、进入了昏迷状态,被抬进了医院。剧团到处是大字报,铺天盖地,苏育民房门上贴满了大字报,连床上都挂着大字报,他就生活在大字报的汪洋大海里,他严重的高血压病怎能经受起这番折腾呢?我问他住进了哪家医院,没有人回答我的提问,一位好心的朋友小声对我说:“再不要提苏育民,你赶快走吧!”人家正在批斗苏育民,你却关心苏育民,不是太不识时务了吗?!当我明白过来时,就从大字报丛中悻悻地走了。我没有见上他,心里怪不是滋味的,恐怕是凶多吉少,我为他在担忧。

  后来,我听说他被送进医院后就躺在走道里,没有医生敢为一个“戏霸”看病。天寒地冻,只有他的夫人守在床边。他没有留下一句遗言,也没有一声呻吟,就这样悄然而去了。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怆然心颤:我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秦腔失去了一位旗帜性的演员,人民失去了一位艺术家,我们永远地失去了他……

  一代名优,死在风雪的冬夜里。

  五

  苏育民的离去,使我们越来越明晰地感到他存在的代表性和重要性。殊不知京剧的旗帜性演员有张君秋、袁世海等,越剧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等,豫剧有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闫立品等,蒲剧有王秀兰、张庆奎等,汉剧有陈伯华等,这些名角儿紧紧地和他们的剧种连接在一起,是他们剧种的骄傲和荣光,那么,我们秦腔自失去了苏育民和刘毓中之后,又有谁是旗帜性的演员呢?又有谁能有苏育民这样的艺术成就和社会声望呢?

  所以,苏育民的离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我们将是永久性的离去,我们失去了一位足以自豪的旗帜演员。但是,虽然我们永远失去了他,我却欣慰地说一句:在秦腔辉煌的历史上,他是一颗永不失落的星座!

顶部
大娃娃
进士
Rank: 4


举人勋章 进步奖5 进步奖1
UID 322
精华 1
积分 7677
帖子 1634
威望 327
金钱 4403
贡献 5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7-10-29
状态 离线
  原载《陕西文化信息网》作者:静波

  附:三苏之死

  我思考了十年,悲怆了十年,今天终于写下了这个题目。

  这里写的《三苏之死》,并非文坛三苏之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也,而是秦腔剧坛三苏的苏长泰和其子苏哲民与苏育民。为一个民间职业剧团的生存,父子三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谱写出一首悲怆、凄苦、血色的挽歌。

  一

  苏长泰是三意社这个民间职业剧团的创始人,为了这个剧团,他历尽了千辛万苦,我在纪念三意社演艺百年时,曾以《一座巍巍的丰碑》为题,书写了他的艰难历程。在苍苍茫茫的商州山中,苏长泰从遥远的山乡古道向我们走来,远在一个世纪之前,他带领着一个吹打演唱的小小群体,从深山向关中平原挺进,留下了一串脚印和一串苦乐的歌。歌声里几多欢乐几多苦难,欢歌唱给取乐的富有人家,苦歌唱给受苦的百姓和歌者自己,他们在唱、听中流下清泪两行......一年一度的华岳古会,不知道送走了多少戏班,那一年又迎来了一个长庆班,在古庙戏楼上开锣演艺。戏还是过去的老戏,人却是今日的新人,唱的古庙一片欢笑,唱的百姓一阵心酸。时隔多年,当地的百姓还记得长庆班,在他们心头,还留着一曲唱不完的歌。长庆班,这个小小的群体,在那黑暗的年代,宛如一盏风地里的小灯,时而光亮,时而泯灭;时而消失在茫茫的暗夜里,时而闪亮在闹市的灯火;时而亮星闪烁在天河里,时而漂泊在秋风苦雨中......

  长庆班,几经苦难,几经折磨,几经聚散,终于站在古城钟楼下。钟楼是古城节日的新娘,它就是新娘胸前最灿烂的那朵鲜花。这个民间职业剧团,在它的草创者苏长泰的呵护下,终于越过山野,在西部的大都市西安落户了,挤进秦腔三大名班的行列。

  1919年,几经危难的三意社又经历了一次巨大的风浪。在这次风浪中,老社长苏长泰为了戏班、为了学生献出了生命。就在这年,当地驻军一些士兵想白看戏不出钱,冲击戏园子,受到剧团的青年演员劝阻,双方发生冲突,士兵败兴而归。次日,近百名士兵围攻剧场,使戏无法演下去,声言要交出打人凶手,若不然就要砸戏园子,在这危急时刻,老社长挺身而出,表示愿意第二天去团部赔礼道歉,这才平息这场风波。

  翌日,老社长苏长泰单身赴会,谁知团部竟私设公堂,威逼交出所谓的打人凶手,老社长说:“本社无有打人凶手,交什么呢?”团长被问的闭口无言,恼羞成怒,拉下去重打四十军棍。老社长被打得鲜血淋漓,叫苦不迭,最后昏死在地。等耶金山等人赶来时,他已不醒人事。耶金山将老社长慢慢扶起,看见老人尿了一裤子,知道伤势不轻,赶紧和其他人把苏长泰抬回东关蔡家巷他的家里。到家后仍昏迷不醒,一天一夜滴水未进。第二天清晨,终于睁开双眼,喝了一点水,看了看老伴李存秀,小声喃喃地说道:“把三个娃拉扯大,让上学读书,莫要唱戏。可要记住。”老伴说,“记住了!“不由得泪如雨下。老社长看了一眼身边的徒弟耶金山说:“进财,这个戏班子就交给你了,好好地办下去。”耶金山泪流满面地说:“师傅,你放心吧。”不到三天,苏长泰去世了。随后,耶金山和师母找到驻军司令部,要求惩办打人凶手,赔偿损失,处理后事,对方拒绝接受,并说有无此事待查清后再答复。结果,多次托人督促,永无回音。在那黑暗时代,反动军阀的天下,打死了一个老百姓又能算个什么罪?最终不了了之,苏社长就这样白白地送了一条性命。

  人虽死了,但长庆社的这块牌子不能倒!

  二

  剧坛三苏酷似文坛三苏,儿子比起自己的父亲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苏老泉的两个儿子是文坛高手,苏长泰的两个儿子则均为剧坛名角。

  苏哲民乃为苏长泰长子,生于1908年,1921年从东关景龙学校毕业即入三意社学戏,师承秦腔名老艺人王德孝、陈德裕等。苏哲民和许多名角一样,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一举成名。有一次上演《穷人计》,临开戏前,主演王德孝突然患病,大家束手无策,苏哲民说他会演这个角色,大家不相信学戏不到一年的学生,但又无人能演,只好让他试试看,结果真是一鸣惊人,获得极大的成功。从此《穷人计》就成了苏家的看家戏。

  他的贫生戏独步秦腔剧坛。在《木楠寺》中扮演吕蒙正,在《折桂斧》中扮演陈勋,在《激友》中扮演张仪,在《娄昭君》扮演魏明帝,塑造了众多不同个性的典型人物形象,观众称赞他演谁像谁,把人物演活了。王绍猷在《秦腔记闻》中称赞他:“韵高调雅,商羽正宗,唱白做打,四场精通”。他的唱腔声音饱满,字正腔圆,嗓音高亢清亮,吐字清晰有力,“二音子”拉腔回肠荡气,韵味无穷。在《逼宫》一场中,那一板三十多句的唱词,唱得颇有层次,颇有情致,句句是血,声声是泪,尤为动人的是那十多句的“欺寡人......”花腔繁出,痛快淋漓,颇有一泄千里之势,尤为秦腔史上罕有的绝唱。他的拿手戏还有《大烟魔》、《双刁传》、《家庭痛史》、《凤仪亭》、《火烧连营》《风波亭》、《卧薪尝胆》等,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造了各种典型的艺术形象,无论贫生戏、扇子戏、纱帽生、雉尾生、武生等,样样在行,堪称精品。是生角行当中的全才。

  1938年,三意社发生了分社风波,刘光华等带领部分大学生出走,成立集义社,并邀走了名老艺人陆顺子、杨金声、雒福生等人,削弱了三意社的演出阵容,上座率骤然下降,造成经济困难,再加上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纠纷,使刚刚上任的新社长苏哲民难以承受,不久,苏哲民就精神失常,虽经中西医医治,但未痊愈,时好时坏。演出时往往正演着病犯人,苦了他的胞弟苏育民,常常抢场补角。

  1943年夏天,三意社在东府一带演出,苏哲民硬要随社通行,谁也劝阻不下,只好让其妻子和女儿苏蕊娥陪同前往。在朝邑火神庙演完戏后,在返回大荔的途中,被工三团留下演了三场戏。全戏人员的行装、戏箱、道具装载了十几辆马车,苏哲民与妻女乘坐轿车殿后,一路浩浩荡荡而来,路经沙底镇时,苏育民让大家休息、喝水、吃饭......滚滚的洛河就从沙底镇边流淌而过,炎夏时节,清凉的河水特别招人喜爱,在大伙忙着自己吃喝的时候,苏哲民手里拿着一件白绸衫子,一边抡着一边唱着向洛河走去,当地三四个光着屁股的小孩,跟在他的身后惊异地也向洛河走去......白云仍在远天漂浮,三意社的人马起身西行,谁也没想到苏哲民竟然被永远地遗失在这里!其妻子和女儿虽未见他上车,但认为是乘前边的车说闲话去了,没有在意。到大荔县城后,大家都忙着当晚城隍庙的演出,也未曾想到他。临吃饭时,众人这才七嘴八舌地说:“咋不见大社长(即苏哲民)?”当晚《苏武牧羊》中还有他的角色呢。

  社长苏育民一看不见大哥就急了,打问谁都说没见。顷刻,城隍庙慌乱一团,问大嫂:“大哥呢?”回答说:“不是从沙底就和你们在一起?”这一句话把苏育民吓得半死,急忙叫茶房张更平和老高,赶快顺着来路寻找大哥的下落。二人一路未有所获,赶到沙底村见了那几个尾随苏哲民的孩子,方问明了他落水的经过:苏哲民来至洛河边,看了看暴涨的洛河水,望了望远天的白云,悠闲地点了一去烟,挽裤腿下河洗绸衫子,一时不慎,嘴角的烟卷掉入水中,急于抓烟卷,手中的衫子又被水冲走,去捞衫子越走越远,河水越来越深,一个浪头打翻了他,在他刚挣扎着站起去的时候,又一个浪头带来了他,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沙底镇成了苏哲民的殉难地!延河向下寻找了三日,只见水急浪高,没有人的踪影,后来到了三河口,询问乘船摆渡的船夫,方知三日前曾打捞过一具死尸,年纪约三十多岁,留着小平头,镶有金牙,全身仅有一条红腰带。死尸在船上停放了一天,因无人寻找,又推入河中,顺水流走。张、高二人听罢愕然,惊魂未定,不禁对视无语:“这不正是落水的大社长吗?”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天才演员,以魂归大海的悲壮,做出了最后一次谢幕的演出。

  苏哲民之死,使苏家塌了半边天,他胞弟苏育民悲痛欲绝,但为了安慰年老多病的母亲,编造了患病死亡的谎言。并度购得上乘棺木,将苏哲民的衣物装入,停放于西安东关洪福寺内,亡灵被祭奠后,埋葬于城南郊野。一位友人在痛悼时,曾写的一副挽联:一曲《扑池》成绝唱,平生《折桂》有余哀。

  三

  苏育民是苏长泰的小儿子,是苏氏艺术流派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其兄的全部表演艺术,并创造性地予以发扬光大,尤为苏氏艺术流派的旗帜性人物。他是三意社任职最长的社长,从二十岁起直到他逝世为止,长达近三十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为了秦腔的振兴与改革,为了一个班社的生存和发展,他曾在三意社里做过三次创新尝试,想探索一条新路。结果,三次探索都失败了,一次比一次惨烈,最后,探索者苏育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1952年,苏育民参加了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主演《打柴劝弟》并荣获演员一等奖后,他就萌生了改革秦腔艺术的意识,打算从自己管理的剧团做起。当和全国各剧团的表演艺术家聚会的时候,看到外剧种的发展,更感到改革秦腔的必然,他在观摩交流中,开拓了艺术的视野,充实了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艺术品位,这时,他由一位艺人骤然升华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艺术家,这是秦腔的幸事,三意社的幸事。但有些人不喜欢他的觉醒,不愿意他的改革,只希望他是一个听话的人。正当他雄心勃勃地想大干一场的时候,其实只是想大干并没有任何具体行动的时候,这时剧社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想大干一场的社长苏育民,一夜之间被定为“老虎”,成为打击的对象,还谈何改革!后来听说有一个策划已久的秦腔改革计划,未见天日,就被掐死在摇篮里。改革未成,却成了“老虎”,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这当头一棒打掉了探索者的雄心,只剩下心惊肉颤了。

  1956年京剧大师马连良去来西安,在解放剧场演出,离三意社几步之遥,多次受苏育民的约请,马连良看过了苏的几个剧目,甚为赞赏。苏育民第二次又起了振兴秦腔艺术的念头。当时,他是全国政协委员,想为秦腔做件好事,无愧于戏曲界的代表,于是1957年在全国政协这个平台上发表了颇有见地的长篇讲演,总结了秦腔的历史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前景,他口述,由秘书袁庄整理成文。不幸的是事偏偏碰上1957年“阳谋”的枪口,立即被说是向党进攻的毒箭,袁庄被说成历史***被捕入狱。这一招给了苏育民一个具体而又真实的警示,据说有关领导讲了话,让其多次检讨,总算没有被打成“右派”,但苏育民从思想到精神再到身体,都成了惊弓之鸟,再经不起丝毫的风吹草动了。后来,“右派”升级了,原先说是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久成了地、富、反、坏、右,成了阶级敌人。

  正确的意见未被接受,反而几乎成了反党反****的“右派”,这真是可怕的惊心动魄的一场恶梦!

  第三次也是苏育民最后一次振兴三意社的尝试,这时,正当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他与几位志趣相投的老艺人一起研究如何振兴三意社,先挖掘了几个传统优秀剧目,并发现了旧时一块“关中三意社”的老招牌,大家讨论的正起劲时,却吹来了一股冷风,有人说这是复辟倒退,还有人说这是迎接蒋介石反攻大陆,挂起旧招牌,演出旧剧目,作反攻大陆的内应等等,苏育民听到赶紧把头缩了回去,并对几位老艺人说再不要提这件事情了。振兴三意社还没有开始,差一点被打成

  反革命。

  心情苦闷,使他的高血压病时好时坏,也很少演出,像一尊雕像痴呆地坐在房子里,那风风火火的身影再不见了。1966年,他受到了冲击,剧团内大字报铺天盖地,把苏育民的房门都贴满了,床上也挂着大字报,一代名优成了“戏霸”!当年十二月,天寒地冻,他被送往医院,躺在走道里,只有他的夫人守在他的旁边,他没有留下一句遗言,也没有一声呻吟,就这样悄然而去了,在一个沉沉的寒夜......

  一代名优,死在风雪飘飞的冬夜里。

  为了一个事业,为了一个剧团,父子三人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比文坛的三苏命运更悲惨、更苦情。他们是著名的悲剧表演艺术家,岂不知自己本身的经历就是最苦情、最动人的人间大悲剧。他们父子三人,一个比一个死的惨烈。我从这惨烈的三苏之死中走出来,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我想,我们应该思考这段惨烈的历史,反思如此惨烈的人生,直击生命的本质才是。

  (原载《大秦腔》试刊号作者:静波)

顶部
天下有情
秀才
Rank: 2



UID 482
精华 0
积分 2274
帖子 206
威望 0
金钱 4
贡献 4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3-27
状态 离线
初来乍到,请多多关照。。。  

顶部
麦克
秀才
Rank: 2



UID 1251
精华 0
积分 2571
帖子 217
威望 0
金钱 18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0-12-7
状态 离线
这个贴不错!!!!!  

顶部
求实洪英
秀才
Rank: 2



UID 867
精华 0
积分 2370
帖子 220
威望 0
金钱 200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我在努力中  

顶部
中医之家
秀才
Rank: 2



UID 111
精华 0
积分 2534
帖子 229
威望 0
金钱 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8-3
状态 离线
帮你顶,人还是厚道点好  

顶部
我爱我家
秀才
Rank: 2


UID 969
精华 0
积分 1322
帖子 366
威望 15
金钱 61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0-3
状态 离线
(*^__^*) 嘻嘻……   

顶部
灸疗养生馆
秀才
Rank: 2



UID 1435
精华 0
积分 2415
帖子 225
威望 0
金钱 178
贡献 2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2-8
来自 甘肃会宁县城
状态 离线
(*^__^*) 嘻嘻……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5-19 18:59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54597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