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名家细考]任哲中(秦腔戏考第十八家)
大猩猩
举人
Rank: 3Rank: 3


举人勋章
UID 928
精华 1
积分 3104
帖子 887
威望 230
金钱 1095
贡献 1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11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10:0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名家细考]任哲中(秦腔戏考第十八家)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9169440100ha8u.html

  一.名家简介

  任哲中(1925年——1995年),原名任甲荣,陕西永寿县人。国家一级演员,陕西戏剧家协会理事,西北文学书法社名誉社长,秦腔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人大代表,陕西知名书法家。出身书香门第,从小酷爱戏曲艺术。九岁学艺,高小毕业进晓钟戏曲学校坐科学艺八年。后经秦腔戏剧作家、清末关中名儒、理学大家范紫东指教,改名为任哲中。任哲中在横跨新旧两个社会、近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里,把生旦的唱法,中、西路的唱腔以及山西梆子、歌剧等特点,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运用自如,为群众喜闻乐见。在表演艺术上,一贯坚持体验与体现有机地结合,并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任派艺术,被誉为大西北“农民精神领袖”。

  他以其娴熟的演技,深厚的文化内涵,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花亭相会》的高文举,《软玉屏》中的丁守梅,《和氏璧》中的张仪,《紫金冠》中的吕布,《双蝴蝶》中的梁山伯,《血泪仇》中的王东才,《祝福》中的贺老六,《十五贯》中的熊友兰等。而他在《周仁回府》中所演的周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演技把周仁的形象表演得情景交融,淋漓尽致,使周仁的内心世界通过演员完美的艺术形象拨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心,使角色、演员、观众三者融为一体,被人们誉为活周仁。

  独领大西北戏曲小生风骚近半个世纪,被誉为“秦腔小生泰斗”,同时也是秦腔演员在西北外也享有盛誉的少数秦腔戏曲艺术家之一。

  二.名家小传

  任哲中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的主要演员。

  一九二五年隆冬时节,他出生于陕西省永寿县监军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小名步荣,学名甲荣。少年时期,由于家庭生活所迫,曾经在粮铺里做过小工,走街串乡讨过饭,在县政府里当过差役。永寿县地处西安通往兰州的交通道上,常有唱戏、说书、杂耍和流散艺人在此落脚卖艺。他喜欢和这些艺人交往,热心看戏学唱,心中慢慢产生了爱好艺术的兴趣。

  一九三八年永寿县兴民社的一位班主见甲荣嗓子不错,长相也好,便收他入社学戏,专攻小旦,并给他起了个艺名叫兴华。由于他起早睡晚,勤学苦练,不长时间便能主演《柜中缘》等旦角戏。后来他接受名小生施学易的建议,改习生角,一连学了几出生角戏,在生角行当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九三九年初,兴民社因被***军队抢走戏箱解散。他受人之约到岐山县益店移风社搭坑,演出中常担任主要角色。不久,移风社散伙,他经熟人介绍,加入了乾县晓钟学社。当时,该社的副瑾事长是范紫东先生,他问这位新来的学生叫什么名字,回答说叫任兴华,范紫东说:“不行,不行。加入晓钟社,就得起个新名字,社里四十多个学生的名字里,都有个‘钟’字。’’他略加思索,拍着巴掌说:“好,就叫任哲钟。”从此,任甲荣就使用了任哲钟这个艺名,习惯地写成任哲中。

  到这年年底,任哲中排练了范紫东写的《盗虎符》,《软玉屏》等十多出戏,表演技巧提高很快。毕业考试时他答问题,做小品,对应自如,维妙维肖,受到范紫东等人的赏识。

  一九四一年西安易俗社上演《周仁回府》,晓钟学社派人到西安观摩学习,回去后排演该剧时,由于范紫东先生的提议,任哲中扮演了剧中人周仁,在导演的指导下他刻苦排练,取得了很大成功。首场演出时,舞台上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周仁形象使观众心醉魂迷,赞叹不已。该剧轰动了乾县县城,连演不衰,“活周仁”的美称风传远近。

  一九四五年晓钟学社进了西安,刘毓中亲自为任哲中重排《周仁回府》,使他的表演技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一九四七年,进入由晓钟学社与上林剧社合并而成的晓钟戏剧学校,受到校长封至模先生的指导。

  一九五O年晓钟戏剧学校解散后,他和同行组织了西安艺声剧社。

  一九五三年应邀去兴平县,参与组织兴平人民剧团的工作。

  一九五四年加入陕西省实验剧团,后该团并入西北戏曲研究院,他是主要演员之一。

  《周仁回府》是任哲中的拿手戏。一提起《周仁回府》,就想到“活周仁”任哲中。他在秦腔表演艺术上有独到之处,特别是在唱腔艺术上有自己独特的创造。任哲中的唱腔,既有中路秦腔的传统唱法,又有西路秦腔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因为他小时候学过旦角,又能自然地带入了旦角唱腔流畅、柔和的味道。他又注意从山西梆子等剧种的唱腔中吸取艺术滋养,对自己的唱腔进行丰富充实。在《周仁回府》中,他对周仁的唱腔设计,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自己的特点:旋律流畅,结构完整,以自己独有的常用乐汇抒发人物的感情,别有韵味。为了增加唱腔力度,他常运用切分、符点节奏,造成起伏跌宕之势。他对拖腔旋律有所创造,运用紧闭口腔,以鼻音哼唱,表现人物极度痛苦的情绪,收到了揪人心肺的艺术效果。他参加一九五六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获演员二等奖。

  任哲中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一心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重新排演《周仁回府》时,他改革了原唱腔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进一步提高了唱腔的艺术质量。他决心多演戏,演好戏,为四个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1995年因病在西安辞世。

  任先生去世后,戏曲研究院所在的文艺路沿街堆满了花圈,自发从各县赶来群众让整个文艺路交通堵塞了一天,那种盛况,是任何一个戏曲演员都没有的。令人惋惜的是,他的嫡传弟子胡屯胜不久也英年早逝了,任派艺术现已经没有真正的传人了。

顶部
大猩猩
举人
Rank: 3Rank: 3


举人勋章
UID 928
精华 1
积分 3104
帖子 887
威望 230
金钱 1095
贡献 1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11
状态 离线
  三.存世音像

  1.录像资料:

  (1)《周仁回府》(全本)(与李爱琴、高登云、张新华、余巧云、杨凤兰等联袂演出)

  (2)《周仁回府》(全折)(与胡屯胜、李晓峰、郝彩凤等联袂演出)

  (3)《周仁回府-悔路-回府》(选场)(与郝彩凤联袂演出)(中国艺术研究院录像)

  (4)《激友》(全折)(与马力联袂演出)(中国艺术研究院录像)

  (5)《祝福》(选场)(与郝彩凤联袂演出)

  (6)《周仁回府》(清唱片段)(陕西电视录像)

  2.录音资料:

  (1)《血泪仇》(全剧)(与貟宗汉、郝彩凤、李兆芳等联袂演出)

  (2)《血泪仇》(全剧)(与阎更平等联袂演出)

  (3)《祝福》(全剧)(与郝彩凤等联袂演出)

  (4)《周仁回府-悔路》(全折)

  (5)《周仁回府-回府》(全折)

  (6)《周仁回府-夜逃》(全折)(与苏蕊娥联袂演出)

  (7)《花亭相会》(全折)(与苏蕊娥联袂演出)

  (8)《白衣庵》(选场)(与苏蕊娥联袂演出)

  (9)《木楠寺》(全折)(与杨金凤联袂演出)

  (10)《宫之奇》(选场)(与阎更平、阎振俗、郝彩凤等联袂演出)

  (11)《刘巧儿》(选场)(与段林菊、阎振俗等联袂演出)

  (12)《法门寺》(选场)(与段林菊联袂演出)

  (13)《哭祖庙》(选段)

  (14)《斩经堂》(选段)

  (15)《抱妆盒》(选段)

  (16)《卧虎令》(选段)

  (17)《十五贯》(选段)

  (18)《曾铁图》(选段)

  (19)《金玉奴》(选段)娘子莫要泪如雨

  (20)《金玉奴》(选段)人逢喜事精神爽

  (21)《软玉屏》(选段)三杯美酒便沉醉

  (本资料由陇上一痴整理)

顶部
大猩猩
举人
Rank: 3Rank: 3


举人勋章
UID 928
精华 1
积分 3104
帖子 887
威望 230
金钱 1095
贡献 1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11
状态 离线
  四.专家评论

  (一)谈任哲中的悲腔之美

  李望之

  艺术流派是由诸多因素形成的,也是艺术家功力与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任哲中先生一生嗜戏如命。他从小痴迷于唱戏,弃学而进入戏班。经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涯,立名开派,备尝甘苦。“文革”期间,传统戏尽被肃杀,人们噤若寒蝉,任先生自然郁闷,他私下常说:“今生今世,让我再唱一次《周仁回府》,死而足矣!”此后,他竟然放胆在“代代红”酒店过了一把“戏瘾”。结果引出“代代红***复辟事件”,艺界哗然。另据报载,任先生弥留之际,仍在断断续续地吟唱平生所演的多种唱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使人闻之落泪,这也是常香玉说的“戏大于天”吧。

  任哲中的嗓子天赋沙音,有“云遮月”的风味,初唱虽有些沙哑朦胧,而愈唱愈为高昂嘹亮。声调韵味醇厚,行腔极为悲怆。《周仁回府》中那句“待我回上太宁驿”的拖腔,真是“倾喉一啸古凉州”,既有苍凉感,又有遥远的意境。他那悲愤的唱段,凄苦委屈的滚白,将周仁这个小官员在权力机器压轧下的惊惧、愤怒、焦虑和无奈淋漓尽现。任哲中以声泪俱下的演唱与诉说,将这个悲剧角色塑造得尤为逼真,被观众誉为“活周仁”。每当任哲中随团下乡演出,在当地便成为盛事,总是引起轰动。台上悲声、台下呜咽,融为一片。那是何等的感染力啊!张晋元在《秦腔艺术论》中赞任哲中的《回府》,“格调隽永,唱段脍炙人口,观者一睹为快,其悲腔醇韵,久久撞击着人们的心灵。”书中还提到这样一件事:1955年任先生在蒲城演出时,一位花甲老人一提到《周仁回府》,便泣不成声,只说:“任哲中把我的心都唱碎了!”

  任先生的艺术功力,来源于他对艺术的精益求精。他对唱词尤其讲究“以字行腔,字正腔圆”,对每个唱字旋律的每个音符,他都仔细琢磨、精心创造。尤其注意音徵变化,随字变调,讲究行腔饱满、收声归韵;他常常以悲凉的拖腔,唱出独特的戏味。如“平日里想家常做梦”的“梦”字,任先生便以共鸣很强的鼻音韵味,唱得悲酸、醇厚而耐听,观众每每叹赏不绝;他的舞台造型也讲究洗练优美,台步准确,水袖洒脱。十年磨一戏。而《回府》一剧,任哲中磨砺了一生。除了数十年细致地打磨与润色,其中不乏文化名流的指点,也有戏迷的建议。解放前夕,在范紫东先生指导下,十八岁的任哲中在乾县“晓钟社”将《回府》连唱半月,倾城轰动;此后,他又经秦腔大师刘毓中指导,艺名更盛大。刘毓中与易俗社名家雒秉华以须生演周仁很驰名,但任哲中以个人嗓音条件及对角色的理解,坚持以贫小生形象演出,实践证明他是成功的;他曾买站票去“三意社”观摩苏育民的演出;也曾向晋剧名家闫逢春求教“闪单翅”的技法,用之于周仁这个角色,可谓转益多师矣。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省戏曲剧院一团在西安南大街、西大街剧场,常常是连月推出《回府》一剧,以顺应观众热情,可以说“文革”前,任哲中的悲腔已经立名开派。《回府》一剧,已打上了“任派”的印记。《回府》的艺术成就,可谓是“任派”唱腔的一座高峰。

  后来,他又参与演出现代戏《血泪仇》与《祝福》。试听《祝福》“死别”一场中贺老六那质朴浑厚的唱段。不断变换的板式,将贺老六贫病逼命之凄苦、离世托孤的怨忿、与妻执手难舍的悲怆,唱得声泪俱下,荡气回肠。观众也在他那大段“滚白”的泣诉之中热泪汪汪,全场悲剧气氛融为一片。这便是任派悲腔审美移情的魔力,也是先生数十年艺术功力的展现,更是他文艺素养集大成之升华。

  先生的悲腔之美之所以打动人心,还在于和观众产生了共鸣,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有时,人的悲剧是与生俱来的:如生离死别、痛悔伤情以及天灾人祸,这都是悲剧审美的客观与心理因素。

  近年来模仿任派唱腔者甚众,但要达到《回府》《祝福》的艺术高度,则需要秦腔艺术专家与“任派”弟子及票友们认真研究“任派”悲腔的美学价值,需要加倍地提炼和升华,这样才能更好地继承、发扬任派的悲腔艺术。

  (二)任哲中的表演艺术

  秦之人

  以传统,秦腔的小生行当大体分为娃娃生,武生,扇子生,贫生等门类。娃娃生自不必说,现在的老戏迷把任哲中在‘回荆州’中扮演武生周瑜的窘态当作笑料,从此后任哲中也再没有演出过武生戏。

  任哲中先生早年还演过一些扇子生,比如‘华亭相会’,‘法门寺’,‘白衣庵’等戏。‘华亭相会’是唱功戏,任哲中才华毕现,一段道白也很见功底,这些在后边说。‘白衣庵’属于配演(苏蕊娥是主演)不能体现他的风采,而他的‘法门寺’实在不敢恭维。总体来说,任哲中在扇子生领域基本没有取得多少成就。

  任哲中的贫生戏主要有‘激友’和‘坐窑’。他的‘坐窑’自从在长安县被观众起哄后就不再演出了。而他晚年孜孜以钻的‘激友’却透出了一丝把势的风采,但是,在道白的力度和清晰以及做工的连贯上,仍然难称上品。总体来说,任哲中在贫升领域的成就也实在寥寥。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任哲中在传统的小生行当,实在是难说成就。但是,为甚麽他能在观众中赢得‘农民领袖’,‘小生泰斗’等叫人不可理解的美誉呢?

  为此,不妨看看他在群众影响最大的几处戏:周仁回府,祝福,血泪仇等。传统上,‘周仁回府’一直是须生戏,任哲中以小生来演这出戏,却取得了成功,从此以后,须生演员基本没有人再染指这出戏,任哲中也自诩是他‘从须生手里给小生夺回了《周仁回府》’。但是,在他以后,标准的小生演员演出‘周仁回府’却嫌有成功者,其中一个通病就是太嫌单薄。

  其实,看看在西北演‘周仁回府’取得重大成就的小生演员,任哲中之前有苏育民,李新纪,赵集兴,黄金华,王新民,王新成等,在任哲中之后有李爱琴,卫赞成等,这些演员中只有李新纪,王新民两个人是专门的小生演员,其他都是兼演须生的,甚至他们的须生成就还不下于小生,而李新纪王新民却也是频繁串演其他行当较多的。曾经有一位京剧戏迷问我,你们秦腔的任哲中是演花脸的吧?吓了我一跳。但是,近几年经常看到许多业余的红生演员演唱任哲中唱段是那样的逼真,而专业的小生演员演唱任哲中唱段却是那样的肤浅,这些都不由人要对任哲中的小生艺术,或者说对秦腔的小生行当的界定重新审视。

  秦腔传统的小生的演唱虽然没有象京剧那样用小嗓,但是,大嗓却是不用的,偶尔高调涉及到大嗓,也大都以加强吐字的力度来解决。但是,任哲中却突破了这些戒律,尤其在晚年嗓子塌落以后,他经常运用须生,甚至花脸的大嗓大气来演唱,他在‘夜逃’中的‘初结俪’后面的拖腔,‘血泪仇’中‘老爹爹’后面的拖腔,‘激友’中‘无银钱’后边的拖腔,‘哭墓’中‘李兰英秉忠烈人神共鉴’的‘鉴’字后边的拖腔,等等,类似这些都几乎是任哲中艺术的标志,也是其他小生演员所没有的,也是为任哲中赢得掌声最多的。谈论任哲中不能不注意到这些。也正是在这点上,任哲中拓宽了小生行当,这是他的贡献。同时,也在这点上他继承了秦腔艺术慷慨激昂传统的精髓,因此得到了群众的欢迎。

  任哲中的成就最主要在唱腔上,他的唱腔艺术大体可以分为塌落前和嗓音塌落后。嗓音塌落前,任哲中的唱腔属于‘云遮月’的那种,虽然略带沙音,但是,那种隽永和干净却是独有的,最典型的莫过于他在‘悔路’中‘我周仁并非是忘恩义’一句。‘我周仁’三个字清凉高迈,叫人为之动容,后边的拖腔低回细腻,周仁的百般心事尽在其中;‘忘恩义’后边的鼻音拖腔是任哲中的招牌,技巧中不露斧痕,还能把周仁为了报恩义所受的委屈无奈表现的那样真切,实在绝妙。这句唱腔应该是任哲中唱腔艺术的最高水平,就是在中国戏曲中也是绝品。任哲中的快功唱腔是秦腔小生中的奇观,他的‘华亭相会’中的紧二六是那样协调干净,尤其是不时放出的拖腔,于力道中透着重秀气,这些在他嗓音塌落后演出的‘祝福’中仍然有充分的体现。

  如果说任哲中在嗓音塌落前主要体现着隽永和秀气的话,嗓音塌落后则主要体现着酣畅激越。不如他在‘夜逃’中‘你为我奔走西东’就是明证,早年的舒展和余味晚年当然无存,但是,晚年的跌宕老辣则是另一洞天。另外还如这段唱腔中‘初结缡’三个字,晚年在‘初’字后加一个‘啊’在向上一样,加上大嗓大气口,那种沧桑悲愤,叫人酸鼻。

  所以说,任哲中早年的唱腔需要细品才能琢出其中的各色享受,而晚年的唱腔则是浓墨倾盆的酣畅和痛快。早年的任哲中唱腔属于传统上的创新,而晚年的任哲中则是艺术领域的全面的革新,是真正的艺术的自我。总体来说,任哲中早年的唱腔艺术品位较高,晚年艺术革新的意识比较鲜明;早年的任哲中重在艺术本身,艺术价值较高,晚年的任哲中重在创新,艺术之外的意义较重。嗓音塌落前的任哲中还有鲜明的传统小生的痕迹,而嗓音塌落后的任哲中则自觉地在介于须生和小生之间的领域进行着开拓性的工作,这个时候的‘祝福’,‘血泪仇’,‘周仁回府’等戏的演出都带有明显的艺术追求的趋向,而这种趋向则是任哲中艺术升华的表现,也是他对秦腔小生行最大的贡献,也是他高出他同时代艺人的地方,同时也是需要后人继续探索完善的。

  任哲中晚年的艺术追求还体现在对他的艺术体系的完善上,他晚年在贫生领域的探索就有了‘坐窑’和‘激友’这两折戏。由于任哲中在做工方面的局限(这点后边说),在‘坐窑’这类比较易冷场的戏上,他的探索没有成功。而在‘激友’这种场面比较激烈的戏上,任哲中探索还是有成就的,只是在道白的拿捏上和表演的层次上仍嫌不足。但是,任哲中的这种自觉完善艺术的意识实在是值得提倡。

  另外,任哲中在‘祝福’中的‘我老六从未经过这样景象’这句多字句慢板的处理上,和剁板‘大哥的恩情弟难忘’一句后边紧接慢板‘有谁知身染下伤寒重病’的安排,这些还有句式革新的意义,同样值得研究。

  任哲中的做工集中表现在‘悔路’和‘回府’这两折中。‘悔路’中从亮相到对传统‘搜门’程式的革新上,以及随后的表演都可以用美仑美奂来说,他的台步潇洒,水袖大方,各种成套表演娴熟,连接自然舒畅,对于人物的心理刻画深刻形象。他的‘周仁回府’至今仍然孤独无双的绝品。可惜的是,这出戏似乎倾尽了他的才智,他在其他戏中的表演也处处带有明显的周仁的痕迹,这是任哲中艺术最大的遗憾。前辈有王文朋毕生倾心于‘葫芦峪’成为一代宗师,今世有任哲中倾心于‘周仁回府’成就了一代风流,这算是秦腔历史的佳话吧。

  任哲中的道白成就集中表现在‘华亭相会’中,他的道白吐字清晰有力,韵味十足,尤其是节奏的把握很见工夫,这段道白可以和靖正恭先生的风范媲美,可惜,这样的道白在任哲中艺术中有些嫌少。而他在‘激友’中的紧道白却有些力度不够,吐字也不够清晰,这应该算是不足吧。

  任哲中是秦腔小生行当中的一道奇观,需要认真研究和继承,尤其对他开拓性的工作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顶部
大猩猩
举人
Rank: 3Rank: 3


举人勋章
UID 928
精华 1
积分 3104
帖子 887
威望 230
金钱 1095
贡献 1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11
状态 离线
  五.戏迷怀念

  (一)金缕曲。忆任哲中先生(下河东作)

  难悔人生路。

  对汹汹、桃僵李代,侠肝如许。

  应感弦中离别泪,细说《周仁回府》。

  爱与恨,怎生分付?

  多少人间伤往事,敞心怀只倩秦腔诉。

  霜月白,照愁绪。

  《花亭》曾会高文举。

  少银钱、《苏秦激友》,用心良苦。

  《血泪仇》中东材恨,化作洛阳《卧虎》。

  吕蒙正,寒窑正沮。

  怅望高台空吊影,算而今难再惊人句。

  还载酒,为君赋。

  (二)联挽名家

  上联:早岁艰难学艺,几多辛酸凝聚血泪仇,看尽世态炎凉,演绝苏秦激友,纵怀祝福情,何来吃鱼乐,翘首春秋配时,软玉屏写就翰墨缘,宁可舍生取义抱妆盒,魂牵梦绕意在香山还愿,壮秦腔声威,续梨园新篇,荣戴紫金冠!

  下联:晚年磨砺精粹,一腔热忱攀登骆驼岭,饱尝人生冷暖,唱红周仁回府,屈为卧虎令,如临坐窑苦,期待人月圆日,和氏璧完归玉镜台,甘愿杀身成仁斩经堂,心驰神往但求花厅相会,创任派风韵,留千秋绝唱,痛失玉虎坠!

  (三)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追忆任哲中先生(蓝田玉人作)

  又到了一年将尽的时候了,每当这时,我总会想起一位秦腔大师,他就是任哲中先生。因为我一生唯一一次亲临现场观看先生的戏,就在十多年前的这个季节。

  那是1992年冬天,快年终的时候,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陕西省蓝田县焦岱镇不胫而走------任哲中先生元旦将来这里演出了!焦岱镇的人对任哲中是很熟悉的,因为60年代社教运动时,任先生曾在焦岱驻队,和这里有过牵连。几十年过去了,焦岱人也想看一看昔日的驻队干部如今的风貌。

  人们在寒冬里等待,终于等到了元旦的到来。那天晚上,吃过晚饭,人们早早的奔赴焦岱影剧院。虽然距开演还有个把小时,剧院里却早已人头攒动。就在人们热切等待的时候,天空飘起了雪花儿,而且渐飘渐稠。人们不由得担心:任哲中会来吗?大家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任哲中肯定不会来了,人家那么大的名气,到咱这小镇来演出岂不掉价了?有人说,任哲中大概不会来了,人上了年纪,天又这么冷。有人附和,对着呐,你看又下着雪,我看任哲中是不会来的。可以想见,如果任哲中这天晚上不来,焦岱人会感到多么失望。

  在人们的等待中,元旦秦腔演唱会终于开始了。那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晚会:有王玉琴的《三娘教子》,萧若兰的《藏舟》,胡屯胜的〈周仁回府〉等等,人们对艺术家们精彩的表演报以阵阵热烈的掌声。随着晚会的进行,人们既感觉到领略名家延长的满足,也有丝丝不安:晚会已进入尾声,看来看不到任哲中了!

  就在人们狐疑的时候,主持人上场了,他开口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秦腔表演艺术家任哲中先生今晚也到了我们焦岱,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任哲中先生!话音未落,剧院里已经是掌声如潮。在观众的掌声中,任先生健步登上舞台。他没有开口,先摘了眼镜,再摘了帽子,向着观众深深的鞠躬。鞠躬起身,端戴了帽子和眼镜,这才开口说话了:“焦岱的父老乡亲,大家好!”话音刚落,掌声即起。略带沙音的嗓音,是正版的任哲中!人们太激动了!等掌声渐渐平静下来,任先生继续说:“乡党们呀,我任哲中回来看大家来了。这么多年了,我没有忘记咱们焦岱啊!我年纪大了,已不太登台了,但今天听说要到咱们焦岱来,我说我非来不可。不知道有多少回我在梦里回到焦岱。”先生越说越动情,眼睛湿润了:“这么多年了,你们怎么也没人到西安来看我?今天我说了,以后大家到西安来,一定要到我跟前来,有什么难事,只要是我任哲中能办到的,我一定帮忙!”他的话音又一次被掌声打断。接着,任先生缓了缓情绪,又说:“六十年代,我在咱们焦岱搞社教,无论是谁,成分低的也好,成分高的也好,贫的也好,富的呀好,我任哲中从来没有用下眼看待过,我任哲中在咱们焦岱没整过人,我今天回来,我问心无愧。”然后,他又问八贺八叔来了吗,六婶来了吗,一连问了成十个人,有名有姓的。人们慨叹:任先生真的没有忘记咱们呐!在他询问时,听说不少人已经不在了,先生也有些伤感,他接着说:“多少年了,有好多乡党已不在人世了,可也有健在的,你们回去捎个话,就说我任哲中回来了,向他们问好!”人们为任先生的厚道所感动,几乎先生每说一句话都要鼓掌。最后,任先生说:“好,今儿个来了,就为乡党唱上几句。大家说想听什么,我连着唱。”人们在喊叫着戏名,有的叫〈周仁回府〉,有的叫〈祝福〉。任先生说:“好,先唱〈夜逃〉。”随即鼓乐响起,任先生开唱:夫妻们分生死人世至痛,一月来把悲情积压在胸中。今夜晚月朦胧四野寂静,冷凄凄荒郊外哭妻几声…….”唱的酣畅淋漓,剧场里叫好声四起,任先生接着又唱了一段〈激友〉,大家听出先生的气力有点不支,有人喊叫,不要再唱了,保重身体。任先生说:“今儿个心里高兴,我给大家唱,哪怕挣死也甘心。我再唱一段〈抱妆盒〉。”一段唱罢,晚会也终于结束了。

  晚会结束后,观众依依不舍的离开剧场。大家议论着,真想不到,秦腔名家竟然这么的重情,他还记得那么多的乡党的名字。也有人说,任哲中的戏唱的就是好,可他说的比唱的还好。演出结束了,可任先生洒在焦岱川的情意绵绵无尽。

  又是年末,又是元旦将来时,深切缅怀任哲中先生!

  六.家人记忆

  原题:一曲“周仁”成绝唱

  演戏严谨,待人却宽厚,常说的一句名言是“让人都活着”

  任晓路和妻子雷萍回忆说,父亲一生做戏十分严谨,每天早上都要坚持练唱,尽管那些唱段对父亲来说已经烂熟于心。不管什么戏,不管大小角色,不管什么场合,只要让父亲演,父亲都认真对待,而且是第一个到化妆室,提前一个小时做准备。有一次父亲下乡演出,赶上下大雨,剧团决定砍掉一部分戏,但是我父亲并没有那么做,他加快了唱速和表演,20分钟演完全折《悔路》。任晓路感叹道,“这是父亲长期练就的功夫,父亲一直认为,演员演戏一定要对得起观众,这是一名演员最基本的品德”。

  在秦腔界,有很多小生演员都想拜先生为师,但先生收徒严格是有名的。他要求演员不仅演戏好,人也要好。因此,先生一生只收了一个徒弟,就是胡屯胜。胡屯胜原是礼泉县剧团的优秀演员,被任哲中看重,收为徒弟,精心培育,无私传授。任晓路说,父亲不光教他学戏做人,还要照顾他的生活。他们衣食住行在一起,师徒情比我们的父子情还重。退休后,父亲每天早晨都要到省戏曲研究院督促弟子早起练功。

  问及任晓路及哥哥任晓愚为何没有和父亲学戏,任晓路说,父亲认为我们兄弟俩不是那块料,坚决不给我俩教。

  提起父亲的为人,任晓路和雷萍都说,父亲一生做戏严谨,对待他人却宽厚善良。父亲常说的一句口头语是“让人都活着”。他们回忆说,一次父亲受聘去宝鸡排戏,当天雨大路滑,车到武功县境内,有一骑车人突然冲上路面,小车躲闪不及,就翻倒在路下的稀泥里。父亲当时锁骨骨折,可是并没有怪罪那个骑车人,反而问他有没有伤着,并带他去医院检查,检查没有问题后,就让他走了。父亲常说,人活在世上不容易,要让人都活着。

  在其生命行将终结时,放不下的依然是秦腔,依然是周仁。

  任哲中先生的晚年更是与秦腔紧密相连,他不仅参加各种演出,还编写出版了《任哲中演出剧目集》,用先生的话说是“给后人多留点东西”。更令人震撼的是,先生在其生命行将终结时,放不下的依然是秦腔,依然是周仁。

  任晓路说,1995年父亲患肝癌住进空军医院,1月30日父亲完全处于昏迷状态,几乎没有什么意识。当从四医大请来的教授问父亲叫什么、干什么时,奇迹出现了。父亲微微睁开眼说,我叫任甲荣,是唱戏的。接着父亲有板有眼一字不漏地大声唱完了“见嫂嫂她直哭得悲哀伤痛,冷凄凄荒郊外哭妻几声”这一板他毕生最喜欢的唱段,唱得在场的人个个潸然泪下。这应该说是父亲留给人间的绝唱。

  有人感叹,是什么力量促使了这段奇迹的发生?是任先生将自己对秦腔的热爱之情渗透到了灵魂深处的每一个细胞,只要一息尚存,这些细胞就会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1995年2月7日凌晨5时,任哲中先生带着对秦腔、对周仁的情与爱走了。任哲中逝世后,我省各界人士上万人前来吊唁,众多戏迷从各地赶来为他送行,咸阳还自发组织了吊唁队伍,从咸阳赶到西安。这正是:谁家唱腔放悲声,情满丝路动古城。一曲“周仁”千年恨,何人不识任哲中?

  有人还以任哲中演过的代表性剧目撰写了一幅长联,以示对先生的怀念,也是对先生艺术成就的集中写照:

  早岁艰难学艺,几多辛酸凝聚血泪仇,看尽世态炎凉,演绝苏秦激友,纵怀祝福情,何来吃鱼乐,翘首春秋配时,软玉屏写就翰墨缘,宁可舍生取义抱妆盒,魂牵梦绕意在香山还愿,壮秦腔声威,续梨园新篇,荣戴紫金冠;

  晚年磨砺精粹,一腔热忱攀登骆驼岭,饱尝人生冷暖,唱红周仁回府,屈为卧虎令,如临坐窑苦,期待人月圆日,和氏璧完归玉镜台,甘愿杀身成仁斩经堂,心驰神往但求花厅相会,创任派风韵,留千秋绝唱,痛失玉虎坠!

  令人惋惜的是,任哲中去世70天后,他的嫡传弟子胡屯胜也因患肝癌随其师而去。

顶部
大猩猩
举人
Rank: 3Rank: 3


举人勋章
UID 928
精华 1
积分 3104
帖子 887
威望 230
金钱 1095
贡献 1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11
状态 离线
  七.秦腔名家录

  任哲中

  秦腔戏迷请坐谄,听我给咱说快板。

  别的事情暂不谝,单表秦腔界的名演员。

  魏长生老人家是英雄,他把秦腔带进北京。

  北京人看后都高兴,才知道秦腔是祖宗。

  麻子红名叫李云亭,拆书杀驿最有名。

  刘立杰人称木匠红,八义图中演程婴。

  还有一个高天喜,王雷碗摔的人称奇。

  党甘亭美名胎里红,旦角行里负盛名。

  老教练,陈雨农,人称秦腔王瑶卿。

  刘毓中唱表都很精,衰派老生一世雄。

  刘箴俗,名声响,不愧是陕西梅兰芳。

  著名净角李可易,能唱秦腔和京剧。

  路习易来沈和中,西北五省有名声。

  王秉中演戏派头大,古城壕边把蔡阳杀。

  苏牖民先生是把式,鸡大王演的人尽知。

  马平民人称马博士,三滴血演的晋信书。

  汤涤俗先生面孔冷,摆个卦摊把人哄。

  王天民的特点是抿觜笑,一折洞房人倾倒。

  宋上华的好做工,拉着莺莺会张生。

  耿善民主演淝水战,至今人人都称赞。

  雒秉华擅演忠义侠,第四代周仁就是他。

  演走雪,真麻达,难不倒英雄王月华。

  杨令俗和郭朝中,人好戏好有名声。

  高符中来高希中,都是秦腔的老英雄。

  徐抚民,庄正中,演戏都比老虎凶。

  邓维民,凌光民,同出一科是名人。

  杨天易,刘幼民,先后在台上夺过尊。

  最早的坤伶是孟遏云,演的起解迷煞人。

  唱腔优美是肖若兰,渔舟之上订良缘。

  尹良俗,赵桂兰,开口一腔震九天。

  全巧民,陈妙华,虎口缘演的人都夸。

  师风琴和宁秀云,艺术长青人间存。

  张咏华,刘棣华,杀仇、赶坡唱红啦。

  苏哲民演唱甚潇洒,哪个看了哪个夸。

  苏育民演戏是行家,劝第读书把柴打。

  和家彦我虽没见过,他演的拆书人人学。

  王文鹏善演葫芦峪,五子魁唱的更脱俗。

  李益中,阎国斌,小生、红生可人心。

  三意社出了个杨辅敏,红极一时唱的美。

  赵振华的嗓子旺,墩土放走陈友谅。

  严辅中的声音呛,他演的拷寇不慌忙。

  周辅国来比较全,火焰驹中把信传。

  演唱稳健是李夕岚,腰里藏的是罗汉钱。

  能文能武的赵晓岚,常和老父演杀船。

  肖玉玲身段好苗条,探窑看的人哭嚎啕。

  王集荣先生演祭灵,陆顺子给他下过功。

  王集志来吕集凯,一文一武都精彩。

  满口腔是何振中,拿手好戏是二进宫。

  康正绪外号白菜红,醉写吓蛮口才清。

  张建民的巧嘴巴,草坡面理抱琵琶。

  唱腔刚柔是王玉琴,张彦到处把白玉楼寻。

  华美丽生来真灵醒,十里送别恨梁兄。

  傅凤琴身段好漂亮,拾玉镯中遇才郎。

  张新华演唱功夫硬,楼台会得下相思病。

  乔新贤的好迎风,烙碗计扮演刘子明。

  晋福长老师演戏滑,苏三把他叫干大。

  王辅生丑旦真精彩,提包子看女被驴摔。

  苏蕊娥唱工真个奇,花亭相会见表弟。

  她和任哲中把戏配,珠联璧合人陶醉。

  刘茹慧小名叫运动,须生小生都过硬。

  王君秋小名叫居上,演唱编导样样棒。

  李爱琴绰号六龄童,生、旦、须生她都行。

  小包公,李买刚,净角行里数他强。

  李玉琴,李淑贤,唱腔好听五音全。

  余巧云是东府一枝花,演唱青衣顶呱呱。

  咸阳市的郭明霞,秦腔迷提起人人夸。

  吕明发先生演戏好,威震西府不得了。

  曹海棠和吴湘琴,宝鸡剧坛是名人。

  杜秀霞女士有特色,能编能演更难得。

  陈仁义,焦晓春,秦腔界里威名震。

  马振华的卖酒演的奇,群众把他叫万人迷。

  建国社有个梁秋芳,走南阳演的真漂亮。

  铜川剧团的张惠霞,三娘教子嘹扎拉!

  怪头怪脑的乔慷慨,丑角行当是奇才。

  殷守中,彭义中,都是我的好师兄。

  柳东秀和卫赞成,周仁演的多齐整。

  艺校老师刘亘天,韩琪杀庙人称羡。

  大众剧团马金仙,断桥演的也非凡。

  兴平出了个昝金香,窦娥冤一剧把名扬。

  商洛有个舒茶花,周仁回府确不差。

  渭南还有张彩香,当年唱戏响当当。

  三原有个宋桂兰,任哲中给她把艺传。

  王谋儿,王赖赖,东府剧坛的好人才。

  罗四奎先生功夫绝,袁世海鞠躬把他学。

  李正斌的声带昂,未央宫韩信遇陈仓。

  刘新慧,陈新润,新汉社里的金盆盆。

  袁克勤长处唱苦音,桃花宫酒醉斩郑恩。

  刘化鹏的嗓子满,为振军心把儿斩。

  李正华的嗓子呛,黄花岗演的人痛伤。

  杨金声和杨鸣声,正旦大净震西京。

  姚裕国的好身架,扮演周仓人都夸。

  田德年老师好花脸,尉迟敬德把单同斩。

  碎秃子名叫李怀坤,拿手好戏是搜杯。

  李正敏先生正宗旦,贫居寒窑把娘见。

  刘易平先生猛一声,佘太君辕门跪流平。

  杨金凤演技实在馅,杀狗卖酒不简单。

  阎更平演戏真排场,龙王庙痛哭好惨伤。

  阎振俗是丑行老前辈,能编会演笑死人。

  任哲中学名叫甲荣,范紫东给他起的名。

  冯改名和高登云,一对小生真赢人。

  王正秦和魏正风,演戏都有好名声。

  李应贞戏好人倔强,火焰驹中演芸香。

  马蓝鱼饰演李慧娘,吹火绝技更见长。

  李继组当年是名小生,游西湖扮演裴瑞卿。

  段林菊嗓音真叫脆,四大名旦中有地位。

  郝彩凤练出好本领,祥林嫂演的有名声。

  马友仙生来心底善,断桥亭下爱许仙。

  贠宗翰生来身体棒,打镇台一剧把名扬。

  雷开元戏路很宽阔,眉户秦腔都不错。

  李兴、王琦两大丑,两人演技各千秋。

  蔡志诚和胡波,写状坐窑都不错。

  左红原名左月娥,科学发声人人学。

  (原载于《当代戏剧》1993年第3期55页-58页)

顶部
凄秀波文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1-19 02:51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joan
秀才
Rank: 2



UID 349
精华 0
积分 2795
帖子 251
威望 4
金钱 12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11-15
来自 会宁
状态 离线
越办越好~~~~~~~~~`  

顶部
沙漠骑士
秀才
Rank: 2



UID 959
精华 0
积分 2760
帖子 237
威望 0
金钱 14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24
来自 甘肃兰州(会宁人丁沟)
状态 离线
长时间没来看了 ~~  

顶部
范洪亮
秀才
Rank: 2



UID 488
精华 0
积分 2770
帖子 246
威望 0
金钱 6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4-5
状态 离线
天啊.  

顶部
囯因团囝
秀才
Rank: 2


UID 487
精华 0
积分 2505
帖子 211
威望 3
金钱 208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4-1
状态 离线
呵呵,找个机会...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8 19:1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11018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