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名家细考]肖若兰(秦腔戏考第二十七家)
大猩猩
举人
Rank: 3Rank: 3


举人勋章
UID 928
精华 1
积分 3104
帖子 887
威望 230
金钱 1095
贡献 1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11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10:25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名家细考]肖若兰(秦腔戏考第二十七家)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9169440100mgdt.html

  一.名家简介

  肖若兰,1934年9月出生在西安市未央区含元殿村,祖父是演小戏的,父亲肖筮易,出科易俗社第七期,工青衣。出生在梨园家庭的肖若兰,从小耳濡目染,8岁开始跟随父亲学艺,在渭北一带的村镇上辗转演出,群众对活跃在舞台上的这个小姑娘感到新奇、可爱,送给她一个美称,“八岁红”。10岁时,父亲领她到了易俗社,天生的一副好身段,又加一副娇嫩的好嗓子,她很快受到了易俗社当家名旦王天民的喜爱,王先生随后收她为弟子,教给了她《柜中缘》、《少华山》、《洞房》等自己的拿手剧目。由于生活所迫,年幼的肖若兰随父亲到处奔波,先后在咸阳益民社、西安晓钟社、尚友社、三原明正社、西安秦声社等班社搭班演出,多年的江湖卖艺,使肖若兰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从中得到了艺术上的实践,至建国前期,不满20岁的肖若兰就能演出包括《玉堂春》在内的大小剧目30多个。

  建国后,肖若兰参加了易俗社。进入易俗社的她,如鱼得水,在艺术上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她的表演才华得到了封至模、李正敏、宋上华等老前辈的赏识和器重,1952年,18岁的肖若兰参加了首届全国戏曲观摩大赛,主演《游龟山》中的胡凤莲,获得了表演三等奖,在这项云集了当时全国几乎所有知名艺术家的赛事上,获得这样的殊荣,给了年轻的肖若兰极大的鼓励。1956年,她顺理成章的获得了首届陕西省戏曲观摩大赛表演一等奖,从此跻身名家之列,时年22岁。此后,赴朝慰问演出、全国十三省市的巡演,肖若兰的身姿倩影,走红大江南北,成为在全国享有盛誉的少数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之一。

  生辰:1934年9月

  忌日:1996年2月24日

顶部
大猩猩
举人
Rank: 3Rank: 3


举人勋章
UID 928
精华 1
积分 3104
帖子 887
威望 230
金钱 1095
贡献 1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11
状态 离线
  二.音像资料

  (一)录像资料:

  (1)《三滴血》(全本)(1960年易俗社演出电影版)

  (2)《火焰驹》(全本)(1958年易俗社、三意社演出电影版)

  (3)《三滴血》(全本)(樊新民、郭葆华、陈妙华等合演,陕西电视台录象)

  (4)《夺锦楼》(全本)(吴西民、郭葆华、尹良俗等合演,1987年陕西电台录像)

  (5)《游龟山》(全本)(尹良俗、宁秀云、张咏华、杨天易、刘棣华等合演)

  (6)《数罗汉》(全折)(茹甲华等合演录像)

  (7)《河湾洗衣》(全折)

  (8)《柜中缘》(全折)(樊新民、赵桂兰等合演,中国艺术研究所录象)

  (9)《蝴蝶杯-洞房》(全折)(张新华合演录像)

  (10)《韩宝英》(片段)(刘毓中合演、1982年录像)

  (11)《于无声处》(清唱片段)你可知是谁把你害

  (12)《三滴血》(清唱片段)

  (13)《藏舟》(清唱片段)

  (肖若兰尹良俗合演《藏舟》剧照)

  (二).录音资料:

  (1)《软玉屏》(前后本)(吴西民、尹良俗、宁秀云等合演实况录音)

  (2)《三滴血》(选场)(刘毓中、孟遏云、樊新民、陈妙华、李爱琴、郭明霞、曹海棠等合演,五十年代录音)

  (3)《火焰驹》(选场)(刘毓中、陈妙华、全巧民等合演实况录音)

  (4)《红梅岭》(全剧)(刘毓中、杨令俗、宁秀云、尹良俗等合演实况录音)

  (5)《沙家浜》(全剧)(郭葆华、宁秀云、樊新民等合演录音)

  (6)《夺印》(全剧)(杨令俗、樊新民、宁秀云等合演录音)

  (7)《妇女代表》(选场)(宁秀云、**等合演录音)

  (8)《游龟山-回船》(全折)(刘毓中合演录音)

  (9)《打金枝-背舌》(刘毓中、张隆华合演录音)

  (10)《扫窗会》(全折)(陈妙华合演录音)

  (11)《游龟山-藏舟》(全折)(张新华合演录音)

  (12)《游龟山-藏舟》(全折)(尹良俗合演录音)

  (13)《夺锦楼-柳公馆》(全折)(宁秀云、汤涤俗等合演录音)

  (14)《韩宝英》(选场)(郭葆华、尹良俗等合演录音)

  (15)《乔老爷巧断红桃案》(戏曲小品)(红桃杯颁奖晚会乔慷慨、雷开元等人合演实况)

  (16)《铡美案-三对面》选段(孟遏云合演,中国唱片公司1957年录音)

  (17)《于无声处》选段(王玉琴合演录音)

  (18)《三滴血》(选段)(阎振俗主持名家演唱会录音)

  (19)《火焰驹》(选段)(阎振俗主持名家演唱会录音)

  (20)《夺锦楼》(选段)(阎振俗主持名家演唱会录音)

  (21)《三娘教子》(选段)

  (22)《打虎记》(选段)

顶部
大猩猩
举人
Rank: 3Rank: 3


举人勋章
UID 928
精华 1
积分 3104
帖子 887
威望 230
金钱 1095
贡献 1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11
状态 离线
  三.艺术评论

  原题:浅谈肖若兰饰演钱瑶英的艺术特色

  秦腔优秀传统剧《夺锦楼》是已故剧作家高培支先生的名作。该剧采用对比反衬的手法,以“狂飙暴雨都经过,次第春风到吾庐”的喜剧意境,围绕女主人公钱瑶英的眷恋、羞愧、懊悔和恨而不舍的思想矛盾发展的全过程,深刻地阐明了在婚姻问题上应注重人品才学,切勿被容貌和风骚之情所迷惑的道理。在兰州市第二届安宁桃花会开幕式上,看了秦腔名家肖若兰主演的这出戏,颇有耳目一新之感。

  易俗社的演唱风格素以唱腔委婉动听所见长,做工细腻真切而见功。饰演钱瑶英的肖若兰,就是一位唱工精到、表演细腻、注重人物性格刻画的名家,简直把一个不懂得“淡淡长流水,酽酽不到头”哲理的自做聪明的渔家才女演活了。《阅卷》一场中,情窦初开的钱瑶英,拿起梅玉鉴的文章,总觉“古古板板,无风流蕴藉。”再抢过柳子俊的文章一瞧,连声称赞“有才气情致缠绵”。琼英见妹妹选中貌似潘安的轻薄少年柳子俊,提醒她这样的人“浮沉多变’,瑶英却生气地回答:“就看谁发悔呀!”县令欲唤来二生当面再问一番,瑶英自信地背立一旁抢白:“太多事了!”她一听柳子俊“功名到手,即速差人迎接”的花言巧语,眉飞色舞,暗送秋波,频频传情,再三叮咛柳生“接的越早越好”,处处流露出虚荣自信的稚气。这里需要强调,肖若兰的眼神运用,掌握了“瞬、瞫、睨、瞠、盯,两眼似水凌”的诀窍,从而,能准确地传达出入物的内在思想感情,尤使人领悟到“眼为心之苗,眼为心之窗”的真谛。到了《柳公馆》一场,肖若兰通过急出门、四张望、拍手笑、整容装、坐了起、起了坐、不时聆听门外动静等一系列表演动作,把瑶英听说柳生中了探花后,情不自抑、夜不成寐的亢奋心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谁料,正当瑶英“心高气又傲,浓妆分外娇”时,差役送来的竟是柳生的休书。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真犹如冷水浇头,惊得瑶英昏厥倒地。姐姐好言相劝,她还睹气地说:“你的休书也快到了!”经打探,始知梅生拒绝招赘,柳生主动高攀。在铁的事实面前,瑶英悔恨交加,又一次晕倒在地。这正应了“有女莫嫁轻薄郎,十有八九好张狂;侥幸一步青云上,小星重赋厌糟糠”的[竹枝词]句。总之,肖若兰在这些刻画人物的关节处,充分调动了戏曲“手、眼、身、法、步”的诸多手段,表演得有层次、有棱角、有性格、有深度,感情起伏,逸绪纷扬。细致处如棘刺猴飞,莲心珠跳,只见生动之机,不见针线之迹。她那一哭一笑,一哼一哈,一吁一叹,一謦一欬,无不妙趣横生,把钱瑶英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精神状态揭示得十分生动感人。

  肖若兰的行腔发声吐字很讲究,装饰音的运用和特有的鼻腔共鸣非常别致,使秦腔旦角唱腔在刚韧激越的基础上,突出了秦腔曲调中舒回荡漾、委婉细腻的音乐旋律,听起来如清风习习、袅娜飘扬,以致形成圆润甜绵、韵味醇厚的唱腔流派。《夺锦楼》里的钱瑶英虽属做工戏,但在这有限的唱段中,也足以使人们领略到肖若兰出色的唱工技巧。象“见姐姐倒卧牙床上”这段[花音二六]唱腔,她以轻快活泼为基调,又夹带柔吟曼咏的音乐旋律,柔中带甜,玲珑奇巧,把瑶英企盼喜讯的急切心情和略带羞色的少女情怀,表现得细腻传神,使观众如品佳酿,其味无穷。弃婚后的完场中,当县令夫人和琼英姐姐劝其与柳生重鸾旧情时,瑶英一声长叹,以东汉时宋弘不弃糟糠妻的历史作比,畅述自己内心隐衷的“姐姐不必那样讲”的[苦音二六]唱腔,则重而不滞,轻而不浮,送字纤巧,水润含情,对爱情不忠贞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有力控诉,起到了振聋发聩、移风易俗、寓教于戏的美妙作用。

  艺术流派属于戏曲美学的范畴,流派的不断出现是剧种在艺术上日趋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正因为肖若兰的唱腔具有魅人的柔美感,表演具有诱人的分寸感,从而荣享“秦腔柔旦”的殊誉。她这种刻苦探求、发展流派,自成一格的创新精神,不正是值得中青年演员认真学习和借鉴的吗?

  (作者:王学秀原载1985午5月1日《兰州晚报》)

顶部
大猩猩
举人
Rank: 3Rank: 3


举人勋章
UID 928
精华 1
积分 3104
帖子 887
威望 230
金钱 1095
贡献 1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11
状态 离线
  四.故人怀念

  原题:怀念秦腔明星肖若兰

  春夜,一个寒冷的春夜,肖若兰带着遗憾走了,永远离我们而去了,随着春风到另外一个世界春游去了。

  一

  我认识肖若兰是五十年前的事。那时候,我在东关柿园坊景龙中学读书,学校操场里有一座古戏楼,杨尚文和梁秋芳的建国社经常在这里演出,也经常邀请一些江湖名角搭班献艺。“八岁红”的肖若兰跟随着父亲也到这里献艺来了。她那时大概十二、三岁,我和她同庚。我们同学看来了一个与自己大小差不多的小女演员,都很高兴也很新奇,只要她从后台出来,都跟在她的后边,争着和她说话。她走到哪里跟到哪里,甚至肖若兰上厕所他们都守在厕所墙外不愿离去。后来我问过她,她说记得有这么回事。这远年的轶事,在一阵笑声中就过去了。

  我记得她那时演的是《柜中缘》,扮演小旦许翠莲,演得活泼可爱,把少女羞涩的心态活脱而出,为这一轻喜剧增添了艺术魅力。我们这些小观众,见了她不叫名字,只管叫许翠莲,她含羞的一笑走了。我们望着她远去的背景,齐声高唱“许翠莲来好羞惭,悔不该门外做针线”……

  二

  多年不见的“八岁红”,在渭北高原越唱越红火了,她的一出《柜中缘》不知倾倒了多少观众,谁不能唱一句“许翠莲来好羞惭”当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她的一出《藏舟》又不知迷醉了多少追随者,谁个不能唱一句“耳听江岸有人唤”呢。也许肖若兰与许翠莲和胡凤莲有缘,这两个纯情少女,就是她的化身,她成了秦腔戏曲的一颗亮星。

  一九六二年庆祝易俗社成立五十周年的时候,我几乎每天去剧社采访,经常碰见肖若兰。她那时和宁秀云担任社庆的招待员,她穿着一身雪白的连衣裙,和穿着蓝色连衣裙的宁秀云走在一起,宛如两朵莲花在平静的水面上飘来飘去,雅致极了,优美极了。这大概是肖若兰人生最得意的时期。有一天,我刚进易俗社的大门,她就迎着我走来,小声对我说今天中午社里设宴请大家,不要走。那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能捞上一顿丰盛的饭菜,那真是求之不得的快事啊!可是当时的我却不愿意接受这额外的邀请,在开饭的时候,我毅然走了。社里的领导让肖若兰和宁秀云挡住我,也没有把我拦住,肖若兰赶到大街上也没有把我叫回去。过后说起这事,她抱怨地说:“兄弟咋是这脾气!”我也觉得这回怪对不起她的。

  今天她去了,我怀着愧疚的心情,面对窗外的晴空,向着她的亡灵,只有深深的祈祷和无言的忏悔。

  三

  肖若兰的艺术才能是多方面的,她是一个全能的性格演员。无论在传统戏《柜中缘》、《游龟山》、《三滴血》、《火焰驹》或现代戏《红梅岭》、《于无声处》中,都塑造出性格各异的艺术形象,在当时的剧坛引起强烈的反响和轰动效应。她在《数罗汉》那一段“身锁佛门愁无限,回首家园泪空弹”的长篇咏叹,把一个被迫出家、独守青灯的女子悲苦、凄凉的心绪揭示得入木三分,使人物在观众的心目中活了起来,这段离愁咏叹,也就成了兰派艺术的绝唱。《于无声处》里的那段“我常念大姐情似海”的唱腔,在观众中也颇有影响。这时的肖若兰经历了人生的磨练,艺术更趋成熟,唱得苍凉深沉,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当戏曲进入低谷以来,肖若兰也步入暮年。她在为自己心爱的戏曲事业担忧和思考着。有一次,我和她走在大街上,她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地对我说,现在戏曲不行了,咱演员也吃不开了。我说,你说的对。咱们的母体戏曲衰落了,搞表演的和搞评论的都有一些失落感。她随即说,现在也没有人理咱了。我说,是的,要是在过去戏曲兴盛的时候,你走在街上那还了得,准有人围观,准有人指指划划,说长道短。现在呢,走在街上没有人理睬,我们随着戏曲也进入了寂无人烟的低谷。说得我们一场好笑。

  四

  肖若兰病前,一九九三年的春季,我曾在她家里和她有过一次长谈,从她的生活谈到艺术,又从艺术谈到戏曲的流派。有人说,她是肖派艺术,我却说她是兰派艺术,肖只能代表姓氏,而不能体现流派的特点;兰既体现了高洁如兰的人品,又凸现了俏丽委婉、清香欲醉的独特艺术风格。在夏日的肖若兰艺术流派理论研讨会上,我就以兰派为切人视角,审视了她全部的艺术实践里程,撰写《肖若兰和她的舞台艺术》参加了研讨,并在西安晚报上发表。肖若兰病中,一九九四年的初冬,在西京医院检查发现患了胃贲门癌。我曾到西京医院去探望病中的她,因转院未曾见到。后打听到她住进了北郊含元殿附近的一个化疗中心,我和王思智相约于三月二十八日午后,在这个中心院落十号病房里看到了肖若兰,她穿着缎花棉袄,满脸笑容,看起来精神挺好,只是有一点消瘦。我们谈人生理想,谈戏曲。她说,她就是大明宫含元殿村人,没有想到奔波了几十年后,又回到这里,这也许是缘分吧。关于艺术流派她说光有派没流是不行的,必须把自己的艺术传授给入门弟子,让她们把这个流派继承下去。她最关心的还是肖若兰艺术流派论文集的出版,一年多了每日都在病床上躺着想着文集的模样,因为这是她一生苦苦追求和营造的精神家园。

  临别时,夕阳照在院内的古亭上,我们和肖若兰在亭前花坛旁合影留念,没想到这夕阳这古亭这合影竟是我们三人的最后一次?!

  此后,我们每天都在关怀着肖若兰病情的变化,探听着她好转的消息,但是传来的却是令人担忧的报告:

  ——已开始不能进食了。

  平日的饭菜她已不愿吃了,在病床上想她最爱吃的菜卷,结果把菜卷端来她一看就不想吃了,原样又端了回去。许多想吃的饭食,都和菜卷一样被原样端了回去。

  ——已经滴水不进了。

  饭菜不吃了也不再想了,连牛奶之类的流食也喝不进去了,只有躺在病床上焦急地等待着生命的终极。

  ——已开始输液、输血了。生命之火在输液与输血中继续燃烧……

  当我再次走近肖若兰的时候,她静静地躺在床上,脸上还泛起一些红晕,眼睛微微地睁着,说话的声音微弱了,头脑却异常清醒,她对我说了以下三件事,也可以说是肖若兰的三点心愿:

  一是对一位朋友写的《门外乱弹》一文有点意见。我赶忙向她解释,写文章的人完全是好意,他希望戏曲演员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丰厚的艺术底蕴,这样才能创造出高品位的艺术精品。这些看法是实际存在的,这是戏曲界多年来的老问题,由于不少演员文化素养不高,不能把自己的作品说得一清二楚,这就需要写文章的人帮助名角儿理清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连比划带唱的语言空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戏剧评论比文学评论更难写。我把肖若兰的意见和我以上的见解都告诉了写文章的朋友,希望他能给病中的老肖一个完满的解答。我估计在他还没有来得及解答的时候,肖若兰就带着遗撼走了。

  二是期望着她艺术流派的传人李淑芳所演她亲授的《藏舟》,能获得第四届石榴花奖。她原先想请人将这出戏缩减一下,使其更精炼,然后再着力排导。后来有病了,力不从心,就拿出去参赛了。李淑芳没有辜负老师的厚望,获得了石榴花的桂冠。老师的心态,也得到了满意的回报。

  三是希望重出一本肖若兰艺术评论集。先前出的那本,许多文章没有选入,况且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竟有一百多个错别字。她说:“太丢人了,太令人失望了,今后再不要送人了。我希望能重出一本像样的艺术评论集。”看来肖若兰这个心愿是难以实现了,她在世时提供了出书的资金,都未能如愿;如今她走了,还有谁为了纪念亡灵和实现她的心愿而奔走呢?!

  遗憾是追求带来的负效应。追求越多遗憾就越多,没有追求就没有遗憾。肖若兰是一个不断追求的人,那么,她就有了诸多的遗憾。虽说她带着遗憾走了,但是,她留在世上的财富远比带走的的遗憾多得多。

  (摘自张静波《秦腔名家》)

顶部
四季花开
举人
Rank: 3Rank: 3


进步奖6
UID 1373
精华 0
积分 4089
帖子 517
威望 30
金钱 311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8-27
状态 离线
呵呵,明白了  

顶部
琥珀
秀才
Rank: 2


UID 454
精华 0
积分 2551
帖子 224
威望 0
金钱 87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2-27
状态 离线
呵呵,支持一下哈  

顶部
最想籽瓜子
秀才
Rank: 2



UID 584
精华 0
积分 2976
帖子 243
威望 0
金钱 30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7-3
状态 离线
哈哈,顶你了哦.  

顶部
yangyiqian
秀才
Rank: 2



UID 1077
精华 0
积分 2974
帖子 248
威望 0
金钱 24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2-31
状态 离线
楼主,支持!  

顶部
两眼墨黑
秀才
Rank: 2



UID 183
精华 0
积分 2664
帖子 224
威望 0
金钱 18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8-29
状态 离线
HOHO~~~~~~  

顶部
新鑫互联
秀才
Rank: 2



UID 1043
精华 0
积分 2427
帖子 211
威望 0
金钱 10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1-29
状态 离线
好帖子,要顶!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3 15:5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80224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