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苦菜花
举人
Rank: 3Rank: 3


进步奖6 举人勋章 进步奖3
UID 9
精华 9
积分 4204
帖子 962
威望 335
金钱 1626
贡献 25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6-14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10:07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QQ
分享到: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辽阳市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辽阳市教师进修学院冯敏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现对上学期期末考试初中语文试卷作如下分析:

一、试题分析

此次命题坚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原则。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自己语文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所有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尽显自己的语文才能,发挥创造力,发展个性。

命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为依据,本着强调积累、突出读写、鼓励创新的原则,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注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性。从学生身心实际出发,注重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摒弃了死记硬背的考题,多设置了综合运用题及开放性试题,以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命题反映了新课程理念和要求,对今后我市语文教学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三个年级的试卷满分均为100分,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积累与运用(20分),第二部分为文言文阅读(12分),第三部分为现代文阅读(28分),第四部分为作文(40分)。试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1.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注重沟通课堂内外。

“积累与运用”考查内容紧扣教材,主要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有改正错别字、给汉字注音、正确使用词语、改正病句、仿写句子、新闻概写、拟写广告、对对联、写短信、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等。重视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加大了背诵默写的分值(6—7分),内容取自课内篇目及教材推荐的课外背诵篇目。对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的考查,摒弃了过去支离破碎地纯粹考查知识术语的题目,淡化了对知识的识记要求,重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语言运用试题材料的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连,试题内容涉及到奥运会刘翔退赛、航天技术发展、校园文化、免收义务教育学费、建设和谐社会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题结合生活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把语文课程资源与生活对接,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积累与运用”单独设题,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提醒大家淡化知识并非不要知识、忽视基础,而是不要死记硬背知识,要重视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运用。

2.文言文阅读考查既有课内阅读,又有课外阅读。

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阅读材料一段出自课内,一段出自课外。课外部分考查是课内文言知识的迁移,没有超出课内学过的范围。这能避免教师死抠教材、学生死记硬背课内文言知识,便于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实际运用能力。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指导思想下,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在积累、识记、理解的感性层面和思考、分析、综合的理性层面设题。除了对理解词语含义、翻译句子、概括选文大意这类基础知识、能力的常规考查外,还加强了对整篇文章(或语段)的理解性、鉴赏性阅读的考查。这些题涉及品味、鉴赏、拓展等诸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课内课外阅读兼顾给大家一个启示:文言文阅读应先把课内知识解决好,学会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考查内容即使延伸到课外,也可以利用课内知识来解决。

3.现代文阅读材料一律从课外选取,试题注重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考查。

三个年级现代文阅读材料全部出自课外,而且根据不同年级教材侧重的文体,七年级选了记叙文、写景散文,八年级选了说明文和记叙文,九年级选了议论文和小说。选文一律是完整文章,注重考查学生对现代文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现代文阅读题目设置基本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感悟”的阅读规律,有利于教给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引导语文阅读教学向良性发展。现代文阅读重点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品味具体语境中词句意义和作用,根据提供语言材料筛选信息和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等内容,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概括、理解、感悟、筛选、鉴赏、思辩、评价等能力。选文最后一题(或倒数一、二题)均设置为开放性试题,题型有材料探究题、感受启示题、语言赏析题、知识应用题、看法建议题等。这些题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相链接,要求学生或结合文章内容、或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结合具体事例谈感悟,考查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开放性试题答案的多样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赏析水平。

4.作文命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自由发挥。

三个年级作文均为选题作文,七年级半命题作文“第二次”和话题作文“目光”任选其一;八年级半命题作文“有趣的___”和话题作文“生活的瞬间”任选其一;九年级半命题作文“十六岁,我多了一分___”和话题作文“长处”任选其一。这些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基本没有审题障碍,选材范围宽阔,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抒写真情实感,充分展示个性。这就给学生写作提供了自由的选择余地和广阔的思维空间,人人都能有话说,人人都有文章作,对平时读书多、善于体察生活、思维活跃的学生更是如鱼得水。

5.加强了对学生书写能力的考查。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同时,在阶段目标中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汉字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文化和精神,热爱汉字、写好汉字是学生的应尽职责,也是文化传承的一种具体体现。为引导大家重视书写,七年级试卷第一大题的第1小题即为“2分”的书写题,而且三个年级在作文评分标准中都强调了“凡书写规范、工整,评卷时可另加2分。”这就提示教师要认识到书写的重要性,平时教学中对学生书写严格要求,精心指导,并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三个年级各抽取四所学校200份试卷,卷面成绩统计如下:

初一

题号









平均分

得分率

61.32%

53.91%

50.18%

80.12%

64.83

初二

题号









平均分

得分率

68.92%

61.83%

56.84%

82.96%

70.30

初三

题号









平均分

得分率

67.32%

62.91%

57.18%

81.50%

69.62

从三个年级卷面成绩看,作文成绩最好,积累与运用和文言文阅读次之,现代文阅读得分率最低。

综观三个年级学生答题情况,学生在答题中暴露出如下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语言运用能力不强。

“积累与运用”部分中,常用字的读音和常用词语的书写全部从教材“读一读,写一写”中或课文中选取,名著阅读和古诗文默写也选自教材课文或教材后面推荐的篇目。但三个年级的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并不牢固,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识记不准。如:九年级给“挣脱”中的“挣”字注音,90%以上的学生把“zhènɡ”写成了“zhēnɡ”,给“蓦的”中的“蓦”字注音,90%以上的学生把“mò”写成了“mù”。古诗文默写,课内好于课外,精读好于略读,名句好于一般句子。一些学生背诵效果不好,默写不准确。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强,仿写、对对联、拟写广告、改病句等语言运用类题失分较高。说明一些基本知识还不会在语境中实际运用,没有转化为能力,缺乏语感。

2.文言文词语积累不牢固,对篇章内容理解肤浅。

对文言词语的含义把握不准确,七年级《误认》中解释“去”的意思,很多人答成了“走(了)、回去”,而正确答案应是“离开”。由于没有掌握好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不能抓住句中关键的词语来翻译,导致翻译句子马马虎虎或主观臆断,因表述不准确而失分。一些学生对书下没有明确注释的词语理解不到位。考查的课外文言词语全是本学期课内学过的,但学生答得不准,这说明学生学习文言词语没有方法,机械记忆,不能迁移,不能融会贯通。对文言文篇章内容理解、赏析能力不强,只会死记硬背,遇到活题不会变通。总体上看,文言文阅读课内好于课外,课内反复练过的语段好于练得次数少的,说明学生浅易文言文能力有待提高。

3.现代文阅读缺乏语言理解感悟能力。

三个年级现代文阅读题都失分最多,说明现代文阅读存在问题最大。总的看来,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这些文章类阅读得分高于散文、小说这些文学作品类阅读,整体感知内容题、筛选信息题、能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题、联系生活的开放题得分率高,而需自己独立分析、理解、感悟、概括、语言运用等题失分较高,尤其是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句子的理解感悟能力失分最高。许多学生理解词句含义答不到点子上,只能脱离语境孤立地解释词语、句子的表层含义,而不能答出词句在语境中的深层含义及作用。还有一些学生答题脱离文本,架空分析回答、想当然回答。如八年级结合具体句子回答列数字、作比较说明方法的作用时,很多学生只答说明更准确、突出、有说服力;九年级回答“始终”一词作用时,很多学生只会答体现语言准确性、严密性这样的套话。说明学生平时习惯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语文,亲近文本的时间不足,不能入情入境地品读文本,缺乏对局部语言表情达意妙处的体味、探究,缺乏语感,不能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还有些学生文体写作知识掌握不牢,概念不清,文体知识混淆。如七年级应回答外貌描写一题,答成了外表、外形、形态、人物、身体、体态、体质描写等;九年级应答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方法一题,答成了举例子、作比较(或对比)等。这说明文体知识需要强调,应让学生随文学习并掌握。

4.作文缺乏个性。

三个年级作文得分率都是最高,因为卷面给分较宽松,如不是写跑题、字数不够,基本分数在34—36分之间,多数学生作文得了一个满意的分数。但我们不能沾沾自喜,毕竟富有创意的文质兼美的佳作寥寥无几,许多学生作文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相去甚远,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一是审题意识淡薄,主题不鲜明。有些作文中心不明确,还有些作文不在话题范围之内。二是选材范围狭窄、不新颖,编造材料、套用成文现象突出。一些学生平时只读课本,课外读书很少,文化视野狭窄,腹中空空。不少学生开头套用了作文题中现成的提示材料,,或全文就是把提示材料扩写了。写记叙文,许多学生选材平淡、陈旧,缺乏真情实感,没有个性,感染力不强。写议论文,许多学生论证时只会举人人皆知的乏味事例,或举自己不太有说服力的事例,难见新颖、典型的材料。三是不能把握文体的基本特征,有些学生作文没有文体,出现了“四不像”的杂货摊式的作文。写散文只会拼凑一堆材料却无主旨贯穿,如一盘散沙。写记叙文只会泛泛叙述,不会具体描写,重点不突出,如流水帐,甚至写记叙文变成全篇叙述别人的故事,把几个故事并列起来再加个结尾。写议论文只会堆砌材料,叙例过长,对材料不加分析论证便以叙代议直奔论点,论证不严密。四是语言苍白,缺乏文采。说明平时学生语言积累少,词汇量小,文化底蕴不足。

5.一些学生语文基本功较差。

一是答题时审题不清。审题不认真,浮光掠影地读题后,便草草作答,结果答非所问。二是错别字现象严重。在三个年级的试卷中,古诗文背诵默写、阅读简答、作文中都出现了不胜枚举的错别字,古诗文背诵默写失分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因为写错别字,作文中错别字现象更为普遍。而且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更谈不上美观了。

三、教学现状分析

学生答题中暴露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以上试卷分析,结合平时听课调研所知,语文教学主要还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1.阅读教学,方法不当。

语文阅读课时最多,一些教师还经常挤占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几乎天天上阅读课,但实际上一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并不强,考试中阅读理解也最拉分。究其原因就是教学方法不当。教师把教材当成唯一的教学资源,而不是将教材当成学材,当成很好的例子,真正用好教材,实现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迁移。阅读课通过每篇课文向学生重点传授什么内容、什么知识,教师不能做到心中有数。所以无论一篇课文具有什么特点,教师都平均用力,面面俱到地、程式化地将课文涉及到的字词、段义、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琐碎内容和知识不厌其烦地教给学生。而恰恰一些该随文重点讲授的语法知识、文体知识甚至是解读文章的策略性知识却没有明确地教给学生。这势必导致学生没有学会阅读方法,当遇到一篇新文章时感到无从下手。特别是阅读教学一直忽视语言教学,只重视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却不究其怎么写的,即忽视对具体语境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功能的体味和对重点段的精读细研,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缺乏在教师点拨下对文章的感悟和理解,只是被动地接受性学习,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语文,根本不能形成阅读迁移能力。而且一些教师死扣教材,就课论课,不能激活文章中蕴涵的人文性,不能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不能旁征博引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造成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学习语文感到索然无味。

2积累运用,抓得不实。

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在积累与运用,积累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运用是积累的目的。字词、文化常识、古诗文、名著等积累应该记的记,该背的背,该读的读,该较真的较真,注重日积月累。“识字与写字”内容仍是初中阶段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在平时随文训练字词时,既要有强化训练,又要讲究灵活的方法,如让学生用这些词语造句,用这些词语连缀成小写作片段等。还应引导学生多查字典,在生活中多留心媒体中出现的字词,强调在运用中学字词才记得牢固。学生在平时答题、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要及时给予纠正,严格要求。但目前一些教师或对这块内容忽视,不进行字词强化训练,也很少检查书写;或不讲方法,脱离语境机械训练字词,记忆效果并不理想。学生错别字现象仍然很严重,与这块抓得不紧不实或不当有关。此外,教师也很少布置、指导、检查课外名著阅读,学生阅读视野狭窄,积淀不足,腹中空空。

3.题海战术,缺乏指导。

做练习是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桥梁,但面对练习题的汪洋大海,教师要指导学生精选好的练习册,并为学生精选一些典型题(知识含量大,能力训练强),并且指导学生善于在做题中寻找规律,掌握不同题型答题方法和要求,以便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而不是离开老师寸步难行。然而实际中,一些教师布置作业时无论练习册质量如何,往往是让学生将一本练习册从头做到尾,很多课堂练习也并未经过筛选。让学生跳进题海,而教师却跳出题海,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学生整天埋头大量做题苦练,甚至重复做题,磨掉了学习兴趣,失去自我,变成做题机器。

四、改进建议

期末语文试卷的命题特点及所体现的命题导向,对今后的教学有鲜明的指导意义,而学生在答题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也说明了语文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语文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按其要求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今后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阅读教学的规律,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地统一起来。

阅读教学要遵循从整体——局部——整体的一般规律,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思路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对局部的语言重点进行品味、探究,对语境中重要词句表情达意的妙处进行体味,对精彩、重点段落进行研读理解,最后再回到整体提升学生的认识,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鉴赏和评价。同时教学中还应随文强调字词等基础知识及文体知识,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掌握。总之,教学中既反对脱离对语言的感受、理解直取内容、直取思想、直取感情的做法(只注重文章写了什么,而忽视怎么写的),也反对脱离文本和语境,只重孤立地、集中地进行字、词、句、章、语、修、逻等知识教学的做法。一定要把两性有机融合,从人文内容切入激活工具的应用,从工具应用的角度切入负载的人文内容。

2.给足学生品读文本的时间,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

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有读进去,才能进入角色,有所感悟和思考,以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因此,学生静心读书是教学之本,而教师对文本的分析只是枝叶。我们要把读(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用读来穿针引线,带动课堂。既要根据不同文体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又要明确每次读的任务,使读具有科学性、目的性、层次性、实效性。教师要重视读书方法的指导,如默读,既要教给学生概括要点、理清行文思路、揣摩语言、感悟思想感情、鉴赏评价的方法,又要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动笔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这样,通过多次的阅读实践,学生才能具有阅读能力。要坚决摒弃让学生死记硬背字音、词义、段义、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及习题答案的徒劳做法。

3.改进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打破僵化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的低效做法,代之以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教学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给足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渐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采用合作讨论式教学时,讨论的问题要有探究价值,学生分工明确,同时老师要及时调控和导引,既充分尊重学生的创见,又要通过适时引导,把偏颇的问题引向正轨,达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4.要进行科学的写作训练。

作文教学既要摒弃只讲写作知识、技法的做法,又要摒弃不给以具体指导,让学生盲目写作的做法(只布置作文题目,不给指导、批改、讲评)。要联系生活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闭塞状态中解脱出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注意观察生活,细心感悟思考生活,积累生活材料,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泉。应多让学生自主拟题,鼓励富有创意的表达,教师命题时要考虑题目是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有利于学生抒发真情实感,张扬个性。要培养学生的文体感,把握不同文体的写作要领,明确各种表达方式的基本要求。要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还要让学生养成勤动笔、写日记、书写规范等习惯。

5.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沟通课堂内外。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摒弃过去以教教材为教学目的,把教科书(甚至课文)当成惟一教学资源,死抠课本、就课论课的做法,树立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课堂上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延伸拓展,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要注重选些时文、美文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迁移能力。更应打通课堂内外,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源泉。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他们做好读书笔记,丰富文化积累;另一方面要认真上好“综合性学习”课,结合此类课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开展办刊、朗诵、演讲、辩论、读书汇报、调查访问等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同时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语文,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新课程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遇。愿广大语文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勤于钻研,积极探索,不断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研究型教师,为我市语文学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来源:网络)



※本文所有权属于苦菜花会师楼 共同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因为会宁人而骄傲!

顶部
领舞叁伍
秀才
Rank: 2



UID 568
精华 0
积分 2366
帖子 199
威望 0
金钱 167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6-1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2-19 08:1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初来乍到,请多多关照。。。  

顶部
我是小丽
秀才
Rank: 2


UID 1250
精华 0
积分 1128
帖子 293
威望 1
金钱 608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0-12-2
状态 离线
不错!  

顶部
紫衣 (紫衣)
秀才
Rank: 2



UID 294
精华 0
积分 2685
帖子 233
威望 0
金钱 197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10-24
来自 陇南
状态 离线
我想要`~  

顶部
vivih
秀才
Rank: 2



UID 1324
精华 0
积分 2273
帖子 206
威望 0
金钱 7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7-16
状态 离线
哈哈,看的人少,回一下  

顶部
浙东学派水鸦儿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9-16 10:49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晓鬯求竭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1-26 15:03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活力游橙
秀才
Rank: 2



UID 1599
精华 0
积分 1966
帖子 167
威望 5
金钱 169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2-5-26
状态 离线
偶啥时才能熬出头啊.  

顶部
可旧
秀才
Rank: 2



UID 3110
精华 0
积分 1553
帖子 123
威望 0
金钱 19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自己知道了  

顶部
强强
秀才
Rank: 2



UID 2860
精华 0
积分 1560
帖子 116
威望 0
金钱 28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楼主,支持!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14 07:27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82097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