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
巧娃子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048
精华 1
积分 4291
帖子 810
威望 168
金钱 2598
贡献 2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2-3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1-8-9 13:40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

  一、楚汉相争中的两大主角

  项羽和刘邦在中国历史上,是楚汉相争中的两大主角,项羽是锐不可当的27岁霸王,刘邦是年逾50的垂老之人;项羽乃名将之后,刘邦为默默无名的农家子弟;项羽受过严格的大将训练,刘邦本身非将才,集结的亦多乌合之众;后项羽宰制天下,声势如日中天,而刘邦仅被封为汉王,所据之地偏远险阻。然而,历史的转轮却出现了强弱悬殊的戏剧性大逆转:项羽以32岁的英年兵败自刎,全盘皆输;刘邦则承袭了秦始皇的大一统格局,尽收天下,开创了绵延四百年的汉朝。这场被称为「猛狮与胡狼」之争的历史对决,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又为何会成为后人一再回顾的经典教训?

  二、他们共同特点是敢作敢为,化危机为转机

  他们共同的的特性:有敢作大梦的大器量、不在乎世俗评价的大胆行为、过人的包容力和忍耐力、化危机为转机的能力。但为什么他们的际遇有如天壤之别?

  项羽——缺乏耐心,眼高手低,但他自信心强,做事积极......。

  刘邦——我行我素,喜欢吹牛,但他慷慨好施,善交朋友......。

  项羽的失败,正是过份依赖军事的结果。他出生将门贵族,崛起于秦始皇大秦帝国动荡之际,他拥有用兵如神的军事天赋,在短短三年内,率领五国联军直入秦都咸阳,终结了大秦帝国,以霸王之名威震宇内;他凭着天赋的军事才能和严格的军事训练,在他二十七岁起,就逐步立下惊人的战功;他用兵别有洞见,敢于行险,善于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士卒的心,形成强大实力。他本应成为秦始皇之后下一个掌控天下的人,然而,与年长一倍、出身草莽的刘邦对峙争峰数年后,在「楚汉争霸」中,却让他尝到一败涂地的四面楚歌滋味。他虽善战,政治谋略却不敌老谋深算的刘邦,灭秦之后一连串失策的扰民、焚宫、封王、杀义帝等举动,引发了四起的民怨及诸王叛乱,终于让长于收买人心的刘邦羽翼丰满,布下牢不可破的圈套,霸业昙花一现,功败垂成。却出现全盘皆输的大逆转...

  刘邦高明的地方在知人善任,宽宏大量,宁愿斗智而不斗力。这正是刘邦能够从风起云涌、诡谲多变的时代里脱颖而出的原因。

  三、项羽失败的原因

  一、缺乏谋略和视野,不具备政治家

  读司马迁《史记》得知:项羽,是一位英雄。天生神力,"吴中子弟皆惮之"。其志向博大高远。他很讲信义,只因允诺了项伯"善遇"刘邦的进言,他不顾亚父"示之者三",于鸿门宴上放走了罗网中的刘邦。当兵败乌江时,他拒绝登上乌江亭长的救生船,面对身后的丛林干戈,他笑对死亡,气概何其豪迈。英雄项羽最终自刎死掉了......耳畔怆然响起悲歌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折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至死将失败的原因归之为时运不济。然而,真的只是时运不济使然吗?

  有人说:项羽最大的失误,就是在鸿门宴上未听从谋士范增之言,以至放"虎"归山,招致最后的失败。这一失败看出项羽是一个在政治上看不清方向认不清真假的人,又在险境中不能急中生智,化险为易的人,怎么能领导众人走向成功呢?

  二、项羽性格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缺陷

  1、目光短浅、自满自得足勇少智、缺乏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

  细读史书可知,项羽性格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缺陷:他空有高志却目光短浅;爱慕虚荣,不乏自满自得的小农意识;凡事勇在先,智在后,残忍有余,仁善不足;缺乏从谏如流、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这就决定了他的一生,只宜做一名叱咤风云的将军,却不具备一种帝王的胸怀。他真正的失误不在于杀没杀刘邦,而是误在自身不能克服的性格弱点上,就算他于鸿门宴上杀了刘邦,以后也一样会败于张邦、王邦、李邦。

  2、残忍有余,仁善不足;缺乏从谏如流、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且看一下《史记》中的几个小片断:

  新安。章邯率部归降。项羽不是对降兵善加督导,化为己用,反因害怕降卒不服而"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

  新丰鸿门。闻刘邦欲关中称王,项羽大怒,欲以四十万大军击压刘邦十万军。刘邦恐,急笼络项羽季父项伯,卑曲称臣,高颂项王。项羽显然沾沾自喜,颇以为得意,遂听从项伯言而"善遇"刘邦。这就有了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而"项王默然不应"的千古遗憾。

  入关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令"秦人大失望"。

  既灭秦。有人劝说项羽:"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此时却心怀东归意,说:"人富贵了不回归故乡,就如同穿着好衣服在夜里行走一样,谁能知道呢?"劝者见项羽目光如此短浅,不由意冷心灰,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闻之,大怒,"烹说者"。

  汉二年冬。因封侯不当,田荣起兵反叛。项羽平叛后,"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

  这样的例子不必一一列举下去。

  项羽的性格弱点贯穿了一生的始终,他似乎并无意加以改变,这对一个有着远大抱负和理想的英雄来说,是他的致命伤。他的成长过程,只是一部勇猛成长史,却忽略了对更高层次人格的追求和塑造。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失败,不过是一名强悍的勇士而已。

  四、刘邦取胜的原因:

  一、以名人为榜样,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努力追求人生的高度,这是刘邦战胜项羽的最重要原因。

  1、工于心计,善于吸引他人为己所用

  请看刘邦。他天生狡黠、油滑,爱吹牛皮,颇象个混混儿。他的出身极其普通,其名子不为世人知这与项羽的名将后裔身份。在一贯重视光环和背景的人们心目中,刘邦显得黯淡,这使得二人在刚起兵的时候,刘邦只能落个从属的地位。但刘邦自有他的一套。狡黠和油滑自然不是领导者的气质,沛公却善于不断拔高自己。他自比"信陵君",从而给自己定出了人生的高度。他常不自觉地模仿信陵君的处世、行为方式,为自己的性格添加了理性和工于心计的优秀的一面,这使得他的人生成为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一生。他也因此受到乡里人士的敬重。

  刘邦从信陵君那里学到了很多优良品,例如,他学到了用笼络手段壮大力量的方法。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善于根据情势揣摸人的心理,润滑人际关系,有较强的凝聚力,能够吸引他人为己所用。

  史记载:刘邦先行入关后,项羽闻讯,欲击之。是时,刘邦自忖以十万军不敌项羽之四十万军,乃急笼络项羽季父——项伯,恭敬地"以兄事之",并"奉卮酒为寿",与之约为婚姻。项伯遂感于厚爱,力劝项羽"善遇"刘邦,并于鸿门宴上拔剑与项庄对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得范增的杀"邦"计划全盘落空!

  从表面看,刘邦似乎无甚特殊才能,但其麾下人才济济,萧何、韩信、陈平......皆忠诚效命,连自视甚高的张良也敬佩的对人说:"沛公殆天授也"。以一个平民出身的"浪子",团结着一大批才高气傲的谋士、将军为之效力,岂一般的手段所能致?

  二、宽容、仁慈、有大胆量。

  与项羽"诸所过无不残灭"之举相反,刘邦做事较有分寸。楚国长老皆赞曰:"沛公,长者也。"史记载:汉元年十年,沛公兵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项羽兵败死后,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羽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

  三、遇事冷静,喜用智不斗力。

  楚汉久相持未决,项羽曾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斗力。"以己之短敌彼之长,这样的傻事,刘邦自然不会做。

  攻打宛城时,为免强攻损兵之弊,刘邦听从陈恢的建议,许原宛守为殷侯(相当于现

  四、为实现大谋,坚忍克己。

  刘邦入关后,从樊哙、张良谏,封秦重财物于府库,不取分文。并当众宣布:"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同时派人到各县乡村广而告之。秦人大喜,献上牛羊酒食犒劳军士。沛公又推辞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这样秦人更加高兴了,唯恐沛公不为王。这一点,聪明的范增看的十分清楚:"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刘邦的本性也是贪财好色的,但是为了达成目标,他变得很能克制自己。这与项羽每攻城破镇后遂"收其货宝妇女"形成鲜明的对比。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为了做成大事,刘邦常能忍受相当的痛苦,做出惊人之举。楚汉荥阳对峙时,项羽欲烹刘邦之父以迫其退兵,刘邦竟说:我们已约为兄弟,我父亲即你父亲,如果要烹你父亲,"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惊怒,要胁计划因之破产。

  总结起来,争霸中的项羽与刘邦俱怀统一江山的大志,项羽禀赋优于刘邦,可惜的是他不注重自我管理,动辄怒、大怒,遇事率性而为,毫无克制,这是成功的大忌。相反,刘邦在起初表现平平,但他善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断以高标准来完善和要求自己,培植优秀品质,克制天性中的不良成份。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值得深悟之。

  人生在世,谁无理想?谁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谁不渴望自己成功。我们不妨以项羽为鉴,学一学刘邦,探索人生成功之道。(来源:网络)

顶部
巧娃子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048
精华 1
积分 4291
帖子 810
威望 168
金钱 2598
贡献 2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2-3
状态 离线
项羽

  提起项羽,我们最多想到的是他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也会想到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今天我看了《史记》中《项羽本纪》中的段落,感觉非常想了解这个历史人物。

  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秦末起义军领袖。汉族。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王刘邦所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项羽的勇武古今无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项羽在战场上的无往不利相对的却是政治上的幼稚,甚至是愚蠢。坑杀战俘,放弃关中,怀念楚国,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却失尽人心。更为突出的表现是在用人方面。刘邦手下萧何、张良、韩信、彭越、英布出身各不相同却可以尽发挥其所长,而项羽却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项羽与刘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来三国时代的东吴被灭也从侧面说明当天下大定只剩江东的时候,江东是无法抵挡的。按河南大学王立群先生的话讲“项羽是一个非常可用之人,却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这就是项羽的悲哀。

  但政治上的失败,无法遮掩项羽在军事上的才华。24岁起兵反秦,27岁成为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三十岁自刎乌江。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

  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英雄人物。但如项羽这样铁血柔情的汉子却很少。万军包围,四面楚歌也打不倒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可虞姬的离去,却让他选择了死。战场上的纵横吟啸,面对伊人却柔情刻骨,像项羽这样的英雄,当之无愧的受后人景仰。

  纵观历史长河之内,英雄无数风流无尽,项羽的慷慨赴死报江东父兄,从容舍身慰男儿之身,如此气节,在他英雄之躯訇然倒地之时,腾空而起,凌云直上,流传千里,摧人至今。宁可无愧而死,不肯惭愧而生

  我只能用英雄来总结这个人物,他与刘邦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但那种霸气,将永世不灭。(来源:网络)

顶部
钮祜禄氏
秀才
Rank: 2


UID 1396
精华 0
积分 2276
帖子 474
威望 19
金钱 143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9-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15 21:4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率江东八千子弟无一人还说是无颜面。一把火秦宫烧三月,多少民脂民膏毁于他手。

顶部
duanduan2HN
秀才
Rank: 2



UID 941
精华 0
积分 2579
帖子 219
威望 0
金钱 16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2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2-28 13:45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厉害!强~~~~没的说了!  

顶部
会宁人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472
精华 2
积分 3823
帖子 592
威望 182
金钱 2295
贡献 2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3-16
状态 离线
我想要`~  

顶部
汰侈求实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3-16 16:02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ziyouren (自由人)
秀才
Rank: 2


UID 529
精华 0
积分 2574
帖子 232
威望 0
金钱 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5-15
来自 会宁
状态 离线
晕  不信啊  

顶部
大猩猩
举人
Rank: 3Rank: 3


举人勋章
UID 928
精华 1
积分 3104
帖子 887
威望 230
金钱 1095
贡献 1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11
状态 离线
谢谢楼主啊!

顶部
一本道人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301
精华 1
积分 2263
帖子 701
威望 69
金钱 962
贡献 17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5-23
状态 离线
回答了那么多,没有加分了,郁闷。。  

顶部
丁香花
进士
Rank: 4


进步奖1 举人勋章
UID 97
精华 2
积分 4129
帖子 1047
威望 322
金钱 1619
贡献 3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7-30
状态 离线
oh!magat!!!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9 03:43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52593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