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会宁县草滩乡初级中学
祝你快乐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938
精华 2
积分 1737
帖子 744
威望 192
金钱 37
贡献 2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17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4:18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会宁县草滩乡初级中学

  会宁县草滩乡初级中学位于会宁县西北部干旱山区。此处沟壑纵横、十年九旱,村民居住零散、交通不便。学校占地面积20230平方米,校园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苍松翠柏掩映其间,教室屋舍鳞次栉比。数十位学有专长的教师和近千名满怀憧憬的学子在这里紧张而又快乐的工作、学习。草滩乡初级中学源远流长,其前身原为“草滩初小”,始建于1950年。迄今为止,已在风风雨雨中经历了五十余个春秋。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有用之材。回溯学校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1950—1977)

  解放前,本地窑儿湾人张国成曾在草滩创办私学,开堂授课。1950年,柴门人郭霞烈受上级委托,依靠当地群众组织筹建了“草滩初小”,当时条件简陋,规模较小,教师有限,学生不多。郭霞烈同志担任首任校长。1958年,由赵连正接任校长。在此期间,教学稳定,校风良好,但条件依然简陋。1963年温应录任校长期间,学校情况依然如故。1964年靖远人徐敏同志调入并担任校长职务,徐校长励精图治,雷厉风行,学校工作较以前有所好转。1967年,应当地有识之士的强烈要求,学校开始试招初中学生。第一届初一年级共招收新生30多人。此时学校教学班增至6个,教师增至9人,学生增至180多人。1968年设初二年级,并正式更名为“草滩中学”(初中为二年制)。成为一所七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增至220人,教师增加到12人,教学班级扩大到7个。此时,学校规模初具,但条件仍然十分艰苦。教师学生在当地群众帮助箍建起的几眼窑洞之中发奋苦读。由于许多学生居家远近不同,读书十分不便,学校为便于学生读书期间开始设立住宿生。文革期间,徐敏校长被调离。学校日常工作曾一度由当地贫管会主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共同参与运行,后来,张维国同志以工宣队代表身份进驻学校,并参与学校管理工作。1974年,小学部一年级学生开始撤离,1975年二、三、四年级撤离。至此,小学部全部迁出。随着时局的变幻,1976年,原会宁县委宣传部干部王静山被调入主持工作。学校并在该年加设红专班(实际是高一级),招收当年毕业的初二学生20多人就读。当时在学校任教的教师有文耀喜、陈均铎、王锡林、吕万林、岳万瑚、王珺等人。当年,在校长王静山及教师陈继贤等人的奔波努力下,由上级拨款、地方捐助,在全体师生及地方民兵组织的帮助之下挖地基、运土坯。终于在年底完成了对学校的整体建设工程。共建成土木结构教室9间540多平方米,其中3间为解决住宿问题改为学生宿舍。教师办公室8间360多平方米,学生灶50平方米,教师灶30平方米,同时重新平整校园4000平方米,学校占地面积达到12000平方米。暂时解决了上课难、住宿难、活动难等问题。1977年,红专班学生一部分毕业,另一部分并入初中。学校终于发展成为一所完全独立的乡村初级中学。

  学校创建之初,规模小、条件差。加之当时时局变幻不定,当地群众生活极为艰苦。师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益不好。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校只能维持运行。

  第二阶段:迂回前进艰难成长(1977—1986)

  七十年代末期,改革开放的浪潮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为草滩中学带来了新的生机。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中考制度也有了相应的改革。学校制度也发生了变更,初中由两年制变成了三年制。其时,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教师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恢复,将全部心血付诸于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当时。学校设有6个教学班,学生、教师数量均有所增加。1979年,王静山校长因故调离,张廷福同志接任校长至1981年调离时由冯祖武暂行代理校长职务,1982年,由本乡人薛世礼同志担任草滩初中校长。

  这一时期,广大师生专心致力于教育教学工作。学校教学秩序正常,校风良好。但由于政策所限,教育经费由地方政府负责承担,而当地经济落后,政府部门无能为力,只能由政府集资,百姓投工、投料维修校舍来维持学校正常工作的运转。教育经费并无保障,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办学条件,硬件建设不能满足当地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要求。致使班额过大,无法兼顾,教学效益相对较差。

  第三阶段:锐意进取初露锋芒(1986—1999)

  1986年,本乡孔寨人张德福同志进修毕业,分配至草滩初中并接替薛世礼担任校长职务。开始着手学校的布局构建和常规管理工作,学校领导呕心沥血加强了常规管理,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广大教师尽职尽责,以严字当头,狠抓教学质量。学校曾多次召开教师大会,组织讨论并通过了“草滩中学岗位责任制”,拟定了“勤奋、严谨、力行、求是”的八字校训。教学管理中实行领导分级包干责任制。广大师生责任分明、目标一致、齐心协力、努力拼搏。逐渐形成了教师勤教,学生苦学的优良校风,教学质量逐年上升,竖起了草滩中学“校风好、质量高”的硬牌子。学校在大抓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很重视学生的文体活动和第二课堂的开展,各种小型文体赛事活动屡见不鲜。

  1997年,学生人数较以往有所增加,教师相对增多,原有校舍因教师学生增加已不能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况且又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学校面临硬件建设不足的危机。其时,恰逢国家大力实施贫三项目和义教工程项目。于是借此东风,学校领导四处奔波、多方努力。历时两年,基本完成了由国家项目投资、地方政府陪同投入共计60多万元的校园主体建筑的改扩建工程,新建砖木结构教室12间740平方米,教师办公室27间430平方米,实验室、仪器室4间180平方米,学生宿舍13间444平方米,大门1座,厕所127平方米,学生灶48平方米。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校舍的拥挤状况得以缓解,教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学校在奋进中焕发出了光彩。

  第四阶段:更新理念铸造辉煌(1999—2008)

  1999年9月,张德福同志调往乡教委工作,原教导主任白塬乡人马力广同志接任校长,叶玉富同志担任教导主任职务,主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王君同志担任学校副校长职务,主管后勤工作,张建太同志担任政教主任职务,主管学生思想品德工作。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形成。

  新任领导上任伊始,继续负责后续项目建设,相继平整运动场6000多平方米,修建围墙1200多米。由于学生数量逐年增加,经县教育局同意,学校决定扩班招生。历时五年,各级各增加三个班,教学班达到15个,学生数达到1080人,教师增加到52人。

  2003至2004年又新建教学辅助用房493平方米,包括微机室、主控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师办公室1栋9间143平方米。

  2005至2006年,实施西15个部地区寄宿制工程,新建学生宿舍1栋6间201平方米,教师办公室14间236平方米。

  2004至2007年,学校又自筹资金新建大门1座,修建水窖10眼,硬化校园、马路3600多平方米,硬化篮球场地1个,绿化校园800平方米。

  经过将近10年的长足发展,学校的面貌已焕然一新,基础设施基本齐全。现占地面积20230平方米,建筑面积3516平方米,其中教室920平方米,教师办公室800平方米,学生宿舍645平方米。学校有运动场地6000,有微机室、主控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等共计8间,教师灶、学生灶各1间,图书室藏书10000余册,计算机39台,课桌凳660双人套。

  学校现有教职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本科8人,专科40人,中师2人,高中2人,学历合格率92.3%,平均年龄31岁。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42人。

  2003年,为继承和发扬学校的光荣传统与优良校风,激励全校师生不断焕发精神,刻苦学习,严谨治学,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全体教师会议通过,最终确定草滩中学新的校训为:“讲奉献从严治校,育新人全面发展”。在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浪潮下,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建立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确定了“培养合格人才,争创一流农村初中”的办学目标和“以人为本,深化改革,思进图强,争创辉煌”的办学思路,逐渐形成了“干有目标,学有创新,奋发图强,文明向上”的良好校风、“忠诚教育,团结协作,精益求精,富于创新”的扎实教风、“刻苦钻研,勤奋求实,勇于创新,立志成才”的良好学风。广大教师更新观念,积极进取,认真学习,锐意改革,共同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狠抓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各率符合"普九"验收要求,其中2006-2007学年度: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8%;17周岁完成率88.83%;辍学率1.78%;毕业率100%;行为规范合格率为98.6%。

  在素质教育的大力倡导之下,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逐渐趋于完善,这对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规范化建设和保证各项工作的良好运行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使得学校各层面各部门的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据可依。主要表现在:1、建立了涉及学校各个方面工作的规章制度,实施目标管理,科学管理。2、注重校产资源的管理,学校设施、设备、器材等的管护与使用都有健全的制度。3、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齐抓德育工作。4、狠抓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5、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教师队伍。6、搞好后勤工作,重视档案管理。可以说,学校在完善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已基本完成了由制度管理向目标管理的过渡。学校的管理工作已经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另外学校还注重优秀教师的培养。近五年来,获得国家级奖励的有1人次,获得省级奖励的有6人次,获得市级奖励的有28人次,获得县级奖励的有40人次(其中优质课竞赛获奖8人次),获市、县级“园丁”奖4人次。2000年以来,教师在县级刊物上发表教育论文6篇,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教育论文3篇,基本可以凸现学校对教研的重视程度。

  2003年,学校被会宁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2004年以来,学生获得县级及县级以上各学科竞赛奖的有48人次(国家级1人次,省级6人次,市级14人次,县级27人次)。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初中毕业会考成绩的全科合格率呈上升趋势。2004年全县排39名,2005年全县排36名,2006年全县排34名。尤其是2006年中师中专升学率居全县第十名。2007年全县排29名。中师中专升学率居全县第9名。

  纵观学校的发展,各个阶段并非平衡。但学校始终坚持立足于长远的观点,以质量促发展,在发展中谋质量,不断研究教育艺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真正实现“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目标。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全校师生正在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新型的校园环境,为创建标准化高水平的学校而团结拼搏,努力奋斗。

  草滩中学历任校长名单:

  郭霞烈(1950—1958)赵连正(1958—1963)

  温应禄(1963—1964)徐敏(1964—1968)

  张维国(1968—1976)王静山(1976—1979)

  张廷福(1979—1981)冯祖武(1981—1982)

  薛世礼(1982—1986)张德福(1986—1999)

  马力广(1999—2008)(来源:白银教育信息网)

顶部
凄秀波文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2-27 06:48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晓鬯求竭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1-17 22:49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守望孤岛
秀才
Rank: 2



UID 534
精华 0
积分 3017
帖子 261
威望 1
金钱 17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5-15
状态 离线
楼上的稍等啦  

顶部
chinatop
秀才
Rank: 2



UID 1121
精华 0
积分 2928
帖子 258
威望 2
金钱 10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2-23
状态 离线
oh!magat!!!  

顶部
一个人的牙刷 (一个人的牙刷)
秀才
Rank: 2


UID 173
精华 0
积分 2826
帖子 229
威望 0
金钱 307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8-27
来自 会宁
状态 离线
回复一下  

顶部
yjmdlhz (南山)
秀才
Rank: 2



UID 1211
精华 0
积分 2498
帖子 221
威望 0
金钱 67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9-23
状态 离线
不错,感谢楼主

顶部
安禄淇澳
秀才
Rank: 2



UID 897
精华 0
积分 2488
帖子 208
威望 0
金钱 200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好帖子,要顶!

顶部
vip5188
等待验证会员




UID 1510
精华 0
积分 2305
帖子 191
威望 0
金钱 204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2-3-13
状态 离线
好人一个  

顶部
wangning
秀才
Rank: 2



UID 940
精华 1
积分 2845
帖子 247
威望 7
金钱 173
贡献 1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20
来自 会宁县
状态 离线
厉害!强~~~~没的说了!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8 01:52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75916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