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西游记未解之谜
酸杏儿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09
精华 0
积分 3143
帖子 692
威望 175
金钱 152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2-1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2-2-5 00:57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西游记未解之谜

(1)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 表面上看讲的是唐僧取经,师徒四人不畏艰险战胜困难,终成正果。但细看此书,里面有违逻辑, 前后矛盾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根本无法用常理解释, 比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怎么就斗不过妖怪? 妖怪捉了唐僧怎么就不吃? 唐僧为什么要取经? 取经有什么作用? 等等。于是, 民间就有这样一句俗语:“看了西游记, 说话象放屁。”

  可是, 作者吴承恩老先生会有那么弱智吗?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可见,《西游记》中有违逻辑的地方一定是吴老先生刻意留下的“玄机”。
  那么,《西游记》究竟讲的是什么故事呢?
  是在传“道”? 或是在宏“佛”? 我们从《西游记》中看不到道家的清净无为, 同样, 也看不到佛家的善恶相报。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有斗法, 反抗, 奋力, 挣扎, 充满了向目标前进的张力。
   因此, 我们可以十分肯定的说, 《西游记》既没有宣传道家, 也没有宏扬佛法。而讲的是“造化”的故事, 讲的是“造化怎样弄人”的故事。
  全篇第一回, 开宗明义, 诗曰:

  欲知造化会元功,

  须看《西游释厄传》。
  《西游释厄传》即《西游记》。
  要想知道“造化会元功”, 就得看《西游记》。
  功: 指功能, 功用, 力量, 变化, 作用, 等等。
  会元: 指时间。 一元分为12会, 一会有一万八百年, 一元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就像一天有12个时辰, 一年有12个月一样。

  造化: 一指自然界的发展繁衍, 创造演化, 一指命运、运气, 造化弄人。
  命运、造化究竟是怎样弄人的呢?
  读《西游记》能更好的帮助我们了解人生的命运与造化。
  
  (2) 唐僧为什么要取经

  《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取经。
  那么, 唐僧为什么要取经? 取的是什么经? 取来经干什么用? 这个经到底有什么作用? 这些曾是儿时看《西游记》时留下的种种疑问。
  到如来佛那儿, 当然取的是佛经, 这个应该很好理解。可唐僧为什么要去取? 有何目的, 有何动机, 这就值得研究一番了。
  俗话说:“人无利, 不早起。” 人, 一个正常的人, 做任何一件事, 都是要经过考虑, 抉择的。凡考虑, 抉择都是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的。
  唐僧去西天取经, 既然他已经做出了这样的抉择, 我们就可以认定: 这是他的最佳选择!
  可是, 他的这个最佳选择却是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做出的。不知道各位看出来没有。
  唐太宗办水陆法会,要选举一名有大德行的人来作坛主主持人,众人选举出了陈玄奘法师。玄奘法师的父亲陈光蕊中状元,官拜文渊殿大学士,母亲更牛, 是开国原勋殷开山丞相的女儿, 标准的高干子弟,太宗皇帝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于是太宗喜道:“果然举之不错,诚为有德行, 有禅心的和尚。朕赐你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玄奘顿首谢恩,受了大阐官爵。

  “根源又好”, 这是真的。
  “德行又高”, 这从哪儿说起呢? 看不出来, 作者只说“这个人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
  可以看出来的是: 陈玄奘这个人很单纯, 很单纯。我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了。
  菩萨送来两件宝物“锦阑袈裟,九环锡杖”,袈裟卖五千两, 锡杖卖二千两, 我们看有钱的愚僧是怎么说的: 是疯子,是傻子!这两件粗物,就卖得七千两银子?穿上身就是长生不老,成佛作祖,也值不得这许多!
  就是皇帝唐太宗也问:“有何好处,就值许多?”
  可见挺贵的, 合人民币约700000元了。
  尽管贵, 唐太宗还是说“朕买你这两件宝物,赐他(玄奘)受用。”
  太宗宣玄奘入朝:“求证善事,有劳法师,无物酬谢。愿送锦阑异宝袈裟一件,九环锡杖一条。今特召法师领去受用。”玄奘叩头谢恩。
  太宗道:“法师如不弃,可穿上与朕看看。”

  玄奘遂将袈裟抖开,披在身上,手持锡杖,侍立阶前。君臣个个欣然, 文武人人喝采。
  待玄奘穿了袈裟,持了宝杖,太宗又赐他两队仪从,着多官送出朝门,教他上大街行道,往寺里去,就如中状元夸官的一般。这位玄奘再拜谢恩,在那大街上,烈烈轰轰,摇摇摆摆。你看那长安城里,行商坐贾、公子王孙、墨客文人、大男小女,无不争看夸奖。俱道:“好个法师,真是个活罗汉下降,活菩萨临凡!”玄奘直至寺里,僧人下榻来迎。一见他披此袈裟,执此锡杖,都道是地藏王来了,各各归依,侍于左右。玄奘上殿,炷香礼佛,又对众感述圣恩不已。
  最后, 菩萨对太宗皇帝说, 你办的这个水陆法会跟本就不行! 你请的法师只会讲小乘教法,不起作用的。我有大乘佛法三藏才是真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太宗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
  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太宗马上叫法会暂停, 待朕差人取得大乘经来,再重做法事。当时在寺中问曰:“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
  这下好了!
  玄奘是吃了人家的嘴软, 拿了人家的手软, 推也推不掉的, 躲也躲不脱了,只得上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注意,他说的是 “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
  可见, 玄奘法师压根都没有取经的愿望与念头。谈不上什么修行, 也谈不上什么觉悟,更谈不上什么普度众生,仅仅只是因为我贪了你的小便宜, 不得已要还你一个人情,那就只有替你卖一回命了!
  唐王大喜:“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玄奘顿首谢恩。唐王果是十分贤德,就去那寺里佛前,与玄奘拜了四拜,口称 “御弟圣僧”。
  玄奘感谢不尽道:“陛下,贫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顾如此?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
  唐王果真是十分贤德, 把个玄奘师傅感动的连毒誓都发了。
  玄奘回到寺里。几个徒弟早闻取经之事,都来相见,因问:“发誓愿上西天,实否?”
  玄奘道:“是实。”
  他徒弟道:“师父呵,尝闻人言,西天路远,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
  玄奘道:“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
  不得不啊。我现在已经没有选择了。拿了人家的手软, 不得不为人家卖命啊!来自: 白小桑(流离失所)

顶部
酸杏儿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09
精华 0
积分 3143
帖子 692
威望 175
金钱 152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2-1
状态 离线
(3) 唐太宗地府还魂

  上回说了, 不是唐僧要取这个经, 而是唐太宗要取这个经。
  唐太宗要这个“经”究竟想干什么用? 还得从“唐太宗地府还魂”说起。

  我们知道, 普通人死了, 都是由钩魂使者, 黑白无常, 牛头马面之类的角色拿脚燎手铐把你强拉硬扯去的。

  而皇帝唐太宗死了则不同, 是阎罗殿的大管家崔判官亲自跑来接的! 只见他跪拜路旁,口称:“陛下,赦臣失误远迎之罪!”二人正说间,只见一对青衣童子,执幢幡宝盖,高叫道:“阎王有请,有请。”
  看样子, 是阎王有请在先, 崔判官是在得到消息后抢了先。
  到了阴曹地府,首先遇到的是他的老头子李渊,哥李建成,弟李元吉, 叫道:“世民来了,世民来了!”那建成、元吉上来就揪打索命。太宗躲闪不及,被他扯住。幸有崔判官唤一青面獠牙鬼使,喝退了建成、元吉,太宗方得脱身而去。
  阎王,共计有十殿阎王: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这十殿阎王全部都出了森罗宝殿,控背躬身迎迓太宗。
  十王道:“陛下是阳间人王,我等是阴间鬼王,分所当然,何须过让?”
  十殿阎王对杀人如麻的唐太宗, 真是客气啊!
  秦广王道:“急取簿子来,看陛下阳寿天禄该有几何?”崔判官急转司房,将天下万国国王天禄总簿,逐一检阅,只见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贞观一十三年。崔判官急取浓墨大笔,将“一”字上添了两画,将簿子呈上。十王看时,见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 阎王惊问:“陛下登基多少年了?”太宗道:“朕即位,今一十三年了。”阎王道:“陛下宽心勿虑,还有二十年阳寿。此一来已是对案明白,请返本还阳。”
  十阎王差崔判官、朱太尉二人,送太宗还魂。

  崔判官顺便做了一次导游, 带着唐太宗参观了一次地府。

  到了十八层地狱, 处处俱是悲声振耳,恶怪惊心。一个个被紧绑牢栓,赤发鬼、黑脸鬼,长枪短剑;牛头鬼、马面鬼,铁简铜锤。只打得皱眉苦面血淋淋,叫地叫天无救应。
  太宗心中惊惨。

  过了奈河桥,又到枉死城,只听哄哄人嚷:“李世民来了,李世民来了!”太宗听叫,心惊胆战。见一伙拖腰折臂、有足无头的鬼魅,上前拦住,都叫道:“还我命来,还我命来!”

  慌得那太宗藏藏躲躲,判官道:陛下,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众王子、众头目的鬼魂;尽是枉死的冤业,无收无管,不得超生,又无钱钞盘缠,都是孤寒饿鬼。陛下得些钱钞与他,才能救你。
  太宗空身到此,那里有钱?便立一约, 借得金银一库,着太尉尽行给散。
  判官复吩咐道:“这些金银,汝等可均分用度,放你大唐爷爷过去,他的阳寿还早哩。我领了十王钧语,送他还魂, 教他到阳间做一个水陆大会,度汝等超生,再休生事。”
  众鬼闻言,得了金银,俱唯唯而退。
  判官送唐王直到超生贵道门, 判官道:“陛下到阳间,千万做个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冤魂,切勿忘了。若是阴司里无报怨之声,阳世间方得享太平之庆。凡百不善之处,俱可一一改过,普谕世人为善,管教你后代绵长,江山永固。”
  唐王一一准奏,辞了判官,脱了阴司,回到阳间。开始出榜招僧,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冥府孤魂。
  由此可见, 崔判官叫唐太宗办的这个水陆法会, 有两大好处:
  1. 凡以前的种种不善之处,俱可一一改过。
  不善, 就是恶, 以前所行的种种恶, 弑父, 杀兄, 害弟, 荡平六十四处烟尘,剿灭七十二处草寇,南征北伐,杀人无数,以至无数枉死冤魂叫冤报怨, 这些都是可以改的, 只要办了这个水陆法会, 也就改了, 这些无数枉死的孤魂野鬼便可得到超度, 不再追究你的责任了。
  2. 普谕世人为善,管教你后代绵长,江山永固。

  办了这个水陆法会, 还可以以身作则, 带头行善, 劝化全天下的人都来行善, 不要作恶。这样, 管教你后代绵长,江山永固。
  既然能有这两大好处(最揪心的), 唐太宗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一回到阳间, 就着手大办这个水陆法会。

顶部
春暖花开
秀才
Rank: 2


UID 1634
精华 0
积分 6288
帖子 401
威望 17
金钱 5543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2-7-13
状态 离线
好帖子,谢楼主

顶部
鹥总深宪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2-22 11:44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645897636
等待验证会员




UID 1820
精华 0
积分 1641
帖子 139
威望 0
金钱 102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2-11-8
状态 离线
不错!  

顶部
放羊娃2012
秀才
Rank: 2



UID 1477
精华 0
积分 2698
帖子 215
威望 0
金钱 331
贡献 2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2-1-28
状态 离线
写得好啊 估计有马甲  

顶部
bbwmozu
等待验证会员




UID 1889
精华 0
积分 1800
帖子 158
威望 0
金钱 72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2-12-11
状态 离线
谢谢楼主啊!

顶部
qw452702
等待验证会员




UID 4241
精华 0
积分 1478
帖子 113
威望 0
金钱 225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4-3-19
状态 离线
支持~~顶顶~~~  

顶部
忍者无敌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261
精华 0
积分 2646
帖子 585
威望 73
金钱 154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13
状态 离线
不错,看看。  

顶部
真面目
秀才
Rank: 2



UID 2143
精华 0
积分 1325
帖子 113
威望 0
金钱 8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不错,看看。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7 18:3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4507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