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如东、会宁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再比较
洪七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386
精华 0
积分 3759
帖子 634
威望 28
金钱 268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9-3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9:0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如东、会宁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再比较

一、大的环境气候的差异。如东隶属江苏省南通市,教育教学研究领域有着良好的环境气候,由江苏省、南通市组织、主办的各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形式多,档次高,公开透明。这些,无疑为教师的专业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仅举《江苏教育》杂志为例,他们绝对不发人情稿,谁的稿件质量高、有新意,就发谁的稿件,认稿不认人;同时也绝对不存在收取作者版面费的现象。不仅如此,由于如东县十多年来高考一直稳居江苏省第一,吸引教育界有识之士长期关注,《江苏教育》主编张俊平也经常亲临如东县,办讲座,搞交流,约稿件,极大地激励了如东教师的教研热情。而会宁县由于处在西北内省,地域经济相对落后,观念不能超前,在教育教学研究上恰好缺少这样的环境气候,许多省内相关杂志报纸迫于自身生存的压力,不特别注重稿件质量,也不得不收取一定金额的版面费,客观上挫伤了教师的教研的积极性,或者说,教师掏钱发教研论文,仅仅是出于职称晋升的需要。

二、县内评价机制的差异。客观地讲,如东教育与会宁教育差别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正是教育教学研究,换句话说,会宁在教育教学研究这一领域,无论规模或档次,都远远落后于如东。这种差别,从一定意义上说,实质是东西经济、文化等方面差异的反映。如东的教育教学研究能达到目前的规模和水平,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曲折的过程,其中评价机制的确立和健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东县把单位(学校)、部门及个人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直接与评优选先和职称晋升等激励行为相挂钩。这里说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不仅仅指在哪个级别的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或完成了哪种等级的课题、获得哪个级别的优质课奖及辅导奖等等,更主要的是包括高考和中考取得的成果——如东县对高考中考成果尤其重视,不惜斥巨资建立科学的数据库,将全县所有学校、教育教学单元及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行为甚至其中的环节和细节纳入管理范畴,从而有章可循地对其进行奖励或处罚(通报批评之类)——具体措施,如东县都有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这种评价机制上的科学、规范和常规化,对教育教学研究起了直接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评价机制的科学、规范和常规化,对教育教学研究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仅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如东县教育局教科室主办的《沿海教育》杂志,级别和我们的《会宁教育》完全一样,是一本内刊,可如东教科室的六个同志,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把它办成了吸纳外部先进理念,展示内部优秀成果的园地,每年整整出十二期。而相关职能部门也明文规定,凡晋升中级职称者,至少应该在《沿海教育》上发表论文,且严禁抄袭。

会宁在教育教学研究上也有自己的评价机制,但与如东相比,明显有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三、机构设立及运行上的差异。如东县一直把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放到关乎战略地位的重要高度,仅从机构设立上讲,县城的每个中小学、规模稍大的乡镇中小学和县教育局都有专门的教研室和教科室,其他小规模的学校则有分管教研和教科的领导(一般由教导处副主任兼任),以引领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具体以县教育局教研室和教科室为例,成员共计32人,其中教科室6人,教研室26人——分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各个学科都配备了专职教研员。两个科室各自独立,保密室、资料室会议室和贮藏室一应俱全,工作既有明确分工,又能紧密配合:教科室专管全县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承办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同时主办《沿海教育》杂志;教研室则专门从事全县课堂教学管理和研究。

会宁县教育局没有教科室,只有教研室。而教研室编制长期以来人数偏少,专科教研员文齐武不齐,整体教研气氛不像如东那样正规和浓厚;县直学校和乡镇中小学的情况更糟,教研室大都有名无实,或名实俱亡;其他更低层次的学校也没有分管教育教学研究的领导:这样,直接影响到全县教育教学研究面貌相对萧条。总之,会宁和如东在教育教学研究机构设立上的差别非常悬殊。

进一步转换到如东教育局教研室的角度比较。首先,如东对教育局教研室的定位是:行政决策的参谋部,教学工作的指挥部。即涉及全县教育教学方面的政策,要由教研室提供理论和实践层面的依据;全县教学工作具体该如何开展,也由教研室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甚至连听课、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及教学细节,都必须由教研室教研员配合学校督促检查,形成全县一盘棋。如东教育局教研室这种“参谋部”的作用,“指挥部”的职权,在全国恐怕都是独树一帜的。这无形中就牵涉到第二问题,即如东教育局教研室的各科教研员都有极好的专业素质和极高的个人威望,他们不仅是久经考验的教学专家,而且都曾担任过重要学校的校长或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然后才有资格选拔上调到教研室,坐上全县学科教学的头把交椅,对全县专科教师说三道四,指手划脚。而目前的会宁,由于缺乏如东那样日渐养成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教研氛围,很少或很难找出一个像如东教育局教研室那样的统观全局驾驭全局的教研员(比如朱唤民和龚建新)。第三,如东经济发达,全县十五个乡镇,交通便利,最远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教育局车辆配备富足,这无形中为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必要的督促检查提供了保证。而会宁地域大,乡镇多,交通不便利,要像如东那样灵活自如地开展各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客观上也存在着困难。第四,如东教研室的工作内容非常明确,基本不做跟教学无关的任何事务,专心致志搞教研,集中精力抓教学。会宁教研室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有限的人力资源长期以来主要从事的,基本是如东教科室甚至哪里忙便被调到哪里填空救火的工作,面向教学一线沉入教学一线的研究非常有限。第五,如东教研室人员的待遇很高,除每个月七百多元的教研补贴,还有高考中考的分成奖励及节假日加班费等等,不一而足。会宁由于经济条件限制,目前很难全面做这一点。

四、校长和乡镇教(办)管主任方面的差异。如东县除如东高级中学等外,所有的中小学校长副校长及乡镇教办主任都没有正科副科之类的行政级别,其职务任命不通过县委人事局,而由县教育局根据其业务能力评估和品德修养的考核直接选拔。这样县教育局就能完全掌控住任何一个校长,因而也就能管得住所有的学校。学高为人长,身正为人范,通过这种方式选拔任命的校长、副校长及乡镇教办中心主任,无一不是教育教学方面的行家,懂得如何抓研究,懂得如何搞教研,也能令所有下属心悦诚服地尾随其后从事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他们的带动和领导下,如东全县各个学校和各乡镇辅导区的教研活动搞得如火如荼。比如以樊志瑾副校长为中心的如东高级中学的教育管理研究,以康敏副校长为中心的马塘中学的教学管理研究,以缪徐校长和李凤副校长为中心的实验中学的学科教学研究,以曹爱东校长为中心的马塘小学的校本研究,以朱学云校长为中心的天一学校的有效教学研究,以掘港镇教办主任王艳为中心的镇管教学研究,等等等等。如东县这种在校长、副校长和乡镇教办主任任命上的独特体制,无疑为教育教学研究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层行政保障,各学校和各乡镇教办不仅不存在与县教育局、教育局教研室和教科室的教育教学研究计划或行为相抵触的现象,而且恰好相反,所有学校及乡镇辅导区都是上述计划最积极的执行者和实践者,更是上述行为最有力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一个个学校和乡镇辅导区的教育教学研究提高了,如东教育怎么能不全方位地提升档次呢?

会宁在校长和乡镇教管中心领导选拔上有自己的特色,多少年来选拔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会宁教育在西北的辉煌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教育教学研究的理念和行为方面,与如东相比,客观上存在着需要全方位反思和努力的地方。

五、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差异。由于上述四大因素的制约,如东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的内容、形式和积极性、主动性方面,与会宁教师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具体说来——

首先,如东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当然也包括从实践或技术的层面进行归纳和总结,也包括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严密准确的文字条分缕析地阐释,并应用于实践当中。如东无论文科教师还是理科教师,由于专业写作方面“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日常训练,都有相当的表达能力,文章写得一篇比一篇精彩,这方面仅举马塘小学为例,一个镇中心小学,在全国各级教育教学期刊上发表各种教育教学论文(包括经各级专业部门鉴定完成的课题专著或论文)一千多篇(部),布满了整整两大间展室,作者涉及全校每一名教师。如东教师在教育教学论文方面的积极性及取得的辉煌成果,于此可见一斑。

其次,如东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还包括校外各种形式的统一活动,比如国家或省级相关协会举办的活动,比如各种级别的陶研会活动,比如县教科室教研室组织的“金帆杯”“黄海潮”大型教研活动,比如全国全省范围内的优课竞赛或组织学生参赛活动,比如县内统一组织的示范课、讨论课、公开课、导向课教学活动,等等。由于教育教学研究的大的环境气候非常良好,如东教师所能争取到的高级别的荣誉和奖项非常多,比如“金帆杯”大型教研活动,本来是由如东县于1997年创立的,可由于如东教育人的不懈坚持和创新,活动影响的范围慢慢拓展到南通市、江苏省以至东南五省市及全国,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省级活动项目,在“金帆杯”上得的各种奖励,也完全具备省级级别而被相关部门所认可。如东教师之所以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些活动,除了对事业的衷心热爱,也与这些高层次的奖项不无关系。

再次,如东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更包括校内备课、听课、评课及注册登陆网络论坛、撰写个人博客等活动。如东高考多少年来稳居江苏省第一,集体备课、听课及评课无疑是其中重要的支柱。如东的集体备课已经渐渐为会宁教师熟知接受,并逐渐贯彻到各校的教学活动之中了。而如东教师的听课、评课,其实尤其值得会宁教师学习。如东人乐于汲取别人的长处,也乐于改正自己的不足,听课积极,评课民主——不乏为某一教学环节或细节激烈争辩的现象,即使面对的是行政领导或业务权威;但争过之后,每个人(包括领导和权威)又能正确对待争辩的对方。如东教育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就是关注细节,这种教学环节或细节上的相互补正和激励,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作用是巨大的。除此之外,如东教师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撰写个人教育教学博客,参与各种形式的网络论坛,全方位地介绍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吸取教育教学营养,以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和能力,发展如东的教育事业。

会宁教师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教研路子,比如会宁四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就极富活力,但总体与如东教师相比,所涉及的内容较窄,形式较单,大多倾向于单打独斗,倾向于自发性——与评职称等功利性目的紧密相联系,而如东教师更倾向于团队谐作性,倾向于集体大局性,倾向于自主性——达到了为事业而研究,为事业享受研究的崇高境界,用如东县教科室老主任陈震先生的话说:“听课评课,教育教研,其乐无穷。”

为了更感性地认知如东县教育教学研究,笔者将会宁第四批赴如东考察学习人员在如东县教育局教研室考察学习的一份报告材料赘录于后,或可供相关人士参考:

[附录]

赴如东教育局教研室学习报告

在会宁县教育局副局长、教研室主任王谦同志的带领下,我们三人随同会宁县教育系统第四批赴如东考察学习人员,到如东县教育局教研室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对口学习,目的是全面细致地观摩学习如东县教研室的工作,搜集相关信息,为新组建的会宁县教育局教研室寻找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支持,为会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短短的三十天中,我们们紧紧跟随如东教研室同仁的步伐,下学校,进课堂,听报告,参加各种活动,积极观摩交流,从教研这一重要角度,领悟到了如东教育持续发展的内在原因。

专门课堂,提供思路

10月20日上午,如东全县高中二年级语文教师齐集于如东高级中学,听了该校两节语文选修课:一节现代散文——刘亮程的《寒风吹彻》,一节文言文——《史记·管仲列传》。听课之后的专项会议上,教研室主任胡恩泉和教研员张旭鸿明确指出,这两节课仅仅是为全县语文选修课教学提供思路。他们肯定文言文课很成功,教学过程较好的体现了教研室制定的“夯实基础,突出能力,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指出现代散文课与教研室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是读得不够——教师没彻底读透文章,学生没完全读懂文章,因而对全文包括层次线索在内的许多问题都把握不到位。

如东县中小学教材选用的是苏教版,教研室对各年级必修选修课教学都有科学具体的规划,全县完全一盘棋,开学之前便印发给了所有学校。学校教研组必有深入领悟,在集体备课和个体教学中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为了给一线教师提供思路,教研室会针对每个年级,择机组织这样的专门课堂,每学期不少于三次。因为带有导向性质,所以每次活动之前,一般先确定讲课教师及所讲课目,让他们有一个相对充分的准备。教研室借这样的专门课堂,发现、总结、推广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语文之外的其他科目,也无不如此。

专科调研,查缺补漏

如东县教研员最为频繁的活动,便是深入教学一线开展调研,每周至少有两个工作日,形式以听课为主,兼有集体备课和作业评改检查等等。与上面专门课堂不同的是,教研中听的课都是常态课——事先不通知调研对象,只在到达调研目的地后临时决定听课的班级,也就是“推门”听课。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是能够真实地了解到一线教师的教学面貌。在短短的三十天里,我们就跟随如东的同行们,先后赴马塘中学、新店中学、实验中学、掘港中学、总九中学、如东中学等学校观摩调研,听了从初一到高三的语文、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等课程。每次听课结束,专科教研员或单独跟讲课教师交流,或召开年级组专科会议,指出问题,提出建议,以利于日后教学。不仅如此,教研员还必须尽职尽责地把这些问题和建议恰当地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及时通报被调研学校的相关领导。

如东县教育局教研室共26人,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建制全面,配员齐整,教研员个个都是本学科的行家里手,调研点评中肯到位,具有很强的说明力和很高的权威信。而如东县全境只有15个乡镇,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最远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所以乡镇中心小学和所有的初高中,每学期都能接受两次以上的调研,后次以前次调研结论为坐标,查缺补漏,及时督促,各个学校的教学质量自然有了保证,全县教育的整个方阵也自然持续推进了。

专家报告提升档次

为了谋求可持续发展,如东教育始终锲而不舍地寻找着各种突破,专家报告便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10月19日,星期天。可如东县教育局的全体员工和全县中小学的所有校长都放弃了休息,齐集于实验小学求真楼,参加“如东县第六次中小学校长管理实务培训”,听取《江苏教育》主编张俊平和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校长丁强的报告。张俊平是编辑家,也是教育研究专家,他的题为《校长:走向教育家》的报告,引用亲身见闻的全国大量的成功或有特色的校长的事例,论证了从校长走向教育家的必备条件和必经道路。丁强头上的光环很多,最耀眼的则是普教专家,曾被教育部钦点参加由国务院组织温家宝总理亲自出席的基础教育座谈会。他报告的主题是《生活为源,生命为本——漫谈教育理念和办学行为》,个性独特的丁先生,意识超前,风趣幽默,主要从教育实践的角度,对中国的素质教育做了新颖独到的阐释,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在如东教育界,专家报告年年会定期不定期举行多次,组织者或政府,或教育局,或学校,或其中的某个部门科室,内容涉及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各个层次。如东县教育的健全体制、超前意识、科学观念和新颖手段,无疑与这些频繁而有的放矢的报告是分不开的。比如这次校长管理实务培训的目的,用县教育局局长唐国均的话说,就是“想提升如东教育的档次”。

专题论坛扩展阵地

10月22日,平民教育论坛暨南通市陶(行知)研会2008年年会在如东县新碧霞酒店隆重开幕,南通市陶行知研究会各县(市、区)会员代表出席了会议。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的平民教育的事业,其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这一思想是我国普级基础教育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在这一思想的感召下,在中国陶研会和江苏省陶研会的指导下,南通市各县(市、区)甚至学校都成立了自己的研究会,学习平民教育思想,平民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搞得如火如荼。如东县栟茶(镇)中学已故校长、被誉为“平民教育优秀典范”的姚止平先生,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正是由于姚先生在该领域付出的心血和取得的成就,栟茶中学才成了江苏省乃至全国平民教育的一块品牌。这次年会本来是由栟茶中学承办的,是该校80周年校庆的组成部分。会议主要有两大版块:一是为姚先生铜像揭幕,一是“学习姚止平,践行平民教育”的专题论坛。

在专题论坛上,各地代表踊跃发言,既有理论探索,又有实践交流,气氛相当热烈。南通大学兼职教授、南通市陶研会副会长杨曙光的《平民教育展经纶——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思想与姚止平的乡村成功实践》,南通市崇川区八一中学校长姜建新的《践行平民教育思想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如东县教育局副局长、如东县陶研会会长郭勇的《让普通老成姓共享平民教育——如东县学习姚止平践行平民教育的几点体会》等十多篇论文,更是赢得与会代表的普遍赞誉。

南通市陶研会会长王建明在工作报告中指出,论坛的举办,将壮大平民教育队伍,扩展平民教育阵地,推动平民教育事业发展。

专项活动,搭建平台

在如东县,最能全面彰显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便是“黄海潮”和“金帆杯”。10月3日,我们有幸观摩了名闻遐迩的“金帆杯”大型教研活动。

“金帆杯”教研活动是勤劳智慧的如东教育工作者于1997年创立的,初衷是“让一线的农村教师足不出户就能接受到最前沿的教育理论与教育信息,能跟名家、名师面对面共同探讨大家关心的教育问题”。十多年来,伴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活动主题不断更新,板块意识日益鲜明,研究课、名师评点、论文交流、学术报告,教育沙龙、软件展示,等等,发展成了由江苏省教育学会和如东县教育局联合举办的大型教研活动,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南通,超出了江苏,波及全国十多个省市,先后吸引裴娣娜、郝京华、冯恩洪、朱小蔓、吴康宁、于永正、肖川、熊川武、丁念金、李镇西、李庾南、吕达、魏书生、曹文轩等灿若星辰的名家出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成了如东教育闪光的品牌和名片。

2008年第十二届“金帆杯”于10月1日至3日在如东县会议中心、实验小学、双语小学举行,省内外600多人报名参与,加上本地观摩或听课教师,总计数千人(次),阵势十分强大。活动的主题是:课程理解与课堂观注,素质教育中的高考改革与对策。活动内容有:名师上课(邀请江苏省特级教师薛法根、北京市特级教师张文娣、如东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朱唤民等名师上示范课,并和与会代表现场交流),沙龙研讨(由南通市教育研究中心吴联星、冯卫东等专家和与会代表围绕活动主题共同探讨),专家报告(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李政涛、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柴巍中等著名专家、学者就活动主题作学术报告),论文交流(从数以千计的来稿中遴选部分优秀论文相互交流)。

把一件认定有价值的事情十几年如一日地做下来,本身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特别肯钻研、特别善协作”的如东教育精神的体现。“黄海潮”和“金帆杯”两大专项活动,坚持立足学科,立足课堂,分学段为全县教师搭建了研究、交流、展示的平台,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为如东教育腾飞,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短短的三十天时间里,我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灵感知,用理智思考着精彩纷呈的如东教研,虽不免浮光掠影,挂一漏万,但这已经让我们感叹不已了。应该说,没有理论指导和经验总结的教育实践是盲目而可悲的,尤其当教育实践取得一定成绩,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缺乏与之匹配的理论研究,那么实践将很难能有进一步的突破和提升。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需要教育科研的全面支撑,课程改革更需要教育科研结伴而行,教育质量增长方式的转变迫切要求教育科研的引领,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必须依靠教育科研的全力打造。如东教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就已经走出了封闭、狭隘、单打独斗式的原始竞争,稳步进入了“特别善协作”团队式的和谐发展阶段。如东教育“神话”的创造,无疑与这些频繁而卓有成效的教育科研存在直接联系。

文章转载于:http://user.qzone.qq.com/892363769/blog/1230260271(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顶部
无名草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进步奖1 版主勋章
UID 118
精华 2
积分 2959
帖子 273
威望 37
金钱 242
贡献 4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8-6
来自 会师镇
状态 离线
我帮你 喝喝  

顶部
hutusky
等待验证会员




UID 1577
精华 0
积分 2051
帖子 172
威望 0
金钱 169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2-5-9
状态 离线
偶啥时才能熬出头啊.  

顶部
及时雨的云
秀才
Rank: 2


UID 396
精华 0
积分 2160
帖子 202
威望 0
金钱 1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12-24
来自 会宁
状态 离线
我帮你 喝喝  

顶部
及时雨的云
秀才
Rank: 2


UID 396
精华 0
积分 2160
帖子 202
威望 0
金钱 1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12-24
来自 会宁
状态 离线
不错!  

顶部
暴鳃汪罔
楼客




UID 764
精华 0
积分 3040
帖子 233
威望 0
金钱 467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看看..  

顶部
纵横四海
秀才
Rank: 2



UID 270
精华 0
积分 2929
帖子 247
威望 0
金钱 21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10-13
状态 离线
哈哈,顶你了哦.  

顶部
唯依
秀才
Rank: 2



UID 582
精华 0
积分 2513
帖子 214
威望 0
金钱 209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7-1
状态 离线
必须顶  

顶部
hopeceo
秀才
Rank: 2



UID 1670
精华 0
积分 1707
帖子 154
威望 0
金钱 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2-8-20
状态 离线
回答了那么多,没有加分了,郁闷。。  

顶部
小耗子他妈
秀才
Rank: 2



UID 2487
精华 0
积分 1369
帖子 115
威望 0
金钱 10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慢慢来,呵呵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7 04:47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78267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