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转载,请注明首发出处!
张保和:黄土地上升起的耀眼明星
王菡/文
在张保和格调高雅、整齐舒适的工作室墙上,挂着一幅“仁义谦和”的书法作品。张保和告诉我,这是他的座右铭,他解释道:“仁可修德、义可交友、谦可受益、和可生财”。这是他多年以来的处世之道。
西北特产张保和
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栏目的记者采访甘肃省阿干镇煤矿的一所希望小学,问孩子们:“谁能说出甘肃有哪些值得骄傲的特产?”孩子们纷纷举手说:“莫高窟”、“牛肉面”、“白兰瓜”。一个孩子迫不急待的站起来大声喊道:“还有张保和!”
30年,对很多人来讲,可能只是相册中泛黄的老照片,但对张保和而言,舞台上的30年,在他的记忆相册中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他自创作品267件,为基层部队演出3100多场,义务为地方群众演出900多场。在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记载着的是他人生中一个个精彩瞬间。
90年代初,张保和录制首盘个人专场晚会的磁带,仅在兰州就创下60万盒的销售记录。那段时间,兰州的街头巷尾到处都飘荡着脍炙人口的快板段子。男女老少都在津津乐道的交流着张保和快板中的精彩段落。张保和和朋友上街,朋友惊讶的说:“你真是太火了”。张保和幽默地说:“我弄下这些噪音,真怕环保局来找我的麻烦”。
在大西北,张保和的快板伴随了从40后到80后四代人的成长。2009年,张保和到新疆石河子演出,一群70多岁的兵团老战士拉着他的手激动地说:“我们都非常喜欢你的快板书。”这让张保和感慨万千,更加激励了他要写出更多更好作品的决心。
还有一件事让张保和终身难忘,兰州一名身患血癌的小女孩张锐君,告诉父母自己人生最后的愿望就是能亲耳聆听张保和叔叔说的快板。从基层表演回来的张保和知道后,马不停蹄的赶到医院,一口气为张锐君说了好几段。此后不久,张锐君的父母打来电话感谢张保和说女儿走了,但她走的很满足,她是攥着你的磁带离开这个世界的。
事业成功才是公关法宝
张保和说艺术要与时俱进,没有观众的舞台也终将成为白垩纪时代的恐龙。
从快板书到民谣说唱,张保和探索出一种有趣的新方式讲故事。近几年,张保和连续推出多部民谣说唱系列,以快板为载体,用音乐来烘托,借图像做渲染的形式令人耳目一新。继当代民谣《你知不知道》之后,张保和陆续推出了《绝不掉链子》、《我们新疆亚克西》等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表演均由他一人承担。
张保和自创的作品成了老百姓生活中的一剂幽默良药。舞台上的他神采飞扬,妙语连珠。鲜为人知的是张保和在生活中却是一个寡言常思之人。常思、明鉴、创作是他平日的生活方式。他说经历坎坷是笔财富,耐得寂寞才有建树,三百六十行各有精彩之处,把啥干好都是一条出路。
“都说搞文艺要天赋,可很多人往往被天赋所误。”张保和说自己并非有艺术天赋,而正是因为认识到此点,才以勤补拙,因此得福。
在家中,妻子和女儿只要见张保和背个手,在客厅和书房踱来踱去,一言不发。就知道他又在琢磨作品了。女儿出嫁后,妻子早就习惯了他异于常人的生物钟。0点到7点创作,张保和觉得深夜能让自己安静下来思考。作为张保和的第一个听众,妻子也要付出一些“小代价”,比如她会从熟睡的状态中被“不小心”叫醒。张保和在半夜想到了好段子,常常兴奋地忘记已是凌晨。
生活中的语出经典
开车,在张保和看来是一件乐事。他很享受驰骋在道路上的驾驭感。也许是军人出身的缘故,张保和很喜欢越野车,他现在的座驾是凯迪拉克,车内宽敞、舒适的驾驶座,让高大身躯的他坐在其中很是放松。
和家人逛街,遇到自己喜欢的车型,张保和总是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痴痴地看上一阵。50多岁的他,精力旺盛的像个年轻人。在驾驶中,只要看到前方行驶有自己喜欢的车,他也总是不自觉地一脚油门跟上去,饱饱眼福。他对车的这股子痴迷劲儿,连妻子都对车起了醋意。张保和却幽默的打趣说:“我也只是对车痴迷,又不是对车上的美女。”
提及车的故事,张保和笑着说了一段在部队工作时发生的趣闻。当时还在兰州军区当给养员的他,随车外出采购,坐在后排座上的他不愿浪费时间,掏出随身的快板敲了起来。正练着,车突然停了,张保和收了快板问“咋了?司机绕着车转了一圈,挠挠头说“没事”。车一开动,张保和又练将起来,不多时,车又停了,司机又下来转了一圈。直到第三次停车时,张保和终于忍不住了:“到底咋了,车坏了?”司机一脸困惑说:“这车咋一开就嘎达嘎达地响,一停就没事了,真是见鬼了!”张保和想了半天,脸“腾”地一下红了:“不是见鬼了,是我在练打板儿……”
张保和的语出经典不仅仅只是在舞台上。女儿的婚礼,这位明星老爸的发言让参加婚礼的人耳目一新。其中他对女婿说了这么一段话:由于你的出现,我的身份起了重大变化,从现在起我就是老丈人了,文雅一点讲叫岳父。岳父我没当过,第一次当,不一定当得好,但我当过女婿、做过丈夫,尽管不一定成功,但我知道怎样当一个好女婿,怎样做一个好丈夫。在这,我要当众向你承诺的是:“只要你是一个好丈夫,我就是一个好岳父。”
简介:
张保和,中国武警文工团艺术指导、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大校警衔、国家一级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采访花絮:(此为张保和在女儿婚礼上的一段贺词。)
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
——张保和在女儿婚礼上的讲话
大家好:
未曾开口心先醉,有没有掌声都无所谓。刚才坐那还在想,今天这个话该怎么讲?说实话心情很复杂,不知该说啥。结婚是件大喜事,但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娶媳妇和嫁闺女这是两码事,两种心情,两种感受。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要我说女儿那也是爸爸的掌中宝啊!今天我们等于是脱了小棉袄,送出掌中宝,要说心里高兴得不得了,那是神经有病还没看好。但是想一想,当年咱也穿走过别人的小棉袄,咱也拿走了别人的掌中宝,就什么也不能说了,因为这是一条规律,而且是一条不可改变的规律。既然如此,那我今天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不仅不能自寻烦恼,而且要调整心态配合好。
在这,我首先要向我的老伴说句话,那就是:今天咱高高兴兴的喝喜酒,姑爷已经改了口,咱送出去的是件小棉袄,换回来的可是件皮大衣啊!
接下来,我要对我的亲家说句话:今天我们把女儿交给了你,咱们两家人的心就更加紧密地联在了一起,我希望我们能够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共同创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下面,我要对我的女儿说句话,那就是:爸爸永远爱你,妈妈永远疼你,你永远都是爸爸、妈妈的掌中宝,我们相信你的选择不会错,我们衷心祝福你:平安、健康、幸福、快乐!
接下来,我要对我的女婿说句话:由于你的出现,我的身份起了重大变化,从现在起我就是老丈人了,文雅一点讲叫岳父。岳父我没当过,第一次当,不一定当的好,但我当过女婿、做过丈夫,尽管不一定当的成功,但我知道怎样当一个好女婿,怎样做一个好丈夫。在这,我要当众向你承诺的是:只要你是一个好丈夫,我就是一个好岳父。
最后,我要向今天前来参加婚礼的所有朋友们说句话,那就是:谢谢!
今天,女婿的领导来了,女儿的领导来了,我的领导也来了,我部队的领导来了,我地方的领导来了,我们曲艺家协会的主席、书记全来了,还有我社会各界的朋友都来了。可以说,大家给我的面子给足了,给我的精神长够了,在享受荣耀的同时,我会将这一份份深情厚意永远铭记在心,并用我的一生来慢慢回报的。
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我的全家向大家深鞠一躬:保和在这有礼了,谢谢大家!
张保和
2006年12月2日于北京
此文章转载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b609280100sr7v.html(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