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八十年代以来的流行乐坛[转][期待大家更新]
想飞的拖布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进步奖3 进步奖4 进步奖10 精英学者奖 长期在线奖 版主勋章 超版勋章
UID 156
精华 22
积分 11065
帖子 1312
威望 585
金钱 3442
贡献 2693
阅读权限 150
注册 2007-8-24
来自 新庄塬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8 16:30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QQ
分享到:

八十年代以来的流行乐坛[转][期待大家更新]

对流行歌曲不发烧,也不专业。从李谷一开始听的。以下纯属个人印象(慢慢更新):
  
  1. 真正象流行歌手了但还不是流行歌手的第一人:苏晓明
  那年的新星音乐会上,苏晓明是压轴。前面有几位今天几乎被遗忘的小腕:远征,任雁,郑绪兰,朱明瑛等。这几位都是民族唱法,朱明瑛特殊些,是亚非拉各国民族唱法。反正都是民族的,不算流行。苏晓明却是清新的通俗唱法,要不不会被某领导恶搞为“妓女等大兵”。我家有张她的塑料薄膜唱片,好像是四首歌,有《军港之夜》、《绿岛小夜曲》,还有一个好像是毛毛雨。那个年代,苏晓明是个另类,别人唱歌都感觉在提气、运气、共鸣,她却是自自然然,好像是唱给自己听,像大学水房里边洗衣服边唱歌解闷的小女生。我就喜欢她那个劲,唱得差一点也没关系。搞声乐的人可能很容易发现,苏晓明的演唱功底不如前面几位扎实。这无关紧要,要的就是那个松弛劲。我想这就是“先锋”的意思。可惜,苏晓明出来得早了,没赶上好时候。也可以说,苏晓明赶上了好时候,那正好是一个空白地带。她上台老穿着海军制服,也满搞笑的。




2. 第一主持李小玢。
  给新星音乐会报幕的是李小玢。还没有主持人概念的年代,李小玢应该算第一主持了。她不算绝色,但有亲和力,每次从大幕缝里钻出来,都会有掌声。声音满有磁性,话不多,也不“乱笑”(杨绛女士语)。后来在李翰祥的《火烧圆明园》里亮过相,演个配角,穿清装,也挺漂亮的。她的风格也是很自然的那种,不运气,不假笑,不拿腔做调拖个话剧腔,好好地说人话。看惯假模假式的年代,这就足够吸引眼球了。那时,电视上转播什么晚会,如果没有她主持,感觉就不够档次。当时还有个阚丽君,就差些了。
  
  3. 第一位真正国产流行歌手:张行。
  张行出道好像是82年前后,翻唱刘文正的《迟到》,红透了中国。那时满校园男生都哼哼:“哦,她比你先到……”然后挑衅地瞟瞟女生。要不是长得实在太难看,张行绝对有坐上首席偶像交椅的潜力。他最早出的那盒卡带里收的几乎都是翻唱台湾歌手刘文正的作品,及一首日本电影《阿西们的街》插曲,一首约翰•丹佛的《乡村之路》。傻子都能听出,张行压根不会外语,纯靠“汉字注音法”死记硬背。当时,我还没听过刘文正的原唱。后来比较一下,张行远不如刘文正唱得那么精致,那么阳光,发声也粗糙。从演唱来看,不如他复出后的那盘《太阳雨》(名字记不确切了)。不过张行有自己的有点,有点八十年代习惯的粗野,混不吝的劲头。他还会故意把嗓子唱破,发出姜昆所谓“破气门芯”的cici声。高音也唱得很干,好像飚不上去一样。当时大陆还没人这样唱歌。刘文正原唱的那几首,平心说,张行的水准都赶不上,只有《迟到》例外。这歌简直就是为八十年代刚开放的大陆作的,男女朦胧的性意识,青春期的挑战姿态,张行演绎得很到位,节奏也比刘文正的快一点。刘文正则唱得太温,太单调。
  后来就听说张行犯了流氓罪,进去了。传说他是高干子弟。那年头八卦还没有正常传播渠道。总之,张行消失了。好像过了有3、4年吧,他复出了,《太阳雨》的嗓音都变了,野性也消失了,是个中年男人的声音,很职业。唱得比以前好了,但《迟到》里的那个劲没了。后来就不听他了。再后来就是“同一首歌”了。




  4.大陆开始大量正规出版港台磁带,应该是86年前后,这就是所谓引进版。记得最早出的是那些来过春晚的歌手,张明敏、徐小凤、费翔等等,开始卖5块5,后来卖6块7。那时港台歌手比大陆歌手高好几个层次,谁是??歉厶ǖ模?豢?诰椭?溃?苋菀追直妗4舐礁枋帜鞘倍家阅》挛?苁拢?员暗靡凰??俊D》碌死鼍?木陀泻眉父觥D》铝跷恼?也不少G得有谭耀军、胡寅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老放谭耀军的歌,故意学刘文正的粘腔,很难听。胡寅?br>  
  5.有正版港台磁带之前,港台磁带早在地下偷偷流行了。我最早听到港台歌,好像是80年夏天,在邻居小朋友家。手提收录机放着一盘演唱会的录音,不知翻录了多少遍的磁带,杂音很大。我们三个都感觉很神秘,似乎在偷尝禁果。记得里头有报幕员嗲嗲的声音:“下面有请欧阳霏霏小姐……”,那时我好像还不知道邓丽君。这个欧阳霏霏,以后再也没听过了,好像也是嗲声嗲气的那种。那时,在一个亲戚家看到一本港台明星的挂历,印刷很精美。记得上面有陈秋霞、米雪。米雪那张拍得特别漂亮,头上插着根鹅毛。所以我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米雪最漂亮。后来看《霍元甲》,才发现平平,颇为失望。
  
  6.热心搜集磁带,是从听刘文正开始的。迷上刘文正,是85年。有点晚。那时很喜欢的一个男生总哼哼他的歌,《阿美阿美》什么的。86年夏天,在亲戚家首次听到刘文正原唱的《阿美阿美》,一下子被迷住了。那也是一盘盗版磁带,那时好像国内还没有出正版刘文正,封面是彩印,很粗糙。我翻来覆去地听,他嗓音里的阳光和那年夏天的酷热搅在一起,当然,还有那个男生哼唱的声音,从此分不清了。我开始搜集刘文正。那时偶尔在音像店有卖的,当然是盗版,掐头去尾是常事,好多歌都录了一半就戛然而止。磁带质量更是很差,经常卷带。时间长了,我学得一手修理磁带的活计,还经常给同学帮忙。这样,听了刘文正的《寻梦园》、《秋蝉》、《三月里的小雨》等不下十盘磁带。记得有一次和同学逛街,碰到一盘“朦胧的街灯,静静躺在小雨中”那盘,逛街的兴趣没了,我转身回了宿舍,听了好几遍才罢休。这是我最喜欢的刘文正的几首歌之一。
  现在想来,刘文正那时已渐渐退出歌坛了。有关他的报道很少,照片更是罕见。曾在一本电影杂志上找到一张16开的,他穿一件蓝色上衣,倚墙而立。我撕下来帖在床头。那时还胡乱诹些新诗,常把他写在里头。哈。他无疑是我第一个偶像。
  想在电视里看刘文正唱歌,那年头简直跟去美国旅游差不多奢侈。好像是80年代末吧,我们市电视台不知怎么发神经,放了一段有关刘文正的纪录片,恰好被我赶上了。那一天就是我的纪念日。记得我和老妹一眼都舍不得眨,看黑西装的刘文正,活蹦乱跳的刘文正,和几个女徒弟在一起的刘文正,领金钟奖的刘文正,且从头到尾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从此,我下结论说:获金钟奖后,从椅子上微笑站起来的刘文正,是我心中永远的绝色,从此,除了他,谁都不配穿黑西装了。



7.使我暂时忘记刘文正的,是齐秦。最早听齐秦,是86年下半年,当时有一种好像宝丽金公司的版本,国内很少卖,差不多10块钱一盒。第一首歌是他和谢采妘(?)合唱的,据说这妞是大陆过去的。我同屋搞到一盘,我找人翻录了一盒。不久,国内就出了正版,《大约在冬季》从此流行开了。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外面的世界》。
  对我来说,齐秦改变了我此前对流行歌曲的认知。刘文正、邓丽君时代那种欢快、单纯、明朗的歌,忽然变得如此深刻起来:原来流行歌曲还可以歌唱爱情之外的许多主题!齐秦的歌词,现在可能不觉得有何特出,那时可不一样。不信,拿邓丽君的歌词比比,就知道齐秦给流行歌曲带来的是什么了。我特别注意歌词的改变,主要因为那时本人是个文学青年。当时不少校园诗人的作品里,都能看出齐秦歌词和北岛诗歌的双重影响,“世界”这个词就特别流小?br>  齐秦对大陆的另一个意义,是树立了个人化演唱。邓丽君、刘文正那种优婪格?实挺古典的,大家都去摹仿。那就等于说:美就是那一种。从齐秦出来后,大家才明白,不能摹仿了,要有个人风格才行。揖醯谜馐瞧秦?舐礁杼匙畲蟮?br>  实在说,齐秦的嗓子不算一流,但他会用嗓。他唱得最好的时候,是《纪念日》时期,《在遥远的天空下面》等几首歌,是完美演绎的典范,歌词、旋律的每次重复,细微处都有不同的处理,十分精心。可见齐秦的精益求精。
  我不知港台乐坛对齐秦如何评价。从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看,齐秦是对大陆乐坛有决定性影响的巨星之一。80年代中后期,大陆从摹仿走向个性化的时代,齐秦适时出现,意义不可低估。
8.还是齐秦。
  不知记对没有,齐秦是在大陆和台湾同时出名的,也就是说,他刚在台湾出道不久,就打开了大陆市场。我记得那个原版磁带好像就出版于85或86年。从传播的时效性讲,齐秦是最快登陆大陆的第一位港台歌手了。那两年,恰好也是中国最开放的时候。某年元旦,齐秦在央视一个晚会出现,长发飘飘,两眼放电,着实让我神魂颠倒了一阵。于是我下了第二个结论:要是齐秦的模样有刘文正一半标致,我就立马倒戈,永不悔改。
  后来才知道,他写《纪念日》是为了18年前那个永远的痛。歌词那么隐讳,但还是被禁了。






[ 本帖最后由 想飞的拖布 于 2007-10-28 17:26 编辑 ]

顶部
想飞的拖布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进步奖3 进步奖4 进步奖10 精英学者奖 长期在线奖 版主勋章 超版勋章
UID 156
精华 22
积分 11065
帖子 1312
威望 585
金钱 3442
贡献 2693
阅读权限 150
注册 2007-8-24
来自 新庄塬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7-10-28 16:35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QQ
9.说说张帝。
  至今也没听过张帝的歌,也许听到过,但不知是张帝。然而,83年前后,张帝的名气好大啊。我一个同学,男同学,和我的座位隔一条走廊,天天把张帝挂嘴上。据他介绍,他唱的都是张帝的歌。那些歌词都极其下流,有的还涉及器官。我至今不知是这个同学篡改的,还是本来就这样。有的歌印象很深刻,今天不仅能想起来,还仿佛看见当年同学的表情,那种初中男孩才有的亢奋。原谅我,那些歌词还是别公布的好。从同学那里,感觉张帝的歌有点说唱风格,很上口。
  张帝的歌是不是本身如此,不重要。那个年代,这些下流歌词,和《少女之心》一样,都是我们那一代的性启蒙教材。
  后来听说张帝作和尚了。


10.这两天在百度上听了些老歌,发点感慨。共同回忆吧,也许我们都老了:)
  下面谈谈崔健。
  知道崔健,是86年下半年。同屋一女生介绍的,还拿来一盒可能是崔健最早出的磁带,翻唱的美国摇滚。实话说,一个字也没听清。老崔唱的居然是汉语!吐字实在不敢恭维。同屋说,此人最近在北京很红,北大特捧他。那可能是老崔的摹仿时代,好像也是我首次知道摇滚一词。
  《一无所有》大概就是这时传开的。实在说,没觉得多好,可能是老崔跟“西北风”的柴禾妞混一起的结果。我对陕北民歌当时还略知一二,因此对“西北风”没法产生兴趣,并由此反感一切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杂烩。而且,“西北风”算流行音乐吗?您要说毛阿敏、刘欢,还有谷健芬做的那些都算流行的,可能咱对流行音乐的理解不同。
  我对《一无所有》本身的不满,来自它结尾的处理。那样戛然而止,总觉得不是味儿。还和老妹探讨过,我以为应该处理得悠长一些,象陕北民歌那样,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才好。几年前,听说老崔要修改《一无所有》,还说对结尾不满意,暗合了我当年的看法。老妹为此很兴奋。哈!至今还没听过新版是啥样。
  摇滚听得很少,没有发言权。胡说而已。



 11.齐秦之后是王杰。好像齐秦如日中天时,王杰就冒出来了。那时觉得港台人才真多。据说王杰打破了齐秦在台湾的单曲纪录。好像齐秦在台湾最受欢迎的是《冬雨》,大陆则是《大约在冬季》。不大喜欢《大约在冬季》直来直去的旋律,可能那时大陆还欣赏不了《冬雨》那样幽深的小资情调。
  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摹仿的很多,当时有人专门摹仿王杰,连发型都刻意求似。王杰确实挺好摹仿的,唱歌的技巧也一般。王杰讨人喜欢,主要是包装得好。包装这词,那时还不这么用。我感觉王杰在大陆流行,主要是唱歌背后的个人经历起了作用,就像《寻找回来的世界》里许亚军演的“伯爵”,有一抹稍带传奇色彩的人生。这东西过一阵子就换个花样出来蛊惑人,比如早一点的基督山伯爵,还有牛虻等。


 12.周华健能冒出来,着实没想到。91年前后,满街都是那盘《花心》的歌。我才把这个周华健,和几年前看的刘文正纪录片里那个傻小子联系起来。出息了啊!
  《花心》里每一首歌都不弱。以他的嗓子条件,也算登峰造极了。当年纪录片里的他,只会直来直去地嚎,人也全无星相,压根看不出会有这么一天。
  周华健唱得很用心。我想他应该是一个用功的人,对音乐很热爱。他天生一条平铺直叙的嗓子,模样也不讨喜,好像也没有齐秦那样的创作才能。还得说是港台的制作了不得,歌曲都量身定做一般,把周华健的嗓子全发挥出来了。感觉《花心》里每一个字都预先设计好了似的。
  以后周华健似乎没什么大突破了。《花心》好像把他耗干了。



13.80年代末90年代初,港台歌曲解禁,大陆歌手几乎被淹没。的确如此。
  本人绝非流行音乐的发烧友,只是随手采撷不慎跌入耳膜的声音而已。记得大陆歌手重新让我开始关注的,是毛宁。
  哪年的春晚吧,毛宁脖子上挂了条白围巾,有点五四青年的架势,让我记住了他。我那时还搞不清他的来历,以为是台港的呢。歌很好听,就是那首《涛声依旧》。毛宁是我听歌以来第一次误会为港台歌手的大陆人。此前本人从未犯过类似错误。
  我对毛宁寄予希望。我想好多人可能都一样,把他看成大陆匹敌台港的第一人。那几年,感觉广州一带的制作、包装也慢慢跟上了,《涛声依旧》的词曲水平,可以和他们一拼了。倒不是说毛宁的演唱水准有多大跨越,而是演绎得相当得体。得体不容易做到。得体显示出自信,一首歌该怎么唱就怎么唱,不浮夸,不胡飚,不穷得色。可惜的是,等了几年,不见毛宁有更多佳作。



田震是到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女歌手了。1984年,十几岁的田震在中国录音录像总公司试音时,被其时中录的音乐编辑看中“开始歌手生涯”。
1984年初,首张个人专辑《美丽的海湾》发行。
1984年还于天津音像公司录制发行了第二张专辑《无名的小花》。
1985年底,推出了第三张个人专辑《莫尼卡》。这张专辑虽然仍是以翻唱港台歌曲为主,但田震已开始摆脱模仿别人的窠臼,尝试用自己的声音和方式去演唱。
1986年6月,原创作品《最后的时刻》由田震演唱后收入《无名高地》合辑之中,同时还录制了另一首原创作品《好像忘记了》,收入《一无所有》合辑之中。此时田震已跻身中国大陆顶级歌手的行列。


1995年9月,全新单曲《执着》由红星推出,作为原创作品合辑《红星一号》的主打歌。
1996年3月,十年来首张个人专辑《田震》发表
1997年11月,田震第二张个人专辑《顺其自然》出版发行。
1997年11月,与小柯共同演唱电视连续剧《千秋家国梦》主题曲《千秋家国梦》,并演唱片尾曲《千秋思念》。
2000年7月,专辑《震撼》
2001年,《水姻缘》海外版
2001年9月,专辑《未了情》
2001年12月,专辑《雨中的鸟依然在飞》
2002年,《田震震翅高飞演唱会》(VCD)
主要演唱作品:
《野花》、《执着》、《水姻缘》、《怕黑的女人》、《靠近我》、《爱不后悔》、《干杯朋友》、《好大一棵树》、《不必太在意》、《自由自在》、《逍遥游》



[ 本帖最后由 想飞的拖布 于 2007-10-28 17:19 编辑 ]

顶部
想飞的拖布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进步奖3 进步奖4 进步奖10 精英学者奖 长期在线奖 版主勋章 超版勋章
UID 156
精华 22
积分 11065
帖子 1312
威望 585
金钱 3442
贡献 2693
阅读权限 150
注册 2007-8-24
来自 新庄塬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7-10-28 16:37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QQ
14.大概是95年吧,那英推出一盘风格迥异往昔的卡带,名字似乎是《白天不懂夜的黑》,好像是她加入台湾某公司的作品。封面上,那英很温婉样儿,头发染成棕色。
  我不知为何买了一盘。可能是预感到了什么。
  最早那英出道,甩着根辫子,唱《好大一棵树》时,我就对老妹说:此妞大有意趣,但路子不对,应该唱得女人味些。95年,听到这盘充满成熟女性韵味的歌,感觉多年曲曲折折之后,那英终于上路了。里头的歌,现在全部忘光。缺乏一个震得住的主打歌,可能是这盘磁带不大走红的原因,但反过来看,也说明歌曲的水平很整齐。海外的制作确实高出一筹,那英嗓音里的底蕴,磁性,声线里一丝智性的忧伤,都恰到好处。其实那英是很城市化的歌手,不明白为何以前给弄成个村妞。
  我对这盘磁带的评价一直很高。似乎乐评界不大恭维,说那英没有以前大气了。
  后来在春晚看到那英和王菲合唱,那英又回到以前的水准了。不胜惋惜。


15.张国荣我很早就知道。大概是86年吧,同屋一女生起劲追一物理系男生,那男生就有点象张国荣。那时我对张国荣完全没感觉,好像还没听说他会唱歌。
  说起来奇怪啊,作为我的偶像之一,张国荣进入视野的过程,非常模糊。后来才知道,他在香港歌坛拼搏多年方成名,算是大器晚成了。以他那样一等一的唱功,一等一的风采,这实在有点匪夷所思。不过,事情有时就是这样。
  我也不是一下子就接受他的歌声的。看过《英雄本色》和《纵横天下》后,我才买了他在大陆最早出版的那盒国语版《拒绝再玩》。那盘磁带躺在音像店,已经有几年了。橘黄色的圆领T-shirt,白西装,干净的短发,过来过去经常见,熟悉得很。早几年,发誓赌咒不再听流行歌曲,是张国荣使我破了例。但我起初不大能接受他的声音,觉得声音和人不匹配:他的声音那么宽而厚,不像他本人。
  这盘盒带里最喜欢的是《拒绝再玩》。优雅的张国荣,把狂野也能演绎得这么到位,歌声里有种藐视一切的断然姿态,和他多年后的那惊世一跃,有同样的决绝。我喜欢极了这首歌。另外几首慢歌当然也唱得很好。还有谁能把旋律没一丝亮点的慢歌抻得那么柔肠寸断?以前都推崇刘文正的《春夏秋冬》,夸奖他的演绎,说他能把瘟歌唱活,我觉得张国荣要更胜一筹。有时想,张国荣也吃亏在这里,好多歌不论搁谁唱,恐怕都没人听的。有个印象,他的单曲好像拼不过谭咏麟。
  慢慢把张国荣的声音和他这个人结合起来,花了好多气力。其实,直到今天,有时还会疑惑:那是他的声音么?
  那几年,对流行歌曲淡得多了,再加上懒,没再刻意找他的歌听。主要还是不听粤语歌所致。《兜风心情》那张碟是偶尔碰到买的。我感觉从未听过这么好的慢歌,《透明的你》,《在你的眼里看不见我的心》,《直到世界没有爱情》,《天使之爱》,气息那么匀整,行腔那么平稳,每一个字都托得那么好,那么好。《透明的你》里“还来不及爱你”那句,“还”的气声,衔接“来不及”的颤音,多么自如,下面又是“爱”的气声,技巧炉火纯青。以前不习惯他的宽嗓子,现在也接受了:这是真正男人的深情。
  就是这样固执地听他的国语歌,以为可以再听十年、二十年。不急的。他的普通话越来越好,歌也会越来越好。他这种嗓子,唱法,不会老的。在《霸王别姬》里看他,快40岁的人,还是那样年轻。他不会老。



16.87年寒假最重要的事,就是费翔登陆春晚。广州的同学说,费翔元旦就在广州开了演唱会(或是上了电视),喜欢死他了。
  我也喜欢费翔,但不是他的“一把火”。此前高凌风唱的“一把火”,我觉得更好些。我喜欢费翔更多因为他的帅。当时太平洋公司前后出了三盒磁带,我都在第一时间买了。还买到一盒海外进口的。
  我觉得费翔之所以火,歌选得好是一个原因。《故乡的云》太对大众的胃口了。高鼻子洋人认祖归宗,还有比这让中国人提气的吗?另外,不知你注意没,《故乡的云》可能比任何一首歌都更特别适合费翔的唱法。因为费翔走的并不是纯粹的流行路线,美声的训练后来越听越清楚了。不过费翔比较聪明,不像毛阿敏,一首歌里能唱出两种不同的音质来,不伦不类。
  我估计费翔压根没有想到自己会一炮走红。几盘磁带显示出他准备不足,后劲不够,真正原创的歌很少,风格也远没有形成。他真正的目标大概还是百老汇吧。



 17.在天涯和凯迪的不少跟帖都很有水平。最近杂事不少,继续。
  下面谈谈喜欢的单曲。时间已经模糊了。
  叶欢《记得我们有约》。对叶欢的唯一的印象就是这首歌。叶欢唱得不算讲究,但大气。我喜欢女歌手大气,讨厌花里胡哨。这歌词很好,据说是某马拉松比赛的会歌?前两天试图听叶欢的其他歌曲,没听下去。她技巧还是比较欠。后来做什么去了?

顶部
想飞的拖布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进步奖3 进步奖4 进步奖10 精英学者奖 长期在线奖 版主勋章 超版勋章
UID 156
精华 22
积分 11065
帖子 1312
威望 585
金钱 3442
贡献 2693
阅读权限 150
注册 2007-8-24
来自 新庄塬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7-10-28 16:4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QQ
 黄品源《流浪的心》。好像是95年左右听到的。到一个朋友的公司去玩,人多喧闹,却对歌曲的叠字和感伤有印象,“红红的夕阳”,“长长的路”,一直萦绕脑际。歌手的名字没顾得问。其间又恍惚在街头听到多次,但终于不知道歌者是谁。05年吧,偶然和老妹聊起来,各自说着喜欢但不知名的歌曲,刚提到“红红的夕阳”,她惊叫起来:“我也找了多年,是黄品源!”黄品源当然是知道的,那首《你怎么舍得我难过》也很熟。随便听过几首,觉得他嗓音一般,乐感很好。《流浪的心》驾驭得很好,应该是他巅峰期的作品吧。黄品源还是有能力形成特色的。后面没听过,没有发言权。


齐豫《九月的高跟鞋》。最早听齐豫,就是电影《欢颜》上的《橄榄树》了。没感觉出十分的特色。在一个朋友那里,录音机里传来这首《高跟鞋》。一个深秋的黄昏,齐豫的声音弥漫空中,空阔,飘忽,绕梁三日是最恰当的形容,使听者迷失。我记得自己盯住窗外的落叶看,觉得歌声是随风从高空下降的。


张艾嘉《爱的代价》。喜欢张艾嘉,是电影《阿郎的故事》。张艾嘉有自然的风度。知道她会唱歌,似乎也在95年左右。唱得不算顶尖,但理智,女歌手少有的气度。这歌最适合她唱。



张镐哲《北风》。90年代初的老歌了。他当时颇走红,有几首歌很流行,别致的吐字,很容易被记住。前两年,在老同学的车上又听到此歌,可见喜欢他的人依然有。


罗大佑《闪亮的日子》。最早听刘文正唱过。后来听到罗大佑唱,还是老罗的版本好。这歌要老罗唱才好,“你我为了理想,历尽了艰苦”,要唱得放肆一点。刘文正太节制了,太甜美了。老罗声音的苦涩味,好得很。


没有港台正版之前,有几个当时不错的歌手。
  朱晓琳:一个脸盘圆圆的女生,好像才18岁就出名了。算不算摹仿邓丽君的呢?我对邓丽君不熟,不好定论。最喜欢她的《十七岁出门远行》(是这名字吗?),很被歌曲里描写的青春期少女的心理触动。我们怎么就没有这样的歌呢,都是朝气蓬勃的,呵呵。后来听说朱晓琳出国了。



[ 本帖最后由 想飞的拖布 于 2007-10-28 17:06 编辑 ]

顶部
想飞的拖布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进步奖3 进步奖4 进步奖10 精英学者奖 长期在线奖 版主勋章 超版勋章
UID 156
精华 22
积分 11065
帖子 1312
威望 585
金钱 3442
贡献 2693
阅读权限 150
注册 2007-8-24
来自 新庄塬
状态 离线
张楚《姐姐》。在电视上看的mtv。那似乎是mtv刚流行不久。什么都不用说了,就两个字:震撼。歌是可以这样唱的么?词是可以这样写的么?“混球”,“死”,醉酒的老父,被欺辱的姐姐,觉得有股托思陀耶夫斯基那种俄罗斯的苦难味儿,还有弑父的阴狠。以前觉得音乐就是美,张楚让我知道音乐可以容纳丑和罪恶。至少在中国音乐里,没见过。后来读《卡拉马佐夫兄弟》,那个看到父亲被侮辱,心灵受到巨大惊悸的小男孩,和mtv中穿肥大衣服的张楚,总是交织在一起。对张楚的作品没有系统了解,为了《姐姐》,我要由衷地赞美张楚。


 程琳:最初听说她摹仿邓丽君而出名,其实她的声音和邓丽君差别很大。程琳的声乐训练史不详,觉得可能学过民族唱法。我不认为她算是真正的通俗歌手,应该和成方圆属于一类,半路出家的。电视上看过她和侯德健唱歌,她拉二胡,《新鞋子旧鞋子》就是那次听的。18年前的那次事件,程琳的名字频频出现。最后一次有印象,是电影《本命年》插曲,她和弟弟程育合唱。当时觉得程育不错,却不知所终了。程琳在电影里的表演差强人意。


[ 本帖最后由 想飞的拖布 于 2007-10-28 18:00 编辑 ]

顶部
钱車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进步奖1 特殊贡献奖 状元勋章 知县勋章 版主勋章 超版勋章 终身成就奖 纯金点子奖 灌水英雄奖
UID 2
精华 62
积分 12428
帖子 3994
威望 1377
金钱 605
贡献 71
阅读权限 150
注册 2007-6-5
来自 会宁头寨
状态 离线
一些歌手都没有听过啊!



※本文所有权属于钱車会师楼 共同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顶部
想飞的拖布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进步奖3 进步奖4 进步奖10 精英学者奖 长期在线奖 版主勋章 超版勋章
UID 156
精华 22
积分 11065
帖子 1312
威望 585
金钱 3442
贡献 2693
阅读权限 150
注册 2007-8-24
来自 新庄塬
状态 离线
我想,我们忘记了一个人,他就是那个有点颓废的男人——郑智化。呵呵,中学时代的偶像,很多的歌曲至今人在传唱,比如《水手》、《星星点灯》、《大国民》、《游戏人间》、《堕落天使》、《年轻时代》、《让风吹》、《用我一辈子去忘记》、《单身逃亡》、《离开这座城市》等等,那么你的中学时代听过这些歌吗?

郑智化,小名阿禾,原籍台湾桃园。从小身罹恶疾,至双足残废。十九岁那年在去往台南的公车上,忽得明感,一首《一封信》跃然纸上。可以说,这首歌是他未成名前最暗淡的一首歌。“人情亲情友情爱情,一一到底,夜色磅礴,我心飞去,谁愿意再想起,曾经的一封信。”这是一个十九岁残疾少年对当时台湾社会的黑暗和人生坎坷的一种悲叹和愤慨。

值得庆幸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上天注定了他的生命就是要和音乐终身为伴的生命。就在《一封信》突然问世,这个悲伤的作曲者用手轻拍坐椅靠背情不自禁吟唱出来的时候,他的旁边就坐着“华纳”的一个疲惫的星探何长华。少年的举动、专注打动了这个即将退休的著名星探。他在仔细询问了少年,又仔细推敲了少年记在烟盒上的歌词之后,惊喜若狂不由分说,抢劫一般地将他拽了下车。

然而,进入华纳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没有和公司签约,只是被安排到了公司台湾曲艺组当了一名小小的后台。因为这个少年除了会写,会唱,一首吉他简直出神入化;加上他身有残疾,以至于公司执行董事会对他并不是十分看好,用当时发现他的何长华的话来说,当时华纳的执行董事会个别成员“狗眼看人低”。而就在这个少年郁郁不得志的时候,被他视为“恩师”的何长华带着不尽的遗憾匆匆离世而去。风雨飘摇中的少年写下了第三首歌曲“挥别你的眼泪”。

不管一颗名贵的珍珠被埋得多深,它始终会有和世人见面的时候,始终会有爆发自己璀璨光辉的时候。在后台默默工作了多年的郑智化在一次为香港明星梅艳芳做吉他伴奏的时候,这位发现过草蜢和BEYOUND才华的演艺圈的大姐,同样被眼前这个胡子拉碴的残疾人手里的吉他迷住了。她忘记了自己要唱的歌,走过去面无表情地说:你有自己的东西吗?给我看看。据当时在场的许多工作人员回忆起来,都很感慨地说:他当时表情特别生硬,好象对方根本不是大姐大,而是一个不懂音乐和旋律的人;他十分傲气地说:没有人能看懂我的东西。

但是,他面对的是红极一时的梅艳芳。也是一个慧眼识才的梅艳芳。她执拗地把郑智化的东西拿到手里,并和与她同来的华纳的另外一位海外董事谈劲涛一起,听了郑智化的一首《你的生日》,直到乐曲结束,两个世界级的演艺人听呆了,半晌无言。回过神来的谈劲涛立即打电话通知公司高层和“野芒工作室”,一个即将领袖一时的人物终于诞生了。

于是,在1988年到1992年间,代表一个时期的台湾流行音乐主流的一首首歌曲响彻乐坛。继《我的生日》之后,《我是猫》、《夜色斑斓》、《美丽的南台湾》以及著名的《水手》相继诞生。沉迷在港、澳花间一派萎靡不振的乐坛里,刮出了一股强劲的自强自立生生不息的旋风。“水手”曾经影响到大陆94%以上的校园,盖过了毕业歌而成为学生们的主题。

命运多桀令这位天才歌手曾经在近年里消沉在酒精和强烈的不满里。《大国民》狠狠地咒骂了台湾政府,“综合特高课”将这位歌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接之而来的是长达六年的软禁。等待了多年之后,人们看到的郑智化已经不是当年的郑智化。他的歌声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灵动,眉宇间也少了当年的自信和不羁。在四月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的演播室里,我似乎看到了暮年的廉颇……

英雄若此,我曾几度为之慨叹。每当看到落尽灰尘的郑智化的卡带,总是爱不释手,细细把玩。我在想,音乐带给人的到底是什么?竟然也无暇可以想见。或许换言之,这本不是我这样对音乐知之不透的人所可以想见的。但是我仍然珍视偶像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事过境迁,每当我面对电视屏幕里为某某歌手疯狂的观众,心里的滋味难以形容。综观当今流行乐坛,我找不到让我当年为郑智化而心动沉醉的一丝一毫的感觉;蓝色天空下的我,依然愿意用一种属于自己的曲调,来吟唱郑智化的每一首歌曲。不知天边的智化听了以后,会不会为我再弹蒙尘的吉他,唱一首生命强音?


[ 本帖最后由 想飞的拖布 于 2007-10-31 10:53 编辑 ]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附件
2007-10-28 17:59
24.jpg (18.44 KB)
 
顶部
顽石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进步奖1 进步奖3 进步奖10 版主勋章
UID 251
精华 0
积分 67654
帖子 653
威望 54
金钱 63339
贡献 160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8
状态 离线
都听过,个最喜欢到还是刘德华,张学友,罗大佑和费翔



※本文所有权属于顽石会师楼 共同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点缀了你的窗,你点缀了别人的梦

顶部
小李飞刀
秀才
Rank: 2



UID 311
精华 0
积分 2476
帖子 238
威望 2
金钱 19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10-28
状态 离线
虎头蛇尾,前面写的还可以,后面凑合数了。而且有不少个人成见和偏见。



※本文所有权属于小李飞刀会师楼 共同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顶部
狼娃子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进步奖5 进士勋章 举人勋章 状元勋章 管理员勋章 终身成就奖
UID 7
精华 57
积分 28713
帖子 3129
威望 5794
金钱 5223
贡献 2349
阅读权限 150
注册 2007-6-7
来自 甘沟
状态 离线
最爱郑智化!



※本文所有权属于狼娃子会师楼 共同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6 17:2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12918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