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防火防电的知识
泡泡小新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951
精华 0
积分 2409
帖子 552
威望 35
金钱 139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21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22:49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防火防电的知识

日常生活的防火安全

火灾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事故之一。其中有一部分火灾是由于人们不注意防火安全造成的。所以,无论老幼。在日常生活中都应加强防火安全意识,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安全措施,消除火险隐患。居住环境要清洁整齐,不要堆放许多易燃物,尤其是门口、窗台两侧及楼道,如堆满杂物,既易引发火灾,也阻碍火灾时的撤离。

2.注意用火安全,无论是使用燃气、煤、电、油、柴草、沼气等燃料做饭或取暖时都应如此。用火时人不应离开,用火毕要关掉气源、灭掉柴灰、封好炉子。用油锅炒菜或炸食品时,火不能烧得太旺。用火笼取暖或烤衣物,要防止打翻或引燃。

3.使用油灯、气灯、蜡烛照明,注意不要让其倾翻。不能用蜡烛照明到床下、杂物堆中寻找东西。

4.吸烟是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1987年发生的大兴安岭火灾,就是由吸烟引起的。许多家庭火灾也由吸烟造成。所以,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

5.烟花爆竹也容易造成火灾。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地方,青少年们不要违反规定;在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地区,大家尽量选择那些安全系数高的产品,在没有易燃物的空地上燃放,而不要靠近柴草堆或房屋。

6.安全使用家用电器。选购安全合格的家用电器和电器配件(插座、电线、开关等)。使用电器时人不能离开(如使用电熨斗时人若离开,极易造成温度过高而引燃衣物),使用完结要拔掉电源插头。

7.家庭中要配备小型灭火器,放在厨房或房间里。要知道正确报告火警的方法。全国统一的火警电话为119。报火警时要说明火灾发生的地点、时间、单位、火势大小,并说明自己的姓名、住址,然后到街口或最近的路口等候引导消防车。报告火警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青少年们不要以此为乐而谎报火情。谎报者要负法律责任。

顶部
泡泡小新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951
精华 0
积分 2409
帖子 552
威望 35
金钱 139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21
状态 离线
火灾应急自救知识

生命是最宝贵的,假如遇到了火灾,应首先懂得如何逃生和自救。在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往往不是灾害本身,而是由于人们缺乏自救常识,错过了逃生机会。
    1.保持5秒钟的镇静

    2.防烟毒是火场逃生第一要素
    3.疏散到地面最安全
    当火灾已经发生,你不要尝试着去扑灭,应该尽快选择一条切实可行的逃生路线,如经常使用的门、窗、走廊、楼梯、太平门、安全出口等。在打开门、窗之前,必须首先摸摸门、窗是否发热,如果发热,就不能打开,应选择其它出口。如果不热,也只能小心地打开少许并迅速通过,然后立即关好。
    当你熟悉的通道被烟火封锁后应该先向远离烟火的方向疏散,尽量避免向楼上疏散。同时,一旦到达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决不要停留在原地,应迅速采取措施,向着火层以下疏散。当然,最好是能到达地面。
  4.选择最佳的自救方式
   自救是在火灾现场使自身免于受害的疏散行为。在火灾发生时,可以选择利用缓降器、自救绳,建筑本身的疏散设施,以及利用自然条件进行自救。受难者应当根据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条件,选择最佳自救方式。
   5.等待消防队救援。

顶部
泡泡小新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951
精华 0
积分 2409
帖子 552
威望 35
金钱 139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21
状态 离线
怎样注意用电安全

近年来,家用电器越来越普及,家用电器的品种不断增加,许多青少年都有了使用和接触电视机、收音机、音响、电脑、洗衣机、电饭锅、微波炉、空调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年龄稍大的中学生有时也动手换灯泡。安装电源插座、插头。如果不具备基本的用由安全知识,就有可能发生触电、漏电和电气火灾等事故。

1.电器用具要合适。首先是电压大小要合适。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民用电压都是220伏,所生产的电器产品也主要使用220伏电压。但是有一些家庭使用的电器是从国外进口的,所以要检查电压大小是否相符。电压不符,不但会烧坏电器,还可引起触电。其次是电流大小要适当。电线、开关、灯头、插座等电器用具所能容许通过的电流都有一定的限度,用电超过了设备的规定,就会有危险。如把擂台灯、收音机等的普通插座用来插电炉上的插头,或者在同一个灯头上接上很多电器用具,插座或灯头花线都有被烧坏、烧焦和产生漏电的危险。

2.正确安装电器用具,包括线路、电线接头和电源插座。市场有许多电源插座是不符合国家颁布的安全标准的。选购时除了查看是否有长城形状的标记外,还要验明是否为1997年2月1日(国家颁布实行电源插座安全标准之日)以后的产品。安装电器用具时一定要停电。换灯泡时也要把开关关掉。家中的保险丝不能乱换,一旦选用不当或是用一般的铜丝、铁丝代替,线路长期超负荷而不能使其熔断,势必烧坏绝缘层,容易发生危险,引起火灾。

3.注意对电器用具的使用。一是防止碰坏电器的绝缘体,不要用图钉或铁钉将电线固定在墙上或家具上,须使用绝缘体;电风扇、电熨斗、落地灯等可移动的电器用具的电线,使用中要注意防止损坏和发生漏电;电灯不应经常吊来吊去,以免电线皮磨损折裂,发生触电。二是防止绝缘体受潮和受高温烘烤。台灯、收音机等的电线不要放在潮湿的地上,或使电线沾水。在电线下面不要生火或安放炉灶,以免电线绝缘体被火烤焦而发生危险。三是不要去碰已露出的带电部分。开关盖子坏了,要找人修理,切不可用手去碰,即使里面没有电,也不要碰。螺丝灯头的灯口露出铜皮,或灯泡的拧进螺丝尚有一部分露在外面,也不要去动它。

顶部
泡泡小新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951
精华 0
积分 2409
帖子 552
威望 35
金钱 139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21
状态 离线
怎样安全使用家用电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和农村中家用电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其中一些品种,如电锅、电壶、电杯、电熨斗、电热水器等功率较大,极易在使用中发生问题,其他一些高档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如使用不当,或是因其他一些原因,也会发生放电、漏电、爆炸、着火等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家庭财产损失。要安全使用家用电器,必须注意几点:

1.选用的家用电器必须质量可靠,安全指标符合标准。

2.要用正确的方法安装电器,必须接地线的电器要使用三孔电源插座。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可以装上合格的漏电保护装置。

3.为了防止日常触电事故的发生,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要在湿的地方摆放电器。移动电器(如电扇、落地灯、冰箱等),要先切断电源。

4.不要在一个插座上插用许多电器,家长要经常检查家中的电器接线是否破损,是否需要修理更换,家电周围不能堆放易燃杂物。

5.人走断电,用毕断电。雷雨天不使用接插室外天线的电视机。

使用家用电器发生触电事故时,救助者首先要迅速切断电源,才可以触摸受伤者。如果一时不能切断电源,救助者可以穿上胶鞋,戴上胶手套,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物体挑开电线。没有胶鞋和胶手套,挑线时一定十分小心,最好站在一块干木板上。切忌在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用手、脚或身体其他部分触碰伤者。触电者安全脱离电源后,如果已出现呼吸或心脏停止时,就应立即用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抢救,如果出现皮肤烧伤现象时,就应进行正确的烫伤医治。轻度烫伤,用冷水冲洗,涂抹烫伤膏均可。严重的热伤要马上送往医院医治。

顶部
海屋筹添求诗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4-4 10:54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CLAIRE
秀才
Rank: 2



UID 573
精华 0
积分 2690
帖子 235
威望 0
金钱 8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6-15
状态 离线
支持~~顶顶~~~  

顶部
yd928 (雪狼)
秀才
Rank: 2


UID 980
精华 0
积分 2279
帖子 276
威望 0
金钱 10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0-10
状态 离线
加油啊!!!!顶哦!!!!!  

顶部
水中月
秀才
Rank: 2



UID 2753
精华 0
积分 1563
帖子 134
威望 0
金钱 89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慢慢来,呵呵  

顶部
抽烟懒猫
秀才
Rank: 2



UID 3493
精华 0
积分 1603
帖子 129
威望 0
金钱 18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看看..  

顶部
来自
秀才
Rank: 2



UID 3091
精华 0
积分 1429
帖子 120
威望 0
金钱 109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偶啥时才能熬出头啊.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9 20:22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5806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