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原创] 六上科学复习资料
漂的心情
秀才
Rank: 2


UID 1299
精华 0
积分 2435
帖子 456
威望 25
金钱 1579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5-15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23:34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六上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传动方式:链条传动、齿轮传动、皮带传动三种)
11、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12、写出各种类型滑轮的作用。

13、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5、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6、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拱形的(肋骨)、(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水果。
7、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更加稳固,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
8、不容易倾倒的塔结构往往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
9、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1、1820 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3、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做电磁铁实验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4、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有关。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流强度有关:(电流强度弱则磁力小,电流强度大则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6、电动机由(磁铁)、(绕着线圈的铁芯)、(换向器)、(电刷)组成。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7、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的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
8、电能使各种用电器做各种运动、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9、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和运动有关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叫做(化学能)。
10、煤是几亿年前(植物)被埋入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
11、(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现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风力、沼气、核能)等。

12、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13、通过发电机,人们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的。
2、科学家把植物分为两大类:(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在已经发现的( 40 万)种植物中,开花植物约占(一半以上)。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3、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椎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4、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
5、已发现的动物种类有( 150 多万)种,其中昆虫达到( 100 多万)种,约占 80%。
6、38 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重要原因。人类对于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7、(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之中。
8、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1)提供给人类做食物;(2)供人类欣赏;(3)提供给人类做药材;(4)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5)可以净化空气;(6)提供给动物做食物。
9、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我们理应(平等对待)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

顶部
麦克
秀才
Rank: 2



UID 1251
精华 0
积分 2593
帖子 219
威望 0
金钱 18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0-12-7
状态 离线
帮你顶,人还是厚道点好  

顶部
小色猫
秀才
Rank: 2



UID 2459
精华 0
积分 1466
帖子 123
威望 0
金钱 10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哦...............  

顶部
505118348
等待验证会员




UID 1523
精华 0
积分 2304
帖子 189
威望 0
金钱 225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2-3-21
状态 离线
不错,感谢楼主

顶部
刘全周
秀才
Rank: 2



UID 128
精华 0
积分 2726
帖子 239
威望 0
金钱 107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8-10
来自 甘肃天水
状态 离线
回复一下  

顶部
liuqiang (liuqiang)
秀才
Rank: 2



UID 273
精华 0
积分 2647
帖子 228
威望 0
金钱 82
贡献 2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10-15
状态 离线
呵呵,明白了  

顶部
七里飘香
秀才
Rank: 2



UID 2848
精华 0
积分 1371
帖子 119
威望 0
金钱 6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好帖子,要顶!

顶部
gaozhanyi
秀才
Rank: 2



UID 3715
精华 0
积分 1656
帖子 142
威望 0
金钱 8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楼上的稍等啦  

顶部
alne
秀才
Rank: 2



UID 1053
精华 0
积分 2529
帖子 245
威望 2
金钱 2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2-8
来自 会宁县柴门乡
状态 离线
支持~~顶顶~~~  

顶部
冰枫
秀才
Rank: 2



UID 3538
精华 0
积分 1810
帖子 157
威望 0
金钱 8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爱不了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10 00:42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33306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