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原创] 你连个毛鬼神一样?
法讳七人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5-7 17:51
分享到: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
秀才
Rank: 2



UID 345
精华 0
积分 2537
帖子 220
威望 0
金钱 107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11-13
状态 离线
供奉猫鬼神的男子:西北的“猫鬼神”文化

供奉猫鬼神的男子:西北的“猫鬼神”文化

2016-04-25 黑本子
黑本子

只聊鬼神,莫谈苍生

供奉猫鬼神的男子

猫鬼神,一种在西北流传千年的古老民间信仰

作者:温兮兮文

(温兮兮同学沉寂半月后的力作)

设计:麻瓜终结者排

编者按:猫鬼神,又名毛鬼神。在青海、甘肃、陕西等地流传较广。在甘肃天水市的秦安,至今依然能发现大量关于毛鬼神信仰的遗迹和风俗,而这种被“正道”视为“邪神”的民间信仰至今仍然存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黑本子特约撰稿员温兮兮见到了世代供奉毛鬼神的王生——一个56岁未婚的单身汉。

这趟行程原本是要去了解秦安著名的兴国寺,我和同行的历史学研究者社科院的Q先生(他要求一定用化名,那我就黑一下,称呼为Q先生,典故是阿Q)找了一位当地导游小皮,一个27岁的男孩,长期在寺庙周边拉人、当导游。

行程总共3天,我们和小皮的关系逐渐也亲近多了,在第三天下午的散伙饭上,我们找了秦安最好的一个饭馆准备吃喝一顿。小皮酒量很大,等他酒劲上来时,他说了一句话,引起我的兴趣:“你们要对这些邪门歪道感兴趣,应该去我们村,听过毛鬼神么?”

毛鬼神我多少是了解一些的,传说这是一种类似于东北大仙文化的民间信仰。和Q先生商量了一下,我决定再用两天时间走访小皮的村子,并详细了解毛鬼神文化。

猫鬼神,又名毛鬼神,常见于西北民间信仰。供奉猫鬼神的家里,会有猫鬼神的牌位,每天吃饭必须先请猫鬼神先吃,而且每日必须供奉一杯酒,传说猫鬼神特别喜欢饮酒。在天水等地,供奉猫鬼神的人家,一般用“家神爷”来称呼猫鬼神。虽然叫猫鬼神,但其实真身并不一定是猫,也有狐仙、黄仙的情况。

对猫鬼神一般的理解为:法力强大但是性格古怪。“偷运”被广泛视为猫鬼神的基础能力之一,它能把别家的好运偷到供奉自己的人家,但是后患(反噬)极大。在西北,许多供奉猫鬼神的家庭都秘密供奉不敢让人知道,而当听说谁家供奉猫鬼神后,一般人都会敬而远之,因为猫鬼神被视为邪神而非一般的正神。

相比于北方(尤其东北)的五大门仙家信仰,猫鬼神在术法层面显得更为诡异,它见效快、法力强却后患无穷,一旦供奉不足,供奉猫鬼神的家庭常常出现厄运。

小皮说,自己的村子最早由7、8家供奉猫鬼神的。与河湟地区不同,在河湟地区猫鬼神只为一个家庭服务,而在小皮所在的村子,供奉猫鬼神的家庭还可以为别的人家提供服务:预测、驱邪、甚至可以提供与过世亲人交流的帮助。

在去见王生前,小皮特意开车在镇上绕道,先去一个小超市买了两条烟,两条兰州,虽然我对烟草了解不多,但看上去并不是很贵的烟,因为总共花了200元。小皮说,现在王生基本上不给生面提供服务了,自己的关系加上两条烟或许能让王生跟我们聊聊。

王生的家在村子里可能并不起眼,三间房子的一个小院。因为干旱等自然缘故,秦安一带农业本身就不是很发达,很多年轻人也外出打工。比起村子里别的院子,王生的院子有一个特点,干净,特别干净,干净地像没人住的感觉。小皮说,自己听岁数大的老人讲过猫鬼神讨厌脏,所以供奉猫鬼神一定要在干净的屋子里。王生家虽然有三件房子,其实总共就两个人,王生和他的母亲,一位87岁的老人。

小皮自己拿着两条烟先进的王生家里,过了20多分钟他才出来,颇有些高兴地跟我们说,王叔愿意见我们了。村里年轻一些的,都称呼王生为叔,也有叫舅的,但问了问,其实他们并没有很近的亲戚关系。

王家很暗,虽然是白天都感觉很暗。我留意了一下,他们家的窗户和一般人家的开法不太一样,一般人家基本上是开在能有阳光照进的地方,而王家的窗户似乎刻意躲着阳光。

如果不是小皮提前说王生56岁,我真的猜不出他的年纪,因为看上去他像79多岁的老人,脸上的褶子比较多。他口音挺重,见到我们也很客气。

“你们城里人信这些的少。”这是他说的第一句话。然后他说几年前曾有从西安过去找他的老板,问财运。我问他是否听过兰州永登那边的算命村的故事?他点点头,但颇有些不以为然地说:“他们是花把式,我是真功夫。”

王生的家里世代供奉猫鬼神。有一个牌位,但是基本上人们看不到,因为藏在厨房的面板下面。王生说,把牌位放在面板下面是为了每天做饭第一口食物都能孝敬给家神爷吃。

而在王家侧房的墙角里,还有一个小供桌,每天在这里要换上一碗新食物以及一碗新酒。“供奉不能断,断了就有报应。”王生说自己20多岁时,有一次不小心打翻了供桌,自己连续发烧一个多月,差点没了命。

王生把自己家传的术法称为手艺,他说自己父亲、爷爷、曾爷爷都是靠这手艺谋生。“能知生死,能断吉凶。”王生用这八个字评价自己的本事。他说当重要的客户来的时候,他会提前斋戒三天(不吃肉),并给家神爷供奉三天上好的饭菜(一般是猪头肉或者公鸡头)等施展神通的时候,他会到自己家里专门装修出的暗房里,请家神爷上身,然后家神爷便可以回答客户的问题,不过只能问三个问题,不能多,多了家神爷会烦。

王生并未向我们展示神通,只是带我们参观了一下“暗房”,有一点类似青海那边养鬼人的房子,但是多了一些画着比较奇怪纹路的符纸。

王生曾相过三次亲,第二次其实已经都说成了,但是最终女方还是反悔了。“他们可能不愿意找供奉猫鬼神的人家。”犹豫了一下,王生说道。

黑本子经过调查发现,在西北地区,“不愿意嫁女儿给供奉猫鬼神的人家”是一种风俗,很多人家听说男方供奉猫鬼神后,都会找各种理由悔婚。这与北方的五大门出马仙文化并不相同,在东北一些地方的早些时候,嫁给出马仙人家还是一种乐事,因为往往出马仙家族比较富庶,女孩嫁过去日子会比较好。但在西北地区,在清朝和民国年代,供奉猫鬼神的人家便不容易娶亲。通过王生家里的摆设及用具,可以看出王生在村子里不能算穷人,钱并不是他婚娶的瓶颈。

饶安源,一位研究西北土汉风俗的学者,他说大部分供奉猫鬼神的家庭最终的结局都不会太好。“就算一时富贵,也很难长久,而且家庭衰败起来比一般人家更快。”饶安源研究发现,猫鬼神对于主人家的副作用其实较大,容易影响主人家的健康、财运,而且很容易不满和生气的猫鬼神经常会“责罚”自己的家庭。

古巫术传习者 川哥-Zouma 认为,猫鬼神可能在术法层面有很多问题,东北的五大门仙家术法其实在历史上不断改良过才有了今天的仪式、口诀、规仪,而猫鬼神相比于五大门信仰更为民间化,也没有大能之士真正改良过这套“巫术”,导致后患较大。“就如同一些民间药方,没有真正医者的改良,可能毒性较高,而当被医者收录在药方里并改良后,可能才能成为一味良药。”

王生说,在30岁时,有一次家里炖了肉,当时自己很饿又着急出门办事,就先盛了一碗吃了,但就是那天夜里他坐着蹦子车回村路上,车翻了,自己差点被翻到的蹦子车轧断腿。

历史学者Q先生是典型的无神论者,但他依然帮助我查阅了历史上猫鬼神的记录。早在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猫鬼神的记录便出现在史书,隋文帝的小舅子独孤陀就被明确记录为供养猫鬼神的术士之一,他曾利用猫鬼神试图加害独孤皇后,隋文帝因此要处死他,最终还是皇后亲自求情此事才不了了之。

而早在东汉时期,蚰蜒便被视为猫鬼神魂魄的载体之一,控制猫鬼神的术士可以让猫鬼神的魂魄依附在蚰蜒身上进入别人家里做坏事,直到今天一些西北人家依然很忌讳蚰蜒进家里,蚰蜒入门被视为可能意味着家庭长子会出现危险的信号。

从历史记录和猫鬼神流传的地域,我们可以大胆猜测,这种术法历史悠久,可能源自更远古的巫术,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一术法渐渐被术士放弃(可能是效果达不到要求,或者是确实无法进行改良)从而成为纯粹的民间传承,而在民间传承过程中,这一术法的禁忌被逐渐淡忘,导致成为了一种充满风险的术法,类似于一段充满Bug的程序。

猫鬼神研究者,曾撰写过多篇论文的学者宋青(化名)将猫鬼神的制作方法罗列如下:1.把猫狗等动物活活饿死形成怨灵,并将肉身放入陶罐,49天后怨灵被封印在魂器中形成猫鬼神。2.野外死去的有大修为的动物,被人供奉成为猫鬼神。3.家庭中养育的动物死后不愿意离开家庭,便化身为猫鬼神守护家庭。4.被人杀害的动物对人充满怨恨,于是不进入轮回,而是流荡于时间,寄宿在人家中。

宋青说,在各种记载和传说中,有三种人被视为猫鬼神天然害怕的存在:屠夫、经历过战场的军人、恶人。“猫鬼神天生怕这三种人,尤其是恶人,供奉猫鬼神的家里,一般看到面目狰狞的人,是不让进门的。”

王生说,虽然自己桃花运较差,但是在村子里几乎没人敢得罪,因为人们都知道供奉猫鬼神的人不能惹,惹了猫鬼神会报复你。他觉得没有结婚其实某种意义上倒也算是好事了,因为自己家血脉的终结,意味着供奉的猫鬼神会去找别的人家。

不过王生很清楚,在当今这个时代,猫鬼神已经不好找人家了。“我知道曾有过猫鬼神上门试图依附,却被人家请来法师处理掉的事情。”

一种比较安全又不影响别的家庭的方法,则是为猫鬼神“封正”。在西北,一些村里里有大王庙,其中很大一部分大王庙其实早些时候就是某家的猫鬼神。“大王庙是猫鬼神可以得到的最好的归宿,等于成为了地区的一个小神灵,但应该是没有神阶的。”

不过问题来了,今天修庙的难度远远高于清朝或民国,而大王庙这种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寺庙往往不太容易得到通过。几年前,远处村子有一个供奉猫鬼神的人家准备修庙,最后等了三年也没有下文。王生的B方案,就是在村子里偷偷修一个庙,明面供奉土地神或者别的神仙,然后在侧房供奉猫鬼神。不过这依然是一件较难的事情,因为村里人都知道王生的身份,村里的老人也不大乐意出现一座大王庙。

我们在镇上住了一晚,第二天又前往王家,却正好遇到有客人前来问事。王生说过,如今还能来找他的,其实都是一二十年交情的老客人、老朋友了。于是我和Q先生并没有再次打扰王生,而是简单在村里转了转,便离开了这个地方。

一路上我深思的问题是,为什么几乎相同的信仰,五大门仙家可以获得如今的影响,甚至在一些地方获得了“半正统”一般的地位,而猫鬼神信仰一直被视为邪说,并逐渐在民间消失、死亡?

每一种巫术的诞生与消失,其实都是一个文化命题,只是在这个国度,我们对于“挖墓”的兴趣,远远高于记载这些“文化古董”的兴趣,而或许,这正是黑本子的使命之一吧。

黑本子

只聊鬼神,莫谈苍生

顶部
madpro
等待验证会员




UID 4673
精华 0
积分 1198
帖子 104
威望 0
金钱 64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4-10-12
状态 离线
慢慢来,呵呵  

顶部
wangjun12
秀才
Rank: 2



UID 930
精华 0
积分 2873
帖子 242
威望 0
金钱 20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14
状态 离线
山西民俗:“毛鬼神”是个什么鬼?

毛鬼神,在我的家乡晋源区一带,是一个人人都知道,却又如雾里看花般谁也说不明白的神。在中国民间,山有山神,水有水神,土有土神,树有树神,就是茅厕也有厕神,这些五花八门的神仙,都可堂而皇之地受人供奉。而乡民百姓,对他们也都有一种敬畏感,不仅不敢亵渎,甚至称呼时也毕恭毕敬,叫作某神爷。而这位毛鬼神,不仅一般人家不供奉,即便有个别人家供着,也要偷偷摸摸进行。牌位要摆在供桌下面的墙旮旯里,连烧香也不敢用初一、十五的正日子,只能捡初二和十四这两天,而供品也仅有鸡蛋一种。就是“毛鬼神”三个字,虽有个“神”字压着底,可“毛”和“鬼”两个字,却总给人一种猥琐诡异的感觉,和那个“神”字不搭界。

在民间的传说中,毛鬼神是黑狸猫变的,据说,黑狸猫只要在星星齐了的午夜,拜月拜上一百天,就能变成毛鬼神。在我村,还有一个传的活灵活现有名有姓的故事。一天午夜,一位村民忽听房顶窸窸窣窣有响动,以为有贼。于是披衣下床,轻轻推开房门,顺着梯子上房。不料刚一探出屋顶,就见皎洁的月光下,一只黑猫正对着月儿顶礼膜拜。那黑猫一见有人探头,对着他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飞奔而去。那人自此高烧不止,胡话连篇,大病半年才慢慢恢复。

比照上述传说,在民间,只有狐神爷和毛鬼神有那么一丁点儿相似。不过,狐神或叫狐仙,或狰狞,或妩媚,总是扮演着多种多样的角色,让人又怕又敬又爱。而毛鬼神却总是让人厌恶,因为它只有一种本事,即小偷小摸。据说,谁家供了毛鬼神,它就会星星点点将其他人家米米面面、针针线线转移到这家来。由于是猫儿变的,不能走大门,所以供毛鬼神的人家,即便不养猫,也要在窗上留个猫道眼儿。在我们村,还有一个有鼻子有眼的故事。说是有一户人家,占了碾子碾米,不料布袋打开,往碾子上倒谷子时,里面却出现不少糜子。谷是黄的,糜是红的,十分显眼。自此,村内就传说这家肯定供了毛鬼神,因毛鬼神不分糜谷,偷回来后就掺到一起了。

民间还传说,这毛鬼神还是个嫌贫爱富的主儿。如供它的这家人日子正火旺,它就锦上添花。而如果这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吧,它就会落井下石,将这家的东西偷上往外送。同时,还传说这毛鬼神不忠不义。它每偷一次东西,会在这家的墙上作个记号。记够三年以后,他就会另择主人,反过来偷这家的东西。故而,谁家供了毛鬼神,快到三年时,就要赶紧刷一下墙。

这些传说,最少也是60年以前的事了。当时村内是否真有人供毛鬼神,原就稀里糊涂。现如今,毛鬼神是没人供了,但拿毛鬼神来说事的例子却随时可以听到。如调侃某人发了点小财,会说他“顶上(供献上)毛鬼神了”,若某人一段时间连续破财,则会有人开玩笑说他“惹下毛鬼神了”,而如果看某人不顺眼,会背地里说,“看他毛鬼神样儿”或“外人可是个毛鬼神”。也许,这就是民俗的惯性和力量吧。

顶部
wfa7889
秀才
Rank: 2



UID 4067
精华 0
积分 1295
帖子 109
威望 0
金钱 6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毛鬼神

毛鬼神

张玉虎

在太原的农村,十字路口有“五道爷”,进了院里有“土地爷”,锅台上有“灶王爷”,马圈里有“马王爷”……总之,凡是你能想到的地方,就都有一个“神”在那里。人们对于大多数的神都是心存敬畏的,唯有“毛鬼神”是个例外。

原来,毛鬼神是人们心目中的“贼神”,是一个不光彩的神,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神,难怪人们说起它来,总是那么不恭。我们的先民真是够幽默,够智慧,他们把神界设想得和人间一样丰富,和人间一样有趣!人间有偷儿,神界哪能没有?在村里,有哪个人相貌猥琐邋遢,行踪怪异诡秘,人们就说,那可是个毛鬼神,或者直接给起个绰号叫毛鬼神。我们村里就有外号毛鬼神的主儿。农妇们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口角时,也会互相指责对方为毛鬼神,以示鄙夷。人们开玩笑时,也常常用毛鬼神来奚落人。毛鬼神虽然上不了台面,但在农村人的口中出现的频率却远比其他神仙高。

毛鬼神是贼神,那它的职责就是帮“顶戴”它供奉它的人往回偷东西。村里的人们传言说,“顶”毛鬼神的人家,囤里的粮食吃不完,不等人家吃完,毛鬼神就给“倒弄”回来了;衣服穿不破,不见扯布不见动针线,就穿上新衣裳了……不过,传言只是传言而已,没有谁去验证过,我在村里多少年,也没有见过谁家有毛鬼神的一席之地。

更可笑的是,传说中的毛鬼神不光偷粮食,偷衣服,偷财宝,还偷茅坑里的茅粪!因为茅粪能肥田,能让地里多打粮食,那也算是一种财物呀。据老人说,毛鬼神偷茅粪时,手段很不一般,他老人家能把茭梆榔儿(即高粱秆的节儿)作为“容器”来“运输”茅粪,把其他人家茅坑里的茅粪搬运到主人家的茅坑里。那时的人愚昧、迷信,农妇们往往还要安顿自己的孩子说,“黑夜在街上碰到风刮着茭梆榔儿跑,可不敢用脚踩,那是毛鬼神倒弄茅粪哩,你一踩就会溅一脚臭茅粪。”

集体化的那些年,农民的一切都是集体的,连茅坑里的茅粪也不例外。集体派人拉着木制的粪桶从社员家的茅坑里掏茅粪,掏一桶给记“3工分”,相当于一个“劳动力”干半天的活儿,也算是那时农民“收入”的一部分。于是便有人家打起了茅坑的主意,把洗菜水洗碗水洗脚水洗脸水统统往茅坑里倒,茅坑当然就比别人家满得快,但那茅粪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别人家的茅坑一个月最多满一次,这样人家的茅坑一个月就得满三次。茅坑满了,就叫队里掏茅粪的来掏。每遇到这样的人家,掏茅粪的人就会抱怨说,这家人顶着毛鬼神哩。

顶部
alex-heuijun
秀才
Rank: 2



UID 1126
精华 0
积分 2553
帖子 225
威望 1
金钱 8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2-27
状态 离线
民间传说:毛鬼神与兄弟俩!

在翼村一带,每遇到顽皮的小孩,老人们都会笑骂一声“毛鬼神”,对于小孩的胡作非为都会一笑了之,而对于那些特别精明的人,人们也会说句“蠢得漏斗哩”

据说,很久以前,在翼村有兄弟两人,哥哥勤劳朴实,弟弟却好吃懒做!各自成家以后,哥哥开了家豆腐店,因为货真价实豆腐吃香,生意很好,而弟弟结婚后却啥事不干,整天游手好闲,终于败光了那份家产,于是媳妇也跟着饱一顿饿一顿!

民间传说:毛鬼神与兄弟俩!

哥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磨豆浆,等到太阳出山,豆腐已经做好了,乡亲们也能赶上吃个新鲜!

有一天,鸡叫三遍的时候,哥哥就起床了,走到石磨边一看,却发现案子上的豆腐已经做好了,而桶里的豆浆也满了,哥哥很是奇怪,那轻轻的豆香弥漫在整个屋子里,让他感觉像是在做梦!

他走到屋后,看到自家的毛驴在大口大口的吃着草料,像是赶了几十里山路一般!

一连三天,天天如此,哥哥感觉太不可思议了,这到底是谁干的好事呢?难道是弟弟?按说不会啊,弟弟好吃懒做怎回来帮我呢?

民间传说:毛鬼神与兄弟俩!

这天晚上,哥哥一夜没睡,准备看个究竟。月上柳梢,皎洁的月光照的院子里像撒了金子一般,忽然哥哥听到驴的叫声,于是蹑手蹑脚的起床了。

顺着门缝像磨房看去,只见他家的驴正在磨道里悠闲的转着,驴背上坐着一个胖乎乎的小孩,细皮嫩肉的,嘴里含着一个小喇叭,滴答滴答的吹着,手舞足蹈,一副天真无邪的样子,还不时用手拨着磨盘上的黄豆,时而吆喝着毛驴,忙的满头大汗!

只有在他吆喝毛驴的时候,小喇叭才会放在一旁。

哥哥觉得十分奇怪,这时哪家的小调皮鬼,半夜不睡觉,跑这来了,于是走了过去一把抓住小喇叭,一手拍了下小孩的头,笑骂道:“你是哪家的小皮孩,还不回家睡觉,在这做啥?”

小孩赶紧去抢他的小喇叭,可是怎么也抢不到“我是本地的小财神,也叫毛鬼神,小喇叭是我法器,没了它我会死的”

“何以为证?你到底是哪家的小屁孩”哥哥笑道!“我好给你送回家”

“你爱信不信,我以后每天给你送一袋黄豆,你把小喇叭给我”小孩说道!

“我也不要每天晚上,你们明晚给我弄一代我就信了”哥哥说道。

民间传说:毛鬼神与兄弟俩!

“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果然第二天晚上,哥哥的磨房里多了一口袋黄豆,哥哥啧啧称奇。弟弟听说了,赶紧上门打听,哥哥没办法,于是将毛鬼神的事情劝说了,弟弟喜滋滋的回去了!

晚上,来到哥哥家,趁着小孩玩的正高兴的时候,把小喇叭抢去了,小孩没办法只好求他,弟弟说不要黄豆,只要大米,你把我家屋檐下的那口斗装满就好了!

小孩没办法,只好答应!

第二天晚上,小孩如约而至,往弟弟的那口斗里装大米,可是怎么也装不满,小孩气的去找了个死人头填在里面,终于装满了!

原来人心不足蛇吞象,那口斗是个无底的,弟弟还梦想这发大财,结果丢了死人头的人家找上门来了,弟弟说不清道不明,最后吃了官司,老婆也回娘家了!

据说后来弟弟死在牢里,大家对他的评价是精明的蠢鬼,蠢得漏斗哩!

引用:https://www.toutiao.com/i6401822115858743810/

顶部
浪花
进士
Rank: 4


举人勋章 进步奖6
UID 1003
精华 0
积分 11196
帖子 1179
威望 272
金钱 8655
贡献 3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8-10-22
状态 离线
农人口头的毛鬼神

汉民族是一个泛神论的民族,我们的先民们创造了很多的神。在我们太原郊区的农村,十字路口有“五道爷”,进了院里有“土地爷”,锅台上有“灶王爷”,马圈里有“马王爷”……总之,凡是你能想到的地方,就都有一个“神”在那里。人们呢,对于大多数的神都是心存敬畏的,顶礼膜拜的,称这个“爷”,那个“爷”的,唯有“毛鬼神”是一个例外,人们对它直呼毛鬼神,而不加任何的敬称。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其他“神道”都有自己的“职责”和名份,都在百姓的家里都有自己的牌位,都享受着人们的香火供奉。毛鬼神则没有这样的荣幸,没有一家人出来说,自己家里供奉着毛鬼神。倒是人们闲谈时说起那些比别人多长了一只手,家里不光不彩地多了些东西的人总要神神秘秘地说,“那家人顶着毛鬼神呢”。在农民的语言中,所谓的“顶神”,也就是在家里供奉着的意思。

原来,毛鬼神是人们心目中的“盗神”,是一尊不光彩的神,无怪乎人们说起它来,总是那么不恭,总是那么鄙夷,总那么坚决地与其“划清界限”。我们的先民们也真是够幽默,够智慧,他们把神界设想得和人间一样的丰富,和人间一样的有趣!人间有偷儿,神界哪能没有。在村里,有那个人容貌猥琐,行踪诡秘,人们就说,那可是个毛鬼神,或者直接给起个绰号叫毛鬼神。

毛鬼神是盗神,那它的职责就是帮主人往回偷东西了,人们说,“顶”毛鬼神的人家,囤里的粮食吃不完:不等人家吃完,毛鬼神就给“倒弄”回来了;衣服穿不破,不见扯布不见动针线,就穿上衣裳了……

更可笑的是,传说中的毛鬼神不光偷粮食,偷衣服,偷财宝,还偷茅坑里的臭茅粪!因为茅粪能肥田,能让地里多打粮食,那也算是一种财物呀。据老人们传言说,毛鬼神偷茅粪时,手段很不一般,他老人家能把茭梆榔儿(即高粱杆的节儿)作为“容器”来“运输”茅粪,把其他人家茅坑里的茅粪搬运到主人家的茅坑里。那时的人愚昧、迷信,农妇们往往还要安顿自己的孩子说,黑夜在街上碰到风刮的茭梆榔儿跑,可不敢用脚踩,那是毛鬼神倒弄茅粪哩,你一踩就会溅一脚臭茅粪。那年我和妻子谈恋爱时,冬夜里在街上缠绵,恰巧有一个茭梆榔儿被风吹着从身边咕噜噜地滚过,我便对她讲了这个禁忌,她至今还记忆犹新。

集体化的那些年头,农民的一切都是集体的,连茅坑里的茅粪也不例外。集体派人拉着木制的粪桶从社员家的茅坑里掏茅粪,掏一桶给记“3分工”,相当于一个“劳动力”干半天的活儿,也是那时农民“收入”的一部分。于是便有奸巧人家在茅坑里打起了主意,把洗碗水洗脚水洗脸水统统往茅坑里倒,茅坑当然就比别人家满得快,但那茅粪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茅坑满了,就叫队里的掏茅粪的来掏。每遇到这样的人家,掏茅粪的就会抱怨说,这家顶得毛鬼神哩。

现在的村里人懒散,也不在乎地里多打那两颗粮食,茅坑满了还得花钱请人掏呢。至于那个神神秘秘的毛鬼神呢,也不听见人们在口头念叨了。真是今非夕比了。作者:太原张玉虎

引用: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1e37410102wg37.html

顶部
配泛埽
楼客




UID 13353
精华 0
积分 462
帖子 42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顶下再看  

顶部
鸱虎吻七兵
楼客




UID 10837
精华 0
积分 517
帖子 47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写得好啊 估计有马甲  

顶部
深省深
楼客




UID 7462
精华 0
积分 390
帖子 30
威望 0
金钱 6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不错,感谢楼主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 18:13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7927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