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故乡的榆钱树
白狐vs书生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进步奖3 进步奖5 进步奖6 进步奖10 爱心大使奖1 版主勋章 灌水英雄奖
UID 193
精华 19
积分 53888
帖子 1843
威望 301
金钱 47844
贡献 584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9-3
来自 会宁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3:45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故乡的榆钱树

      我常常思念故乡的绿榆钱。阳春三月,一棵棵榆树枝头早早就生出褐红色的小苞,这是榆钱的花蕾。经春风吹拂,一个个小苞就绽开一片片园园的花瓣,嫩嫩的,绿绿的,一嘟噜、一嘟噜毛茸茸地挤满枝头。成熟了,纷纷开且落,被风儿吹向山野,落到沟坎。来年生根、发芽、又长成一株小小的榆树。
  小时候,每到榆钱绽放的季节,奶奶就蹒跚着一双小脚,顶一头芦花发丝,牵着我和小妹的手,去渭河滩捋榆钱。那时候,捋榆钱的人真多。有留着光头、穿黑布夹袄的鼻嘴娃娃,有扎着羊角辫的黄毛丫头、有别着烟袋锅的老公公、也有围着红围巾的姑娘、媳妇。胆小的站在树下,举着竹篮,用竹钩捋折;胆大的骑在树丫上,掰着树枝,往篮子里捋。榆钱、榆叶纷纷飘荡,形成落下斜斜的绿雨。童年时期顽皮的我,常常用生满榆钱的树枝给小妹做一个圆圆的花环,挂在她的胸前。她就拍着巴掌直乐:“噢,噢,我当小公主了……”跑到屋后的菜园里让妈妈看。村里的娃娃头,模仿电影里的解放军,组织村里的男娃娃每人戴一顶用榆树枝编成的伪装帽,握着木头枪、秸干在土堆上冲呀、杀呀,一直玩到家家户户的翘尾巴烟囱冒出袅袅炊烟,被爹妈唤回家吃饭。那饭一定是榆钱饭!
  说到榆钱饭,做法并不难。把榆钱从树上捋下来,用井水洗得干干净净,同玉米面揉和在一起,上锅蒸熟了,吃起来酥香可口,熬小米粥时,撒一把榆钱,喝起来甜滋滋、滑溜溜。假若将榆钱用葱花油搅拌,放少许盐,洛成煎饼,裹上蒜泥、油泼辣子,啧啧,吃起来香味四溢,很是馋人。
  那一年黄河泛滥,爷爷推着独轮车,携着妻儿老小,从山西千里迢迢来到渭河滩一个名叫榆沟的地方。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全家人就七手八脚地在渭河滩的一棵老榆树旁垒起一座小泥屋安家。这时的乡亲们却不生分,东邻的六叔公端来半碗麦面,磨坊的菊花嫂子送来半斗豌豆……那时候,故乡闹春荒,家家户户都短粮,但憨厚的乡亲们硬从嘴里抠出一点粮食,周济我那个有10口人的家庭帮助我们家渡过那段艰难、饥饿的岁月。那时候,那棵老榆树却派上大用场。上捋榆钱、榆叶同野菜一起煮着吃,下扒榆树皮,晒干在碾子上磨成粉,做榆面条吃。后来,日子好过了,父亲想锯掉它,栽些花草,被爷爷制止了。他捋着花白胡须意味深长地说:“做人不能忘根忘本,谁在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你,那是一辈子的恩德。老榆树救过咱的命!”我家屋前的老榆树,虽然经历过许多世事沧桑,人生风雨也给它留了一身疤痛,却年年吐新枝抽新牙,结稠密的绿榆钱。
  故乡的榆钱,没有野花芬芳,没有青春苍翠。花的家庭没有她的名谱。但它是实实在在的花,朴素、善良就是最深刻的美。把翠绿留
给乡村,用生命供养贫困、饥饿的人,榆钱,你永远开放在我心灵的深处.












※本文所有权属于白狐vs书生会师楼 共同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我的小铺欢迎大家灌水啊!


顶部
钱車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进步奖1 特殊贡献奖 状元勋章 知县勋章 版主勋章 超版勋章 终身成就奖 纯金点子奖 灌水英雄奖
UID 2
精华 62
积分 12428
帖子 3994
威望 1377
金钱 605
贡献 71
阅读权限 150
注册 2007-6-5
来自 会宁头寨
状态 离线
榆钱饭

榆钱饭

刘绍棠



我自幼常吃榆钱饭,现在却很难得了。

小时候,年年青黄不接春三月,榆钱儿就是穷苦人的救命粮。杨芽儿和柳叶儿也能吃,可是没有榆钱儿好吃,也当不了饭。

那时候,我六七岁,头上留个木梳背儿;常跟着比我大八九岁的丫姑,摘杨芽,采柳叶,捋榆钱儿。

丫姑是个童养媳,小名就叫丫头;因为还没有圆房,我只能管她叫姑姑,不能管她叫婶子。

杨芽儿和柳叶儿先露头。

杨芽儿摘嫩了,浸到开水锅里烫一烫会化成一锅黄汤绿水,吃不到嘴里;摘老了,又苦又涩,难以下咽。只有不老不嫩的才能吃,摘下来清水洗净,开水锅里烫个翻身儿,笊篱捞上来挤干了水,拌上虾皮和生酱作馅,用玉米面羼合榆皮面擀薄皮儿,包大馅儿团子吃。可这也省不了多少粮食。柳叶不能做馅儿,采下来也是洗净开水捞,拌上生酱小葱当菜吃,却又更费饽饽。

杨芽儿和柳叶儿刚过,榆钱儿又露面了。

村前村后,河滩坟圈子里,一棵棵老榆树耸入云霄,一串串榆钱儿挂满枝头,就像一串串霜凌冰挂,看花了人眼,馋得人淌口水。丫姑野性,胆子比人的个儿还大;她把黑油油的大辫子七缠八绕地盘在脖子上,雪白的牙齿咬着辫梢儿,光了脚丫子,双手合抱比她的腰还粗的树身,哧溜溜,哧溜溜,一直爬到树梢,岔开腿骑在树杈上。

我站在榆树下,是个小跟班,眯起眼睛仰着脸儿,身边一只大荆条筐。

榆钱儿生吃很甜,越嚼越香。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先喂饱你!”我接住这几大串榆钱儿,盘膝坐在树下吃起来,丫姑在树上也大把大把地揉进嘴里。

我们捋满一大筐,背回家去,一顿饭就有着落了。

九成榆钱儿搅合一成玉米面,上屉锅里蒸,水一开花就算熟,只填一灶柴火就够火候儿。然后,盛进碗里,把切碎的碧绿白嫩的青葱,泡上隔年的老腌汤,拌在榆钱饭里;吃着很顺口,也能哄饱肚皮。

这都是我童年时候的故事,发生在旧社会,已经写进我的小说里。

但是,十年内乱中,久别的榆钱饭又出现在家家户户的饭桌上。谁说草木无情?老榆树又来救命了。

政策一年比一年“左”,粮食一年比一年减产。五尺多高的汉子,每年只得320斤到360斤毛粮,磨面脱皮,又减少十几斤。大口小口,每月三斗,一家人才算吃上饱饭;然而,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比大人还能吃,口粮定量却比大人少。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数着米粒下锅;等到惊蛰一犁土的春播时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管家婆不能给孩子大人画饼充饥;她们就像胡同捉驴两头堵,围、追、堵、截党支部书记和大队长,手提着口袋借粮。支部书记和大队长被逼得走投无路,恨不能钻进灶膛里,从烟囱里爬出去,逃到九霄云外。

吃粮靠集体,集体的仓库里颗粒无存,饿得死老鼠。靠谁呢?只盼老榆树多结榆钱儿吧!

丫姑已经年过半百,上树登高爬不动了,却有个女儿二妹子,做她的接班人。二妹子身背大筐捋榆钱儿,我这个已经人到40天过午的人,又给她跑龙套。我沾她的光,她家的饭桌上有我一副碗筷,年年都能吃上榆钱饭,混个树饱。

我把这些亲历目睹的辛酸往事,也写进了我的小说里。

1979年春天,改正了我的“1957年问题”,我回了城。但是,年年暮春时节,我都回乡长住。仍然是青黄不接春三月,1980年不见亏粮了,1981年饭桌上是大米白面了,1982年更有酒肉了。

不知是想忆苦思甜,还是想打一打油腻,我又向丫姑和二妹子念叨着吃一顿榆钱饭。丫姑上树爬不动了,二妹子爬得动也不愿爬了。越吃不上,我越想吃;可是磨破了嘴皮子,却不能打动二妹子。1981年回乡,正是榆钱成熟的时候,可是丫姑又盖新房,又给二妹子招了个女婿,双喜临门,我怎么能吵着要吃榆钱饭,给人家杀风景?忍一忍,等待来年吧!

1982年春,我赶早来到二妹子家。二妹子住在青砖、红瓦、高墙、花门楼的大宅院里,花草树木满庭芳;生下个白白胖胖的女儿,刚出满月。一连几天,鸡、鸭、鱼、肉,我又烧肚膛了。忽然,抬头看见院后的老榆树挂满了一串串粉个囊囊的榆钱儿,不禁又口馋起来,堆起笑脸怯生生地说:“二妹子,给我做一顿……”二妹子脸上挂霜,狠狠剜了我两眼,气鼓鼓地说:“真是没有受不了的罪,却有享不了的福,你这个人是天生的穷命!”

我知道,眼下家家都以富为荣,如果二妹子竟以榆钱饭待客,被街坊邻居看见,不骂她刻薄,也要笑她小抠儿。二妹子怕被人家戳脊梁骨,我怎能给她脸上抹黑?

但是,鱼生火,肉生痰,我的食欲不振了。我不敢开口,谁知道二妹子有没有看在眼里?

一天吃过午饭,我正在床上打盹,忽听二妹子大声吆喝:“小坏嘎嘎儿,我打折你们的腿!”我从睡梦中惊醒,走出去一看,只见几个顽童爬到老榆树上掏鸟儿,二妹子手持一条棍棒站在树下,虎着脸。

几个小顽童,有的嬉皮笑脸,有的抹着眼泪,向二妹子告饶。我看着心软,忙替这几个小坏嘎嘎儿求情。

“罚你们每人捋一兜榆钱儿!”二妹子噗哧笑了,刚才不过是假戏真唱。

我欢呼起来:“今天能吃上榆钱饭啦!”

“你这不是跟我要短儿吗?”二妹子又把脸挂下来,“我哪儿来的玉米面!”

是的,二妹子的囤里,不是麦子就是稻子;缸里,不是大米就是白面。二妹子的男人承包30亩大田,种的是稻麦两茬,不种粗粮。

有了榆钱儿又没有玉米面,我只能生吃。

看来,我要跟榆钱饭做最后的告别了。二妹子的女儿长大,不会再像她的姥姥和母亲,大好春光中要捋榆钱儿充饥。

或许,物以稀为贵,榆钱饭由于极其难得,将进入北京的几大饭店,成为别有风味的珍馐佳肴.



※本文所有权属于钱車会师楼 共同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顶部
白狐vs书生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进步奖3 进步奖5 进步奖6 进步奖10 爱心大使奖1 版主勋章 灌水英雄奖
UID 193
精华 19
积分 53888
帖子 1843
威望 301
金钱 47844
贡献 584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9-3
来自 会宁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7-12-7 14:09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榆钱,又叫榆荚,是榆荚的果实。《本草纲目·本部二》中说:“榆未生叶时枝条间先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进入农历三月,“榆叶抛钱柳展眉,隔墙榆叶散青钱”,一簇簇的榆钱便金灿灿的开了,圆圆的薄薄的,一簇一簇长在细长的枝条上。采下来放嘴里嚼嚼,脆脆甜甜,让人胃肠感到清爽。它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助消化,治便秘,有着润肺利尿功能。吃榆钱的法儿很多,都很简单,味道都很美。

    蒸榆钱
    榆钱洗净加入面粉和匀,放在开水的蒸笼上蒸5分钟,可以直接吃,也可拿蒜汁儿浇上,用筷子一搅大口大口吃,味道很是妙。

    蘸甜酱
    采些特别鲜嫩的榆钱,摘去黑芭儿,洗得干干净净,堆放在白瓷盘里,同一小碟甜酱同时上餐桌,夹起一撮榆钱蘸甜酱吃,脆鲜香美。

    做粥、汤
    榆钱粥,是粥类中的上品,特点是清鲜无比。先把洗净的榆钱儿,倒入沸水锅里,滚几个回合,把面粉搅成浆倒进去,再加热一阵子便做成了。榆钱做汤喝也相当美味。榆钱鸡蛋汤、榆钱海米汤、榆钱紫菜汤,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味道。

    包水饺、蒸包
    把洗净的榆钱剁成细末,加肉或蛋,调成馅,包成水饺或蒸包,吃着喷香甜美。用这种馅儿烙菜饼,也是相当鲜美的一种饮食。

    蒸菜窝头
    榆钱和玉米面对半,加水和在一起,做成一个个的窝头,放进锅里加水蒸熟,吃着又暄又香,美味无穷。在往昔的岁月里,它曾是千家万户农民的主食。在人们对大鱼大肉吃得有点腻的今天,餐桌上摆几个榆钱窝头,也不会被冷落,往往让人抢吃一光。它虽属粗饭,却营养极丰富,食之对健康特别有益。
榆钱花成串,嫩绿嫩绿的,生吃带甜味,用加少许玉米面和盐拌匀上锅蒸熟,加如蒜米、香油少许调拌,味道很清香. 做成特色风味榆钱饭很美味.生吃清甜,裹点蛋调好的面炸了吃着香甜.

榆钱饭团:
榆钱洗干净,控掉水分
把适量的玉米面、黄豆面、面粉放进榆钱中,干的话可以加水能团成团状就可以了
为了能让饭团更软一些,可以在和面的时候放点小苏打或者泡打粉


榆钱煎蛋

【原料】 鸡蛋250克,鲜榆钱200克,葱头50克,盐、胡椒粉,白脱油(或猪油)各适量。
【做法】  (1) 榆钱拣洗干净,控水备用,鸡蛋打入碗中,放少许水调匀。再放盐、胡椒粉,葱头丁用自脱油炒出香味,备用。
(2) 煎锅烧热,放些自脱油,再放入榆钱,葱头丁煸炒均匀,倒入蛋液,用微火煎,待一面煎黄后,轻翻过来,再煎另一面,直至煎熟。出锅后,切成四块装盘,趁热食用。
【特点】 榆花浓香,软嫩可口。

等等还有好多吃法了.



※本文所有权属于白狐vs书生会师楼 共同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我的小铺欢迎大家灌水啊!


顶部
白狐vs书生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进步奖3 进步奖5 进步奖6 进步奖10 爱心大使奖1 版主勋章 灌水英雄奖
UID 193
精华 19
积分 53888
帖子 1843
威望 301
金钱 47844
贡献 584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9-3
来自 会宁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7-12-7 14:10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呵呵你动作好快哦钱同志.



※本文所有权属于白狐vs书生会师楼 共同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我的小铺欢迎大家灌水啊!


顶部
海底五万里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进步奖1 长期在线奖 版主勋章 超版勋章 优秀斑竹奖 宣传大使奖 原创先锋奖 灌水英雄奖
UID 219
精华 22
积分 148536832
帖子 1868
威望 852
金钱 148525020
贡献 827
阅读权限 150
注册 2007-9-12
状态 离线
榆钱还么像周门吃过,看车香顶

顶部
狼娃子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进步奖5 进士勋章 举人勋章 状元勋章 管理员勋章 终身成就奖
UID 7
精华 57
积分 28713
帖子 3129
威望 5794
金钱 5223
贡献 2349
阅读权限 150
注册 2007-6-7
来自 甘沟
状态 离线
呀!好帖子啊!



※本文所有权属于狼娃子会师楼 共同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顶部
白狐vs书生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进步奖3 进步奖5 进步奖6 进步奖10 爱心大使奖1 版主勋章 灌水英雄奖
UID 193
精华 19
积分 53888
帖子 1843
威望 301
金钱 47844
贡献 584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9-3
来自 会宁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7-12-10 17:13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好帖子狼娃子就加油给曹顶起来:P



※本文所有权属于白狐vs书生会师楼 共同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我的小铺欢迎大家灌水啊!


顶部
muwen (xiaocao)
秀才
Rank: 2



UID 342
精华 0
积分 2896
帖子 282
威望 6
金钱 207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11-11
来自 huining 头寨
状态 离线
怎么我听着跟故事似的,家乡真有这样的做法,或许是我没赶上时代,只能听各位款款道来。觉得好是遗憾啊,其实,生榆钱我小时候是常吃的,但做饭我是真的没吃过,什么时候有机会真想尝一下。



※本文所有权属于muwen会师楼 共同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muwen

顶部
白狐vs书生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进步奖3 进步奖5 进步奖6 进步奖10 爱心大使奖1 版主勋章 灌水英雄奖
UID 193
精华 19
积分 53888
帖子 1843
威望 301
金钱 47844
贡献 584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9-3
来自 会宁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7-12-12 12:39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家乡多的都是生吃,有些吃法可能是别的地方的,家乡不一定有的。



※本文所有权属于白狐vs书生会师楼 共同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我的小铺欢迎大家灌水啊!


顶部
秦陇尘缘
秀才
Rank: 2


UID 380
精华 0
积分 2489
帖子 278
威望 19
金钱 150
贡献 8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12-11
状态 离线
碎到时候春天经常吃,久违了,好久不体验家乡的春了.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6 17:28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10226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