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回忆我与袁相如先生在一起的那几年
小金鱼
举人
Rank: 3Rank: 3


进步奖2
UID 985
精华 0
积分 4001
帖子 918
威望 183
金钱 2017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0-13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4-6-20 13:1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回忆我与袁相如先生在一起的那几年

按:袁相如,男,西安市人,生于1940年11月20日,卒于2008年1月17日,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木偶团著名演员,袁派声腔传人,有“假克勤”之称。其唱腔字正腔圆,宽厚饱满,响若洪钟,一生演唱过30多本秦腔木偶戏,尤其是灌制的《上煤山》、《斩李广》、《斩韩信》、《南北会》、《龙虎斗》、《古城训弟》、《孙膑坐洞》、《王连哭五更》、《骂四贼》、《斩黄袍》等十多盘盒式录音带畅销西北五省,深受广大戏迷的好评。

星期天闲暇无事,打开电脑,信手点开了袁老师演唱的《骂四贼》音频资料,听着那熟悉的声音,袅袅间,思绪和着唱腔乐点,回到了公元2001年前后。

公元1990至2004年期间,我一直在省级风景名胜区周公庙工作,每年农历三月初十至十九的十天庙会期间,会有多家秦腔班社前来争相演出竞艺,工作之便,自己接触了大量的专业以及业余秦腔艺人,甚至有些是属于民间藏龙卧虎式的大师级人物(如民间艺术大师王云飞、西府老艺人赵战云、张成功等)。我自幼对秦腔有着浓厚的兴趣,与他们的接触,无异是困送枕床、渴遇甘泉了。期间,我了解了大量的戏曲知识,积攒了为数不少的秦腔剧本,逐渐间,自己把对秦腔的爱好,提升到不但爱而且还唱的更进一步境界。

我们在县城有一支固定的爱好者演唱队伍,其成员大多为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活动场所就设在霍炫先生(已作古)开办的岐山县农机具研究制造厂内。霍先生唱须生、花脸、敲鼓、拉板胡无所不能,对秦腔有着胜过他人百倍的热情及爱好,加之当时他财兴、厂旺兼人好,所以,我们这一班人在那为时不短的前后十几年里,因艺陶情、因情爱艺、因爱洽处,度过了令人终生难忘的一段美好时光。

(一)记得2001年夏的一个星期天,我们一帮戏友又一次聚到了一起。闲谈中,霍先生说:“听说大名鼎鼎的袁派弟子,名满西北的袁相如先生来到了家住我县凤鸣镇回家塬村,和他七十年代初在西安市宝石轴承厂工作过的挚友刘珮老先生的家,而且还打算在我们岐山长住下去”。起初我们都有点不相信,袁先生就职于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灌制并发行了十几盘录音带,畅销西北五省,誉满西北五省,不论是戏曲界还是戏迷爱好者,甚至广大群众,哪个不知其人?这样的“大人物”能来岐山,而且还要长期住下去,确实让我们难以置信。而霍老却说这绝非虚情,过几天还要约我们几个“铁杆”朋友去拜会袁先生呢。

几天后,霍先生打电话说他已托人约好了袁先生,并叫我和杨志成、孟永林、冯世敏、薛东科几人一同去拜会。汇合后,我们径直前往距县城南约2公里的河家道村,在一农户家中,我们见到了袁先生。当时的袁先生打眼望去约五十多岁年纪,精神矍铄,中等身材,脸型修长,特别是一身穿着打扮朴实至极,除操一口标准的西安话外,与我们岐山当地人相比,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寒暄过后,我们相互做了简单介绍,拉了好大一阵子家常,闲谈中,袁先生还给河家道村闻讯而来的几个秦腔爱好者纠正了几句唱腔。从始至终,袁先生对他自己未给我们做任何介绍,更没有谈及他在艺术生涯上“过五关斩六将”之类的话题,临别只是谈到他很爱岐山这个地方,已经应河家道村众多爱好者的邀请,准备从回家塬村朋友家中搬到河家道村住下来,而且以后还要在岐山长期住下去,希望我们与他常来往。

回县城的路上,我们一行边走边议,各自陈述着自己对袁先生的初步影像和看法,一致感觉袁先生朴实、没架子、好接触。但探讨最多的,还是袁先生为何放着大城市不住,要来一个小县城居住的话题。我们中间没有知情人,个个只能瞎猜测,最后得出了两个推测结果,其一大概是他过腻了喧嚣的都市生活,要换一个清闲的居住环境吧!有人又问,那他为啥不去别的县区,偏偏要来岐山呢?我们又得出了第二个推测结果,他的师父袁克勤先生晚年多活动于岐山、宝鸡一带,可能是他对岐山有着深厚的感情,也有可能是他在西安市宝石轴承厂时的老朋友刘珮老先生的家在岐山的缘故吧!推测终归推测,但其中实情,当时我们谁也不知道。

(二)继后,袁先生在位于岐蔡公路(岐山至蔡家坡)边沿凤鸣镇河家道村委会的一间房子住了下来,闲暇之余,给那里的秦腔爱好者辅导一下唱腔。一天,袁先生突然约我们在霍老那里相聚,我们几人应约到齐后,袁先生说有一件事情想麻烦我们。一是他到河家道后,受到了河家道村人的欢迎,对他所居住的村委会用房,村上未收任何费用;二是他到岐山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没有与县城的戏友们联谊;三是给他鼎力相助的河家道村爱好者之一,何××的母亲去世了,办丧事刚好准备唱戏。鉴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他想请我们去河家道村何××母亲的丧事上联谊演出,一可借机答谢河家道村人对他的欢迎和支持,二可与我们进行联谊,三可给何××母亲的丧事活动表哀致意。袁先生说完后,当时我们谁也没有吱声,长期以来,我们这班人只以自娱自乐为宗旨,从来不外出活动,更何况何××其人与我们也没有交往,加之又要在农村的一次丧事活动上联谊,大家都面呈难色。最后还是霍老开口拿了主意,他说:“把其他一切事情都放到一边,冲着袁先生,我们答应了”!

随后我们在何××母亲的丧事上进行了首次联谊演出。在为时一天一晚的整个演出过程中,河家道村的爱好者因属初学,还不能参与其内,所以我们承担了全部的演出任务,袁先生算是他们方中的唯一人员。其间,我给袁先生配唱了《龙虎斗》中的呼延赞、《打镇台》中的李庆若、文卿、《挡将》中的陈友亮等角色。另外,我还唱了《二进宫》、《药王卷》、《百龄坐洞》、《放饭》、《搬窑》、《斩秦英》等折子戏,整个演出受到河家道村群众的一致好评。演出虽达到了较好效果,但回到霍先生的农机具研究制造厂后,大家谁都高兴不起来,总觉得袁先生叫我们出去,把我们向来所抱持的这种闭门自娱自乐形式转化成去农村民间的“上事”,心中很不是滋味。一分一文都未取,那里的人还把我们当“民间乐人”来看待,每个人的抱耻含羞之情溢于言表,其中薛东科忍俊不住,还专门给何××打了电话,对其的某些行为及做法给予了谴责。但同时大家都互相劝慰,说不看僧面看佛面,一切的一切,都是冲着袁先生而去的,所以,说过之后就都不再计较了。

至此,我们与袁先生建立了初步友谊,经常来往并互通有无。起初,他住在河家道村委会的一间房子里,间给河家道村的爱好者进行戏剧辅导。但爱好终属爱好,从始至终,袁先生终归没有把那里的人“培养”出来!后来,大家都建议袁先生搬到县城来住,这样的话,各方面都会方便一点,袁先生随即欣然答应,打算于近期从河家道搬到县城来。一个星期天,我和霍老、薛东科三人给袁先生在县城西关的王家巷一农户家中物色好了房子,一并把他的几件简单行李搬了上来,至此,袁先生住在了岐山县城。其间,袁先生还搬了好几次家,先后从王家巷搬到了县城东关的一农户家,又从县城东关搬到西关周原广场边沿的一农户家,再搬到西关庞家堡的一农户家,每次搬迁都是霍老、我、孟永林和薛东科几人予以张罗,中间的几次回西安,他每次都把铺盖和行李寄放在孟永林的家中,返岐后再行另租住房。袁先生在庞家堡的居住算是他在岐山的最后一站。

(三)记得2003年农历3月周公庙古会期间,岐山县剧团在周公庙内助兴演出。3月14日下午,应我之邀,霍老两口与其表弟贺宗信还有薛东科等陪同袁先生一同前来逛会闲游,袁先生兴致极佳,事先就欣然提出他要去县剧团挂衣演出折子戏《上煤山·观家谱》。不用说,大家一致表示赞成,贺宗信还备好了摄像机,准备把实况录制下来。在庙区游览完后,我们即和袁先生同奔剧团演出场,经县剧团鼓师王江义、王安平兄弟联系并协调后,当天下午的第一折戏即由袁先生出演了《上煤山·观家谱》一折。害怕忘词,袁先生特意还将“排王选”的唱词写在了一张纸上,放在印后以作备用。安置完一切后,我与霍老等从舞台上下到观众场,浑厚的唱腔已笼罩了整个演出场。细细品味完袁先生的这出戏后,霍老不无感慨的说:“袁老师就是个腔把式,可惜不会动弹,木偶戏才是他的老本行啊”!

其后,我们与袁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每次在霍老的农机具研究制造厂相聚后,袁先生唱的最多的是折子戏《打镇台》,间也唱《挡将》、《赶驾》、《坐洞》、《金沙滩》等戏,我和霍老轮换着给他配唱其中的李庆若、文卿、下旨官、陈友谅、陈友杰、呼延赞等角色,我们的自娱自乐之情溢于言表。记得有一次他还唱了两段旦角戏,嗓音尖脆,惹得我们大家个个捧腹大笑,而他却正色说道,他早年就是个唱旦的,这是他的最初行当。另外他还说,他同时也非常喜欢刘易平先生的唱腔,而且自认为能把刘老的《辕门》唱得形似兼神似,不信立马便见,言罢就要开唱。因为当时我们都在闲谈和说笑之中,所以霍老和我一齐说:“袁老师,袁克勤和刘易平都是享誉一时的成名人物,你又是大家公认的”假克勤“,真米实曲的袁派声腔传人,所以你还是保持你的”袁派“本色吧”!袁先生随即就此作罢,而且再未提过要唱《辕门》。

袁先生与我们融在了一起,霍老、袁先生、冯世敏、薛东科和我等人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我们一起上佛教圣地崛(ku)山拜佛朝圣,上山时一并携带所需各样乐器,参神毕就拉开家伙开台唱戏,兴致一毕立马“打道回衙”。有时闲谈得兴起,立即请来王学民先生,张罗开他的皮影箱子,一时间,轰轰烈烈的“几口诉说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的皮影戏就开演了。至今,霍老家还留有我们2002年8月在一起时,袁先生唱的《打镇台》、我唱的《药王卷》、孟永林唱的《祭灵》、霍夫人唱的《探窑》等折子戏录音。只是一点,那时纯属娱乐,兴趣所至,谁也没有注意留资料,录音效果很是不好。现今回想起来,其中几人已经相继谢世,人去物昨,那情那景仅成追忆,凄然之情油然而生……(四)2004年11月20日下午,我们相约又聚在了一起。这天是袁先生的生日,霍老提议要给袁先生庆祝一下,袁先生畅快的说,庆祝可以,但他有三个条件,一是今晚不唱戏,我们只是畅谈叙话,二是叫的人不要多,就我们常来常往的这几人即可,三是借机他要宣布一件事情。霍老答应一切照办,随即差薛东科出去购办生日蛋糕等物,坐定畅谈片刻后,袁先生站起正色说道:“各位,我现在要宣布一件事,从今晚开始,我正式收孟永林、刘剑峰、薛东科三人为我的学生,并给他们定期教唱袁派唱腔,希望你三人和睦相处,亲如兄弟,把袁派唱腔能继承下去,这也是我今晚叫你们来的由衷用意”。我事先一点都不知道此事,听后先是大吃一惊,心想袁先生怎么提前没有与我通气就说这样的话呢!是不是他与孟永林和薛东科通过气了?既然已宣布,那就糊里糊涂的答应吧!后来才知,孟永林与薛东科也提前不知道,是袁老师自己看中我们并自己做主而贸然宣布的。不管咋说,至此我们三人和袁先生之间有了师生的名份。

既然有了师生名份,那就要学唱袁派唱腔。一段时间里,我们定期在孟永林的家里由袁老师教唱袁派唱腔,袁老师教我们的启蒙戏是《打镇台》里的“王有旨来在华亭县”那四句慢板唱腔。因为我早期就对袁派唱腔有好感,曾购买并反复研听过袁克勤先生的《打镇台》录音带,所以我觉得那段戏自己已经掌握,无需细学。可是一经袁老师讲解和教唱,才发现自己听来的唱腔与老师实际的教唱有着很大的差别,特别是有些拖腔方面的细节,如果没有示范演唱和一句一句的教唱,单凭听录音,是难得其要旨的。就在我们学唱不到两个月的时候,好景不长,我们三人各自东的东,西的西,均忙于工作上的奔波,终未能好好地学下去,造成终生遗憾,同时更有失袁老师的重望,回忆起来,乃一大失也!

(五)五六年的和睦相处间,我们谈秦腔、论艺术、叹人生、感世事。每每间,袁老师总会时不时的流露出他对现今戏剧界的一些不满,甚至是愤恨。他极不赞成象油一样漂在浮面上的嗓子,更反对把须生唱得与小生没有区别,他所持有和赞成的那种满腔满调式的须生唱法,与现今的秦腔之路背道而辙,所以他面临危机,不被有些单位或个人重视,将被淘而汰之。另外,他看不惯当今有些,甚至大多数艺人身上所具有的那种浮躁气和油皮气,加之其他几方面的原因,总之一句话,时势太恶劣,不如抽身走,所以他愤然离开了大都西安,来到了与他一起曾在西安市宝石轴承厂工作过的岐山老友老刘的家,也算是避世求安吧!他多次说过,他爱岐山的山,爱岐山的水,更爱岐山的人,记得他在送给霍老的一张硬纸香烟盒子上,写了长长的一篇顺口溜,篇末的好有几句话即表述了他不愿再回西安,要将这把老骨头扔在岐山的意愿。我当时看后还付之一笑,曾给霍老老两口和薛东科取笑说:“难道袁老师还真要学了他师父不成”!孰料事实却应了他的这句话,可以说袁老师是在岐山走完他的人生旅程的。

袁老师的生活极其清淡和有规律。他从不吸烟,用霍老送给他的一个小煤气罐和灶头、蜂窝煤炉等交相使用,自己做饭而食,剩余饭菜从不倒弃,记得有几次搬家时,他都把吃剩的饭菜盛放好,带到新的居住地去吃。袁老师每天早上四点半准时起床,无论三九寒天还是暑热炎天,下床后的首件事情是用冷水擦身,自谓健体要法,然后更衣出门,在县城北环路及周原广场倒退行走锻炼身体,岐山有些晨练之人不解其意,上前询问,袁老师便给其大谈倒退行走的好处,随后人们竞相模仿,倒退行走之法遂在岐山渐被推广,故袁老师可算岐山晨练倒退行走的最先引进人。

袁老师的演唱给我影像最深的是他的气足、音宏、吐字清,每一句唱腔和道白都极具感染力,用“振聋发聩”四字来描述绝不为过。我们在一起活动时,我多是“勾锣带梆子”,所以,大锣每每就在我的身边,袁老师一开腔,大锣就会被震得嗡嗡作响,着实令人叹服。起初,我给别人说:“袁老师的嗓门真大,他一开腔,大锣都会被震得嗡嗡作响。”其他人都不信,后来在袁老师演唱时,我就把大家叫到我跟前,让他们把手轻贴到锣背面来感受是不是这样,一经感受和对比,在场的人无不折服,都说袁老师功力深厚,非常人所能及。

平时的闲暇之余,袁老师喜欢回忆和温习他唱过的戏,有时兴起,随手拿过一片纸,索性将一段乱弹或整折戏写出来以自赏。记得有一次我与袁老师闲谈之时,我说:“袁老师,《困土山》中的《困山》和《进下邳》两折我都有了,就剩《张辽说山》一折了,你啥时给我说一下,”袁老师爽快的说:“能行,你这两天就过来”。我说过此话之后,却一时未能过去,谁知两天后袁老师专门前来找我,他说:“你工作忙,我整天闲着,我已把《说山》全折给你写出来了,你先熟悉一下,咱以后再说唱腔”。言罢,从兜内掏出几张在32开工作笔记本上撕下来的纸,上边已规整的写满了《困土山·张辽说山》的整折剧词,但后边的落款却是“红剑”二字,我问袁老师,“红剑”二字何意,他说这是他在文革期间写大字报时曾用过的笔名,后来就一直沿用下来了。几年间,袁老师先后还给孟永林手写过《全家福》的全折戏词,让霍夫人手抄过他整理书写的《上煤山》全本、《玉凤钗》全本等剧本。袁老师已经去世,这些剧本我们将永远珍藏着。

(六)2006年8月,霍炫先生老两口去西安看病,返回后曾在扶风县城小住,袁老师突然从西安打来电话,他的吐字极不清楚,语音含糊的说:“霍哥,这一段时间我病了,已做了手术,我想来岐山看你们”,霍老告诉袁老师说:“我现在在扶风,你身体不好就不要来了,等你病好了之后再说吧。”袁老师在电话中执意的说:“我就是爬,也要过来看你们”!随即挂断了电话。第二天,袁老师即乘车来到了扶风,霍老一见,不禁大吃一惊,袁老师的面目全非,整个右边脸的下部因病情和手术,萎缩的几乎不见,嘴歪到了右耳跟,鼻孔上翻,牙齿所剩无几,言谈吐字更是听不清楚,经过吃力的谈话和听辨,才知袁老师自回西安后,大病一场,经过手术,成了现今的摸样。小聚之后,袁老师执意要返回岐山,霍老见其身体极不好,力劝他回西安,同时说:“你在扶风见到了我,就是见到了所有岐山的老朋友,我会把你的情况和问候带给岐山的每个人的,你现在先回西安养病,病好了后咱们再好好地相处”。袁老师执拗不过霍老,顺从的从扶风坐车回西安了。

2007年3月,家住凤鸣镇冯家道村的冯世敏先生休闲在家,忽见一老者用一根木棍担着一担铺盖行李来到了自家院子,起初以为是个过路人,但看来人的行藏却有些面熟,经过仔细辨认,才发现是袁老师,立即招呼到了家里。袁老师此次已镶上了牙,但还是鼻孔上翻,口齿外露,说话模糊不清,叫人一见不觉惨然。在冯世敏先生家短暂停留期间,虽然袁老师口齿不清,交流吃力,但他们还是谈到了戏,冯先生取出自己收藏的袁老师《骂四贼》磁带,插入录音机,听着自己当年酣畅淋漓的唱腔,袁老师那张已经严重扭曲变形的脸上还是绽出了可辨的笑容。后来,霍老的儿子霍耀锋回忆说:“袁老师担着担还去了我家,我记得非常清楚,时值那年正月二十几,袁老师来时还给我们带的水晶饼等年节礼物……”

身体状况已成这样,但袁老师还是执拗的在岐山住了下来。不到半年时间,他的病情再度恶化,不得不回西安去再作治疗。

2007年8月,我因一次小事故,将左腿膝盖骨下侧擦伤,虽在县医院多次诊治,但伤口久不愈合,行动一度受制。后听人说县城西关庞家堡有一祖传老中医,专治外伤及骨科等症,妻执意用自行车推着我慕名前往拜治,仅一次用药即见效果,第二次换药后,已能勉强行走。袁老师所住之家与老中医的家同在一个街道,在第二次换完药后,我让妻搀扶着前去拜访袁老师。一进门,房东老人说:“你好久不来,老袁已于昨天回西安了,老汉的病又犯了,这次病得不轻”!我听后心下一怔,心想这一段时间久未来往,袁老师怎么连个招呼都没打就回西安了,是不是真像房东老人说的那样病得厉害,不管咋样,回去之后再询问具体情况吧,随即告辞回家。

袁老师是个谨细人,他一回西安,把在岐山办的手机卡就不用了,所以我们一时联系不上。开始,我们也只是知道袁老师病了,也没太在意,心想他的家在西安,病后回去纯属自然,也应如此,也就只是记挂而已。

回西安治疗后不久,袁老师即告返岐。同年11月,他准备再回一次西安,在给孟永林稍作交代之后,即匆匆离开了岐山。不想袁老师的此次离岐,却成了他的一个终结性的离开,从此,他再也没有来过岐山,同时也失去了与我们的联系,对于他的情况我们一时无从知晓。

2008年春节刚过,我们在霍老家再次相聚,霍老说:“前一段时间,回家塬的老刘专程过来说袁老师已经于腊月初十去世了,去世前,他曾一再嘱咐,一定要把他去世的消息告诉岐山的朋友”。孟永林也回忆说:“袁老师的儿子事后曾电话告我,他原打算通知他父亲在岐山的朋友,但当时正值历史上罕见的大雪突降时期,公路、铁路等交通均不通,所以只好作罢了……”

袁老师去世已经2年多了,秦腔界和戏迷里面的大多人都不知道袁老师晚年的去向和情况,一段时间里,网上的好多网友都在探寻袁老师的情况和下落,我们遵循袁老师的嘱托,没有把他的行踪告诉过任何人。近段时间,网上极度赞赏袁老师的唱腔,又有人探寻袁老师的下落和有关情况,我思来想去,还是把袁老师晚年在岐山与我们一起相处的情况回忆追记了下来,以作对斯人的寄情和怀念,袁老师如果泉下有知,亦当得安矣!   是为文。

                              二0一0年五月六日 作者:千年寒石

顶部
lixia0123
秀才
Rank: 2



UID 297
精华 0
积分 2270
帖子 197
威望 0
金钱 10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10-25
状态 离线
顶你一下.  

顶部
求才
秀才
Rank: 2



UID 2843
精华 0
积分 1387
帖子 112
威望 0
金钱 14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谢谢哦  

顶部
诺曼木
等待验证会员




UID 1982
精华 0
积分 1783
帖子 139
威望 0
金钱 264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3-5-10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4-11-23 15:03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好帖子,要顶!

顶部
空缺中
秀才
Rank: 2



UID 3119
精华 0
积分 1412
帖子 118
威望 0
金钱 10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我帮你 喝喝  

顶部
1600135
等待验证会员




UID 4457
精华 0
积分 1210
帖子 96
威望 0
金钱 144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4-7-12
状态 离线
慢慢来,呵呵  

顶部
圆月弯刀
秀才
Rank: 2



终身成就奖
UID 14
精华 1
积分 2884
帖子 279
威望 19
金钱 15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6-14
状态 离线
看看..  

顶部
285418319
等待验证会员




UID 1601
精华 0
积分 1990
帖子 180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2-6-6
状态 离线
先顶后看  

顶部
踏雪无痕
秀才
Rank: 2



UID 2683
精华 0
积分 1466
帖子 132
威望 0
金钱 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先顶后看  

顶部
安济坊汪茫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7-3-30 07:01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 21:38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7769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