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一个外来人的北京故事
白君子
举人
Rank: 3Rank: 3


进步奖2
UID 1160
精华 0
积分 2925
帖子 642
威望 88
金钱 167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5-20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18:20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一个外来人的北京故事

  我们都是一家人

  从1996年我第一次来到北京,如今已经在这里度过18个年头了。在这里,我从只身一人,到成家、买房、有了孩子,并且结识了一群天南地北的好朋友。我深切感受到了北京人的热情、善良与包容,喜欢上了北京的胡同街巷、历史人文,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初识北京

  1996年,我从河南南阳考入位于海淀区的一所重点院校。当年9月,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农村,来到了首都北京。我们班有31人,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并且大部分都是农村人。北京本地的有两位,一男一女。女孩家是朝阳城区的,在班上学习很努力,成绩很好,开朗大方,待人热情,还是团支书。几次请大家去她家里玩,还经常把家里的用具带到学校里来,给了大家不少方便。男孩家是通州县城的,风趣幽默,学习成绩稍差,很爱踢足球,是年级的足球前锋。以现在的眼光看,他们依然是北京男孩女孩的代表。这个北京男孩后来还与我们班上一个来自云南的女孩成了家。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北京人,大家在一起相处很好,至今都还是好朋友,经常联系见面。

  2000年,我毕业了。上学期间,心里一直忐忑将来能否留京工作。因为直到1999年,留京还是需要指标的,只有综合排名在班级前三,才有留京名额。还好,大学期间我并没有荒废学业,毕业综合排名班级第四。并且从2000年开始,学院放开了指标,只要个人能找到正式接收单位的,就可以留京。我参加了中央机关国家公务员考试,并考取了北京市公务员资格证书(与现在公务员招考形式不一样)。2000年5月,凭借个人在校的成绩和表现,我顺利签约了崇文区机关单位,成为了一名公务员,也正式落户北京,在区委机关集体户口。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都在北京找了工作,有些是解决了户口,也有一些留在北京打工创业,都还过得不错。

  热情的北京人

  真正与北京当地人亲密接触,是我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事情。毕竟,校园生活还是多少有些封闭的,并没有真正融入到社会生活里。
  那个年代,大学生在机关里还是很受青睐的,因为机关里老同志多一些。我来的时候,单位前几年招聘的大学生,有的跳槽去了报社,有的调走去了北京市机关,没剩下几人了。单位的同事都是老北京人,早年有的插过队,有的当过兵,有的在企业干过,有的当过老师。他们都是我的领导,却一点儿架子也没有,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我这个外地来京人员非常照顾,从工作和生活上处处照顾我、关心我,还经常请我去他们家里吃饭。我与他们的孩子都相处很好,还成为了好朋友。如今,同事们有的已经退休了,有的调离了岗位,我们大家依然保持着联系,见了面也格外亲切。

  我们的宿舍,是崇文区一家区属企业经营的小旅馆改造而成的,在前门北芦草园胡同里。宿舍里负责日常管理服务的几位工作人员,都是这家企业的老职工,也是老北京人,每天兢兢业业,拿着微薄的工资(说来你都不信,一个月600多元),生活简单而又满足。我们这些外地的大学生与他们相处融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2007年,我已经不在那里住了,一位当年宿舍传达室的老大姐还帮我照看了半年孩子。

  至今,我还记得宿舍对面的一条胡同里,住着40来岁的苏哥和他的老母亲。苏哥经常跑到我的宿舍里,拿着老娘包的饺子给我们吃,侃以前的故事。特别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他们在北京,是如何冒着倾盆大雨,手里拿把伞,搬个小马扎儿,坐在院子里的情景。因为不敢进屋啊!2004年,我结婚时,苏哥还热情地帮我张罗,忙前跑后,还找了一辆小车帮我拉东西,跟忙自己的事儿一样。
  我的大学同学、高中同学经常来我的宿舍玩。前门地区古老悠长、密密麻麻、横七竖八的胡同曾经让他们多次迷失方向。我在那儿住了5年多,也不敢乱闯,每次都是走熟悉的路。最不可思议的一次,我一个高中的同学从我宿舍出发去前门大街(在西面),在胡同里迷了路,几经曲折,最后钻出胡同一看,嗬,竟然是新世界商场(在东面)!整个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家

  2004年,我结婚了。妻子是我大学里一个学院的,云南人。大学期间我们就认识,经常在一起上课。

  我们的结婚很简单,婚房就在宿舍里,就是十几平米的一间屋子。连一件家具也没买,沙发还是我新搬来时胡同口一家人添新家具,我用一包烟换来的(还是苏哥帮我弄来的,说不要钱不合适,就象征性地给了人家10元)。就连结婚的床也是两个单人床拼在一起的。就这样都敢结婚,这在今天的年轻人看起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2005年春节,去木樨园找同学玩,看到人家买房了,我们俩也动了心。但手里是没钱的,我和爱人都是崇文区的公务员,参加工作快5年了,月工资也就2000元左右(2000年工作时第一个月工资800多元)。好在当时北京的房价还没疯涨起来,我们很快就看上了南四环附近一处房源。2005年3月,从决定买房开始,前后不到两周,就把房子买了。5000多一平米,两居室,总价不到50万,首付10万元。我俩把所有的积蓄拿出来,也就8万元。最后向单位的一位领导借了2万元,这才交了首付。又贷款近40万,签订了购房合同。房子是期房,一年半后交房。这真是一件万幸的事情。现在看来,如果不是当年买房,我俩真要一辈子租房住了。

  2006年3月,前门地区修缮整治,单位让我们搬出了宿舍,不再提供住宿(再次庆幸自己一年前咬咬牙买了房)。这时,我爱人已是怀孕5月了。

  我们在方庄租了房子住下(两居,月租金1600元),爱人每天自己步行上下班,我骑自行车上下班。2006年7月,房子按期交付,我与大着肚子的爱人一起去收了房。接着,我就开始着手装修了。8月,孩子出生了。9月,房子装修完毕。12月,我们一家三口搬进了新家。
  此时,我这个外来人,才可以说,在北京真正有了自己的家。

  与老北京人作邻居

  我家的对门,是一家老北京人。老两口都是北京市一家老企业的职工,已经提前退休,有一个儿子已经工作。他们原来住在陶然亭公园附近,赶上拆迁,拿了拆迁款,买了新房,刚好与我家对门。

  由于我的父母已经过世,爱人父母又年迈,并且远在云南。所以爱人在歇完产假后,孩子的看护就成了大问题。老家姐姐来京帮我们带了2个月,又找到原来宿舍传达室的大姐帮我们带了5个月,都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再带了。孩子刚一岁,走投无路时,我们向对门的叔叔阿姨提出帮忙照顾。虽然阿姨的身体也不好,但他们看到我俩的难处,便毫不犹豫答应帮我们带孩子。
  从此,每天早上,我们把孩子穿好衣服后,就交给了叔叔阿姨,放心上班去了。晚上下班回来,再由我们自己照看。

  叔叔很能干,很热情,修理电器、家具、自行车,种花种草,样样拿得起放得下,跟阿姨一样做得一手好饭,还有一手好手工,捏泥人、面人、绘画很拿手,后来我儿子幼儿园的手工课,很多都是在他的帮助下完成的。阿姨更是一个热情开朗的人,每天都能听见她爽朗的笑声。带儿子一年多了,还有很多小区的人以为她是在带自己的亲孙子呢!他俩还把我儿子带出了一口儿的北京味儿,普通话也比我标准多了。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孩子上幼儿园。就这样,把孩子从1岁带到了3岁,每月我们只是给叔叔阿姨1200元,他们还经常把钱买了东西用在了孩子身上,逢年过节、过生日还给孩子红包。

  儿子上了幼儿园,不用再带了,每天叔叔阿姨依然把好吃的拿过来。饺子、肉卷、馅饼、炖肉、红烧鱼、各种水果不断,每次买只酱鸭子还要留两只鸭腿拿过来给孩子。现在,我儿子已经上了小学,包括上幼儿园时,寒暑假里,依然是叔叔阿姨主动帮我们照顾,但叔叔阿姨再也没有收我们一分钱。作为老企业的职工,他们自己也是靠并不高的退休工资维持生活。

  如今,叔叔阿姨也有了自己的亲孙子了,儿媳妇是非京籍的,安徽人,是儿子的大学同学。我们依然是一家人一样。叔叔阿姨做了好吃的,依然每次都会端过来。当年留给叔叔阿姨我家房门的钥匙,现在还依然留在他们家里。每当大风大雨的时候,我还打电话给他们,让叔叔阿姨帮我关好门窗。

  现在,住楼房,还有这样的邻里关系,你是不是觉得惊讶?

  我家的北京情缘

  其实,我并不是我们家族最早来北京的人。
  我的二叔早年参军。上世纪70年代初,二叔全家搬到了北京,先是住在潭柘寺附近部队的营房里,后来搬到了大红门附近。2000年修建北京南四环,赶上拆迁,全家这才住上了楼房。可能会有朋友问,我找工作,是不是托了二叔的关系?这个还真没有。二叔是一个普通职工,当年在部队是个营级干部,转业后到一家海淀区的单位,也没当上领导。我毕业时,二叔都要退休了。

  2003年,我老家姐姐的儿子,也就是我外甥考到了北京交通大学,还读了本校研究生。2010年毕业后,完全靠自己努力,找到了一家中央企业工作,也在北京落了户,经常去伊朗出差。小伙子1米83的个子,长得酷似林志炫,前年找了一个老家是辽宁的姑娘(非京籍,是他学姐的妹妹)结了婚,也贷款在北京南三环处买了房。2005年,我姐姐的闺女,也就是“林志炫”的妹妹也考到了北京联合大学,2009年大学毕业后,考了两次研究生没考上,后来就一直在北京打工。去年经她的大学同学介绍,找了一个家在石景山的小伙子,也是北京本地人,两人已经领了证,今年10月份办婚礼。
  我爱人的弟弟,在河南大学上学,与同校的一位河南女孩恋爱。2003年毕业后,两人一起来北京闯荡,成了“北漂”一族。两人凭借着各自专业英语8级的实力,一个聘任到西城一家知名的中学教英语,而今已是骨干教师,还是班主任;一个先是在一外国驻华大使馆当翻译,后来又跳槽到上地一家公司里当文秘。完全凭借自己的奋斗,两人2006年在广安门外买了房,并且2010年还在京郊买了第二套房,今年还换了车。

  只要肯努力,谁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好生活。

  绕不开的上学问题

  如今,我和爱人都是东城区(原崇文区)户口,孩子也是。孩子上学,按政策走,也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我的大学同学里,很多毕业时没有在北京落下户口,这么多年都在北京打拼,属于“北漂”一族。如今,他们的孩子也都在北京上着幼儿园、小学。

  跟我一个村子,也是我的小学同学,他来北京的时间比我早。1994年,也就是初中毕业没几年,他就来到北京潘家园摆摊儿卖玉器,翡翠手镯、挂件之类,那里有很多来自南阳的老乡在做生意。他的大儿子在读小学三年级时,从老家转到了潘家园附近一所学校。由于成绩不好,大儿子初中读完,就没有再读书了,如今已经就业了,在亮马河附近经营着一家玉器店。我这位同学的小儿子一直在北京长大,比我儿子小一岁,读完幼儿园,现在正在朝阳区一家小学上一年级。我曾经问过他孩子上学的事情,他说挺顺利的,没花钱。同时,他也反映,也有老乡为孩子上学的事花了不少钱。
  我大学一个宿舍的同学,毕业时没能落户北京,去了宁波。几年后又回到北京打工,还找了个韩国媳妇,现在在一家出版社当编辑。他的孩子这几年一直在青岛上幼儿园,因为孩子的奶奶跟着大儿子住在青岛。今年,孩子该上小学了。他想让孩子来北京上学,带在自己身边。从今年4月份,他开始办理借读手续需要的材料,也就是所说的“五证”,如今已经顺利通过了街道、区里的审核,很快就可以到指定学校办理手续了。这其中,他没有遇到任何阻力,一切都挺顺利的。

  有朋友可能会说,自己孩子入学可是费了很大劲儿,可能也花了不少钱。我只能说,在北京,上学并不难,难的是上好学。这个问题,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存在。而且,中国其他城市也存在,甚至小县城、小镇上也是如此。国外也一样。因为,大家都想上好学!我所在的小区,也有非京籍家长花了钱,上那些所谓的名校。

  儿孙自有儿孙福,上什么学校跟将来的成就,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我们都是一家人

  新中国成立时,北京常住人口200万。如今,已突破了2000万,增长了10倍。同时期,全国人口从5亿左右,增长为13亿多,增长是2倍多。从中可以看出,北京以他的包容接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内外的人们。

  北京是全国人民的首都。常听北京人说,北京的孩子没有家乡。是啊,我的家乡在河南。我老家的村子里,还是那些家乡人,我回去时依然可以见到他们,我的兄弟姐妹,大伯大爷,左邻右舍。而北京,城市的变迁中,早已是故人难寻,大家每天都是在南来北往的人流中度过。
  北京的发展,离不开北京人,也离不开外地人。因为有了北京人,北京的胡同才那么有味儿。因为有了外地人,北京才更有生命力。

  诚然,由于我们的社会还处在发展阶段,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并不能满足每个人的需要。因此,出现争抢、出现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哪个地方都一样。世界上就没有一帆风顺、十全十美的事情。所以,还是需要每一个人客观、理智、全面地看问题。

  北京的包容,全世界看得到。如今北京的2000万常住人口中,户籍人口只有1300万。如果加上流动人口,每天在北京,两个人中,一个就是非京籍。只要努力上进,没有人会看不起你。北京人没必要看不起外地人,往上数三辈,没多少是北京的。外地人也没必要看不起北京人,没有谁生拉硬拽非要把咱们往北京拉。想有更好的生活,需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去奋斗。
  北京的孩子考大学更容易,这是事实。不知大家想过没有,导致这种现象的很大原因在于,北京的大学最多!大家想一下,哪个大学招生时不向本地生源倾斜呢?全国都是如此。所以,问题就在于北京是首都,大学太多了!

  有人说,北京的高考应该全面向非京籍考生放开。我相信,这是一个趋势,但不是马上一下子放开。你可以想象,一下子放开,会带来多大的乱子?全国人民还不都波涛汹涌般涌进北京?已经达到人口承载极限的北京还承受得了么?

  有人说,干脆全国统一分数统一招生。可是,你有想过边疆等教育落后地区的考生么?每一项政策出台,背后都有极为复杂的原因,决不是简单而为之。我是河南来的,我也知道河南、山东等地每年高考不容易,竞争惨烈,就是因为河南、山东考生多,而本省好大学又少所导致。这是一个历史的问题,解决起来绝非易事。

  我们的愿望都是美好的,但毕竟社会还没有发展到那么完美的地步。我相信,凭着大家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社会才会越来越好!

  我所在的单位里,有很多北京的年轻孩子,也有每年新招录进来,和我当年一样的外地大学生,还有不少聘用的非京籍的外来务工人员。大家在一起和睦共处,一同爱护着老北京的文化。大家喜欢逛那些胡同,喜欢胡同里老北京的风情,喜欢那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用自己的努力,共同维护着北京的发展。

  不是结尾的结尾

  每当早晨或是傍晚,我喜欢站在单位的楼顶上眺望。这里是城市的中心,眼前的胡同巷陌安静而祥和,远处的高楼大厦掩映在五彩霞光里。有时候,会有一群鸽子在或是蓝天白云或是灰蒙蒙的天空掠过,几只野猫懒洋洋地在平房的屋脊上从容走过。冬去春来间,岁月无声地流逝。

  我总在想:我是一个外地人,我也是一个北京人。和众多生活在北京的你我一样,我们都是一家人。
   
  本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65ef070102uwj0.html

顶部
kioli
等待验证会员




UID 4251
精华 0
积分 1005
帖子 83
威望 0
金钱 102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4-3-31
状态 离线
HOHO~~~~~~  

顶部
王风雪
秀才
Rank: 2



UID 2616
精华 0
积分 1651
帖子 137
威望 0
金钱 14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看看..  

顶部
乡音未改
秀才
Rank: 2



UID 1241
精华 0
积分 2550
帖子 222
威望 1
金钱 10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2-25
状态 离线
谢谢楼主啊!

顶部
wq7428
秀才
Rank: 2



UID 5060
精华 0
积分 952
帖子 81
威望 0
金钱 6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5-6-3
状态 离线
哈哈,看的人少,回一下  

顶部
黑暗之月
秀才
Rank: 2



UID 5140
精华 0
积分 1371
帖子 99
威望 0
金钱 29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5-6-27
状态 离线
努力~~各位。。。  

顶部
老大不小
秀才
Rank: 2



UID 3062
精华 0
积分 1505
帖子 129
威望 0
金钱 8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楼上的稍等啦  

顶部
凄寒求医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12-21 15:04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萦萦
秀才
Rank: 2



UID 3798
精华 0
积分 1447
帖子 123
威望 0
金钱 8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看看..  

顶部
lxs04005
等待验证会员




UID 4361
精华 0
积分 1160
帖子 96
威望 0
金钱 104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4-6-24
状态 离线
好人一个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5-7 18:13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5339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