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开始,我希望大家先来注意这样一个问题,金融专业的优秀学子甚至是著名的金融专家们是否就能在股票市场中获取比普通人更优越的业绩呢?答案是不一定。有太多伟大的金融学家们,股票投资业绩却惨不忍睹;又有太多的门外汉,可能仅仅只是学了不入流的技术分析或根据自己的交易经验,就在股票市场中获取了令人垂涎的收益。似乎在这个市场中,系统的专业知识武装并不能成为一个明显的优势。或许,这正好能被金融学家们当作股价变动不可预测的论据。
不过,笔者认为,之所以他们认为股价不可预测,只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去预测,而懂得如何去预测的人并不这么认为,比如索罗斯、罗杰斯等大量投资大鳄们可不认为自己的成功仅仅只是来自于运气。其实这也是非常正常的,因为我们的金融理论都在告诫我们股价变动是随机的、不可预测的,他们利用市场不可预测的有效市场理论去预测市场,那么,没能获取超额收益才是正常的,获取了超额收益也只是运气,或者是背叛了课堂中所学到的金融理论。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主流的金融理论有很“完美”的答案,一切超额收益只是运气,“股市高手”们只是市场的幸运宠儿而已。
我并没有做过统计,随机因素造成的“ 股市高手”继续保持好业绩与现实中好业绩持续保持的概率是否一致,或者其它方面现实统计数据与随机模型是否一致。说实在的,我并没有信心能够通过“掷骰子”年复一年地成为那少数的幸运儿,但我有信心通过自身努力而成为幸运儿。后面将会继续探讨股价变动是否可预测的问题,在这里我想说,之所以我们现有的主流金融理论不能帮助我们获取高额收益,是因为股价的大部分波动是由投机因素引起的,而我们并没有学习投机学。也就是说,不是知识没有用,而是他们学习了错误的知识。我相信,投机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战胜市场,而本文就是讨论投机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理论。
当你试图去理解股票市场, 当你想在股票市场中获取优异的战绩,有一些问题是每个投资者必须面对并且值得深思熟虑的。比如股价变动到底是否可预测呢?如果真的不可预测,那我们的一切分析只是徒劳,只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能否战胜市场也只能取决于运气。
无疑这个问题是极其重要、并且是首要的问题,因为如果股价变动真的是不可预测的,那么我们学习股票知识也都是多余的,我们研究股票只是在浪费时间,我们所能够做的,可能是多去寺庙烧烧香。这就好比物理学上说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一切试图发明永动机的尝试都只是在浪费时间。但是,还是有很多金融专业出生的股票专家们用自己毕生的精力投入到股票研究这样的事业中。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认可“股价变动不可预测”这样的结论,既然他们用自己毕生的精力投入到这份事业中,那么又是否可以认为他们至少部分认可“股价变动可预测”呢?如果是后者,那么又必须回答,股价变动该如何预测呢?这些专家们真的清楚地想过这个问题吗,真的能完美地回答这个问题吗?我不敢说我能够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但我相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根本没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他们大部分研究报告给出错误建议足以说明一切。
股价变动是否可预测?这是最为首要的基本问题。每个投资者都必须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想你应该认可我这样的说法了吧。不过,除了这个问题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投资者仔细思索,我把股市基本理论解析我认为重要的问题罗列出来:
1、股价变动是否可预测?
2、技术分析为何经常会有效?
3、经济泡沫为何经常出现,如何形成?
4、为什么说泡沫终究要破灭?
5、什么样的股票会大幅涨价?
我相信,如果你能较好地回答上述问题,也就能够在股票市场中得心应手,至少知道需要关注什么、应该如何分析,我想你也应该能够获取高额的收益,除非股价真的是不可预测的。本书也将紧紧围绕以上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在本章接下来的部分,我将试图探讨第一个问题,股价变动是否可预测?而后面各章其实都是从不同角度回答股价变动如何预测的问题。
根据现有主流的金融学理论,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并具有完全的信息,因此他们都能得出正确的判断,他们的看法也都是相同的(其实这显然已经与真实市场情况中投资者总是存在分歧相背离,也和市场交易活跃相背离,因为如果看法都相同,交易也就减少了很多)。
这也就理所当然地得出市场是有效的,超额收益是不可能实现的。有效市场理论给出了最直接和有力的回答,股价变动是不可预测的,是随机的。
虽然,行为金融学开始怀疑理性人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说,但依旧坚持股价变动不可预测的结论,并且行为金融学也没能成为主流的金融学理论。或许行为金融学是金融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但它自身依旧存在许多未能解决的问题,还不能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也就未能成为主流的金融分析工具。正统的学术理论都认为股价变动是不可预测的,一切预测股价走势的“理论”都无法走上正堂。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如果你建立了一个能够正确预测股价走势的理论,那么,投资者无疑都会采用你的理论预测股价从而获取高额收益。而另一方面,公司的经营收益是非常有限的,股民通过分红所能获得的收益也就极其有限,但股价的变动又是巨大的,如果你能准确预测股价走势,那收益率将是巨大的。现在问题就很明显了,这些高额收益从何而来?如果你想利用股价大幅波动获取高额收益,那必然是市场上另外一些投资者承受了巨额损失。
这说明,一个正确的预测股价走势的理论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如果它存在,那它肯定会很快被市场上所有投资者接受,而当投资者接受这样的理论之后,他们又将无法获取高额收益,因为没有人为他们的高额收益买单。这也就是说,“预测股价走势理论的存在”自身存在逻辑矛盾,是不自洽的。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还可以得出另外一个结论,股价的大部分波动是投机因素造成的。因此,如果你想获取高额收益,就必须学习投机学,这也就是本书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我下了这样的结论就必须面对这样的问题,什么叫投机?我可能没有能力给出准确的、公认的定义,但我必须给出一些解释,至少是在本书的讨论中,给出投机的含义。在本书中,投机收益是指,没有创造出额外社会价值,收益的取得基于市场上其它投资者的损失,这样的收益称为投机收益。购买股票一方面支持了公司扩大经营,创造了社会价值,但公司利用经营收入分配给股东的收益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你获取了股价大幅波动所带来的高额收益,那其中大部分收益属于投机收益。股价的大幅上涨取决于起初卖出股票的投资者低估了公司的前景,以低价出售公司股票,你的高额收益部分来源于低价出售股票的投资者的损失;其次,也取决于后续投资者高估公司的发展前景,高价购买公司股票,并承担后续公司股价大幅下跌的损失。为获取投机收益而进行的市场活动称为投机。
比如你认为未来国家可能采取某项政策措施,这会让某些股票受益巨大,而市场上其它投资者低估了国家采取此项措施的可能性,因此这类股票价格被低估,你基于认为自己的认识比市场上其他股市基本理论解析投资者更接近现实, 而在“ 国家出台某项措施” 这个事件上下了赌注,这就是投机活动。股价的大幅波动存在巨额投机收益的可能,这远远大于公司通过经营活动、创造社会价值所能带来的收益,这说明股票市场存在巨大的投机空间。这也就是我上面所说的,股价的大部分波动是投机因素造成的,即引起投机空间的因素。投机因素的对应面是基本面因素,基本面因素影响的是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是指,投资活动创造出了社会价值,取得的收益来源于为社会创造出的价值。
上市公司的经营收益是非常有限的,于是投资收益也是非常有限的,而股价却是大幅波动的,因而存在巨大的投机空间。这些巨大的可获得收益的机会是无法用影响有限投资收益的基本面因素解释的,并且这些收益的取得来源于其他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的损失。我想,读者至少应该认可股票市场存在巨大的投机空间,那么,这些投机机会是否是可获得的呢?这也就是股价是否可预测的问题。
再接着上面的问题讨论,上面提到,一个准确预测股价走势的理论是不可能存在的,没有哪条能够用来预测股价走势、为市场参与者获取高额投机收益的规律,在它公开之后依旧能够准确预测股价的走势。但是,另一方面,有效市场理论基于市场参与者能够正确地判断股票的价值、有完全的信息,而如果股价是不可预测的,那么“不分析”的消极策略才是最优的。投资者都应该相信,判断一只股票的价值是困难的,那么如果参与者都采取不分析的消极策略,投资者还能正确估计股票的价值吗,市场还能有效吗?因此,有效市场理论也存在自身的逻辑矛盾,即有效市场理论告诉我们,投资者的最优策略是不分析的消极策略,而有效市场理论成立的条件在于投资者做了很好的甚至是完美的分析。
至此,您是否有些困惑了呢?股价走势到底可不可以预测呢?显然,理性人和完全信息假设是不切实际的。每个投资者拥有的信息是有限且是各不相同的,每个投资者的观点更是有缺陷且各不相同的。这涉及到一个哲学问题, 即人类的认识是有缺陷的, 我们的认识与现实世界是有差异的。物理学,特别是经典的牛顿力学,可以很好地预测物体的运动轨迹,这可以认为是我们的认识非常好地符合真实世界,但即使是牛顿力学也采用质点和刚体这样的简化模型,对真实世界作了近似计算,同时也未考虑到相对论效应。因此,我们的认识只是真实世界的一种简化形式,这导致我们的理论结果总是与真实情况存在误差。而经济领域的问题要复杂得多,我们的认识与现实情况也要差得远得多。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我有个在证券公司工作的朋友,她的一位客户有次问她山东黄金这只股票是不是可以买进,她看了会盘面说,刚刚有大单买入,庄家在进货。她的客户回答说,那些单子是我下的。这是个有趣的故事,它说明了信息的不完全、认识的缺陷及预测股价走势的困难。影响一只股票价格走势的因素是极其之多的,并且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也是错综复杂的,如果你想准确地预测股价走势,那么你必须准确预测到市场上每位投资者的行为,而影响投资者行为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可能他当时的情绪或身边的环境变化都可能影响他的行为。这也难怪我们的金融学家们早早地放弃了这种努力,认为股价变动是不可预测的,是随机的。我讨论这个是为了说明我们的认识与现实是有偏差的,我们也无法对股票价值作出准确判断,这就说明市场价格可能是偏离价值的,而现实是,它经常性地偏离价值、并可以持续相当长时间。
在第三章我们还要说明这种偏离存在不断放大的可能,这放大了市场的无效,也成了投机者能够获取高额回报的前提。虽然真实情况是唯一的,但投资者的看法却是千差万别的。每个投资者只考虑到有限的几个因素,这导致一些投资者抓住了重要因素,对市场作出了比其他投资者更加正确的判断。这就使市场上一些投资者获取比其他投资者更高的收益成为可能。毕竟,总有那么几个人会比别人更聪明。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判断持续地比其他人股市基本理论解析更接近真实情况,而不是寄希望于运气让你的错误判断恰好与真实情况比较接近,那么你就应该努力地学习股票知识和分析市场。你需要拥有别人所不具备的资源,如对市场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有更好的信息来源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 人类的无知将使人类非理性因素对自身行为的影响更加巨大。当人们清楚地知道某些行为的利弊时,将很可能采取最有利于自身的理性行为。但是,当人们对这些行为的利弊情况了解甚少时, 人类的行为将主要取决于非理性因素。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如果你告诉你的朋友选择红色获得100元奖励,选择白色获得5元奖励,问他要选哪个,无疑他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选红色;但如果你不告诉他选择两种颜色各自能够获得的奖励情况,只告诉他会有不同的奖励,他可能会告诉你选择白色,理由是自己喜欢白色;如果你再给一些模棱两可的暗示,他的性格特征都会开始影响他的决策了,他可能苦思冥想去寻找结果,也可能凭借自己的直觉快速给出答案,还有可能犹疑不决、不断更改自己的答案。
影响股价的因素极其之多,没有人能够完全考虑到所有因素并给出完全正确判断,此时投资者的心理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着他的投资决策,恐慌和贪婪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心理因素。在金融市场上,影响资产价格波动、特别是短期波动,更为重要的还是投资者的群体心理因素,而群体心理特征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也是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课题。既然投资者的心理因素会影响股票价格,并且心理因素是有规律可循的,那么股票的价格也就是可以预测的。可能读者并不完全认可这样的结论,后面的章节里还会继续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说投机是为了获取别人口袋里的钱,而这可以通过分析他人的行为特征实现。这就是本书讨论的重点,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投资者的行为特征获取高额的投机回报! 到现在, 读者是否已经对股票市场、或者对股价是否可预测这个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了呢?一个精确预测股价走势的理论模型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能够帮助投资者获取超额收益的规律一旦公布即不再成立。
但是,投资者对市场的看法都是有缺陷、各不相同的,存在一些投资者的判断更加符合真实市场情况,从而获取高额收益的可能。实现这种可能的途径可以是,你获得了市场上其他投资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的信息;或考虑到别人没有充分考虑到的因素;或者说市场上大多数投资者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市场价格偏离价值, 而你的分析比市场上其他投资者都更加正确;或者正如凯恩斯所说的,你预测到了人们未来的行为,而你提前做了准备。如果你获得了别人还不知道的重要信息,那么你无疑会成为赢家,但这样的机会却是不多的,也是违法的。巴菲特所声称的价值投资理念就是依靠市场低估某些股票的价值, 而他能够给出更加正确的估值, 从而战胜市场。但是,价值投资存在的问题是,当你介入后,市场可能还会朝着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当然,巴菲特声称可以通过长线投资来避免这样的损失,即使市场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你也不必改变自己的头寸,因为总有一天市场会纠正自己的错误的。这样的方法在理论上的确是行得通的,是一种战胜市场的途径。
不过,另外两条配套的原则非常重要,第一就是长线投资;第二是坚持安全边际,也就是,你要买入的股票是价格严重低于价值的,而不仅仅只是小幅低估。这样做的理由有两点,你的估值并不精确,你要考虑进自己的估值误差之后,股价依旧被低估;其次是,很可能市场会朝着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你可能要等很久以后,股价才能回归价值,而时间可能抹平你的收益率。
通过这种途径战胜市场的基础是,你能给股票作出较好、较准确的估值。在长线投资过程中,你可能需要十足的耐心,因为当股价朝着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时,那将可能是个十分难熬的过程,也难怪巴菲特声称自己不看股票。其次,在给一家公司估值时,不能事先知道公司股票的价格,因为股票的市场价格将会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影响你对公司的估值。利用这一方法,还需注意的一点是,当你作出错误的估值股市基本理论解析而未能发觉时,你可能要承受巨大的损失,因为当股价回归价值时,你可能会认为它正朝着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而你忍耐着煎熬、坚持地持有。不过,巴菲特可并不单单依据价值投资取胜,他高超的资本运作本领、先进的公司经营理念、大量的一级市场投资及明星效应,都为他的超额收益作出巨大的贡献。比如,他总是积极地去获取公司的控制权。巴菲特的做法,投机的意味较弱,他利用投资者对股价的低估而买入,并用自己的经营方针改变公司价值,最后可能利用一些明星效应在股价高估时卖出。虽然他取得了投机收益,但他的理念还是仅仅围绕公司估值而展开。
本文的重点在于预测市场,讲述股价变动的原因和规律,并提供预测股价的理论和方法,它的出发点和理论依据就是极其浓厚的投机性。幸运的是,人类的群体行为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判断投资者的心理因素、行为规律可以获取高额的投机收益。当然,投资者的行为方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投资者一旦认识到自己非理性的行为方式给自己造成了巨大损失时,这样的行为方式就可能改变。这就是说,要获取高额的投机收益,你需要根据投资者的行为规律推断某一时段市场上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方式、判断他们可能采取的行动,基于这样的判断,你提前采取相应行动,从而获利。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博弈市场,你的收益来源于准确地判断出市场上其他人将采取的行动。这是否可以做到呢?答案是可以的,因为群体行为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规律源于人类的心理特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具体的操作中,你还可以不断地去寻找市场特征、总结经验,很多经验会在一段时期内给你带来超额收益,有些甚至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给你带来高额收益。因为人类行为具有规律性,在某些时期内人们的行为方式可能是保持一致的,比如某一段时期内投资者偏爱的股票类型可能是一致的。因此,好的经验可以带来超额收益。当然,你不能把这种经验告诉别人, 因为这种经验不可能永远有效。特别是,当市场上大多数投资者都知道这种经验以后,它可能就失效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华尔街会有那句古老的名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又涉及到一个敏感的问题,本书对读者来说有价值吗?显然我无法保证你看了本书后就一定能获取高额的收益。本书的重点在于探讨金融市场中较为稳定的重要规律性,帮助你更加深入地认识市场。基于这样的知识, 你就能清楚地知道, 要想预测股价获取高额投机收益就应该如何去分析关注哪些信息;你也能清楚地知道,要想提升自己的实力、让自己能更好地战胜市场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做哪些准备。但是,具体的分析却需要你自己去完成的,本书只是告诉你分析方法,而对于具体市场的分析结果每位读者也可能是各不相同的。这是一个关于理论的自洽性问题,市场中的一个理论或经验,在它一旦被公布、被市场上其他投资者采纳后是否还有效呢?很多经验直接告诉你什么情况下股价会涨(如技术分析),在其他投资者都了解到这一点之后,它可能就不再有效了。因此,本书的重点也在于理论方面的探讨,只告诉你分析的方法,而在做具体分析时,每位读者的分析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有些读者能给出更加正确的分析,从而获取高额的投机回报。
股价变动是否可预测?这是一个有着几百年争论历史,并且还远远没有定论的问题。我当然也没法肯定地说,我的观点就一定能获得大家的普遍认可。不过,我还是想再从另一个角度试图去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上升为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物质的运动、世界的发展是否可预测?经典的自然科学理论认为,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一旦初始条件和外界条件都确定以后,物质的运动轨迹、运动方式都是唯一确定的。一个物体的初始条件和受力情况一旦确定以后,它下一刻的运动速度和位置都是唯一确定并可以精确计算的。
这说明物质的运动发展是确定的,并且能准确预测,只要你认识到物质的运动规律、并且确定了它的初始条件和外界条件。按照这样的观点,你不能准确预测股价变动只是因为你对股价变动规律的认识还不股市基本理论解析够,或者很多影响因素你没能获知。
物理学里,影响一个物体运动轨迹的因素也是不少的,如物体的形状、摩擦等,但很多物理问题把这些不重要的因素忽略以后得出的结果也是相当准确的。而在经济领域中, 影响经济问题的因素更加错综复杂, 且把它们忽略以后误差很大。不过,由于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对现实世界进行简化处理。计量经济学就是只考虑一些我们认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把其余所有我们无法获知的因素都当成随机变量或误差处理。这样的思路意味着,经济世界的随机性、不可预测性是由我们认识的有限性引起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发展我们的理论知识获得更加准确的预测结果。但是, 量子力学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哲学观。量子力学认为, 微观粒子可能处于叠加态,当我们对这种粒子进行测量时可能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得到每一种测量结果都有一个固定的概率。测量造成对粒子的干扰,粒子受到干扰后量子态受到改变,叠加态以一定的概率塌缩成各本征态。这说明粒子运动存在一定的不可预测性,粒子测量后的结果不是唯一确定的,并且这种不确定性不是因为我们的认识有限造成的,而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管我们将来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什么样的程度,我们都无法唯一地确定一个处于叠加态的微观粒子测量后所能得到的结果。但量子力学依旧说明,物质的运动是部分可预测的,我们知道一个微观粒子测量后所有可能得到的结果,并且知道得到每一种结果的概率。这修正了我们的哲学观,物质世界变化只是部分可预测的。
即使在经典力学里,复杂的真实世界也存在混沌效应。比如,你在长江上游投下了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可能两片叶子最初的距离只有一毫米甚至更小,但其中一片可能停留在四川,而另一片可能流向江苏,甚至流入大海。这样产生的问题是,你对初始条件估计的轻微误差,可能导致后来千差万别的预测结果,而误差总是难以避免的。这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蝴蝶效应,蝴蝶效应导致了天气预报不可能永远准确。股市中或许也存在混沌效应,某些信息的轻微差异可能导致未来价格走势的千差万别。在这样的世界里,未来也只是部分可预测的,并且可能导致不同个体掌握了不同的信息结构而对未来预测存在千差万别。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精确地预测未来是不可能的,但世界至少还是部分可预测的。经济领域的复杂性在于人的因素的复杂性。人们的知识结构、认识水平都会影响人们的经济活动,从而影响经济变量的变动规律。准确预测人类的行为是极其困难的,但我依旧相信人类行为至少还是部分可预测的。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类行为规律,并取得了相应的成就,这说明人类的行为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无法准确断定一个人下一步将采取怎样的行动,但我们知道一个外向型的人倾向于积极参与群体活动,而一个内向型的人倾向于独处。
那么股价变动是否可预测呢?我无法给出最后答案,但我相信它至少是部分可预测的。你或许无法准确地判断大盘未来一段时期的详细走势图,如到什么时刻会跌到多少点等等,但你可能断定未来大盘进入熊市的可能性极大,大盘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处于下跌趋势、并跌幅较大。我相信这一点,并且认为本书的知识能够帮助你实现这一点。你不用期望通过阅读本书就能够精确画出股价的未来走势图,也不可能通过阅读本书回答每一只股票未来的价格走势情况,但你肯定能够对于某些情形作出一些较有把握的预测。不过,这已经足以让你获取高额的投机回报了。
股价走势是否可预测?这是个开放性的话题。读者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且最好要有自己的想法,我特别鼓励每位投资者都应该深入地去思考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