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神荼郁垒两兄弟 中国家庭保护神
萍水相逢
举人
Rank: 3Rank: 3


举人勋章
UID 148
精华 2
积分 4923
帖子 977
威望 224
金钱 2711
贡献 6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8-22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5-4-8 00:0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神荼郁垒两兄弟 中国家庭保护神

门神,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家宅保护神之一。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过春节时在门上贴门神的习俗。随着历史的演变,门神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有捉鬼门神、武门神、文门神、祈福门神等,五花八门,职能各异。捉鬼门神中的神荼、郁垒主要流行于唐以前,钟馗则流行于唐以后。

“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吉昌;若不安,即门族衰微。”《黄帝宅经》序言中这段话,把安居视为家族繁衍的先决条件。如何才能安居?古人认为,阳宅首重大门,大门是保障居家安全的第一道屏障,这道屏障牢固与否,与每个家庭成员的安全和健康息息相关。因此,人们不仅在门面上做足工夫,还请神灵来守卫门户,每逢新春伊始,家家户户都在自家大门上贴门神和对联。

门神,最初的含义是“司门之神”,源于上古时期的自然崇拜。原始崇拜认为凡与人类日常生活有关的事物皆有神在,如家中的门、灶、床等都有神灵在里面。这些神灵在人间“司察小过”,定期向上帝汇报。为了报答和讨好这些神灵,人们每年都要祭祀他们。另外,在丧礼上也有礼门神的习俗。古代君临臣丧时,入门前先向门神致礼。《礼记·丧服大记》称:“君至,主人迎,先入门右,巫止于门外,君释菜。”“释菜”又作“释采”,郑玄注:“君释菜,以礼礼门神。”意思是,君王进门前,脱去华美的外衣,向门神致礼。但早期的门神只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并没有具体的形象,与后世的门神有所不同。



神荼郁垒兄弟驱鬼辟邪共守度朔山。

后世民间所信奉的门神,并非司察人间小过的门户小神,而是从其他地方请过来守卫门户的各路大神。其中有传说中的捉鬼神、有天上的星宿之神、有历史人物、有道教神灵以及民间神。其职能也各有不同,有的负责驱鬼镇妖,有的负责守护家宅,有的负责迎祥纳福,能满足人们的各种心理需要。按职能的不同,可以将门神分成以下几类:捉鬼类、武士类、文官类、祈福类、道教神灵类。

捉鬼类门神起源较早,这种门神据说始于神荼、郁垒,后来又增加了一个钟馗。神荼、郁垒是古代传说中的捉鬼神将,在《山海经》、《风俗通义》、《重修纬书集成》、《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书都有记载。

传说神荼、郁垒二神是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一棵大桃树下,这棵大桃树盘曲三千里,上面有一只金鸡,早上太阳出来时,第一缕阳光照在金鸡上,金鸡就大声鸣叫,于是天下所有鸡也随之鸣叫起来。度朔山有两个门,西南方的门叫神门,由神荼守卫,凡有邪神入山偷桃,神荼就用桃木剑砍其颈,用桃枝贯其腮,并将邪神投入海中喂毒龙。东北方的门叫鬼门,由郁垒守卫,如发现饿鬼上树偷吃,就缚以苇索,射以桃弧,扔到山坳里喂老虎。还各有十名壮士协助二神,所有邪神恶鬼见了他们都闻风而逃。

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在上古时期已经开始流传。《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称:“于是黄帝法而象之,因立桃板于门户上,画神荼、郁垒,以御凶鬼,此门桃板之制也,盖其起自黄帝,故今世画神像于板上,犹于其下书‘左神荼’‘右郁垒’,以‘除日’置之门户也。”“除日”指黄道吉日,有“清除”的含意。

为达驱邪目的 长相凶神恶煞把神荼、郁垒二神的形象画在桃木板上当门神,这种习俗始于黄帝时期显然是不可能的,因先秦时期的典籍都没有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东汉时人们已经把神荼、郁垒当作门神了。东汉学者蔡邕《独断》云:“岁竟,画荼垒,并悬苇索,以御凶。”到了魏晋南北朝,这种习俗在民间已广为流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岁旦,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

而且最初的捉鬼门神也不是画在桃木板上,而是用桃木雕成神荼、郁垒的形象,称为“桃人”,悬挂在门户上。因雕人像比较麻烦,才改为在桃木板上画二神的形象,并悬挂二神用以缚鬼的苇索。人们还把虎的形象也画上去,一方面表示二神执鬼以喂虎;另一方面借助虎威镇宅辟邪。《风俗通义》说:“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搜神记》佚文记载:“今俗法,每以腊冬除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左右置二灯,象虎眼,以祛不祥。”

神荼、郁垒两兄弟是驱鬼辟邪之神,其形象自然不会慈眉善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有一幅画,画中即有神荼、郁垒的肖像。二神坐在桃树下,袒胸露腹,虬髯虎须,头上长角,手执桃木剑,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这种“鬼见愁”的形象,显然是人们想象出来的。

在唐代以前,神荼、郁垒是民间最受欢迎的门神。唐以后,随着钟馗和众多武士门神的出现,饰桃人、绘二神贴门上的风俗简化为“悬桃符”。所谓“悬桃符”,就是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首。桃符每年换一次,宋人王安石的《元日》诗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放鞭炮、喝屠苏酒、换桃符的喜庆场景。晏殊的《元日》诗也描写了相同的情景:“屠苏醴酒盈金樽,郁垒神荼卫紫关。”直到现在,仍有不少地区的人们用桃符辟邪,或直接在门上书写神荼、郁垒的名字。



钟馗成门神与吴道子有关。

除神荼、郁垒外,深爱民间喜爱的捉鬼门神还有钟馗。对钟馗的来历,前人曾作过详细的考证。古人以椎驱鬼,《周礼》上说齐人称椎为“终葵”。人们在举行驱疫逐鬼的大傩仪式时,总要挥舞“终葵”。汉代大儒马融的《广成颂》中就有“挥终葵,扬玉斧”的句子。后世以其有辟邪之用,遂改“终葵”为“钟馗”,而取为人名。流传既久,又忘记了钟馗本为辟邪之物,而指为逐鬼之人。

唐代文人有作游戏文章之习,虚构了一个钟馗捉鬼的故事。据《唐逸史》、《补笔谈》记载,唐玄宗有一次生病,睡觉时梦见一个小鬼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自己心爱的玉笛,绕殿奔走。玄宗大怒,欲呼武士,忽见一大鬼胡髯黑面,破帽蓝袍,插笏执剑,先刳小鬼目,后擘其肢而啖之。玄宗问他是什么人,他自称是终南举子钟馗,因应试不第,羞归故里,触殿阶而死。死后被皇帝赐为进士,蒙以绿袍安葬。于是感恩发誓,愿为皇帝除天下之妖孽,言毕即告退。玄宗醒来,病就好了,于是下诏命吴道子图其像,以纪念他的功劳。

吴道子所画钟馗捉鬼图,虽没有流传下来,但画史有记载。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六称:“昔吴道子画钟馗,衣蓝衫,鞹一足,眇一目,腰笏,巾首而蓬发,以左手捉鬼,以右手抉其鬼目。笔迹遒劲,实绘事之绝格也。”钟馗捉鬼的故事因吴道子这幅画而广泛流传。自唐末以来,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多于除夕夜悬钟馗像于门,每逢新春佳节,皇帝常赏赐钟馗像给大臣。唐人张说在《谢赐钟馗及历日表》中说:“臣某言,中使至,奉宣圣旨,赐臣画钟馗一,及新日历一轴者……屏祛邪厉,绘神像以无邪。”五代吴越时期,忠逊王钱倧也在岁除之际令画工献《钟馗击鬼图》,并自题诗于图上。

后来,人们又将钟馗像绘于门上、壁上,逐渐取代了神荼、郁垒的门神地位,成为捉鬼类门神的主将。明人凌云翰《题钟馗图》赞道:“终南进士倔然起,带束蓝袍靴露趾。手掣硬黄书一纸,若曰上帝赐尔祉……颐指守门荼与垒,肯放狐狸摇九尾。”



※本文所有权属于萍水相逢会师楼 共同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拿得起,放得下;拿不起,也得放下!

顶部
lihonghua (lihonghua)
秀才
Rank: 2



UID 1224
精华 0
积分 2939
帖子 237
威望 0
金钱 32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0-23
状态 离线
爱不了  

顶部
gkg1166
秀才
Rank: 2



UID 4025
精华 0
积分 1462
帖子 132
威望 0
金钱 1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越办越好~~~~~~~~~`  

顶部
霹雳手成昆
秀才
Rank: 2



UID 1932
精华 0
积分 1817
帖子 123
威望 0
金钱 46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3-2
状态 离线
支持你加分  

顶部
qa1994279
等待验证会员




UID 1909
精华 0
积分 1677
帖子 142
威望 0
金钱 125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3-1-16
状态 离线
说的不错  

顶部
tomyang
秀才
Rank: 2



UID 5325
精华 0
积分 928
帖子 85
威望 0
金钱 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5-9-12
状态 离线
我在努力中  

顶部
寂寞味道
秀才
Rank: 2



UID 3172
精华 0
积分 1345
帖子 121
威望 0
金钱 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楼上的稍等啦  

顶部
鯹咸汪罔
楼客




UID 13386
精华 0
积分 553
帖子 43
威望 0
金钱 8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不错,感谢楼主

顶部
暴厥汽船
楼客




UID 19768
精华 0
积分 286
帖子 26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我也来顶一下..  

顶部
畅亮旷观
楼客




UID 19191
精华 0
积分 475
帖子 43
威望 0
金钱 2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看看..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 18:32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5403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