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天水秦腔旦角新秀——汪洪涛
会宁人家
秀才
Rank: 2



UID 5330
精华 0
积分 396
帖子 31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1970-1-1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5-9-14 08:27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天水秦腔旦角新秀——汪洪涛

汪红涛,女,陕西省眉县人。毕业于甘肃省艺术学校,天水市秦剧团优秀青年演员,主攻正旦。天水市民主促进会会员,甘肃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主演剧目有:《五典坡》(王宝钏)、《铡美案》(秦香莲)、《大升官》(李艳妃)、《三娘教子》(王春娥)、《庵堂认母》(王志贞)、《探窑》(王宝钏)《四贤册》等,在大型腔秦现代戏《山里红》担任独唱,并参加天水市秦剧团赴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栏目专场晚会演出;《庵堂认母》一剧被特邀赴甘肃省《大戏台》栏目录制。她主演的《探窑》曾荣获甘肃省首届旦角大奖赛银奖;《追姐》获甘肃省小戏调演金奖。甘肃省2007戏曲青年演员大奖赛二等奖。她的一篇关于秦腔《唱腔艺术浅谈》的短文也让我佩服,文章不长,也没讲什么高深的声腔理论,但很真诚,很朴实,读了让人很受启发。

作为平凉人,在我的印象中天水市人文旅游资源底蕴深厚。主要集中体现在五大文化上:一是伏羲文化,伏羲是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头,而天水便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二是大地湾文化,大地湾遗址距今8300多年,它较完整地保存了仰韶文化早、中、晚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首期发掘出土的8000多件珍贵文物,具有极高的考古和文化价值,在国内评定的二十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中列第12位,影响很大;三是秦国早期文化,天水是秦国的发祥地,秦人的先祖赢非子因牧马有功封邑于秦亭(天水一带),后经发展壮大,东迁陕西关中一带,并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统一大业。四是石窟文化,天水是丝绸之路东段的“石窟走廊”,驰名中外的麦积山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此外还有甘谷大像山、华盖寺、水帘洞、木梯寺等;五是三国文化,天水在历史上为陇右第一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天水处于蜀魏交锋的前沿,诸葛亮六出祁山、痛失街亭、智收姜维、计杀张合等重大战事都发生在天水,境内现有街亭、天水关、木门道、诸葛军垒等三国古战场遗址多处。

在天水农村,人们往往把皮影戏叫小戏,把秦腔叫大戏。陕甘两省一些有名的秦剧团都知道,在天水城乡,秦腔是最难唱的。这里的人不仅爱戏,而且懂戏,据说许多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村老汉却能把整段的戏文背得滚瓜烂熟。有时候他们还会亲自站到台上,美美的吼上一嗓子。许多年来,他们就这样在秦腔中得到满足和教化,并把秦腔艺术的韵味发挥到极致。因为天水本来就是西路秦腔的诞生地,而国家文化部的一项研究成果也表明,西秦腔正是现在秦腔的源头。西路秦腔在其演变过程中,明显借用了一些少数民族器乐,如主奏乐器板胡。秦腔唱腔为板式变化体,分欢音、苦音两种,前者长于表现欢快、喜悦情绪;后者善于抒发悲愤、凄凉情感。而西秦腔多以苦音为主,尤其以慢板见长,拖腔尤富特色。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西路秦腔虽然出现了萎缩之势,但在天水,古秦州的戏剧舞台上,仍还传唱着高昂粗犷的大秦之腔。“八百里陇原尘土飞扬,两千万人民齐吼秦腔”。对于自小听惯了西秦腔的当地村民来说,西秦腔的音符就像他们生命的音符,这样的音符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因为在西秦腔熟悉的旋律里,原本就有他们祖先的呼吸还有呐喊。所以即使是在最为空旷的河谷或者最为偏远的山野,这样的旋律有时也会无端响起,并且经久不息……

大约是2007年吧,18岁的天水姑娘李悦在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戏迷大叫板中突出五位兰州选手的重围,一举夺魁,为天水争得了荣耀。当晚,一位叫贺林的评委说:李悦年龄最小,唱得最老道。另一位评委说,从李悦身上看到了秦腔光辉的未来。在天水近代有名的秦腔名家中,首推米新洪和李瑞芳“双子星座”。米老是名贯西北的“花脸”,一曲《斩单童》几十年经久不衰,红遍大西北的山川梁壑,他是整个秦腔界响当当的“铜碗豆”。2005年春节,米老在伏羲庙与陈仲平先生联袂演出《二进宫》,其嗓音的洪厚、高亢,唱腔的自如挥洒让人钦佩不已。李瑞芳是以《梁秋艳》名震秦陕的,虽是眉户,但是一个很难逾越的里程碑。五十年代,曾因演出眉户现代戏《梁秋燕》中的秋燕而闻名,群众中有“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的赞誉。1956年碗碗腔从皮影戏搬上舞台的第一出戏《借水赠钗》中担任主演。李瑞芳至今还活跃在秦腔舞台上,2006年甘肃灵台皇甫谧艺术节上,已过古稀之年的李瑞芳和秦腔名家蔡志诚的一折《写状》让我记忆犹新,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无不体现了大家的风范。另外,天水市秦州区杨家寺乡有一位叫苏育才的秦腔演员,方圆百十里艺名浑响。他饰演的杨延景,不论是嗓音、“架口”,还是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造诣很高。他演杨延景,颇似刘易平先生,唱腔的高亢、悠扬、顿挫,所饰人物的智慧、作派、气质、风貌,真正达到了“武戏文唱”,让人回味无穷的境界。18岁的李悦只学了半年戏就到了名家赞叹的程度,这说明天水出秦腔人才,这里我再推荐天水市秦剧团的一位秦腔新秀,她就是优秀青年旦角演员汪洪涛。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13797801017dh8.html  作者:曹斌锋

顶部
我是小多
秀才
Rank: 2



UID 2570
精华 0
积分 1222
帖子 110
威望 0
金钱 1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唱腔艺术浅谈》

——天水秦腔旦角新秀汪洪涛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它那古拙浑厚的品质,体现在一切土生土长的艺术形态之中。而秦腔的艺术品格是最具代表性的。正如李白笔下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回”的声势和气韵!这是歌颂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伟大气魄,也是感叹人生易逝的悲壮情怀!

秦腔如何唱得文雅一些,清晰一些,这是当前我们青年秦腔演员所面临的大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个别演员在自发的探索有些年轻演员在此做了很大成绩。“四大名旦”“梅花奖得主”李梅,听她唱悦耳好听,感触很深,她怎能找到如此美妙的声音呢?好象是天外来音,美不可言!乌鲁木齐市秦剧团的熊小玲,她唱的好象是千门万户中海藻到了心灵的的最佳感应,她从秦腔的习惯唱法中冲了出来,把原有的唱法加以过滤和提纯,并揉进了其它剧种和现代歌曲的优点转化为一种低回婉转,温柔细腻而不失秦腔传统风韵的独特风格。

我是个主工正旦的演员,嗓子还不错,也取得了小小的成绩,演了不少角色,老感觉缺少很多东西,我想唱的是音乐性的语言,唱词是发自心灵的诗句。戏曲的唱,选择了最美的诗歌语言,最好听的语音,最动人的旋律,是表达最纯真的心灵。凡是好戏大多是抒发内心唱段而取胜的(比如《四贤册》),凡是优秀演员,都是在唱上有所独创,这就是我们今后要追求的目标!有一个小和尚问她的师傅,什么是“禅”的最高境界?师傅回答说:“饿了吃,困了吃”。小和尚大惑不解,师傅说:“世上都是饿了不能吃,困了不能睡。能够作到饿了吃困了睡,是很不容易的。只有修成  平常心才能做到”。一个戏曲演员能够做到“演戏就是戏剧中的人物,而不被个种私欲杂念所累”。其实凡事都一样。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难能可贵的艺术修养,就是在艺术的殿堂中有了可贵的“平常心”。由此我联想到我的唱,颇有感触!因为我的私欲杂念过重,触不到艺术之门。

唱是艺术的金玉之声,它不是技术,它是神圣而纯洁的,心灵不美,自然喷发不出秀美的声音,心灵永远是艺术的主宰!


顶部
呢抹
秀才
Rank: 2



UID 2892
精华 0
积分 1444
帖子 121
威望 0
金钱 10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初来乍到,请多多关照。。。  

顶部
不帅我也爱
秀才
Rank: 2



UID 3502
精华 0
积分 1595
帖子 138
威望 0
金钱 67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不错,支持下  

顶部
凈觉显家
秀才
Rank: 2



UID 13510
精华 0
积分 1638
帖子 45
威望 0
金钱 140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不错,看看。  

顶部
熬汲涵煦
楼客




UID 20320
精华 0
积分 669
帖子 48
威望 0
金钱 14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哈哈,看的人少,回一下  

顶部
七地龙殿
楼客




UID 19417
精华 0
积分 569
帖子 46
威望 0
金钱 63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爱不了  

顶部
暝晦长
楼客




UID 17544
精华 0
积分 567
帖子 44
威望 0
金钱 83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支持~~  

顶部
渠黎浙派
楼客




UID 8083
精华 0
积分 532
帖子 41
威望 0
金钱 8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好人一个  

顶部
阳暴繇
楼客




UID 13614
精华 0
积分 662
帖子 60
威望 0
金钱 2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我帮你 喝喝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9 04:12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6102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