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关注农村:甘肃省会宁县调研报告
心不在焉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进步奖1 进步奖2 进步奖3 长期在线奖 版主勋章 终身成就奖
UID 15
精华 37
积分 5203
帖子 1003
威望 184
金钱 882
贡献 121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6-15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17:03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关注农村:甘肃省会宁县调研报告

关注农村:甘肃省会宁县调研报告


教育

一、会宁县基本情况
会宁县隶属于甘肃省白银市,地处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在兰州以东150公里处。该县南接通渭县,北与靖远县毗邻,东靠静宁和宁夏的西吉、海源两县,西边有定西县和榆中县。总面积6439平方公里。下辖29个乡4个镇,357个村(居)民委员会,26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达到了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5.8万。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7041万元,县级财政收入2163万元,财政总支出24060万元,粮食总量16720万公斤,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361元,人均产粮299.6公斤。
该县地貌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多土山,深壑。全县地形大致可分为梁峁山地、河谷川地、黄土残塬三种类型,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该县古时称为会州,因为祖、厉二河汇流于该县,故又名祖厉县。

二、会宁县教育状况
会宁县在白银市乃至甘肃省都有高考状元县之称,每年的高考成绩都不错。根据会宁县教育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从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会宁县总共向大中专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3.18万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有200人,硕士学位的1000多人,学士学位的则有10000多人。同时还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培养了17万名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会宁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642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农职业中学2所,初级中学46所,九年制学校11所,各类小学559所,幼儿园18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目前在校学生169558人,其中普通高中学生12781人,农业职业中学516人,初中学生43991人,小学生104758人,幼儿园(包括学前班)儿童7512人。全县有教职工7460人(包括县请代课教师929人,工人及计划外用工127人),其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680人,农职业中学专任教师48人,初中专任教师2009人,小学专任教师3667人。各级各类学校占地面积445万平方米,学生人均占地面积27.6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55万平方米,学生人均校舍面积3.4平方米。
在会宁我们看到当地最漂亮的建筑都在学校,学校是当地最好的公共设施。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投入也比较大。
会宁在2003年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3年9月“两基”达标通过甘肃省政府的评估验收。在普九的过程中,各地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普九标准,大举借债修建校舍,购置教学设备等,很多学校和地方政府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会宁县教育局也不讳言此事,会宁为了普九各个学校基本上都背着债务,这些欠债基本上都要财政来负担,各级政府的财政负担不小。
会宁县有尊师重教传统,这一点我们在调查中也深有体会。不仅各地的学校建的漂亮,而且基本上每一家都有学生娃娃在上学,每一家的孩子基本上都读过书。我们遇到过从来没有上过学的孩子,但是她们家仍然有三个孩子上过学或者正在上学,只是因为家里比较困难所以至今没有上学。教师的待遇普遍比较高,以我们进驻的翟所乡中心小学来讲,总共有25名教师,平均工资为900元每月,比当地农民的年人均收入要高出9倍多。
会宁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到底如何呢?在白银市来讲,基础教育水平相对较好。因为会宁是一个大县,所以学生数量比较多,但是县级财政跟不上去,各类教育资源相对紧张,尤其体现在校舍、师资这两点上。由于会宁地区的地貌特点,交通不便,大山深处的小孩子上学比较困难。前些年为了普九,曾经对学校的布局进行了调整,裁撤了一些学校,合并了一些教学点,但是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一些村子里的孩子由于远离小学,适龄儿童不能及时上学,好多家里面就让大孩子等小孩子,姐姐等弟弟妹妹长到能够上学的时候,和弟弟妹妹一起去上学。这样一来就出现不少大龄学生,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
以前通过推行教学点来缓解交通不便地区低龄孩子上学的问题,但是实行起来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教学点由于远离本校,信息不足,条件不好,老师数量有限,开设课程缩水。而且教学质量相对较差些,培养的孩子等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回到本校后出现跟不上进度的问题。好多教学点用的房子还是窑洞、危房,水电都供应不上,虽然现在仍然有一些教学点还在运行,但是其存在的问题值得关注。
会宁地区的师资缺乏现像严重。虽然尊师重教,虽然各级政府比较重视教育,但是会宁地区是养人不留人,师资流失现像非常严重。
相关阅读:  伸出您的手 关爱代课教师 关爱山村教育

三、翟所乡、村概貌
翟所乡由14个行政村组成,共126个社,4300户人家,21700人。全乡面积为182平方公里,共有农田80823亩。该乡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洋芋、胡麻、玉米和西瓜,但是产量都不是很高。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但是产量也是不高,比如一亩麦子最高只能产粮300斤,最差的时候颗粒无收。玉米种植的效益可能会比较好一些,而且玉米种植大面积的引进了薄膜技术。玉米亩产可以达到1000斤,以市场价0.6元来算,收入可达600元,除去每亩薄膜80元,化肥30元,劳力等其他投入,每亩田的纯收入可达到400元左右。
全乡现有小学14所,中学两所。小学是每个行政村一个,中学是翟所中学和张成中学。其中张成中学是一所完小,即中学和小学是一体的。共有教师189人。砖木结构的学校共有8所,今年新建了一所砖木结构的学校,其余学校基本上都是土木结构,且多为70-80年代建成的。
关于乡级政府的编制,现实际在岗人员共45人,加上退休、离休人员,共有50人。实际的状态是处于缺编之下,但因为财政困难所以就没有补充新的工作人员。
乡里有一个文化站,是甘肃省政协扶贫援建的,总共花了3万多块钱,建了一个戏台,盖了5-6间房子,同时还有一些书。文化站有一个负责人,叫王军华,家住九河村,是一个残疾人,乡里每年给他100多元工资,主要任务是看管这些房子,至于图书现在怎样了,情况不清楚。王军华平时也在文化站卖书和文具。文化站平时闲置,只是每年农历五月初的时候,会有一批民间的积极分子来组织唱戏,主要是唱秦腔。
本地发展的阻力自然条件方面比较突出,全乡只有一条公路,即312国道。该国道经过该乡2个行政村,5个社。没有通公路的村子,交通非常闭塞,但基本上都有土路连接到公路,土路宽窄视山的高矮和距离公路的远近状况各不相同。有些土路可以通大卡车,有的只能过三轮车,最差的就只能走人了。目前一方面乡级财政比较紧张,另外一个方面修路铺桥这样的事农民没有热情了,乡级村级都组织不起来。
翟所村位于翟所乡中心部位,在会宁县东南20公里处,以前称翟家所村,现在称为翟所村,所在乡镇也名为翟所。翟所村由西门、东门、和王川、庄川、蘼地湾、郭嘴、大岔、水岔、马岔、大沟十个社组成,共303户人家,1261人,人均5.7亩土地。该村有初级小学一所,教学点一个,初级中学一个。共有学生720人,其中小学生600人,中学生720人。全村全年人均收入为1170元,乡人均收入为1150元,会宁县去年的人均收入是1600元。村中有村长、支书、文书三人拿工资。现任村支书为张伟军,男,45岁,高中文化程度,当兵七年后转业进村,自1986年起任支书,除中间有段时间离职外,一直任此职至今。支书主要负责各个社的农业税收缴、计划生育管理、调节各种纠纷。
在翟所乡乃至整个会宁县,卫星电视的普及率都相当的高,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一台电视机,且绝大部分是彩电。当地的固定电话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手机和小灵通的普及率比较高。当地的手机信号塔遍布在附近的山头。
由于当地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多,效率不高,所以大量的青年人外出打工,或者求学。近些年来,这种势头有增无减。
翟所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地乡村,各个社之间的分布特别分散。十个社分布在多达五道梁上,各自之间的距离都非常远。以翟所最大的村社和王川来看,全村80户人家分布在祖厉河的一个河川之上,但是各家零零散散地分布,彼此之间的距离都比较大。

四、当地的信仰问题
在当地我首先看到了建在山上的一座气派的白马大王庙。该庙始建于1993年,是周围数十个村庄几万名百姓集资修建的。我们去参观的时候本来是男女生一块儿上山的,在半山腰的地方,带路的老师忽然停了下来,一脸郑重地对我们说:“庙里是不允许女人进入的,所以女生们必须在山下等着。”女同志们不得已只好在半山腰先等着。我们几个男生跟着老师沿着陡峭的山坡小路爬到了山顶。这是一个民间的小庙,两层的门楼,两个配殿,一个三间的正殿。在进门的廊道上端挂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产孝血腥者不得入内。走进院子,里面和外面的民居一样非常干净,院子里面栽种着一丛丛井葵,红色的花朵在风中轻轻地摇曳着。还有一些我不知道名字的小花,一丛一丛的开着,花色异常鲜艳美丽。两边配殿里分别供奉着土地和一个黑面持斧的神,正殿门口挂着一块匾额:神恩浩荡,门口的走廊上一口铸造精美的铁钟,钟上面有木槌一个,游客可以拿木槌敲击铁钟,铁钟声音清脆悠扬。仿古的庙宇建筑在檐角上都挂着一个个风铃,山风吹来,铃铛发出悠扬的响声,在山谷和沟壑间飘荡。通过铁钟上的铭文才了解到,这是一个白马大王的庙观。进了大殿,壁龛里面一个布轿,布轿里供奉着白马大王的泥塑。给我们带路的老师们进庙以后都纷纷跪下,焚香磕头埒酒,而且要求我们也同样的烧香磕头。
回来的路上,见到我们好奇,几个老师继续给我们讲当地敬神的事情。每年农历的三月三和五月初当地庙会组织都会搞大规模的庙会,请秦腔戏团来唱大戏。当地如果有人长期生病的话,也会到庙里面去烧香的。还有就是每年的除夕夜的时候,当地人都会聚到庙里争着上到除夕的第一柱香,能上到第一柱香的一年内都会诸事平安。
当地有庙的村子并不在少数,但凡有点财力,各个村子都会修建自己的庙宇的,各个庙的大小视村子的大小而各不相同。
7月20日下午我们下乡家的时候,到一个同学家里去。在进门之前,我注意到,他们家在大门门框上面挂了一串东西,其中有镜子、写满字的苻、朱砂纸等。后来私下里问了别人,才知道这位同学的妈妈长期生病,所以家里面求了一个神苻。
后来还知道,翟所乡的大庄山小学和庙在一起,村里百姓一直只给庙里通电,不给学校电。主要是因为如果学校里面有电,据风水先生说这对庙和全村人都不利。对此村级、乡级甚至县级有关领导都过问过,但是一直不能奏效。
我们进驻的翟所乡中心小学,因为在公路边上,所以历年来频频发生交通事故,老师学生因此而丧生的每年都有几个。村民强烈要求校长更改校址或者更换校门。无奈之下,校长只好请来风水先生。就这样前前后后校门动了不下三次。
我们在的时候,会宁县的桃花山上正在搞大规模的庙会活动,听说因为人数众多还挤死了几个人。这样大规模的庙会每年农历的六月十八、十九、二十都会有。桃花山上有多达20座的庙观。(甘肃会宁队供稿,编委会整理)

顶部
abc-hama
秀才
Rank: 2



UID 561
精华 0
积分 3229
帖子 249
威望 0
金钱 48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6-6
状态 离线
爱不了  

顶部
flaurar
秀才
Rank: 2



UID 221
精华 0
积分 3011
帖子 248
威望 0
金钱 28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9-13
状态 离线
拿分走人呵呵,楼下继续!

顶部
土匪 (组撒这来撒)
秀才
Rank: 2


UID 87
精华 0
积分 2469
帖子 247
威望 2
金钱 11
贡献 2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7-24
来自 甘肃会宁
状态 离线
初来乍到,请多多关照。。。  

顶部
白狐vs书生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进步奖3 进步奖5 进步奖6 进步奖10 爱心大使奖1 版主勋章 灌水英雄奖
UID 193
精华 19
积分 53855
帖子 1840
威望 301
金钱 47844
贡献 584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9-3
来自 会宁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9-2 11:38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加油啊!!!!顶哦!!!!!  

顶部
laohaibang
秀才
Rank: 2



UID 1467
精华 0
积分 2300
帖子 196
威望 0
金钱 14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2-1-21
状态 离线
晕  不信啊  

顶部
hjg515
秀才
Rank: 2



UID 615
精华 0
积分 2582
帖子 217
威望 0
金钱 16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8-20
状态 离线
不错!  

顶部
李小燕
秀才
Rank: 2



UID 65
精华 0
积分 2523
帖子 215
威望 0
金钱 148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7-12
状态 离线
一楼的位置好啊..  

顶部
火龙
秀才
Rank: 2



UID 3207
精华 0
积分 1314
帖子 119
威望 0
金钱 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拿分走人呵呵,楼下继续!

顶部
zjy1053
秀才
Rank: 2



UID 495
精华 0
积分 2939
帖子 256
威望 0
金钱 12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4-15
来自 兰州
状态 离线
回复一下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 18:0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55285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