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的丧葬文化
还我漂漂拳
秀才
Rank: 2


UID 1431
精华 0
积分 2361
帖子 496
威望 15
金钱 149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2-2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7-6-26 16:12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的丧葬文化

在考古学中,将人类主要使用石器工具进行生产活动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后来又一分为二,将使用打制与磨制石器的时代划分开来,即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三个标志是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陶术的发明;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现在看来,有无陶器并不是新、旧石器时代划分的重要标准,两者本质的区别在于经济性质的不同。旧石器时代是攫取性经济,依赖大自然的恩赐,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途径是捕杀动物和采集植物的果实;新石器时代则为生产性经济,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劳动,通过发展种植与养殖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因而,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是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人们将其称为人类历史上的“新石器革命”。

甘肃是我国古代最着名的神话传说——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诞生地,他们都是龙的传人,公认的共同祖先,伏羲和女娲的功绩可涵盖旧石器时代至今的一万余年的历史长河。过去的古史传说与今日的科学发现,共同证明陇原地区正是中华远古文化孕育诞生的重要地区。

最早的陶器出现在距今1.5万年—1万年前。草创的陶器质地疏松,还没有完全陶化。陶器的起源与人类的定居生活或相对定居有密切的关系,定居生活需要有各种器物储藏食物和水,并且要有器物蒸煮食物,自然界提供的果壳、葫芦等天然物品当然是人类的首选之物,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必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不得不寻求新的容器来源。前面的那个传说不一定真实,但有一点却不可否认,在寻找代用品的过程中,人们从偶然的发现中认识了水、土与火结合的特性,然后有意识地用黏土捏塑成各种理想的器形,尝试陶器的生产。经过漫长的实践过程,土终于在水与火的作用下变成了满足人类需要的、形态各异的容器——陶器。早期的陶器为素陶,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便有了形形色色的彩陶。彩陶是将各种天然矿物颜料绘制到陶器上,形成各种五彩缤纷的图案,使陶器不再仅仅是实用品,而且还具备了艺术品的审美功能。

从彩陶的器类来看,早期彩陶如大地湾文化只限于饮食器,仰韶文化则扩大到盛水的瓶、壶形器,到了马家窑文化进一步扩展到瓮类等储藏器。总之,在彩陶发展的历程中,器类不断增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是集中在盛水和盛放食物的器类上。彩陶不仅是人类生活中的常用物品,而且还作为随葬品,以精美彩陶的形式来寄托对死者的怀念与尊重。

在中国各地的彩陶文化中,只有甘肃彩陶同时具备以下特点:第一,时代最早,地域广大。甘肃东部渭河、西汉水流域是中国彩陶的发源地之一;第二,在距今5000年——4000年间,中国各地的彩陶渐趋衰落,马家窑文化却独放异彩,在甘肃地区形成了中国彩陶的鼎盛阶段,其艺术水平之高,文化成就之大,使其它彩陶文化难以比肩;第三,在距今4000年以后,大部分地区的彩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甘青地区依然生存着一批坚持使用彩陶的先民,并进而将彩陶艺术向西传入新疆。

根据科学的碳测年代,大地湾早期彩陶距今为7800——7300年,比大地湾略迟的师赵村红色条带纹陶的年代为7300——7000年。甘肃境内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早期为7000——6000年,中期为5900——5500年,晚期为5500——4900年。甘肃东部继仰韶文化之后兴起了常山文化,其彩陶年代距今为4900——4300年,马厂类型为4300——4000年。进入衰落期的齐家文化彩陶的年代为4200——3700年。进入青铜器时代的辛店文化的彩陶年代为3400——2500年。河西的四坝文化的彩陶距今约3900——2500年。甘肃的彩陶最终结束于沙井文化,其彩陶的年代为3000——2500年前后,大体相当于春秋晚期。

彩陶的发展时段分为:初始期——大地湾文化;繁荣期——仰韶文化;鼎盛期——马家窑文化;衰落期——齐家、四坝、辛店、沙井文化。

进入马家窑文化时期,由于稳固的定居生活和进入铜石器并用时代,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甘肃中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马家窑文化时期古先民们的经济生活已发展成为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乐器的出现和陶、骨制装饰品的大幅度增多,表明了古先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愈来愈强烈,这一切都来源于农牧业的丰产为人类提供了坚实的生活保障,温饱问题解决了才会有更高的追求。

随着稳定的定居生活环境,原始先民们开始有了一定规模的墓葬群。最初的墓葬,和居住区没有明显的区分距离。根据白银市黄河流域、祖厉河流域已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观察,早期先民们的居住区和墓葬区混合分布在一起,不像现代人,居住区和墓葬区有一定的距离区分。根据遗址考古发现,早期先民们的墓葬形式主要有陶罐葬和石棺葬。

陶罐葬一般以墓群的方式分布。打开陶罐葬墓坑可以看到,当初我们的祖先先是挖一个长约4米,宽约2.5米,深约3米的墓坑,再在大墓坑的中间挖一个刚好能容纳一个人体的小坑,将死者放入墓坑后,开始在死者身体上方垒放陶罐,陶罐的堆积呈金字塔形,最下层数量最多,依次递减,有的墓坑内陶罐较多,有几十个之多,有的少一些,有十几个。陶罐的分布也非常讲究,内层为精致的彩陶,外层则由一些粗陶构成。陶罐码放整齐后,填上土就行了,上面没有墓堆。陶罐最上部距离地表也只有一米多。所看到的“陶罐葬”中的死者身体上已经没有任何衣物和附着物,只有骨骼完整地保存下来,入葬时仰面朝天。从头骨看,他们的头要比现代人小很多,但是身高都在两米以上,胳膊和腿骨很长,这应该跟当时他们处于游猎状态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关系,四肢显得很发达。从陶罐葬的墓葬方式判断,陶罐葬的形成完全为就地取材。当时西北地区植被稀少,但制陶技术又非常发达,我们的祖先于是用陶罐为死者掩埋尸体,一是不让死者的尸体直接与尘土接触;是陪葬,但在使用陶罐的时候,带着随意性。

陶罐葬的历史距今已有4700年左右,为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在甘肃境内的一种墓葬方式。它之所以频繁地出现在白银市的会宁县、靖远县等沿黄地区,正好印证了甘肃省为“中国彩陶之乡”这个称谓的确凿性。而陶罐葬的出现时代应该为彩陶文化达到登峰造极时期的马家窑文化时期,一部分出现在彩陶文化开始衰落,石器、青铜器、玉器开始发达的齐家文化初期。是我们的祖先制作彩陶使用彩陶最为鼎盛的时期。

同样在白银地区出土的屈肢石棺葬。1975年,甘肃省考古队和甘肃省博物馆野外调查队联合对景泰县城东南2公里处芦阳镇张家台遗址进行了考古挖掘,清理墓葬22座、其中石棺葬11座,木棺葬1座,土坑葬10座,共出土器物1935件,土坑葬10座。石棺葬的发现是这次发现的主要收获。石棺葬是由四块当地非常丰富的黄砂岩石板竖立起来围成的一个墓穴,将死者放入后,上面加盖好几块石板,这些石板长短不太整齐,但都是用锐利的器具凿出的,可以想象当时冶炼技术已经很发达。

为什么要称作屈肢石棺葬,是因为在墓穴内,所有出土的被葬者都是侧身屈身的姿势。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姿势,当时的石刻技艺毕竟不太发达,石板一般都太短,只有大概1.5米长,所以被葬者只能采取这种屈肢的姿势,但是真正的原因还有待考古专家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陶罐葬和石棺葬应该是最早的汉民族墓葬方式。直到西汉初年,汉民族的墓葬才被完全的木棺葬所替代,当然,不论是用陶罐还是用石棺、木棺,汉民族的葬俗基本上都遵循着土葬这一基本规律。作者:陇上铁汉

参考文献:

1.张行?古生物与古环境?第一版?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

2.郎树德?彩陶?第一版?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

顶部
丘陵浄教
楼客




UID 19076
精华 0
积分 473
帖子 43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回答了那么多,没有加分了,郁闷。。  

顶部
畅道波
楼客




UID 17442
精华 0
积分 619
帖子 49
威望 0
金钱 8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努力~~各位。。。  

顶部
七占沛濊
秀才
Rank: 2



UID 15127
精华 0
积分 530
帖子 48
威望 0
金钱 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慢慢来,呵呵  

顶部
驿路梨花
秀才
Rank: 2



UID 2184
精华 0
积分 1562
帖子 134
威望 0
金钱 88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哈哈,顶你了哦.  

顶部
朗信
秀才
Rank: 2



UID 3055
精华 0
积分 1331
帖子 115
威望 0
金钱 6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谢谢分享了!  

顶部
沙梨斋宇
楼客




UID 14414
精华 0
积分 396
帖子 36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我在努力中  

顶部
沙锅汰侈
楼客




UID 8943
精华 0
积分 353
帖子 32
威望 0
金钱 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应该加分  

顶部
冲薄阳
楼客




UID 13382
精华 0
积分 385
帖子 35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顶下再看  

顶部
七女池败兴
秀才
Rank: 2



UID 11885
精华 0
积分 353
帖子 32
威望 0
金钱 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好帖子,谢楼主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 18:39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51186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