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9岁女孩高考,闹剧一出?
泡泡小新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951
精华 0
积分 2409
帖子 552
威望 35
金钱 139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21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7-8-11 17:35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9岁女孩高考,闹剧一出?

近日,河南商丘一名9岁女孩参加高考,被认为是“神童”的消息广为流传。结果成绩出来,孩子考了172分。有网友称,女孩参加高考时穿的衣服印有某培训机构广告,家长涉嫌故意炒作。女孩的父亲回应称,这不是炒作,而是想引起社会反思。9岁女孩参加高考因何引发舆论热议?折射出当下教育的哪些弊病?本期聚焦,我们选编了两位作者的文章,展开探讨。

个性化教育不能走应试老路

据报道,女孩的父亲身穿那件定制的衣服对前去采访的媒体称,“当天就有几家媒体找到了我,现在已经采访过的媒体有十几家,预约采访的有三家”,并展示办公桌上堆放着的他自己编印的语文和英语教材。炒作的意图显露无遗,而目前众多的媒体去报道,也表明他成功了。这是更值得社会反思的地方,为何直到现在,社会舆论还这么关注所谓的“神童”?这位父亲用自己9岁女儿参加高考来吸引社会对其举办的“圣童班”的关注,恰恰就是看准了社会上还存在某种“神童情结”。

对于9岁女孩参加高考,在高考前舆论特别关注,都称这名女孩为“神童”,而高考分数公布后,由于只考了172分,才有媒体开始嘲笑。但如果这名学生考了很高的分数呢?会不会引起很多人膜拜呢?

女孩父亲说要引起社会对传统教育的反思,真正应该反思的是,在功利成功观的驱使下,很多家庭追求孩子早学习、早成才,把考上一所好大学作为成功的标志。20多年前,在这种早出人才的观念影响下,我国有多所大学举办少年班。后来,少年班的教学管理出了比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学生的人格、心理问题,于是有几所学校先后取消了少年班。近几年,少年班的招生又开始火爆,舆论对10来岁就考上大学的“神童”特别关注,于是又有不少家长渴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神童”。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还有少数体制内的学校,专门开设超常儿童班,说是因材施教,更多是学校借此选拔尖子生。这违反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不说,还让家长为争夺超常儿童班的名额,而对孩子进行提前教育,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从治理择校热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出发,各地已经叫停了超常班。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些号称颠倒传统教育,让孩子更好更快成长的“私塾”之类的机构又冒出来。这类机构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涉嫌非法办学,二是涉嫌违反《义务教育法》。而且,有的机构为吸引生源,更强调功利的成功。对此,有必要依法规范社会机构办学,同时关注受教育者个性化的教育需求。

对于学生,应该有个性化教育,也应该鼓励学校、社会、家长进行个性化探索。目前很多个性化教育并不是真正的个性化,而是单一高考升学评价体系下的提分个性化,走的还是应试教育路线。要改变这种情况,一方面,需要改革升学评价体系,切实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给基础教育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则是从家长自己做起,不要被功利的成功观误导,从一味关注孩子的成绩和考大学,向关注孩子成长和成才转变,真正重视孩子的人格健全和身心健康。(作者熊丙奇,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神童”试验不过是揠苗助长

9岁女孩参加高考,成绩不理想应是必然。10余岁甚至更早参加高考,把学习时间一再压缩,属于非常手段,违背了教育规律和个人成长规律,实为揠苗助长,不但无以获得预期效果,反倒会对未成年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甚至是一生的伤害。

揠苗助长的故事讲的是,为了使禾苗长得快,便将禾苗往上拔,结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任何事物都有其客观规律,若不尊重客观规律,仅凭主观意愿和热情去蛮干,那么实际效果就会与愿望相反。“伤仲永”的教训则说明,连方仲永那样天赋异秉的人,若没有长期的积淀和积累,也必然会“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一项有关1952年以来各省份“高考状元”的去向和职业分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状元”们学术成就较高,却不善经商从政。进入职场后,他们虽然大多打拼到白领阶层,但是,成为出类拔萃的行业顶尖人才和领军人物偏少,其成才率低于社会预期。而绝大多数小“神童”,最后更是“泯然于众”。这都是浮躁与功利之下,对教育规律的忽视所造成的恶果。

正是基于此,才有了时下在校教育的时间安排,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每个阶段的设计都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虽然通过效率的提升,可以适当减少在校学习时间,然而却不能随意跳跃和跨步,更不能未经科学的验证与评估,想当然去打造所谓的“神童”。拿自己的孩子做实验已属不智,还将其作为一种模式进行推广,以图达到商业化的目的,就不仅是一场闹剧,更是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悲剧。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当下,一些家长打着“反应试”的旗号,对孩子进行非科学化的家庭教育,“虎妈狼爸”和“棍棒式教育”大行其道。时下,“神童”式的揠苗助长,又以“9岁参加高考”的方式呈现,并赚足了舆论的关注度,虽然属于个案,然而背后的原因值得探析。恰是时下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以及对未成年人权利的忽视,造成了较为普遍的教育伤害。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立人格以及依法受到保护的权利。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尊重孩子自身意愿,家长不能将自身意志进行强加。忽视孩子的个性和成长规律,实际上就是应试教育的最大短板。“神童”之类的拔高,更是将其发挥到了极致。无论基于个案本身,还是普遍性适用原则,对“神童”试验的揠苗助长行为,都应给予坚决否定,并由此形成统一的舆论导向和教育原则,从而让此类闹剧不再重演。(作者堂吉伟德,系职员)《中国教育报》2016年6月30日第2版

顶部
暴主安济坊
楼客




UID 9449
精华 0
积分 520
帖子 40
威望 0
金钱 8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7-10-11 14:50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好帖子,要顶!

顶部
303461431
等待验证会员




UID 4421
精华 0
积分 903
帖子 82
威望 0
金钱 1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4-7-7
状态 离线
oh!magat!!!  

顶部
渠答鳞波
楼客




UID 5691
精华 0
积分 812
帖子 52
威望 0
金钱 24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越办越好~~~~~~~~~`  

顶部
石青山
秀才
Rank: 2



UID 9626
精华 0
积分 1654
帖子 44
威望 0
金钱 160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HOHO~~~~~~  

顶部
求援子
楼客




UID 16641
精华 0
积分 451
帖子 41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支持你加分  

顶部
暴主泣绪
楼客




UID 16984
精华 0
积分 473
帖子 43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好帖子,要顶!

顶部
湘求神
楼客




UID 19494
精华 0
积分 451
帖子 41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哈哈,顶你了哦.  

顶部
KC哥
秀才
Rank: 2



UID 20580
精华 0
积分 1994
帖子 53
威望 0
金钱 180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不错,感谢楼主

顶部
还是上善若水
秀才
Rank: 2



UID 1913
精华 0
积分 1833
帖子 147
威望 0
金钱 22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1-21
状态 离线
不错,感谢楼主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6 16:48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5933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