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会宁二中改革开放30周年巡礼
棩釷
举人
Rank: 3Rank: 3


进步奖5 灌水英雄奖 进步奖1 进步奖3
UID 1120
精华 0
积分 5033
帖子 907
威望 166
金钱 3199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9-2-23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0 11:30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会宁二中改革开放30周年巡礼

改革开放沐春雨 求实创新谱新曲
——会宁二中改革开放30周年巡礼

赵洪涛

会宁二中创办于1969年,始称会宁县城关中学,1977年更名为会宁县第二中学。学校真正选定校址、建设初具规模是在改革开放以后。3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二中人,在历届县委、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生为本,以师立校,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教学诸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2002年以来,学校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会宁赢得“西北教育名县”的桂冠立下了汗马功劳。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拥有7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700多人,教职工254人,建筑面积49000多平方米,图书实验达国家一类标准,校园三季花香,四季常绿,花木掩映,环境优美,闻名遐迩的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一、    硬件建设-----艰难创业求发展

70年代末期,学校只有几排土木结构的平房。学校于1983年多方筹资建起了教工宿舍楼,这是会宁二中的第一栋楼房。八十年代中期,牛郁贤任党支部书记,柏凤岐任校长后,学校先建成了教育招待所,使学校有了自己微薄的收入。1990年建成了教学大楼,学校的现代化建设拉开了帷幕。1993年建成中心花园、喷泉、假山、荷花亭等,美化了校园。1994年,在省教委的牵线下,香港广义和置业投资公司董事长冯燊均先生一行来二中考察,并投资80万元人民币捐建了“庆回归实验图书楼”。同年,学校整修操场,使体育设施达到了标准化要求。次年,又改建了校门,购置了图书、实验仪器等。在努力改善教学设施设备的同时,学校采取学校补贴、教师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先后了两幢教工住宅楼,100余户教师喜迁新居,真正做到了安居乐业。

1999年,张神明同志开始担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这时学生人数猛增,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硬件设施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学校又积极奔走,多方筹资,先后建成男生公寓楼和女生公寓楼,学生住宿宽畅舒适。平整硬化了校园,修建了旗台,铺设了给排水管道。后又修建了学生食堂,水冲式厕所。2003年,建成五层教学、办公综合楼,一下子解决了学生上课、老师备课场所严重不足的情况,使学校的发展规模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年学校还改建了教育宾馆和教工3号住宅楼。9月,中国银河证券公司捐赠的价值30万元的多媒体设备与相应教学软件装备的多功能电教室落成,后又装备了微机室、多媒体报告厅等,建成了校园区域网,给每个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2008年秋,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总造价900万元,具备教学、办公、图书阅览、师生健身等功能的综合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三层学生餐饮楼也已建成。风雨操场也将在年底竣工。这两幢楼房的投入使用,使得学校教学、办公、电教、图书、体育、卫生、餐饮等各方面的不足都得到弥补,学校的现代化建设告一段落。

所有这些,为会宁二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必备的物质基础。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宽敞而充满人性化的环境里,师生倍感家的亲切,工作、学习劲头倍增。

二、教师队伍------冰心一片在教育

30年来,会宁二中的发展之所以一年一个台阶,就在于有一支长期默默无闻、勤恳奉献的教师队伍。他们之中有备受极左路线迫害而依然重视教学质量的王元芳校长;有远涉重洋,来校支教的印尼华侨颜千杨和曾学娇(二人均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有为人耿直却一丝不苟,几十年如一日一心一意扑在教育事业上的白文虎老师……改革开放伊始,组织上任命李兰图同志担任会宁二中校长。他一上任,就狠抓教学质量,同时改进管理方式,为以后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了好头。1987年柏凤岐同志担任校长后,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全力抓教学质量,使得学校的应届生高考升学率多次名列全县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担任党支部书记的牛郁贤同志,能够任劳任怨,与多位校长密切配合,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有口皆碑的贡献。

世纪之交,张神明同志担任会宁二中校长。这时,学生人数猛增,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他先后担任班主任十几年,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并且能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他一上任,就狠抓校风校貌建设,不断完善领导值周制度和年级主任负责制的双轨制,对教师实行人文化和制度化相结合的管理办法,经过三年艰苦努力,使校容校貌和教风学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多年来,学校注重教学过程管理,坚持培养师德和师能,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全面提高,也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牛郁贤同志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柏凤岐同志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王彩学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7年,校长张神明作为甘肃省唯一的专家代表,参加了北戴河暑期专家休假活动,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国务委员陈至立等人的亲切接见。他还被评为甘肃省劳动模范,和柏凤岐、李一青、杨志仁、王金华、亢德慧、王彩学、景怀珠、刘尚谦、朱禧等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园丁”奖;栗宗林被省总工会授予“全省职业道德先进个人”称号;王俊锋、宋学义、魏成章等40人获“市园丁”和“县园丁”奖。学校通过“公开课”“汇报课”“优质课”“示范课”等活动,发挥名优教师的带动作用。许益保、吴尚慧、张神明等先后被评为甘肃省特级教师,张神明同志被确立为甘肃省首批学科带头人,他和王彩学、景怀珠、亢德慧、何智龙等人先后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赵洪涛被评为全国中学语文“教改新星”,他和张效谦、牛彩琴等人被评为省“青年教学能手”。有4人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70人被评为市、县骨干教师。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各级优质课竞赛,赵洪涛获第六届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省、市一等奖,刘尚谦、张效谦、田增渊、武涛周等先后获得市级一等奖,另有23人获市县等次奖。

辛苦的教学之余,潜心教研成了全体教师的追求。何智龙、柏凤岐、伏麒鹏、张学增、杨柏平等老师先后出版教育教学专着10部,全校老师发表论文400多篇。何智龙的专着《中学议论文创造性思维指导》被评为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赵洪涛的论文《农村高中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基本途径》被评为全省一等奖,魏振华主持的《中学生十大意识研究》等课题通过了省级鉴定……当然,更为可贵的是,那些长期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在自己岗位上奉献的大多数老师,是他们撑起了会宁二中的一片蓝天!二中的教师队伍是全县最朴实无华的,最能踏实工作的,这已经成为一种公议。他们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厚实的人材基础,也铸就了求实的光荣传统。

三、    教育教学---独领风骚二十年

走进会宁二中,你会看到匆忙的脚步,学习的身影。这里鲜花竞放,绿树成荫。使人油然而生眼见为实的感慨来——陇上名校,名不虚传。但要真正了解二中,还得从高考谈起。

改革开放以来,为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17300多名,其中考入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的有400多人。获得硕士学位的近千名,成为博士、博士后的超过200多人。如今他们有的已成为文化翘楚和科技精英,像留英博士后崔胜,留美博士后冯珂、李万同,留日博士王辉等;有的成为政坛骄子和商海俊秀,如副省级干部马维驹、市厅级干部冉万祥、何振中、牛新民等;也有的成为在各行各业做出骄人业绩的能人强者,如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申平和陈虎。恢复高考以来的全县文理科状元,出自二中的就有一半。自1985年以来的23年高考中,二中应届升学率21年居全县第一。特别是2005、2006、2007连续三年本科上线率居全市第一。自2002年以来,有马泽强、张可亦等14名学生先后进入全省高考文、理科前50名。

三十年薪火相传,学校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成了“会宁教育现象”当中最令人称到的话题。近年的高考成绩更说明了这一点。

2003年,在全县表彰的6名理科学生中,二中有5名,李国瑞同学名列全县文科应届第一名。

2004年,全县文科应届前五名中,二中有3名同学名列其中,全县第一名是二中邢梅同学,全县理科应届前十名中,二中 6名同学榜上有名。

2005年,本科上线603人,上线率达41%;重点上线186人,均居全县第一,张明炬同学喜获全县文科第一名。

2006年,全校本科上线763人,上线率41.2%,居全市第一;“希望班”61人全部考上本科,重点52人,本科、重点上线率均居全县重点班之首。

2007年,二中本科上线875人,上线率41.9%。全县文科前六名当中有4名在二中,全县理科前十名当中有6名在二中,尤为可喜的是马泽强以711 的高分摘取甘肃省理科状元的桂冠(他是会宁高考史上的第一个理科状元,也是会宁县的第一个清华保送生);杜晓燕以642的高分夺取白银市文科应届第一名。

2008年,本科上线1016人,应届生上线率名列全市第二名。汪佩宁同学成为继马泽强之后的全市第二个清华保送生,宿文、裴昶华、汪佩宁三位学子同年考入清华大学,也创下了会宁高考的记录。

多年来,历届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和学科竞赛,捷报频传。李晋荣同学制作的“快接转换保险器”获甘肃省第五届青少年科学比赛一等奖;徐亚博同学的研究项目“干旱区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及思考”获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田春荣同学发明的“液柱测微仪”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全市几十年来唯一)、全省一等奖。杨宗仁、魏建功、孙立朝、马泽强、汪佩宁等同学先后获得各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一等奖,有二十余人获省级一、二等奖。马泽强、汪佩宁因竞赛成绩突出而被送到清华大学学习,这在全县是唯一的。

会宁二中关注高考,但不唯高考。用现任校长张神明的话来说,就是:“先做人,后成才”。而事实也证明了这种教育的正确性。

2008年6月17日,二中高三(8)班的赵德众同学在郭城驿镇黄河干渠里抢救年仅14岁的陈志伟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个18岁的花季学子,一个“90后”的优秀代表,一个师生、家人、亲友心目中憨厚、懂事的青年,用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将18岁的壮丽青春,定格在2008年6月17日这一天,奏响了一曲青春的颂歌和生命的绝唱!最近,他被市委宣传部向省委宣传部推荐为“感动甘肃2008十大陇人骄子”候选人。李毅,家庭年收入仅有200元,却将联想控股资助的三年共10000元的资助金让给了和他一样困难的何江。郑彩霞,2003届毕业生,她在上高中得到香港爱国人士的资助时,把一部分钱偷偷地塞给和她一样贫困的张维花同学。这样的例子在会宁二中还很多。学校也为培养了这样的学子而感到骄傲!

四、捐资助学-----人间自有真情在

30年来,学校凭借务实的校风,踏实的教风,扎实的学风,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们不远千里,来到学校,纷纷慷慨解囊,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捐资助学大戏。1994年9月,在省教委的牵线下,香港广义和置业投资公司董事长冯燊均先生一行来二中考察,投资80万元人民币建成了“庆回归实验图书楼”,并为部分老师和学生颁发了奖金,学校为此勒碑纪念。2002年秋,学校在省教育厅、市县教育局的帮助下,艰难筹资20万元创办了“希望班”, 这一举措不仅资助6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完成了高中学业,而且使学校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说在整个会宁教育事业的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2004年,香港福幼基金会的客人三次来会宁二中,被清贫苦读的学子所感动,遂设立“雨林班”,资助贫困学生70人,每生每月发放120元,每学期共600元。2007年又增加一个班,使资助学生每年达到140人。2005年,联想控股曹之江副总裁,王津生主任、张璇经理来到会宁二中考察,决定捐资57万元设立“联想进取班”,资助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70名学生,每生每年3300元。今年又扩大至两个班140人。除集中设班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外,学校还通过其他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对其他班级的贫困生给予资助。首先,学校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每年自己拿出将近1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006年4月,县委书记常守远决定每年划拨民政救灾资金3万元,让高三特困学生免费在餐厅吃饭,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2006年,县长贾汝昌于百忙之中亲自牵线搭桥,联系江苏杜邦集团,每年为十位贫困学子资助3200元。近年来,学校贫困学生还受到海外基金、寰宇希望工程、兰州庄园公司等多项社会资助。2006年11月,中科院兰州分院化物所研究员、二中校友何志明会同另一校友党库仓,捐资10万元,发起成立了“会宁二中特困学生成才奖学金管理协会”,统筹安排在校特困生的资助工作。协会的成立,使学校资助走上了科学化、系统化的道路。以上这些举措彻底解除了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为日后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五、直面未来——直挂云帆济沧海

30年来,学校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各级部门的嘉奖。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甘肃省委常委、中共定西地委书记韩正卿来校视察,对学校的办学成绩给予充分肯定。1986年,原国家教委主任何东昌视察学校。原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也来校视察,并题词“教书育人”。1992年,原省委书记孙英视察会宁二中,对学校多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2007年,国家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甘肃省副省长冯健身、财政部文教卫司副司长吴仰东、国家教育部资助中心主任马文华来我校视察,看到我校办学条件简陋,却创造了惊人的高考成绩,赞叹之余,冯省长当场答应拨付资金100万元,吴司长当即答应100万元。刘主席回京后,多方奔走,最后筹资300万元,这是学校有史以来受到的最大一笔资助。

学校一度获得以下荣誉:1984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1992、2006年两次获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994年受到县委、县政府嘉奖,刻授“教苑典范”大型匾额一幅。1996年获省、市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优秀考点”称号; 1997年被省招办、兰州军区评为招收空军飞行员“先进单位”;1998年学校工会被白银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2001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安全文明单位”称号;2006、2007连续两年被评为“白银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比一等奖”(实为第一名)。学校也多次被新闻媒体采访报道。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甘肃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甘肃日报、新华网、新浪网、网易等先后来学校采访报道。光是2007年暑假,就有中央各新闻媒体二十一家来我校联合采访报道。2006年7月28日,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反映会宁教育的电影《血脉》在我校拍摄。陕西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纪录片《脊梁》也在我校拍摄了大量镜头。成绩已属于过去。2000年,经白银市委常委会审定会宁二中升格为副县级建制。学校级别高了,追求的目标也相应高了。校长张神明,书记禄兴祺,副校长王彩学、景怀珠、王俊锋、赵洪涛等新一届领导班子的管理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精诚团结,和谐发展,充满了人性化色彩。他们已制定了学校发展的远景规划和近年的奋斗目标,并积极地付诸实施,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办学水平迅速提升,教学质量跃居全市前茅。这样的管理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形成了具有二中特色的校园文化传统,而这种传统又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推动学校健康地向前发展。

会宁二中改革开放的30年,是艰苦奋斗的30年,是团结拼搏的30年,是求实创新的30年,是和谐发展的30年。回顾过去,二中人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展望未来,二中人满怀希望,充满信心。他们决心以求实创新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以争创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为保障,凭借其深厚的传统积淀,浓郁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校风,争创设施一流、师资一流、质量一流的陇上名校。翘首明天,会宁二中将载着全县人民的厚望,直挂云帆济沧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383f50100h625.html

顶部
曜德黄骝
秀才
Rank: 2



UID 20459
精华 0
积分 517
帖子 47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越办越好~~~~~~~~~`  

顶部
泥人求亲
楼客




UID 19928
精华 0
积分 506
帖子 46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真好。。。。。。。。。  

顶部
旷度暴繇
楼客




UID 10483
精华 0
积分 451
帖子 41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说的不错  

顶部
熬熬汲汲七百
秀才
Rank: 2



UID 17033
精华 0
积分 463
帖子 42
威望 0
金钱 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努力~~各位。。。  

顶部
渠椀波文
楼客




UID 18241
精华 0
积分 738
帖子 58
威望 0
金钱 10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楼上的稍等啦  

顶部
洽友沴魃
楼客




UID 9503
精华 0
积分 550
帖子 50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oh!magat!!!  

顶部
求爱淇澳
楼客




UID 19027
精华 0
积分 495
帖子 45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回复一下  

顶部
kswzgb018126
秀才
Rank: 2



UID 1480
精华 0
积分 2141
帖子 185
威望 0
金钱 10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2-1-31
状态 离线
越办越好~~~~~~~~~`  

顶部
三枪
秀才
Rank: 2



UID 2822
精华 0
积分 1594
帖子 139
威望 0
金钱 6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顶一个先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6 16:42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6266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