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霍氏联谊会《霍氏文化》部分内容
龙之吟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364
精华 0
积分 4014
帖子 696
威望 28
金钱 277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8-19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5 14:3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霍氏联谊会《霍氏文化》部分内容

时代的呼唤  崭新的起点

——首届霍氏联谊会暨《中华霍氏大典》研讨会在湖北召开仲秋月圆时,霍氏团圆日。2005年9月17日,来自湖北武汉、江夏、黄冈、红安、新洲及河南新县等7县市的黄冈霍氏世系宗亲代表,欢聚革命老区——红安县,畅叙亲情,共商霍氏家书——《中华霍氏大典》编纂大计。

黄冈霍氏世系是霍氏大家族的重要一脉,其开基始祖尊称为广八胜公,广七时公。他们自南宋后期,公元十二世纪中叶由江右饶州(今江西上饶)迁到湖北黄冈,定居武邑屯。自此,衣冠相传,恒产相守,枝繁叶茂、福泽绵绵。历代涌现出大批名人为祖国的强盛做出了巨大贡献。此次活动是由红安县霍同钊宗亲发起,由红安县霍同华宗亲资助召开的。会议就《中华霍氏大典》的采风、编纂和出版等具体事宜进行了讨论,就《中华霍氏大典大纲(草案)》的某些细节进行了补充与修改。与会宗亲畅所欲言,气氛融洽。

宗亲霍同生谈到《大典》的撰文时说:“修谱要尊重史实,内容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宗亲霍同华说:“《中华霍氏大典》顾名思义就是包括所有华夏霍氏族人共同的大经典,编纂内容力求全面,莫留遗憾。”

宗亲霍育明是来自武汉市新洲区的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他也是与会最年轻的霍氏宗亲代表。他说:“我们的《大典》应该向所有宗亲打开亮窗,不论是高官还是百姓,是富翁还是穷人,大家都能共享阳光……”

更让人感动的是,此次会议唯一的女姓不是霍家的女儿,而是霍家的媳妇。丈夫霍同喜在外地出差,不能按时返回。为了不耽误会议,她自己替丈夫而来……会议还就资金筹措及管理的具体细节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聚时光短,宗亲情谊长。首届霍氏联谊会暨《中华霍氏大典》研讨会是黄冈霍氏的第一次聚会,也是《中华霍氏大典》运作的试点会。正如河南新县霍汉云宗亲所说:“此次研讨会是星星之火。”但愿我们的热情能照亮百万霍氏族人的夜空。

顶部
龙之吟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364
精华 0
积分 4014
帖子 696
威望 28
金钱 277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8-1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7-12-15 14:3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威武之名说霍姓

霍姓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姓氏,尤其在汉代,霍姓因为霍去病和霍光这一文一武两兄弟的功绩而声名显赫,从而使霍姓成为家喻户晓的姓氏。

霍去病是西汉时期一位了不起的大将,他18岁时就以善于骑射而为人知晓,20多岁就开始带兵打仗,由于战功显赫,被汉武帝刘彻封为骠骑大将军。

霍去病英年早逝,在为他举行葬礼时,满朝文武和平民百姓从长安城内一直排到墓地为他送行,场面之宏大,历史少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霍去病在当时的声望有多高。

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是一位封侯拜相的文官,他曾辅佐汉代的三朝皇帝处理国家大事,20多年未曾有过差错。可以说,霍家兄弟是汉朝社稷的两位大功臣。

霍去病是山西平阳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临汾人。那么,霍姓起源于何时,发源地又是哪里呢据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马志超介绍,霍姓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就是距现在3100多年前,那个时候正是西周初期,周武王把他的弟弟叔处封在霍地,就是现在山西省临汾地区的霍州市,称为霍国,后来霍叔和蔡叔、管叔一起奉命监管殷商遗民,当时称他们为三监。后来,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霍叔也受到了牵连,最终被周成王废为庶人,而霍叔的始封地霍国依然存在,一直到春秋时期才被一度称霸的晋国所灭,霍叔的后人为了不忘故国,从此就以国为氏而姓了霍。

在临汾市郊区的高堆村居住的霍氏人家,就是汉代骠骑大将霍去病的后裔,他们在这里世代繁衍,已经生活了2000多年了。

霍姓人氏由其发源地山西外迁徒的历史始于秦汉之际,他们最初向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迁徒,到了1000多年前的宋朝时期,就有霍姓人氏迁徒到广东、海南、江苏和福建等地。

霍姓的英雄人物和故事有很多,所以一提起霍姓,就不禁使人感受到一种威武雄壮的英雄气概。

顶部
龙之吟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364
精华 0
积分 4014
帖子 696
威望 28
金钱 277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8-1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7-12-15 14:32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我们姓氏的“根”、“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她深深地潜扎在祖国的黄土中,静静地流淌在祖国的大地上,世世代代,绵绵不断,以一个符号传承着我们的血脉、我们的基因,延续着我们的生命。

寻根求源,寻根问祖,是上承先祖之钟灵,下启后裔之毓秀。使昭穆有次,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亲疏有分,各房各支,有条不紊;来龙去脉,一览清晰。也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继承先人所创造的文明,在寻根探源的过程中达到更深层的自我认识,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人类的进步作出我们的贡献!家谱是一个姓氏的灵魂,是同宗共族血亲集团记载世系和事亦的历史图籍。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员流动的加速,作为以姓氏为主要载体的村庄,将渐行渐远。为此,寻根探源也开始与时代赛跑。

近年来,已有许多姓氏在谱牒编纂方面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而我们的工作却远远滞后,这已成为海内外霍氏宗亲沟通联谊的一大障碍。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再现我们先人曾经拥有的辉煌,展示我们当代霍氏创造的成就,为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份厚重的精神财富,一大批霍氏宗亲纷纷要求编纂一部比较祥实的系通的霍氏家谱。为圆这一梦想,本人花费了6年的时间,足迹走遍了近百个霍氏村庄,收集了3百多万文字资料,与数百名有志于霍氏文化事业的宗亲,取得了联系。2003年12月起草了第一份《中华霍氏大典大纲(草案)》及其报告,2004年5月,将这一大典项目呈报上级有关部门,2005年5月,该大典编纂计划被郑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正式确定为重点社科项目。

自此,大典征稿,文化采风和海内外联络开始启动。同时各地霍氏同人纷纷自愿加入采编队伍。网络已普及到河南、河北、山西、湖北、广东、海南、上海、甘肃、安徽、北京和天津等省区。其中,广东中山市的霍柏森宗长、湖北红安县的霍同钊宗长、上海市的霍日炽宗长、山西太原的霍明阳宗长和甘肃会宁的霍兴成宗长等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这项伟大的事业,已收集和整理出大量祥实的资料,极大地丰富了《大典》的内容。

编纂《中华霍氏大典》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要完成这一神圣的使命,就要求我们霍氏宗亲精诚团结,同力协作,勇于奉献!

我们坚信,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大典》的编纂工作!自古霍姓人就透着一股英雄气,就蕴涵着侠肝义胆!我们的工作是有时代意义的工作!我们的执着和劳动一定能感动上苍!我们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

当我们在有生之年通过艰辛的劳动,捧起沉甸甸的收获时,我们会欣慰地发现自已上不愧烈祖烈宗,下不愧子孙后代!我们的虔诚将和先人的名字一起在历史的长河里闪光!

顶部
龙之吟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364
精华 0
积分 4014
帖子 696
威望 28
金钱 277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8-1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7-12-15 14:32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鲁山霍氏

河南省鲁山县尧山镇(原二郎庙乡)处于亚热带与北温带的过度地带。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以自然景观而名播四方的石人山景区就坐落于此。在这秀丽的石人山下,清澈的沙河岸边,居住着一支霍氏族人。数百年来,他们拓荒植绿,耕读传家,繁衍生息,已为鲁山霍氏的代表。

相传,这里的霍氏先祖自明代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徙于此,在沙河岸边一个叫碾盘沟的地方定就居下来,之后分为五门,搬迁到西沟、桑条沟和霍庄等地。由于时间久远,先祖史迹已无从考起。今尧山镇马公店村西沟组德高望重的宗长霍文源先生查碑文、寻方志发现,昔有“登、华”字辈的先人如:登云、登科、华升等史迹,除此之外别无探究。

如今,这里沿用的字辈有“——万,常永文秀,国富民强”九字。

河南芝田霍氏

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芝田村霍氏始族霍敏公是明代的一位镇殿将军(平越卫世袭千户),由南京迁至巩义。自此,芝田霍氏耕读传家,瓜瓞绵绵,枝繁叶茂,人才辈出,成为当地有一定影响的旺族。

据民国十八年编纂的《巩义县志》记载:霍敏公,大明朝洪武三年授昭信校尉(正六品武官);四年征蜀抵瞿塘,并征云阳,万州、重庆、顺庆、保定等处;九年调沅州卫;十年征思州、靖州等处蛮洞;十六年调平越卫右所,后征大小麻哈等处。父,信赠昭信校尉,管军百户。

霍敏公十数年随军征战,屡立奇功,政局稳定后,安居巩义芝田。之后二至五世均失考,六世为霍周公生子霍时亨。时亨公生六子:体仁、体义、体礼、体智、体信、卫国。从此,芝田霍氏分为六门。

相传,当年芝田村的霍氏祠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仿卞京龙亭修建,十分壮观。由于历史的原因被拆毁,现只存留一段残碑,从其只言片语中还可印证昔日芝田霍氏的荣耀。

顶部
龙之吟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364
精华 0
积分 4014
帖子 696
威望 28
金钱 277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8-19
状态 离线
霍氏家族的播迁

从公元前1122年到公元前661年,霍国共存在461年,从第一任国君霍叔处到最后一任国君霍求,历经十九代的生息繁衍,支系扩展,到霍国被灭时,这一霍氏大家族总人口已达到近万人。

当时,霍氏家族成员处于两种境况:一种是占领者强权逼迫他们或四处逃难,或被充军作战;另一种是由于国破家败,屈尊受辱,不得不隐姓埋名,四处迁移。因此,在山西周王朝所封霍国地域内(即现在的山西省霍州市域内),从秦代至今,始终寻觅不到有名望的霍氏家庭、霍姓名人或乡贤雅士,也查不到一处有霍字头的镇、村、庄之类的地名。更查找不到霍州市的霍姓谱牒资料。这足以说明,霍氏家族中绝大多数成员都潜散到外地,即使有留在原地的也早已经更姓改名了。

在整个春秋时代,大约有一百七十多个封国,即历史上所称的“东周列国”其中绝大多数的封国,是仅有一处城池或村落的封地,真正具有军事实力的强国只有12个,它们是:晋、齐、秦、郑、宋、鲁、卫、陈、蔡、曹、许、楚。这12个征战不休的封国和王国,其中有11个分布在我国的北方,集中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因此,霍氏家族的成员,凡是被迫充军打仗的,大都转移到了上述5个地方,战事停息之后,他们就定居在那里,然后有的又转迁到其他地方。此外,大部分霍氏家族成员,则就近迁移,南到山南临汾,北到山西太原,这两个地方成了后来历代霍姓族人的集散地。宋元年间,霍氏家族许多支系又纷纷南迁,分别定居在广东、江苏、湖北等地。霍氏家族历尽艰辛自强不息,直到汉、唐之后,在山西等地才陆续出现了一些霍氏望族和历史名人。

据我国最近两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霍姓人口约90万左右,不足全国人口总数的千分之一,排序在第一百七十位之后,是中国姓氏中的小姓。当代霍姓人口分布比较集中的省纷有广东、山西、陕西、甘肃、四川、河北、河南。

顶部
龙之吟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364
精华 0
积分 4014
帖子 696
威望 28
金钱 277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8-19
状态 离线
南海石头霍氏的先驱 —— 霍韬

南海石头霍氏的先驱 —— 霍韬

霍韬,字渭先,学者称谓崖先生,广东南海石头镇人。明正德九年(1514年)申戌科中会元,会试第一,殿试二甲第一,中进士,授兵部职方司主事。谒归成婚,读书西樵山,专攻经史。

1521年,明世宗朱厚〓即位,请出霍韬任兵部主事,后升任礼部尚书。

明世宗继兄皇位,就封号问题,文武百官众说纷纭,莫衷一事。皇帝征求霍韬意见,霍韬说应尊父为皇考、追封先皇为皇兄,皇帝立即采纳。但因此招致其他官员抵毁、排斥,于是霍韬称病辞官,回到老家。第二年,皇帝两下诏书请其还朝,他推辞不过,终于在嘉靖六年1527年还朝,主讲经筵,撰写“古今政要”,不久皇帝破格封任他为礼部尚书。

霍韬任礼部尚书时政绩卓着,主要有严令禁止治丧人家宴饮欢乐,以保持居丧守礼之孝;禁绝妇女进入庙宇寺庵;禁绝买卖良家妇女为娼;兴办教育;倡导和尚、尼姑还俗,参加劳动、接受教育。他在任内深得朝廷和百姓的好评。

霍韬博学多识,为一代大儒。他先后着有《诗经解》、《象山学辨》、《程宋训释》、《渭崖集》、《西汉笔评》、《渭〓家训》等留世之作。其中《渭崖家训》主要是训导自己的儿子和侄子们以及他们的后代,一定要参加农耕劳动,要懂得老百姓的艰辛,要有老百姓的劳动观念和感情,从而养成自己勤劳、朴素、诚实的品格。纵观霍韬所着的《渭崖家训》,不失为治家良训。

霍韬家训,被收录于观今出版的《名臣家训》一书,这是霍氏姓族文化的一个亮点。

霍韬有四个儿子,其中三人考中举人,一人为进士,他把按制荫袭的美缺让给了别人,不允许自己的子孙无功受禄。

顶部
龙之吟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364
精华 0
积分 4014
帖子 696
威望 28
金钱 277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8-19
状态 离线
当代霍氏的骄傲—— 霍英东

当代霍氏的骄傲—— 霍英东

在港台的亿万富翁中,霍英东的知名度可以说是最高的。这不仅因为他个人资产大约有130亿港元,更因为他连续几届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在1993年又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然而,霍英东的出身,也许要算亿万富翁中最苦的一个!

他的祖籍是广东省番禺县,但是从他祖父开始,全家就离开了陆地,常年居住在舢板上,被人称为“舢板客”,这样的人无家无业,像水上漂浮的柴片一样的到处漂流。

1922年秋天,霍英东就出生在这样的舢板上。他最初的名字叫霍好钊,后来改叫霍官泰;抗日战争爆发后,年轻气盛的他自己改名英东,意思是要“英姿勃发于世界的东方”!

身为亿万富翁的霍英东,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祖国。从70年代开始,热爱体育的霍英东,就积极努力争取恢复中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应有的地位,为发展祖国的体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1974年,他以香港足球协会负责人的身份,参加亚洲足球协会会议时,努力争取多数会员国的支持,使中国恢复了在亚洲足球协会的会员席位,为中国全面恢复在奥林匹克委员会和其他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合法席位打开了广阔的通道。有人开玩笑说,中国出了个特级体育大使霍英东!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霍英东率先积极投身中国大陆的经济建设事业,从广州白天鹅宾馆到中国温泉宾馆,从公路到桥梁,从体育基金到残疾人福利基金,从暨南大学到英东游泳馆……霍英东的总投资在10亿港元以上!他一再表示,他已经是80岁的老人了,并不希望把钱留给子孙,只想在去见祖宗之前,能够替国家和人民出一分力!有一次,当人问他一共向大陆捐赠了多少钱,他一时竟回答不出来,却很谦虚的说:“我的捐款,就好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作用是很小的,说不上是贡献,这只是我的一份心意."霍国政

霍国政,河南中迈永安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河南省劳动模范。1945年,霍国政出生于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芝田村一个农民家庭。他博学多识,智慧过人。曾当过教师,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1983年,任芝田乡工业办主任,后任芝田乡乡长。

1989年,霍国政受命担任巩义二电厂长,使曾经亏损的企业,当年实现利税1100万元。在几年时间内先后成立了河南永峰电力有限公司、河南安峰电力有限公司、河南华懋电力有限公司和中迈永安电铝有限公司3家电力公司,装机容量达25万kw,一座年产6万吨电解铝厂和一座年产4万吨碳素厂等多家企业的集团公司。1999-2003年,巩义二电向国家纳税2.487亿元,企业利润累积1.94亿元。

巩义市委市政府就霍国政的突出贡献奖励他192万元,而他却全部用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上。

霍国政的非凡才能和个人魅力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他已成为河南霍氏的代表人物之一。

顶部
龙之吟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364
精华 0
积分 4014
帖子 696
威望 28
金钱 277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8-19
状态 离线
霍平均

霍平均,中共党员,河南省伊川县人民医院院长、伊川县、洛阳市政协委员。河南省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权益维护与自律”委员,国际华夏医院管理学会会长。

霍平均1956年出生于河南省伊川县常川乡常川村一个农民的家庭。高中毕业后走进绿色军营。1978年,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毕业。1986年霍平均从部队医院转业到伊川县人民医院,历任外科支部书记,外科主任兼支部书记、业务副院长、院长。任院长后,他在医院经济形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资,在人才建设和硬件建设上投入500多万元,有效地提高了县医院的诊疗水平,从而带动全县医疗事业跃上新台阶。

1999年他当选伊川县和洛阳市政协委员,他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积极参政议政。历年来,提出多项建设性议案并被政府采纳。

霍平均任伊川县医院院长以来,医疗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该院荣获省文明单位、洛阳市十佳医院、洛阳市抽检无假药单位、二甲医院和爱婴医院等荣誉称号。该县人民医院成为豫西卫生系统县级综合医院的一面旗帜。

师古而化  超然物外

顶部
龙之吟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364
精华 0
积分 4014
帖子 696
威望 28
金钱 277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8-19
状态 离线
师古而化 超然物外

师古而化 超然物外——当代国画家霍春阳

霍春阳,1946年4月生于河北省清苑县。1965年考入天津美院(前身河北艺术师院),1969年毕业留校至今。现任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天津青年美协顾问。专攻大写意花鸟画。代表作品有与孙其峰教授合作的《山花烂漫》,参加全国第五届美展及建国卅年来优秀作品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林间》曾参加全国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被评为优秀作品,并被作为第六届美展专刊的《江苏画刊》作封面刊登。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军事博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深圳博物馆、山东美展馆等单位收藏。作品曾多次到日本、美国、法国、西德、比利时、澳大利亚展出。曾先后去香港、美国、日本进行访问,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先后在山东省美展馆、青岛市、河北秦皇岛市、保定市、邢台市举办个人画展;与孙其峰在沈阳举办二人联展;与孙其峰、赵松涛、杨应修在天津举办四人联展。作品在国内专业刊物多有发表。

有人称他的画淡远冲和,妙造天籁。他的画风师古而化,超然物外。达到了虚静雅致的境界。

顶部
龙之吟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364
精华 0
积分 4014
帖子 696
威望 28
金钱 277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8-19
状态 离线
霍氏宗亲的追梦之旅

姓氏文化是一种永恒,不会被尘世的纷杂遮,不会随时光的流失而淹灭,只会弥久更新。

追寻姓氏文化,是在拜读一部家史,拜读一部闪烁千年的传奇。

南国之行,把我的感受与您分享,把美好的瞬间永远典藏,但愿短短数日的走马观花,能再现一脉相承的亲情,开启霍氏文化的亮窗。

北国冰河初消融,羊城紫荆绽放时。2006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应广东霍柏森、霍财东宗亲的盛邀,我与湖北红安的霍同钊、江夏的霍同福一行三人抵达广东佛山,准备参加次日起程的赴桂寻宗活动。

一.感触霍氏文化

一踏上南国的热土,走近霍氏聚居的都市村庄,我们便融入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浓浓情愫和霍氏历史文化的厚重氛围。

在柏森、财东等宗亲的陪同下,当天下午,我们匆匆拜谒了当地的三处家庙。对一向梦萦魂牵的列祖列宗焚上一柱檀香,呈上一份虔诚和敬重。

柏森兄是一位造诣颇深的学者,多年来一直潜心于霍氏文化的研究;财东兄是当地家族事务的热心人、领头人。在他们的导游和解说中,我们的思绪在现实与历史的隧道中往返,在亲情与敬重中神驰。

自北宋末年,南海(即广州周围的广大地区)霍氏先人跋山涉水来到这一方尚属荒蛮的异域,开创基业,传播文明,霍氏家族在此逐渐强盛起来。到了明代,南海霍氏已是枝繁叶茂,瓜瓞绵绵,成为引人注目的名门旺族。自此,南海带有浓厚儒学的霍氏家族文化得以广泛传播,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

走进教子村

霍财东居住的村庄——“教子村”(已与城市融为一体),顾名思义就是文人以儒教纲常命名的,如果深究,说不定还会有着一个霍母苦心教子,终成栋梁之材的动人故事!

背依电力大厦的霍氏宗祠,是由霍财东等宗亲倡导捐资在原大宗祠 的基础上重建的,这座置身现代化城区的仿古建筑更显古朴典雅,苍桑与凝重。宗祠后面一棵千年古榕,盘根错节,枝叶婆娑,像一顶硕大的罗盖,给我霍氏后人带来无穷的庇荫。大宗祠是当地宗亲祭祖的地方,也是村民娱乐、休闲、叙旧和联谊的场所。

霍氏家庙的震憾

石头村,自古人杰地灵。石头霍氏更是人丁兴旺、富甲一方、人才辈出、代代英贤。从明代霍韬公到民国年间,居官从政的有52人之多,已考取功名,但不愿从政的更是不计其数。历史上,一个时期石头霍氏建有霍氏宗祠、家庙共计四十二座,石头霍氏在当地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可见一斑。如今的石头村霍氏家庙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规模之大,气势之雄伟实属罕见。

文敏霍公家庙的一副堂联为:“霍邑传旌俊彦鸿儒立德兴仁荣梓里;仪曹显达齐家治国高风大略激云天。”细细品读,我们就不难联想到霍韬公父子双进士的荣耀和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安邦的功绩。

的交上元古今文化融

上元村是一个霍氏聚族而居的现代化村庄,霍氏陶瓷业是这里的支柱产业。曾被誉为“陶瓷第一村”。起步较早的股份制经济给这里的霍氏宗亲带来了富足与安乐。

上元霍氏的始迁祖讳嵩、字子中,是山西河东太原郡霍氏数十代传人,北宋朝进士,于熙宁年间来到广东南雄珠玑巷,任南雄府教授。后卜居上元村,历史近千载,如今子中公的裔孙约有2万丁口,遍布珠江三角洲,甚至海外。

为纪念先祖的功德,历史上这里一度建起二十一座宗祠,现在残存的仍有4处。

2000年初,上元村霍氏宗亲捐资数百万元,建起一座名为“东谷楼”的霍氏宗祠,以十世祖霍端公的号命名,单跨宽33米、进深80米,建筑雄伟。宗祠中堂镶有上元始祖霍嵩公迁官来粤的陶瓷壁画,图中同行者有三人,箩担者有5人,一棵擎天巨榕,根深底固,枝繁叶茂,象征着霍氏家族的繁荣与昌盛。

广东佛山的霍氏宗祠之多,规模之大,在任何地方、任何姓氏中都是不多见的。一种同宗共族、血浓于水的亲情使得南海霍氏裔孙在先人们的冥冥护庇下,精诚团结和睦相处,营造了一方和谐,促进了经济腾飞。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8 06:4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7998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