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王姓的来源和演变
穷娃娃
举人
Rank: 3Rank: 3


进步奖5
UID 1196
精华 0
积分 11157
帖子 688
威望 86
金钱 9792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9-8-6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2 19:26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王姓的来源和演变

引言

王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也是世界上所有姓氏中人口最多的。虽然国内统计时,受到统计年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有时王姓排位第二,但是如果加上世界华人中王姓的比例,王姓在世界上就成了人口最多的姓氏,因为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如东南亚)海外华人中王姓比例特别大。

有些国家和地区的大姓中与王姓联系非常紧密的姓氏中,朝鲜、韩国和我国朝鲜族中的金姓的姓源就是以中国的王姓为主的。另外,日本、泰国和东南亚国家华裔中王姓为主要姓源的当地姓氏的比例也很大的。日本姓氏中以王氏为姓源的有三十支以上。有些国家(例如泰国、印尼、日本)王氏非常多,但三代以上的华侨,姓名中已看不出汉人的姓氏了。

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一九九二年对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抽样统计表明,全国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李、张三大姓。另据江苏的《扬子晚报》在一九九六年四月二日的报导,当时王姓的人口已超过了一亿人,比英国和法国人口的总和还要多。

一九八七年五月三日《人民日报》公布的中国新的百姓顺序时,王姓也是排在第一位的,证明那时的王姓还是全国最多的。当然,李、王、张三大姓人口的总数也不是恒定的,王姓人口在中国第一的情况,二00五年就被张姓改变。

由于王氏人口已经起超过了一亿,占中国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以上,于是研究王氏的姓氏渊源、谱牒文化和族群特征等多学科的课题,就成了研究中华民族姓氏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单元之一。“盛世构(祠)藏(宝)修(谱)”的古谚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在世界姓氏研究的过程中,中华王氏研究的领域可能是相关研究工作者最兴奋或最困惑的;因为无需讳言,中华王氏的形成和中华王氏的结构与特色,无疑也是世界上目前已经发现的,在姓氏研究史上最复杂,最丰富多彩最具个性的姓氏之一,例如闽台和南洋等地的华人华侨的祖先,很多是随王审知入闽的战将和功臣,所以入闽各姓的后裔之间相处非常融洽。

林姓是王子比干之后,与王氏同宗同源,宋建隆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福建总管林孚的儿子林惟悫娶妻王氏,在莆田生下了妈祖林默娘。默娘后来成了闽台讨海人的精神崇拜的偶象,从此以后,诸姓的生死福祸均系于默娘一身了。而中华民族的他姓诸神,也与默娘一样被诸姓寄托。中华王氏的诞生成长的过程,无不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和挫折的过程,是与每一个炎黄子孙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

在历史上,王氏之成为显赫的家族,是开始于晋朝的王导。他辅佐晋元帝渡江,在建业(今南京)建立了东晋,并且接连做了元帝、明帝、成帝三代的丞相。他的子孙,也世代簪缨,于是,他们这一家族,自然门第越来越高,最后演变成“合望族者,辄推王、谢”了。

也许是因为名望太高了,所以历来对于王氏的姓源,有许许多多的说法,令人有莫衷一是之感。

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京兆、河间之王,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此姬姓之王;出北海、陈留者,舜之后,此妫姓之王;出汲都郡,王子比干之后,此子姓之王;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翊1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阿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孙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这段记载,说明了姓王的人,并不是一个来源传下来的,以汉族来说,有的是周文王的后代,有的是虞舜的子孙,有的则是殷商比干的后代。这种情形,已经是够复杂的了,后来不但许多外族不约而同地改姓了这个汉姓,而且还有一些人也被赐姓为王,譬如,《汉书》上就曾提出,燕王丹之玄孙嘉,曾被王莽赐姓王氏;来自西域胡支氏的王世充也冒姓王。这么一来,姓王的人想要从姓氏上去追溯自己的血统,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王氏的姓源那么多,但是数来仍以出自周文王的那一支,名气最大。根据考据,使王氏成为望族的晋朝中兴名臣王导,就是这一支在山东繁衍的子孙。

既然王姓人众势大,则其子孙的遍布世界各地,自是十分自然的事。据《广韵》的记载,着名的王姓家族,大致有21处,即太原(在今山西省)、琅琊(山东)、北海(山东)、陈留(河南)、东海(山东)、高平、京兆、天水(甘肃)、东平(山东)、新蔡(河南)、新野(河南)、山阳(山东)、中山(河北)、章武(河北)、东莱(山东)、河东(山西)、金城(江苏)、海汉、长沙(湖南)、堂邑(江苏)、河南等地的王家。其中,又以太原和琅琊的王家最有名望。上面提到过的王导,是山东临沂人,自属于琅琊一派。

王姓起源繁多,以太原,琅琊最着名。

江南本会稽王氏。三国时,孙权有妾王夫人(吴景帝孙休母),被封为华亭候。娄候的陆逊,女儿就嫁给王氏。晋永嘉之乱,北方王姓多有合族南迁居于江南各地,并成为北来来最有权势的一支家族。这支也有进入上海的可能。可以断言,上海地区有王姓不会晚于两晋。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唐大中十三年(859)的松江《经幢记》,上有王六娘,王仕韶等人名;唐末有王腾,王敖分占华亭和练祁(今嘉定城厢)。

南宋建炎初,宋相王旦后人举族南渡,有太常寺少卿王迪定居鹤沙(今南汇下沙),金紫光禄大夫王镇定张堰,王元一支迁居昆山;其后人转徒嘉定、宝山王元乃王皋后人,王皋太傅公扈跸米苏(平江),家於荻川,王皋后一支迁徒嘉定江桥镇葫芦村,于明建王家祠堂,其后人散居于此,一处名小王家宅,二曰老王家宅,三曰郭家宅,四曰顾家巷,郭,顾二家因先搬来,故此二处王氏们经老名称呼,该地三槐后裔将三槐堂分为三堂,一称槐荫堂,二称槐藻堂,三称槐荣堂。其总面积约为35亩。三堂名号由乾隆二十八年嘉定状元秦大成书。秦大成是他们的学兄。三槐王家祠堂前植槐三棵,祠南一条官道。南至松江府,北通苏州府,祠堂受历代王朝册封。屋檐有二根冲天出刺,在明清代表权威的象征。右搭台唱天戏(大戏、京戏).逢年过节热闹非凡,宋祠共二十二间,正房为三进二厅。第一进为王子晋画象。大殿为黄帝巨型塑像,后殿为王祜率三子像,门额由明代副丞相王圻书“三槐堂”门上檐有“太原”二字,东西厢房有槐荫堂、槐藻堂、槐荣堂的后裔名册,并有陈列室安置先世英灵(神主牌)的地方。

据传,凡过三槐祠堂的文武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均进祠内拜 ,原祠内存有苏东坡手书“三槐堂铭”欧阳修、文天祥、王渊、王皋、岳飞、范仲淹、秦观、陆游、蔡元定、许衡、海瑞、戚继光、汪广洋、王鸣盛、王昶、王念孙、秦大成、朱雪柏的文稿和楹联,题词等。还有王昶修善王家祠堂记。

2乾隆皇帝曾恩赐碑文二块,由王昶置于祠外,以及王鸣盛随乡俗编纂诗经一部。

一、 对“王”的敬畏的认识

中国人很早就对“王”有了敬畏和崇高的认识,在殷商甲骨文中,曾多次出现了“王”字,而且使用的频率很高。王”字原是一把斧头的轮廓。那时的大斧是两面双刃的,显示了它的无所不能。于是它的斧口部分,就形成了“王”字上下部分的两横,斧柄则形成“王”字中部的一横。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王”就成为古代隶书和今天楷书时的样子。“王”字的原义是大斧,大斧既是劈山开路的工具,也是征战杀戮的兵器,谁掌握大斧.谁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谁就是“王”,这也是祖先以大斧作为权力的象征的原因。王字三横一竖,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管的”王”的不二学说。

《尔雅?释诂》曰:“王,君也”。《六书?故疑》:“王,有天下曰王。帝与王一也。周衰,列国皆僭号自王。秦有天下,遂自尊为皇帝。汉有天下,因秦制称帝,封同姓为王,名始乱矣”。《书?洪范》:“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王字的本义为“光也”,乃“旺”之本字。甲骨文写作大(佚三八六),大(粹一O二一),似火形,此取清代古文字学家之说,解作“火盛曰王,德盛亦曰王”。既然“王”字使用的历史很早,又与中华民族最早的文字同时出现,但是最早的“王”,和最早的王姓人是谁呢?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王”,当然应该是黄帝,他又是八百五十个氏族部落的首领、领袖和总统,他这个“万王之王”的头衔,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国王的“王”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在研究王姓起源的同时,我们祖先发源地的确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我们姓氏寻根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据《庄子/逍遥游》记载:许由是帝尧的老师,尧欲将治理九州的重任托付于许由,而啮缺又是许由的老师,啮缺的老师是王倪。伏羲和黄帝都曾与王倪论道。王倪、啮缺、许由,他们都是逍遥派,都是仙风道骨的长者,无论这些人物和故事的可信度如何,我们在事关谱牒和宗支的着述时,可能需要抉择。王倪与太原王氏的始祖、太子晋王侨一样,有点传说中的人物那种特有的、很神秘的气氛,他们是否能称为一个家族的始祖,承担起传宗接代的重任,我们必须慎重。如果真的连传说中的人,都可以被后人尊奉为始祖,王倪就可谓是中华王氏不争的第一人了。笔者对选择王倪作于为中华王氏第一人取保留意见的态度,对选择太子晋作为太原王氏的始祖之一则无异议。对关于太子晋为中华王氏第一人的说法则嗤之以鼻。

另一个较早出现在史籍中的王姓人,便是夏朝的冥子王亥,由于王亥的地位很高(夏王室的亲王),史籍中多有提及。王亥的存在,证明了王室即为王氏之源的论点。王亥的世系清晰,为黄帝第三十七世(此前有学者传为十世),夏王大禹的第七世孙。因为王亥的真实性没有问题,他的身分又确实是“王”。所以,由王倪王亥来共同出任没有争议的,中华王氏的形式上的不同世代的第一人,应该不存在问题(法律上的第一人应是大禹、子契、后稷)。而姬姓王氏的第一人,则非周朝的始祖周太王、古公亶父王业莫属。

二、谁是“王姓”的第一人

在此之前,常常会有一种误会的说法:王姓起源于公元前五六五年出生的太子晋,其实与太子晋同样有神话传说的王倪,早在公元前三千二百年的时候就很活跃了,晚一点的王亥,也比太子晋早生了一千3三百五十年。可能不需要讨论的是太子晋作为太原王氏的始祖,最后被传成了中华王氏的始祖。在这个地方,人们的概念混淆了。因为中华王氏的始祖,要包括姒姓王氏、子姓王氏和姬姓王氏三家,穿越了夏商周三个朝代,始祖是一个群体,不可能只是哪一个人。

太原王氏的始祖洛阳太子晋晚于齐国琅琊的王子城父一百多年,王子城父晚于姬姓王氏的始祖周太王王业近五百年,周太王晚于中华王氏始祖姬姓后稷、姒姓夏禹、子姓商契、妫姓唐舜(堂兄弟、稷为长)约一千年。稷禹契舜兄弟晚于末代伏羲的朋友王倪一千年。同样有传说背景的太子晋与王倪之间,相差了二千五百年。如果可以用传说中的人物做王氏始祖的话,用王倪可能比太子晋更有优势,因为王倪是黄帝的同辈。

太原王氏的始祖成了王氏的始祖,虽然只少了“太原”两个字,可是这一少就少了起码一千多年,使王氏比他们后代(例如林氏)的诞生还晚。如果中华王氏从太子晋开始,王姓之源的起点晚两千多年外,还会很大地影响其他姓氏的起源点的认定,例如张姓和林姓等中华姓氏百分九十的姓氏的起源的认定。

有些学者喜欢说王氏的得姓应该从周朝灭亡周王室崩溃后的子孙开始,因为周王室正确的母姓应为姬。既然是母姓,那就要从母系社会的结束起用父姓了。第一个父系社会的象征本来就应该为王的,因为父为金火,母为水云,王字在八卦中性属火当然为父姓,姬则属水为母姓就对了。氏,是父亲的身份,姓、氏合一时,父姓就当然就可以冠在名字前面了。

张氏等姓也是以姬姓为母姓的,但他们的开宗立姓为黄帝的孙子张挥,或曾孙弓正,比王氏的太子晋早了三千年。而根据“周武授氏”而得名林坚的,这个林氏祖传的、有法律依据性质的林姓第一人,则是从周武王的晚辈、商朝的王子坚开始的,这也比王姓的太子晋早了约五百年。这说起来就有些难为情了,林坚可是子姓王氏王子比干的后代啊!在王氏还没得姓的时候,来源于“王”的家族的其他姓氏怎么可能立姓呢?

王姓自战国末期将王位彻底让出后,除了新朝的王莽篡位,不再有任何人再去做皇帝了。以先秦王翦(前270——?)、东晋王敦(公元266——324年)为代表的许许多多王姓人都是有机会做皇帝的,但是却放弃了争取的念头,这可能是源于一个神秘的宿命,或是出于见好就收这种“中道”的、很“中国”的哲学思辨。

感谢周朝最后一代的“王”是周赧王,把周王室最后的江山交给了楚王负刍,否则他的后代要继续做“王”到现在的话,则王姓的人还没得姓呢。当然,这只是笑谈。因为还是有人会坚持王姓得姓于“王”的崩溃,他会不会是“忽略”了姓氏是可以因职而立的呢。他姓都是“受封”时得姓,王姓为什么一定要“失位”才能“得姓”姓王呢?

这里又有一个概念被偷换了:失位时只剩“王”的空姓(氏),不是才姓王,因为“在位”时的“王”,始终包含了王姓的王,王氏的王。也就是说,王氏在第一天做“王”的时候,就是理所当然的姓王的了。否则“以爵为氏”就成了一句空话。没有“王”这个最初最大的“爵”,就不可能有任何其他的“爵”和“氏”。“王”氏当然得姓于“周武授氏”、“太公封神”时得姓的百姓之前。岂有“授氏”者晚于被授者“得氏”的道理!

4也许,历经了夏、商、周三朝(前2070一前228)王室1842年的“王”的生涯,王氏最能够认识到“高处不胜寒”的意境,而永远地企翼于宰相、大臣这些“君之侧”的角色,为的是可以进退自如、潇洒飘逸一点吧!(事实证明:王氏宰相的进不是当皇帝,而是要有多一点讲话的资格;退就象东周王宗敬归隐,退就象汉王陵称病不出,退就象春秋时鬼谷子王诩的屡征不仕)。确实,可以姓“王”就很好了,何必一定非要做王那么辛苦,王是做出来的吗?也许,只有心中的“王”才是真的。(姓王也不错啊)三、王氏祖根的五个阶段

1、炎黄是王氏和他姓的总根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共祖,也是王姓的祖根。因为中华王氏的始祖群体中的禹契稷兄弟,就都是黄帝的第三十一世孙(此前传为六世),黄帝是公元前3200时代的人,禹契稷是公元前2070年代的人,一千多年的时间,怎么能只传六代呢?所以此前的研究,可能有较大的问题,因为如果证据不硬,结论就会很虚。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又说他是有熊国君,他的母亲叫附宝,见大龟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德王,故日黄帝。

司马迁的语言,充满了上古的睿智和神秘的色彩,但是不符合现代人的逻辑和慎密的审美。经过很多学者考证,黄帝是确有其人的。但是经笔者深入论证,发现黄帝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黄帝族群体。在优秀的黄帝族首领中,他们以黄帝的名义传位继位,总共持续了五百多年,共约十二代以上,最后才形成我们所说的黄帝族群体。

黄帝族和中华民族的其他始祖炎帝蚩尤等族一道,组成了中华民族的祖先群体。而中华民族的得名,则是来源于黄帝族的父母之邦,其父伏羲母亲的故乡,陕西兰田的华胥渚。“华族”就是华胥渚的演生,而“中华”又是“中原”和“华族”的统称。

黄帝的一生中,曾擒蚩尤于涿鹿之野,统一了北方。命仓颉写历史,始创六书;命风后演衍奇军之图,始制阵法;命隶首定数,而律度量衡以成;命伶伦定律吕,而始有五音;咨于岐伯而作《内经》,于是始有医药技术。此外,宫室、衣服、器用、货币之制,一切也都由他而来。据二00五年第十一期《收藏/拍卖》杂志介绍:在宁夏中卫大麦地的考古现场,发现了中华民族象形文字的原始阶段、图形文字的数处独立岩群。把中华的文字文明史前移至一万至一点六万年以前。最近发掘的浙江嵊州的小王山文明,也己接近了一万年。

以前人们说这些是历史传说,但是各地的考古发现,确都证明了在黄帝和更远(约公元前7000年)的时代,中华各地的农业文明已很发达,人们已会种植五谷,用陶轮纺织,铸造青铜器,使用文字,掌握历法,建造精美的房屋,说明关于黄帝等中华诸姓始祖的传说并非子虚乌有,而是证据确凿。

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是当之无愧的。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黄帝形象,是保存在汉代画像石上的那幅,是如此的栩栩如生,形象十分逼真。相传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先后被他派遣到全国各地,担任一方首领,帮助他治理天下。数世之后,黄帝的子孙便遍布祖国各地。

5中华民族的子孙都把炎黄二帝,作为自己的人文共祖和姓氏之源。二帝发祥于黄土高原,黄帝轩辕氏的家族,发祥于泾河流域的姬水,故此姓姬。炎帝即神农氏,发祥于渭河流域的姜水,故称姜姓。黄帝生于寿丘(今甘肃天水一带,一说是山东的曲阜),后居于轩辕之丘(今陕西渭南),长于姬水(今陕西北部或河南新郑)。他们的得姓,都出现在有文字发明的时代之前。

后来黄帝四处征讨,迁徙无常,东至大海,西到崆峒,北逐荤粥,南达长江。与炎帝战于阪泉,黄帝战胜炎帝后,势力大增,并与炎帝部落联合,尊黄帝为“大帝”,炎黄成为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中华民族的许多伟大发明创造,如日历(天文)、蚕桑(纺织)、舟车(战乘)、文字(雕画)、音律(舞蹈)、医学(中药)、算术(物理)、攻伐(战略)、占卜(宗教)、八卦(哲学)等,都创始于黄帝时期。而我们今天研究的主题,即姓氏产生的时代:甚至还早于这个时期。

司马迁在《史记》中,坚执天下皆同姓、同姓皆一家的思想,认为中华民族,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中国人的姓氏产生于唐、虞、夏、商、周等上古时代,而唐、虞、夏、商、周的古帝之姓皆出于黄帝。炎黄两位古帝,同为中国最早的得姓者。但炎帝只有姜、吕等姓的传承,而黄帝却分衍出姬、酉、祁、已、滕、成、任、苟、僖、嬉、儇、依等中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姓氏。

从《史记?五帝本纪》可知,黄帝共有25个儿子,其中他娶西陵氏的女儿螺祖为正妃,生下玄嚣和昌意两个儿子,后代都曾掌有天下,由此分出两系:玄嚣生蟜极,蟜极生高辛(即帝喾),高辛生放勋,放勋即唐尧(帝尧),此为一支;昌意生高阳(即颛顼),高阳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桥牛,桥牛生瞽叟,瞽臾生重华,重华就是虞舜(帝舜),此为另一支。

《夏本纪》:“禹者,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殷本纪》:契是成汤的祖先,而契又是帝喾的次妃所生。《周本纪》:周王室的祖先为后稷(弃),后稷乃帝喾的元妃所生。这样,“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姓。弃为周,姓姬氏”。

弃在儿童时代就有远大志向,他善于种植稷(高梁)、菽(豆子)、麦等粮食作物。被帝尧发现,破格提升为“后稷”(农官,主管农事,教民耕种,于是人们以官相称,称弃为“后稷”。由于当时刚刚在脱离母系社会的过程,文化方面的母系痕迹依然很重,这个“后”字,就是母系社会时的“王”或“大”的意思,后稷也是姬姓王氏的根。

帝尧封弃为“后稷”,使他成为“王”者。按照母系社会的制度,“后”就是“王”。“王”在当时的读音为“旺”,“旺”就是司职管理和统治的人,“后稷”就是“王稷”。因为在后稷之前,男性的氏族首长,都被称呼为帝,包括姒姓王氏的夏朝十七帝,名号前也多以帝先。当然,凡事没有绝对,黄帝的同辈亲属中,就有一位叫“凤后”的帝胄,与黄帝合着过史上首部兵书《凤后握奇军》。看来“帝”比“后”还是要高一个级别。

自商朝起,子姓王氏的商王们开始把弃作为“稷神”列入祀典,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倡植百谷、发展农耕的领袖和神。弃的“稷王”王位传了十二代,约504年。这十二代人的名字都叫后稷。由于稷王深得民心的尊贵和神圣,使稷王家族(一说嬴姓)的伯益得到了继承大禹王位的权利,大禹表面上不弗民意地让伯益上台,实际上将执政的资源全给了自己的儿子夏启,使他在争权时获胜。

摘自 新浪博客 永生道人

顶部
穷娃娃
举人
Rank: 3Rank: 3


进步奖5
UID 1196
精华 0
积分 11157
帖子 688
威望 86
金钱 9792
贡献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9-8-6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7-12-22 19:27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6夏启上台后,觉得祖先传下的“帝”,不如现在的“王”时毛和流行,所以就结束了三皇五帝的时代,自己改称“王”了,并追封自已的父亲禹为夏太王,可能这也叫“与时俱进”。虽然尧、禹、稷都是黄帝的五世亲孙,但是大禹和尧契稷挚封等五兄弟不是一个父母亲。后稷创下的尊严神圣的“王”的字号,被亲戚夏王们先用,作为稷王后代的笔者,心里还是有点酸意。真的,“王”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姓“王”当然也是一样,真的真的很好。

到了第十三代后稷的时候,夏朝的政权因革命而崩溃,受到夏王尊重的第十三代“后稷”因怕死而“自窜戎狄”,所以他也有一个很生动、很形象的名字“不窟”。人家说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不窟连庙和王位都不要了。不窟的儿子鞠陶和孙子公刘,被取代夏朝的商王封到“刘”地(后稷在“周”),赐爵为“公”(比“后”级别低)继续领导全国的农耕,加强祖业的经营,为了真诚相待,后稷从商代起,有了与三皇五帝一样的祀庙和祭坛,使稷后公刘们很有面子。

笔者曾根据典籍中盘古、燧人、伏羲、炎黄等人世系传承的资料,求证出了燧人氏生活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4990年,本人在大学的史前论坛,也曾作过关于求证过程的演讲,反应也基本是正面的。笔者得到了多方鼓励,正在再向前求证,则发现盘古生活在公元前6990年代。这些都不是无稽之谈,因为都来自史料的积累。(请详见本书王氏祖地及遗迹寻根卷)。

2、禹契稷是中华王氏的根

中华民族的祖根,也就是中华王氏的发源地,因为有国就有“王”,国在哪里,王室和王氏就在哪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从黄河上游甘肃的敦煌和天水、陕西的周原和西安、山东的曲阜、平阳,河南的洛阳、商丘和山西的翼城、太原等中原地区开始的。公元前2200年前,姒姓王氏的祖先夏太王大禹,子姓王氏的祖先商太王子契,和姬姓王氏的祖先后稷等人,共同组成了中华王氏的源头。

咸和九年(334),晋成帝司马衍效晋元帝司马睿,在永昌元年(322)欣然为宰相王导敕《琅琊王氏谱序》之法,也即兴为退休的宰相王导敇《江左第一世家王氏世图谱赞》:侍臣王导,三朝贤辅,始肇商周,派传文(王)武(王),翊秦佐汉,清忠亘古。不但清楚地说了王氏的发源是“始肇商(前1600-前1046)周(前1150-前228)”即到太子晋时,王氏肇始已一千多了。晋成帝为什么写得这么潇洒,因为他不怕唐高祖李渊,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日后还会被人弄出“天下王氏出太原”,这么一个三百年后的“圣旨”,吓得二十一世纪的王氏后裔还不得不“遵旨”照办。

唐代的翰林学士李翰为当时的宰相、琅琊王玙的家谱写序时,在第一行就表达了与司马衍同样的观点:“王氏之先盖出于周,自后稷、公牛迨乎(直至)太王、王季,至文(王)武(王)成(王)康(王)…。”这个臭老九的脾气很怪,他充耳不闻出身于太原的唐高祖李渊“天下王氏出太原”的圣旨,实事求是地把王氏起源于太王王业(前1165-1096)、周王王季的历史呈现于正史和谱牒之中,由于他的眼中和笔下始终没有谎言,常常为时人称为“义士”所以丢了官。李翰在喜欢胡说八道的皇亲面前(他也是李皇的远亲),也许不是一个好官,但是在中国的正史和谱牒史上,却留下了难能可贵的一笔。

欧阳修就“公关”一些,他撰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就曾迷失了原则(也许他真的是受蒙蔽),造成了我们今天在论述祖先时的混乱。他那篇精彩的太子晋是太原祖先的论述,虽然被喜欢抄书的人沿7用了一千多年,却仍然掩盖不了科学和真理的光辉:夏太王大禹和夏朝的十七代夏王,商太王子契和十七代商王,和姬姓王氏后稷家族的三十代子孙,及周太王古公亶父王业的三十五代王子王孙,就一直在陕西的周原和西安生活。直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宜臼下达迁都河南洛阳的命令,姬姓王氏的子孙在周原和西安总共繁衍了六十五代,共计1985年(后稷约2213年出生,周赧王前228年失位)。

一九一九年版的敦厚堂宋代王说族的《桃源王氏宗谱》卷首谱例中写道:王氏授姓之始有二:一自夏少康(前1945-前1923在位)封少子无余于会稽(其兄王亥),其子姓繁衍在越,谓皆王室之胄,而“以王为姓”。一自周灵王后亦“祖王为姓”,以昌大于“河南山东之墟”。这王亥无余兄弟“以王为姓”在前,周灵王后亦“祖王为姓”在后,昌大于“河南山东之墟”。把孰先孰后的王氏起源问题,简述的清清楚楚,根本没有太原什么事。

从此以后,中华王氏的繁衍,基本上都是以陕西的西安、和河南的洛阳这两地为主的。这是王氏发展的第一阶段。王姓发展的第一阶段,经历了从大禹诞生(公元前2100年)到王业去世(公元前1126)这个阶段又分成姒姓的夏王室(氏)的470年(前2070一前1600),和子姓商王室(氏)的554年(前1600一前1054),共约1024年。这个阶段浙江会稽也有大量的子姓王氏在繁衍,由于正史记载缺失,故免其述。

这个阶段,谱牒学上就叫作“中华王氏”的创源阶段。这个阶段内,也包括了姬姓王氏祖后稷,到周太王古公亶父止、共三十一代人的共同发展。和妫姓王氏祖虞舜及子孙的贡献。他们在创建中华民族的文明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响亮的姓氏之源“王”。这个时期的王氏代表人物是王倪(传说)、王亥(姒姓)、王业、王季(姬姓)、王叔箕子、王子比干(子姓)等。(由于妫姓王氏在中华王氏中很少有传承的线索留下来,或己融入他姓的王氏,故我们这里对他的论述可能会少一些)。

3、古公亶父(王业)是姬姓王氏的根

王姓发展的第三阶段,就是“姬姓王氏”阶段。这个阶段从前1165年诞生的周文王的爷爷、周太王古公亶父王业开始,到他的第二十五世孙、周灵王的长子太子晋王侨的诞生(前565年)结束。在这个阶段的初期,即前1042年--前1021年在位的周成王诵的时候,由周公主持,天下受到分封的诸侯王己经达到了53个,当时被从王室(氏)授姓的,也己超过了71国(姓),加上三皇五帝的遗姓,当时己有了100多个姓氏,并有了所谓的“百姓”之说。难道百姓之中没有王氏吗?如果有,则姬姓王氏至少在公元前1050年的周武王时期就有了。何必要等到五百年后的太子晋子呢?

当然,这个过程是从“周武授氏”为象征的,到“太公封神”达到高潮。史上曾有传说,太公封完诸位亲戚,忽然发现忘了封自己,于是就挂在门后,做了“门神”。当然,实际是周王把他封在了曲阜,齐国就是他儿子建的。这倒是王氏寻根现状的写照,因为此前的学者大多认为“周武授氏”和“太公封神”的大事件中王氏的得姓不是主角,因为周王姓姬,不用再授“姓”了。那些被周公授氏的人难道不姓姬吗?其实授氏与授姓并非完全一回事,只是那个授氏授的是“爵”,中国人的早期姓氏大多经过了以爵为氏和姓氏合一的过程,正是这些早期的姓氏衍生了我们现代的姓氏。其他的姓源可以以爵为氏,“王”为什么不可以呢?

“王”不是人封的,王“氏”才是王。就好象周公也曾说过的那样:“王”不是争来的,也不是封受8的。最早的“王”,就象后稷和古公那样,是“王”在人们的心中(所谓内王外威),甚至是王在家族的“命”里的。王业、王季和周文王在周原以“周易”和“周礼”奠下了王基,“易”是能力和理念,“礼”是政策和法律,所以后来礼崩乐坏的时候,孔丘老先生很着急,终生为克已复礼而奔走。“礼”和“易”是“王”者之所以为“王”的内在和外在的条件,后来的很多皇帝己不懂这个了。

人们对太子晋废为平民后,时人称他“王家”,只是一种尊重,一种发自内心的肯定,这不是王姓的授姓之始的凭证。否则,比他早两千六百多年(约前3200年出生)的王倪、比他早一千四百多年的王亥(约前1900年出生)、比他早五百多年的王季(前1110年仍在世)等人的名字前面,就没办法再加这个姓了。我们己经说过,男人以职为氏,王氏就是从“王”这个“职”而来的。从谱牒学讲:第一个“王”,就是王氏的第一人。此外,“王”也是一种哲学和宗教。是一种独特的姓氏文化遗传。

4、琅琊王氏的“根”是山东的太孙赤、王子城父和王亢王姓发展的第四阶段,为“琅琊王氏”阶段。这个阶段的前奏应该是出生于公元前700年时期的周平王之孙太孙赤,和出生于公元前720年至前650年时期的三代王子城父,他们的后代都在山东莱阳出现和传承至今。秦汉以后,东莱一带在琅琊境内,真正的琅琊王氏,就应从周恒王时的“齐襄公二年”(公元前696年)的王子城父开始的,琅琊王氏本来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琅琊时期的聚居地为今山东胶南、莒县等地,史称东莱、皋虞、临淄、沂川等名。

王子城父的生活时代,史籍中的记录是有矛盾的:一部分纪录是“襄公二年”,一部分是“惠公二年”齐襄公二年是前696年,齐惠公二年是前607年,证明至少有三代叫“王子成父”的齐国大夫经历了襄公、恒公、昭公和惠公这四代齐王。陈寿《诸葛亮传》中提到有一个打败长狄的战神“成父”,是管仲推荐的。管仲生于前730年,逝于前645年,如果“杀狄”是襄公二年的话,则此“成父”应在前720年以前出生。

周赧王退出河南洛阳的王城时,当时的河东太守王稽,曾秘密联系琅琊的旧族亡秦,对这一史料的分析表明:周天子下野后,周王室的贵族们就衰变成《史记》中的“旧族”而他们在后琅琊时期的聚居地,就在今山东省的临沂地区。秦始皇的大将军王翦、王贲、王离,这祖孙三代的封地武城一带,或全在这一地区的临沂境内,所以后琅琊阶段的开始,可以从王离战死时算起(前209年)。

此后,后琅琊王氏阶段因为其代表人物的世系,没有任何失记或可疑,就直接连着前琅琊了。而“后太原王氏”的阶段,因其与“前太原王氏”的阶段,约有近五百年(约前550年出生的太子晋子王宗敬,至约公元0年出生的王霸)的失记,所以只能分两段记。当然,也有好事的人物(晋穆帝司马聃和唐高祖李渊),因为政治的需要,命人补记了这一段的空白,但是错漏百出,史学界与谱学界均颇多存疑,实在难以为证,故不以为记。琅琊王氏的阶段,也是中华王氏的发展基本完善的阶段。从此以后,也会有一些零星的补充或汇入,大多是散逸者的回归(例如朝鲜国的乐浪王氏和我国东北的营州王氏),或形不成规模的追随(例如冒姓和赐姓)。

扯来扯去,总得有一个结论,否则我们王氏的姓氏寻根工作就会一筹莫展。当然,今天的结论,也许来到的稍晚,不然的话怎么会有那末多的高手在“琅琊”或“太原”的谜局中落下马来呢?是的,在说完9了这么多的绕口令般的非常老套的旧话之后,还是想讲一句很内心的大实话:不要分“太原”、“琅琊”好吗?既然王元和王威是亲兄弟,王导和王旷是堂兄弟,那就不要再分什么太原、琅琊了好吗?所以,我们从事谱史工作的同志,在研究不够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再参与此类的问题。

5、“太原王氏”的根群

王姓发展的第五个阶段,就是大家常说的“天下王氏出太原”的“前太原王氏”阶段。既然中华王氏始于夏商周的王室,为什么在王氏的后代中,还有大量的谱牒作品把自已最早的祖先,记载为太原王氏,这可能与唐代以后,有了唐高祖李渊的“天下王氏出太原”的传说所造成的结果,还可能与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在太原失踪有关,因为目前海内外所有王氏后人中,传说自已是王导、王羲之后代的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以虽然这些传说有点语无伦次,甚至东拉西扯,但不能不说没有一点道理。

例如浙江余姚的王守仁家族的谱系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王守仁老先生自己认为他是王羲之的后代,但是学者们均认定他是三槐王懿(即王导)的传人。而他的家谱上记录的却又是典型的拼凑后的太原王氏谱,王守仁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后代对他家世的研究和世系的排序一定非常的认真。现在连他的世系排序问题也如此的成为问题了,平凡人家的家谱问题岂不更大?王守仁家族的谱系,证明了谱牒界的尴尬。

结论是肯定的或也是神幂的,笔者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这个有点棘手的问题答案的关键。因为不但王姓的起源问题很困扰,“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的先后问题扯得就更多。这么多琅琊王氏中的王导和王羲之的后代,把自己称为太原王氏,只有两个原因:一是王羲之的父亲王旷的失踪之谜,(因为他和后代在太原只要超过六十年,他就是正宗的太原王氏了);二是说自己是太原王氏比较正宗、保险。王旷和王羲之家族的谱系,也是最典型的“王氏尴尬”。王导、王羲之后代大多说自已是“太原王氏”。

郡望、堂号的产生一般要有四个以上的先决条件:A、显着的、有社会地位的当地名人;B、巨大的、人口众多的群体;C、连续的、三代以上的繁衍;D、清晰的、有史可证的谱系(或文史记录)。太子晋没有上述四条依据中任何一条的条件,虽然太子晋是历史名人,但显然不是太原名人(因为他的户籍只能算作洛阳的),其他条件看上去更是连影子也没有。但是,这仍然不能妨碍我们将王子城父、太孙王赤和太子晋王侨定为“前太原王氏”,因为仅凭他们三个代表人物的迭续,就己超过三代多宗而且人数很多了。何况,史书上对他们与“晋”的关系的描述,和千百年同宗的认可,足可视为“公证”。

惟因如是,我们建议将姬姓王氏的太孙王赤(约前700一约前650)、王子城父(约前650一约前600)定为“前琅琊王氏”,太子晋王侨(前565一前549)和他们一定会有的子孙,定为“前太原王氏”,他们比“琅琊王氏”的始祖王亢(约前450年一约前380年)看上去确实要晚一些。这个定议中美中不足的,是前太原王氏的子裔(从公元前500年的王宗敬之后一公元50年的王霸以前),并未留下史证和谱证。而上述太孙赤和王子城父则在山东生活过很久,并留下了后代。此前人们议论中的这期间的太原王氏传人,全部是陕西、河南和山东的籍贯,请详见本书《黄帝和禹契稷历世子孙的世系图/表》的考证结论。由于千百年来人们的传说和爱戴,太原王氏的太子晋王侨,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圣人,并且不容置疑。但他肯定不是中华王氏的始祖。

10

四、中华王氏的世系寻根

1、历届的“王”就是王氏诸望的根

“国王以王为姓”(见《隋书/倭国志》),这是世界性的现象,朝鲜和韩国的“王”亦为“金”(金亦是英语和韩语中“王”的意思),这个“金”不但与王有关,甚至还与琅琊王氏的王仲有关呢。日本的国王也是以王为姓的。中国的王氏比世界上任何姓氏的人做王、做皇帝、做统治者都久、都多,如果加上姒姓王氏和子姓王氏的十七代的夏王和十七代的商王,及姬姓王氏的三十五代的周王,则王氏居王位的时间就要接近二千年了。

王氏在战国末年将统治者的权位交棒后,历代统治者,都基本沿袭了让王氏做宰相或宰相级的官员的约定俗成。(这一点与其他姓氏的人做宰相,大部分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打拼不同),豪门显贵,文人贤士均以与王氏通婚为荣。而且,在姬姓王氏八百年“王”的生涯,由于“周礼”和“韶乐”的气氛甚好,竞没有一个外姓人来夺成过“王”位!(最后的周赧王除外)。可见礼乐也感动过强人们。

王氏在历朝历代不但保持大姓的人口和影响,也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唯一一个始终是封建统治的中坚和对封建文化的建设负骨干责任的力量。而孔孟等姓则是从汉代董仲舒以后,才相对连续地起一些形式上的、或一成不变的礼教的作用,而没有多少建设性的、发展的功能。而其他姓氏的荣华显耀,总是此起彼落,断断续续的辉煌,他们紧紧拥抱着几乎是一盏永恒的太阳的王氏,在照耀中华民族璀灿的历史长夜。至少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大多数时间都是这样。

中华民族各姓的先祖是兄弟,是一家,这在我们从事谱牒研究时,是越来越强烈地感同身受的。但是王氏的研究与其他姓氏的研究的不同之处就是在于:研究王姓的主干,就是在研究中华民族周王室的天子们的后代,研究其他姓氏就是在研究中华民族周王室的天子们的亲戚们的后代。王姓就是周王室的主流,他姓就是周王室的支流,其中姬、姜等姓则介于王姓与他姓之间,既有周王室主流的血统,又有周王室支流的特征。当然,他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与周王室无关的姓氏,但是那就麻烦了,他们的源头或世系就很难确认了。

2、正史是国“谱”,家谱是野“史”

中国民间的姓氏文化研究中,捕风捉影道听途说博闻强记迁强附会的东西原本已经太多,所以如只凭过去的家谱寻根则是非常靠不住的,但是完全离开谱牒的姓氏寻根研究,则经常会造成在别人家的坟前拜自己祖先的窘况,不客气的说,以笔者收藏和研究王氏家谱最多的经验,还没见过无世系名号错漏,或祖地郡望易地的谱牒。王氏中的来无踪去无影的支系的后世人均多以琅琊、太原、三槐后裔自称,但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为什么。

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拿琅琊王氏和孔孟二姓的家谱,与其它姓氏的家谱相提并论,琅琊王氏的谱牒,从中华王氏的源头、周太王的三十五代太子暨国王的谱系起,都是由汉代史官司马迁的《周本纪》所纪之外,汉、晋两朝至隋、唐之际均由皇上敕颁,也就是说先由宰相写报告立项,皇上敕批,拨经费,然后才动手编谱,编完交皇上备案才算完。而一般姓氏的家谱则是由退休的小官僚、小文人、小地主们修撰的。相当多的家谱编的都很不靠谱,甚至非常离谱。家谱都错了,这个姓氏的寻根文化又会怎么样了呢?

3、家谱的寻根功能

为什么要这么认真甚至有点隆重呢?这要看家谱的功能了:一、是皇上封赏的依据;二、是政府抽11

丁的基数(例如三男一丁等);三、是家族传承的信息;四、是皇上的人质清单(祸灭九族时好按图索骥)。上述第四是专门对付王氏之类的豪族的,所以王氏们的谱牒总是由皇上们派人修撰。这样有三大好处:一、是给足了被修谱人家面子;二、是被编谱的人家的人事情况被皇上一览无遣;三、是能部分避免民间修谱时常犯的那些毛病。

4、《史记》有稽的王氏

王竟/王廖/王商/王康/王章/王离/王音/王襃/王襄/王市臣/王欣/王不害/王疆/王孙满/王子仲/王子颓/王子定/王子克/王子城父/王子英/王子朝/王子中/王伉/王信/王季/王禹/王稚君(二人)/王偃/王行/王卫尉/王山/王臧/王织/王稽/王绾/王然于/王齕/王緤/王先生/王生/王仲/王触龙/王乌/王叔/王容/王定/王定国/王福/王温舒王游/王吉/王喜/王奢/王贲/王嫖/王始昌/王莽/王黄/王莫摇/王朝/王接/王申生/王中黄/王奉光/王戊/王成/王蠋/王峡(左口)/王吸/王郢人/王辟方/王臣/王长君/王陵(二人)/王翳/王凤/王同/王周/王翕/王公/王并弓/王错/王朔/王当/王恬开/王恢(二人)王慎/王悍王皇后/王太后/王姬(二人)/王媪/王夫人(三人)

五、王氏郡望寻根

1、王氏二十一望与“根”的关系

唐代公布的王氏二十一郡望,对历史和今天的王氏研究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例如:汉王陵(前261——前181年)的出身地为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但他出生前和出生时的徐州则是战国时的魏国、宋国和卫国的(今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交界处的共同地名。王陵这个人在作者之前琅琊王氏进不了,东海王氏也进不了,太原王氏更进不了。

本文作者根据王陵的居住地,与先前的琅琊郡辖地重迭为徐州府和东海郡的史实和世系分析,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临沂,县名。属东海郡,户1559350,领县38,临沂其一也。临沂曾属稍早一点的琅琊,琅琊与东海分治后,临沂划归了东海,但不影响王陵的宗族属于琅琊王氏的。东海王氏实际上也就是琅琊王氏在秦代与汉代不同的叫法。北海王氏与元城王氏的关系是父传子的,祁县王氏与太原王氏也类似琅琊与东海的等等。

“王氏二十一郡”由唐代的一个外行整理公告,给后世的研究带来很多混乱。郡望、堂号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是否存在,也是姓氏文化研究过程中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过的各地王氏和王氏名人的郡望堂号,比我们已知的百千倍还多,但我们认为留下影响、并仍有生命力的不过如下而己。当然:南洋堂、西北堂之类,是我们归拢许多小地望、小堂号后的说法,否则这本书是不够写的。写出来也没有意义,因为有的堂号只有一两个人知道。

2、王氏郡望先后的顺序

郡望和堂号当然有先后之分,根据王氏各郡望产生的时序现列如下:天水郡(伏羲故乡)→扶风郡(周族之源)→洛阳郡(姬姓王氏) →琅琊郡(山东莱阳和临沂)→前太原郡(晋国时期) →乐浪郡(朝鲜韩国和我国东北)→新安堂(浙皖赣交界)→闽王室/蜀王室→三槐堂(山东莘县)→衡湘堂(湖南岳阳衡阳)→暨阳/三沙堂(苏浙交界)→西南堂(云贵川)→西北堂(陇甘宁) →南洋堂(台港澳/东南亚)等。

3、王氏郡望大小的顺序

12

根据王氏各郡望、堂号下挂靠宗亲人口的大致规模,加以古今对比后,我们分析后的大小之分的顺序为:三槐堂→琅琊郡→江左郡→太原堂→新安郡→三沙堂→乐浪郡→南洋堂→台港澳→西南堂→西北堂→咸阳郡→闽/蜀王堂→衡湘堂→龙门郡→周王室等。(因为有些学者所述的太原王氏代表人物的生长地很多不在山西太原,所以用太原堂区别太原郡)。这里借用了“郡”和“堂”的概念,因为上述有些郡堂并不存在,只是描述或综合的需要,这样说才容易生动、达观。

郡望和堂号是不可比的。如果说琅琊郡是长城,则乐浪郡、太原堂等只是一个宫墙。如果说三槐堂是太平洋,则四房王氏、九院王氏等只是一口水缸。本文作者郑重声明:为了尊重史实,太原王氏所籍的人口和散布的区域相对琅琊郡为少,但我们不能因此对太原堂和太原王氏在我国王姓同宗中已有的威望和影响,不亚于琅琊郡和三槐堂的史实有任何的不肖与挑战,这一点笔者必须公证地提出并加以维护,否则就是对另一种史实的背叛。

4、自禹契稷以降,王氏有138世(代)了

中华王氏从大禹、子契、后稷,至周太王古公亶父的三十世,加上姬姓王氏从周太王王业至太子晋的二十五世,再加太子晋以下的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至笔者八十三世,加起来总共一百三十八世,都被笔者收进了本书的《王氏祖地和遗迹考》和《黄帝和禹契稷的历世子孙的世系寻根总图/表》中。由于版面问题,笔者尚有太原、琅琊、三槐、新安、三沙、山阴、开闽、衡湘、龙门、灵石、海外等十个大名望(郡/堂)的世系将另文公布。

上述两编作品是王氏有史以来首次最盛大的世系大贯通、人物大融合的旷古之作,是笔者王耿在二00五年八月十五日(黄帝生日)完稿的、是在《中华王氏通谱》的基础上列出的。为了尽可能地实现笔者“准确、公允、求实、完整”的宗旨,笔者参考了笔者收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朝代、不同版本、不同地域的王氏谱牒作品一千多册。每一个数据和结论的得出,都有坚强的依据。有些辅助资料的引入,甚至做到了原封不动,他们无论古人今人,都是我们今天的肩膀和梯子。但是关键的结论和论述,笔者则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

顶部
畅扬畅
楼客




UID 14173
精华 0
积分 596
帖子 45
威望 0
金钱 10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一楼的位置好啊..  

顶部
凈觉显家
秀才
Rank: 2



UID 13510
精华 0
积分 1561
帖子 38
威望 0
金钱 140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写得好啊 估计有马甲  

顶部
jiahu0311
等待验证会员




UID 5148
精华 0
积分 1045
帖子 90
威望 0
金钱 65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5-6-30
状态 离线
不错,看看。  

顶部
某程序出门
等待验证会员




UID 1864
精华 0
积分 1669
帖子 152
威望 0
金钱 7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2-12-2
状态 离线
回复一下  

顶部
xiaobai2014
等待验证会员




UID 4340
精华 0
积分 1316
帖子 105
威望 0
金钱 171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4-6-17
状态 离线
好帖子,要顶!

顶部
风贼子
秀才
Rank: 2



UID 3342
精华 0
积分 1440
帖子 125
威望 0
金钱 6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不错,感谢楼主

顶部
wanghande
秀才
Rank: 2



UID 5226
精华 0
积分 786
帖子 72
威望 0
金钱 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5-8-1
状态 离线
不错,支持下  

顶部
隔壁男人
秀才
Rank: 2



UID 3316
精华 0
积分 1508
帖子 130
威望 0
金钱 68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谢谢分享了!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5-19 15:2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38463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