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儒”的真正涵义
萍水相逢
举人
Rank: 3Rank: 3


举人勋章
UID 148
精华 2
积分 4923
帖子 977
威望 224
金钱 2711
贡献 6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8-22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3 15:59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儒”的真正涵义

“儒”字由偏旁“人”和“需”组成。《易经》中,“需”是一个卦象,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指古时候的求雨仪式。加上“人”边,就指负责求雨的人。在整个祭祀过程中,这个人负责与天地鬼神的沟通,其学问、技术、修养都很重要。另外“需”卦有等待的意思,以诚意感动上天,终于天降甘霖,得到好的结果,暗示要安守正道和正大光明,保持诚信等候条件成熟,终将前途光明。

“儒”字以意会之,可直接解释为“人的需要”。以“儒”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正是中国人的精神构成不可缺少的元素。

儒家曾经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个宗教。它与中国社会、历史都结合得如此紧密,把所有的人、物、事都笼罩在它的影响之下,绵延数千年。作为宗教,它的完整性和普及面丝毫不输于基督教或佛教,皇帝就是它的教皇,政府是教会,官员、士绅、读书人都是儒家的信徒,老百姓也要接受儒家熏陶,在其规则下行事,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政教合一、教教(宗教和教化)合一的体制。

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曾是历史上最强韧、影响最深远、最彻底的文化。中国曾经经受多次外来文明的侵袭,多次被外族打败占领,然而以儒家为主体的汉文化,一直以它强大的魅力影响着外来文化,最终将之同化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盛唐李氏由鲜卑族开国,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当时在长安大街行走的有三分之一是来自大唐疆域以外的倭人、胡人、波斯、南越人,基督教徒和摩尼教徒,居民的多样性在当时的世界无与能比。鼎盛时期的长安,是那个时代东亚经济、文化、政治、商业的中心。为了接待四方慕名求学的外国留学生,大唐开办了名为“国子监”的国际学校,成为各地使节得窥中华文化精髓的基地,培养了不乏高中进士的济世人才。塞外游牧的蒙古人、满人由于羡慕中原文化和花花世界,挥戈南下进入中原建立王朝统治,立国最大的功臣当属一帮儒生,这一文化背景令满人在入关以后,不但诸帝精通汉文化,普通满族人也汉化到连满族话都不会说的地步。不过百年功夫,骠悍骑射的草原人习惯了平原生涯,从衣食住行到语言文字,均同化为中原文化的一分子。

在中国文化的语境当中,“儒”还指儒家、儒学,一种思想流派,《说文解字》说“儒者柔也,术士之称”,指儒士、儒生。除此以外,“儒”还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有学问、有涵养、有气度,比如“儒雅”。如果把儒家学说看作中国传统的代表文化,那么“儒化”,就是使中国人的东西中国化、文明化的过程。儒学的五个核心要素,“仁,义、礼、智、信”,将这些准则渗透进人的日常行为与品格当中的过程就是“儒化”,也就是教化。以“儒”为核心的中华文明,一次又一次的“儒化”过程,化解了异族的暴力侵袭和统治,使传统文明几千年的绵延当中,虽遍历朝代更迭,战火硝烟洗劫,儒家倡导的入世精神、品格、伦理和社会秩序,仍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世俗生活、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和人格理想。

所以,“儒”可以是一个动词,“儒化”是教化、教育,“使其有文化”的意思。春风化雨、潜移默化,讲的都是一个“化”的过程。“化”不是暴力武装,更不是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而是以一种柔性的力量,润物无声地潜入内心,将共同认知的价值观念导入人的内心,逐渐深入,“化”为民族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中最深层次、最柔韧的那部分,其实,这就是文化。“儒商”即是让商人变得有文化;“儒士”就是让知识分子更有智慧、更有道德勇气和社会责任感;儒化家庭,就是通过教育让家庭每个成员都乐学好学、儒雅守礼;儒化社会,就是儒化社会当中的每一个单元,每个人都成为饱学之士,恪守礼、义、仁、智、信,追求智慧和内在的丰盛,在纷纭复杂的现实中找到自己,明心见性,即用见体,以无知无畏为耻,终身学习,使盛世中华风华再现。

宗教是“教化”,“儒化”也是“教化”,任何思想和文化的传播都离不开教育、教化。儒家的信条是理性、平和、克制、文明,不仅是行为准则,还是社会文化主张。“儒化”社会,就是要重新培养对本民族乃至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尊重、理解、热爱和认同,建立起对优秀文化的普遍认知和共识,让文化深入、持久的影响力在人心滋长。这一切,离不开“教”与“化”的作用。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至圣先师”,也是中国第一位教师,因为有了他的私塾,有了他的奔波办学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才有了“七十二贤人”和“三千弟子”,从而孕育出更为丰厚与精深的儒家思想系统,在当时和后世的中原大地遍地开花,被政权和民间普遍接受,深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一个民族赖以存活的文化根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观也告诉后世:思想和文化的传播,要依赖最为广泛的传播与涵盖方式,扎根民间,深入人心。教育仍然是最基本、最有效的“儒化”和“教化”途径。正如一个民族会不停地致力于追问历史、追寻未来,致力于延续自身的文明DNA,一个社会的“文化”和“教化”也是永恒的,古往今来,它滋生着春风化雨般的力量,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一部分。

文章引用自:信孚教育



※本文所有权属于萍水相逢会师楼 共同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拿得起,放得下;拿不起,也得放下!

顶部
汪翔暂寓
楼客




UID 14641
精华 0
积分 542
帖子 40
威望 0
金钱 102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好人一个  

顶部
桔子的幸福
秀才
Rank: 2


UID 1343
精华 0
积分 1527
帖子 449
威望 13
金钱 71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8-3
状态 离线
这个贴不错!!!!!  

顶部
沮渠卜
楼客




UID 14316
精华 0
积分 418
帖子 38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9-10-16 20:10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oh!magat!!!  

顶部
风言
秀才
Rank: 2



UID 3338
精华 0
积分 1204
帖子 109
威望 0
金钱 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慢慢来,呵呵  

顶部
丘壑泣啼
楼客




UID 5653
精华 0
积分 418
帖子 38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越办越好~~~~~~~~~`  

顶部
www7486771
等待验证会员




UID 1979
精华 0
积分 1483
帖子 127
威望 0
金钱 86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3-5-7
状态 离线
不错,支持下  

顶部
黜抑淅
楼客




UID 13568
精华 0
积分 514
帖子 34
威望 0
金钱 14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好帖子,谢楼主

顶部
曲龙荒
楼客




UID 20331
精华 0
积分 396
帖子 36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好帖子,要顶!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 20:45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5759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