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会宁落户的老红军
苦菜花
举人
Rank: 3Rank: 3


进步奖6 举人勋章 进步奖3
UID 9
精华 9
积分 4170
帖子 968
威望 335
金钱 1626
贡献 25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6-14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8-2-4 21:1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QQ
分享到:

会宁落户的老红军

来生 1908年4月20日生于湖南省龙山县喜落乡喜落村。1935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为红2军团5师某团3营3连战士,1936年10月长征胜利会师后,11月初在海原县西堰州和马步芳队伍激战中腿部负伤掉队,流落会宁县刘家寨子乡三黄湾村务农,后与刘娥结婚,生5男6女。享受国家优抚待遇。1998年5月22日病逝。

穆家余 1915年生于河南省新县白雀园乡穆家湾村。1930年8月从学校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5年4月调红31军93师新编1团2营2连任1排副排长。1936年10月长征途经会宁,在张城堡战斗中负伤掉队,后定居平头川乡贠坪村务农。1940年与伏云莲结婚,生4男5女。享受国家优抚待遇。1978年病故。

欧阳世全 1915年1月生于江西省万载县黄茅乡前进村,1930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随一方面军从瑞金开始长征,1936年10月长征胜利会师后随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西渡黄河,在嘉峪关战头中与部队失散被俘,后逃回会宁,落户甘沟驿乡西坡村陈坪。与当地姑娘结婚,生2男。1953年1月起先后任甘沟驿区东坪乡党支部书记,甘沟公社、新塬公社党委副书记等职。1978年离休,享受国家优抚待遇。2004年7月10日在兰州逝世。

何德林 1915年2月19日生于江西省宁都县青塘乡阳光下村。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为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3师3团9连战士,1935年9月长征途经腊子口战斗负伤,至通渭县碧玉乡时伤口恶化掉队,后落户会宁老君坡乡老君坡村务农。1950年与当地姑娘田宗琴结婚,生3男3女。享受国家优抚待遇。

史朝珍 女,1916年11月3日生于四川省宣汉县厂溪乡。1930年参加川东游击队,1933年10月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第33军。1936年10月长征胜利会师后随部队到柴家门驻防养伤,后在韩家集乡苟岘村唐家河与柴玉珊结婚,生5男2女。1950年起先后任甘沟区妇女主任、枝高大队党支部书记、云台乡副乡长等职。1972年3月举家迁往四川老家,1977年3月21日病逝。

薛纪禄 1918年生于四川省仪陇县。1934年参加红军,为红四方面军第33军战士。1936年10月长征胜利会师后,经会宁韩家集乡曹家峡时被国民党飞机炸伤掉队,1940年前后流落袁家嘴村贾家沟,给人放牧。1948年与刘润雄结婚,生1男1女。1952年定居八里湾乡百户村东坡,1960年4月不幸去世。

苏国英 女,1919年3月生于湖北省陕王折。1935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妇女独立二团,1936年10月长征途经通渭步路川时因腿伤掉队。后辗转到会宁县掌里乡庄湾村定居务农。1948年丈夫张兴海病逝,留下一岁半的儿子和半岁女儿,她含辛茹苦,抚养儿女成人。享受国家优抚待遇。

钟生明 1920年10月16日生于四川省苍溪县王渡场吴家崖村。1934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为红四方面军30军89师267团号兵排号兵。1936年10月长征胜利会师后因右小腿恶疮掉队,后流落范家湾,给地主当长工。1943年与杨秀贵结婚,生2男2女。1950年2月起,先后任蒲南乡乡长、城关镇镇长、城关公社副书记等职。1979年10月退休,1985年改为离休。享受国家优抚待遇。1998年6月9日在县城家中病逝。

曾宪祯 1921年9月生于江西省兴国县崇贤乡东风村,11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为红一方面军3军团6师16团3营3连战士,1935年10月长征经会宁县陇西川时因腿伤掉队,被梁锦云夫妇收留,后落户陇西川务农。1941年与胥贵英结婚,生1男,收养1女。1949年8月重新参加工作,195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党家岘、杨崖集、侯家川等乡的书记、乡长,1966年10月离休,享受国家优抚待遇。1982年7月病故。

裴大乾 1926年生于江苏省泗洪县界集镇,1938年参加儿童团,任团长。后被保送新四军淮北中学学习。1942年毕业后加入新四军4师9旅26团3营9连,战斗负伤后转入泗洪县地方政府,任县长秘书。1945年任军区独立团秘书。解放战争中任华东军区炮兵团1营书记,参加了淮海战役及解放南京的战斗。1950年赴朝鲜抗美援朝。1956年退伍后在会宁历任县供销社总社党总支书记、商业局党支部书记。1959年在反右派斗争中离开领守岗位,落户于会宁县城。1984年离休,享受国家正县级干部待遇。2009年病故。


引用:http://www.cngsda.net/art/2016/5/12/art_60_34307.html



※本文所有权属于苦菜花会师楼 共同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因为会宁人而骄傲!

顶部
历翁沦杂
楼客




UID 11145
精华 0
积分 706
帖子 55
威望 0
金钱 10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8-11-21 15:23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顶部
法老的爱
秀才
Rank: 2



UID 13729
精华 0
积分 177
帖子 67
威望 0
金钱 1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长征会师处的那段军民鱼水情

甘肃会宁,以80年前红军三大主力大会师闻名中外。人们熟知会宁,也正由于它在长征中的特殊地位。在会宁,留存着过去那些激情岁月痕迹,渴望瞻仰长征精神、缅怀革命烈士的人们应该到这里走一走。

文/片 本报记者 朱文龙

难忘八十年前

文庙的歌声

九月的会宁,秋高气爽,处处洋溢着祥和的气氛。雄伟的会师纪念塔巍峨挺立,红军会师纪念馆重修工程正在加紧进行,城南的会师大桥车水马龙,红军纪念林里的树木郁郁葱葱,枝叶挺拔。60多万会宁人民正以热烈、简朴的方式,迎接红军长征8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

会宁县有座祭孔的文庙,庄严肃穆。三军会师之后,在这里举行了联欢会,军队和老百姓里三层外三层,把大成殿围得密密匝匝,一起聆听红军将士讲话。

23岁的王逸清站在文庙紧闭的大门前,正在拿着相机拍照。他旁边有几只麻雀在地上安静地看着他。“当年史朝珍也在其中。”作为历史学专攻近现代史的研究生,王逸清对这位“单人吓跑敌人”的传奇人物的事迹了如指掌。

史朝珍是红军的传奇人物,红军会师后留在了会宁,她在长征中的英雄事迹,会宁人妇孺皆知。《会宁县志》中是这样介绍这位女英雄的:史朝珍,女,1916年11月3日生于四川省宣汉县厂溪乡。1930年参加川东游击队,1933年10月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第33军。1936年10月长征胜利会师后随部队到柴家门驻防养伤,后在韩家集乡苟岘村唐家河与柴玉珊结婚,生5男2女。1950年起先后任甘沟区妇女主任、枝高大队党支部书记、云台乡副乡长等职。1972年3月举家迁往四川老家,1977年3月21日病逝。

或许王逸清和记者的谈话不同于当地方言,一些正在文庙附近溜达的当地老人停下了脚步,不时地向文庙中央看去。

“你们说的是当年在这里的联欢会吧,我爷爷参加过。”75岁的马大爷操着浓重的陇东方言说道。据马大爷回忆,那时在台上讲话的有两人,朱德总司令和徐向前总指挥,许多战士都表演了节目,欢庆的场面空前:放炮、敲锣、打鼓、跳舞、杀猪、宰羊、喊口号,总之是“大人笑,娃娃跳”。

从老人的描述中,可以想象,那些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的红色跋涉者在这座陇东小城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

“在联欢会上,史朝珍和她的战友们也唱了一首歌。”王逸清接过了老人的话头。据说那首歌的歌名唤作《会合之歌》,曲调已经不可考。只有一些歌词保存下来,从中我们可以一窥红军会师后的凌天壮志:“胜利撼动一切,英雄弟兄们,伟大的会合……举红旗,向前进,三军齐努力。团结反蒋抗日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的解放……”

当年,史朝珍们就是秉着这种信念,强渡了天堑嘉陵江,穿过了荆棘丛生的草地、翻阅了终年积雪的雪山,在天险腊子口与敌人决战,终到会宁西津门,实现了三军胜利大会师。

死里得逃生

柴家门处道离别

柴家门,距会宁县城以北十五公里,当年史朝珍所在的部队便在此地驻防。

现在的柴家门,随风摇曳的苜蓿若海潮般汹涌不绝,苹果树、枣树等果树在平整的梯田里竞相施展着风姿。这里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乏味无色,处处充满了生机。但是,对于史朝珍的孙子柴清河来说,奶奶在这里养伤时,满眼尽是荒芜色。

柴清河说,史朝珍身体不好源于过草地时。那时候,史朝珍被编入了妇女独立团,主要任务是掩护主力部队。有一次,史朝珍所在的部队与敌人狭路相逢,敌人以疯狂的火力封锁着红军前进的道路,全团战士一个个倒在敌人的密集的枪弹下。正当敌人像疯狗一样扑过来之际,全团唯一幸存的史朝珍,迅速倒进了战友们的尸体堆里,侥幸逃脱一命。然后,她孤身一人在苍凉恐怖的大山里,在荆棘丛生的山路里寻找部队的踪迹。

终于在一个阴冷的晚上,她找到了部队,可惜是国民党部队。柴清河说那一刻史朝珍绝望了,她把身上仅有的一颗手榴弹甩进了敌人的队伍里,接着把自己带的所剩无几的子弹全部装在枪里,在苍茫的暮色中,等待着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一刻。

“敌人并没有向她还击一枪一弹,霎时间逃得无影无踪。”原来敌人以为遇到了红军的包围,如同惊弓之鸟,掉转方向逃跑了。

因此,史朝珍的身体一直不好,在腊子口的时候,右腿又受了伤。到了会宁之后,便不跟随部队统一行动,单独在柴家门休养。当时,她住在当地村民柴凤鸣家。柴家老母亲待这位红军女英雄如自家姑娘一般,一起吃,一起住,从不藏着掖着。后来,国民党军队前来搜查,柴凤鸣深感家中不安全,便将史朝珍送往了韩家集乡苟岘村唐家河社。

临走时,史朝珍眼含热泪,柴凤鸣也泪流满面,说不出一句话来,全家只能听到柴家老母亲念叨:“红军啊!红军,你什么时候才能打回来啊?这里有老百姓日夜盼着你呐!”

最终,史朝珍也没有和部队会合。她伤愈后,由于无法和组织联系,更是联系不到部队,就这样在当地人的撮合下,与当地农民柴玉珊结婚。婚后因家庭困难曾给高家岔一户地主家当过多年长工。自此,史朝珍从一个手持钢枪的南方红军战士,逐渐融入陇原乡土,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农民。

像史朝珍这样落户会宁的老红军还有很多,如刘来生、穆家余、欧阳世全、何德林、薛几禄、苏国英、钟生明、曾宪祯、裴大乾。虽然这些老红军都已经故去,但可贵的长征精神却在会宁被一代代继承下来。平凡的红军后代和当地群众,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创造美好的生活。

甜水留给老乡

朱总司令带头挑水

史朝珍的故事,如今读起来,仍然让人感动不已。但是对于会宁人来说,与红军的故事可不止于此。

在会宁的西部,有条河叫做祖厉河。82岁的李伯福经常在河边散步。“这条河的水,连鸟都不愿意喝。”老人坐在河边,看着滨河东路新建的楼盘,慢慢地说道。

在老人的字典中,祖厉河是书上的名字,它的真正名字应该叫做“苦水河”。苦水河的水,因为含盐碱较多,水味苦咸,令人无法下咽。就是这样的水,红军却甘之如饴,领头喝这个水的就是朱德。

李伯福说,当年朱德住在红军总司令部,这是一栋典型的会宁民居,房檐都朝自家院,朱总司令是南方人,对这个建筑特色很是感兴趣,便问了当地人为什么这么建。

“我们会宁干旱少雨,每到秋天,降雨量比较多的时候,这种房檐能让尽可能多的雨水流到自家水窖中,提供了一年的饮用水。”

当地人的话,朱德听在心里,记在心间,很快,他为部队颁布了一条纪律:水窖里的水一律不许用,留给老乡,军队的生活用水到西津门外的祖厉河去挑。至今,朱总司令挑水用过的水桶复制品还保留在红军总司令部旧址的门口。

正是这种军民鱼水情,让6万会宁人民倾尽所有去支援在会宁的7万红军日常所需。李伯福说,他父亲就曾经拆掉自己家仅有的木房、门窗去支援红军西渡黄河作战。要知道,那时会宁人的日常生活也十分需要木材,他们的住宿还是以土窑为主的建筑。

“可以这么说,会宁是条鱼,驮着红军过黄河。”李伯福骄傲地说。

如今,还有许多像李伯福一样会宁人,仍然喜欢回忆那光荣的红色岁月。李伯福非常喜欢当地的一首民谣,时不时地哼上两句:“桃花山哟红灿灿,红军来到会宁县。哎,叫一声红军我的亲人哟,请你歇歇脚,咱就拉拉闲。攒下的羊毛捻线线,千针万线织衣衫。北方的十月有点寒,穿上着毛衫身子就暖。会宁的百姓是靠山,哪管他云高路又远”。

在会宁人看来,红军是会宁的亲人,会宁是红军的靠山。

原文地址:https://epaper.qlwb.com.cn/qlwb/content/20161019/ArticelE06002FM.htm

顶部
求代畅惬
楼客




UID 18763
精华 0
积分 640
帖子 49
威望 0
金钱 10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哈哈,看的人少,回一下  

顶部
泛云石仙
楼客




UID 19061
精华 0
积分 607
帖子 46
威望 0
金钱 10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看看..  

顶部
企喻江郎才尽
楼客




UID 15902
精华 0
积分 430
帖子 39
威望 0
金钱 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不错,支持下  

顶部
泣绪泣啼
秀才
Rank: 2



UID 11359
精华 0
积分 2229
帖子 49
威望 0
金钱 200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你加油吧  

顶部
渠黄法义
秀才
Rank: 2



UID 12160
精华 0
积分 723
帖子 53
威望 0
金钱 14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呵呵,找个机会...  

顶部
冲阳凄寒
楼客




UID 20243
精华 0
积分 397
帖子 36
威望 0
金钱 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顶你一下,好贴要顶!  

顶部
577161
秀才
Rank: 2



UID 5359
精华 0
积分 688
帖子 63
威望 0
金钱 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5-9-30
状态 离线
我也来顶一下..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0 07:18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64852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