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福建历史大事记
泡泡熊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7
精华 0
积分 5022
帖子 831
威望 149
金钱 3386
贡献 2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9-8-7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8-5-9 20:08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福建历史大事记

福建历史大事记(唐、宋、元、明)
一、唐
武德元年(618年)
改建安郡为建州,州治在今福州。四年,移建州州治于建安(今建瓯),领建安县、闽县、唐兴县(原吴兴县)、建阳县、将乐县、绥城县。
武德五年(622年)
置丰州,辖南安县、莆田县。贞观元年(627年),废丰州,南安县、莆田县归并于泉州,州治闽县。
武德六年(623年)
升建州闽县置泉州,领闽县、候官县、新宁县(同年改为长乐县)、连江县、长溪县,治所仍在闽县。
武德八年(625年)
置泉州都督府,治在闽县,领泉州、建州、丰州。王义童任都督。
总章二年(669年)
闽广泉、潮之间“獠蛮啸乱”。朝廷命玉钤卫左郎将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统率府兵3600名入闽,镇守绥安故地(今漳浦县西南100里)。初以兵少,退保九龙江东岸,插柳为营,后招募援兵五十八姓,进屯云霄镇,建宅火田村
永隆二年(681年)
陈元光奉调提兵入潮,沿途伐山开道,潜袭敌垒,俘获万计,直至“岭表悉平”,才还军于漳。
垂拱二年(686年)
置漳州,以陈元光为刺史,郡治在今云霄县城。辖漳浦县、怀恩县(唐开元十九年,因户口逃亡过多,省)。
圣历二年(699年)
分泉州(治今闽县)之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州治在今晋江市。景云二年(711年),改武荣州为泉州(今泉州)。
是年 在莆田县西界立清源县。天宝元年(742年),因与清源郡同名,改称仙游县。
是年 析长乐县置万安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为福唐县。
神龙二年(706年)
薛令之登进士第,是福建省第一位进士。令之,字君珍,籍长溪县廉村(今属福安)。著有《明月先生集》、《补阙集》各一卷。
景云二年(711年)
土著头领雷万兴起兵潮州,潜抵岳山。陈元光率轻骑讨之,至绥安之大峙原,因步兵后至,寡不敌众,元光为蓝奉高所杀。
是年 陈元光之子陈菑代任漳州刺史,于松州保(今漳州市漳南镇)建松州书院,“与士民讲习”。
是年 改泉州都督府为闽州都督府,领闽州、泉州、建州、漳州、潮州。都督府治在闽州。
开元八年(720年)
析南安县置晋江县,为泉州治所。
是年 晋江东石林知祥之子林銮试舟到渤泥(加里曼丹岛),同去的有涂文轩。
开元十三年(725年)
改闽州都督府为福州都督府。《元和郡县志》载,因州西北有福山而得名。
是年 黄连镇居民罗令纪(字维纲)请升镇为宁化县,获准。(其建置时间各书说法不一,王象之《舆地纪胜》引《元和郡县志》,以为开元二十二年置;《旧唐书·地理志》称,开元二十四年置。待考。)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置福建经略使,领福州、泉州、建州、漳州、潮州5州,治所在福州,有经略军1500人。后经略使兼按察使、按抚使和度支使,这是“福建”名称第一次出现。
是年 福建长史唐忠于潮州北、广州东、福州西的光龙洞,检责得诸州避役百姓共3000余户,遂奏置汀州(但汀州实际建置的时间,各书所载互有出入)。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
是年 划漳州、潮州归岭南道经略使,福建经略使领有福州、泉州、建州、汀州。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漳州划归福建。计5州,下辖24县。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
析候官县部分地置古田县。
是年 开山洞,置尤溪县。该县有银、铜、铁矿之饶。
天宝十年(751年)
授陈元光孙陈酆为朝散大夫、中郎将、漳州刺史。
天宝间(742~755年)
据《新唐书》记载,福建观察使下辖五州,91186户,410587人。
乾元元年(758年)
改福建经略使为都防御使兼宁海军使。上元元年(760年),升福建都防御使为节度使。
永泰二年(766年)
析候官、尤溪县各一乡,置永泰县。
大历六年(771年)
废福建节度使,置都团练观察处置使。
大历七年(772年)
十一月 华州刺史李椅为福州刺史、福建都团练观察使,到任后,率领官吏节约开支,筹集资金,在福州城南兴贤坊建新州学(含孔庙、讲堂、书室和教授署、舍),“以五经训民”。在任3年,福建出现“比屋业儒,俊造如林”,人们“以不学为耻”。
贞元四年(788年)
正月 乱兵逐走福建观察使吴诜,大将郝诚溢自称留后。朝廷以太子宾客吴凑为福建观察使。
贞元六年(790年)
夏 福建大旱,井泉竭,疫死者甚众。
贞元八年(792年)
欧阳詹登进士第,为泉州第一个进士。欧阳詹,字行周,南安诗山人,生于唐天宝十五年(756年),中进士后任国子监四门助教,著有《四门集》十卷。
贞元十九年(803年)
七月 福建观察使柳冕任久未升迁,欲立事迹以邀功,奏置万安监(畜牧场)于泉州,“悉索部内马、驴、牛、羊近万头”;置马区五,浯洲(今金门县)是其中之一,以陈渊为牧马监。跟随陈渊到浯洲落户者十二姓。所办牧马监没有成绩,永贞元年(805年)四月,观察使阎济美奏请罢之。
是年 莆田人徐晦中状元,是为福建第一个状元。
贞元二十年(804年)
赤岸(今属霞浦县)接纳遇风漂来的日本空海和尚及第十七次遣唐使臣。空海等逗留41天后经福州往长安。
元和四年(809年)
三月 朝廷下诏:“禁岭南、黔中、福建掠良民为奴婢”;元和八年(813年)八月,再次下诏严禁。
元和五年(810年)
四月 福州复置候官、长乐二县;建州置将乐县。
长庆年间(821~824年)
福建列为产茶区之一。比较闻名的有“腊面茶”,“方山露芽茶”等。
宝历二年(826年)
十二月 唐文宗李昂嗣位,尊生母、福建籍萧氏妃为皇太后。
会昌五年(845年)
朝廷规定,福建与黔府、桂府、岭南、安南等道,所送进士不得过7人,明经不得过10人。
是年 福建福州铸会昌开元背福钱,是为福建铸币史上最早的纪地钱。
大中七年(853年)
正月九日 名僧灵佑圆寂。灵佑为福州长溪赵氏子,15岁出家,曾在湖南沩山弘教,为禅宗沩仰宗的创始人。
咸通六年(865年)
文塝禅师在泉州开元寺内建造9层木塔(址约在今东塔处),是为泉州最早的高层木结构建筑。
乾符五年(878年)
三月至八月 黄巢率农民起义军数万人,自浙江开山辟道700里,由浦城仙霞岭入闽,趋建州,并分兵攻占崇安镇及今政和一带。十二月,黄巢领兵攻占福州,观察使韦岫战败,弃城而遁。巢军入城,焚毁城壁、公府、州学及浮屠、寺院,唯见儒者之宅不焚。翌年六月,巢军离闽入广州。
是年 福建观察使韦岫,舍钱20万缗,为雪峰寺置太平王坂庄1所。
中和四年(884年)
五月 福建团练副使陈岩逐观察使郑镒,自称观察使。
光启元年(885年)
河南寿州人王绪自称将军,率部属从河南经江西入福建,因其性多疑忌,任意杀戮,为部属王潮等幽禁而自杀。王潮被推为军主。
光启二年(886年)
八月 王潮率军占据泉州,杀刺史廖彦若。由于王氏兄弟“招怀离散,均赋缮兵”,使生产迅速恢复。福建观察使陈岩承认既成事实,表疏朝廷,委任王潮为泉州刺史;光启四年(888年)十一月,唐敕授王潮为泉州刺史。
景福元年(892年)
正月十九日 福建观察使陈岩病殁,岩内弟护军都将范晖自称留后,执掌全省大权。
二月 泉州刺史王潮以从弟彦复为都统,审知为都监,出兵攻福州。范晖向浙江威胜节度使董昌求取援兵5000人固守。
景福二年(893年)
五月二十一日夜 范晖经过1年3个月苦战,终因福州城中食尽,不能守,遂弃城走。王潮入福州,自称观察使留后。十月,朝廷任王潮为福建观察使,王潮以王审知为副使。
是年 建州刺史徐归范、汀州刺史钟全慕归降王潮。全省统一。
是年 《太平寰宇记》载:升建安县永顺场为顺昌县(各书记载互有出入,《三山志》为唐长兴四年(933年),《十国春秋》注为闽永隆二年(940年)。)。
乾宁元年(894年)
王审邽任泉州刺史。审邽主政12年,陆续招回逃离在外流民,发展生产,礼遇中原入闽公卿大夫、文人士子,命长子王延彬在南安建招贤院以接纳之。
是年 黄连洞“蛮”2万人围汀州,王潮派李承勋带1万人解围。大破“蛮”人于浆水口(今顺昌县)。
乾宁二年(895年)
黄滔登进士第。滔字文江,原籍莆田,光化间(898~901年)任国子四门博士,天复(901~904年)初迁监察御史,唐亡后不复出,著《黄御史集》。
乾宁三年(896年)
四月 朝廷实授王审邽泉州刺史;九月,升福建都团练观察处置使为威武军节度使,授王潮威武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王审知为副使。
乾宁四年(897年)
十二月 王潮殁,弟审知自称威武军留后,奉表于朝廷。
乾宁五年(898年)
三月 以王审知充威武军留后。十月任节度使。
是年 王审知命凿黄崎镇海口港,天复四年港成,唐昭宗赐号“甘棠”。
天复元年(901年)
名僧曹山本寂禅师卒。本寂,莆田人,少慕僧学,19岁出家,受法洞山良价,世称曹洞宗。
王审知始筑福州罗城,周围40里,全用砖砌,设大门及便门十六、水门三个。闽县江右里(今闽安镇)建回龙桥。天复二年(902年),又筑南、北夹城。
天复三年(903年)
王审知在福州于山造定光塔(白塔),共13层,高200尺,费6万余贯。由黄滔作《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
天祐元年(904年)
四月,唐封王审知琅邪郡王。王审知命王延彬为泉州刺史。王延彬在任16年,重视发展对外贸易,泉州百姓赖以获利,称王延彬为“招宝侍郎”。
天祐三年(906年)
九月 韩偓挈族南投王审知。韩偓字致尧,京兆万年人,擢进士第,累官至左谏议大夫、翰林承旨、兵部侍郎。为唐末著名诗人,因触忌朱温而入闽,后建宅南安。
闰十二月 敕准为福建节度使、?琊郡王王审知立德政碑(该碑今存福州庆城寺)。

顶部
泡泡熊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7
精华 0
积分 5022
帖子 831
威望 149
金钱 3386
贡献 2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9-8-7
状态 离线
二、五  代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
七月 梁加王审知琅邪王。王审知以张睦领榷货务,国用日以富饶。
王审知向梁王朝进贡玳瑁、琉璃并珍玩、香药、奇器、海味,“色类良多,价累千万”。
王审知自雪峰迎僧神晏居鼓山华严寺,号国师。乾化五年(915年),改寺曰白云峰涌泉院。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
四月 梁帝封王审知为闽王,福州升为大都督府。
八月 淮南杨行密使者张知远来福建修好,因倨慢无礼,为王审知所斩。且表上其书,自此与淮南绝交。每年向梁王朝入贡礼品,改道由泛海自登、莱以入于梁。
后梁乾化元年(911年)
三月 南海王刘隐卒,闽王王审知遣使致祭。刘隐,籍上蔡,迁徙闽中,经商南海,居于泉州马铺。
是年 王审知遣使入贡于后梁,共进户部支榷课葛3.5万匹。人有劝审知自建国,不禀奉后梁者,审知云:“宁为开门节度,不作闭门天子”。
是年 升候官县梅溪场为闽清县。
后梁贞明二年(916年)
冬 闽与吴越通婚,王审知嫁第三女于吴越王钱镠之子钱传菑。
闽王在汀州宁化县铅场铸铅钱,与铜钱并行,有光背、背闽、背福三种。这是福建第一次用铅铸钱。
后梁贞明三年(917年)
王审知为其子王延钧娶越国主刘岩之女刘华为媳。
后梁贞明六年(920年)
王审知黜从子泉州刺史王延彬,责其遣使浮海私贡后梁,求为泉州节度。
后梁龙德二年(922年)
闽铸“开元通宝”大铁钱,与铜钱并行。这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用铁铸钱。
后唐同光二年(924年)
二月 王审知遣使贡于后唐。
四月 南汉主刘龙天(原名刘岩,曾改名陟,刘隐弟)引兵侵闽,闽败之于汀、漳境上。
后唐同光三年(925年)
十二月十二日 闽王王审知卒。长子延翰嗣位,自称威武军节度留后。
后唐同光四年(926年)
正月 汀州民陈本聚众3万围汀州,王延翰派右军都监柳邕将兵2万征讨,陈本兵败被杀。
三月初五 王延翰被后唐主李存勖授为威武军节度使。五月,继立后唐主李嗣源加王延翰检校太尉、同平章事。
十月初六 王延翰自称大闽国王,立宫殿,置百官,威仪文物一切仿照天子制度。极事骄奢残忍,是时,筑西湖水晶宫。又别筑复道自子城出入。
十二月 建州刺史王延禀、泉州刺史王延钧合兵袭福州。王延禀由水路进兵先至,入城擒杀王延翰。嗣后王延禀推王延钧为威武军节度使留后。
后唐天成三年(928年)
五月,后唐以王延钧为威武军节度使,封瑯琊王;七月,进封闽王。
十二月 王延钧度2万民为僧,由是闽中多僧。是年,王延钧弓量田土第为三等,膏腴上等给僧道,其次给土著,又其次给“流寓”。
后唐天成四年(929年)
闽进谢恩品于后唐,有银器6500两,金器100两,锦绮罗300匹,并犀牙、玳瑁、真珠、茶蕉、海蛤、通杆箭等。
后唐长兴二年(931年)
四月 王延禀闻王延钧有疾,与长子建州刺史王继雄将水军袭福州,兵败被杀,后王继升及其弟王继伦投奔吴越。王延钧派王延政为建州刺史。
六月 王延钧建宝皇宫,以道士陈守元为宫主,极土木之盛,好神仙之术。王延钧听信守元的话,命其子节度副使王继鹏权知军府事,自己避位受箓,道名玄锡;长兴三年(932年)三月,复位。
是年 升归德场为德化县。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
正月 王延钧赴福州宝皇宫受册,备仪卫入府,即皇帝位,国号大闽,建元龙启,更已名曰鏻。立五庙,置百官。追尊王审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
七月 王鏻任中军使薛文杰为国计使。文杰多察民间阴事,致富人于罪,而没收其赀财,以佐费用。
十二月 升福州为长乐府,改闽县为长乐县、候官县为闽县、旧长乐县为候官县、福唐县为福清县。
是年 大作宫殿,所费不赀。升南安县桃林场为桃源县,后晋天福三年(938年)改为永春县;升威德场为宁德县;升闽县永贞镇为永贞县,至宋乾兴元年(1022年)改为罗源县。
后唐应顺元年(闽龙启二年)(934年)
正月 吴信州刺史蒋延徽引兵入闽,攻浦城,围建州。王鏻一方面遣使求救于吴越,另一方面派张彦柔与王延宗将兵万人救建州。王延宗军至中途,士卒不进,要求得薛文杰而杀之。蒋延徽闻闽兵及吴越兵将至,引兵归,途遭追击,士卒死亡甚众。后闽、吴复通好。
后唐清泰二年(闽永和元年)(935年)
二月 闽帝王鏻立淑妃陈金凤为皇后。筑长春宫,端午节造彩舫数百于西湖,每舫载宫女二三十人,衣短衣,鼓玴争先,闽帝御大龙舟以观。
十月 王鏻子王继鹏与皇城使李仿勾结,杀王鏻及其妻陈后(金凤)与近臣,自立为闽皇帝,更名昶。既而自称权知福建节度事,遣使奉表于唐,立李春燕为贤妃,十一月,斩李仿。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
三月 闽改元通文,立李春燕为皇后。
后晋天福年间(936~943年)
南安县诗山乡人为祀奉孝子郭忠福,在郭山立庙,号将军庙,俗称郭山庙,后改称凤山寺。宋绍兴年间敕封郭忠福为广泽侯,赐庙额“威镇”,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加封为威武英烈广泽尊王。
后晋天福四年(闽通文四年)(939年)
四月 王昶杀叔父延武、延望并其五子。
闰七月辛巳 连重遇率拱宸、控鹤二都兵为乱,焚长春宫,复召外营兵共攻王昶,使人迎王延羲。乱兵放火焚宸卫都,宸卫都奉昶及李春燕出北关,王继业在梧桐岭杀王昶、李春燕、王继恭及诸子。王延羲自称威武军节度使、闽国王,更名曦,改元永隆。
后晋天福五年(闽永隆二年)(940年)
二月至五月 王曦自立后,骄淫苛虐,猜忌宗室,兄弟积怨。王曦命将率4万兵攻建州刺史王延政,延政求救于吴越,吴越王遣将带兵4万,到建州解围。吴越兵逼城而屯,又拒绝班师。王延政求得王延羲合兵,把吴越兵赶出闽北。
后晋天福六年(闽永隆三年)(941年)
正月 王曦以建州为镇安军,以延政为节度使,封富沙王。王延政筑建州城,周20里,请以建州为威武军,遭拒。
四月 王曦以其子王亚澄为同平章事、判六军诸卫,封瑯琊王。
五月 王曦派兵执汀州刺史王延喜以归。
六月 王曦赐从子泉州刺史王继业死于福州郊外,并杀其子。
七月 王曦自称大闽皇,领威武军节度使,与王延政“治兵相攻”,福州、建州之间“暴骨如莽”。王曦鸩杀泉州刺史王继严。
十月 王曦进贡晋廷方物,即皇帝位。王延政自称兵马元帅。
十一月 王曦在福州乌石山东麓重建无垢净光塔,更名“崇妙保圣坚牢塔”。用迭涩抽檐建造法建造,纯用青石料砌成,远望呈黑色,俗称“乌塔”。
后晋天福七年(闽永隆四年)(942年)
六月 王延政围汀州,王曦发漳、泉兵5000人往救,又派部将林守亮入尤溪、黄敬宗屯尤溪口。七月,建州水师败福州兵于尤溪口。八月,王曦求和于延政,延政不受。闽铸永隆通宝大铁钱,与铜钱并行。
是年 泉州刺史余廷英诈称受诏,掠良家女子以备后宫。王曦派御史按治,余廷英献买宴钱万缗,又献钱于李后。未几,复召廷英为相。
王曦荒淫无度,君臣长作长夜饮,群臣以酒过被杀者无算。
后晋天福八年(闽永隆五年)(943年)
二月 闽建州刺史、富沙王王延政称帝于建州,国号殷,改元天德。以将乐县为镛州,延平镇为镡州。遣将攻福州,败归。
是年 南唐升南安县武安场为长泰县。
后晋开运元年(闽永隆六年)(944年)
三月十三日 拱宸都指挥使朱文进、阖门使连重遇使属下杀王延曦,复杀王氏宗室50余人。连重遇推朱文进为闽王。王延政遣军讨福州,不克。泉、漳、汀州皆先后附于王延政。
十一月 泉州散员指挥使留从效杀朱文进所派泉州刺史黄绍颇,奉王继勋主军府,留从效自称平贼统军使,派副兵马使陈洪进送黄绍颇首级到建州,王延政以王继勋为侍中、泉州刺史,留从效、陈洪进等授为都指挥使;漳州将程谟闻此也杀刺史程文纬,立王继成权州事;汀州刺史许文稹奉表请降于殷。
十二月 晋封朱文进为闽国王。留从效大破福州兵于泉州。
闰十二月 殷兵攻福州,朱文进求救于吴越,裨将南廊承旨林仁翰发动兵变,杀朱文进和连重遇,迎殷将吴成义入城。
后晋开运二年(闽天德三年(945年)
正月 王延政复国号闽,以福州为南都,使其从子王继昌镇福州。发甲士万五千人,到建州以拒唐师。
二月 南唐益兵逼建州,闽师与战,大败。以余众婴城自守。
三月至五月 原从指挥使、黜居福清的李仁达率军入福州,杀王继昌及吴成义,迎立雪峰寺僧卓严明为帝。五月,李仁达杀卓严明,自称威武留后。用保大年号,奉表称藩于南唐,入贡于晋。
十二月 南唐主李璟任查文徽为江西安抚使,边镐为行营招讨诸军都虞侯率军由崇安入闽,第二年八月南唐王建封攻克建州,王延政出降,置永安军于建州。九月,汀州许文稹、泉州王继勋,漳州王继成相继向南唐投降。南唐尽迁王氏之族于金陵。
后晋开运三年(南唐保大四年)(946年)
二月 南唐命建州制的乳茶,号曰京挺,腊茶之贡,由此开始。
四月 南唐威武军节度使李弘义(仁达)遣师攻泉州王继勋。
五月 都指挥使留从效废泉州刺史王继勋,代领军府事,大破福州之师。南唐以留从效为泉州刺史。又易置汀、漳二州刺史。
八月 南唐派永安节度使王崇文等率军攻福州,李弘义(仁达)大破南唐军于福州西关。南唐援军至,克福州外郭,遂围其城。李仁达遣使奉表称臣、乞师于吴越。吴越派统军张筠、赵承泰将兵3万人,分水、陆两路救福州。
后汉天福元年(南唐保大五年)(947年)
三月 吴越水师由白虾浦登岸,进逼福州,李仁达军队从城里冲出,两面夹攻,南唐军败退,死2万多人,委弃军资械数十万,福州入于吴越。
三月 泉州刺史留从效逐唐戍将,自据漳、泉二州地。从效俭约治之,颇处民情。于唐子城外扩建罗城和翼城,城高1.8尺,建城门7,周长20里,为唐子城的7倍。
十二月 吴越福州戍将鲍修让杀李孺赟(仁达)。吴越王钱弘徖以丞相吴程知威武节度事。
后汉乾祐二年(南唐保大七年)(949年)
南唐置清源军于泉州,以留从效为节度使。留实自治于一隅,十数年间,安定一方。
后汉乾祐三年(南唐保大八年)(950年)
二月 福州吴越军遣谍者向建州唐永安军留后查文徽报称,李仁达死后吴越已弃福州而去。查信以为真,遣剑州刺史陈诲带水军、自率步骑兵由陆路赴福州。吴越威武军节度使吴程诈降出迎,乘文徽不备,勒兵出击。南唐兵死万人,文徽坠马,被执送钱塘。陈诲知变,率部遁归。
四月 南唐以剑州刺史陈诲为永安军节度使,旋改忠义军,名其军曰忠义。
六月 吴越以钱弘儇知福州威武军事。
后周广顺元年(南唐保大九年)(951年)
六月 吴越以钱仁俊知福州威武军事。后改威武军为彰武军。
南唐升松源镇为松源县,宋开宝八年(975年)改松溪县。
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
留从效升南安县小溪场为清溪县,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名安溪县。
是年 节度使陈洪进组织民众在晋江县东郊筑锁海长堤,引流洗卤,围垦造田,名陈埭。
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
五月 南唐、吴越兵交战于福州,陈诲败福州师于南台江。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
闰七月 南唐清源节度使留从效遣使由间道向周称藩。翌年五月,上表并贡后周。
是年 南唐升绥城县归化场为归化县,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改名泰宁县。

顶部
泡泡熊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7
精华 0
积分 5022
帖子 831
威望 149
金钱 3386
贡献 2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9-8-7
状态 离线
三、宋
建隆元年(960年)
十二月 留从效遣使奉表称藩于宋。
是年 南唐于黄连场置建宁县。吴越以鲍修让知福州彰武军事。
建隆二年(961年)
冬 留从效遣嗣子贡于江南李璟,又遣使假道吴越入贡于宋。
李煜派擅长制茶的北宫苑使专程到建州设立“龙焙”,指导和监制“建茶进御”。建茶质量因此得到提高,“京挺”、“的乳”、“骨子”开始取代唐时一些名茶,年产量达五六万斤。
建隆三年(962年)
三月 留从效卒。留治泉郡以勤俭为务,由是“大得民情,部内大治”。
四月 南唐清源节度使留从效殁,统军使陈洪进推统军副使张思汉为留后,自为副使(《十国春秋》、《续资治通鉴长编》作三月,《吴越备史》、《五国故事》作八月)。
乾德元年(963年)
四月 统军副使陈洪进幽囚张思汉,自称权知军府,南唐命陈洪进为清源军节度使。
是年 陈洪进又尝附吴越以请命于宋,遣使贡宋廷白金千两,乳香、茶、药各万斤。
乾德二年(964年)
正月 宋改清源军为平海军,命陈洪进为节度使、陈洪进子陈文显为副使。陈洪进每岁进贡于宋,多厚敛于民,甚至卖官,漳、泉二州之民深受其害。
乾德年间(963~968年)
陈洪进拓展泉州罗城及翼城东北面的城墙,并环绕城周种植刺桐树,泉州城因此别称“刺桐城”。
开宝七年(974年)
吴越王命钱昱为彰武军节度使、福州刺史。钱昱筑福州东、南夹城。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
陈洪进入觐于宋,至南剑州,闻太祖崩,乃折归。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
四月 陈洪进以漳、泉二州地归宋。其所辖14县,51978户,314932口,兵18727人。宋以陈洪进为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留京师奉朝;授其子陈文显为通州团练使仍知泉州,陈文□为滁州刺史仍知漳州。
五月 吴越纳土于宋,宋以福州仍为威武军。自是,闽地尽一统于宋。
是年 在建安县秦溪里置龙焙监,管古田、建安、剑浦等县银场7所。
是年 收建瓯县凤凰山麓茶园为御焙,因地势北向称为北苑。周绛《茶苑总录》称:“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太平兴国初,造龙凤茶、石乳茶,超过腊面茶。此后相继出蜜云龙、瑞云翔龙、尚三色细芽、龙团胜雪等名品。
是年 宋太宗派遣官员到闽监制建茶。
是年 仙游游洋镇爆发农民起义,领导者林居裔(原名茂恩)自称西平王,队伍扩大到近万人,十二月进围泉州。泉州通判乔维岳据城固守,后得福州屯兵支援,义军被迫退守莆仙山区。次年,林居裔“遂率众降”。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
十一月 以建州邵武县为邵武军。
是年 析莆田县置兴化县。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裁撤。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
宋廷遣左补阙王永、大理寺丞高象先赴闽,弓量土地,不论官、私田产,一律以田、土高下定出产钱,地分五等。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
析晋江县北乡地置惠安县。升邵武县财演镇为光泽县。
淳化三年(992年)
宋太宗下诏蠲除漳、泉二州的丁役钱。陈洪进据漳、泉时,曾发丁男为馆夫服劳役。陈洪进献地后,宋转运使还计庸取值,共铜钱2150贯,铁钱31530贯,漳、泉之民上诉于宋廷才得免。
淳化五年(994年)
升建阳县崇安场为崇安县、上杭场为上杭县、武平场为武平县。
咸平三年(1000年)
升宁德县关隶镇为县,至政和五年(1115年)改为政和县。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
宋廷下诏免两浙、福建身丁钱年45万贯,但漳、泉、兴化诸州的身丁钱已折变作米,因而“米输如故”。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
据《宋史·本纪·真宗》、《宋史·食货志》记载,宋廷遣使到福建取占城稻种3万斛,分给江、淮、两浙三路人民耕种,并授以栽种方法。
天圣四年(1026年)
六月 剑州、邵武军大水,坏官、私庐舍7900余间,溺死者150余人。
皇祐(1049~1054年)初年
由泉州太守陆广主持,采用“造舟为梁”技术,在泉州临漳门(新门)外,建造横跨笋江的履坦桥(俗称浮桥);绍兴三十年(1160年)改作石桥,长80多丈。
皇祐年间(1049~1054年)
《舆地纪胜》卷一百三十《风俗形胜》称:泉州城人口80万,故诗人有“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之咏。
嘉祐四年(1059年)
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造万安桥(今洛阳桥),历时6年,首创筏形基础、种蛎固基等造桥技术,它是宋代泉州四大名桥之一,也是全国第一座跨海梁板式石桥。桥南由蔡襄自撰的《万安桥碑记》称:“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五尺,糜金钱一千四百万”。
治平四年(1067年)
闽县人许世安中状元,其子许将、许恒分别于嘉祐八年(1063年)、熙宁三年(1070年)中状元,是为父子三状元。
熙宁元年(1068年)
七月 福建著名海商黄真受福建转运使罗拯指派,到高丽传达神宗复交通好之意,得到高丽王赞同。熙宁二年,高丽国王遣使随黄真来中国;翌年八月,神宗复遣黄真赴高丽,继续办理复交之事,恢复了中断42年之久的两国关系。
熙宁四年(1071年)
福建路裁并厢军(包括水军、保节军、崇节军),改称保节军,共分33个指挥,11150人,归福建兵部都监厅管。
熙宁九年(1076年)
莆田人徐铎中文状元,薛奕中武状元,是为一县同科两状元。
熙宁至元丰年间(1068~1085年)
福建是中国最早引种棉花的地区之一,南宋时,福建植棉“诸县皆有”,并向北方传播。
元丰三年(1080年)
福州东禅寺始雕东禅大藏经,到政和二年(1112年),刻成564函、6000多卷,称“崇宁万寿大藏”,是全国最早由民间寺院募雕的大藏经。
是年 据《文献通考》卷十一《户口》载:福建路户数为992087户,人口数为2043032人。
元丰年间(1078~1085年)
全国分为23路,福建路辖福、建、泉、南剑、漳、汀6州,邵武、兴化2军,共47个县。
泉州、福州人口都在20万以上,和长沙、汴京(开封)、京兆府(西安)、杭州等被列为全国6大都市。
福建耕地面积达110914顷,出现“四望无平地,山田级级高”,“虽硗确之地,耕耨殆尽”的景象。
元祐二年(1087年)
十月 在泉州置福建市舶司,泉州港成为正式对外贸易港口。
崇宁元年(1102年)
诏州、县学并立小学,10岁以上儿童均可入学。闽县、连江、长溪、长乐、福清、古田、永福、宁德、罗源县学从北宋时开始附设小学。
是年 据统计,福建路福、建、泉、南剑、漳、汀6州和邵武、兴化2军共辖47个县,总计1061759户,2335870口。
是年 泉州、惠安、晋江、长泰等地大旱,“民多渴死”。
政和五年(1115年)
在泉州设来远驿,接待海外各国使者、商人。
是年 莆田县中进士者共24名,占全榜八分之一。

顶部
泡泡熊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7
精华 0
积分 5022
帖子 831
威望 149
金钱 3386
贡献 2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9-8-7
状态 离线
四、南  宋
建炎二年(1128年)
六至十二月 建州军卒数千人,推叶浓、叶明珍、范擒虎为首领,于六月初一日发动兵变,杀官吏,盗州观察使印,突城而出。六月十六日攻陷古田县城,六月二十一日逼近福州西门,福建路提点刑狱李芘拥兵3万余人守城。叶浓引兵向闽东北转移,七月二十一日攻陷宁德县城,后在盐田打败长溪县令潘中率领的援兵并杀死潘中。八月进入政和、松溪,九月陷浦城,进入浙江龙泉,所向披靡。得知南京派御营中军都统制张浚、提点刑狱赵哲率军来攻后,叶浓收兵还据建州。十一月,叶与张浚军大战于建州城下,失败,率残部东走;十二月初十,被赵哲招安投降。不久,张浚以“复谋为叛”罪名擒杀叶浓。
是年 首次记载泉州使用火药。
是年 福建全省岁榷盐2656万斤。
建炎四年(1130年)
七月 贩卖私盐的商贩范汝为被推为领袖,在瓯宁(今属建瓯)吉阳回源洞(与建阳接壤的山区)举行起义,“初不过四十人”,因“时方艰食,从者甚众”。至九月,队伍已达数万人,击败神武军副统制李捧率领的3000名官兵,攻占建阳县城。
十一月至十二月 宋高宗派神武军副统制辛企宗率兵1万入闽驻邵武。辛多次派小股部队到建阳袭击范汝为起义军,均被打败。朝廷采纳建安人迪功郎陆棠的招降建议,派陆和承议郎谢响回闽招抚。范汝为既“慕得官,且惧大军继至”,便率部将范擒虎出寨接受招抚,朝廷授范汝为武翼郎、閤门祗侯,充民兵都统领,叶铁为忠诩郎、民兵副都统领。
是年 泉州市舶司抽买乳香13等共86780斤,约值百万贯。
是年 刘子翚在崇安县五夫里创建屏山书院,自任主讲,连续教学17年。
绍兴元年(1131年)
正月 宋高宗诏令范汝为归福建制置使辛企宗节制。二月以后,多次命辛企宗、谢响“放散汝为党徒”,但范“未肯散其徒”,而将所部农民军屯驻在建州城外数十座“外寨”中,分屯把隘,勒令地主在寨内的田业“必计其岁入之数,纳银或钱”,否则将其驱逐出寨,没收土地和牛畜,分给农民军。
九月 宋高宗命监察御史胡世将往福建路抚谕范汝为部将熊志宁与建阳丁朝佐的起义军。
十月十九日 范汝为重举义旗,攻占建州城,知州王浚明弃城而逃。范部分兵四出:派叶彻率领一支农民军攻打南剑州(今南平),熊志宁率领一支农民军袭破浦城,姚达与饶青带领一支农民军破邵武、光泽,挺进江西。
十一月初五 宋高宗命参知政事孟庾为福建、江西、荆湖宣抚使,从抗金前线召回名将韩世忠为宣慰副使,率领3万官军入闽征剿范汝为义军,并令辛企宗所部改隶韩世忠指挥。
是年 知漳州朱熹奏请推行经界,度量步亩,因豪右反对不能行。
绍兴二年(1132年)
正月 韩世忠领兵由福州间道进军包围建州城,农民军奋战坚守6天,死万余人。城破后,范汝为率军退回回源洞,后自杀。其弟岳吉战死,部将张雄和谋士等500余人被捕。
二月初一 福州、闽侯、建瓯、松溪等地降冰雹,毁屋伤人。是为福建省最早的雹灾纪录。建瓯县所降的冰雹大如桃李,地上积有1尺多厚。
四月十一日 朝廷发布诏书,命福建州、县出榜张贴,对被范汝为义军没收的田地,“许人户陈诉,官为断还”。
七月 罢福建路提举市舶司。九月,命福建提举茶盐官兼领市舶司。至绍兴十二年(1142年),福建提举茶事司归建州,泉州恢复市舶司。
十月 置福建路都转运使。
绍兴四年(1134年)
宋高宗“命六官自温州泛海往泉州退避”。此时,住泉州南外宗正司的皇室人员多达2300余人。
绍兴八年(1138年)
莆田人黄公度中状元,陈俊卿中榜眼,林邓中探花,龚茂良中传胪。此榜前4名全是莆田人。
绍兴十年(1140年)
闰六月 金兵分道南侵,知福州事张浚条陈海道舟船利害,并于福州“治海舟千艘”供海路进兵之用,宋高宗深为嘉许。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
泉州太守赵令衿等组织能工巧匠,在晋江安海和南安水头的海湾上起建安平桥(五里桥)。历时14年建成,全长811丈(实测2071米),宽1.6丈,有桥墩361座,为当时全国最长的梁架式石桥,故称“天下无桥长此桥”。当时,中外商船可停泊在桥边码头装卸货物。
隆兴元年(1163年)
是年 福唐(福州)参加秋赋的生员多达1.7万人。《三山志》载“乡举之众,天下莫比。”
乾道二年至八年(1166~1172年)
7年间,永泰县连科中3个状元:萧国梁(冲峰人)、郑侨(龟岭人)、黄定(一都龙屿人),因而被传为佳话。
乾道七年(1171年)
泉州知府汪大猷遣军民屯戍澎湖列岛。
是年 4艘真腊商舶到达泉州,官兵误为毗舍耶人,将其捕获。知府汪大猷“验其物货什器”,知是真腊商人,乃“尽入来远驿,所贩黄腊,偿以官钱”。自此,常有真腊商船往来泉州。
淳熙十年(1183年)
朱熹在武夷山五曲隐屏峰下创建武夷精舍(亦称隐屏精舍),自任堂主,讲学7年(1183~1190年),来访的著名学者、高士有刘甫、方士田、吕祖谦、辛弃疾、袁枢、何镐、项安世、刘珙、谢东卿、高文举、俞寿翁、周道士等;求学的士人有建阳蔡元定、闽侯黄斡等几十人。朱熹去世后,精舍改称紫阳书院、武夷书院。
淳熙十一年(1184年)
九月 福州、漳州大风暴雨为害,长溪县、宁德县濒海聚落庐舍、人舟“皆漂入海”,漳城半没,浸890余家。
绍熙五年(1194年)
朱熹在建阳西郊考亭村宅东建竹林精舍(后改名沧洲精舍),实行白鹿洞学约。朱熹在此讲学8年,前来学习的著名学生有蔡元定、黄幹、刘爚、蔡沈、陈淳、叶味道、李方子、廖德明、李闳祖、杨楫、杨道夫、林夔孙、陈履道、范念德等。在此期间,朱熹完成《四书章句集注》等一批著作。宝庆元年(1225年),建阳知县刘克庄在原沧洲精舍处建朱熹祠,淳祐四年(1244年),理宗赐“考亭书院”匾额。
庆元二年(1196年)
于泉州市舶司旁建妈祖庙。是为海舶供奉妈祖神像之始。
嘉泰二年(1202年)
七月丁未 大水为患,长溪县漂民庐280余家,古田县漂官舍、民庐甚众,溺死270多人。
绍定元年(1228年)
宁化人晏梦彪(一作晏彪),集合数百名盐贩在宁化南部的潭飞漈举行武装起义。福建左翼军将邓起奉命提军进击,乘夜冒进,遭到起义军伏击,官军溃败,邓起被杀。起义军扩大到数千人,攻破宁化、清流、莲城(今连城)等县。招安失败,起义军向邵武、南剑州进攻,活动范围扩大到建宁、泰宁、沙县、将乐等县境。
绍定三年(1230年)
正月 宋理宗复起用在福州守丧的陈□知南剑州兼福建招捕使。陈□将土民、丁壮编练为“忠勇军”,在沙县高桥击败晏彪义军。
四月 陈三枪带领闽西农民军攻破龙岩城,打下长泰、永春、德化。
七月 政府军进攻邵武。晏彪兵败投降被杀。
嘉熙元年(1237年)
泉州开元寺采用辉绿岩石建成仁寿塔(西塔),高44.98米;淳祐十年(1250年),又建成镇国塔(东塔),高48.12米。两塔为全国第一对最高的仿木结构石塔。
淳祐五年(1245年)
析长溪县西北的永乐乡和灵霍乡部分地置福安县。
淳祐十年(1250年)
闽县中进士者63人,占庚戌全榜1/5。
淳祐十二年(1252年)
六月 建宁府、南剑州、邵武军大水冒淹入城郭,漂室庐,死者万数。
淳祐年间(1241~1252年)
朝廷敕封陈靖姑为“顺懿夫人”,福州民间称陈靖姑为“临水夫人”。
德祐二年(1276年)
五月一日 陈宜中等奉益王赵昰即帝位于福州,改元景炎,升福州为福安府,以陈宜中、李庭芝为左、右丞相,陈文龙、刘黼为参知政事,张世杰为枢密院使,陆秀夫为佥书枢密院事。
七月 文天祥以枢密使同都督兵马的名义在南剑州(今南平)设都督府,筹集粮饷,准备出兵江西抗元。十月,领兵转汀州受挫,次年正月引兵驻漳州。
十一月十四日 元参知政事阿剌罕、董文炳率元军攻克建宁府(今建瓯市),执守臣赵崇釠。知邵武军赵时赏弃城逃走,福建提刑招捕使兼知南剑州王积翁也弃城逃往福安府(今福州)。
十一月十五日 因元兵所逼,张世杰、陆秀夫放弃行都福州,拥端宗赵昰由海道趋泉州,同行将士10余万(内淮兵1万人)。至泉州后,招抚使蒲寿庚面谒端宗,亦请驻跸,张世杰以蒲寿庚“有异志”而不允。宋廷后因南逃用舟不足,乃“掠其(蒲寿庚)舟并没其赀”。蒲寿庚遂与宋廷决裂,杀死在泉州“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数千人。
十一月二十三日 阿剌罕、董文炳以宋降将王世强为向导率元军攻福安府(福州),王积翁与知府王刚中献城降元。
十二月 元军攻兴化军,宋参知政事兼知兴化军陈文龙杀掉说降的元使,虽“兵不满千”,仍坚守兴化军城。二十五日,兴化军通判曹澄孙以城降元,陈文龙被捕后,在解送杭州途中绝食而亡。
十二月 蒲寿庚与泉州司马田真子降元。
景炎二年(1277年)
三月 趁元廷内乱、南征元军北调之机,陈文龙族叔陈瓒兴兵,诛杀守兴化军元将林华,并收复兴化军城。
七月 张世杰率淮军及陈大举(绰号吊眼)、许夫人诸洞畲军围泉州,蒲寿庚坚守泉州城,并遣孙胜夫往杭州向唆都元帅求援。九月,福建宣慰使、行征南元帅府事唆都率师驰援泉州,张世杰解兵离泉州。
九月 元参将也的迷失率军由赣入闽,重占邵武军,下福州。
十月十五日 唆都率元军由福州攻兴化军,城内军民3000多同仇敌忾,与元军“巷战终日”。唆都下令屠城,城内军民3万余被杀,守将陈瓒被俘,遭车裂。
是年 元廷在泉州设立市舶司,“凡江、浙、闽、粤滨海之地,与外番互市,以市舶官主之”,其他大抵因宋之旧法。这是元朝在全国最早设立的市舶司。
至元十五年(1278年)
三月 元置福建行中书省,治所在福州,以忙古带为平章事。同年七月,罢归赣州行中书省,改置福建宣慰使司。
十一月 建宁府政和人黄华集盐夫并联络建宁、括苍(今浙南)及许夫人畲军继续抗元,义军发展到数万人,活动于闽北和浙南。至元十七年(1280年),黄华一度降元,为完者都担任前锋,进攻漳州畲军陈吊眼部。至元二十年(1283年),又起兵抗元,聚众10万,据政和,攻崇安、浦城,包围建宁府城。元派高兴、刘国杰、史弼、卜怜吉带、兀鲁兀带伯颜入闽“征剿”,黄华退到赤岩寨,放火自焚。
是年 漳州人陈大举率畲军攻占漳州城。因元都元帅张弘范、南征招讨傅全追赶宋兵到漳州,陈大举遂率军避逃入畲洞。至元十七年(1280年)初降元,后入漳州城与居民杂处。
是年 元世祖诏行中书省唆都、蒲寿庚等,允许蕃舶往来泉州互市。

顶部
泡泡熊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7
精华 0
积分 5022
帖子 831
威望 149
金钱 3386
贡献 2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9-8-7
状态 离线
五、元
至元十六年(1279年)
五月 诏谕漳、汀、邵等处及四十八峒畲官吏、军民等,若能举众来降,官吏例加迁赏,军民安堵如故。
至元十七年(1280年)
八月 陈大举再聚畲兵突袭漳州城,杀死镇守漳州的招讨傅全。受其影响,漳州各地畲军蜂起响应,“连五十余寨,扼险自固”。陈大举自守漳浦峰砦,陈桂龙(大举叔父)在九层漈、陈三官在水篆畲、罗半天在梅龙长窖、陈大妇在客寨畲。元廷命完者都为福建等处征蛮都元帅、高兴为副帅领兵讨之。至元十九年(1282年),陈大举被元军擒杀。
至元十九年(1282年)
四月 调扬州合必军3000人镇泉州。
是年 朝廷令各路府、州、县设教授、学正、教谕。终元一代,福建曾任命儒学提举1人,副提举3人,教授55人,学正26人,教谕47人,训导7人,学录27人。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
朝廷在建宁、南剑等处设立银场提举司,调集民夫、囚犯开山煽炼。
是年 严禁福建军民诸色人等习学相扑或弄枪棒,违者许诸色人等首告是实,教师及习学人并决(杖)77下。此后,又禁止汉人藏兵器,畜马匹。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
升长溪县为福宁州,领福安、宁德两县,州治在原长溪县治。同时,改长溪县学为福宁州学。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
闰二月 改福建市舶都漕运司为都转运盐使司。
冬 汀州畲族人钟明亮领导闽、赣、粤3省边境人民起义,“拥众十万,声摇数郡”,活动于汀州、漳州、赣州、邵武、宁都、南安(今江西大余)、建昌(今江西南城)、南斗、循州(今广东龙川)、梅州等地。
是年 改福建行中书省为福建行尚书省,设官同行中书省。
是年 印制至元宝钞,开福建纸币印制之始。
是年 置福建木棉提举司。时福州、建宁、延平、漳州、泉州、兴化诸府均产棉花(又称吉贝)。福建木棉提举司是全国4个木棉提举司之一,年向朝廷“输木棉十万匹”。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
泉州至杭州之间置海上站赤(即海驿)15个,每站备海船5艘、水军200人,专门运送从泉州入口的蕃货及贡品,至元二十八年八月罢。泉州市舶都转运司统有海舶1.5万艘。泉州成为元代四大海舶建造基地之一。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
罢福建行尚书省,改置宣慰使司,并入江西行省。
是年 改福建广东道提刑按察司为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辖8路。
是年 福建各路及40个县设阴阳学,依儒学、医学之例,路设教授、学正各1人,县设阴阳学训术1人,教授天文、历算、周易、数学。
元贞三年(1297年)
福建省都镇张浩、福州新军万户张进率军至?求(今台湾)。
大德三年(1299年)
二月 罢福建平海行中书省,置福建宣尉司都元帅府,移治福州。
六月 以福建州、县官类多色目、南人,命以汉人参用。禁福建民冒称权豪佃户,以规免门役。
是年 泉州人奉使往波斯湾火鲁没思(即忽鲁谟斯,今波斯),受到该国哈赞大王接见,并带回所赐“七宝货物”,呈献给元廷。
大德六年(1302年)
朝廷在武夷山四曲溪畔置焙局,采武夷岩茶焙制“龙团”入贡。自此始以武夷茶为单独贡品。
至元五年(1339年)
在晋江灵水创建草庵,庵内有石雕摩尼佛,是福建仅存的摩尼教遗址。
至元年间(1335~1340年)
朝廷在澎湖设巡检司,属泉州同安县管辖。当时澎湖列岛有居民1600余人、商船数十艘,常与泉州贸易,有“泉州外府”之称。
至正九年(1349年)
江西人汪大渊在泉州撰成《岛夷志略》,介绍南洋群岛、东南亚及东非诸国情况。
至正十年(1350年)
五月 浙东红巾军方国珍部途经福安取道杨梅岭(今属霞浦县),进攻福宁大、小筼筜镠(今福鼎县沿海),和元军在水澳作战,元军大败。
至正十二年(1352年)
十二月十四日 红巾军攻陷福宁州城,杀州尹王伯颜。
至正十四年(1354年)
福州、泉州等地大旱,各地大饥,“人相食”。
至正十八年(1358年)
十二月 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普化帖木儿与廉访使般若帖木儿互相倾轧,普化帖木儿为赶走政敌,派人串通寓居兴化的被贬官员前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三旦八和前兴化路总管安童,还“赂泉州亦思巴奚,调其兵”进福州。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
二月 福建市舶提举、亦思法杭商人那兀纳(又译阿巫那)杀阿迷里丁,接收其部队,占据泉州。此后又多次兴兵攻惠安、仙游、兴化、福清等地,杀人劫物。
五月 新任福建平章政事燕只不花命左丞余阿里为兴化分省主官,切断泉州叛军驻榕赛甫丁部的退路,自率诸军会攻赛甫丁、扶信所部,歼灭其部数百人。盘踞省城达3年之久的赛甫丁被迫带领“余众航海还据泉州”。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
福建行中书省在延平设分省,以陈友定为分省平章政事,控制闽北、闽西。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
二月 陈友定进犯处州(今浙江丽水),被吴王朱元璋的参军胡深击败,胡深乘胜追击,入闽攻占浦城。
四月 胡深攻克松溪,陈友定骁将张子玉被俘。
六月 胡深与吴广信(今江西上饶)指挥朱亮祖联合作战,攻克崇安、建阳,南下进攻建宁,遭到陈友定及其部将阮德柔的两面夹击,胡深被俘,后被杀。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
四月 福建行省左丞陈友定奉命讨伐那兀纳之叛。陈友定派其子陈宗海为先锋,歼灭其在兴化的白牌、马合谋、金阿里等部数千人。随即派人联络泉州豪强并策反叛军头目,水陆并进,南攻泉州。五月,叛军首领那兀纳就擒,最终平息前后达10年之久的泉州叛乱。
八月 朝廷以陈友定打败吴军及平定泉州赛甫丁、那兀纳叛乱有功,命他为福建行中书省平章事,陈友定至是尽据福建八郡之地。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
七月 福州南台雕版工人陈孟千、陈伯寿二人东渡日本,由博多湾上岸,寓居京都附近的嵯峨。他们所刻图书称“博多版”。
十月 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平章胡美(一作胡廷美,原名胡廷瑞)为征南将军、江西行省左丞何文辉为副将军,率吉安、南昌等处兵马入闽,征伐陈友定。十一月三十日,引兵入杉关,攻占光泽。初七,胡美率军进攻邵武,元守将李宗茂献城降。十二月十五日攻占建阳,守将曹畴降,进逼建宁。
十二月 吴王朱元璋命左御使大夫汤和、中书平章廖永忠率兵2万自明州(今浙江宁波)航海进攻福州,擒杀闽江口把海指挥孙通、程严,入五虎门,屯泊南台。二十七日登岸围城,指挥谢得打败出南门抵抗的元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曲出,曲出逃回城内。是夜,元行省参政袁仁派人秘密与汤和约降,二十八日汤和拥兵入城。
至正年间(1341~1368年)
一股倭寇在金门登陆,于马坪附近各乡村大肆焚掠,后因台风沉船,被当地群众全部歼灭。这是福建最早的一次倭祸。
元代(1277~1368年)
福建行省设福州、建宁、泉州、兴化、邵武、延平、汀州、漳州等8路。

顶部
泡泡熊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7
精华 0
积分 5022
帖子 831
威望 149
金钱 3386
贡献 2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9-8-7
状态 离线
六、明
洪武元年(1368年)
正月 明军水陆两路攻下元军驻守的兴化府、建宁府,福建平章陈友定死守延平,迫于明军强大攻势,部分元将开城降明,陈友定被擒。
二月 汤和率明军攻漳州,漳州路达鲁花赤德尔密什自杀。漳州既下,明军派元建阳降将曹复畴招谕汀州守将降明,至此,元朝在福建的统治宣告结束。
二月 改元福州路为福州府。
六月 元旧将金子隆、冯谷保等复率残兵攻延平,被明延平守将蔡玉击败,后逃到沙县、清流、宁化诸地,最终为明军所杀。至此,元朝在福建的残余势力全被荡除。
是年 朝廷在福建莆田县城、泉州府城和漳州府城置兴化卫、泉州卫和漳州卫,分别辖5个千户所。每卫设指挥使,辖兵5000~6000人不等。这是明朝在福建设置的第一批防守海疆的军卫。
洪武二年(1369年)
八月 置福建行中书省,隶福州、汀州、漳州、泉州、建宁、邵武、宁化、延平八府。行中书省于洪武九年(1376年)设福建承宣布政使司。
八月 改福清州为福清县,改福宁州为福宁县,属福州府。
是年 倭寇侵福宁县境,开明代福建倭患之始。
洪武五年(1372年)
五月 朝廷下诏禁止福建等处豪户将贫民阉割为奴,如有发现以阉割抵罪,并没官为奴。
七月 倭寇犯福宁县,前后杀掠居民350余人,焚烧庐舍千余家,劫取官粮250石。
七月 朝廷下令福建、浙江濒海诸卫,改造多橹快船,以防御倭寇。
八月 朝廷令浙江、福建造海船666艘充实水军,以防倭患。
是年 朝廷首次敕封妈祖为“圣妃”。至明末,对妈祖共封号5次,朱棣还于京城兴建妈祖庙。
洪武七年(1374年)
九月 宣布罢泉州、广州及浙江明州三市舶司,对外贸易基本停止。
洪武八年(1375年)
四月 朝廷命靖宁侯叶升巡行福、兴、泉、漳及浙江温、台,广东潮州等卫,督造防倭海船。
九月 革福建宝泉局,罢铸钱。
九月 改福州都尉为福建都指挥使司,置福州左、右二卫指挥使司。改建宁都尉为福建行都指挥使司,置建宁左、右二卫指挥使司。
是年 全国共十三个都司,福建列第八。
是年 令有司立社学,“延师以教民间子弟,兼读《御制大诰》及本朝律令。”福建各地普遍设立社学,至清中叶有近千家。社学多是官倡乡办的乡村学校,无经费和制度上的保证,时兴时废,后逐渐与私塾、义学等合并。
洪武十四年(1381年)
十月 明洪武皇帝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同年冬,颁《皇明世法》重申禁止“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之令,规定对下海通商的惩治办法,使沿海商民受到严重打击。
十一月 福安县民8000余人暴动,福州中卫指挥佥事李惠率兵镇压。
是年 设福兴、漳泉、延汀、建邵四按察分司。
洪武十七年(1384年)
正月 朝廷命信国公汤和巡视福建、浙江沿海,为防倭寇禁民下海捕鱼。
洪武十八年(1385年)
建宁丁显中状元,是为明代福建第一位状元。此后有明一代,福建共出状元11人,榜眼12人,探花10人,进士2320人,科举及第人数居全国前列。
洪武二十年(1387年)
四月 江夏侯周德兴到福建,从福、兴、漳、泉四府民户中,凡三丁者抽取一人,共选15000人,为沿海卫所戍兵,以防御倭寇。次年,周德兴先后在今霞浦、福清、莆田、泉州、漳浦等地建成福宁、镇东、平海、永宁、镇海五卫,下辖12个千户所,并于水澳等处设45个巡检司;又在沿海处设置许多报警墩台,严密海防布置。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
因沿海建卫所,除嘉禾(今厦门)和浯屿(因有建中左和金门两所)外,沿海岛屿居民全部迫迁内地,许多岛屿沦为荒地;海坛岛居民在迁徙时,有许多人葬身海中。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
福建全省户数为816803户,人口为3293444人。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
九月 改置福建按察分司,置三道:宁武道、延汀道、漳泉道。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十月,又调整福建按察分司为二道:建宁道,治建宁、邵武、延平、汀州;福宁道,治福州、兴化、漳州、泉州。
是年 朱元璋赐给琉球国“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福建人到琉球择土以居,其住地称“唐营”(俗称久米村,亦称营中)。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朝廷划分天下为17个都司、3个行都司,福建各占其一。福建都司设在福州,统率11卫,镇守海疆;福建行都司设在建宁府,统率5卫,以镇守上游。两都司辖兵4万余人。
是年 福建全省田额共146259顷。
洪(武)永(乐)年间(1368~1424年)
以福清人林鸿为首,与闽县人郑定、王褒、周玄,长乐人高棅、王恭、陈高,候官人唐泰、黄玄,永泰人王塝等9人唱和,时称“洪(武)永(乐)闽中十才子”。其诗以声调圆稳、格律整齐为特色,一洗元诗纤弱之习,对全国产生影响。其中,王褒、王恭参加《永乐大典》的预修,王塝为《永乐大典》的副总裁。
永乐二年(1404年)
正月 令改海船为河船,以防止福建沿海居民航海出国。
七月 福建积盐甚多,朝廷令盐民以钞代纳,每引盐纳钞五十贯。
永乐三年(1405年)
八月 朝廷令福建市舶提举司免征关税放行。对外洋仅限于朝贡贸易。福建市舶司仅负责琉球朝贡贸易。九月,在福建市舶司设馆驿,称“柔远驿”。
十一月至十二月 郑和率舟师出使南洋(今西南太平洋)和西洋(今印度洋),由福建长乐太平港出发。历访西、南洋诸国。此次郑和出洋共计率27000多人、船317艘(其中“宝船”62艘)。郑和所乘帅船船身长125.65米、宽50.94米,有9道桅,能张12张帆,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船只。郑和出使所用大批船舶由福建长乐、泉州等地建造,水手亦大量招自福建。
永乐三年至十七年(1405~1419年)
建宁、邵武、延平三府屡遭大疫,民众死亡174600余口。
永乐六年(1408年)
正月 建宁、邵武等地瘟疫严重,两地与江西的抚州、建昌,合计疫死者达78400多人。
永乐七年(1409年)
十二月 郑和率舟师从长乐太平港第三次下西洋。
是年 朝廷封吴夲为“万寿无极大帝”。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再次封吴夲为“保生大帝”。保生大帝信仰在明朝达到鼎盛,宫庙遍及闽南城乡,其影响向外省扩展,传入台湾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永乐八年(1410年)
十一月 倭寇2000余人犯莆田,平海卫指挥同知王茂于平海东门外,击退倭寇。
永乐十五年(1417年)
闰五月 汀州发生由刘胜、孙纣领导的县民暴动,自号“太平将军”,攻清流县,为官兵所镇压。
八月 闽中发生陈添保领导的矿工起义,烧尤溪银矿,杀管理银矿的中官,随之在清流一带活动,后为明军所镇压。
冬 郑和率舟师从长乐太平港出发,第五次下西洋,此次除护送各国使节回国外,还到阿拉伯各国访问。
永乐十九年(1421年)
秋 郑和率舟师从长乐出发,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
七月 朱高炽即位,朝内因反对郑和下西洋一派占上风,故下令在福建等处安泊之船,俱回南京,郑和船队被封,修造“下番海船,悉行停止”。
洪熙元年(1425年)
朝廷定乡试取额,福建为45名,仅次于南、北国子监及南、北直隶,与浙江等。会试取额分南、北、中卷,福建属南卷,取额亦较多。自此以后,福建科举居大省之列。
宣德五年(1430年)
六月 宣德皇帝朱瞻基令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宣德六年(1431年)十二月,船队从长乐出发,这是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在离长乐前,于太平港重修天妃宫殿宇,立《天妃之神灵应记》石碑。郑和途经湄洲岛时,修整了天妃宫庙宇,对天妃之神(即妈祖)进行祭祀。
宣德八年(1433年)
四月 郑和于归途中殁于古里(今印度尼西亚),船队由其闽籍副手王景弘带领。
八月 朝廷敕漳州卫官员,重申严通番之禁。
正统十年(1445年)
四月 福建大水,毁坏延平府卫城,湮没3个县城,漂没大量田、舍、人、畜。期间,闽南亦遭水灾,晋江、南安等处田禾、民舍、人畜漂流无算。
正统十一年(1446年)
三月 朝廷特派御史柳华督福建、浙江、江西之兵,镇压矿工反抗。柳到任后,逼饬各府、县严密布防,在街衢首尾及乡村出入口都设隘筑楼,组织民兵轮班防守。
正统十二年(1447年)
叶宗留率矿工先后在闽、浙交界的少阳坑、云山坑及少亭坑等产银矿处寻掘银矿,所获甚少,鼓动矿工起义。起义队伍数百人攻下政和县城。嗣后,在浦城、建阳、崇安及浙江、江西等地流动出击,队伍日益壮大。
正统十三年(1448年)
二月 福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邓茂七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邓茂七原为沙县二十四都总甲,号召佃农拒纳“冬牲”,令田主自备脚力担租谷归仓,杀死前来拘捕的官兵。在沙县陈山寨聚众宰白马歃血为盟,宣告起义,自称“铲平王”,委任尚书、都督、都指挥等官职。10天之内,队伍迅速发展到数万人,并攻下沙县。在邓茂七农民起义的影响下,全省各地农民、矿工响应奋起反抗,起义波及全省50个县中44个县。
四月 邓茂七及宁化陈正景率众攻长汀、上杭、宁化、清流等地。邓茂七又转而率众攻杉关,克光泽、顺昌等地;明官兵龟缩于邵武、延平二地。与此同时,尤溪炉主蒋福成率矿工万余人响应邓茂七起义,入沙县,攻延平。
八月 朝廷命御史丁袞“剿抚”农民起义军。是月,丁袞至延平,遣延平府同知邓洪率兵二千攻沙县,被蒋福成、邓茂七合兵歼灭。丁袞又派使者到农民军中劝降,遭拒绝。同月,邓茂七在距南平20里的双溪口设伏,大败由御史张海率领的官兵。
九月 朝廷派御史张楷为监军,都督刘聚为总兵。率兵四千分别由浙江、江西入闽。张楷所率部队因叶崇留起义军阻挡而不敢入闽。该部的都督陈荣、指挥戴礼,先后被叶宗留起义军击毙,叶宗留亦战死,余部队伍由叶希八统帅,出没于闽、浙、赣一带。至十二月,张楷部入建宁府,与十一月间由江西入闽、在建阳击败邓茂七部的刘德新部会合。
十二月 邓茂七派陈敬德、吴都统率兵越德化、永春,从安溪分路攻南安、同安,并攻泉州;在古陵坡,击败明军。同期,邓茂七派出的另一支部队接连攻下龙岩、南靖、漳浦、长泰等县,并攻漳州。两支南下队伍虽打败了官军,却遭到地方武装顽抗。
是年 撤销兴化县,其地分别划归莆田县、仙游县。
正统十四年(1449年)
正月 朝廷增派宁阳侯陈懋为总兵,保定伯梁瑶、平江伯陈豫、崇信伯费钊为副总兵,都督范雄、都督佥事董兴为左右翼总兵,太监曹吉祥、陈梧监军,刑部尚书金濂参赞军务,御史丁袞、张海记功,调京城、浙江兵马及驻南京的骁骑,分兵“合剿”邓茂七农民军。
正月 朝廷宣布免福建、浙江银课。四月(邓茂七死后两个月),重新实行矿业统制政策,遣御史李浚等13人督福建、浙江银课。
二月 张楷率兵进驻延平,邓茂七等退保陈山寨。张楷派人到邓茂七营中,诱降黄琴、张繇孙、罗汝先等。因有罗汝先的诱骗,邓茂七贸然下山攻延平,中张楷埋伏,邓茂七中箭身亡,起义军遭重大损失,余部由邓茂七侄邓伯孙领导继续斗争。
六月 朝廷下令赦免参与起义和逃亡的人,重新复业。至景泰年间(1450~1456年),流寓瓯宁、顺昌、南平、邵武等地人民20万余人受抚复业。同期朝廷又下令封禁山,重新激化矛盾。
十一月 陈山寨被明军攻破,邓伯孙被捕杀,起义失败,分散各地的余部仍在坚持斗争,直至景泰年间(1450~1456年)。
是年 福建巡海按察司佥事董应轸上报朝廷,指出:福建沿海居民“嗜利忘禁”者,一年多一年;仍然有大批人不顾朝廷禁令,泛海通番。
景泰三年(1452年)
七月 析沙县、尤溪部分地置永安县。
景泰四年(1453年)
三月 令开建宁银场。次年正月,罢福州、建宁银场。
是年 漳州知府谢迁执行海禁令,将管区内违式巨舶全行拆毁。
景泰六年(1455年)
八月 析政和、福安部分地置寿宁县,属建宁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划归福宁府。
成化六年(1470年)
七月 析上杭、龙岩部分地置漳平县。
是年 增设漳南道,将原福宁道所属漳州和建宁道所属汀州,划归漳南道。
成化七年(1471年)
三月 析沙县、清流、宁化、将乐4县部分地置归化县,隶汀州府。
成化九年(1473年)
春 复福宁县为州,辖福安、宁德二县,直隶布政司。
成化十一年(1475年)
八月 福建大疫,死者无计,波及江西。
成化十一年(1475年)
八月 福建大疫,死者无计,波及江西。
成化十九年(1483年)
六月 福建沿海大风雨,坏屋毁楼,福州9县官、私船只漂没无数,死者千余人。
成化年间(1465~1487年)
筒车在福建广泛使用,对山区农田灌溉起重要作用。
弘治三年(1490年)
由黄仲昭编纂的《八闽通志》编成刊行。该书始修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成于弘治二年(1489年),因当时福建共辖八府,故称《八闽通志》,全书共87卷,计18类42目。该书是福建省第一部全省性地方志,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
正德元年(1506年)
八月 建宁、邵武大疫。
正德四年(1509年)
汀州人张时旺、黄镛、刘隆、李四仔等聚众称王,以大帽山为根据地,拥众7000余人,长期活动于闽西、赣南、粤东交界处。赣南巡抚周南会三省兵力镇压。
是年 西班牙天主教多明我会会长若望·基利期督(音译)和伯泉纳德教士在马尼拉结识月港船主,后随同商船抵福建港尾白沙村(在今龙海县),被发现并驱逐出境。
正德十四年(1519年)
二月 王守仁在农民起义活动较多的地区,实行“十家牌法”,即令各府、县城内居民每家置一牌,上写门户、籍贯及人丁数目,挂于门首,以便官府考查;再将十家编为一牌,排列各户姓名,轮流按牌审察动静,遇面生及可疑之人即行报官。如有隐匿,十家连罪。
是年 福建推行“八分法”徭役制度,即每丁石每年征银八分。次年,施行“纲银法”,将通县费用分正、杂二纲,以“丁四粮六”法科派,规定丁田共同承担差役。至嘉靖(1522~1566年)末年,又进一步在全省实行“十段法”,取消力役,改为雇役,将十甲划为十段,每年轮差一段,通县各种实差费用按甲摊派,每甲(段)内再按“丁四米六”均摊。并规定,官米也须与民米共同负担差役。
正德十四年(1519年)
二月 王守仁在农民起义活动较多的地区,实行“十家牌法”,即令各府、县城内居民每家置一牌,上写门户、籍贯及人丁数目,挂于门首,以便官府考查;再将十家编为一牌,排列各户姓名,轮流按牌审察动静,遇面生及可疑之人即行报官。如有隐匿,十家连罪。
是年 福建推行“八分法”徭役制度,即每丁石每年征银八分。次年,施行“纲银法”,将通县费用分正、杂二纲,以“丁四粮六”法科派,规定丁田共同承担差役。至嘉靖(1522~1566年)末年,又进一步在全省实行“十段法”,取消力役,改为雇役,将十甲划为十段,每年轮差一段,通县各种实差费用按甲摊派,每甲(段)内再按“丁四米六”均摊。并规定,官米也须与民米共同负担差役。
嘉靖九年(1530年)
春 候官狱囚林汝美,在巨盗车小二帮助下,与李七、许三等越狱出逃,杀布政司查约、参议杨?、都指挥王翱,后从连江逃入海中,在闽、浙沿海建立海盗基地,勾结倭寇及西班牙殖民者袭扰沿海各地。
是年 朝廷为加强对海商的控制,将巡海道移驻漳州,并在海沧建安边馆。
嘉靖十九年(1540年)
越狱入海的闽人李光头(即李七)、安徽歙县人许梧(即许三)引众聚浙江双屿港为根据地,进行武装走私贸易,分掠福建、浙江。从此海上多事,倭患日炽。
嘉靖十九年(1540年)
越狱入海的闽人李光头(即李七)、安徽歙县人许梧(即许三)引众聚浙江双屿港为根据地,进行武装走私贸易,分掠福建、浙江。从此海上多事,倭患日炽。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十月 佛郎机(今葡萄牙)武装海盗以浯屿为据点,掠漳州月港,被福建海道副使柯乔引兵击退。
是年 安溪爆发陈日晖领导的农民起义,劫富济贫,活动于安溪、南安、永春、龙溪、长泰、同安等地,至冬,为官兵所镇压。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
三月 朱纨指挥福建、浙江水军捣毁设在双屿的海寇据点,收复双屿,但仍有近1300艘“贼船”漂流海上,大部分逃到福建海域,其中一部分为王直所收合,继续其武装走私活动。
四月 在浙江的葡萄牙殖民者被击败后逃到福建,汇集于浯屿,骚扰泉、漳沿海。
嘉靖三十年(1551年)
莆田人林兆恩倡立“三一教”,将儒、释、道三教理论体系合而为一。林兆恩所著《林子三教正宗统论》(三十六卷),创立了较系统的三教合一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历史上三教合一思想的集大成者。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
七月 朝廷复设浙江都御史,巡视浙江及福建的兴化、泉州、漳州海道。
是年 东南沿海出现大股海盗集团,势力最大者为王直。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三月 时任浙江宁(波)台(州)参将的福建晋江人俞大猷,用福建楼船(史称“福船”)在舟山大破倭寇,捣毁敌巢。倭寇败逃至福建闽东沿海,四月,占领秦屿(福鼎)所,大掠福宁沿海。十月,流劫南日旧寨,袭掠深沪、石井。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
正月 朝廷调福建候官人张经总督浙福南畿军务。张经上任后,积极备防。五月,张经与俞大猷指挥、参加江苏王江泾之战,大捷后,反遭奸臣赵文华(严嵩干儿子)诬陷,张经入狱,俞大猷落职。
十一月 倭寇侵犯兴化、泉州等地,因明军作战无力,将弁互不救援,致使倭寇分而击之,泉州指挥使童乾震,镇东卫千户戴宏、高怀德、张銮,兴化卫千户白仁,平海卫千户邱珍,副千户杨一茂均战死。倭寇所到之处,恣意杀掠,福清海口“室庐荡尽”,军民被杀“以万计”。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
五月 朝廷以工部尚书赵文华总督浙福南畿军务。八月,又以胡宪宗为兵部侍郎,总督浙福直隶军务,命赵文华协力剿倭。
十一月 倭寇自漳浦登陆。年底,倭寇万余人在三沙扎营;另一股在连江登陆,据地为巢,不时流劫福州、罗源、宁德等乡镇。同年,月港、诏安等地亦遭倭寇袭扰。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
正月 赵文华举荐原浙江巡抚阮鄂为福建巡抚。自此,福建有巡抚常驻。阮鄂入闽后,任意搜刮、挥霍。至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三月离任,共糜费库银60余万两,被革职为民。
三月 连江倭寇攻小埕寨。四月,围攻福州城。倭寇在四郊放火,百姓死者不计其数,南台、洪塘尽为灰烬。福建巡抚阮鄂不但不组织抵抗,反而痛打要求抗倭的民众,扣押主张抗倭的参将黎鹏举家眷,竭库藏、强征民帛贿倭乞和。
六月 海寇许老、谢策等率众突袭月港,掠杀千余家。
冬 倭船再次泊浯屿,往来于漳、泉、潮(广东)之间,同安、惠安、南安受害尤重。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
三月至五月 福建沿海各地普遭倭寇侵扰。严山老引导1万多名倭寇,从连江翻过北岭,围攻福州城,附近乡村10万百姓拥入省城避难。倭寇在福州城外焚掠60天,“数百里内,白骨如山”。四月初八日,倭寇攻陷福清县城。随后,倭寇又相继袭击古田、宁德、莆田、漳州、诏安、漳浦、同安、惠安等地。
十一月 大海盗毛海峰据浯屿为巢。自此,倭寇侵犯的重点由浙江转到福建。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倭祸中心移闽后,闽海全线告警。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
三月至四月 倭寇大掠连江县,进而围攻福州城,被新任福建巡抚刘蔗率兵赶至闽安镇。同期,广东张琏引倭寇千余自大埔攻平和,继而陷云霄,劫掠龙岩、南靖、诏安等地。屯浯屿的倭寇在漳州海贼林三显、谢万贵的引导下,窜入海沧、月港、镇海、屿仔尾等地。其中一股倭寇攻同安县阳翟,万余百姓逃入宫澳巡检司城里,城破时,倭寇纵火屠城,积尸数尺,城外暴尸一二里,妇女集体投海者众。嗣后,倭寇又多次袭掠晋江城乡,陷崇武所,入永春,屯安溪,攻泉州府城。散据泉州一带乡村,致使农民不能生产。
嘉靖四十年(1561年)
五月 永春人吕尚四率众起义,攻克永春县城,活捉知县林万春,并乘胜攻安溪、南安、仙游、德化各县。后吕尚四在攻德化时战死,其部由吕尚二领导继续战斗,至隆庆元年(1567年)失败。
九月 尤溪人苏阿普聚众起义,活动于尤溪、漳平、永春、德化等地,队伍发展到数千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为戚继光率领的明军所镇压。
是年 汀州民数千人在闽西及江西一带起义,其中最大一股为戚继光所收抚,称“赖家军”,北上松江抗倭有功。其他农民军,或被镇压,或被“招抚”。
是年 倭寇继续袭掠闽境,长乐、福清乡村被掠多次,兴化3次被攻,村镇屠戮殆尽,居民大都被杀害,宁德县城于八月被屠城,闽南的漳浦、诏安、长泰等处亦遭袭掠。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四月二十四日 倭寇突袭永宁卫,大掠数日,见人就杀。后人将四月二十四日定为“洗卫节”,年年纪念。
七月 浙东抗倭名将戚继光被委为上将,率兵6000人入闽。八月初,戚家军经分水关入闽,一路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八月七日至九日,戚家军向盘踞在宁德漳湾横屿的倭巢发动进攻,捣毁倭寇经营3年的巢穴。月底,再捣福清牛田大寨。九月中旬,又攻下盘踞兴化府城南面林墩的倭巢。戚继光入闽两个月,即取得3个战役的胜利。十月,戚家军回师浙江,戚继光升为副总兵,分守温、台及福、兴等处。
十一月 新倭复至,从浙江来的倭寇4000余人分掠闽东沿海。十一月二十九日,兴化府城被倭寇攻克,这是福建府城第一次陷落,倭寇据城3个月,“全城焚毁殆尽”,死者逾万。同期,政和、寿宁、宁德县城也被倭寇攻破。
十一月 总督浙直福建军务的大臣胡宪宗因严嵩父子案被罢官,朝廷令赵炳然为右都御史巡抚浙福军务。
十一月 永宁卫再陷,倭据3日方遁。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
一月 朝廷令谭纶接替被罢职的福建巡抚游震的职务,调戚继光再次率军援闽,命广东总兵刘显留闽助战。同时,升南赣副总兵俞大猷署都督佥事、福建总兵官,率部入闽剿寇。
四月 福建巡抚谭纶命福建副总兵戚继光所部任中军,总兵俞大猷部为右路,刘显部为左路,向盘踞在平海卫许家村一线的倭寇据点发动进攻。是役共歼倭寇2000多人,救出被俘群众3000多人。此后,戚家军、俞家军主动出击,将闽东、闽北散股倭寇消灭,闽海稍安。
六月 福建巡抚谭纶上书恢复五水寨旧制,以烽火门、南日、浯屿为正兵寨,铜山、小埕为游击兵寨,设把总分汛。同时,请改三路参将为守备(参将与总兵品级相差不远),以加强总兵官对三路的指挥权。由于谭纶多方经营,福建海防再次加强。
六月 朝廷升戚继光都督佥事,后又升都督同知。时戚家军亦分两部,一部回浙休养,另一部由戚继光率领镇守闽北、闽东沿海。
九月至十月 侵掠福建的两万余倭寇在闽海全境发起新攻势,北起烽火门,南至福全所,多点登陆袭扰。当时,镇守闽疆的戚家军在各处应战,取得水战六捷、陆战六捷的战果,击退倭寇进攻。
十一月初 朝廷接受福建巡抚谭纶的建议,擢升戚继光为福建总兵官,镇管福建七府一州并浙江金、温二府。至此,闽、浙两省的抗倭斗争联为一体。
十一月至十二月 倭寇两万余人围攻仙游,城中军民坚守待援,福建总兵官戚继光急调回浙休养的军队回闽参战。福建巡抚谭纶委戚继光为剿倭全权指挥,明军1万多人,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先攻围城倭寇的南巢,在守备王如龙、胡守仁的率领下,相继攻破倭寇南、东、西三巢。戚继光亲督正兵攻北巢,倭寇全线崩溃,仙游之围遂解。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
二月 戚家军先后在同安王仓坪、漳浦蔡坡岭追歼从仙游南逃的倭寇,灭贼数千人,倭寇残余从诏安出逃广东,自此,长达15年的福建倭患基本平息。
七月 广东倭起,俞家军在闽募兵,上杭陈绍禄农民起义军应募。同时,俞大猷大量招用福船、福兵。
秋 戚家军与广东俞家军在闽、粤边界会歼引倭巨寇吴平等众,征、抚并用,吴平接受招抚。次年春,吴平复叛,戚、俞二军再度在闽粤交界地消灭这股海贼,余部由潮州人林道乾率领,于万历八年(1580年)被官军剿灭。
是年 僧正隆住持安溪清水岩,重修拓建庙宇,历22载告成。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正月 福州、兴化、泉州三府地震。
是年 撤龙岩县东西洋巡检司地,置宁洋县。
隆庆二年(1568年)
七月 海贼曾一本率众犯福建,活动于漳州和广东潮州海区。十一月,朝廷下令广东、福建官军会剿曾一本股匪。
隆庆三年(1569年)
俞大猷大量征用闽船、闽兵,以加强漳、潮海区的防御力量。曾一本部在半个月内被3次打败,本人被活捉,闽、粤间海患遂告平息。
万历元年(1573年)
由林凤为首的海上武装集团攻掠福建沿海,为总兵胡守仁所败。逃至澎湖、北港。
是年 俞大猷移镇福建福、兴、泉、漳、延、建、邵武、福宁及浙江台、温等地,将漳、泉倭寇驱赶出海。
万历三年(1575年)
是年 福州、汀州、漳州等府地震,长汀县地裂成坑,没民屋40余间。同年,永定大水。
夏 福建把总王望高率舰追捕林凤至吕宋,从此,明朝与西班牙开始正式接触。两名西班牙人随王望高舰船内渡至华,要求通商,得到明政府许可,开始了福建厦门与吕宋间的贸易。
万历八年(1580年)
九月 撤怀安县,并入候官县。
万历十四年(1586年)
夏 福建大水,饿殍遍野,朝廷下令赈饥。
万历十七年(1589年)
福宁州地震,并发生火灾,毁房屋数千座。
是年 月港发证给航行东、西洋的商船,年限额88艘,以后逐渐增加。到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有证商船增至137艘,月港商船通航东西洋4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进入全盛时期。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年底 占据吕宋的西班牙殖民者开始掀起排华浪潮,驱逐5000名华侨回国。至次年初,福建巡抚徐学聚“遣贾舶招回久住吕宋华人三千人”。至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共有12000多华侨被驱逐出境,占吕宋华人总数80%以上的福建籍华侨被迫回乡。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
改原怀安县学为共学书院,向全省招生,是为福建第一所全省性书院。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并入鳌峰书院。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
六月 福建发生饥荒,各府属对灾民分别蠲赈。
是年 朝廷派高寀到福建采办矿务。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
七月 兴化、莆田、连江、福安大雨,城垣、桥梁、堤岸俱毁。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
七月 兴化、莆田、连江、福安大雨,城垣、桥梁、堤岸俱毁。
万历三十年(1602年)
二月 福建晋江、南安、惠安、同安、莆田、仙游出现饥荒。
春 泉州都司佥事沈有容亲率战船21艘,渡海到台湾西南海岸,追击逃台倭寇,全歼盘踞该地的倭贼。这是明朝军队在御倭战争中第一次从海上主动出击。
是年 明代音韵学家、连江人陈第随沈有容渡海到台湾,就访问调查所得,写成《东番记》,是为记载古代有关台湾民族、历史、社会的又一重要文献。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
五月 福建大水,闽北建宁等府被淹死者甚众。临期举行的乡试会考也被迫改期。
天启五年(1625年)
九月 颜思齐病逝,郑芝龙被推为武装集团首领。
崇祯元年(1628年)
正月 苏阿婆农民军数千人从广东攻上杭,击毙指挥刘震、千户李中秀等。三月,苏部攻武平,击毙守备千户刘必登、镇抚陈应龙等。
九月 郑芝龙接受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招抚,率部降明。
是年 闽南大旱,饥民甚众,郑芝龙用海船将漳、泉大批饥民载至台湾,开荒耕种。
崇祯二年(1629年)
广东平远农民军由钟凌秀、钟复秀率领进入闽西,驻闽西官兵不能敌。九月,熊文灿、郑芝龙领兵入汀州,钟部退往广东。十月,钟部在广东三河坝一带为郑芝龙部队所击败。次年,郑芝龙收抚钟凌秀,钟复秀率余部入江西,在赣南、闽西一带继续活动。
崇祯七年(1634年)
四月 刘香海上武装集团50艘战舰向荷兰人占领的台湾热兰遮城堡发动攻击,因武器不济失败,退往打鼓、尧港,转而进攻澎湖,截击船舶。
崇祯八年(1635年)
五月 刘香海上武装集团在广东沿海为郑芝龙率领的明军所灭,至此,海上各股武装集团均为郑芝龙所统一。
崇祯十年(1637年)
七月 福州及其附近各县受大风暴雨袭击,漂溺甚众,其中福州城南门城楼、北门城楼、巡抚府衙前的牌坊等建筑均被风雨刮塌。福州城区房屋十有七八被刮坏,死人逾千。
崇祯十三年(1640年)
八月 朝廷擢升郑芝龙为福建总兵官,署都督同知。
崇祯十五年(1642年)
春 福建巡抚张肯堂明令禁止福州城乡“迎五帝”陋习。
四月 南安籍明朝大臣、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洪承畴兵败被擒后降清,朝野震动。其后,洪承畴帮助清兵进入关内,平定江南。
崇祯十七年(1644年)
春 福建巡抚张肯堂移驻漳州,与福建总兵郑芝龙一道,消灭活动于南安、仙游、龙岩、漳平、永定、平和一带的梁良、赖禄、崔鹰、钟亮、叶视、方安等部武装。

顶部
泡泡熊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7
精华 0
积分 5022
帖子 831
威望 149
金钱 3386
贡献 2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9-8-7
状态 离线

顺治元年(1644年)
五月一日 明遗臣史可法在南京拥立朱由崧建立南明弘光政权,封郑芝龙为南安伯,仍以总兵官职镇守福建,福建等地仍奉南明正朔。
顺治二年(1645年)
五月 清廷派江南御史黄熙胤招抚福建。黄系福建晋江人,清廷利用黄与郑芝龙同乡关系,欲招抚郑芝龙;郑也遣人与黄秘密往来。
闰六月十五日 明藩唐王朱聿键在明朝官员张肯堂、吴春枝、郑芝龙、黄道周、郑鸿逵等人的拥立下,在福州监国。
六月二十七日 朱聿键正式即皇帝位,建号隆武,改福建省为福京,福州为天兴府。
七月二十二 黄道周因与郑芝龙不和,带1000名募兵赴江西抗清,从此,隆武小朝廷由郑芝龙独揽大权。
八月初 郑芝龙召集廷臣议战守事宜称,欲光复明朝共需兵员20万,但饷额不足。以此为由,重设名目,大肆搜括,民怨沸腾。
八月十四日 隆武帝朱聿键召见郑芝龙长子郑森,悦其文武才略,赐国姓朱,改名为成功,授郑成功为御营中军都督,仪同驸马都尉。
八月中旬 隆武政权在天兴府(福州)实行保甲法,闽县置108铺,侯官132铺,令各家自备利器以防不虞,并互察监督。同时,据明旧制,行锦衣卫制,设中、前、后、左、右五所,每军百户为一威所,八威所为一禁军。
十一月 隆武帝朱聿键闻浙、赣两地抗清斗争发展甚激,下令亲征。军队从福州出发赴建宁,命郑芝龙守福州。因饷源不足、内部矛盾等原因,驻足不前。次年二月,回延平,亲征失败。
十二月二十四日 黄道周在江西婺源兵败被擒,次年三月初五日,在南京被杀。
顺治三年(1646年)
六月二十六日 宁化县爆发由黄通领导的农民起义。是日,农民军1000多人进攻县城;十月,黄通为清知府李友兰所招抚;次年,黄通被杀。余部坚持斗争到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
六月 郑芝龙从仙霞关等处撤兵,清兵迅速进入福建。隆武帝闻仙霞关失守,奔逃汀州。八月,被清兵执害于汀州,隆武王朝亡。
九月十九日 清兵在征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率领下,进入福州。后清兵攻占兴化、泉州、漳州等地。
九月 清廷在福州建立总督衙门,张存仁为浙闽第一任总督。
十月十四日 明神宗之孙子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监国,十一月十八日即皇帝位,年号“永历”。为福建各地反清组织所拥戴,郑成功后被封为招讨大将军。
十一月十五日 在清朝大军压力及洪承畴、黄熙胤的招降活动下,驻安平镇(今晋江安海)的郑芝龙降清。但其子郑成功以及郑鸿逵、郑彩等人均拒绝投降。
十一月二十四日 在浙江绍兴监国的朱以海逃到福建中左所(即今厦门),为郑彩所拥立;因郑成功已奉永历帝,不愿改奉,朱以海便赴南澳。
十二月初一 郑成功毁家纾难,起兵入海反清,仍奉隆武年号。
顺治四年(1647年)
正月 清廷就平定浙东、福建发布皇帝诏书,宣布赦除一切罪犯,减轻民众赋税负担,招用隐逸山林的贤才等,意在收揽民心,孤立福建及浙江一带的抗清组织。
正月 清廷任命原巡监御史佟国鼐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授内院中书朱鼎新为布政使司左布政使,进士赵林翘为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总兵杨御蕃为按察使司按察使。另任命史起明等12人为按察司佥事,分巡、分守各道。
春 朱以海军队及福建抗清组织分别出击,至七月,攻下近30座城池,一时兵威大振。
九月 朱以海派海师破闽东沿海诸岛。接着,再破罗源、连江等县;十月,攻下福宁府,并先后攻克长乐、永福、闽清诸城。
十一月 清廷命侍郎陈泰督左翼、梅勒章京董阿赖督右翼,率江宁、杭州驻防官兵及福建提督总兵官刘忠、左路总兵官金声遥、右路总兵官许得功等部征福建。
顺治五年(1648年)
二月 前明大学士朱继祚起兵,会同朱以海部将杨耿进攻兴化府。清兴化守将易帜降明,兴化府为明军所克。三月,清兵夺回兴化,朱继祚等战死。
三月 征闽清兵大举入闽,朱以海部队不敌。随后,原为朱以海所占据的3府、1州、27县大部分丧失。清兵入闽,再次大肆屠掠。建宁府城破之日,“合城自焚十万户”。
八月十六日 清军在佟国鼐、李率泰、陈锦的指挥下,攻下同安城,郑成功部队在城内巷战力拼,双方死伤甚众。清兵占领同安后,大肆杀戮,同安城被杀5万多人。
十月 永历帝晋封郑成功为威远侯。
顺治七年(1650年)
八月 郑成功回师厦门、金门,夺取郑彩、郑联兄弟所占据的厦门为根据地,收降其部。从此,郑成功声威大振,部众达4万人。十月,郑将所部整编为左、右、前、后、中5军,自领中军。
顺治九年(1652年)
正月 朱以海在浙江沿海兵败后再逃厦门,郑成功迎奉,安置在金门。
十一月 郑成功部将施郎投清,改名施琅。
顺治十年(1653年)
元月 郑成功受永历帝册封为延平王。
三月 郑成功遣定西侯张名振率水师200余船北上,忠靖伯陈辉为后援。这是郑成功起事后第一次北征。
四月 清廷蠲免福建福州等6府在顺治九年(1652年)以前的荒地额赋1/3。
六月 与郑成功同奉永历帝的张献忠农民起义军部将李定国从广西致函郑成功,表示愿与郑成功一道,共同抗清复明,会师北上。
八月 郑芝龙从北京遣人劝郑成功降清,成功不受。
顺治十一年(1654年)
冬 郑成功率部攻打漳州,守漳清军献城投降,漳属各邑亦归郑。此后,郑军又攻下泉州所属各县及仙游,清廷大震,急调大批人马入闽。
是年 福清县黄蘖山万福寺高僧隐元,带一批信徒在郑成功保护下从厦门往日本长崎,先后在兴福寺和崇福寺弘法。顺治十六年(1659年),隐元赴京都主持新建的宇治黄蘖山万福寺,开创日本佛教黄蘖宗。隐元等黄蘖宗僧人在书画、音乐、医药、篆刻、寺院建筑等方面各有所长,故对日本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顺治十二年(1655年)
二月 郑成功在中左所设吏、户、礼、兵、刑、工六官,对其控制地实行管理。三月,改中左所为思明州。并将其部众分镇统制,陆军分72镇,水军分20镇。
三月 清廷命郑亲王世子、福临帝从兄济度为定远大将军,率3万满、汉兵赴闽。
是年 清廷重新宣布“海禁”,明令禁造两桅以上大船,对移外洋海岛者,按交通反叛罪处决。
是年 福安人罗文藻在马尼拉被任为天主教神父,回福建传教,往来于福安、厦门间。康熙十五年(1676年),由罗马教皇克雷芝十世提名,受任第一个中国籍天主教主教。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罗文藻被任命为南京教区主教,负责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教务。
顺治十三年(1656年)
三月 清廷规定,凡运送粮食等物资供应郑成功的人,均处斩;该籍地方武官缉拿不力者,皆革职严治,保甲通容不举者从死。
四月 清定远大将军济渡率军攻思明及金门,因清兵不习水战,大败。
六月 郑成功守海澄将领黄梧献城降清,郑成功损失大批粮食及兵器、装备。
七月 郑成功派提督甘辉率军北上,进攻福州门户闽安镇,长驱直抵南台。八月,驻漳清军闻郑军攻福州,一面派兵回援,一面向厦门、铜山(今东山)进攻,迫使郑成功停止向福州进攻。年底,郑军攻下连江、宁德、罗源等地,兵扎三都,积聚兵粮,准备北伐。
顺治十四年(1657年)
六月 台湾荷兰殖民者派何斌来思明州请求通商,郑成功以荷兰当局需每年输饷5000两、箭坯10万枝、硫磺千担为条件许之。何斌暗中将台岛内各种情况报告郑成功,后何斌再次赴厦时,向郑成功献上一张台湾港道、炮台设置和荷兰兵力分布地图。
七月 郑成功决定兴师北伐,命忠振伯洪旭守思明州,七月初十日正式开征。九月,驻闽清军侦知郑成功远征,福建守备空虚,遂从漳州调兵攻陷闽安。郑成功闻警回救,班师退回思明州,北伐失败。
顺治十五年(1658年)
五月 郑成功再次率兵北伐,七月,至浙江羊山遇大风,兵员受损大,北伐暂停。
是年 清廷在福建专设总督一职。此后经康熙、雍正两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设闽浙总督后,不再设。
是年 清成立福宁总镇,镇府设在福宁州;设水陆总兵一员,统领水陆标兵,辖福宁、漳州、泉州及浙江温州各府兵。
顺治十七年(1660年)
三月 达素率兵至泉州,郑成功调回北上及南下部队分屯驻扎。四月二十日,清兵攻围头被阻。五月初,清兵由李率泰和黄梧、达素和施琅分别率军向海澄港和高崎同时进攻,官兵死亡万余人,仍无法攻下厦门。
七月 清廷命靖南王耿继茂率部队由广东移驻福建。
九月 福建总督李率泰建议迁同安、海澄沿海居民入十八堡及海澄内地获准。是为闽海迁界之始。
顺治十八年(1661年)
三月 郑成功决定渡海入台湾,令其子郑经领兵守思明,郑泰守金门。月底,郑成功军队抵澎湖列岛。
四月初 郑成功大军抵台湾,进行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的战斗。
七月初一 福州发生大火灾,火由妙巷烧起,延至大街,鼓楼、双门楼、虎节河边、东街至都司前,西至定远桥、旧米仓、府巷、后曹、大中寺前、弹棉河边,北至淳仁里、钱塘巷,俱为灰烬。
八月 清廷下令,宣布大规模迁界,并派兵部尚书苏纳海到闽勘迁。至冬,福建沿海近海30里内居民被强行迁往内地,有关政区为福、兴、漳、泉4府、福宁1州共19个县,沿海岛屿,全在界外,因迁而荒芜耕地达21571顷。
十月三日 郑芝龙在北京为清政府所杀。
十二月 经郑军9个月的攻击和围困,荷军最高长官揆一遂派人向郑军乞降,从而结束荷兰侵略者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
是年 天主教徒在福安溪东村设立主教府,成为福建省天主教中心。
康熙元年(1662年)
五月八日 郑成功在台湾逝世,时年39岁。
七月二十七日 清廷批准福建专设水师提督,首任提督施琅,驻海澄。康熙八年(1669年),福建水师提督裁撤;康熙十六年(1677年)复设,黄芳世任水师提督,府址设漳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府址移厦门。
十月 留守厦门的郑成功长子郑经,在周全斌、陈永华的支持下,率兵赴台,杀了欲立郑袭为嗣的黄昭、肖拱宸等人,郑氏集团内乱告靖。
康熙二年(1663年)
三月 荷兰殖民者千余人,驾船16艘到闽安镇,提出与清兵共同剿灭郑经,交换条件是让出浯屿,供荷兰人进行贸易活动。
三月 郑经率队离铜山赴台湾。
同月 清总督李率泰命令各迁界之地逢山开沟筑墙,称“界沟”、“界墙”。每隔5里,置炮台、烟墩;每二三十里设一营盘,派兵把守,平民百姓,凡逾界者杀无赦。因大规模迁界,沿海数千里荒芜,数百万居民颠沛流离。
闰六月 兴化、泉州、漳州旱灾,清廷命福建督抚赈恤。
十月 清靖南王耿继茂、福建总督李率泰乘金、厦兵力空虚,发兵进攻两岛:由马得功、郑鸣骏军队及荷兰船队从泉州向金门进攻;施琅、黄梧率队从海澄攻厦门。郑经部队寡不敌众,厦门、金门失守。
康熙五年(1666年)
九月 郑经招纳侠士江胜部众,擢之为水师一镇,江胜通过厦门进行贸易活动,内地布料、棉花、船料等货物通过走私进入台湾,台湾缺布问题得到解决。
康熙七年(1668年)
四月 清廷任命施琅为内大臣,裁撤福建水师,焚战船,设总兵一员镇守海澄;所有投向清廷的原郑成功、郑经的官兵,均分配外省开垦。
康熙八年(1669年)
六月 朝廷命刑部尚书明珠、兵部侍郎蔡毓荣入闽,与靖南王耿继茂、总督祖泽沛商议招抚郑经事。七月,和议再次失败。
康熙十年(1671年)
初 靖南王耿继茂病死,其子耿精忠袭位。
康熙十一年(1672年)
九月 清廷命福建总督由漳州移驻省城福州。
康熙十三年(1674年)
三月 靖南王耿精忠响应吴三桂举兵反清,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拘捕福建总督范承谟,控制各府、县,并派兵向浙江、江西进发。
三月 郑经应耿精忠许以漳、泉2府及全闽沿海战舰之约及与吴三桂共取天下之请,率军西渡,占领厦门。
六月 郑经与耿精忠失和,同安、海澄及泉州、漳州、广东潮州等相继为郑经所占领。
六月 朝廷令浙江、江西、广东的清军进剿耿精忠叛军。
康熙十四年(1675年)
正月 耿精忠遣使入泉向郑经贺年,双方再次和好,议定以仙游枫亭为界,通商贸易。
六月 黄梧之子黄芳度在漳州复叛郑经,并派人到广东向尚可喜求援。郑经闻讯,即遣大兵屯万松关,进围漳州;十月初,攻破城池,黄芳度自杀。郑军遂进驻漳州。
康熙十五年(1676年)
二月 朝廷命康亲王杰书自浙江金华率10万满、汉清军进征福建。八月,清兵过仙霞关;九月,进占延平。
四月 郑经派吴椒占领汀州。
八月 耿精忠驻兴化守将马成龙献城降郑经。
十月 清军入闽,耿精忠内外交困,再次降清。
十月 郑经所属吴椒部队占领邵武府;十二月,邵武府守失。驻守汀州的郑军将领薛进思闻讯,引军退往漳州。
十一月 清军与郑军在乌龙江一带激战,郑军兵败。清军保住省城,并乘胜向南追击。
康熙十六年(1677年)
正月 清军在兴化再胜锐气大伤的郑军。二月,占领泉州。郑经闻讯,弃漳入厦。至此,郑经趁“三藩之乱”所占泉、漳、邵、汀、兴5府之地全部丧失,损兵2万多人。除台湾外,郑经在沿海仅存厦门岛和广东惠、潮两地。
三月十九日 龙溪县马口乡人蔡寅利用民众的反清情绪,自称“朱三太子”,率200余人夜袭泉州。随后,蔡寅等在泉州、漳州一带山谷中活动,声势益盛,人数逾万。
五月 康亲王杰书遣使与郑经议和,双方互不让步,和议失败。八月,双方再次和议,又失败。
十月 清军集满、汉兵分三路在灌口攻击蔡寅部队。
康熙十七年(1678年)
正月 吴三桂部队前锋韩大任从江西进入福建,占领汀州。不久降清。
二月 刘国轩率领郑军,向海澄进攻。清福建总督朗廷相、水师提督黄芳世按兵驻漳。郑军围困海澄,得蔡寅部众相助,六月初,城中粮尽,清军饿死、战死万余人,清军副都统穆赫林、陆路提督段应举先后自缢而死。郎廷相被罢职,黄芳世受惊而死,海澄于六月十日被攻陷。同期,长泰、同安、南安、漳平也相继被郑军占领,郑军开始围攻泉州,闽省大震。
九月 郑军围泉州被清军援兵分割夹击,攻漳州之军又败,损兵万余,只得退守厦门。
十月 康亲王杰书、新任总督姚启圣从本月至次年五月,先后4次派员招抚郑经,劝其退回台湾,以澎湖为双方通商之地。郑经寸土不让,坚持以海澄为双方“往来公所”。和议再度失败。
十二月 朝廷在福建沿海重行“迁界”,自耿精忠叛乱时回到故土的大批居民再次背井离乡。沿海千余里,荒凉如故。
康熙十八年(1679年)
正月 福建总督姚启圣在漳州设“修来馆”,招降海上武装集团文武官员和兵民;文武官员投诚者均按原衔报部补官或保留现职,兵民赏银,不加追问。姚启圣的招降活动,瓦解郑氏集团在金门、厦门的统治,人心离散,士气动摇。至年底,郑军有5个陆镇、5个水镇约10万余官兵降清。
康熙十九年(1680年)
二月 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攻下海坛,率舟南下。二十六日,郑经率驻厦门守军千余人退归台湾。五月初,郑军朱天贵率所部水师精锐2万余人、300余艘船献铜山以降,沿海诸岛复归清朝。
八月 清廷在福建设驻防将军衙门,设将军、副都统各1名。将军系八旗兵驻闽最高长官,从一品,亦称驻防大臣,首任将军为马九玉(汉族)。
九月 朝廷下令,凡耿精忠倡乱期间在闽所设税种一律豁免。
康熙二十年(1681年)
二月 福建总督姚启圣、巡抚吴祚先后具疏,请开边界以便沿海百姓复业,得到康熙批准。自此,徙入内地的民众,陆续回到原籍地,但人数大大少于迁出者。
六月 朝廷为克复台湾,命右都督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加太子太保,与福建将军、督抚、提督商议渡海攻台,原水师提督万正色改任陆路提督。十月,施琅抵厦门赴任。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正月 耿精忠被凌迟处死,枭首示众,同叛的部将被处斩。
十月 朝廷批准施琅的攻台奏本,由施琅挑选精兵2万、大小战船300艘,并予施琅“专征台湾”之权,命福建督、抚赶办粮饷,协同作战。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六月 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舟师从铜山出发,在澎湖打败郑军;郑军损失惨重,被迫退回台湾。
闰六月初八 郑克?派人至清军递降表。七月十五日,郑氏集团全面接受清朝条件,至此,郑氏在台湾的统治宣告结束。
十二月一日 施琅上书康熙皇帝,力排众议,称台湾是“肥饶之区”,为闽、粤、江、浙四省的“左护”,台湾的“土番、人民皆属赤子”,如果弃而不守,势必重落荷兰人之手;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放弃台湾。康熙皇帝接受了施琅的意见。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四月十四日 朝廷批准在台湾设1府、3县(即台湾府、台湾县、凤山县、诸罗县);与厦门合置道官1员,设总兵官1员,拨兵1万防守。从此,台湾为福建省属府。
七月 内阁大学士席柱向康熙皇帝报告其在福建、广东调查沿海居民情况。九月,康熙皇帝下旨解除海禁,宣布允许“百姓制造装载五百担以下船只,往海上捕鱼”。自顺治十二年(1655年)开始的海禁暂告结束。
是年 朝廷在厦门设立海关,派户部司官1员榷征闽海关税务。
是年 康熙皇帝赐封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妈祖封号由“天妃”升为“天后”,妈祖信仰更加广泛流传。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朝廷鼓励对日贸易,命福州、厦门地方官员,调集官船13艘,装载台湾名产砂糖到日本。当年赴日商船计73艘,闽船占17.8%。在清代贸易活跃时期,福建运往日本的主要货物是手工业品、工艺品、地方土特产等。闽船返回时,多换回日本金、银、铜等金属。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
福建大批人民冒禁私渡台湾。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三月 裁浙江总督,改福建总督为浙江福建总督。后又改称为福建浙江总督。
是年 台人始应福建乡试。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闰三月 免去闽、粤、江、浙四省渔人税。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康熙皇帝遣官护送郑成功及其子郑经两柩归葬南安(郑氏故乡),置守冢,建祠。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
八月 泉、漳两州遭灾无收,朝廷下令截留起运镇江、松江、湖州等地漕粮30万石,由福建战船转运漳、泉以救灾。
是年 漳平陈五显率农民起义,众至2000余人,攻永春、安溪、德化等地,后被官兵擒杀,起义失败。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
李光地将皇帝所赐“红稻”品种在安溪湖头栽培成功。此后,该品种在闽南一带传播。
是年 朝廷禁止与南洋贸易,福建、广东海商受到严重打击,走私贸易随之增多。
雍正二年(1724年)
六月 朝廷宣布,免除福建康熙五十年(1711年)以前旧欠银米等赋。
是年 福建巡抚黄国材在福建倡施“摊丁入亩”政策,即将固定的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丁银,平均摊入田赋银中,统一征收。因福建人丁、田地分布不均,不采取通省计摊,全省各地每田赋银1两,均摊丁银最低为0.527钱,最高为3.12钱。屯田摊入为0.083~1.448钱之间。实行“摊丁入亩”,无地农民原则上不纳丁银,负担相对减轻。
雍正三年(1725年)
朝廷下令,福建往返外番船只须“酌定带回米以资民食”,即往暹罗者,大船带米300石,中船带米200石;往其他地方者,亦在250~100石之间,鼓励粮食进口,以解决福建缺粮问题。
雍正四年(1726年)
五月 朝廷拨江西米15万石运闽备赈。七月,又议准从台湾运米10万石存贮沿海地带,以解福、兴、泉、漳4府的粮食困难。
七月 福建米价腾贵,拨浙江温、台二府仓谷7万石济闽,并于江南、淮安等地采买谷物运闽平粜。
十月 苏禄国(今菲律宾)王向清朝遣使,奉表贡献方物,于是月抵闽,再由闽赴京。
十月 福建巡抚毛文铨上书雍正皇帝,请求开海,指出闽省海关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以前,因西、南洋未经禁止,商船往各国贸易者皆得自由,每年征收银两倍于定额;五十六年以后,因西、南洋禁止,所收征银大不如前,税课几乎无收。次年,总督高其倬也上书要求开洋,“藉贸易之赢余,佐耕耘之不足”。
雍正十年(1732年)
朝廷采纳重臣鄂尔泰建议,准大陆移民携眷入台。这是清朝三次重申严禁偷渡后的首次弛禁。
雍正十一年(1733年)
令各省设立书院,福建各地书院大增,且多属官办,其中永定、龙岩、上杭尤多。
雍正十二年(1734年)
析古田县部分地置屏南县,属福州府。同年,划宁德县部分地置周墩分县(今周宁县),归宁德县丞治理。
是年 升龙岩县为州,辖漳平、宁洋二县。
是年 升福宁州为福宁府,辖福安、宁德、霞浦、寿宁4县,霞浦为附郭县。
乾隆三年(1738年)
九月 裁撤浙江总督,复归闽浙总督管辖。此后,闽浙总督一职延续至清亡。
十一月 划霞浦部分地置福鼎县。
乾隆五年(1740年)
八月 朝廷就福建等沿海一带常年修造战船,官员趁机营私舞弊等情况,令督抚、提督严行稽查。
九月 荷兰殖民当局在巴达维亚大规模屠杀华人,其中不少福建人受害。是为“红溪惨案”。
是年 重申严禁沿海居民携眷入台。
乾隆七年(1742年)
十二月 大陆居民偷渡台湾日炽,俱从厦门曾厝垵、白石头、大担、南山边、刘武店,金门之料罗、金龟尾及晋江安海、东石等处下海。
是年 福建盐务复归商办。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朝廷下令关闭除广州以外各通商口岸,后又颁布防范外商的规定和条例。福建公开对外贸易活动被迫停止。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开放台湾鹿港与泉州蚶江对航,准开鹿港通商。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九月 诏准闽浙总督伍拉纳上奏,福建所属海岛457处已有部分居民居住,请求朝廷对人口稠密地区不再按封禁规定驱逐;对出海渔民暂住海岛,亦“听其居住,毋庸焚毁”。
乾隆年间(1736~1795年)
福建历科应试童生,晋江、龙溪、漳浦皆达万人;闽县、侯官、福清、南安、莆田、仙游、安溪各有五六千人;即使偏僻小县,应试童生也不下数百人。应试生童数量之多居全国前列。
嘉庆四年(1799年)
闽浙海盗、洋盗纵横,大批渔民、商民加入。主要有安南大艇帮及凤尾、水澳、蔡牵三帮,各自拥有一定数目的艇船。
嘉庆五年(1800年)
六月 活动于海上的武装集团安南大艇帮被浙江巡抚阮元所率部队击败。其福建的余部被蔡牵(同安人)所部海上武装集团吞并,蔡牵势力骤然扩大。蔡牵得到海上渔民、商民的支持,加上拥有夷艇夷炮,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洋盗”,拥有战船数百艘、部众万余人,踪迹遍及闽、浙、粤沿海,因其劫富济贫,故而深得民心。
十月 朝廷下令闽、台严禁组织天地会和械斗。
嘉庆七年(1802年)
五月初一 蔡牵率众袭击厦门大担、二担岛,全歼守岛清军,缴获大炮13门。清军为夺回闽、浙制海权,在福建赶造大舰30艘,名曰“霆船”,铸大炮400门配置之。翌年初,蔡牵也贿赂闽商造大艇,比“霆船”更高,以与清军对抗。
嘉庆十年(1805年)
四月 蔡牵率百余艘战船进军台湾,在台湾农民武装洪老四、吴淮泗等人配合下,迅速进占台湾岛。五月,除附城外,台湾岛基本为蔡牵部控制。年底,击败前来驰援的台湾镇总兵爱新泰队伍。蔡牵在进攻台湾的同时,建立政权,被拥为“镇海威武王”。
嘉庆十一年(1806年)
正月 金门镇总兵许松年、澎湖副将王得禄率部出击,蔡军受挫。五月,清廷调两湖、两广、山东、四川的部队参与“进剿”,蔡牵被迫放弃台湾,重返海上。
五月 朝廷下令查禁鸦片输入,谓:福建厦门等处因走私鸦片,每年纹银出洋不下百万,要求各直、省督抚设立章程严行查禁。
十二月 改福建粮储道为分巡宁福海防兵备道,移驻福宁。
嘉庆十三年(1808年)
八月 蔡牵军势复振,重入闽、浙沿海。是月,清闽、浙水师与蔡军在定海渔山外洋激战,蔡牵战死。至此,蔡牵领导的海上武装队伍宣告失败。
道光十九年(1839年)
四月 朝廷任命吴文镕为福建巡抚,严查福建沿海鸦片走私活动。
十二月 朝廷派黄爵滋往福建查办禁烟事宜,派邓廷桢为闽浙总督。
是年 琉球国王致书福建巡抚,要求朝贡由4年1次改为原定的1年1次,以便在福建购置药材等物。朝廷批复同意恢复1年1次朝贡之制。
道光二十年(1840年)
正月 福建巡抚吴文镕署闽浙总督。
二月 闽浙总督邓廷桢由粤抵闽。
二月 奉派来闽查禁鸦片的钦差大臣祁□藻到达福州。
三月十九日 邓廷桢奉命暂驻泉州办理海防。
四月二十一日 福建水师提标左营守备杨靖江督水勇380余名,攻击在穿山洋面(位于厦门岛外)贩毒的英国趸船,击毙英人11名,擒黑人2名,水勇伤亡8名。
六月初四 英舰“布朗迪”号窜犯厦门内港,遭守军抗击,英舰开炮轰击,旋即撤离厦门港。
六月 朝廷命闽浙总督邓廷桢选派大员率水师前往浙江,帮同抵御英军进犯;陆路提督余步云亦奉旨带兵赴浙。
七月二十五 英舰“布麻林”号和“鳄鱼”号进犯厦门青屿口内,向水操台开炮,游击任经猷、都司张然率兵船还击。二十九日,英船全数撤离。是役,游击任经猷牺牲,兵丁阵亡6人。
九月初四 朝廷命邓廷桢进京,以颜伯焘为闽浙总督。
九月初八 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查办。
九月十八 朝廷命福建巡抚吴文镕严饬台湾镇、道及上杭地方官弁,拿办私挖当地硫磺矿者。
十二月 朝廷命刘鸿翔任福建巡抚。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正月初七 朝廷命怡良为闽浙总督。
正月十三日 美国公理会传教士雅裨理、归正教会传教士文惠廉,从香港乘英舰到达鼓浪屿。他们是近代最早到福建的基督教传教士。
七月二十四日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福州、厦门被列为通商口岸。
十月二十日 璞鼎查派人在厦门等地散发告示,谎称屡次侵犯台湾、被当地军民俘获的英军均系“遭风夷商”,要求清政府将达洪阿、姚莹等有功将领治罪,并以“战端复起”相威胁。
十二月初七 朝廷命闽浙总督怡良赴台湾,查办所谓台湾冒功妄杀事件。

顶部
泡泡熊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7
精华 0
积分 5022
帖子 831
威望 149
金钱 3386
贡献 2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9-8-7
状态 离线
道光三十年(1850年)
二月 林则徐联络士绅倡议驱逐占据乌石山积翠、神光二寺的英国驻福州领事馆人员和传教士。
五月 林则徐领导福州绅民反对英传教士蔗枕、委里顿强行租占神光寺。这是福州人民进行的第一次反洋教斗争。
六月 同安县陈庆真、王泉邀集20余人在厦门旗杆脚正祖庙歃血盟誓,创立小刀会。几个月时间,厦门、同安、龙溪、长泰、南靖、泉州等地入会者已数万人。
七月 英国人提出开辟苏州、杭州、镇江为通商口岸,与福州、宁波对换,遭清政府拒绝。
十月十九日 林则徐奉旨自福州赴广西,途中卒于广东潮州普宁驿馆,朝廷下谕悼恤,赐祭葬,谥文忠。
十一月十八日 朝廷调裕泰为闽浙总督,刘韵珂解任。
十二月十八日 在福州绅民的反对下,英国传教士交还神光寺房屋,迁居道山观。
是年 德国人先后在厦门设立宝记、新利记两家洋行。美国公理会在厦门设回澜圣道书院。
是年 英国中华圣公会传教士到福州传教。天主教在福州仓前山建立教堂。
是年 福建省运往俄国砖茶共330万磅。
咸丰元年(1851年)
正月初九 英国驻厦门领事照会兴泉永道,称凡在英国属地出生的中国人,即为英国编氓,应受英国管治。
二月 厦门一带小刀会首领陈庆真被清政府杀害。
四至五月 朝廷从闽浙总督裕泰、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请,先后在福建台湾厂和漳州厂修造战船;蠲免厦门、龙溪、南靖、古田、永福、邵武、连城、福安及龙岩9州(县)民所欠粮谷。
五月十八日 朝廷以季芝昌为闽浙总督。
五月二十三日 朝廷以王懿德为福建巡抚。
七月 福建全省实行保甲制度。
九月十二日 朝廷以福州将军裕瑞兼署闽浙总督,布政司庆端暂署福建巡抚职。
十月 福建巡抚王懿德布告,严禁花会,并斩杀福州花会会首数人。
十二月初四 英国“斯巴达人”号轮船从厦门贩运254名华工去澳大利亚悉尼。途中,船上华工造反,重伤船长马歇尔,该船被迫驶入新加坡。
十二月初六(1852年1月26日) 英国“胜利”号轮船从厦门贩运350名华工前往秘鲁,至新加坡时,船上华工暴动,该船船长、船员及部分水手被杀。
十二月初六 朝廷下令抓拿福建武平县之红会及光泽、崇安等县花会会众。
是年 福建省宝福局开铸咸丰年号新钱。
咸丰三年(1853年)
三月 福建巡抚王懿德令建宁镇总兵庆煦驻守仙霞岭,以防太平军由浙入闽,并疏请筹办各地团练,以辅官兵之不足。
四月初六 黄位自称大元帅、黄德美称汉大明统兵大元帅,率小刀会众2000多人在同安县灌口誓师起义,随即攻克海澄、石码,破漳州府城,打死兵备道兼摄知府事文秀、总兵曹三祝,并攻下长泰。起义军发展到8000多人。
四月十一日 黄位、黄德美率义军从石码渡海攻取厦门,福建水师提督施得高驾艇逃往同安刘五店。义军登陆后,全歼驻守镇南关的清军游击郑振缨及兵丁240多人。占领厦门后建立政权,以“天德”为纪元,当晚派元帅黄霸业、军师蔡茂昭率军攻打同安县。翌晨,义军占领同安后又进取安溪。十三日后,南进的小刀会义军也先后攻下漳浦、平和、云霄、诏安及铜山。所到之处,秋毫无犯。
四月十五日 红钱会首领黄有使(黄友)率众在永安起义。攻占县城后,打开监狱,并分兵与红钱会的另一支队伍会合,于四月二十一日攻克沙县县城。在围攻延平府城时,为提督炳文所败,沙县、永安失守。
四月二十四日 林俊率领红钱、黑钱会众数千人在永春起义,先后攻克德化县城、永春州城,势力发展到南安县。义军所至,开仓济贫,释放监犯,用“洪秀全”名义张贴告示,号召人民起来反清。在清军反扑下,永春、德化县城相继得而复失。五月初,林俊率众北行,与红钱会首领黄有使合围延平府城,未克,重返永春。七月中旬,在陈湖乌钱会义军配合下,重占德化县城,攻克大田县城。
四月 太平军进入湖南、江西、浙江之后,福建崇安等茶区通往上海、广州的商路受阻,福建巡抚王懿德奏请由海运招商赴崇安运茶至省会,听任洋商贩运出口。
五月 福州米贵,每石至4000文。福州市民接连捣毁6家钱庄,官票、大钱都不能通行。
五月 台湾副使吕大升护送琉球贡使由北京至福州,旋到泉州招募兵勇500名渡台镇压嘉义农民起义。
六月 福州将军有凤兼署闽浙总督。
六月 朝廷准福建设军需总局。
六月 霞浦遭飓风、洪水之害,经旬不休,山崩地陷,田园悉成沙砾,庐舍漂圮,饥殍遍野。
七月二十四日 朝廷准在福州设立永丰官局,经营收付省库款,并发行官银票、宝钞(钱票)等。该行实收资本计有纹银1万两,番银800元,制钱28万贯。由于该局滥发官票,到咸丰八年(1858年),所存铜钱仅10万余贯,而流散民间的官票有1000多万贯,导致咸丰九年宣告破产。所短票本由现收捐输及各厘金和福州府抓收茶税拨补,以抵付官票,至当年十二月止,共收回核销各种官票合钱2231.5万贯,民间未收回官票尚有170余万贯。
八月初七 朝廷以慧成为闽浙总督。
八月二十四日 仙游黑、白旗首领陈原、朱玉引导林俊所部义军由永春小路入仙游,占领县城,杀死知县黄曾惠。林俊改仙游县为兴明县,委派官吏,建立政权。
九月 朝廷调广东兵1500名入闽镇压义军,并拨广东银20万两、广东司库银10万两解福建军用。
十月十一日 清军封锁并围攻厦门,小刀会义军饷断援绝,被迫退出厦门,清军残酷屠杀会众数百人。黄德美在乌屿桥(今江东桥)被擒,解厦门杀害。
十月十四日 琉球国将遇难华工100余人送至福州。
十一月初三 英国轮船从厦门拐运250名华工去哈瓦那,途中华工造反,杀死船长李德,迫使该船驶入新加坡港。
十一月十七日 清军吕大升部克仙游县,红钱会林俊义军败走。
是年 建阳曾西斗、建瓯苏麟仔、龙岩蔡伦发、上杭坎市卢庆云、武平邱升应、云霄朱翔等人率众起义,但都被清兵所败。
是年 美国公理会在福州设立寄宿学校。
是年 福建巡抚王懿德将沿海渔船编号应用,以补水师之不足。
是年 福州设立官钱局,试行使用银、钱票。
是年 朝廷准福建省宝福局添设两炉,鼓铸当十(重5钱)、当二十(重1两)、当五十(重2两5钱)、当一百(重5两)各项大钱。并准民间缴铜赴局易钱,以资铸造。
是年 设在广州的美国旗昌洋行,派代理人到闽北武夷山茶区收购茶叶,运至福州出口,成功后,设在福州的英商怡和洋行、宝顺洋行也派人深入内地竞购茶叶。当年,至少有6艘外国商船从马尾港满载茶叶去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
咸丰四年(1854年)
正月十九日 清廷以王懿德为闽浙总督、吕佺孙为福建巡抚。
三月 小刀会首领黄位率众渡海,攻占台湾鸡笼港。
四月 惠安县爆发胡熊、邱二娘起义,仙游黑白旗首领陈尾率部响应。
闰七月 厦门飓风、大雨不止,房屋倒塌,交通受阻。
秋 受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指派、入福建联络各地义军的徐向荣被清军捕杀。
十一月 红钱会首领黄有使在永春州被清军捕杀。
十一月 漳浦义军首领蔡金在古竹社堡为清军捕杀。
是年 美国在福州始设领事馆。
是年 英国驻福州领事和英商先后租用南台天安寺双江后地基,以及仓前山观音井、下街等处房屋。这是英人在福州租用房地第一次被认可。
是年 有55艘外国商船到福州贩运十几万担茶叶出口。
咸丰七年(1857年)
正月三十日 太平军石镇吉部自江西泸溪经铁牛关攻占光泽县城,杀知县蒋仁瑞。
正月 朝廷命庆端任福建巡抚。
三月初六 太平军杨辅清、杨义清、胡寿阶等部自江西泸溪过云际关,攻占邵武府城,杀粮道王训芳、知府娄浩、同知王建等,立乡官,征税。
三月十四日 太平军石镇吉部自光泽攻占泰宁县城,后转战江西;泰宁县由杨义清部占据。
三月十九日 太平军杨辅清部占领崇安、建阳两县,旋又攻打建宁城,因久攻不下,于五月初一撤围。该部还先后攻占连城、武平等地,至闰五月初七退出福建,转战江西。
四月初一 太平军胡寿阶部自邵武攻占宁化县,官兵闻风而逃。初七,胡部会合千刀会众,占领长汀县城,杀知府延英,清流、归化两地义军克城响应。
四月初四 闽浙总督王懿德自福州赴延平督军。
七月二十一日 林俊率众北上,欲与太平军会师,在顺昌仁寿乡仁寿桥上被当地乡勇开枪击中,落水身亡。
八月二十三日 御史陈浚奏请解决福州因铜制钱缺少、铁制钱多余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十二月初十 朝廷批准福建创办厘金税,又准洋人在闽海关得将鹰洋按照八九银色加贴二两补水输纳关税。嗣因闽省纹银无从易换,准仍照章办理。
是年 闽浙总督奏准调温州兵500、浙江兵1500、广东兵2000入闽镇压太平军;又调福建兵1000赴建宁府。
是年 美商设在福州的琼记分行以“美兰尼”号载运鸦片到淡水销售,运回樟脑、大米。贩运活动持续1年之久。
是年 朝廷蠲免顺昌、建阳、瓯宁、邵武、光泽、建安6县及仁寿、岚下、迪口地方上年额赋。
咸丰八年(1858年)
正月 俄罗斯战船侵入厦门虎屿。
二月十六日 太平军杨辅清、杨义清部再度自江西入闽,崇安、浦城、松溪、政和等县先后被占领,至七月初七离闽返赣。
二月 福建官钱局舞弊案发,职员程松藻被饬拿归案,供认南台分局亏空40万贯。
三月二十一日 太平军石达开部由江西突入铁牛关,先后占领光泽、邵武、建宁等县。
三月 福州因钱、粮问题引起市民喧闹,先至尚书廖鸿基家,后拥至督署;经将军东纯等悬牌,允诺搭用铜钱,实行“半赈半糶”,市民才散去。
六月初九 闽浙总督奏请调兵援闽,清廷已无兵可调。署闽浙总督、福建巡抚庆端无奈,亲自带兵200人,由福州赴延平,督师镇压太平军。
六月 石达开部万余人在浦城城下为杨辅清部截杀过半。
七月初十(8月18日) 石达开率10余万大军自浙江龙泉分路进浦城,欲报杨辅清部截杀之仇,然杨部已于3天前放弃浦城而去江西,石部扑空而转崇安。闽省当局大为震动。
是年 英商加斯在厦门建立厦门船坞公司,设有机器、铁工、木工车间和船坞3座,从事船舶维修。这是外商在福建建立的首家工厂。
是年 朝廷蠲免建阳、邵武、崇安、汀州、晋江、永春等32县及岚下、麻沙等地所有被兵地方的新、旧赋。
是年 闽浙总督王懿德、福建巡抚庆端奏请调浙江兵3000~4000人、江西兵2500人、广东兵2000人援闽。
咸丰九年(1859年)
正月 石达开部攻下龙岩州城,旋即向广东大埔县转移。
三月 朝廷裁撤省城巡防总局。
四月二十二日 清廷以庆端代王懿德为闽浙总督,以罗遵殿为福建巡抚。
九月 瑞瑸受命任福建巡抚,后因病请假,由闽浙总督庆端兼署。
咸丰十一年(1861年)
六月二十三日 莆田飓风大作,拔木倒屋无数。
六月 朝廷批准设立闽海关税务司署(洋关),关址在福州仓山泛船埔,华德为闽海关第一任税务司。
十月十八日 浙江平阳金钱会会众数千人经分水关占领福鼎县城。
是年 美以美会在福州创办美华书局,开始使用铅字印刷。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改称中华印刷所。
是年 永春知州陶绶以办案为名,下乡肆行勒索,被西向乡民杀死。

顶部
泡泡熊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7
精华 0
积分 5022
帖子 831
威望 149
金钱 3386
贡献 2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9-8-7
状态 离线
同治元年(1862年)
正月二十三日 朝廷派徐宗幹代瑞瑸为福建巡抚。
三月初一 厦门关税务司署(洋关)开办。
十一月 英国“珍珠”号帆船运载禁运物资往来于各通商口岸,闽海关(常关)依约没收其货物,英领事及香港检察长提出无理抗议。
是年 闽浙总督庆端因杭州失守被革职留任,至八月由耆龄接任。
是年 漳泉厦基督教长老大会正式成立,其属下有美国归正教会的厦门新街礼拜堂、竹树脚礼拜堂,漳州的车坂后礼拜堂、石码礼拜堂,同安的双圳礼拜堂,厦门郊区的禾山湖江礼拜堂和英埭头礼拜党,平和小溪礼拜堂,漳平城关礼拜堂,安溪蔡厝寨礼拜堂等;属于英国的有厦门港礼拜堂,泉州的南街礼拜堂、西街礼拜堂,晋江的安海礼拜堂和永春、德化、大田等县的礼拜堂。
是年 修建厦门大担岛灯塔,是为福建沿海最早的灯塔。
同治三年(1864年)
三月十七日 朝廷派耆龄为福州将军。
九月 太平军来王陆顺德部于初九日自广东大浦进占福建永定县。十一日,康王汪海洋部、天将丁太阳部及林正扬花旗军由粤东攻占福建武平县城,俘福建按察使张运兰,击毙总兵贺国桢、王明高及知县沈玉田等。先后占领长汀、连城、上杭等县。十三日,侍王李世贤部占领南靖、平和,十四日攻占漳州府,击毙署漳州镇总兵禄魁、汀漳龙道徐晓峰、龙溪县知县钱世叙,杀漳州知府扎克丹布。十五日,来王陆顺德联合东平王何明亮、赞王赖何养,率军攻占龙岩州。
十月 署福建陆路提督林文察统军,于初九日由同安灌口镇进攻漳州,与署水师提督曾玉明所率水师会合。十二日,被李世贤部击败。十三日李世贤出榜安民。十五日李世贤致英、美、法各国领事书,说明太平军宗旨,请各国相助。
十月 福建洋教习马胆带领练兵100名及洋炮,到漳州镇压太平军。
十一月 太平军于初三日在距漳州20余里的万松关及瑞香亭大败清军,林文察阵毙,曾玉明败走,退扎江东桥。此战太平军获得当地民众协助。十九日,康王汪海洋、偕王谭体元、佑王李远继、奉王黄十四在长汀、连城、上杭交界之马洋洞大败浙江按察使刘典军。清廷得报,命李鸿章酌拨炮队支援,归左宗棠调遣。
十二月十九日 侍王李世贤部占领长泰县,游击龙顺友被击毙;至二十一日退回漳州。清廷令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照会各国驻京公使转饬驻闽领事等官约束商民,严禁与漳州太平军往来。
十二月二十八日 闽、粤清军反扑永定县,太平军退出永定城。
同治四年(1865年)
正月二十一日 太平军李世贤部戴王黄呈忠领兵占领漳浦县。
正月二十四日 清道员康国器率军攻龙岩州城,太平军来王陆顺德等启南门出走。
正月 太平军侍王李世贤部在漳州府境与清军大战,互有胜负。欲投李世贤的“常胜军”统领白齐文,在自日本赴漳州途中,被署福建陆路提督郭松林部的洋教习司端里及厦门税务司帮办揭谟擒获,同时被擒的有洋人兑令。
四月十四日 福建陆路提督郭松林部围攻据守同安县三许井山的三四千多乡民。是役,有1000多乡民被屠杀,100多只渔船被焚毁。
四月二十一日 驻守漳州的太平军李世贤部遭到清军郭松林、高连升、杨鼎勋、曾玉明、王德榜等部联合攻击,损失惨重,退出漳州城。翌日,南靖县城亦被清军攻陷。
四月二十七日 清军郭松林、杨鼎勋部攻陷漳浦城,太平军凛王刘肇钧自尽,戴王黄呈忠失踪。守云霄太平军祥王黄隆芸部亦于是日撤向平和,清军趁势追击。四月二十九日,两军在距大溪十余里处相遇,太平军拒敌失利,天将陈有才、胡艾森等人于五月初一撤军,祥王黄隆芸等被俘。是日,清军进攻诏安,太平军失利,退出诏安城。
四月 太平军康王汪海洋部在连城新泉战败,退据上杭中都一带。
五月初二 侍王李世贤部在永定塔下战败,天将潘起亮、曾洋贵,朝将刘贵福、邓云贵阵亡,万余人降清。次日再战,太平军将士战死多人,李世贤部所剩无几。
五月初五 太平军丁太阳部在诏安白土战败,损失数千人马,遂由间道绕过龙潭攻清刘典驻坎市行营,不胜,后又在太阳坝被截,于五月十三日向清军刘典部投降。
五月 法、美两国流氓拉法立等人在厦门抢劫华商源春号货物,并打死宝盛号店员陈昆。厦门地方当局会同洋弁拿获匪徒18人(法籍14人,美籍4人)送交两国领事自行处理。
六月 闽浙总督左宗棠奏准设立税厘总局,各府、州、县均设局开征茶叶厘金及百货厘金。
七月二十七日 永春州开设厘局征收厘金后,激起民愤,厘局被焚毁。闽浙总督左宗棠派兵备道朱明亮,率湘兵入永春“剿办”,上场堡被毁,颜姓20余人被杀,社山、东山、石鼓3社颜姓亦受株连,庐舍被毁,数百平民被害。
是年 闽浙总督左宗棠改行票运盐办法,以盐道的票替代部颁的引,重订章则分期缴款,不分官、商全都照此办理。分令场官赴场督晒配运;并调水师船查缉私盐,成效显著。
同治五年(1866年)
二月十五日 闽赣边界斋会会众数百人竖起“天国普有”旗帜,头裹红、白、绿各色头巾,攻下崇安县城,杀死知县申其昌。二月二十五日攻下建阳县城,至三月初,为清军所败。
二月二十一日 英国“伊豆”号轮船从厦门运载480名华工往地麦拉拉,途经安吉尔港附近,华工反抗,于四月初六日放火烧船,有200名华工丧生。
五月十三日 闽浙总督左宗棠奏陈造船对国家的重大意义,疏请在闽省设局试造轮船。
五月 闽浙总督左宗棠奏准创设福建省蚕桑棉总局,局址在福州水部门外耿王庄,用地数十亩,并刊刻关于养蚕及种桑种棉书籍多种,教民种桑、植棉、育蚕、织布。按月由税厘局拨银142两,委候补道员1人为督办,绅士1人为总办,此外并雇佣胥役人等。但设局10年,成效不大,至光绪二年(1875年)裁撤。
五月 闽浙总督左宗棠设立正谊书局,校刊张伯行的《正谊堂遗书》,局址在新美里(今黄巷)。延聘杨浚、林祚曾、孟际元、廖骧4人为提调,至同治八年(1869年)竣工。校刊的《正谊堂遗书》除补成原有的55种外,加增至68种525卷,定名为《正谊堂全书》,是民国24年(1935年)商务印书馆选印的丛书集成之一。
六月初三 朝廷诏准闽浙总督左宗棠奏,令左宗棠购买机器,募雇洋匠,在福州设厂,试造轮船。经费由闽海关关税内提拨,不足时提取福建省厘税。
七月初十 闽浙总督左宗棠同江汉税务司法国人日意格往马尾选择船政局厂址。同时,购买马尾山下周围民田200多亩作局厂基地。
八月十七日 朝廷调左宗棠为陕甘总督,以吴棠为闽浙总督。因办理船政,左宗棠延至十月十七日卸任,期间,以福州将军英桂兼署闽浙总督。
九月二十二日 朝廷准在马尾设立总理船政事务衙门,负责统筹建设水师事宜,颁发关防,给予专折奏事之权力。
十月十三日 朝廷命丁忧在家的江西巡抚沈葆桢为总理船政事务大臣(简称船政大臣)。
十一月二十四日 左宗棠上奏《船政事宜章程》及《求是堂艺局章程》,并推荐日意格、德克碑为福建船政局正、副监督。
十二月初一 闽海关开始按月于洋税项下拨银5万两,作为马尾船政经费。
十二月 朝廷调李福泰任福建巡抚,未到任前,以署布政使道员周开锡暂理。
是年 外国轮船垄断福建省沿海航运,民船逐渐减少。咸丰十一年(1861年),福州本地商船尚有59号,至本年仅存25号;厦门原有40号,亦剩下17号;泉州原有107号,仅存65号;涵江16号,剩下5号;其他如宁德只有2号,铜山只有3号。而定期航行于福州至香港间的仅英船就有6艘。由福州运往国内其他口岸的货物,过去全由民船运载,此时有1/3改由外国轮船载运。
是年 英国教士胡约翰非法购买道山观内属地和文昌宫。
是年 英国汇丰银行在福州设代理处。同治七年(1868年)改为分行,行址在南台岭顶汇丰弄。
是年 英国丽如银行在福州设立分行。
同治十二年(1873年)
正月二十日 朝廷以福宁镇总兵罗大春为福建水师提督。
闰六月十八日 马尾船厂所制木壳“水保”号商船下水。该轮马力580匹,排水量1385吨,载重450吨,航速10节,配大炮1尊。
七月 福建巡抚王凯泰主持重修西湖书院,内设致用堂;翌年改名为致用书院。
十二月 朝廷命闽浙总督李鹤年兼署福建巡抚职。
是年 轮船招商局在福州、厦门设立分局。
是年 清朝第一批官费出国留学生计28人,福建籍仅黄锡宝1人。
光绪四年(1878年)
二月初九 厦门道司徒与英领事官订定填筑海后滩章程6条。
四月初六 朝廷命船政大臣吴赞诚署理福建巡抚。
五月 浦城大雨成灾,河水暴涨,高二丈余,城垣崩塌数十丈,西南门外城郊四乡田园、庐舍、桥梁、道路毁坏不可胜计。
六月初十 朝廷命闽浙总督、福建巡抚随时轮流赴台,停巡抚冬春驻台、夏秋驻省之例。
八月初三 福州人民在士绅林应霖鼓动下,拆毁英国传教士胡约翰在乌石山公地所盖新洋楼,朝廷派丁日昌来闽会办此案。经与英国领事会勘地界,确认该传教士强占公地属实。次年二月廿五日此案办结,教堂被迁到离城30里以外地方。
十月二十二日 朝廷命裕宽任福建巡抚,署理福建巡抚吴赞诚开缺,仍督办福建船政事宜。
光绪十一年(1885年)
正月初六 闽省与旗昌、汇丰洋行订立借款合同,借银400万两,由江、浙、闽各海关担保归还。
二月十六日 闽省与汇丰洋行签订100万英镑的借款合同。
六月二十三日 朝廷命闽浙总督杨昌浚兼署福建巡抚,刘铭传专办台湾善后事宜。
七月 朝廷命尼音布署福州将军。
九月初五 清政府将福建省台湾府改设台湾行省。福建巡抚事务由闽浙总督兼管。台湾学政应照前议,文武生员仍归福建应试。
十月初十 李鸿章奏请派马尾船厂学生(第三批)出洋。
是年 闽籍候选通判丁枞筹集商股购置机器,创办福清石竹山铅矿。因工艺庸劣,前后耗资20万元,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底停闭。这是福建最早使用机器的商办矿山。
光绪十五年(1889年)
六月初六 建宁府旱灾,府城米价每石自银2两增至3两左右。府城东门高门、陶朱巷等处人民鸣锣罢市,聚众入府署示威。
光绪十八(1892年)
五月二十八日 朝廷命谭钟麟任闽浙总督。
闰六月底 德化县陈拱自称“开国大元帅”,发动数千人捣毁盐馆,提督孙开华率兵镇压,陈拱被逮处死。
七月 朝廷命杨岐珍任福建水师提督。
七月初五 朝廷准福州将军兼署闽浙总督希元奏:福建官局、民局所织土布,免征进口厘金,其运售出口,一概四折征收。
九月 朝廷命黄少春任福建陆路提督。
是年 英商厦门船坞公司在香港注册并改称厦门新船坞公司,资本为67500元,常年雇佣工人200人左右。
是年 福州从欧洲进口洋火(火柴)8707筐,后转从日本进口,是年进口113483筐。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三月初二 古田县下大冰雹,大者似栲栳,小者如杯盏,所过之处,屋瓦及树木皆摧毁,牛羊亦有被伤死者。
三月初三 连江县琯头驶福州之轮船在芦礁翻船,搭客死者200余人。
四月十四日 朝廷命闽浙总督许应骙兼管福建船政事宜。
四月 开辟福州至仙游枫亭周二步班邮路,后又开辟水口至延平(今南平)、厦门经石码(水道)至龙溪(今漳州)步班邮路。这是福建省最早开办的3条省内干线步班邮路。
五月 黄乃裳赴英属沙捞越诗巫,与当地政府签订协约,由华工垦殖荒地,并改称该垦区为新福州。八月回闽,在闽侯、闽清、古田、永泰等县招500余名农民前往耕垦。
六月初三 福州发生50年罕见的特大洪水,停泊在福州大桥的许多船舶锚被冲断。洪水淹过桥面,冲走附近全部房屋,淹死多人。
六月初三 南平大水,泛涨入城,高丈余。府前鹿角架有水,东西两溪漂流房屋无算。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二月初五 朝廷准闽浙总督许应骙奏:闽省设立农桑局,试办蚕桑。
三月初八 闽浙总督许应骙以贪污被举,解任。次日,朝廷命锡良为闽浙总督。
五月初六 福建为《辛丑条约》赔款,议办随粮捐、房捐、铺户捐三项。署仙游县知县王士骏勾结商人绅董,设意搜罗,凡土产之货,不由铺户买卖者亦一律起捐,甚至加倍,在县城郭家祠开局抽收。县南傅围乡乡民集邻乡二三千人进城示威,并拆毁捐局。初七,又进城示威,拆毁粮书刘保房屋。
五月二十七日 厦门商人罢市,抗征铺捐。
八月 福建船政大臣魏瀚以船政正监督杜业尔(法国人)贪污冒领、勾结洋商、廉价揽制商船种种劣迹调查确实,将其遣撤。杜业尔通过法国驻北京公使控告魏瀚,魏瀚公布杜业尔浮开50万两之罪证,迫使法政府撤回杜业尔。
十一月 槟榔屿、新加坡、小吕宋商董联络其他各地侨商,以厦门保商局办理不善,弊害滋多,请求改善。厦门保商局裁撤,原办业务移交新设之商务局。
十一月 全闽大学堂改名为全闽高等学堂,直至辛亥革命止。
十二月 朝廷命曹志忠任福建水陆提督。
是年 福建省地方官府将全省樟脑专卖权让给日本人。
是年 改组福建机器局附设之机器、枪子两局为银元局。
是年 旅沪福建学生会在上海成立,不用光绪年号用黄帝纪元。
是年 陈纲、周光启、余弼臣等人联合外国商人,集资40万元,开采安溪煤矿。
是年 福建商人集资3万元,购买原属英商德兴洋行的1家火柴厂,建福州火柴厂。
是年 邵武金矿公司发行股票125万元。
是年 改福州私立东文学堂为全闽师范学堂,聘内阁大学士陈宝琛任监督。以张弧为提调,吴增祺、王孝缉、林柏棠分任教务、斋务、庶务三长,日本人桑田丰藏为总教习。招新生40人为本科生,次年开始附设小学堂。
是年 厦门大火,焚烧数百家。
是年 古田县三都各村鼠疫流行。
是年 日本金和昌商船私入连江县莲河及东岱等处非通商口岸进行交易,为海关所拿获,将商品照约没收。
宣统元年(1909年)
春 据统计,福建全省吸鸦片烟人数共24万人,有5.5万人戒烟。
闰二月十四日 大清银行福州分行在仓前山泛船浦正式开业,经理陆建章。发行大清银行银两票、银元票(也称台伏票)、钱票三种直式大票,印有福州地名,限于本地使用。至宣统三年(1911年)七月止,共发行银两票1.02万两,银元票48.27万元。
闰二月至三月上旬 邮政局与闽海关分立,派邮政司专管一切邮政事宜。
五月初五 永定县三点会起事,以“仇学、锄官、排外”为宗旨。
五月 德国客邮擅自在福州大量收寄洋行茶叶货样,每日达6000件,由西伯利亚铁路经转,侵犯中国主权。
七月 据调查,上年全省财政岁入银为672万两,岁出694万两,以每两1元4角7分(所谓“一四七库平口”)折合大洋,岁出入总数各有1000万元。
七月至八月 福建青年学生、码头工人和商店店员举行罢课、罢工、罢市,抗议福州英国领事馆职员侵占“闽南救火会”会址——福州桥南天安寺。英驻华公使慑于形势,将天安寺归还救火会。
八月初二 长乐飓风为灾,坏庐舍、沉船只甚多。
八月二十七日 全厦学生在演武场会操纪念孔子诞辰,列队携带假枪经过海后滩,英领事出面干涉,学界联合抗争。是为厦门人民抗争海后滩的导火线。
九月 福建省谘议局成立,议长高登鲤,副会长刘崇佑、陈之麟,书记长林长民。
十月初十 大清银行厦门分行正式开业,行址在岛美街(今厦门市商会)。至宣统三年(1911年)七月止,共发行银元票40万元,票上印有厦门地名。
十二月初五 建宁府洋口黑心地方黄肇祥等2000人暴动。
十二月二十七日 平和县“革命党”百余人起义,攻破县城。
是年 改编福建常备军为陆军第十镇(师),辖十九及二十两协(旅),每协有步队2标(团),其直属于镇者尚有马队、炮队各1标,工程队、辎重队各1营。
是年 福建陆军第十镇设立福建讲武堂,派该镇二十协协统许崇智兼任监督;各标教练官等为教员,从各营队中挑选青年军官、士兵参加轮训、学习,6个月后毕业回营,量才任用。民国元年(1912年)停办。
是年 省城设巡警道,统辖全省警察及保甲。
是年 据清政府第一次户口统计,全省有780557户。
是年 华侨郭祯祥在龙溪创办佃华祥糖厂,资本40余万元,购置300亩地,从台湾移植甘蔗250万株,年产糖15000~20000担。这是福建最早的机器制糖厂。宣统三年(1911年),又有3家机器制糖分厂开工,同安县水头镇糖厂每日可榨甘蔗70~80吨;海澄的洪坑和龙溪县的田边镇,每厂日榨甘蔗60吨。
是年 林本源在同安水头设广福种植公司,栽种甘蔗、棉花及水果,并创办制糖厂,日榨甘蔗60吨,年产蔗糖6000担。
是年 厦门信记洋行冰糖制造厂从爪哇进口原料制造冰糖,年产糖12000箱,每箱40斤,总计共需原料糖1万包,每包160斤,产品运销上海、天津等地,年获纯利2万元。
宣统三年(1911年)
一月 私立福建法政专门学堂在福州乌石山麓白水井正式开学,首届招生360人,成为当时福建惟一的私立高等学堂,林长民为首任监督。
二月初 同盟会福建支部会议在福州召开,推选林觉民等多名革命志士,前往广州参加起义。
三月十一日 福州同盟会会员林觉民、刘元栋、冯超骧、刘六符等10多人从马尾出发,赴香港转广州参加起义。
三月二十六日 吴适率连江光复会(原名“广福会”)会员21人自马尾出发,途经香港赴广州参加起义。
三月二十九日 福建籍革命党人计百余人参加广州起义。闽籍死难烈士48人,葬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共19人。其中闽侯籍9人:林文(号时爽)、方声洞(字子明)、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林尹民(字靖庵,号无我)、陈与燊(字愈心)、陈可钧(字希吾,又字少若)、陈更新(字铸三,又字耿星)、冯超骧(字雨巷,又字郁庄)、刘元栋(字钟群),加上长乐县籍的刘六符(一名刘锋,字肩宇),计10人,史称“黄花岗福建十杰”。连江县籍9人:黄忠炳(字赤中)、王灿登、胡应升、罗乃琳(字万霖)、陈清畴、卓秋元、魏金龙、陈发炎、林西惠。
三月 政学会人士刘崇佑、林长民于福州乌山创办私立法政学校。民国14年(1925年)8月,改为福建大学,民国18年(1929年),改为福建学院。
四月二十四日 侯官县上百农民反对征收花捐,捣毁自治公所。
四月二十六日 漳厦(江东桥—嵩屿)铁路火车开始载运邮件。这是福建省开辟的第一条火车邮路。
五月 组建福建军警同盟会,彭寿松担任会长。该会吸收旧军官、警察参加,至福州光复前,会员发展至近万人。
五月 实业家刘崇伟、刘崇伦兄弟集资12万元,购置15千瓦发电机一部,于泛船浦建福州电灯厂,至八月间开始输电。
六月初七 莆田县城关市民为小商小贩伸张正义,捣毁巡警岗亭,焚巡警讲习所,焚烧禁烟局副总办陈樵住宅。翌日,又焚毁烟局总办关鸿宾住宅。
六月廿四日 厦门邮政司事(主管)、德国人鲍克,亏空公款1.3万元后潜逃新加坡被引渡来厦,处以5个月监禁。
六月 福建侨领张永福、陈嘉庚在新加坡创立福建保安会,于福建光复前后募款20万元,支援福建革命党人活动。
六月 福建成立度支公所。
闰六月初十 清政府邮传部与大北公司签订《中丹厦门鼓浪屿水线合同》,中国以虚价将该公司自行安放的水线1条收归国有。但规定在合同有效期内水线应专供大北公司使用,并代设3条陆线,接连水线至大北公司报房。
七月初八 朝廷以孙道仁任福建都督。
七月二十四日 福州轿夫数百人举行罢工。二十六日,轿夫烧毁警察道署头门、南台地方审判厅以及城内沿街数百个警察岗亭。有的地方发生警察巡士与轿夫冲突,巡士开枪伤数人,毙命2人,到二十七日平息。轿工斗争得到福州群众的支持,福州各船户集众请免船捐,城内、南台各商店全体罢市,陆军第十镇统制孙道仁深恐大变,宣布取消轿捐、船捐。
八月初四 莆田县农民反对征收警捐,捣毁禁烟公所及各绅董家,各行罢市支援。
八月十七日 立宪派人士高登鲤、刘崇佑、林长民召开福建谘议局会议,要闽浙总督松寿交权,想抢在新军之前夺取政权。松寿和福州将军拒不听命,布置八旗捷胜营2000余人于福州各城门及福州将军署。满族高级官吏文楷组织“杀汉队”500人,把枪械弹药搬进旗界,准备抵抗。
九月初九 同盟会福建支部接纳新军第十镇第二十协统领许崇智加入同盟会。
九月十一日 福建组织军政府,举孙道仁为都督,同盟会党人彭寿松为参事会会长。福宁、泉州、漳州、兴化等府、县先后归附。
九月十三日 同盟会厦门地方组织负责人之一王振帮召集同盟会骨干会议,决定公历11月15日举行武装起义。
九月十三日 张海珊任主编的《奋兴报》出版,为厦门光复而呼吁。
九月十六日 彭寿松往台江会见孙道仁,孙道仁决定全军反正。
九月十七日 福建谘议局召开会议,一致通过副议长刘崇佑提议:此后所有福建之政务由新政府施行。企图排斥革命党人,把持政权。
九月十八日 英、美、德、日海军即日起连续在福州登陆,至二十一日,计有登陆美军30名,英军25名,德军30名,日军20名。
九月十八日 福州新军起义,推新军第十镇协统、同盟会会员许崇智为总司令,用18星旗帜,在于山大士殿设前敌总指挥部。
九月十八日 延建邵巡防统领徐镜清奉闽浙总督松寿电召,率闽北巡防营抵福州洪山桥,革命军派协统贺贵春带同孙道仁之子孙克修驰往游说,晓以大义;徐接受要求,准备翌日下午带队入城,配合作战。
九月十八日 闽浙总督松寿反对交权,欲直扑桥南社,消灭革命力量。同盟会福建支部总机关决定当晚起义,次日零时,新军出动,占领于山,在其北面山腹布防。拂晓,发炮攻打福州将军署(今省立医院内)、旗下街(现河东街一带)。彭寿松、黄乃裳带领由英华、福音、培元三书院学生42人组成的炸弹队(亦称敢死队)入城,埋伏南较场(今五一广场)一带。后由南较场绕城奔高节里,冲进古仙桥,投弹30多枚。清兵溃散,旗兵以福建法政学堂为中心,据民房作战,并派人四处放火,阻止革命军进攻。清晨,革命军攻占总督署(今省府路1号)。
九月十九日 闽浙总督松寿吞金自尽。福州将军朴寿躲入蒙古捷胜营玉明家中被擒,副都统胜思同时被擒。观巷、九曲亭旗兵竖白旗投降。
九月十九日 福州川石大东海电报局职工陈寿绥偕同熟识电讯技术的林金铨、杨敏捷等人,按原计划顺利接管福州电报总局。
九月二十日 拂晓,福州旗兵向革命军反扑,占领井楼门一带。清福州将军朴寿潜逃,被革命军毙于于山观音阁丹井旁,旗兵全部向革命党投降,福州光复。
九月二十日 同盟会漳州会员朱润卿等携带铁烟罐,胁迫漳州狱吏开监,尽释囚犯。次日,同盟会会员陈彬候、林者仁等与哥老会首领张仪等,率部到汀漳龙道公署,卸下龙旗,升起同盟会旗帜,宣告漳州光复。
九月二十日 福建军政府通知闽海关俄籍税务司单尔,所有该司辖下新、常各海关暂归都督监理,遭到无理拒绝。
九月二十一日 改清闽浙总督署为中华民国政府福建军政府署。军政府宣布豁免清宣统二年(1910年)以前所积欠的粮钱;废除厘金,改收钱粮;清理旧银行,设中华福建银号,发行钞票;设盐政处,实行官办;整理船政、邮电和铁路;筹设教育局,兴办新学校,设女学;出版时事刊物。
九月二十四日 福建军政府派林长民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议。因林长民在上海发表君主立宪言论,同盟会改选军政府政务院秘书长陈承泽为代表参加会议。
九月二十四日 埔(广东省大埔)永(福建永定)杭(福建上杭)光复联军进入永定县城,知县金秉琮宣布巡防队起义,迎接革命,永定和平光复。
九月二十五日 同盟会在厦门寮仔后(今晨光路)召开群众大会,会员张海珊宣布举行武装起义,直取道台等衙门。在同盟会会员率领下,左臂缠有“革命军”标志的数千群众分4路进攻道署、炮台、警署及各衙门。道台官吏闻风而逃,革命军占领道台衙门、厦防分府衙门及胡里炮台等,宣告厦门光复。
九月二十六日 厦门军政府成立,以张海珊为首的“福州派”和以王振帮为首的“厦门派”争任统制。17日,双方武斗,死伤30多人,最后张海珊任统制,邱汝明任警察局长。
九月二十七日 福建都督孙道仁委派省参事员宋渊源为闽南宣慰使,由省城抵厦,调解张海珊与王振帮的矛盾。宋认为厦门不得设军政府分府,向张海珊取印信带回福州,上报闽都督。
九月二十九日 杨起镛等率连江同盟会员100多人攻入县署,县知事周之松、游击赖明佑缴械投诚。即日组设司令部,杨起镛任司令兼知事。
九月二十九日 上杭官绅同立宪党人策划宣布“独立”,游勇樊彪部冒充“革命军”进城骚扰。大埔民军司令李宗尧闻讯,派梅县人童国珍率民军来援,在上杭县城百获堂设立军政府,童被推为军政长。收缴清军枪械。
九月三十日 驻莆田城关湘军管带万国发召集兴化知府、莆田知事开会。知府纬方朴逃往哲理中学,知事刘裔经与万国发贴出布告,宣布光复。
十月初八 由福建军政府委派的厦门道尹鸿逵到厦门视事,成立参事会,延聘同盟会、教育会和商会中有名望的人士黄廷元等人为参事员。
十月初九 福建军政府都督孙道仁委派刘蔚任漳州地方司令官、陈培锟任漳州道台。
十月初十 长汀成立军政府,以教员孙家驹为民政长。正当军政府迫令清军交权、缴械之际,上杭、武平哨官游勇樊彪部趁机窜汀,伪称革命军首领,孙家驹等30余人被害。
十月二十二日 福建军政府参事会改为政务院,彭寿松任院长,林斯琛、郑祖荫为副院长,民政司长高登鲤、外交司长陈能光、财政司长陈之麟、军务司长林之夏、司法司长郑烈、教育司长黄展云,交通司长黄乃裳,谘议局保留做为军政府的谘询机关。
十月二十八日 上杭知县袭时富勾结民团、地痞杀害民军童国珍等42人,又抓捕民军60多人,在杭民军全部覆没。
十一月初三日 福建军政府都督孙道仁等人致电陈其美,主张废除共和。
十一月 福州邮务总局从闽海关分出,改名为福建邮务总局,租用福州泛船浦阜昌洋行仓库为局址;下辖58个邮局(分局、支局)、262个代办所和18个信框。
是年 马来亚华侨颜穆闻投资银元3万,在永春兴建北硿种植公司。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
1月2日 南京中央临时政府通令各省纪年一律改用阳历。闽省奉令执行。
1月4日 福建军政府政务院批准厦门成立思明县政府。
1月17日 由福州学生军组成的北伐军,自福州东岳庙(今东门福州第十中学内)整队出发,至马尾乘“万象”号商轮赴沪。该学生军由许逸夫任总代表,共350名,其中女生28人。沪都督陈其美到上海码头迎接,后因和议达成,清帝退位,学生军奉令裁撤。
1月22日 福建军政府政务院通知民政司会同财政、交通两司,邀集南洋华侨代表协商成立暨南局,决定先在厦门设筹备处,推举蔡凤等3人为筹备员。这是福建省设立侨务机构之始。
1月 兴泉永道巡警总局改称厦门警务局,下设4个区局。邱光华任厦门警务局长。
1月 福建船政局归福建军政府节制,改名为福州船政局,原船政学堂校友林颖启任局长。
1月 闽都督孙道仁派军赴汀州接管清政权,委浙江人俞绍瀛任汀州知府。
2月 莆田县槐佐人黄濂在同盟会会员林师肇的影响下聚众起事,焚毁笏石乡教堂。后美驻兴化教会获赔款1200元。
2月 政和县大雨成灾,雹大如卵,毁坏民房无数。
3月1日 福建军政府开始征收商捐。
3月10日 福建人刘冠雄被袁世凯临时大总统任命为第一任海军总长。
4月19日 孙中山乘“泰顺”轮抵马尾(随员40名),视察福州船政局造船厂。20日,离马尾到福州仓前山,为桥南公益社手书“独立厅”额匾。下午,到城内贡院前大街(今中山路)卫巷(今尚宾路)出席军政联欢大会。4月21日离闽回粤。
4月29日 福建军政府科员蒋筠因反对政务院总长彭寿松,被彭寿松党羽暗杀。5月22日,英华书院《良心报》主办黄家宸,著论痛骂杀害蒋筠的凶手,插画暗指彭寿松,亦被彭寿松派人刺杀。
6月中下旬 福州、漳州、泉州先后大雨,山洪暴发,堤防溃决,田禾、房舍多被冲没。
6月 黄濂占领的莆田县石梯山被驻军攻破,10名教民被救走。
7月12日 北京政府正式任命孙道仁为福建都督,闽都督府改组。
7月31日 福建《群报》馆被孙道仁以“扰乱治安”罪名查封,主笔苏鉴亭、黄光弼、陈群等被捕受刑,并逮捕林斯琛、郑祖荫、彭荫淖、黄展云、刘通等人(后均获保释放)。此事受到京、沪新闻界谴责。
7月 福建都督孙道仁与美孚石油公司签订借款30万元合同,用于发放闽省5、6月份所欠军饷。
8月 厦门、鼓浪屿之间铺设海底电缆。
8月 北京政府派江畲经和上海海军司令蓝建枢来闽查办“蒋、黄被杀案”。
9月4日 共和党福建支部改为进步党福建支部,并依各省进步党章程召开成立大会。
9月6日 奉派为福建镇抚使的岑春煊率队乘炮舰至罗星塔,后进驻福州。
9月16日 福建都督府主办的《福建公报》停刊。
9月18日 升思明县为思明府。
9月20日 闽都督府教育司长、财政司长辞职。
9月23日 思明县知事钮明日赴禾山,令民众禁种罂粟,同安新军拔除私种罂粟。
9月24日 郑祖荫、刘通、黄光弼等出面斡旋,向商会借款10万元,送彭寿松离榕。
9月25日 福州西门外凤山乡著匪王焕聚众私铸铜钱,被捕法办。
9月27日 北京政府派民政长刘次源入闽,整顿闽政。
9月27日 福建军政府决定裁并学校,师范独立一类,普通中学并为一类,农工商蚕并为一类,裁去教员若干。
10月2日 南平禁烟分局议事会等团体,吁请阻止福记洋行运鸦片入延。
10月4日 陈培锟任福建东路观察使。
10月4日 省禁烟总局到漳州各地查禁、拔除烟苗。
10月9日 福建军政府政务院总长彭寿松辞职回汉口。福建地方审判厅缺席判决彭死刑。
10月10日 闽都督孙道仁下令裁撤将校差遣先锋队,分扎厦门各府之将校差遣队奉命全行调省。
10月11日 女子医学临时办事处在福州五福巷成立。
10月13日 进步党福建支部选高登鲤为部长,蔡敏强、陈之麟为副部长,在福州东街口设事务所。
10月14日 南洋、仰光华侨来电请求缓裁暨南局,民政长刘次源代电北京政府宽容。
10月18日 福建军政府决定,所有交易单据均需贴印花。此为闽省启征印花税之始。
10月 中国同盟会福建支部改组为中国国民党福建支部。
11月16日 北京政府任命张元奇为福建民政长。
11月27日 废邵武府,置北路观察使,不久改为建安道。
11月 福建镇抚使岑春煊向英商乾记洋行借款200万元,以沙埕、石码等5地常关收入及全省茶税为担保,用于归还台湾银行借款及清发欠饷。11月17日,岑春煊离闽返沪。
12月8日 袁世凯授予闽籍人萨镇冰为海军上将,沈寿堃、程光璧为海军中将。
是年 闽县、侯官县合并为闽侯县,县署设在福州城内。
是年 闽侯县人林森当选为南京临时参议院议长。
是年 闽侯县以日本教育模式为规范,改旧学制为“壬子”、“癸丑”新学制,增设:省立第一中学(址在东街三牧坊,前身为福建高等学堂)、省立第二中学(址在城内府直街,前身为福州府中学堂,次年改为省立福州中学校)。
是年 归化县乡民反对县差威逼粮款,集众攻打县城,杀死官兵10余人。
是年 福州名医刘幼雪与方澍创办福州私立专门医学校。
是年 福建机器局改名为兵工厂。次年停办,后曾一度恢复,民国7年(1918年)又停办。
是年 英商在厦门鼓浪屿设立厦门孔昌电灯厂。民国17年(1928年),由中国商人接办,改名中华电气公司。
是年 仰光华侨杨莫安组织龙岩路矿公司。
是年 华侨黄怡益组织福琯路埠公司。
是年 福建省废府、州、厅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政制。
是年 美国安立间会(后改称中华圣公会)将清光绪四年(1878年)设立的广学书院、榕南两等小学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开办的圣马可书院合并成立福州三一书院。万拔丈为书院总主理。

顶部
七女池泣鱼
楼客




UID 18638
精华 0
积分 364
帖子 33
威望 0
金钱 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看看..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5-19 12:2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70766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