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薪200元坚守21年的乡村教师
——记会宁县白草塬镇塬边教学点李(转载)
李恒祺老师在家乡会宁偏僻的小学一待就是21年。他,让一个破旧不堪,濒于倒闭的小学焕然一新,生机勃勃。成为全镇硬件设施一流的教学点。
李恒祺老师在这21年的教学生涯中,每年全镇的教学质量检测都名列前茅,共荣获16个奖项:每年镇、村举行的小学生唱歌、体操、文艺节目表演,共荣获8个奖项。他教学硕果累累,他教的学生4个考上研究生,4个考上全国名牌大学,10个考入全国重点大学,40多个考入全国二本院校。他所带的学生遍及各行各业。他不愧是白塬教育行业的佼佼者。
他让身患重病、瘫痪在床整整四年的父亲能及时治疗,亲侍汤药,悉心照顾。白天由他妻子侍候,晚上由他陪伴,最后老人家尽享天年。成为全村孝敬老人的楷模。他,教子有方。他的儿女都先后考入大学。儿子是2012年会宁三中高考状元,同年又荣获白银市优秀学生的光荣称号,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女儿考入兰州财经大学,儿女刻苦认真,品学兼优。
他妻子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勤劳朴实,勤俭持家。虽然识字不多,但她明白事理,默默支持丈夫的事业。承担着农活及家务活的全部重担,忍受着腰椎、高血压等疾病的折磨。他说:‘没有妻子的大力支持,他不可能坚守21年的教学岗位,对她亏欠的太多太多了……’
今年52岁的李恒祺老师自从1994年参加工作以后,一直在塬边教学点任教。从最初的月工资110元,七、八年后才增加到200元。一路走来,他为这所小学,他为这些学生娃娃们付出的太多太多了……
最近二年暑假期间,在保质保量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维修任务的同时,他慷慨拿出家中两万多元积蓄维修校园{其中2014年暑假拿出8000元,2015年暑假12000元}他只为学生娃有个宽敞明亮的教室,优雅舒适的学习环境。
今日走在这干净宽敞、整洁美观的校园,谁曾想到过这所始建于1970年的小学,风风雨雨经历了45个春秋。最初是五年制完全小学,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会宁三中的第一个北京大学张新基就是从这所小学走出去的高材生。1994年北塬边社村民又自筹财力、物力重建校园,设立四年制小学,共有四名代课教师,学生最多时达到150人。其他三名代课教师由于工资低,条件差,纷纷辞职。只剩下他一人后,学校又改为二年制小学,他苦苦坚持了七、八年。现在他承担学前班、一年级的全部教学任务。
原来的校舍都是土木结构建筑,教室屋面凸凹不平,房檐高低起伏,年久失修,房屋漏水严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见此状况,白塬镇教管中心筹措2.5万元的维修资金。他毅然接受了任务,并且保质保量按期完工。有人对他说:“上级拨多少款,你就维修多少,该到停工收场的时候了,何必为难自己呢”?可是这位固执的教师不为所动,依然继续校园维修工作。由于房屋漏水严重,他决定要进行两栋房屋换瓦等一系列维修工程。这位五十多岁的老教师开始东奔西走,各方筹措资金,几经周折,资金还是没有着落。他采用借、赊等手段共拖欠别人1.2万元。请工匠,备材料。
工程启动后,他既要为校舍的质量操心,又要为施工人员的安全负责。他起早贪黑,苦干实干。主体工程基本结束后,他又开始了其他校园维修工作:给教师宿舍、学生食堂打顶棚;翻修学生厕所;硬化学生游戏场所;平整校园;修补围墙;还请匠人美化校门两侧墙壁和教室墙壁,美化育人环境。2014年暑假和2015年暑假两次维修校园中,他从家中微薄的积蓄中垫付维修费用两万多元。这对于一个月薪200元的代课教师来说,意味着一种什么精神,值得人们去回味,去思考……
在瓦房维修期间,深更半夜 ,突然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为了不让学校房屋不被暴雨冲毁,在教室上面盖塑料时,差点从三米多高的屋顶摔下来。就在维修工程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老天爷像故意考验一下这位老教师是否有诚心似的。正在夜深人静,人们酣然入睡之时,突然下起暴雨,他被暴雨声从睡梦中惊醒。他心想:这下可糟了,教室上面全部拆开,房屋被暴雨冲毁了怎么办?他立即身披雨衣,手拿电灯,向学校跑去。他不怕大雨倾盆,电闪雷鸣的漆黑夜晚,身背70多斤的大塑料,踩着梯子,深一脚浅一脚爬向屋顶,这时暴雨更大了,雷声更响了,雨水从他脸上掉下来,挡住了视线,盖塑料时,有两次差点从三米多高的屋顶滚落下来,用了半个多小时,终于盖好了塑料。碰巧下暴雨时妻子给玉米浇水,回家知道后,心疼地说:“你的命重要还是学校的房重要”?他说:我是工程负责人,房屋被暴雨冲毁了,我怎样向大家交代,他就是这样一个尽职尽责的人啊。
暑假期间,为了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任务,他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每天坚持工作12小时以上。整整一个暑假的奋战,他显得更苍老了,眼窝更深了,体重也下降了,就是凭他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才是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才成为白草塬镇校园维修的一大亮点。
这二十一年里,上学期间,他很少请假,每天在学校工作十小时以上。和学生同学 成长。在他的精心关照下,在21年中从未发生过任何事故,成为孩子忠实的守护神。为了生活,为了供儿女们上学,一到寒暑假期间,就来到白银市火车站货场干十分繁重的装卸工作。每年到了暑假期间,正值烈日炎炎、骄阳是火的高温天气,他出卖苦力;每年到了寒假期间,正遇北风扬雪、寒风凛冽的寒冷季节,他养家糊口;每年到了春节期间,正是万家团圆、欢度佳节的喜庆日子,他却守候货场。
正是由于他具有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使儿女顺利上学,才能使他坚定守护学生21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虽然他每月只有200元的工资,但他要见证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一直燃烧下去……
为人师表,铁肩担道义。勤勉敬业,大爱塑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