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国风·秦韵·赵季平
八零后
秀才
Rank: 2


UID 1397
精华 0
积分 9345
帖子 390
威望 26
金钱 8598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1-9-23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9-4-18 12:2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国风·秦韵·赵季平

时光回到公元前,在西周阡陌纵横的土地上,劳作的人们歌着、舞着,随口而唱,率性而舞,他们的诗歌广为流传。于是,一群“采诗官”们来到他们当中,共舞、同歌,记录下这些流传于民间的作品,集结成册,形成了中国诗歌的源头性作品《诗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诗经?十五国风》,《国风》以简朴的语言描摹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形态。那个时候,每至春日,摇着木铎的“采诗官”便踏青而来,在民间百姓中采诗。他们,就是泱泱中华文脉当中最早的“采风”者。

岁月更迭,流光飞舞。2015年7月30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赵季平作品专场音乐会今晚举行》。这场作品跨度32年的音乐会的主题正是“国风浩荡”。压轴之作《国风》道尽了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令全场观众为之动容。从初识音律到如今的家喻户晓,赵季平化身为音乐的“采诗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已成为赵季平的生活常态。

7月30日晚,北京,淅淅沥沥的小雨拂去多日的暑热。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里,“国风浩荡”——赵季平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拉开了世界首演的帷幕。这是一场极具浓郁民族色彩,民族地域风情,民族人文情怀的演出。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管弦乐《澳门印象》、为小提琴、古琴、女高音与乐队而作的《幽兰操》、为管子与民族管弦乐队而作的《丝绸之路幻想组曲》、旋律朴实引人入胜的《大宅门写意-卢沟晓月》、传统古典优雅兼具西方灵活多变的《庄周梦》以及6月30日刚刚完成的新作《国风》。六首曲目,以传统琴曲《梅花三弄》的主题为动机,变奏的写法交织在丰富变换的和声色彩中,层层递进,错落有致。“国风浩荡”四个字昭示了音乐会的主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幻化为一曲曲撼人心魄的乐音,掀起了现场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与欢呼声。

“音乐会大音浩然,激动人心,每一位听众都沉醉其中。赵老师的音乐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最美好的夜晚!”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杨又青激动地说。“音乐会非常成功,季平用自己的作品,再次证明了他多年坚持不懈的以发展中国民族音乐为己任的创作道路是正确的。首演的《国风》,给这一古老悠远的主题赋予了崭新的时代特色。他的作品,树立了中国民族音乐的一座座高峰。”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院的朱天纬给予音乐会这样的评价。观众们叹服着赵季平对民族音乐语言的深厚功底,叹服着赵季平饱满的创作激情,叹服着赵季平的技术创作主张。恢弘的乐章让这个城市的夜晚重新燃烧起来。

现场,观众席第七排坐着一位满头白发、精神矍铄的老人,他就是音乐会的作曲赵季平,中国音乐殿堂级的作曲家。今夜,他是一位普通的观众,他的耳、眼、心、神都在倾听,都在感受着这场作品跨度32年的音乐会。他说:“这些作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乐音的本。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

赵季平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创作诺言。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创作至今,他始终坚持扎根于脚下的土地,融入百姓,以人民为中心。从柏林森林音乐会到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卡内基音乐厅等世界级的音乐殿堂里,在被各类掌声、鲜花簇拥的同时,他从未停止过深入生活的脚步。“每一次创作历程都是我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程,我的创作不止,深入生活就永远不止。向传统学习、向民间学习、向人们学习,我一定会为民族、为人民、为时代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让音符生长于泥土

“创作没有停,深入生活就没有停。”——赵季平

多年来,赵季平珍藏着一本手绘册页,这是他的父亲——长安画派的奠基者、中国现代着名国画大师赵望云在1973年为他而作的。册页封面上写着: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本册页已成为赵季平生命的组成部分。他从父亲的话中深深领悟到艺术创作一定要走到百姓中去,扎根生活的创作真谛。这是父亲用亲身经历给儿子的启迪,也是赵季平在多年的音乐创作中所秉承和孜孜以求的创作理念。

“创作没有停,深入生活就没有停。”赵季平这样形容自己的状态。2004年,为创作民族管弦乐《古槐寻根》,他三赴山西,足迹遍布运城、平遥、忻州、河曲等地。从晋南到晋北,沿途听了大量的山西民歌、民谣,惊叹其艺术形式之丰富,乐曲素材之广博,民间艺人的水准之高。在平遥,他听了一晚上当地老艺人表演的晋中秧歌:“那段旋律一直萦绕在我耳边,久久挥之不去,既有歌的动态,又有舞的灵性,集结了生活的精髓,使我备受感染。于是,我将这段音乐元素重新结构,使之成为了《古槐寻根》的第二主题。鲜活浓郁的地方色彩带着泥土的芬芳,感染了我,也感染了无数的听众。这就是来自生活的东西。”《古槐寻根》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民族音乐经典作品,至今被全国每一家民族乐团争相演奏。

平日里温文尔雅的赵季平,只要走近民间音乐,顿时像个认真听课的学生,专注每一段旋律的由来,结构自己的创作思维。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各地,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山东、广东、四川、江苏……那里的乡村小镇、山山水水、田间村落不知去过多少次,走了多少遍。他听了数不清的民间小曲,学习东西南北的方言,储备了大量的音乐素材。在山西忻州的小村子里,他被中路梆子所吸引,听民间艺人演奏唢呐,苍劲而凄婉,“那是出自灵魂的声音,吹得我泪流满面,一宿难眠。”哪里有民间艺人,他就赶到哪里;哪个镇子有戏演,他就连夜追过去。怀揣着对民族音乐的深深敬佩,他一路收获着。“民歌本身就是在这样看似贫瘠的土地上,生发出的一种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曲儿,她有爱、有恨、有血、有肉,有对生活的赞美,这些感触都是从我深入农村和当地老百姓的沟通中产生的。在艺术上,我与民族音乐血脉贯通;在情感上,我与普通百姓和人民的心紧紧相连,我知道他们想什么,需要什么。这些情感是我珍视的并且创作中体现的。只有面对面地倾听、虚心向民间艺人求教,才能发掘出中国民间艺术深埋的宝藏。这些地方的历史悠久,文化深沉,有取之不竭的艺术源泉。”

卸任中国音协主席后,赵季平一头扎进了四川的大山深处,看地方戏、听民间音乐。川西崇州浅山,一位山民老樊是赵季平采风时结识的好友,老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川戏迷,与赵季平颇有共同语言。他专门为赵季平留了两分菜地。每次进山,赵季平都会去看望他,尝尝新摘的蔬菜。直到在电视屏幕里看到了赵季平,老樊才知道这位结交两年的亲如兄弟的朋友原来是大名鼎鼎的作曲家。

为创作《大秦岭》,赵季平带着他的团队踏入终南山。“《大秦岭》是我正在创作的交响音画,为了这部作品,我们走进秦岭,探访民间艺术,感受这方土地滋养出来的文化,那种辽阔和深邃可以不断促发我们的灵感。”“路太难走了。”赵季平回忆起周至老县城那一路的艰险。“很紧张,在秦岭最高处,那里没有公路,山里头的老路,两边都是很深的沟。可是我们一直在探讨艺术,那些险境都置之脑后了。秦岭北边是黄河文化区,是关中语言。南边属于长江文化,有了汉中的味道。这很有意思,我们想去体验一下这种感觉。”

采风,早已成为赵季平生活的一部分。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每年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山野间行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句话在他眼里除了“身”到,还需“心”到、“情”到,三者缺一不可。听过赵季平作品的人,都说他的曲子“钻心”,究其诀窍,是他对生活、对人民的真挚情感。“我今年70岁了,从学校学习到现在,这50年一直不断地要求自己走到民间去。对于每一个作曲家来说,到生活中去,这个基本功是一辈子要做的。”赵季平这样说。

“黄土地”“高粱”情

“音乐作品要进入人心,这样才能成为经典。”——赵季平

赵季平与电影音乐的结缘是从为电影《黄土地》配乐开始的。1983年,刚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陈凯歌、摄影师张艺谋、美术师何群准备去陕北拍摄一部名为《黄土地》的电影,想找一位熟悉当地风情的音乐人为影片作曲。多方辗转,他们找到了赵季平。赵季平清楚地记得当年的情形:“陈凯歌先听了我的《丝绸之路幻想组曲》第一乐章。他是个轻易不外露的人,听着听着就微微笑了。我想,是音乐打动了他。”1984年元月2日,在零下十多度的寒风中,赵季平、陈凯歌、张艺谋、何群坐上了一辆四面透风的面包车奔赴陕北采风。延安、米脂、榆林、佳县,越过沟峁和沙丘,一个村一个乡地走下去,边走边感受,哼信天游,听陕北道情,看老艺人唱秦腔,与乡亲们边吃边聊,感受着黄土地的民情、民风。赵季平这样描述那一段艰苦但充实的采风:“在米脂的车马店,一个大土炕上铺了个席,席上垫着一个黑褥子,掀开一看实在是黑的不像话。被子是红面土布的,又脏又臭,上面有褶的地方全是白色的虱子卵。”为了不让虱子爬到衣服上,四个人索性把衣服脱光,将衣裤用皮带捆扎起来挂在房梁上,赤条条睡在黝黑的被子里,兴奋地聊着白天的所见所闻。那段日子,除了赶路,就是在老百姓的窑洞里听民歌,和老百姓拉家常。也就是在那时,27岁的陕北青年贺玉堂站在自家门前的石头上,为赵季平等人唱了一夜陕北民歌,一首《光棍哭妻》唱得歌者泪流满面,听者沉醉其中……正是因为有这样真切的体验和感受,电影《黄土地》中的音乐才能如此苍凉凄美,直指人心。《黄土地》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随着贺玉堂淳朴的民歌唱响,陕北这片黄土地的温度跃然于观众心头,赵季平这个名字在电影界声名鹊起。自此,赵季平便和影视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是从这里开始,中国电影音乐开启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代。

“没有切身体验,根本创作不出《黄土地》!”也就是那一次,睡在赵季平身边的摄影师张艺谋这样对他说:“季平,我的第一部电影,你一定要为我作曲啊!”1987年,张艺谋执导电影《红高粱》,毫不犹豫的选用赵季平作曲。为创作电影《红高粱》音乐,赵季平独自一人走向齐鲁大地,他要在那块土地上挖掘《红高粱》的人物音乐。《红高粱》的音乐行腔中不仅采用了山东地方戏曲的柳腔和茂腔,还加上了秦腔花腔的唱法,曲调运用了榆林打夯歌的素材,“唉——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哇,往前走,莫回呀头……”打破常规地运用30只唢呐、4支笙和一座中国大箭鼓一起奏鸣,生命的呐喊喷薄而出……

相继与陈凯歌、张艺谋成功合作《黄土地》、《红高粱》后,赵季平先后与30多位影视导演合作,为不同题材、风格的影片成功地配乐作曲。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原会长王立平评价赵季平时说:“音乐进入电影后,受到很多限制。然而,赵季平通过自己的长期积累,突破了这些限制。”

在为电视剧《水浒》创作主题曲之际,为了能反映出梁山好汉们的豪情,赵季平反复琢磨,回味昔日山东采风的旋律,顺口从嘴中蹦出了一句“说走咱就走”的山东方言。“这首歌就是从地方语言中渗出的旋律,我小时候爱看豫剧。豫东与鲁西的音调都差不多。这种感觉一出来,我就抓住不放,并揉进了山东民间音乐的元素,一气呵成了《好汉歌》的曲调。”《水浒》播出后,这首歌不胫而走,“说走咱就走”广为流传。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的音乐是赵季平在10天内赶出来的。主题歌揉进了京韵大鼓、京剧、评剧、豫剧、梆子、民歌等多种中国传统音乐元素。演唱者胡晓晴在见到赵季平时这样说:“赵老师,我唱这首歌时,把自己多年的磨难全唱进去了,唱得我心都醉了,真过瘾!你真厉害。”

靠着长期的积累,赵季平在“接地气”的同时,充沛了自己的艺术元气。“该出手时就出手”,他沿着民族化、现代化的音乐之路“大胆地往前走”。赵季平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我的艺术实际上继承了家父的东西。老父亲一直在民间,追求作品的人民性。音乐作品不单要进音乐史,更要进入人心,这样才能成为经典。”

用“母语”与世界对话

“丢掉传统,就谈不上创新。”——赵季平

如何协调好文化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赵季平一直在思索着,探索着。他认为:“音乐创作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学好传统西方音乐创作的技法,又要保留本民族的音乐母语。创作必须先把技术学好,有技术含量,作品才能得以保留,才有生命力。而中国的音乐走向世界要用自己的母语,这样才能和世界对话。改革开放后,很多西方的新概念随着打开的国门涌进了我们的视野。也许我们自身封闭的太久了,使得我们的好奇心倍增。面对新形态的冲击,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自信心。”

任职西安音乐学院的院长后,赵季平对学院的现状进行深度调研。他发现有的学生对传统作曲技法的学习不够扎实,对民族民间音乐提不起兴趣,一味追求现代作曲技法,东拼西凑,以求所谓时尚。然而,丢掉传统的作曲技法就谈不上创新,没有民族民间音乐的积累,传统技法就会成为干瘪的音符堆砌。民族音乐的抢救与保护迫在眉睫。赵季平迅速调集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方面的专家为作曲系学生讲课,并带着学生去陕北采风。他在学校创建西安音乐学院陕北民歌班,让真正属于这方土壤的艺术瑰宝成为学院的特色专业。

说到赵季平对传统艺术的挚爱,不得不说他的父亲赵望云。这位国画大师和长安画派的奠基人有这样一句名言:“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当年,赵季平从西安音乐学院毕业被分配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时,有些想不通,觉得音乐学院作曲系的毕业生怎么到了戏曲研究院?他将这一疑问告诉父亲,父亲闻之欣喜地劝慰他:“传统戏曲就是中国的音乐,这是你的第二学校。”就是这次在陕西三原县棉花地里的谈话,成就了赵季平一生的音乐之路。

回望赵季平的音乐作品,善于运用民族乐器、传统戏曲及民歌元素,已成为他音乐的独特标志和极富个性的符号。创作要有根,要用自己的母语和母语的思维去创作。20多年的剧团工作经历让赵季平对传统文化有了扎实的了解和认知。当年父亲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你在学校里缺了一课,缺了民间艺术的洗礼。中国戏曲音乐是民族民间音乐的根,无论你学了多少西洋作曲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父亲的启发下,赵季平将大量时间用于解秦腔、碗碗腔、眉户剧,并与其他剧种作比较,寻找它们不同的特点。“在戏窝子待了那么长时间,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了解了传统音乐,就了解了音乐的母语。”在他看来,没有民族文化沃土的滋养,就没有自己的成就,他的每一部作品、每个足迹、每次升华,都与民族艺术密不可分。他这样告诉学生:“民族音乐是我们的母语,在作品中展现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样的音乐家才会有自己的风格和独到之处。”

直至今天,赵季平依然时常琢磨国外音乐大师的总谱,细心研究他们的音乐语汇和创作技巧。在传承民族音乐的同时,他从未间断对世界音乐技法的学习,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家底儿”如数家珍,也对西洋音乐的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烂熟于心。“我一直追求在传统基础上出新,丢掉传统,就谈不上创新。越是民族的东西,越要与时代同步,越要走向世界、感染世界。民族音乐如果锁在家里,如何向外寻觅知音,产生共鸣?如何成为世界的精品财富?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音乐创作也要解放思想,对外开放,让中国音乐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音乐。”

思念至深至远

“亲爱的爹爹,我想你了,思念是痛的,至深至远的思念,更是我出自内心的痛。我已痛至花甲,痛满了一头白发。蓦然回首,发现这样的痛,已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赵季平

在父亲的笔墨浸染中,赵季平度过了自己少不更事的童年和充满理想的青年时期。父亲对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这样回忆那段旧时光:“小的时候,我们家里客人络绎不绝,几乎都是为着父亲的画而来。父亲善良随和,从不忍心让来访者空手而归。更有黄胄哥、济众哥、庶之哥索性吃住在我家,随父亲习画。我们家是一个热闹的充溢着温馨和生机的大家庭。那个时候,我不谙中国画的门道,只是特别喜欢看父亲画画,跑前跑后当个小听差也是十分快乐的事。许多人以为我会随父亲学画,但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从未强迫我与他同行。”年幼的赵季平喜欢趴在父亲的画案旁看父亲作画,每每看到激动处,心中就会产生隐约的音乐线条,并随着那笔墨的变化和流动而强烈起来。就是这种神奇而美妙的感觉使他在父亲的画案旁鬼使神差地坚定了当作曲家的决心。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经常招集院子里的小朋友拿出家里的锅碗瓢勺,把羽毛球拍夹在脖子上当小提琴,把大扫帚当大提琴,组成一支乐队,指挥大家用不同的节奏敲出不同的鼓点,研究着怎样把单旋律的歌曲变出点儿花样。小学三年级时,赵季平的铅笔盒里便有一张小小的纸片,上面赫然记录了一个大大的梦想——长大要当作曲家。

1958年,小学毕业后,赵季平迫不及待地报考了西安音乐学院附中,但却并未被录取。“我没有考上,人家不要我。”少年季平强忍着眼泪告诉父亲。“没事儿,路还长着呢,只要你爱。”就是这么一句简单的鼓励,坚定了他的音乐之路。1961年初中毕业后,赵季平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西安音乐学院附中高中学习。“在音乐学院学习的过程中,父亲似乎离得很远,又似乎站的很近,我觉得自己是父亲手中的风筝,他掌握着我的方向,引领我飞向蔚蓝的天空。”

父亲的爱像是春雨,无声而温暖,滋润着赵季平成长之路的每一步;亦如交响诗一般冲击着赵季平的心灵,激励着他的音乐创作。可遗憾的是,父亲在有生之年只听过一次儿子的演奏。那是1972年5月26日,初夏的风拂过古城长安,斑驳的树影将一缕缕流光播撒在书院门青灰色的石板上。上午10点,巷子尽头传来了一阵咯吱咯吱的声响,一辆人力三轮车从远处驶来,车上坐着老两口,似乎在聊着什么,脸上洋溢着不言而喻的喜悦。拉车人揩了一把脸上细细密密的汗珠,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车上坐着的是名声赫赫的长安画派创始人——赵望云。车停在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门口,两位老人互相搀扶着下了车。秦腔团团长姜毅一眼就认出了赵望云先生,赶忙冲上前去搀扶。“您老怎么来了?”“我们来看看季平的新房啊。”原来,赵家的四儿子季平要结婚了,老两口这是专程来看看儿子的新房。父子俩一见面便有着说不完的话,从学习到工作、生活。赵季平13平方米的新房,放着仅有的床、柜子、三斗桌和一架钢琴。父亲亲切地叫着儿子的乳名:“四儿,给爹爹弹一曲吧。”于是,赵季平为父亲演奏了一首自己创作的小钢琴曲。旋律在黑白琴键间流淌,这是父亲第一次听儿子弹琴,也是儿子第一次为父亲演奏,多年来的情感都融入在这悠扬琴声里。5分钟的时间,听着,听着,平日里一贯威严的父亲笑了,67岁的父亲与27岁的儿子就这样在艺术世界里心神合一。

这唯一的一次也成为了赵季平一生无法弥补的缺憾。为了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赵季平倾入全部情感创作了《丝绸之路幻想曲》,用自己的音乐诠释父亲的作品,这是他对父亲的承诺。父亲,像是一座巍峨的高山坚守在赵季平的灵魂深处,给予他无穷无尽的力量。2006年,在父亲百年诞辰之际,赵季平和兄弟姐妹们将父亲的350多幅遗作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这样说:“父亲的作品是属于祖国、属于人民的,把他们还给祖国,还给人们,这是最好的纪念。”

如今的赵季平已是70岁的老人,在纪念父亲的文章中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亲爱的爹爹,我想你了,思念是痛的,至深至远的思念,更是我出自内心的痛。我已痛至花甲,痛满了一头白发。蓦然回首,发现这样的痛,已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父亲是赵季平人生和艺术创作的指路人,跟随着父亲的脚步,赵季平从广袤的黄土高原到温婉的江南,滔滔黄河、滚滚长江无不记录着他行走的足迹,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的沃土滋养了他的艺术创作。真正到人民中去体会艺术的本源,才会创作出自然、淳朴、人心所向的作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对于赵季平来说,早已是一种生活常态。

来源:陕西日报

顶部
泉华朅
楼客




UID 13068
精华 0
积分 541
帖子 40
威望 0
金钱 10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顶一个先  

顶部
92051038
等待验证会员




UID 1899
精华 0
积分 1832
帖子 166
威望 0
金钱 6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2-12-27
状态 离线
呵呵,支持一下哈  

顶部
aaa121914
等待验证会员




UID 1616
精华 0
积分 1885
帖子 163
威望 0
金钱 102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2-6-23
状态 离线
谢谢哦  

顶部
求代暮子
楼客




UID 12573
精华 0
积分 532
帖子 48
威望 0
金钱 4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晕  不信啊  

顶部
汰弃东子吼
楼客




UID 17186
精华 0
积分 484
帖子 44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好帖子,要顶!

顶部
白色玫瑰 (白色玫瑰)
秀才
Rank: 2



UID 513
精华 0
积分 2244
帖子 217
威望 2
金钱 168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5-4
来自 北京
状态 离线
我帮你 喝喝  

顶部
LYF2277
秀才
Rank: 2



UID 5316
精华 0
积分 652
帖子 59
威望 0
金钱 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5-9-7
状态 离线
说的不错  

顶部
wowodeaiming
秀才
Rank: 2



UID 1494
精华 0
积分 2108
帖子 191
威望 0
金钱 7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2-2-12
状态 离线
#无语  

顶部
沦胥企望
楼客




UID 18642
精华 0
积分 688
帖子 48
威望 0
金钱 16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越办越好~~~~~~~~~`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5-6 07:2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51687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