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分享] 王伯沆与俞明震和陈三立的交谊
圣剑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281
精华 0
积分 9090
帖子 645
威望 90
金钱 7820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1-4-8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9-5-17 11:39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王伯沆与俞明震和陈三立的交谊

浙江山阴(今绍兴)俞明震和江西修水陈三立,是清末民初的两位名人。陈、俞两家是姻亲,陈三立娶俞明震之妹俞明诗为妻,俞明震算是陈三立的大舅子。王伯沆与俞明震、陈三立二人相识,可能是通过邻居兼好友王德楷的介绍。王德楷(1866-1927),字木斋,室名娱生轩,上元人,着有《娱生轩词》,与王伯沆比邻与居,王伯沆兄事之,二人交情甚深。木斋曾游幕于湘赣等地,与文廷式、梁鼎芬、陈三立、俞恪士等人相知。这几位海内名士看到王伯沆诗词作品之后,都十分佩服,折节下交。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南京江南陆师学堂开办,后又附设矿路学堂。学堂的旧址在今察哈尔路一带,部分位于南师附中校园之内。不久,俞明震就到南京担任学堂总办,王伯沆被聘为教习。这可能是王伯沆自尊经书院肄业之后的第一份教师工作。

光绪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1900-1901)间,陈三立从江西南昌移居南京,定居于头条巷后,即开办家塾,聘请名师课子。精于经史诗词的王伯沆、精于史学目录的柳诒徵、精于书画艺术的萧俊贤等名家,都先后被陈家聘为教师。除了长子陈师曾年岁与王伯沆相近,可以平辈相处之外,陈三立之子陈隆恪、陈寅恪兄弟等人都受教于伯沆先生。陈寅恪后来成为国学大师,其深厚的国学基础之中,也倾注着伯沆先生的心血。成年之后,陈寅恪回宁探望父母,也去看望老师王伯沆先生。恰逢王伯沆在生病,“盘中无苜蓿,日日菠薐饤。”陈寅恪看到盘中的菠薐菜(即菠菜),说此菜与病相宜,以此劝慰病中的老师。

清末,南京一地聚集了不少名士,登临览胜,吟诗唱和,王伯沆也参与其中。他的诗稿中,有一篇题为《初夏偕友登扫叶楼,颇感旧游,晚循冶城至图书馆小饮,因赋三首》,“山尊数群彦,今日复谁同?”诗中所谓“偕友”,所谓“群彦”,据他的自注,指的就是陈三立(伯严)、俞觚斋(俞明震)、刘幼云(廷琛)、胡漱唐(思敬)、陈苍虬(曾寿)等人,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诗家名士。

俞明震和陈三立都好诗成癖。王伯沆与陈三立及三立长子陈师曾之间经常谈诗论画,同游唱和。1910年,元宵节前一天,陈三立邀请王伯沆同游半山亭,王伯沆作有《玲珑四犯》词一首。1919年秋,王伯沆到北平,陈师曾陪他畅游西山潭柘寺等地。陈三立也常书写自作诗稿,赠给王伯沆,请其吟正。王伯沆先生去世后,由他的女婿周法高编纂的《近代学人手迹·初集》中,就收有两件。

癸丑年(1913)五月十三日,陈三立和陈仁先、俞明震(恪士)、寿丞兄弟等人同游镇江焦山寺,也约了王伯沆。伯沆先生因有他事,第二天才从南京赶去,他们一起在焦山松寥阁住了三天。松寥阁是焦山名胜之一,元明清诗人多有诗吟之。他们此行也留下不少诗作。王伯沆所作就有五首,其中有两句提到陈、俞二人:“散原脚不袜,冥对天星寒。觚斋澹淡人,感叹在云端。”在他的笔下,陈三立(散原)是一副诗人派头,俞明震虽然散淡,但也有很多感慨。其中一个感慨,可能是王伯沆在这首诗注中提到的:“觚斋久有甘露、竹林之约,是日又未果。”原来,俞明震很早就希望他们能一起游览镇江甘露寺和竹林景区,可惜,这次还是未能如愿。陈三立亦有诗,题为《癸丑五月十三日至焦山,同游为陈仁先、黄同武、胡瘦唐、俞恪士寿丞兄弟,越二日王伯沆亦自金陵来会,凡三宿而去》。根据陈三立的自注,我们才知道,这次镇江之行,与俞明震很有关系。因为“镇江驻旅将校,多往时恪士主南京陆师学堂肄业生”,昔日的校长来了,老门生们当然会提供一些方便。此行特邀王伯沆,也很好理解,那是因为王伯沆曾在南京陆师学堂教过书。

王伯沆住在门东边营,屋后园圃里种有各色花木,其中有两本牡丹佳种,是俞明震所赠,最为名贵。为了答谢老友的这番盛情,王伯沆以手抄《陈简斋诗》回赠。王伯沆最后一次见到俞明震,是1918年10月,在上海,不意这一年岁末,俞氏就溘然长逝。王伯沆作挽诗七律《挽觚庵》二首,深致”渔樵旧侣“的哀悼:

兀兀高斋梦不回,冲风飘泪几人来。生疑语鹤依桥冷,精似丸蜣付世猜。接席湖光侵病骨,盘云诗思夺天胎。渔樵旧侣知相忆,岁晏空波起百哀。

自有馀酸未退胸,垫巾孤似郭林宗。把君乳酪三旬别,夸我西湖百态浓。(十月于沪上犹以为言)江海照人鸥梦散,图书惊眼蠹尘封。青溪又是梅花发,忍挂霜镡吊冷踪。

诗的最后一句,用的是挂剑空陇的典故,表达的是默契的知交之谊。

1931年农历四月,陈三立第五子陈登恪从九江给王伯沆寄来一册《匡庐山居诗》,那是陈三立近作诗集。王伯沆读后有这样的评论:“集中诗以七言律及七言绝为最佳,格老而韵远,甚不易到,古体犹为本色,精力稍逊矣。”不幸的是,1937年,陈三立在北平不幸去世。几个月过后,在与吴梅唱和的《除夕》诗中,王伯沆还伤心地提到这件事,“老友惊心成宿草”,对年近古稀、中风之后又不良于行的诗人,是个不堪承受的巨大打击。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18c0d0102v4h6.html           作者:程章灿

顶部
消任沛若
楼客




UID 17353
精华 0
积分 495
帖子 45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你加油吧  

顶部
戏弓
秀才
Rank: 2



UID 15532
精华 0
积分 1933
帖子 63
威望 0
金钱 160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先看看怎么样!  

顶部
龙殿腾
楼客




UID 19712
精华 0
积分 725
帖子 53
威望 0
金钱 142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呵呵,明白了  

顶部
七地才尽
楼客




UID 14058
精华 0
积分 469
帖子 37
威望 0
金钱 62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好人一个  

顶部
hh918
等待验证会员




UID 4501
精华 0
积分 1663
帖子 126
威望 0
金钱 287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4-7-21
状态 离线
我顶啊。接着顶  

顶部
漂亮妈妈
秀才
Rank: 2



UID 2885
精华 0
积分 1519
帖子 125
威望 0
金钱 14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不错,看看。  

顶部
hare20018
秀才
Rank: 2



UID 4075
精华 0
积分 1934
帖子 141
威望 0
金钱 36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不错,支持下  

顶部
menmeng7
等待验证会员




UID 4938
精华 0
积分 983
帖子 78
威望 0
金钱 125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5-3-27
状态 离线
#无语  

顶部
a980544720
等待验证会员




UID 4406
精华 0
积分 1227
帖子 103
威望 0
金钱 104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4-7-4
状态 离线
拿分走人呵呵,楼下继续!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3 14:32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4022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