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大红袍之父"陈德华
卡蕾莉丝
秀才
Rank: 2


进步奖3
UID 1326
精华 0
积分 1070
帖子 287
威望 1
金钱 45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7-18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9-5-31 18:06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大红袍之父"陈德华

陈德华,武夷山“大红袍之父”。他第一个无性繁殖培育成功“正本”大红袍茶树;第一个研制成功大红袍商品茶,并由已故的茶学家陈椽教授题字;第一个恢复传统武夷龙团凤饼紧压茶,制成大红袍茶砖;也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代表性传承人……陈老的头衔很多,但没有一个是虚衔。诚如《问道》中描述的那样:“陈先生没有一点居功的感觉,平淡的表情里写的都是对大红袍的执着与热爱。他的骨子里分明都是热情和真诚。他的性格让人想到了大红袍,深沉、朴实,有岩石般的骨头,香而不溢。”


纯正大红袍,茶汤清澈


神秘大红袍,数不尽的传说

记者:陈老您好!很有幸今天能够采访到您。巧的是,我们昨天在武夷山刚刚看了张艺谋印象系列的大红袍演出,讲的就是大红袍的文化和历史。不知道您对这个表演是怎样看待的?

陈德华:我也看了几次,都是陪朋友去看的。只是觉得灯光效果虽然不错,但台词写的实在是太土了。现在的茶文化都是个人讲个人的,没有什么深意。

记者:其实关于大红袍在记载中有很多的传说,但真正这个名字的来源有没有考据呢?

陈德华:没有什么考据。传说是有个晋阳的秀才赶考,后来病在了武夷山这个地方。是乡亲们用茶水将他治好的。秀才考中归来,皇帝赐了一件红袍给他,他便披在了救活了自己的茶树上,从此,就有大红袍这个名字了。但这只是后人传说的,史料没有记载。

真正大红袍名字的由来没有考据。很多人说大红袍开始发芽的时候有点赤红色,但是其他的茶也有,你怎么解释呢?

记者:那大红袍的历史有多久?

陈德华:很久之间就有。几百年了。很多人说大红袍如果按现在这个检测看年轮,不可能,没有准确的说法。

其实解放前有真实的故事,就是面对着大红袍右手有个木头房子,以前只有一间,现在扩大了一些。那栋房子是1932年建的,那是国民党的一个将军,慕名大红袍,想喝大红袍,他派兵驻守在那。后来解放后,又有天津的和尚看管,这些传说是真实的,有时间、有人物、有房子佐证,从那个时候一直延续下来,不停地有人看这那几棵树。

另外,爱国华侨陈嘉庚54年来武夷山也来看过大红袍,回去写过一段游记,说起大红袍都有记忆。

“大红袍只是武夷岩茶的孙子辈”

记者:大红袍历史悠久,文化故事多,现在看来早已经成为了武夷山的一张名牌。我们在进山的途中,也看到了很多大红袍的记载和宣传。那大红袍为什么会这样有名的,它的味道又好在什么地方?

陈德华:其实六大茶类里面,武夷“岩茶”属于“乌龙茶”的一种。武夷岩茶在茶叶界来讲很有名,但一般的消费者知道的就会少很多,可一讲大红袍,大家都知道,知名度大啊!实际上大红袍只是武夷岩茶的一种。另外还有水仙,肉桂,菜茶,菜茶下面其实也有大红袍,所以它只能算是武夷岩茶的孙子辈。主要是它的故事比较多,慢慢文人把它的名声宣传上来了。

其次茶经里也有很多的书名。现在来讲,最权威的是《中国茶经》里面的介绍。这里的编委不是讲民间故事,都是搞科研的。我们武夷山也有《武夷茶经》,但分量就不如人家。我们这里的民间传说多,不够权威,不大理想。


《武夷茶经》


记者:之前看到过您的一篇采访,说您自己跟大红袍的故事都可以编传说故事了。我们也想听听,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学茶,做茶的?是什么契机让您开始培育大红袍茶树的呢?

陈德华:我是63年开始跟茶叶打交道的,从基础开始,跟茶农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个刚开始做的时候好玩,刚刚从学校出来。但是多了就不再做了,采茶制茶练得其实都是基本功。

我最早接触大红袍是64年。当时福建省茶叶研究所来了个技术员和一个工人,他们所里要研究大红袍,恰巧这个技术员又是我同学,我帮他带路,他上去剪的枝条。那时候没有太多什么珍贵不珍贵的概念,我让他给我一点,他不肯。

到了78,79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武夷山里面的人开始重视茶。20多年没有人管,从新开始整理,那时候我们就对大红袍开始注意了。当时很多人传这里那里有大红袍,但是在武夷山没有第二个地方有大红袍,就在九龙窠那个地方。

记者:大红袍最让人口口相传的就是那三棵母树,现在还出产茶叶吗?

陈德华:早就不产了,现在就让人观赏了。我们这边的树苗是从福建剪下来的,我85年引了5棵苗种回到武夷山。现在武夷山发展的大红袍都是直接或者间接从从这五棵引出去了,其实算起来到现在才5年,大家都久仰大红袍的名声,但实际接触的时间不长。93-94以后有人才开始知道武夷山发展了大红袍。所以市场上买的很多都是拼配的,不是纯的大红袍。过几年可能会多一些吧。

茶品堪忧 宣传大于实际情况

记者:我们知道武夷山其实不仅仅有大红袍,还有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这三种名茶,统称为“四大名丛”。看来武夷的茶文化确实博大精深啊!

陈德华:武夷山名丛很多,不只这四个,而且名字起的很特别,叫什么都有讲究。比如有一个叫半天妖的,长在山的最顶上,非常险,“半天妖”这个名字一听就有传说故事的感觉,还有白鸡冠、水金龟啊什么的,其实就是茶树,有一些特征而已。铁罗汉现在已经没有了。现在再有人在跟你讲铁罗汉的话,就是假的。现在母树死掉了。

六十到七十年前写书的时候有五大名丛,半天妖丢掉了。解放后,中国人玩文字游戏,前几年省里整理武夷名丛,后来定下来十大名从,有几个相当好。但这个东西在商业上很有用,但是生产上,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我对这个武夷茶的过分宣传是反对的。难道文人写的东西或者说皇室喝过的东西都要认吗?我觉得未必,还是看实际的情况是怎样的。名人、当官的讲的不可能是绝对的,不能全部肯定,也不能全部否定。即使很专业的人,也不能全信。


纯属的泡茶工艺


记者:对,关键还是看味道和品质,如果品质不好的话,也是很难取得消费者的信任的。那涉及到品质啊,其实包括很多方面,就大红袍来讲,有哪些因素决定了它的品质呢?是自然地原因还是技术的原因?我们知道,您最近被评为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的传承人……

陈德华:其实大红袍的这个和其他的茶种还是不一样。一个是故事多,另外品质本身很好,有特色有别于其他茶。市里面名茶评比,大红袍的挂名50号,几乎都是冒名顶替的,只有2-3个是纯的。大红袍要区分的话,主要是要尝,它有一种桂花香,另外还有点焦糖香,这个是传统的风格。

记者:现在用这些传统工艺制茶的人还多吗?

陈德华:其实用的还是传统工艺,只不过细微的地方会有所改变。

现在的茶叶市场面临一个问题,就是重视宣传,不重视质量。宣传是比较容易,但是最关键的基础的东西,科技生产这方面是不能变的。谁都会宣传,但是消费者,普通消费者如果对你武夷岩茶的品质不认可的话,一切都泡汤了。从深层次来讲,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点。全国各地的人都宣传,很好看,文人也都会写。但是武夷岩茶品质好不是靠宣传出来的,本身的品质就好。以前没有什么斗茶会,现在的评比就很多,99%都是商业行为。不是因为评比而把品质提拔起来的。(文/张硕)

文章来源: 文化中国

顶部
DANDAN
秀才
Rank: 2



UID 391
精华 0
积分 2347
帖子 203
威望 0
金钱 10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12-21
状态 离线
原来还有这么多内幕啊,长见识了,呵呵  

顶部
汪氏七尺
楼客




UID 17575
精华 0
积分 596
帖子 54
威望 0
金钱 2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偶啥时才能熬出头啊.  

顶部
龂齿弹舌凄激
楼客




UID 11958
精华 0
积分 341
帖子 31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哈哈,顶你了哦.  

顶部
泉薮沛然
楼客




UID 7583
精华 0
积分 604
帖子 42
威望 0
金钱 142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楼主,支持!  

顶部
芜躯
楼客




UID 15776
精华 0
积分 462
帖子 42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支持~~顶顶~~~  

顶部
玉墨灵
秀才
Rank: 2



UID 2146
精华 0
积分 1607
帖子 131
威望 0
金钱 16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谢谢楼主啊!

顶部
泄注泰筮
楼客




UID 10904
精华 0
积分 495
帖子 45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哈哈,看的人少,回一下  

顶部
dyyl952
秀才
Rank: 2


UID 248
精华 0
积分 2348
帖子 206
威望 0
金钱 6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10-8
状态 离线
支持一下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3-28 20:55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3413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