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分享] 祖厉文献第一人
今无梦
秀才
Rank: 2



UID 12679
精华 0
积分 3007
帖子 55
威望 1
金钱 290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9-6-29 19:37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祖厉文献第一人

祖厉遗文费搜求,东西南北脚步稠。漫道考述同嚼蜡,名山事业足千秋。这首诗是我在张老师的qq空间里看到的,做这首诗的人是会宁县地方志办公室的张克靖老师,可以说这首诗就是他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每个人干一件事情是容易的,可是几十年如一日干一件事而不辞劳苦,这样的人肯定会让人敬佩。张老师几十年来对会宁地方文史的搜集和研究,不仅仅是热爱,可以说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认识张老师是我读大一放暑假的时候,刚刚回到老家。听说在白银要召开一个“丝绸之路上的白银”为主题的历史文化研讨会,由于我爱好地方文史的缘故阴差阳错的参加了这次学术会议。之前我经常翻翻会宁地方性刊物,常常刊登一些整理标点了的地方寺庙的碑记、墓志铭等,就记住了有个叫张克靖的人,阅读之后感到他在这方面确实功底非凡。

有一次在和父亲的交谈时,他对我讲在会宁啊有一个人,只要说出你姓啥,老家在哪里,他就知道你家从哪里迁来的,祖先干过啥,家族出过咋样的人才,做过啥官。人家对会宁的家族史研究的非常透彻。这勾起我极大的兴趣,就想迫不及待的去拜访一下。和他聊一聊,好好的见识一下专家的风采。

应参加会议的要求,下午赶往白银。中午吃完饭,我坐上樊礼军叔叔的车去盘旋路的一处地方,去接张老师,樊叔说张老师是他高中的老师。张老师上了车就和我们聊了起来,完全没有陌生感。一路上聊会宁的有些文物破坏的非常严重,引不起各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有一事最让张老师自豪和兴奋,那就是前不久他发现的原本属于会宁,现存于宁夏自治区固原市的一口宋代的钟。说起这个宋钟就和会宁的历史渊源非常深厚。会宁的县志都是清朝和民国时期编修的,上面记载着会宁的古八景,八景之一的“万寿晨钟”常被人们提起,万寿寺是毫无疑问,但这口钟,究竟去哪里了,大家都不太清楚。

张老师通过对地方历史文献的研究,最终推断现在藏于固原市博物馆的那口钟就是会宁县的宋钟。为了求得确证,张老师还亲自去固原市考察,把钟的长宽直径,以及钟上的铭文全部抄录了下来。然后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参加这次会议的学术论文,充分证实了这口被评定为国家一集文物的宋钟确实是当年从会宁运送过去的。在路上,张老师还讲到他搜集材料的艰辛,对地方文史的热爱,以及在这个重视物质生活的时代,大家对地方文化的保护意识不够,保护观念淡薄等等的问题,几个人一路上聊得很投机,时间也过得很会,不一会儿就到了会议报道的地方。与会期间,通过各种学术活动以及与张老师的深入交谈和多次接触更加增进了对他的了解。

张老师研究地方文献、地方历史既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的工作,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方志书、家谱、地方名人文集,不断的进行整理和校注。把他称做是“会宁地方文献搜集整理第一人”那个毫不夸张,据我所知他已经整理出会宁清代第一位进士李玩莲的《香远堂集》(电子稿),会宁将军王万祥的《西征纪略》(收入会宁历史文化丛书,甘肃人民出版社),会宁康乾年间隐逸诗人吴中相诗《石斋诗草》(电子稿),会宁进士吴思权的《平一日记》的部分作品也已整理出来了。他还写有一些对会宁地方文史研究有很大的价值的文章,比如《湘学大师邓显鹤笔下的会宁翰林柳迈祖》、《郭虾蟆与忽必烈——(元)郝经《郭虾蟆歌》 之“贤王”考 》《一口宋钟与会宁的千年历史》 《会宁名人栗在庭的再发现》等。读书万卷,行路万里,张老师不仅埋首故纸堆中,而且经常外出考察,只要与会宁历史文化的文献材料都去考察、寻找、抄录和研究。

在收集整理和研究地方文献的道路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是吃了不少的苦头,张老师讲前几年当他知道会宁籍将军王万祥将军的着作《西征纪略》藏于北京国家图书馆时,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赶紧看看书的内容。他到了国家图书馆时才知道,翻阅古籍藏本需要研究生学历或者在读的学生证,他又托朋友,想办法才看到。在省城兰州的甘肃省图书馆,张老师需要抄录一些资料。找到书籍之后他伏案而坐拿起圆珠笔就抄了起来,这样的情形被旁边的图说管理员看到了,带着不好的语气说了他一顿。他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他不知道古籍文物的重要性,而是他想节约一些时间多抄一些东西。

他出来收集文献资料文集之外,他对会宁境内甚至会宁周边的家谱、方志也都翻阅的差不多了,这方面,他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专家。每当我们聊起这方面的知识的时候,他神采奕奕,讲起来如数家珍。为那些会宁古代的文人学士的成就而感到自豪,也为他们怀才不遇的境况感叹唏嘘不已。但就在地方志和家谱这方面的研究来说,全国范围内不敢讲,在甘肃省内他堪称权威,是货真价实的专家。

每当和张老师合作发现一个关于地方文史资料的重要线索,他表现的总是异常兴奋。由于我曾给他研究帮过一些小忙,所以在他撰写的文章里就把我表扬一下。记得我在河北图书馆为张老师找到会宁翰林柳迈祖《四松堂集》的线索,并藏于哪个图书馆时,他就特别的激动。每次张老师的空间里发表的文章我都会细细的品味,因为我知道他的文章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创作。都是经过仔细的推敲和详细的考证的。搜集、整理、传播,我认为这是张老师一直心中牢记并默默践行着的。有时候我对他那种执着的精神和对地方文史文化孜孜不倦的热爱和深入研究由衷地感到敬佩。

古人讲三不朽。而文化人都以立言为第一要务,张老师的整理和研究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想会更加弥足珍贵,或许不能说是会宁地方历史研究最灿烂辉煌的一笔,起码是不可或缺的一笔。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大环境下,他能够甘坐冷板凳,追求他所喜爱的文化事业,他的精神世界是充实而丰富的,我们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他能够整理研究出更多的成果,让人们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会宁,更密切、更细致地体味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味。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99b7d8df0102yu1z.html           作者:会宁周相睿

顶部
汰弃洽足
楼客




UID 18427
精华 0
积分 544
帖子 42
威望 0
金钱 82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9-10-12 20:38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真好。。。。。。。。。  

顶部
11ui
秀才
Rank: 2



UID 5477
精华 0
积分 736
帖子 67
威望 0
金钱 9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6-1-23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9-11-21 20:29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不错,看看。  

顶部
法刑畅茂
楼客




UID 9392
精华 0
积分 665
帖子 53
威望 0
金钱 82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我在努力中  

顶部
梦里水乡
秀才
Rank: 2



UID 2951
精华 0
积分 1258
帖子 107
威望 0
金钱 8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我帮你 喝喝  

顶部
历翁瀑
楼客




UID 10202
精华 0
积分 488
帖子 37
威望 0
金钱 8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看看..  

顶部
hare20018
秀才
Rank: 2



UID 4075
精华 0
积分 1746
帖子 133
威望 0
金钱 26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顶你一下,好贴要顶!  

顶部
免费用户
秀才
Rank: 2



UID 2957
精华 0
积分 1735
帖子 143
威望 0
金钱 16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回答了那么多,没有加分了,郁闷。。  

顶部
历翁卜
楼客




UID 11015
精华 0
积分 363
帖子 33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原来还有这么多内幕啊,长见识了,呵呵  

顶部
曜德晓鬯
楼客




UID 16727
精华 0
积分 330
帖子 30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看看..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 20:57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50394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