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武威汉代医药简: 2000年前一位医者的工作日志
洪七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386
精华 0
积分 3758
帖子 641
威望 28
金钱 268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9-3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22-7-26 11:40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武威汉代医药简: 2000年前一位医者的工作日志

原标题:武威汉代医药简:2000年前 一位医者的工作日志

中国医学被称为中国三大国粹之一,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武威汉代《医药简牍》既是文字文献,又是文物珍品,各种历史信息并存,体现了甘肃这一丝路“黄金段”在古代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同时,作为一部简牍版医籍,其丰富了我国的医学遗产,为中国医学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一手材料,同时亦佐证了中国医学是古人与疾病斗争中不断积累的宝贵经验。

众所周知,甘肃是全国出土汉简最多的地区,然如著名的《流沙坠简》与《居延汉简甲编》有关医药的记载也非常有限,武威《医药简牍》丰富完整的内容成就了其国宝级文物的地位。

A

若汉代有自媒体,《医药简牍》的主人一定是位德高望重、辛勤码字更新,不求点赞转发的高冷博主。可以发现,这位主人对医药研究颇深,想来不仅仅只是一名医学爱好者,更应是属于专业级别的医者——其将毕生所学及实践经验中所遇疑难杂症的方剂,当作日志一样,一一记录于汉简之上,死后随葬。

墓葬发现于武威旱滩坡。

旱滩坡是紧依祁连山北麓的一块台地,这里曾被认为是块风水宝地,所以拥有历朝历代坟冢百万多座,也因此形成了以莲花山为中心向南北延伸宽广的旱滩坡古墓群。1972年,旱滩坡兴修水利工程时,该墓葬即发现于该坡地东部一条山沟的西岸。随后,甘肃省博物馆及当时的武威县文化馆对这座土洞式墓冢进行了清理。

墓主为一老年男子,棺前竖木质鸠杖一根。汉代有“七十赐王杖”的尊老制度,由此判断,墓主为鸠杖主,年龄在70岁以上。在墓主头顶部,一麻质囊袋内装有木质简牍一束,经整理出土92枚。从简牍所载内容看,全部为有关医学的记载。自此,一位悬壶济世、妙手仁心的老医者的形象逐渐清晰。随葬医药典籍应是老医者长期行医实践的经验总结与心得体会,其中汇集了当时有实用价值的验方,内容涉及临床医学、药物学、针灸学等中医基本学科。

简牍出土时墨迹如新,可以肯定的是,这位老医者一定想不到自己留于竹简之上的日常墨迹,两千年后却成为人们了解古代医学的一扇可贵之窗。

B

《医药简牍》一经出土,引来无数关注。它不仅是考古学上一项重大发现,更是我国医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此简不仅在数量上远超其他汉简,而且内容极其丰富。其保存医药方30多个,包括了针灸、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药价等多方面内容,处方中所列药物近百味,记载了各科的病名、病状、药物、剂量、制药方法、服药时辰和药量、生活禁忌,以及药方主治名称等等,足见我国古代医学在当时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医药简牍》的出土为研究民族医学史的生理、解剖、方剂、病名、治疗、养生等诸学,提供了第一手科学资料。

就时代推断, 此简上限约在东汉早期。因此简中所记医方不仅在东汉时治病施用, 东汉以前的医学经验也传留其中。简上所记的约一百味药物名称, 除少数药名不识外, 多数均见于《神农本草经》, 张骞通西域后引入的药物, 简中均未见, 说明《医药汉简》保存着汉代早期的医学遗产。

我国医学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有很大的发展。汉代科学、天文历法及其他文化方面的进步很突出,为汉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据《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当时有关医药的著作就有医经七家, 经方十一家, 共四百九十卷。《黄帝内经》仅是其中的一种, 它是一部医药理论著作, 总结了先秦的医学思想和治疗原则,不载药物配方;而《神农本草经》为最早的药物学经典,汇集先秦医疗实践中的中药名目,但不举方剂;后世医家尊《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为方书鼻祖,其原型《伤寒杂病论》著作早已佚失。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而中医学界认为《医药汉简》的内容相较而言,更完整、更具体、更明确。这两部医药典籍体现了我国药物学、方剂学从战国到东汉初的长足进步。

上述早期医药典籍都是经过历代辗转传抄修订刊印,而《医药汉简》则是我国最早的医药原始文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代的医药水平和真实情况,它的可靠性不言而喻,也正是它的国宝级文物的价值所在。

C

简牍作为汉字书写的载体,一般字多时写于编连成册的“简”上;字少时则书于“牍”。

旱滩坡出土的这批《医药简牍》,使用了松、杨木两种材质。简长23cm—23.4cm。简身明显有三道编痕,分为宽、窄两种。一种宽1cm,共41枚,每简容35字,两枚首简空白无字,如今天的书岌扉页、封面一样;一种宽0.5cm,共37枚,因卷在内部,保存较好,字迹清晰,每简牍容纳37字,末简尾题“右治百病方”五字。牍版宽度为1.1cm—4cm不等,长22.7cm—23.9cm,正合汉代一尺之度,牍面无编痕,多书写两面,每面容字多为两行以上,最多者有六行,每行容字33字左右。

《医药简牍》不仅在医学史上弥足珍贵,也为考察古代简牍制度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如“册”“篇”“编”“连篇累牍”“韦编三绝”“罄竹难书”“开卷有益”等字词,都与简牍有关。在纸发明之前的相当长的时间里,简牍是文字书写的主要载体。而各地简牍的出土,弥补了传世文献的缺失,可靠性更强。简牍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中一朵奇葩,对人类文明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医药简牍》的文字为竖行墨书,书体以隶为主,兼用章草。运笔练达、洒脱自如。严谨中时露飘逸,写意时不失规整。书法家善用“率意、质朴、粗犷、雄健”来形容甘肃汉简的书写风格,而这些特点在《医药简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除却它本身的医学价值以外,《医药简牍》在书法艺术方面也堪称稀世之作。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荆雯

医药简牍,汉代,1972年甘肃省武威市旱滩坡汉墓出土。共计92枚,其中木简78枚,木牍14枚。松木削制。简文每简1行,牍则2-3行,多者达6行。

从简牍上遗留的痕迹看,简有三道编绳,先编而后书,78枚简为一卷册。可分为两种:一种宽度为1厘米,简的边侧有锲口,简文内容是医治内科、外科、妇科及五官科的医方,还有针灸方面的刺疗医术及禁忌;另一种宽度为0.5厘米,简的边侧无锲口,内容是医治各科疾病和疑难症的医方。

牍有二道编绳,先书而后编,14枚牍为一卷册。

简书内容丰富,抄录当时验方,保存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医药方有30多个,涉及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针灸科等,处方中所列药物近百味。有些药方还详细记载了病名、病状、药物、剂量、制药方法、服药时间、用药方式、针灸穴位以及注意事项等,是研究汉代临床医学、针灸学和药物学的重要资料。

来源:中国甘肃网

原文地址:http://gansu.gscn.com.cn/system/2022/07/25/012798809.shtml

顶部
沛艾汪漾
楼客




UID 11060
精华 0
积分 309
帖子 28
威望 0
金钱 1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我来看看!谢谢  

顶部
qq625169835
等待验证会员




UID 4222
精华 0
积分 1291
帖子 116
威望 0
金钱 5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4-2-1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22-10-14 15:0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真好。。。。。。。。。  

顶部
644204729
秀才
Rank: 2



UID 5465
精华 0
积分 830
帖子 67
威望 0
金钱 8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6-1-2
状态 离线
我来看看!谢谢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11 03:44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54421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