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家风家训】甘肃会宁:红色家风耀会宁
人之初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344
精华 0
积分 3397
帖子 708
威望 34
金钱 225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8-4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09:59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家风家训】甘肃会宁:红色家风耀会宁

在甘肃会宁这片红色的热土上,红军从这里走过,三军在这里会师。会宁因红军被深深地烙上红色的印记,因为红色,会宁成为中国人民不朽的精神家园。

1936年10月9日,朱德、张国焘等率中共中央西北局、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总供给部到达会宁县城。红军总司令部就设在会宁县城邢家台子民房。红四方面军指挥部设在王家台子的民房里。


有一个叫王勤的人就住在王家台子,家庭生活并不富有,是一个以卖馍卖饭为生兼顾加工面粉的普通市民,在东门租梁姓人家的铺子四间经营小本生意。一天,国民党军飞机轰炸会宁县城,伤了不少群众和红军战士,红军把伤员抬到王家铺子清洗包扎,王勤没钱,急忙跑到“义盛合”药铺赊了两合“玉红膏”给伤员和红军治伤。驻扎在王家台子的红军多数有伤,王勤夫妇用花椒水和煮沸冷却的尿给红军清洗伤口。部队大多住在院子里,有一天下雨,王勤夫妇不忍心再让红军雪上加霜,把仅有的一片旧席送给红军遮雨。王勤夫妇积极支援红军的行动,红军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很快被红军认定为可以依靠的群众,把他经营的饭和馍订为红军总司令部和直属机关的早、晚饭,王勤夫妇坚持每天送饭送馍,风雨无阻,深得红军赞赏,红军与王勤夫妇之间建立了鱼水深情。


红军会宁大会师期间,广大人民群众在同红军的相处过程中,深感红军是人民的军队,许多青年人踊跃参加红军,王勤的弟弟王倦就是其中之一。王倦,1920年生,1936年10月在会宁县城参加红一方面军,曾任冀鲁豫军区某部连长,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转战大别山、沂蒙山区,前后参战20多次,建功颇丰,1945年在山东沂蒙山区作战中光荣牺牲,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1952年1月6日,国家给其家属颁发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贺龙、政治委员邓小平签署的《革命牺牲证明书》,1952年3月17日,给其家属颁发了由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发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王勤夫妇诚实守信,又受到朱总司令等红军首长平易近人、艰苦朴素的影响,形成了“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家风。

良好的家风宛如一面镜子,照亮家庭成员前行的道路。王勤夫妇育有六子一女,新中国成立后,他们都尽心竭力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埋头苦干,传承红色家风,本分做人,勤奋干事,生活幸福。

前人示范,后人行之。家风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影响着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价值追求。

红军在会宁县城驻扎了20多天,离开会宁时朱德总司令把泡茶的一把瓷茶壶留给了王勤夫妇。红军与王勤结帐时,给了他许多钞票和红铜元,有2枚川陕省苏维埃造的红铜币,还留下了许多生活用品。红军首长对王勤说:“老乡,你是个好人,是个穷人,是共产党红军可以依靠的人,你支持红军真好,把这些东西留着,如果共产党红军胜利了,是有用的,如果我们失败了,你是会受牵连的”。当时王勤知道红军首长说话的份量,多少年来,很少给别人说这些是红军留下的,直到解放后才敢公之于众。

红色家风育出红色气质。王氏家族先后分三次无偿捐赠了10余件革命文物。其中朱德总司令赠送给王勤夫妇的瓷茶壶,1986年捐赠给会宁县文化馆,后来被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收藏。“赤化全川”的两牧铜元,收藏家每牧出资5000元,都被王氏家族拒绝了,毅然捐赠给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会宁县为王氏家族颁发了“义举堪颂、真情无价”的铜牌。他们说,只有把这些珍贵文物捐献给国家才能真正体现出应有的价值,也才能无愧于做一个红色家庭的后代。


王勤的儿子王文汉和王文奎牢记父母的教诲和嘱托,以实际行动传承实践着红色家风。

擅长牡丹栽培的哥哥王文奎是会宁县农电局的一名退休职工,培育栽植牡丹20多年,弟弟王文汉退休前担任会宁县政协副主席,兄弟俩的红色情结,让他们一拍即合,决定给会师园捐栽牡丹。为了确保成活,他俩亲自在会师园培土移植,一有空就来到会师园,悉心打理牡丹,疏蕾疏花、整形剪叶、清除杂草、松土施肥,使天香国色的牡丹争艳在会师园。除牡丹外,兄弟俩还捐栽了红梅、玫瑰等花草,表达对红军英烈的崇敬之情。会师园里捐栽的牡丹有600多株,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红军牡丹。

几年来,兄弟俩在会宁中川镇、丁家沟乡、党家岘乡、甘沟驿镇亲戚朋友的土地里开辟了6个育花点,培育牡丹达10亩。他们把在乡下成功培育的牡丹自费拉到城里,为桃花山、东山、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县武警中队、县消防大队、县农电局、新时代广场、学校捐栽牡丹5000余株。

每年五月初,在会宁总能嗅到牡丹花的清香,无数牡丹竞相开放,那一簇簇牡丹花沐着阳光,衬着绿叶,显得绚丽多彩、色彩斑斓、花香肺腑、美不胜收。牡丹花瓣层层叠叠,曲曲折折,形成一种自然之美。一丝丝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红的、黄的、白的、淡黄的、粉的、紫的……一个个花朵向人们尽情地展示着王文汉、王文奎兄弟的荣耀,同时也彰显着他们身上的会宁精神。

作为红军的后代,王文汉不遗余力投身于红色遗址的建设之中。他四上北京,争取到了会师大桥建设项目。2002年,他担任会宁县桃花山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期间,积极从各方筹资26.8万元,高起点设计规划建设了仿古式桃花山山门。通过争取项目完成了桃花山上山公路和开发区到景区油路铺设。他还募集资金维修了景园的微缩景观和上山台阶,在三军厅布展了会宁大会师展览,使红军长征景园不仅有看头还有说头。


2006年,时任会宁县政协副主席的王文汉,被任命为省内筹资组组长,他四处奔波,为红色遗址建设筹措资金。他出入机关单位、厂矿企业近200家,联系接触民营企业老总100多人,行程2万公里,先后筹资近700万元。在筹资过程中,王文汉慷慨地拿出了他珍藏多年的1949至1953年版的1分、2分、3分、4分面值4个整版的400张邮票,作为感谢捐资者的纪念品赠送给了客人。700万就是靠锲而不舍的精神,靠着对红军的深情厚谊,靠着对建设好红色遗址的强烈愿望实现的。

传承红色家风的精神气脉,让红色家风更加璀璨夺目。2007年,会宁县慈善协会成立。组织上推选当时任县政协副主席的王文汉担任慈善协会副会长,直到退休后,他一直担任副会长。一位近70岁的老人不遗余力地奔波在慈善第一线,十年来,慈善协会从全国各地筹集善款4700余万元,其中善物折价2300万元,全部资助给会宁城乡生活贫困及受灾患病家庭。他联系国际医疗队每年来会宁乡村开展义诊活动,为1万余人解除了病痛的折磨。

2006年9月28日,王文汉在北京参加“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饮水思源杯捐赠仪式”,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的亲切接见。

2007年2月17日(农历腊月三十),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程来到会宁,瞻仰了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参观了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亲切接见了老红军、老八路、红军会师期间见证人代表和市、县主要领导,王文汉大哥王文乾作为红军后代和会师期间的见证人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王氏家族的红军情结,在会宁传为佳话。

红色家风就像一面红色的旗帜,永远散发着它迷人的光彩。(来源:会宁纪检监察网·常琦彪)

顶部
求志达道消退
秀才
Rank: 2



UID 17328
精华 0
积分 423
帖子 33
威望 0
金钱 6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楼主,支持!  

顶部
求皇七升之布
楼客




UID 15299
精华 0
积分 719
帖子 49
威望 0
金钱 18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23-10-15 06:48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不错,支持下  

顶部
拨浪鼓
秀才
Rank: 2



UID 15442
精华 0
积分 1982
帖子 42
威望 0
金钱 170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23-11-26 15:24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支持一下  

顶部
渠眉鸦胆子
楼客




UID 17996
精华 0
积分 498
帖子 38
威望 0
金钱 8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顶下再看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5-19 13:49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36652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