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周总理的资料,缅怀时不妨看看!
KTV
举人
Rank: 3Rank: 3


进步奖6 进步奖3
UID 1064
精华 0
积分 4075
帖子 940
威望 184
金钱 210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2-24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09-5-16 21:13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周总理的资料,缅怀时不妨看看!

周恩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
1949年10月1日 – 1954年9月  
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1954年9月 – 1976年1月8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第二任主席
1954年 – 1976年1月8日  
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
1949年 – 1958年  
性别: 男  
异名: (字) 翔宇  
政党: 中国共产党  
出生: 1898年3月5日
中国江苏省淮安市  
逝世: 1976年1月8日 (77岁)
中国北京  
配偶: 邓颖超 (1925年 - 1976年)  
亲属: 孙维世(养女),李鹏(养子)  
学历  
1910年,铁岭银岗书院  
1910年 - 1913年,奉天官立东关模范小学  
1913年 - 1917年,天津南开学校  
1917年 - 1918年,日本明治大学  
1919年 - 1920年,南开学校大学部(今南开大学)  
1920年,留学于法国、英国、德国  
  
经历  
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书记,1923年2月20日-12月  
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4年10月-1925年1月31日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4年11月-1925年9月  
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1925年9月19日-1926年4月11日  
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副党代表,1926年2月1日-1926年4月11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1927年5月9日-1976年1月8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4年2月3日-1937年8月25日  
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1933年-1935年7月18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35年8月8日-1935年9月12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7年8月25日-1945年8月23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1945年6月19日-1956年9月26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45年8月23日-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1949年10月1日-1954年9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1949年10月1日-1954年9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49年10月19日-1954年9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外交部部长,1949年10月1日-1958年2月1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1954年9月27日-1976年1月8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1954年12月25日-1976年1月8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56年9月28日-1966年8月12日,1973年8月30日-1976年1月8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1956年9月28日-1976年1月8日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自1949年起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49年至1954年间称政务院)总理直至1976年逝世。1949年至1958年间兼任外交部部长。历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等要职。

1930以前
  
青年时的周恩来(1919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现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城内驸马巷。原籍浙江绍兴,其家谱记载先祖是宋朝学者周敦颐,并且与鲁迅(即周树人)同宗。近几代祖先在衙门做师爷。

1910年春,周恩来随伯父周贻庚来到东北,先在铁岭银岗书院学习,半年后转入奉天官立东关模范小学,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913年7月毕业,同年8月16日入天津南开学校学习。南开学校《毕业同学录》中对他的评语是“君性温和诚实,最富于感情,挚于友谊,凡朋友及公益事,无不尽力”。

顶部
KTV
举人
Rank: 3Rank: 3


进步奖6 进步奖3
UID 1064
精华 0
积分 4075
帖子 940
威望 184
金钱 210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2-24
状态 离线
1917年赴日本的明治法律学校(后来的明治大学)学习至1919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特从日本赶回天津。组织觉悟社,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被当时的段祺瑞政府查封,被捕。获释后,1920年11月7日乘船赴法国勤工俭学,分别在法国、英国、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在巴黎结识也是勤工俭学之四川人邓小平,成为终生莫逆好友及革命伙伴。

1922年经张申府和刘清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参 1],对早期的建党、建团工作起了重大的作用。1924年7月离开西欧,途经苏联返回中国。此时,孙中山推行“联俄容共、扶助农工”的政策,主张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由季米特洛夫的推荐,周恩来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为戴季陶),两个月后继任政治部主任。后又兼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被授予少将军衔,并主持建立“叶挺独立团”。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周辞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之职。

  
在黄埔军校任政治部主任1925年8月8日,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婚,并相濡以沫整整半个世纪,一直没有子嗣[1]。当年周恩来给大众的普遍感觉是英俊潇洒,甚至连反串时的效果也不俗,被认为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

1927年周恩来领导发动上海工人武装暴动,迎接临近上海的北伐军。同年“四一二政变”之后,国共合作破裂,周于8月1日与贺龙、叶挺、朱德等人一起发动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南昌起义后,周恩来去上海组织了中共特别行动科,从事地下工作,包括情报收集、保护中共高层人物,并用暗杀的方式惩处投奔国民党的前中共党员,据当时国民党新闻报导,在租界内的前中共叛徒顾顺章被铲除一案与周有关。


1930-1937
1931年底,周恩来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取得了胜利。中共中央进入中央苏区后,周恩来与博古、李德等人遂担当军事与政治的领导责任,史称三人团。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周恩来于1934年随红军长征。长征初期,红军在到达遵义之前,毛泽东处于被排挤的状态。目前中共官方历史统一的说法是,“三人团”受到所谓王明“左倾”路线影响,遭到毛泽东、刘少奇等人的批评,而在湘江战役中,红军折损过半,周恩来认识到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严重影响,在遵义会议中支持毛泽东的领导,对毛泽东重掌军权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遵义会议决定:周恩来为党委任的、对军事行动下最后决定的人。遵义会议后不久,又成立了以周恩来为首,毛泽东和王稼祥为成员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亦称新“三人团”),对中共中央政治局负责。但不久周恩来因病无法指挥,在随后的过程中,1935.8毛泽东逐渐取代周恩来,成为中共军事方面事实上的最高指挥者。

1936年底,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兵谏国民党领袖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周恩来代表共产党同国民党谈判,促成国共两党的抗击日本入侵的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期间,先后担任中共长江局副书记(书记王明)、南方局书记,作为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代表常驻当时的中华民国陪都重庆。1937年9月,兼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中将副主任。


1937-1949
  
周恩来在陕北1939年7月,周恩来因被江青撞倒坠马导致右臂骨折,最终落下残疾(右臂只能弯曲六十度)。

1941年发生皖南事变。周恩来为《新华日报》题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去重庆,同国民党进行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后,率中共代表团留在重庆和南京。1946年,作为共产党代表同国民党代表张群(后改为张治中)、美国方面马歇尔将军组成“三人委员会”,下辖“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目的是为了禁止国共双方军队的战斗接触,妥善处理双方军队的相处与整编问题,以及谈判停止国、共两党军事冲突的协议。

顶部
KTV
举人
Rank: 3Rank: 3


进步奖6 进步奖3
UID 1064
精华 0
积分 4075
帖子 940
威望 184
金钱 210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2-24
状态 离线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因膀胱癌于北京市逝世,从1974年6月第一次手术到1976年1月去世为止,一共做了13次手术。他的死讯成为“四五”运动的导火线。

周恩来去世后,遵其遗嘱,遗体火化不保留骨灰,骨灰由邓颖超亲自撒到北京密云水库、天津海河入海口及黄海黄河入海口。灵车经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自发组织起来悼念周恩来的百万群众聚集在道路两边,即“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国大陆各地举行了广泛的自发纪念活动。仅仅几天时间,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就放满了群众所献给周恩来的花圈。

4月5日,是中国的清明节。北京群众为纪念周恩来,自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称为“四·五天安门事件”。但毛泽东通过四人帮的相关报告将此事件定性为“反革命事件”。毛泽东去世及四人帮被粉碎后,此事件被反定性为“革命事件”,与当时中国大陆其他地方发生的悼念周恩来的集会并称“四五运动”。“四五运动”为打倒四人帮和结束文化大革命奠定了群众基础。


影响与身后评价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之一,也是中共历史上最重要的领导者之一,他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多起重大事件的进程都有重要影响。


周恩来被广泛认为是一位务实主义者,具有卓越的行政管理长才和折冲调停的外交手腕。

有人认为:周恩来和毛泽东的合作关系维持了整整四十年,一直持续到周本人病逝为止。尽管两人的性格气质截然不同,却共同在20世纪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一对相辅相成的政治搭档,毛主要扮演"掌舵"的精神领袖的角色,周则扮演小心翼翼的执行者,是内政外交的大管家,正所谓“谋事在毛,成事在周”。周恩来凭借其独特的政治智慧,成为中共第一代领导人中唯一一直屹立不倒的核心政治人物(从20年代初进入中共领导核心到1976年逝世,历时超过半个世纪)。

在中国民间,周恩来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形象和崇高的声望。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不受政府监管控制的公共领域内,亦出现了不少对国家领导人的调侃内容,然而在这些调侃内容中绝少见到周恩来的名字,包括在言论最为无忌的网络上。

在文革的高潮时,少数红卫兵要批斗周恩来,毛泽东说:“那好吧,让我也和他一起被批斗吧!”1974年,毛泽东又在长沙对王洪文说:“对周恩来的任何攻击,必将遭到人民的坚决反对。”

邓小平对周恩来在文革中表现的评价,基本上代表了1978年后中共的官方立场,他说:“没有总理(指周恩来)文革的结果可能更糟。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指周恩来)所处的地位十分困难,也说了好多违心的话,做了好多违心的事。但人民原谅他。”陈云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也指出:“没有周恩来同志,文化大革命的后果不堪设想。”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回忆录《领导人》中,评价周恩来是“我们时代最有造诣的外交家之一”、“我所认识的最有天赋的人物之一”,“一座冰层覆盖着的火山”。他还说:“中国如果没有毛泽东,就可能不会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没有周恩来,就会烧成灰烬。

著名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钱学森说:“许多党外人士说,我们是认识周恩来才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相信周恩来才相信中国共产党的。” 中国著名作家冰心晚年说:“周恩来总理是我国二十世纪的十亿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

顶部
quietsnow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进步奖3 长期在线奖 版主勋章
UID 506
精华 2
积分 4194
帖子 569
威望 487
金钱 644
贡献 1301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8-4-23
状态 离线
江青也真够坏的!



※本文所有权属于quietsnow会师楼 共同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海                             仰望着蓝天

顶部
白君子
举人
Rank: 3Rank: 3


进步奖2
UID 1160
精华 0
积分 2940
帖子 650
威望 88
金钱 1679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5-20
状态 离线
一代伟人,值得我们学习!

顶部
马成福
秀才
Rank: 2



UID 1236
精华 0
积分 3361
帖子 279
威望 1
金钱 31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2-12
状态 离线
楼主,支持!  

顶部
马成福
秀才
Rank: 2



UID 1236
精华 0
积分 3361
帖子 279
威望 1
金钱 31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2-12
状态 离线
谢谢哦  

顶部
king_du
秀才
Rank: 2



UID 424
精华 0
积分 2797
帖子 222
威望 0
金钱 32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13
状态 离线
观看中  

顶部
会宁仔仔
秀才
Rank: 2



UID 1114
精华 0
积分 2541
帖子 215
威望 0
金钱 16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2-15
状态 离线
真好。。。。。。。。。  

顶部
青青河边草
秀才
Rank: 2



UID 241
精华 0
积分 2925
帖子 263
威望 1
金钱 31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10-3
状态 离线
看看..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8 01:1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84733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