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三苦两乐:会宁祖厉河畔教育精神
巧娃子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048
精华 1
积分 4291
帖子 810
威望 168
金钱 2598
贡献 2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2-3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09-7-26 10:15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三苦两乐:会宁祖厉河畔教育精神

文章来源:http://www.gscn.com.cn/Get/media/07413111133226_72.htm

  三苦两乐:祖厉河畔教育精神
  兰州晨报记者齐兴福 会宁因红军三军胜利会师而闻名于世,改革开放以来,一串串沉甸甸的数字让这片贫瘠的土地熠熠生辉: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会宁累计向全国大中专院校输送了4.5万名优秀学子,其中有500多人获得博士学位,3000多人获得硕士学位,学士学位者近2万人,很多家庭还出现了“洋博士”……会宁人用知识改变命运的追求,无疑用最好的事实证明了陇原儿女面对艰苦生存环境而自强不息的精神。
  穷山沟频现“状元村”
  位于我省中部的会宁地处偏僻,干旱少雨,其经济形态一直是靠天吃饭,但2100多年的建县历史给这片贫瘠的土地积淀了深厚的农耕文化和儒家文化。这里民风淳朴、文风昌盛,自古就有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仅明清两代就有20人考取了进士,113人中了举人。改革开放以来,会宁人民以固有的执著精神,实现了当地教育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连续20多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来自会宁县教育局的一组沉甸甸的数据让这片贫瘠的土地熠熠生辉: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会宁累计向全国大中专院校输送了4.5万名优秀学生,其中有500多人获得博士学位,3000多人获得硕士学位,学士学位者近2万人,“状元村”、“状元户”比比皆是,甚至目不识丁的农民家庭还出现了“双博士”、“三博士”,还有的穷山沟里走出了漂洋过海的“洋博士”……近年来,通过高考,有500多名会宁人在北京安家立业,很多人还在知名高校执教,如清华大学的博导曹树良、北京大学的博导柴彦威、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导崔胜等。在省城兰州,无论是政府机关单位,还是厂矿企业,几乎到处都有会宁人忙碌的身影。
  “三苦两乐”撑起不朽精神
  会宁是国家级贫困县,多少年来,教育脱贫一直是这里的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也许,正是有了这种渴盼,才形成了会宁特有的经济贫县与教育强县共存的巨大反差。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会宁人自强不息?
  记者在会宁采访时,听到最多的就是当地人所说的“三苦两乐”精神。当地宣传部门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三苦两乐”是指“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这是会宁近年来形成的宝贵的教育精神。
  会宁县第二中学附近是一大片农舍,但这里居住的却绝大部分是来自乡下的学生。4月5日中午,记者在会宁县委宣传部有关人士的带领下走进了这里的一条胡同。记者走进一间逼仄的小平房时,来自会宁县八里乡的牛贵琴母女刚吃过午饭。牛贵琴告诉记者,她的一对儿女都在会宁二中读书,为了供孩子们上学,丈夫长年在外打工,她则是一边种庄稼一边打工。近一段时间,她一直在县城的一家工地干活,中午、晚上都要赶回来给儿女做饭。说话间,住在牛贵琴隔壁的一位妇女走了进来。当记者问到她孩子的读书情况时,这位妇女竟掩面而泣。她告诉记者,她的丈夫长年卧病在床,今年准备高考的儿子一直靠亲戚们的帮扶,为了给儿子挣点零花钱,她每天早上6点多就要起床,步行1个小时到县城附近的桃花山上种树,中午还要赶回来给儿子做饭……在采访中,这两位妇女不约而同地对记者说:“我们再苦再累,也要把娃娃供出来,家里没个大学生,我们头都抬不起来呀!”
  会宁县教育局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会宁城乡间出现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攀比风”。平时,学生们谈论最多的,不是谁的父母官大钱多,而是哪个学校的学风好、哪个学生的学习好;老师们谈论最多的,不是哪个学校条件多好、待遇多高,而是哪个老师教得好、哪种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田间地头上,当地人谈论最多的,不是谁家的房子有多好、谁家的娃娃长得俊,而是谁家出了几个大学生,谁家出了博士、硕士……
  “性格决定行动,知识改变命运。生活在会宁这片土地上的学生,深知生活的艰辛,在良好的文化积淀的熏陶与父辈的言传身教中,他们敏而好学、奋发进取,一个接一个,一茬接一茬地走出大山、走向全国,甚至漂洋过海。会宁教育不断从辉煌走向辉煌,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三苦两乐’精神!”会宁县教育局的有关人士分析说,贫困的生活和艰苦的环境,使得所有的会宁人都产生了穷则思变的原始渴望,他们把对这种向往和追求的希冀完全寄托在了子女求学的路上。有了这种渴求,就有了他们孜孜以求的精神,也有了不朽的会宁教育精神。
  “宏志班”又成教育亮点
  2002年起,为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帮助西部地区培养人才,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委、教育部联合实施的“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将会宁一中作为高中“宏志班”的承办学校。经过几年的发展,会宁的“宏志班”又成为会宁教育新的亮点。
  记者从会宁一中了解到,2005年,会宁第一届宏志班的50名考生,全班平均成绩604分,有3人考入清华大学,2人考入同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各考入1名,这是当年全国42个“宏志班”中高考成绩最好的一个班级。2006年,会宁县第二届“宏志班”学生参加高考,以50人本科上线100%,重点上线99%的优异成绩,再次创造了会宁教育的神话。2007年的高考即将到来,记者在采访中看到,第三届“宏志班”的学生们已进入紧张的冲刺阶段。对于今年的高考,“宏志班”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每当提及会宁的教育精神,每一位会宁人都会会心地微笑,透过这甜甜的笑容,记者看到了孜孜以求的会宁教育精神,感悟到了他们苦尽甘来的酸甜苦辣。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一位从会宁走出去的留美博士将自己的母亲接到美国居住,这件看似平常的事当时在美国却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很多美国人想知道,这位裹足的中国老太太是如何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儿子……站在会宁的会师广场,看着县城附近干涸、龟裂的黄土地,记者再一次被这片贫瘠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执著精神所打动。会师旧址旁的文庙门口,有这样一副对联:一代文王滋兰育蕙华夏地,至圣先师点石成金祖厉城(会宁的古称)。这副历经百年岁月磨砺但迄今保存完整的对联,难道不是会宁教育精神的展现?

顶部
巧娃子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048
精华 1
积分 4291
帖子 810
威望 168
金钱 2598
贡献 2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2-3
状态 离线
“三苦两乐”会宁教育精神的内涵

领导苦抓——再苦也要抓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会宁历届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教育事业的重大决策,充分调动了各个方面的办学积极性,激发了广大师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辛勤工作、刻苦学习的热情,使会宁教育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实现了教育二十年大见成效的奋斗目标。
家长苦供——再苦也要供娃上学
会宁县地处山区。不仅县城离各乡镇很远,就连村子离乡镇也多达十几公里、几十公里。翻山越岭,学生上学路途遥远而艰难。所以很多村里孩子上初中,甚至上小学高年级都要在学校寄宿。这样,家庭的教育支出就要高很多。因为连年干旱,地里的庄稼经常欠收。但即使这样,家长很少有让孩子辍学的。在会宁,只有五种人(聋、哑、傻、瘫、精神病人)不上学,剩下的都上学。
社会苦帮——再苦也要帮助孩子上学
有的考上大学了,家里供不起,亲戚、朋友、邻居,别的忙可以不帮,但这个忙都愿意帮。纷纷借钱送孩子上学。所以,“家长苦供”之外,往往又加上了一句:“亲友苦帮”。这也是很真实的写照。
父母苦供学生,宁可砸锅卖铁,令人感慨不已。就是从这些家庭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
教师乐教——起早贪黑,血汗教学
会宁不但学校建设基础差、教学设施差,而且师资水平也不高。以高中为例,教师骨干中多是大专学历的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仅有49%,而很多达标的也主要通过进修、自考、函授等取得学历的。初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那就更低了。虽然会宁考出去那么多大学生,可真正能回来的凤毛麟角。虽然如此,这里的每一位教师还是靠着夜以继日的敬业工作,为会宁的“高考神话”做了“铺路石”。尊师重教,在这里才是真正地蔚然成风。
学生乐学——坚韧不拔,玩命苦学
会宁孩子们一天的生活大致是这样的:早上5点半,学生们就起床上早自习了;6点半左右上早操,然后吃早饭。早饭多是孩子们吃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干粮,就着开水吃,有些学校连开水都没有。学生每次回家都要带够吃一个月的干粮,或者是父母专程定期送来。晚饭和早饭差不多。有30%至40%的孩子甚至不吃晚饭。这样算下来,一个学生一个星期花6元吃饭,男生一个月20多元就可以解决吃饭问题了(最多的也不超过40元),女生花得则更少。看着学生们这样,老师们都很心疼,却都很无奈。当地流传这样一段话:“会宁学生的学习精神成就了会宁教育。学生那种坚韧不拔的吃苦精神从小养成,长大后是很了不起的精神财富。”
会宁孩子们一天的生活大致是这样的:早上5点半,学生们就起床上早自习了;6点半左右上早操,然后吃早饭。早饭多是孩子们吃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干粮,就着开水吃,有些学校连开水都没有。学生每次回家都要带够吃一个月的干粮,或者是父母专程定期送来。晚饭和早饭差不多。有30%至40%的孩子甚至不吃晚饭。这样算下来,一个学生一个星期花6元吃饭,男生一个月20多元就可以解决吃饭问题了(最多的也不超过40元),女生花得则更少。看着学生们这样,老师们都很心疼,却都很无奈。当地流传这样一段话:“会宁学生的学习精神成就了会宁教育。学生那种坚韧不拔的吃苦精神从小养成,长大后是很了不起的精神财富。”

   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会宁教育精神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
     领导苦抓,体现对教育发展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明确认识。领带苦抓,不仅仅体现在给政策,给资金,更是体现在关心教育,关心学校的细微之处。从市长为了学生节省抄写资料的时间而赞助复印机,到县主要领导每月一次到学校的现场办公,每年高考县长参加的考前动员会等,一件件都是领导苦抓实管的真实写照。
    家长苦供,体现对尊师重教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对现代文明的不懈追求。“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穷乡僻壤出“状元”。哪村又考出多少大学生,哪家又出了几个博士,这就是一家人的荣耀,也是家长砸锅卖铁供子读书,风雨兼程为女送粮的精神依托。
    社会苦帮,体现全社会和谐互助,促进教育公平的人文精神。社会各界的善行义举,仁人志士的慷慨解囊,亲戚朋友的节衣缩食,人人把孩子上学读书当作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对待,所有的关爱都是会宁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
    教师乐教,体现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会宁的教育得益于当地教育工作者的求真务实,无私奉献,也成就了他们的事业,美好着他们的生活。在薄得不能多用一点力的再生纸练习簿上,一根或红,或黄,或绿的丝线,她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书签,又那样的富有创意。原来她是细心的学生把它用于方便老师改作时翻阅,一根根细细的彩线两头连接的是两颗互爱的心!一根根细细的彩线就是师生心灵相通的宽宽的桥梁!面对这样的学生,你就有一万个理由相信,在比高淳早1个多小时时差的早晨6:10还是漆黑一片的黄土地上,校园的灯光已照亮了全体师生共同追求未来美好生活的征途。
    学生乐学,体现了会宁学子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精神风貌。学校注重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学校严明纪律,加强养成教育:黄皮的《学生手册》告诉学生该做什么,不做什么,红皮的《名校成才录》以成功的榜样昭示着弟妹走向成功的未来;学校注重情感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对国家,民族,家乡,家长,教师,同学常有一颗感恩之心;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让每一位会宁学子都成为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站在北风口,端着日复一日的面食与土豆,那是同学在学校自助伙房内自带煤油炉上各自亲手的烹饪,炉火的摇曳丝毫不能动摇学子向上的意志,伙食的单调从来没有改变儿女对父母浓浓的感恩;因为严重缺水,每校只有一座厕所,课间如厕还是那样的守序,礼让;还有学生宿舍里那挤在单人床上成双的枕头,枕套上绣满的是锦绣前程……
    会宁教育不断由辉煌走向辉煌,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三苦”与”两乐”精神的完美结合,是艰苦奋斗作风与崇尚科学精神的有机渗透,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这是会宁教育最丰富的内涵,也是会宁教育最宝贵的经验,她有极其深刻的哲学背景,文化传统和现实动力。从哲学的角度看,人是环境的产物。艰苦的生存条件,祖祖辈辈与大自然的抗争,造就了会宁人坚韧朴实,敢于向自然和命运挑战的性格。同时,“自强图存,团结胜利”的红军会师精神,又是历史留给会宁人民的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这种精神产生的动力,使会宁人把人类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了极致,形成了薄弱经济基础支撑庞大教育上层建筑的会宁教育现象;从文化的角度看,会宁几千年来耕读传家,有着深厚的农耕文化和儒家文化积淀。民风淳朴,文风昌盛,崇文修德,儒士辈出,处处折射出普通老百姓读书唯上的信仰。这种文化积淀,植根于所有会宁人的内心深处,使追求教育始终成为不同时期的文化主流;从现实的角度看,穷则思变。会宁人内心深处的自强图存,追求发展的原始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和现代文明的向往与追求,在现实的困难面前,唯一的寄托就是子女的读书与考学。千万个不同的家庭演绎着千辛万苦供子女读书的相同故事。

顶部
455403469 (鍶乡)
秀才
Rank: 2


UID 622
精华 0
积分 2766
帖子 224
威望 0
金钱 30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8-2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2-24 14:35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QQ
我来看看!谢谢  

顶部
杏花
秀才
Rank: 2



UID 1172
精华 0
积分 2978
帖子 254
威望 0
金钱 16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6-18
状态 离线
我想要`~  

顶部
洋头洽着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1-21 17:30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消任沈声静气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3-13 06:37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shenlinkai
等待验证会员




UID 1581
精华 0
积分 2120
帖子 185
威望 0
金钱 85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2-5-14
状态 离线
回个帖子支持一下!

顶部
自得
秀才
Rank: 2



UID 194
精华 0
积分 2602
帖子 232
威望 0
金钱 8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9-3
状态 离线
哈哈,看的人少,回一下  

顶部
285418319
等待验证会员




UID 1601
精华 0
积分 2045
帖子 185
威望 0
金钱 0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2-6-6
状态 离线
不错啊! 一个字牛啊!  

顶部
nangongyue
等待验证会员




UID 1720
精华 0
积分 2181
帖子 186
威望 0
金钱 145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2-9-17
状态 离线
支持一下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6 19:1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7765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