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戏里秦腔戏外秦商
小龙女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5
精华 0
积分 16744
帖子 843
威望 147
金钱 15001
贡献 1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9-8-2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22:07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戏里秦腔戏外秦商

引来:http://www.chinavalue.net/media/article.aspx?articleid=11861

  黄土地上乡间小路,数着星星听着高亢悠扬的秦腔,这一幕永远刻在三秦儿女的丝丝缕缕情愫中,如今,两位身在京城的秦商却执着地迷恋着续写这承载着乡情的记忆。

  “朋友们说我身在阳台洞察世界,我知道,我只是身在阳台听秦腔而已。”

  尉洪朝,富士康精细组件(北京)有限公司组装厂厂长。尽管繁忙的工作是管理数千人的工厂,但在朋友们的眼中,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秦腔迷。

  “吃饭喝水秦腔,秦腔排在第三位”,尉洪朝这样形容秦腔在生活中的地位。

  与生俱来的爱

  生长在关中八百里平川西部的尉洪朝从小就受到了乡土文化的浸染。那时候小孩子看的书少,而且几乎没有玩具,于是从老年人口里流出来的歌谣(当地俗语叫口口)就成了孩子们的最爱。随着认的字越来越多,小洪朝对压韵的民间文学兴趣一天浓似一天。终于,他从父亲珍藏的诸多秦腔戏本中找到了“新大陆”——他发现,戏词既押韵又上口,于是小小年纪就开始把一出出折子戏背熟了。至今,在他的书架上,依然保留着当年父亲收藏的1950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秦腔音乐》一书。

  年少的记忆,像所有黄土地的陕西人一样,听着生产队大喇叭里的秦腔广播,凑到赶庙会时的大戏台前,静夜里的皮影戏将那余韵送到庄稼地包围的乡村小院,这正如贾平凹笔下的“八百里秦川一马平川,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一样,小洪朝把儿时背诵的戏词与唱腔终于对上了“茬”。

  “那时候,学校午后的大喇叭也是放秦腔,兴趣就这样种在了心底。”说起往事,洪朝总是深情而又投入。

  “官宦家女子真聪明”,说着说着,他就不自觉地哼上了那熟悉的旋律。

  大学时代参与到戏曲协会的活动让尉洪朝真正深入地了解了戏曲的真谛,深埋在心底的记忆被发掘了出来。于是身在北京的他,也开始像家乡的人们一样,关注起陕西卫视每周一的秦之声来。

  走上工作岗位,孤身一人在北京的他常常有一段秦腔音乐相陪,那是一段花音慢板。那是秦腔中一段抒情的片段,听着这段音乐,他好像回到了故乡黄土地的空阔高远,悠扬、舒展与放松相伴,于是浮躁的心灵重回宁静。

  从商以后,心中那段旋律时时相伴直到2005年,一次上网改变了他的生活。

  那是网上一则京城秦腔俱乐部的活动预报,像是唤起了久违的记忆,又想找到了失散的亲人一样,从此,北京的公园里多了一位唱秦腔的秦商。《花亭相会》、《走雪》、《苏武牧羊》,一出出折子戏,像是找到回家之门的游子,一下子通过音乐与唱腔倾诉而出。

  “汉苏武在北海艰苦受尽,忍不住伤心泪抛洒胸怀,想当年在朝把官拜,朝朝带漏五更来……”在东五环外,记者看到了投入演唱的尉洪朝,此时的他,已经完全进入戏境,而生意的繁忙已被抛到脑后。

  与秦腔的终身之盟

  “每周日我都会来唱秦腔”,有时甚至有生意伙伴追他到唱戏的地方,这也没有改变尉洪朝雷打不动的秦腔生活。

  最令他感动的是,自从秦腔穿过繁忙的商务进入生活后的第一个生日,尉洪朝收到了妻子送给他的独特生日礼物——一套戏服,包括靴子和道袍。如今,妻子也学会了唱秦腔《五典坡》,3岁的儿子更是听不到秦腔就叫起来。舞台上演绎不同故事,舞台下商务活动熙熙攘攘。尉洪朝认为,秦腔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自己的生活。

  在自费回西安易俗社演出的火车上,在秦腔社友的聚会间,戏曲让尉洪朝经历了更多的人生,培养了更多观察、体验、思考的习惯,更学会了坚持,他认为这一点与商业是相通的,比如经商,只有坚持,你才会得到比你想像的更多的东西。

  尉洪朝说:“是秦腔选择了我,我的血液里已经流淌着秦腔的基因,这一点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

  “狗娃”长成商人

  北京万彩恒盛商贸公司的总经理郭陇军同样是一个离不开秦腔的秦商。

  郭陇军的秦腔缘起于童年,当年村里的宣传队为他种下了第一颗秦腔的种子。八九岁时,小小年纪的他就第一次登台演出,扮演的是《血泪仇》中的小孙子“狗娃”。这个只有道白加哭声表演的角色他演得了不少喝彩,小小年纪就在当地成了个小明星。

  上学之后,郭陇军的秦腔生活从《血泪仇》扩大到了《周仁回府》、《辕门斩子》,但随着学业的紧张,秦腔渐渐疏远了。1998年,他来到北京创业,艰苦的创业阶段,有时会不自觉哼起“陈世美秦香莲结为丝络”,唯一的爱好便是看陕西卫视听秦腔。2005年他发现了后来称为“大秦之腔北京青年研习社”的爱好者同行。于是,积压在心底的精神之河终于有了奔流的渠道。那时候,研习社的秦腔爱好者们还在北京的公园里聚会,但随着天气的转冷,渐渐影响了大家的演出。于是热心的郭陇军主动把自己的公司腾出一个地方,专门供秦腔迷们排练使用。

  “我其实是借了个便利,搬到我这里,我唱起秦腔来就更近水楼台了。”郭陇军站在自己公司的演练场内,这样笑着告诉记者。

  打起鼓来叫起板,在北京这块包容的土地上,已经长成商人的当年的“狗娃”,如今又回到了故乡的文化共鸣中。

  吼一嗓子心胸开

  郭陇军最喜欢唱的折子戏是《打镇台》,高亢的唱腔中,有他最喜爱的节奏。

  “吼一嗓子,你就会把心底的烦心事统统抛开,这不是生意场上能找得到的。”郭陇军认为,这种感觉平时真不好找,可能只有与家人在一起时才能相比。

  郭陇军对去年国庆回西安交流时的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当家乡游子登上“易俗社小剧场”时,从小泡在秦腔曲调中长大的他感到了一种如同朝圣般的感觉。郭陇军认为,秦腔里有商圈中没有的感觉,更有着金钱里没有的性情。

  夏日的北京,当鼓师休息时,郭陇军自告奋勇当起了鼓师,有板有眼,即便不内行的记者也听得有滋有味。郭陇军说,自己喜欢敲鼓与打指板,这时有一种引领曲调当指挥的感觉。忘我的投入中,又一出戏叫板了,这一次唱的是《三滴血》……

  郭陇军与妻子闲聊时玩笑着约定,老了以后,不做生意了,就回家乡组织一个秦腔剧团。

顶部
桜木凛号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249
精华 0
积分 2466
帖子 585
威望 96
金钱 1250
贡献 4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0-12-1
状态 离线
听秦腔的秦商人

顶部
大师
秀才
Rank: 2



UID 1198
精华 0
积分 2649
帖子 227
威望 0
金钱 15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8-7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2-29 01:40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一楼的位置好啊..  

顶部
梅花
秀才
Rank: 2



UID 512
精华 0
积分 2631
帖子 217
威望 0
金钱 24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5-2
状态 离线
不错,支持下  

顶部
w89651625
秀才
Rank: 2



UID 134
精华 0
积分 3056
帖子 253
威望 0
金钱 26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8-14
状态 离线
好帖子,谢楼主

顶部
a864226262
等待验证会员




UID 1595
精华 0
积分 2126
帖子 186
威望 0
金钱 90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2-5-24
状态 离线
看看..  

顶部
竹叶青
秀才
Rank: 2


进步奖6 进步奖3
UID 1421
精华 0
积分 2330
帖子 494
威望 33
金钱 142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1-20
状态 离线
谢谢楼主啊!

顶部
梦蝶
秀才
Rank: 2



进步奖1 进步奖3
UID 427
精华 0
积分 3193
帖子 293
威望 24
金钱 130
贡献 12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17
状态 离线
长时间没来看了 ~~  

顶部
胡来
秀才
Rank: 2


进步奖1 进步奖2
UID 288
精华 0
积分 2899
帖子 325
威望 14
金钱 179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10-21
状态 离线
我帮你 喝喝  

顶部
难人三十 (渡江)
秀才
Rank: 2


UID 153
精华 0
积分 3129
帖子 283
威望 2
金钱 297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8-23
来自 郭城
状态 离线
真好。。。。。。。。。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8 19:3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7452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