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会宁,教育是一本书
挖拉拉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033
精华 0
积分 5093
帖子 767
威望 158
金钱 3473
贡献 2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8-11-15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10:26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会宁,教育是一本书

信息来源:甘肃日报  


解读会宁教育现象背后的核心文化价值观



     多年来,会宁县诞生了“两甲”:苦瘠甲天下、教育甲天下。

  自然条件的艰苦让这里的人们生活贫苦,教育的显赫又让这里的人们苦中掘进。在国家恢复高考后的33年间,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累计输送大学生超过6万人。

  外界不解,为何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可以持续上演“穷家富教”的教育传奇?他们也无法理解,会宁人对教育的追求为何如此执著?

  在会宁采访时,一位教育工作者这样说:会宁教育不是一张纸,她应该是一本厚厚的书……

  手里握着一副好牌,打出好的结局不是本事;难就难在,手里握着一副差牌,却能打出好的结局。

  会宁,人口58万,90%以上是农村人口,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369元。苦瘠甲天下,是对其自然环境的高度概括。

  会宁,自恢复高考以来,累计向国家输送大学生超过6万人。上世纪80年代,教育部一位官员在谈到会宁教育成果时这般感叹:这是西北贫困地区创造出来的教育“传奇”。

  顺着312国道一路向南,沿着蜿蜒山路转上几十道弯,就来到老君坡乡,这是会宁县最贫困的乡镇之一。就在几天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让附近的村民心情沉重:“苞谷快发芽了,很多都冻死了。”这里没有工业、缺乏资源,就连日常使用的水,在天旱时候,都得不到保障。一户普通农民,一年的收入不会超过1万元。

  然而,谈到这里考出去的大学生时,老乡笑了。

  沿着乡间小路一边向前走,她一边给记者随手指道:“这家有两个、那家有一个、这家有一个……”虽然指着别人家的大学生,但这位老乡言语间充满着自豪,好像在说自己家的孩子。

  老君村几乎家家都有大学生。在一户老乡家里,几乎看不见任何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墙角的书柜上却高高堆起几叠书本。虽然条件艰苦,但有三样东西是放在一起的:存折、现金、学生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大学生,就是家庭荣耀的象征。

  距离这里不远的沙寨村共有30多户人家,走出了50多名大学生,这一惊人的比例在附近乡亲们眼里,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家庭贫困的背后,是教育事业的相对落后。会宁县教育局一位官员谈道:在会宁,农村教育点多线长,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薄弱学校大量存在,目前仍有1962.5万元的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未得到化解。农村中小学缺水问题依然突出,每年用于解决师生用水就占公用经费51%以上。

  在贫困中负重前行,是会宁教育几十年来一直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纵使如此,2009年的高考,会宁县还是考出了3190人上国家二本线的优异成绩。

  人们常说,手里握着一副好牌,打出好的结局不是本事;难就难在,手里握着一副差牌,却能打出好的结局。

  这也许就是会宁教育的传奇所在。

  读书的原动力让外界看到这样一幕,会宁教育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高级宏观经济学》中有一个普通消费原理——一般稻田条件,即一个人的财富在当期消费时,其效用会最大化,财富越少,效用越大。

  大约10年前,教育学研究者孙百才先生得知会宁教育现状后百思不得其解:会宁,一代又一代人放弃当期消费,把为数不多的钱义无反顾地投资给教育。经济学原理在这里显然被推翻了。

  也许有人会说,正因为太穷、太苦了,上学是跳出“农门”的唯一路径,会宁人才会如此重视教育。“但是,和会宁一样贫困的地方还有很多,为什么只有会宁对于教育会如此执著?如果部分人在这么做,尚不足为奇,让人惊奇的是,整个县的人们,都在重视教育。穷、苦不能彻底解释会宁教育衍生的教育现象。”孙百才说。“文化才是会宁教育的根基。”会宁县教育局局长张启业一语中的。

  从明洪武六年县城建孔庙、立学官起,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文化沉淀在会宁流传了600多年。如今,走进会宁人家,诸如“画眉笔带凌云气,种玉人怀用学才”这样的对联随处可见。“这里的孩子,从出生那一天起,就会被家里人赋予读书的愿望,读不好书,家长会觉得脸上很无光。”

  1960年,在省教育厅的统筹下,一批高水平教师“空降”会宁一中:数学教师,毕业于西南师范;物理教师,毕业于北师大;外语教师,毕业于北师大……

  这些人来到会宁时,只有20多岁,离开时,都已白发苍苍。“这一批教师对于会宁教育的推动作用无法估量。他们为会宁培养出的优秀教育人才,让‘现代’会宁教育有了良性循环的基石。”会宁一中前党支部书记杨渡这样说。“文革”期间,一大批外地下放到会宁接受改造的骨干教师受到会宁人民的热诚欢迎,客观上又给会宁基础教育奠定了根基。就这样,一代又一代会宁人将教育之火手手相传。

  采访中,有关会宁人“崇拜”教育的故事俯拾皆是。

  1996年,会宁县老君乡小学准备迁址重建,距离乡政府不远的新址恰好是一片耕地。正在政府左右为难时,获悉信息的当地老百姓,无偿将15亩耕地捐献给了学校做校址。13年后,这座小学的操场需要硬化,学校准备通过捐款方式来筹措资金。学生郭桂亮的家长捐了3元,不要小看这3元钱,这是这个家当时的全部,就在那天,因为交不起电费了,他家已经停电。

  一位朋友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年寒假他路过会宁县,见到一部分路灯是熄灭的。他感到很奇怪,打听后才知道,这些路灯只有在开学时才会全部亮起来……“这样的追求让人折服。”教育学研究者孙百才感叹道。“事实上,文化最核心的,应该是价值观,这是一群人认为有益的、正确的或有价值的信条或特点。会宁人认为,投资教育是正确的、有益的,所以他们一代又一代坚持这一价值观——我要念书,念书可以改变命运。这种价值观一旦形成,外力很难将其改变。”“这才是会宁教育现象最本质的原动力。在贫困地区,教育是实现社会人才流动最有效的途径。”孙百才先生说道。

  有了这样的原动力,便有了会宁教育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便有了会宁高考录取率一次次的一鸣惊人。

  读书的主旋律

  在会宁,有两道奇特的风景线:晨读的学生和下晚自习的学生。每天早晨,太阳刚从东方升起,会宁学校的校园里已经有早起的学生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里,拿着课本或者笔记本在轻声地读着、背着,用不了多久,几乎全校的学生都会参加到晨读的队伍中。“早晨,当我踏进校门时,看到无数学生在操场上读书,这种读书声可以传很远。那一刻,我感觉到读书带给我的震撼。”会宁二中毕业的学生朱军回忆着当年在学校里晨读的一幕。

  每天晚上9时30分左右,只要是有学校的地方,总会拥出一股人流,这是学生们下晚自习的时间。

  这两个读书的时间点在会宁的学校里流传了很多年,无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抑或是现在正在上学的学生,无一例外都经历过这样的学习过程。“那时候,我们每天凌晨5时起床,夜里11时多才睡,很多同学会去路灯下读书。但没有人会去抱怨什么。”现在已经在广西参加工作的朱军回忆说。

  老君初中,这里有很多家境贫困的孩子。他们放弃食堂里两元钱一份的炒洋芋丝,从几十公里外的家里背粮食到学校,自己做饭吃。学校里有一间空置的房子,是学生的“伙房”,里面整齐摆放着17台煤油炉,旁边放着各种颜色的老式木箱,箱子里锁着的是学生的餐具。

  16岁的丁晓燕和两个妹妹同在这里上学,中午时分她打算给妹妹们一个“惊喜”。

  她下了一锅白水面,然后变魔术般地掏出几袋方便面调料,撒进锅里。瞬间,锅里散发出浓浓的“方便面”香味。两个妹妹每人端着一个小碗,高兴地盯着锅里的面条,等候“开饭”。“不辛苦。”当问到这样读书是否辛苦时,丁晓燕认真地说道。她说父亲一个人需要“伺候”十几亩旱地,终年辛劳。“与父亲比这点苦算什么。”“念完书,就算出去打工,也比没念书挣得钱多。”丁晓燕腼腆地说道。

  当我们采访一个又一个会宁人“读书苦不苦时”,答案令我们吃惊。

  2000年的学生说“相对于上世纪的师哥、师姐,我们幸运多了”、“至少,我们不用点着煤油灯看书,不用吃杂粮面维持生存。”

  现在的学生会说:“我们现在好多了,都有暖气了。”

  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会宁学生直面“苦”的特殊心态!“其实,会宁教育不是外界想象的那样,只有一个‘苦’,‘乐’是其真正的内涵。教师能够与学生同‘苦’,学生从教师身上可以看到希望和力量。教育分‘有我’、‘无我’之境,真正在‘苦’中寻找到读书的快乐,就是‘无我’之境。”杨渡说道。

  目前,会宁教师中,会宁籍教师比例大约在90%左右。这批教师,几乎都是经历过艰苦生活考上大学后回到家乡执教的,他们能吃苦,懂得“苦”背后的价值所在。

  所以,在会宁,又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现象,老师起床比学生早,睡得比学生晚。

  一些外地考察团在会宁考察教育后感慨:会宁教育的很多东西我们可以带走,但是教师勤奋教学、学生勤奋学习的精神我们带不走。

顶部
汪氏渠展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2-26 09:42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E.T.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285
精华 0
积分 9982
帖子 504
威望 75
金钱 9001
贡献 2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1-4-2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2-29 13:45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呵呵,支持一下哈  

顶部
路非
秀才
Rank: 2



UID 1420
精华 0
积分 2492
帖子 219
威望 0
金钱 8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1-20
状态 离线
看看..  

顶部
mudan
秀才
Rank: 2



UID 417
精华 0
积分 2780
帖子 235
威望 0
金钱 18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9
状态 离线
支持~~顶顶~~~  

顶部
杏花
秀才
Rank: 2



UID 1172
精华 0
积分 2978
帖子 254
威望 0
金钱 16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6-18
状态 离线
真的有么  

顶部
高选 (随缘)
秀才
Rank: 2


UID 368
精华 0
积分 2686
帖子 238
威望 0
金钱 6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11-28
状态 离线
我的妈呀,爱死你了  

顶部
双鱼玉佩
秀才
Rank: 2


UID 1657
精华 0
积分 7238
帖子 378
威望 18
金钱 6569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2-7-31
状态 离线
顶你一下.  

顶部
小林子
秀才
Rank: 2


UID 1378
精华 0
积分 2830
帖子 231
威望 0
金钱 289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8-29
状态 离线
支持~~  

顶部
wn2489014
秀才
Rank: 2



UID 1719
精华 0
积分 1766
帖子 151
威望 0
金钱 10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2-9-16
状态 离线
顶下再看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7 06:25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6165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