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中国十大名茶的美丽传说
王老五
举人
Rank: 3Rank: 3


进步奖1 进步奖2 进步奖5 灌水英雄奖
UID 1124
精华 1
积分 3672
帖子 816
威望 149
金钱 196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2-27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21:50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中国十大名茶的美丽传说

龙井茶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来了。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游者中有不少还专程去察访一番,拍照留念。
      

龙井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虎跑泉素称“杭州双绝”。虎跑泉是怎样来的呢?据说很早以前有兄弟二人,哥弟名大虎和二虎。二人力大过人,有一年二人来到杭州,想安家住在现在虎跑的小寺院里。和尚告诉他俩,这里吃水困难,要翻几道岭去挑水,兄弟俩说,只要能住,挑水的事我们包了,于是和尚收留了兄弟俩。有一年夏天,天旱无雨,小溪也干涸了,吃水更困难了。一天,兄弟俩想起流浪过南岳衡山的“童子泉”,如能将童子泉移来杭州就好了。兄弟俩决定要去衡山移来童子泉,一路奔波,到衡山脚下时就昏倒了,狂风暴雨发作,风停雨住过后,他俩醒来,只见眼前站着一位手拿柳枝的小童,这就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小仙人听了他俩的诉说后用柳枝一指,水洒在他俩身上,霎时,兄弟二人变成两只斑斓老虎,小孩跃上虎背。老虎仰天长啸一声,带着“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老和尚和村民们夜里作了一个梦,梦见大虎、二虎变成两只猛虎,把“童子泉”移到了杭州,天亮就有泉水了。第二天,天空霞光万朵,两只老虎从天而降,猛虎在寺院旁的竹园里,前爪刨地,不一会就刨了一个深坑,突然狂风暴雨大作,雨停后,只见深坑里涌出一股清泉,大家明白了,肯定是大虎和二虎给他们带来的泉水。为了纪念大虎和二虎,他们给泉水起名叫“虎刨泉”。后来为了顺口就叫“虎跑泉”。用虎跑泉泡龙井茶,色香味绝佳,现今的虎跑茶室,就可品尝到这“双绝”佳饮。

黄山毛峰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游览胜地,而且群山之中所产名茶“黄山毛峰”,品质优异。讲起这种珍贵的茶叶,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呢!
      

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清香满室。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熊知县回县衙后正遇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便将冲泡黄山毛峰表演了一番。太平知县甚是惊喜,后来到京城禀奏皇上,想献仙茶邀功请赏。皇帝传令进宫表演,然而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只得据实说道乃黟县知县熊开元所献。皇帝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受审,熊开元进宫后方知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讲明缘由后请求回黄山取水。熊知县来到黄山拜见长老,长老将山泉交付予他。在皇帝面前再次冲泡玉杯中的黄山毛峰,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皇帝看得眉开眼笑,便对熊知县说道:“朕念你献茶有功,升你为江南巡抚,三日后就上任去吧。”熊知县心中感概万千,暗忖道“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为人呢?”于是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云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师墓塔遗址,相传就是正志和尚的坟墓。

铁观音
      

安溪是福建省东南部靠近厦门的一个县,是闽南乌龙茶的主产区,种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有茶叶出产。安溪境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于茶树的生长,而且经历代茶人的辛勤劳动,选育繁殖了一系列茶树良种,目前境内保存的良种有60多个,铁观音、黄旦、本山、毛蟹、大叶乌龙、梅占等都属于全国知名良种。因此安溪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称。在众多的茶树良种中,品质最优秀、知名度最高的要数“铁观音”了。
      
铁观音原产安溪县西坪镇,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关于铁观音品种的由来,在安溪还留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清乾隆年间。安溪西坪上尧茶农魏饮制得一手好茶,他每日晨昏泡茶三杯供奉观音菩萨,十年从不间断,可见礼佛之诚。一夜,魏饮梦见在山崖上有一株透发兰花香味的茶树,正想采摘时,一阵狗吠把好梦惊醒。第二天果然在崖石上发现了一株与梦中一模一样的茶树。于是采下一些芽叶,带回家中,精心制作。制成之后茶味甘醇鲜爽,精神为之一振。魏认为这是茶之王,就把这株茶挖回家进行繁殖。几年之后,茶树长得枝叶茂盛。因为此茶美如观音重如铁,又是观音托梦所获,就叫它“铁观音”。从此铁观音就名扬天下。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郑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晴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多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茶音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大红袍
      

大红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龙茶)中的名丛珍品。是武夷岩茶中 品质最优异者,产于福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生长环境命名的不见天、金锁匙;以茶树形状命名的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

        

大红袍的来历传说很好,传说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一个春日,状元来到武夷山谢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株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老方丈说,去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爬上绝壁采下茶叶,炒制后收藏,可以治百病。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第二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发。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大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

顶部
王老五
举人
Rank: 3Rank: 3


进步奖1 进步奖2 进步奖5 灌水英雄奖
UID 1124
精华 1
积分 3672
帖子 816
威望 149
金钱 196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2-27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11-16 21:52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太平猴魁
        
猴魁茶是全国名茶之一。产在安徽省黄山脚下的太平县新明公社猴坑。担起猴魁茶的来历。这里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哩!
        

传说有时候,在风景秀丽的黄山,居住着一对白毛猴。有一年,它们生了一只小毛猴。老猴对小猴非常疼爱,经常带着小毛猴在黄山的各个山峰觅食嬉戏。后来,小毛猴逐渐长大,独自外出玩耍,到了黄山北边的太平县境内,平地上突然起了云雾,使初次外出玩耍的小毛猴迷失了方向,没有再回到黄山。
      

小毛猴没有回黄山,急坏了老毛猴。它们一个下山来寻找,一个留在黄山守候家门。一天、两天、三天老毛猴跑遍了整个太平县都没有找到。由于寻儿心切,劳累过度,老猴病死在太平县东北方向的一个山坑里。
      

就在这山坑里,住着一个老汉,名叫王老二。老汉是个善良淳厚的人,他以采野茶和药材为生,一天,老汉上山采茶,忽然发现白毛猴死在山坑。他心很善,就把毛猴移到山岗上,用双手挖了个坑埋葬了,并用山石垒了个墓基,挖来了野茶棵和山花栽在墓的四旁。当老汉埋好准备离开时,忽然间出现了讲话声。老汉四周张望,不见有人影,再细听,分明有人在对他讲话,说:“老伯,您为我做了好事,我一定感谢您”老汉仍不见说话的人,这事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第二年春天,老汉又来到这个山岗采茶,发现山岗变了样:墓地旁及整个山岗都长满了绿油油的茶棵,棵棵枝壮叶茂。老汉心想:“不见有人来种茶,哪来得这么多好茶棵呢?”突然,老汉又听见山间有人在对他说:“这些茶树是我送给您的,您好好耕作,将来就可以不愁吃不愁穿了。”此时,老汉才明白他头年埋葬的毛猴不是一般的猴,是一只神猴,一定是这只神猴赐给他的,从此,老汉有了一块很好的茶山,再也不须去翻山钻刺采野茶了。
      

为了纪念神猴,感谢神猴赐茶,就把神猴墓地的山岗叫作猴岗。把自己住的山坑叫做猴坑,把从猴岗采制的茶叶叫做猴魁。
     
山东济南府有一家小小的茶叶店,主人陈氏,丈夫早年亡故,只有一个独子,名叫鲁义,母子俩相依为命。
     

陈氏为人热情、厚道,“儿啊,听人说,安徽池洲、太平一带的茶叶有名,你何不去安徽买点来,我们好做生意。”鲁义向来对老娘十分孝敬,连忙说:“孩儿遵命!”陈氏好不高兴,立即变卖金银首饰,加上平日的积蓄,凑足了二百两银子,千叮咛万嘱咐,送鲁义上了路。
      

鲁义拜别老母,离了济南府,一路晓行夜突,往安徽而去一天,走到一个险要去处,但见一片古老森林,无边无际,阴风嗖嗖。鲁义正有几分害怕,忽听一声吆喝,从树林里“腾”地跳出几个人来,一个个脸上涂得漆黑,手中握着大刀,凶神恶煞地拦住了去路。鲁义自出娘胎以来还没经过这个架势,吓得三魂掉了两魂,大喊一声昏了过去。
      

待鲁义醒过来时,包袱衣物被抢劫一空,二百两银子末留下分文。莫说茶叶买不成,就连吃饭的钱也没有了,怎么回去见那苦命的母亲呢?鲁义好不伤心,他解下腰带,往树上一挂,泪流满面地说:“娘啊,娘,孩儿对不起你呀!”说完一狠心,将腰带往颈上一套。
     

鲁义决心一死,偏偏腰带“咔嚓”一声断了。他睁眼一看,见面前站着一位白须、白眉的老和尚。老和尚问道:“你年纪轻轻,为何走此绝路?”鲁义于是把奉老母之命到安徽买茶叶,不幸路遇强盗的事说了一遍。老和尚将拐杖往东南方向一指,说:“你不必忧虑,那边有善人相助。”说完,突然不见了。鲁义甚为奇怪。
     

原来那和尚是光仁寺的妙真大师,早已得道升天,今天正好神游此处,见鲁义要自尽,特意前来相救,并给他指点了生路。这些,鲁义当然是不知道的。
     

却说鲁义按照老和尚的指点,忍饥挨饿,登上了蚂蚁岭,只见一个小和尚早在那里等修,说:“贵客光临,师傅有请!”鲁义好生奇怪,他想起了老和尚“自有善人相助”的话,只好跟着小和尚走进了一座寺庙,庙里的妙明和尚亲自离座来迎接。原来,妙明和尚得到师傅妙真大师托的梦,要他某日在蚂蚁岭迎接一位上山的贵客,因而特地派小和尚鲁义接进了寺庙。
     

妙明和尚亲自作陪,以礼相待,鲁义想想自己竟落到这种地步,不觉伤心掉泪。妙明和尚安慰他说:“出家人慈悲为本,如先生决意去做茶叶生意,贫僧愿资助你二百两银子。”鲁义一听大喜,当即叩谢,在庙里留宿一日。
     

第二天一早,鲁义告别了妙明和尚,动身往太平镇去。来到太平镇附近的剑劈山下,突然狂风骤起,大雨倾盆。他只好站在一家茶店的屋檐下躲雨。眼看着大雨下个没完没了,天又渐渐黑下来。鲁义身上带着银子,怕出意外,想找个地方歇宿,便敲开了这家的门。
     

开门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鲁义施礼道:“大嫂,我是外地过路之人,天色已晚,特来借宿,明日一早即刻登程。”大嫂一听,面有难色,说:“先生,很对不起,我们孤女寡母的,实在不便,请另找他家吧!”说完,“咣当”关上了大门。
     

此时依然大雨倾盆,行动不得,鲁义想了想,决定在这屋檐下暂过一宿,明日再作理会。
     

半夜时分,突然屋内隐隐传来哭声,牵动了鲁义的情思,想到自己途中遇盗,差点丧命,方知人世间还有这许多苦事“唉”也不禁长叹了一声。这一声长叹,却惊动了一个人。谁?大嫂的女儿。
   

原来,这家大嫂田氏,是个寡妇。有个独养女儿,叫作侯魁,年方一十六岁。长得窈窕清秀,温柔贤惠。不料被当地罗财主的四少爷看中,立逼成亲 。田氏想想自己势单力薄,不觉伤心起来,母女俩在这风雨之夜抱头痛哭。鲁义一声长叹,惊动了侯魁,她透过门缝朝外一看,见这位过路客人还缩在屋檐下,就产生了恻隐之心。只是家里没一个男人,实在不例,也只好把他拒之大门之外了。
      

第二天天一亮,侯魁打开大门,见这位客人挨过一夜的风雨脸色苍白,浑身打颤,心里委实过意不去便邀他进来。此时雨还在下着,也不便赶路,鲁义只好进去暂息一时。
     

田氏给他泡了一杯热茶,还端了一些点心。问起,才知这位客人是来太平镇买茶叶的,母女俩见他举止庄重,忠厚老实,也就很客气地留他在家吃饭。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鲁义要离店赶路的时候,田氏却突然得了急病,肚腹绞痛,呕吐不已,把个侯魁急得手脚无措。鲁义见状,不忍离去连忙帮着找医就诊,并留在店里照料。雨天一过,请医抓药,不知不觉把二百两银子全花光了,而田氏的病却仍未痊愈。怎么办呢?救人救到底啊!鲁义想:唯一的办法,只有回光仁寺去向妙明和尚再借点银子,一来可治好田氏的病,二来也好买了茶叶回济南府去免得母亲挂念。
     

鲁义向侯魁讲了自己的打算,便返身回到光仁寺,把救田氏的情况跟妙明和尚说了一遍。但借银一事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来,妙明和尚早看透了他的心事,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先生不必介意,贫僧再助二百两纹银,买了茶叶也好早日归去。”鲁义惊喜万分,深深感谢这位大慈大悲的菩萨。
   

却说田氏在鲁义的真心帮助下,身体果然一天天好了起来。这一来,田氏母女对鲁义自有说不出的感激,尤其是侯魁,心里早生爱慕之心。想想这位素不相识的过路人,为娘的病操了那么多心,花了那么多银子,连茶叶也没买着,总不能让他空手回去呀!怎么办呢?侯魁想啊想,想起了“一线天”悬崖上的望云针仙茶。
     

原来,当年侯魁的父亲侯忠是个攀山摘茶的好手。光仁寺的妙真大师听说他为人乐善好施,给他托了个梦,告诉他后山上一线天的峭壁上有几棵长了百年的望云针仙花,每日可摘到十几片,焙干以后,开水一冲会冒起一缕青烟,还能显出自己亲人的身影。这种茶能医治百病,喝了它长命百岁,侯忠按照妙真大师的指点,每日越岭攀崖,采摘仙茶嫩尖,焙干收存。不料被财主知道了,以讨债为名,抢走了侯忠焙好的仙茶,还逼他冒雨上山崖采茶,结果摔死在剑劈岭下。
     

上一线天的山路,现在只有侯魁一个人知道。为了报答鲁义的深情,侯魁以照应母亲为名,一再挽留鲁义,暗里却冒着生命危险,悄悄攀上一线天,采摘当年父亲摘过的望云针仙茶。
     

就这样,侯魁终于焙制了两包望云针仙茶。当鲁义要离开的时候,田氏母女恋恋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临别时,侯魁泪如珍珠,把那两包珍贵的望云针仙茶送给了鲁义,说:“这些日子多亏你照应,这两包茶叶请你收下,这是我们母女的一点心意。但不知先生此去何时才能相见!”说完,早已哭成了泪人儿一般。鲁义捧着这两包茶叶,心儿也碎了,一想到母亲还家里等着自己,只得狠狠心,含泪而去。
      

鲁义经过光仁寺,又去拜见妙明和尚。谈起花去四面两纹银,只换得这两包茶叶时,脸上不免露出羞愧之色。妙明和尚把茶叶打开一看,霍!薄嫩如竹叶,针细若幼芽,色润纯正,清香扑鼻。连声说:“好茶,好茶!其价值何止四百两银子!”鲁义不解地问:“有那么贵重吗?”妙明和尚说:“这两包茶叶,吮吸了侯魁姑娘全身的元气,凝聚了侯魁姑娘毕生的心血,表达了侯魁姑娘一片深情厚意,日后自有大用处哩!”鲁义一听有这么珍贵,越发怀念多情多义的侯魁姑娘,不禁常叹一声:“唉!但不知何日才能重新相见啊!”妙明和尚说:“你要见侯魁姑娘也不难,我自有办法”说着,取了几片望云针仙茶,放进古瓷壶里,用滚沸的开水一冲,只见一股青烟从壶里冒了出来,青烟起处,一位苗条清秀的姑娘出现在鲁义的面前。鲁义又惊又喜,连声喊道:“侯魁姑娘!侯魁姑娘!”侯魁姑娘温情脉脉地望着鲁义微笑,不觉流下了两行热泪。鲁度正要向前,突然,青烟散去姑娘的影子也消失了。鲁义急得大声喊道:“侯魁姑娘,你别走哇。”妙明和尚在一旁叹了口气,说:“唉!你再也看不到侯姑娘啦!”鲁义大惊,忙问什么缘故。妙明和尚告诉他:“自你走后,罗财主的四少爷就去侯家逼婚,侯姑娘至死不从,她登上一线天,口含望云针仙茶,跳崖自尽了。”啊!这简直是晴天霹雳!鲁义当即昏厥过去病倒了。好心的妙明和尚便留他在寺里调养。
     

数日之后,鲁义渐渐病愈之时,恰逢朝廷出了一张告示,说皇上最心爱的公主得了一种十分奇怪的病,终日饭不思,茶不饮,虽经各路名医医治,仍不见好转,现贵体日渐消瘦,眼望生命难保。凡有能治好公主病者,即招为东床驸马,或赐以重金。妙明即对鲁义说:“侯姑娘送你的茶叶,现在有大用处了。”并如此这般地交待了一番。
     

鲁义按照妙明和尚的指点,揭了告示,被带进了宫里。一个官儿对他说:“你年纪轻轻,也敢来揭皇告?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犯了欺君之罪,定当满面门抄斩!”鲁义说:“我自有仙丹妙药,管叫药到病除,请公主用一用便知。”于是,鲁义用几片望云针仙茶,泡给公主喝,果然一喝便精神大振,再喝食欲大增,三喝贵体康健。皇上龙颜大喜当即招鲁义为东床驸马,倍加喜爱。
   

鲁义进宫以后,接来自己的老娘。他深深怀念侯魁姑娘,把她妈妈田氏也接进皇宫。还给光仁寺拨了一笔巨款。扩建寺庙,以报当日赠银之恩。
         

从此以后,侯魁茶叶便扬名各地,流芳至今。

顶部
王老五
举人
Rank: 3Rank: 3


进步奖1 进步奖2 进步奖5 灌水英雄奖
UID 1124
精华 1
积分 3672
帖子 816
威望 149
金钱 196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2-27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11-16 22:00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六 安 瓜 片
      

六安瓜片,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历史悠久。明代许次纾《茶疏·产茶》云:“天下名山,必产灵茶,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南北,则称六安… …”六安产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六安茶始于唐代,扬名于明清。早在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有“扬子江中水,齐云顶上茶”之赞语。今土人云:寿州向亦产茶,名云雾者最佳,可以消融积滞,蠲除沉荷……”(清道光《寿州志》),盛唐县为今六安县;可见六安茶是唐代以来就为人所知的名茶之一。六安瓜片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明清时代均爲贡品。慈禧膳食单上规定月供“齐山云雾”                                                      
  

六安瓜片主产区地处大别山北麓,属淮河水系,海拔一般在600-1200米。由于流水切作用,地貌出现了多种景观,山高林密,泉水潺潺,云雾弥漫,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上,年降水量1200毫米左右,尤以蝙蝠洞周围,蝙蝠翔集,排撒粪便,富含磷质,成天然肥料,致使土壤肥沃,茶树生长繁茂,鲜叶葱翠嫩绿。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著名绿茶片茶品种;片茶即全由叶片制成,不带嫩芽和嫩茎的茶叶种。   
  

1949年后列为全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由单片鲜叶制成,不含芽头和茶梗。鲜叶必须养到新梢“开面”才采摘,采回鲜叶要“扳片”,除去芽头、茶梗,老叶嫩叶分开炒制。炒制方法十分讲究,特别是最后老火烘焙:燃木炭于地炉中,火苗高可盈尺,每二人抬一烘篮在炉火上一罩即走,交替进行。抬篮人一招一步都有节奏且配合默契,如跳古典舞蹈一般,煞是好看。《六安县志》曰:"在齐山,峭壁数十丈,岩石覆檐,中空数韫,境极幽雅,又上二三十里为中庵,相传为梁僧志公说法处,产仙茶数株,香味异常,今称齐山茶,口味最美,商人争购之。
     

其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所以也有“齐山云雾瓜片”之称。六安瓜片中以齐云  山蝙蝠洞所产品质最佳,是瓜片茶中的珍贵品种。 六安瓜片外形大小匀整、色泽翠绿,其霜有润;滋味鲜醇回甜,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绿尚亮。香味浓醇持久,如兰似桂,沁人肺腑。
“浙杭龙井,徽六瓜片”,在中国名茶史上一直占据着显著位置。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六安瓜片,最近在杭州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名茶评比活动,共收到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数百种名茶参评。经过一流茶叶专家的严格评比,六安瓜片以其独特的形、色、香、味一举夺得“国际名茶金奖”。接着被推荐到日本参加“日中国际名茶大赏”评比又获得大奖。

顶谷大方
   

顶谷大方,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顶谷大方”为“老竹大方”茶中的极品,产于歙县老竹岭和福全山。“顶谷大方”外形挺秀光滑,色泽翠绿中微微黄,芽藏不露,金色茸毫披满全身,冲泡后香气高绵长,回味甚佳。“顶方”茶有防治心血管疾病和减肥建美之功效,国家礼品茶。大方茶不仅色香味形俱佳,是茶中珍贵饮料,而且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超过一般名茶。据说日饮五杯大方茶,可与每日所吃蔬菜营养价值相等。它对帮助消化、消除疲劳、兴奋神经、强心、和胃、收敛、利尿、解毒都有显著作用。如果长饮大方茶,对改善血液循环、防止人体胆固醇升高,血管硬化和心肌梗塞有显著效果。
   
日本茶叶专家对乌龙茶(台湾产)、铁观音(福建产)和大方茶作过比较实验,结果认为大方茶对降低游离脂肪酸和中性脂肪,优于乌龙茶和铁观音。 顶谷大方,又名竹铺大方、拷方、竹叶大方,它对消肥减胖有特效,故被誉为茶中的“减肥之王”,对消减肥胖有特效。大方茶制作不同一般茶叶,形似龙井,长扁成片,似竹叶,有峰尖,色油润,有熟栗之香,味浓香烈。大方茶不仅色香味俱佳,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超过一般名茶。长饮大方茶,对改善血液循环,防止人体胆固醇升高,血管硬化和心肌梗塞有显著效果。日本茶叶专家对台湾产的乌龙茶、福建产的铁观音和顶谷大方作较实验,结果认为大方茶对降低游离脂肪酸和中性脂肪,优于乌龙茶和铁观音。
   


碧螺春
      

相传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名叫碧螺的姑娘,东洞庭山上住着的一个名叫阿祥小伙子。两人心里深深相爱着。有一年,太湖中出现一条凶恶残暴的恶龙,扬言要碧螺姑娘,阿祥决心与恶龙决一死战, 一天晚上,阿祥操起渔叉,潜到西洞庭山同恶龙博斗,直到斗了七天七夜,双方都筋疲力尽了,阿祥昏倒在血泊中。碧螺姑娘为了报答阿祥救命恩,她亲自照料阿祥。可是阿祥的伤势一天天恶化。一天,姑娘找草药来到了阿祥与恶龙博斗的地方,忽然看到一棵小茶树长得特别好,心想:这可是阿祥与恶龙博斗的见证,应该把它培育好,至清明前后,小茶树长出了嫩绿的芽叶,碧螺采摘了一把嫩梢,回家泡给阿祥喝。说也奇怪,阿祥喝了这茶,病居然一天天好起来了。阿祥得救了,姑娘心上沉重的石头也落了地。就在两人陶醉在爱情的幸福之中时,碧螺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她倒在阿祥怀里,再也睁不开双眼了。阿祥悲痛欲绝,就把姑娘埋在洞庭山的茶树旁。从此,他努力培育茶树,采制名茶。“从来佳茗似佳人”,为了纪念碧螺姑娘。人们就把这种名贵茶叶取名为“碧螺春”。

乌龙茶
      

据说台湾冻顶乌龙茶是一位叫林凤池的台湾人从福建武夷山把茶苗带到台湾种植而发展起来的。林凤池祖籍福建。一年,他听说福建要举行科举考试,心想去参加,可是家穷没路费。乡亲们纷纷捐款。临行时,乡亲们对他说:“你到了福建,可要向咱祖家的乡亲们问好呀,说咱们台湾乡亲十分怀念他们。”林凤池考中了举人,几年后,决定要回台湾探亲,顺便带了36棵乌龙茶苗回台湾,种在了南投鹿谷乡的冻顶山上。经过精心培育繁殖,建成了一片茶园,所采制之茶清香可口。后来林凤池奉旨晋京,他把这种茶献给了道光皇帝,皇帝饮后称赞好茶。因这茶是台湾冻顶山采制的,就叫作冻顶茶。从此台湾乌龙茶也叫“冻顶乌龙茶”。

祁门红茶

    

为世界四大名茶,常简称“祁红”,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祁红产区,自然条件优越,山地林木多,温暖湿润,土层深厚,雨量充沛,常有云雾缭绕,且日照时间较短,构成茶树生长的天然佳境,酿成“祁红”特殊的芳香厚味。
         

祁门红茶采制工艺精细,高档茶以一芽二叶为主,一般均系一芽三叶及相应嫩度的对夹叶,分批多次留叶采,春茶采摘6-7批,夏茶采6批,少采或不采秋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香气透发,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红毛茶制成后,还须进行精制,精制工序复杂,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而成。
祁红茶宜于清饮,但也适于加奶加糖调和饮用。适合做下午茶和睡前茶。祁红在英国倍受宠爱,赞美祁红是“群芳最”、“王子茶”。被誉为“在中国的茶香里,发现了春天的芬芳”。

顶部
山娃娃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进步奖7 版主勋章
UID 121
精华 1
积分 4009
帖子 408
威望 45
金钱 545
贡献 15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8-8
来自 甘沟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2-24 13:49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添加 山娃娃 为MSN好友 通过MSN和 山娃娃 交谈
好帖子,要顶!

顶部
洄流白石仙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2-30 09:52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kmn246 (我闪)
秀才
Rank: 2



UID 1107
精华 0
积分 2759
帖子 215
威望 0
金钱 40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23
状态 离线
哦...............  

顶部
汪漾糍
楼客




UID 925
精华 0
积分 3003
帖子 227
威望 0
金钱 506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晕  不信啊  

顶部
思洁
秀才
Rank: 2



UID 313
精华 0
积分 3261
帖子 257
威望 0
金钱 21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10-29
状态 离线
努力~~各位。。。  

顶部
泉华泉火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1-21 08:49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nanbin2041
秀才
Rank: 2



UID 464
精华 0
积分 2581
帖子 232
威望 0
金钱 9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3-13
状态 离线
好啊,,不错、、、、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4 00:34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11927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