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亚洲股神李兆基
桜木凛号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249
精华 0
积分 2410
帖子 575
威望 96
金钱 1244
贡献 4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0-12-1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1-3-1 09:17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亚洲股神李兆基

李兆基虽只是小学毕业,但却身怀绝技:用算盘计算快过电脑。他的脑力惊人,恒基一百多地盘,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哪里进度如何,哪里面积多少,随口可出。李兆基的座右铭是:“先疾后徐,先声夺人,徐图良策”。他认为凡成功不可或缺的是培养好自己的能力,做好事前准备,有独到眼光,方能先别人一步。

天生就有商业头脑
   

李兆基1928年1月29日出生于广东顺德,在家中排行第四。这也是多年后,许多人都亲切称呼他为“四哥”或“四叔”的原因。李兆基出生时,父亲李介甫先生已拥有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两间门店,经营着黄金、汇兑、外币买卖生意。
   

刚一懂事,李兆基就被送进私塾接受教育,熟读四书五经,并对念古书产生浓厚兴趣。不少人会奇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投身商界后又生意不息的李兆基,如何拥有下笔成文,洋洋洒洒,既富内涵又有文采的国学根底,根源其实在这里。
   

10岁时,父亲还礼聘广州中山大学文学系教授梁惠民先生做了李兆基的新老师。梁惠民先生发现李兆基勤于思考,于是常结合课程提出一些问题,启迪他的思维。有一次,在教授完“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能虑,虑而后能得”后,梁先生要求李兆基把这番道理结合现实生活去理解。很快,少年李兆基就结合他已有大量接触的金铺生意给出一个老道的答案:“比方说,一个人只有一块钱做生意,那就只有买进一块钱的货。赚了固然开心,万一蚀了也就算了。要知道适可而‘止’,才不至彷惶无主,从而身心镇‘定’,才不受邪恶念头侵袭,便可明心见性,思想宁‘静’,自然气定神闲,理得心‘安’,这时从容处事,更能周详考‘虑’,且可策划将来事业发展,自然成就可‘得’。”梁惠民先生听了以后感慨不已。
   

几乎在念书的同时,李兆基从6岁开始,就被父亲安排进家里的商铺头学习做生意。母亲本来有点担心儿子年纪太小,不能应付那些年长的伙计,但李兆基似乎是天生的生意人,没过多久就成了父亲的得力助手,而且聪明机智,拥有极好的心算能力。
   

在金铺行业,有一句“打金偷金、打银偷银”的俗语。李兆基进入店铺后,发现自己家的金铺也存在这个问题。他想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让父亲采取措施,但铸金匠又是奇缺的人才,得罪不起,因此而担心铸金匠离开后影响金铺的生意。进退两难中,他决定自己学习铸金技术,不再受制于人。
   

到12岁时,李兆基已熟练掌握了看金、化金、熔金的核心技术及知识,并很快出任天宝荣金铺的头柜,成为顺德无人不知的神童和黄金奇才,其鉴别黄金的眼光和炼制黄金的技术都令人称赞不已。他也从中明白一个道理:靠人不如靠己,当老板,要有过硬的本领才行。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的大洋纸买卖依然活跃,因为人们都认为它到光复之日仍能使用。也是这个原因,大家都只喜欢保留完整、平直和光洁的纸币,因为这样到光复之日才不至坏损。这样一来,残币、脏币在交易时的价值就下跌三到四成。因为家中同时兼营纸币买卖,所以,这个问题也引起李兆基的注意。之后,他从洗衣中得到灵感,发明出一个旧币换新颜的办法:将旧纸币泡在水里,用漂白粉洗去污渍,再涂上一层蛋白,使它变得硬朗,然后风干熨平。
   

此招生效后,李兆基开始反其道而行之,一般票号都拒收残币、脏币,他却专爱收购此种纸币。因为他以六至七折收来,悄悄清洁整理一翻后,却以十足价钱兑换了出去,不但赚到不低的利润,还额外得到做生意的道理:货物无论何时何地要畅销,就得要好好包装。
   

李介甫先生在广州湾也有生意,需要频频来往照应。看到儿子已能独掌大局之后,他干脆将顺德的两间店铺全都交给李兆基经营。15岁担当重任的李兆基也不负厚望,将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
   

日本战败后,货币极度贬值,虽然李兆基经营有方,将铺面管理得井井有条,但眼见市道江河日下,父亲还是希望他另谋他路,找寻更能施展才华的天地。
   

1948年,已经做了4年掌柜,得到充分磨练的李兆基,带着1000块钱只身去到一个他曾经有过多次停留、并从内心产生向往的地方:香港。虽然对于前途还是一片渺茫,但动荡岁月的货币大贬值,已让他对生意有了新的认识:实物比货币更为保值。
   

“亚洲股神”香港炼成
   

一九四八年,李兆基怀揣一千元钱,只身来到香港,躲避战乱。当时的香港中环文咸东街,足足有二三十间金铺银店,专营黄金买卖、外币找换、汇兑等生意,业务性质跟李介甫在顺德的永生银号没有分别。初抵香港,李兆基利用他熟悉货币兑换业务的优势,在几间银铺挂单,从事买卖外汇和黄金的生意。当时正值解放战争之时,不少内地财主跑到香港,外汇兑换业务及黄金买卖生意十分兴隆。李兆基与何贤等人合作,在这场黄金大战中大赚了一笔,为其后来事业的发展奠下第一块基石。五十年代初,李兆基又转行做五金生意和进出口贸易,生意十分顺手。然而,尽管钞票源源不断地赚进 ,李兆基的心里仍不踏实,广州的经历令他终身难忘,他决心另择生意行当。从过去的经验里,他今次选择了一个可靠的行当 —— 从事地产业。 后来李兆基回忆当年生活时曾说:“我七八岁时已常到父亲的铺头吃饭,自小对生意已耳濡目染,后来在银庄工作,令我深深体会到无论法币、伪币、金元券等,都可随着政治的变迁,在一夜之间变成废纸,令我领悟到持有实物才是保值的最佳办法。”于是,已过而立之年的李兆基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毅然选择了地产,走上了一条日后为他带来无量前途的实业之路。
   

一九五八年,李兆基和冯景禧、郭德胜等八人合股组成永业公司,开始涉足地产生意。公司开办后,他们推出“分层出售、十年分期付款”的方式,面向广大中下层市

顶部
桜木凛号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249
精华 0
积分 2410
帖子 575
威望 96
金钱 1244
贡献 4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0-12-1
状态 离线
,一改过去地产业经营方式,使得生意十分火爆,所建楼宇均销售一空。一九六三年,李兆基与冯、郭两人甩掉其他五位股东,另组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李兆基任董事局副主席兼公司总经理。三人联手,在地产界声名遐迩,博得“三剑客”之名。新鸿基公司看准香港经济起飞和人口急速增长的时机,大力兴建大型屋村和中小型住宅楼宇,发展得十分顺手。一九七二年新鸿基地产股票正式上市,合作了十余年的“三剑客”也于此时分手了。分手后,李兆基分得约值五千万港元的地盘和物业,他又用这些物业于一九七二年底和胡宝星合作,组建了“永泰建业有限公司”。胡宝星任董事局主席,李兆基为副主席。一九七三年初,恰值香港股市牛气冲天之时,李兆基趁机将永泰公司上市,每股一元的股票一下子涨至一元七角,李兆基大捞了一把。也是运数使然,就在李兆基大捞一把之后,香港股市随世界经济衰退而大崩盘,地产业也随之陷入低谷。李兆基此时手里握着巨额现金,他看准机会,大肆压价购进土地和旧楼。

    一九七五年,香港股市开始复苏。李兆基也在此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恒基兆业有限公司。股本1.5亿港元,地盘20个。公司成立之后,李兆基有意将恒基兆业上市。他选择了一个最便利的方法 —— 买壳上市。即收购一家小型上市公司,然后将之改造,以崭新面目上市。李兆基的目光瞄向他与人合股的永泰建业公司。他以物业换取了永泰一千九百万股的新股,成为最大股东,取代胡宝星出任永泰董事局主席。李兆基接手永泰后,他又将面向广大市民的经营方法注入永泰,使永泰发展良好,股价也随之上涨,由原先不足一元涨至一九七六年初的三到四元。在李兆基经营下,永泰生意蒸蒸日上,盈利迅速增长。至一九七九年,由于盈利增加一倍多,李兆基决定派送新股,这样永泰股数逾亿股,市值已达九亿多元,拥有二十余个楼盘。按香港法律规定,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私人不能拥有超过百分之七十五。李兆基在永泰已拥有百分之七十的股票,因此,他无意将永泰再扩大。他的目的,还是要将作为永泰总公司的恒基兆业早日直接上市。恒基兆业成立之初,仅有股本一点五亿元,楼盘二十个。但几年之后,它的地盘激增至逾百个。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要源源不断地取得足够的土地来建房决非易事。李兆基以其独到的眼光和方式来为自己增加土地储备。他采取的方法是收购旧楼,然后拆建出售。这些旧楼由于绝大部分在市区,故发展潜力十分惊人。李兆基长年在欧美的中文报刊上刊登广告,收购香港的旧楼。这一招,不仅方便了那些华侨,也使得李兆基在没有竞争对手下取得最优化的效益。在收购了一层旧楼后,他会想方设法陆续买下全楼,然后再逐渐买下周围楼宇,无声无息地扩充着。在收购后期时,即使价格较高,他也会毫不犹豫地买下。因为即使如此也比官地竞投合算。李兆基以工业化方式经营地产业。他将土地视为原料,楼宇为制成品。源源不断地收买土地和不断生产出成品,使恒基兆业博得港人口中的“楼字制造工厂”的名声。
    一九八一年六月,在香港股市的再一波狂潮中,李兆基成功地将恒基兆业推上市,一举集资十亿港币,充实了自己的实力。成功地渡过了八十年代初、中期香港地位未定时的低潮期。渡过了八十年代初中期的低潮,李兆基和他的恒基兆业又上一层楼。一九八八年,恒基兆业地产公司全面收购了永泰建业,将之改名为“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此同时,恒基发展又宣布发行十二亿新股。由于该公司拥有百分之二十八点七的香港小轮公司股权和百分之二十六点四的中华煤气股权,更显得实力雄厚。拥有恒基兆业地产和恒基兆业发展这两个实力雄厚公司的李兆基,也一举跃入香港十大富豪榜中。香港地产界权威人士在评判李兆基与李嘉诚、郭德胜、郑裕彤四人时,曾有这样的评语:长江实业雄才大略;新鸿基地产稳健有为;新世界发展勇气逼人;恒基兆业则眼光远大,先声夺人。
    至此,李兆基精心设计的收购、吞并战终于实现了完满的结局,李兆基通过完全吞并原来实力比他强的胡宝星,达到了利用别人发展自己的目的。而李兆基的借壳上市、以小博大的收购、吞并战术,至今仍成为股市收购战中的成功范例,成为香港的经济学教授的课堂上经常引用的着名例证。
    一九九三年二月,他与郑裕彤、何鸿燊以14.9亿港元收购加拿大Westcoast Peboleam公司。1994年8月,出售加拿大物业百福轩(总楼面要1.63万平方米),市值1.6亿美元。恒基地产于1992年大量投资大陆房地产,1993年6月止,在大陆供集团发展的地盘共有20个,总楼面积逾185.8万平方米,分布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其购入成本低于集团总资产10%。1993年下半年,恒基地产再分别购入广州及北京东城两幅地皮。李兆基原计划将这些大陆投资分拆上市,但未能成事,部分原因是恒基中国缺乏3年业绩,未符合上市规则,故此,恒基地产转而发行可换股债券(债券可兑换成日后上市的恒基中国股份),集资4.6亿美元。恒基与新鸿基地产、新世界发展联合投资65亿元人民币,投资武汉江滩填平工程、改造涡轮机厂、重型机厂、重建武汉中山路、武汉饭店;与九龙仓签意向书计划投资上海静安区商品房;又与新鸿基地产、新世界发展等组基金至少1亿美元投资武汉国企。
    内地改革开放后,李兆基就与胡应湘、冯景禧、郑裕彤等联袂投资广州中国大酒店。其后,更是大举投资内地,投资额达上百亿元。一九九六年元月,北京恒基中心封顶,该项目总投资达三十三亿元,建筑面积达二十八万余平方米,坐落于长安街上,成为京华又一美景。李兆基于一九九三年被国务院港澳办和新华社香港分社聘为港事顾问;一九九五年底又被聘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李兆基有三子两女。长子李家杰毕业于伦敦大学,现为恒基董事,参与公司发展与管理。

    经过多年发展的李兆基,现在已成为香港地产业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显要人物。他现在是香港恒基兆业地产及香港中华煤气公司主席,共计持有59.87%的恒基兆业、2.5%东亚银行、12%新鸿基公司、10%星洲新达城市发展的股份。此外,李兆基通过恒基兆业地产持有71.8%的恒基发展、29.7%中华煤气、32.6%油麻地小轮和25%广州洛溪新城的股份。1996年,恒基兆业地产总市值达1

顶部
桜木凛号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249
精华 0
积分 2410
帖子 575
威望 96
金钱 1244
贡献 4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0-12-1
状态 离线
123.30亿美元,资产总值为679.45亿港元,营业额111.71亿港元,在香港上市公司排名中位居前列。
    李兆基成功之道
    一、“小富由俭是至理名言,因为第一笔本钱最重要,有了它作为基石,才易于成功”。
    他进一步阐释:“做人最忌的是日赚日花,入不敷支,有了本钱,安定下来,失业时也不用旁徨。”这副本钱就来自勤俭,他奉劝年轻人赚到钱千万不要即时花光,而是要储下来。“所谓大富由天,绝不是听天由命,而是指顺应天时地利,绝对不可强求。财来有因果,有缘由,有机缘,也有福分。一旦明知不可为而为,勉强的后果早晚会招致失败。”他说:“‘不贫’、‘不富’者最有福,可以自得其乐。”
    二、止、定、静、安、虑、得
    李兆基总结《四书》中〈大学〉其中一段:“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而得出止、定、静、安、虑、得的“六字真言”,认为不论做事好,做生意好,投资也好,这六字真言都用得,只要按这六个字慢慢的想,一步一步的来,“便不会有大危险,做事便会有条理、层次。”
    李兆基少年读书时,便曾被老师梁惠民考他如何将这六字真言融会贯通在现实生活之上,当时李兆基的回答是:“譬如说,一个人如果只有一块钱做生意,那就只有买进一块钱的货。赚了固然开心,万一蚀了也就算了。要知道适可而『止』,才不至彷徨无主,从而身心镇『定』,才不受邪恶念头侵袭,明心见性,思想宁『静』,自然气定神闲,理得心『安』,这时从容处事,更能周详处事,更能周详考『虑』,且可策划将来事业发展,自然成就可『得』。”
    三、投资要精确计算回报
    李兆基认为,投资,最重要是精确计算回报,回报低就不做,回报高便值得研究,进行投资。李举例说,他所成立的教育基金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十多二十年投入的资金,培养了人才,生生不息,一个培养十个,成功人才回馈社会,十个再培养一百个,无穷无尽,便是最好的投资。
    赌钱就最不好,给人抽水,回报低,最终必输。又如买楼变了负资产,也是属于得不偿失的投资。

顶部
gct1022
秀才
Rank: 2



UID 988
精华 0
积分 2373
帖子 207
威望 0
金钱 8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0-14
状态 离线
李兆基和李嘉诚是什么关系?

顶部
夜行哥
秀才
Rank: 2


UID 1562
精华 0
积分 880
帖子 293
威望 7
金钱 328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2-4-24
状态 离线
赵钱孙李,李是百家姓中的大姓,而李姓对于香港来说,似乎又偏重了几分贵气,香港两大富豪,李嘉诚,李兆基,都姓李,而他们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李兆基的次子李家诚与李嘉诚重名,李嘉诚的次子又与李兆基的次子分别迎娶了著名的港星梁洛施和徐子淇。真正是剪不断理还乱。

顶部
tutgjz (吃洋芋长大)
秀才
Rank: 2



UID 509
精华 0
积分 2421
帖子 205
威望 0
金钱 16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4-29
来自 甘沟
状态 离线
有传言说李兆基和李嘉诚他们两个似乎是仇人,因为李嘉诚某次让李兆基亏了很多钱,所以李兆基明确表示和李嘉诚是仇人,连儿子都起名李家诚,应了香港人所说的打仔(打李嘉诚)。
 
李嘉诚“一方面向追访他的记者频频强调自己低调,一方面又透过不同形式不断接受传媒访问”。公司主动向传媒记者派发《传媒查询李嘉诚先生就李泽楷儿子出生之答问摘要》,透露李嘉诚在孩子出生前已知梁洛施怀了李家骨肉,重申一切低调。

顶部
一个人的舞台
秀才
Rank: 2


UID 948
精华 0
积分 1696
帖子 334
威望 8
金钱 108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21
状态 离线
拿分走人呵呵,楼下继续!

顶部
hexiaoyan
秀才
Rank: 2



UID 957
精华 0
积分 3072
帖子 253
威望 0
金钱 269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9-23
状态 离线
香港最有钱的两个富豪都姓李,一个叫李嘉诚,一个叫李兆基。

两人都拥有香港很多企业,控制着香港很多同市民生活有关的机构。

近年来,最风光且资产暴发得最快的,恐怕要数恒基地产(0012-HK)主席李兆基。因为他在短短的三年间,将500亿港元变成1700亿港元,成为"亚洲股神"。

已经是一个78岁的老人了,居然能"转行"做自己曾经最讨厌的股票,且获得巨大成功,的确不容易。

顶部
sisaiwosa
等待验证会员




UID 1771
精华 0
积分 1926
帖子 174
威望 0
金钱 2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2-10-10
状态 离线
演员李兆基和富豪李兆基是不是同一个人?

顶部
nangongyue
等待验证会员




UID 1720
精华 0
积分 2137
帖子 182
威望 0
金钱 145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2-9-17
状态 离线
不是,只是同名,可惜不同命。一个是拍电影的演员,演了很多电影的配角,后来还做导演等。一个是香港数一数二的房地产大富豪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3 01:2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4806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