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江苏如东11位赴会宁支教教师的感人故事
风蚕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0
精华 0
积分 3757
帖子 679
威望 106
金钱 245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7-25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14:59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江苏如东11位赴会宁支教教师的感人故事

【摘自中国教师报网站】

  背景

      2007年3月,在甘肃省省长徐守盛的提议下,在江苏如东、甘肃会宁两县县委、市政府的直接指导下,江苏如东 ——甘肃会宁缔结友好县,本着“平等协商、优势互补、广泛合作、共谋发展 ”的原则,开展了如东与会宁在经济贸易、农业建设、旅游开发、社会事业、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根据双方友好合作协议,按照“教育先行,经贸跟进”的思路,在“智力扶贫、教育移民”的战略思想指引下开展了两地教育合作项目,主要内容涉及六个方面:一是组织支教活动。如东选派优秀教师到会宁支教,每期支教两年。支教活动包括承担教学任务、指导教研活动、参与教学管理等。第一期11人于2007年3月赴会宁开展支教活动,在甘肃社会各界获得了广泛好评;二是培养骨干人才。会宁安排中小学校长赴如东挂职锻炼,选送部分教师到如东参加培训,每学期50人;三是援建希望学校。如东每年援助资金40万元,用于会宁建设希望学校等;四是开展职业培训扶贫。会宁每年选送一批初中毕业生到如东接受职业学历教育或短期职业培训,如东适当减免贫困学生学杂费。学生学业结束由如东安排就业。2007年3月,共招收会宁248名初中毕业生在如东接受三个月的短期职业培训,目前已安排在当地知名企业燕莎服饰、威德利电子、万誉服饰就业。会宁县主要领导实地考察了三家合作办学企业,他们对企业的生产、生活环境、员工待遇表示满意。今年暑期,计划招收500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到如东接受3年职业学历教育;五是开展学术交流。建立对口联络关系,交流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创新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5月,如东县教育局选派特级教师樊志瑾等4人赴会宁为班主任培训班和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班授课。6月,选派市学科带头人朱洁芬等6位教师给会宁县城4所学校近400位老师作公开教学。六是开展学生“手拉手”活动。通过书信、夏令营、捐赠文具、献爱心等方式,组织双方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架起东西部少年儿童之间友谊桥梁。6月,向会宁县教育局捐赠如东部分师生的首期爱心捐助10.4万元。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如东县实验中学、如东县实验小学、掘港双语小学等学校的部分老师、学生捐款8多万元。如东组织部分中小学生参观会宁学校,走访贫困学生家庭,这些孩子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买了学习用品捐给会宁贫困学生,如东高级中学30多名党员教师踏进会宁三中校园,带去党员教师们3万多元捐款和对100名特困学生的真情问候。6月,如东县实验小学等5所学校分别与会宁县东关小学等10多所学校结为友好学校,签订“手拉手”合作协议。

      11位支教教师在会宁的主要活动

      3月,如东县11位优秀教师分别被派往枝阳中学、会师中学、东关小学、北关小学,分别担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工作,一学期来,他们取得了较好教学成绩,有部分班级跃居为年级甚至城区第一。支教教师积极协助所在学校开展各种教学研究活动,先后开设教育教学管理、学生指导、家庭教育辅导等方面的讲座24场。曹林华老师在白银市高中校长、中心初中、中心小学校长共400多人的会议上作专题讲座,解读如东教育现象和管理经验,引起积极反响。他们还积极参与竞赛课和公开课指导,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听推门课、随堂课200多节,每次听课后,能真诚地提出改进课堂教学的建议,以课改的理念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还主动向会宁老师开放自己的课堂,接受会宁老师听课逾1000人次。唐静、周小军、缪林、顾亚琴等老师为来校参观的青海省教育考察团、通渭县的同行们作了公开教学展示。支教期间,他们充分利用网络博客的方式,与更多的老师切磋交流。3个多月以来,共撰写博客500多篇,近100万字。这些文章大部分发表在如东教育网、会宁教育网等网站上,南通教育网对支教博客作了专题链接,相关教育网站作了转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支教期间,11位老师分别挂职4所学校副校长、学校中层等职务。都能以会宁第一人称的姿态、主人翁的姿态,努力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他们主动参与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向会宁学校推介如东的精致管理、有效教学等方面的经验。他们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策划组织工作,倡导学校大文科环境建设、“书香校园”行动和“文明校园”行动等,为支教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支教感人故事
      11位教师在会宁支教期间,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赢得了会宁师生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小故事感人肺腑。

[ 本帖最后由 风蚕 于 2011-7-1 15:00 编辑 ]

顶部
风蚕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0
精华 0
积分 3757
帖子 679
威望 106
金钱 245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7-25
状态 离线
曹林华:抱病支教的领队

      领队曹林华患有胃溃疡和胆结石,来会宁后,因不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病情加重。每次吃完饭后,消化不良,肚子都会折腾一番,要么饱胀,要么腹痛。刚来会宁,他应邀做过一次讲座,专门介绍如东教育的现象,引起了会宁同行浓厚的兴趣。
     
    后来,他又应邀在白银市中小学校长研修班介绍了如东教育精致管理和有效教学的方法,又为会宁各个乡镇教师做了巡回讲座,给会宁教育很好的启发,受到热烈的欢迎。可会宁同行可能并不知情,这一次次三个多小时的精彩的报告,为了顺利的做完长时间的讲座,每次报告前,他总是先吃药,后吃少量的饭。有一次报告前一天下午,突然停电,可报告稿的幻灯片没有保存,全部丢失。到晚上九点多钟,电才姗姗来迟,曹校长从头做起,做好了幻灯片,保证第二天报告顺利进行,这时已是凌晨三点多了。曹校长就是这样,以自己的无声的行动感召着支教老师敬业爱业,同时,也感动了会宁的教育同行。

顶部
风蚕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0
精华 0
积分 3757
帖子 679
威望 106
金钱 245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7-25
状态 离线
邢一平:两次选择,情系甘肃无悔

      邢一平老师的孩子面临高考,需要老爸的辅导,在孩子高考最需要父亲支持的时刻,他没有返回如东,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在会宁,他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引起了许多人盈眶热泪——“亲爱的儿子:今天是6月2日,再过4天你就要进高考考场,可是爸爸却在千里之外的会宁,爸爸对不起你,不能亲自送你进考场,只得借助书信来表达对你的祝福。

    儿子,在这考前几天里,希望你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亲爱的儿子,爸爸始终认为你是最优秀的。爸爸相信你的实力,相信你肯定不会让关爱你的亲人和老师失望的。正如你自己所说的,在高考中定会一飞冲天的。爸爸在会宁遥祝儿子考运顺畅、金榜题名。……“

    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溢于言表,令人动容。他说;“我这里有九十多名孩子需要我,你们应该能理解我。”孩子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爱人独自担当起照顾孩子的责任,孩子高考揭晓后,他又主动要求孩子报考兰州交大,他说:“我们父子俩,同在西部,共同勉励。”

顶部
风蚕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0
精华 0
积分 3757
帖子 679
威望 106
金钱 245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7-25
状态 离线
傅贵成:在支教需要与妻子手术两难中的选择

      傅贵成老师是如东赴会宁派出支部的党支部书记,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大家带了个好头。

    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大大小小的讲座、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辅导、学校的日常管理等等,琐碎繁杂的事务使他像一个上足了发条的机器始终不停地运转着,可他却总是笑嘻嘻的精神饱满地迎接着一次又一次面临的挑战。面对他意气风发的笑容又有谁知道在他内心常常涌起的担忧。他的妻子身体一直不好,五一前后,在医院检查时又发现患有多种疾病,医生建议立即手术,可是想到会宁的工作,想到那些等待着他回去上课的会宁孩子,他为难了。妻子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为了不让他有后顾之忧,坚决不同意手术,妻子说:“你的心有多大,你的人生舞台就有多大,如今,你的舞台在会宁,我希望你能做出一番成绩。”在妻子的一再坚持下,手术一拖再拖,他无奈又踏上了西去的征途,直至临近暑假,忙完了手头所有的工作,这才陪着爱人急匆匆地赶赴上海医院。

顶部
风蚕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0
精华 0
积分 3757
帖子 679
威望 106
金钱 245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7-25
状态 离线
冯克军:教学笔耕两不误

      冯克军老师上有年逾古稀的老母,下有面临中考的孩子,爱人下岗在家,但他义无反顾,服从组织的安排,毅然决然登上西去的列车。西部干燥火辣的气候,有时漫天肆虐的风沙,让他单薄的身体很不适应。立夏过后一段时间,嘴皮开裂,火燎燎的疼,上下唇肿得红红的,下唇的皮竟烧得发了紫黑,起了血痂,开口讲话十分困难。有一节课,他给学生们上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范读完后,下巴好像有什么流下来,用手一摸,大吃一惊,原来竟然渗出了殷红的血!是他不注意,过分的投入,忘情的朗读,居然忘掉了嘴伤,嘴唇又裂开了一个口子!同学们吃惊的望着,他赶紧转过头,一边板书,一边从兜里掏出纸,轻轻地拭去血渍……一会儿,他转过身来,面对同学,同学们默默注视着,只看见有几个学生在低头拭泪……他无言,理了理思绪,顾不上嘴裂的疼痛,继续上课!

       那些天,从会宁常书记贾县长到他任教的枝阳中学的领导老师,都给予了真切的关怀和慰问,让他倍感温暖温馨,他也以自己出色的工作成绩回报西部教育。教学之余,还每天撰写教育博客,一天不拉,真实详尽的介绍了11位老师在甘肃会宁支教的情况,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西部教育,关注西部人的生存情况。20多万字的日记倾注了他对祖国大西北炽热的情怀!

顶部
风蚕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0
精华 0
积分 3757
帖子 679
威望 106
金钱 245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7-25
状态 离线
张建华:爱心使者

      “十年学程汗湿路,三秋饥肠泪洗书。多病高堂煮命饭,白发慈尊送雪谷。”这是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在他的诗集《抱清吟》诗集中所写的读书苦。读书苦,这一点在会宁表现得尤为突出。会宁地瘠民贫,资源匮乏,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但就是这样一个贫困县,却是全国有名的状元县。

      当我再一次翻开《报道〈高考状元县〉——解读神奇的会宁现象》,我的泪水还是再一次濡湿了我的双眼。就让我们再来看一看会宁的家长,会宁的孩子吧……

       这是张建华老师《我眼中的会宁》中的一段文字。

      在潜心教学、提高质量的同时,张建华老师对会宁的贫困孩子倾注了满腔爱心。先后组织东关小学402中队、609中队与如东实验小学403中队、605中队开展了“一帮一”书信交往活动;组织如东120多名师生,对会宁县的中川乡高陵小学、太平乡中心小学、侯川乡下川小学等8所学校的100多名贫苦生实施“大手拉小手”一对一资助,两次共资助25000多元;还设法联系了“上海赛能石油管道特种涂料有限公司”唐志斌经理,每年资助贫困生小张慧1200元,到初中、高中再增加,直至张慧学业结束。那几天,正赶上会宁下喜雨。会宁一下雨,道路泥泞山路崎岖,到山区路滑很危险,尽管这样,他还是先后到几所学校送捐助款,滋润了西部面临辍学儿童的心田。张建华老师就是这样用燃烧的激情和默默的奉献,谱写了一曲爱的颂歌。爱就一个字,很简单;可这种爱又是那么的耐人品读。支教生活的三个月,融入了张老师对教育、对会宁孩子的太多的汗与泪、太多的情和意、太多的期盼、太多的不舍,却将幸福和欢乐洒在了会宁孩子们的心田!

      张建华老师任教609班数学,由于是小学最后一学期,大部分是复习课,比较枯燥无味。因此,他适度引入了一些课外知识,如趣味数学、经典数学题,以及介绍东部民俗文化等,还注意尽量不布置定量的家庭作业,这样一来,较好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上课之余,他还主动与学生沟通,走访学生家长。高度的责任心和得法的教育让张老师三个月的支教生活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期中考试列年级第二,几次周考均居前列。期末全县统考,各项统计指数列县城4所学校的22个班之首。

顶部
风蚕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0
精华 0
积分 3757
帖子 679
威望 106
金钱 245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7-25
状态 离线
缪林:在“等待”中创造奇迹

       缪林老师担任两班的数学教学,而且每班有90多名孩子,工作量很大,但是他仍然坚持上好每一堂课,批改每一份作业,同行评价他说:“缪老师虽然言语不多,但他以自己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们,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支教老师勤勉的工作态度。

       会宁有许多老师原来一直把完成每堂课的任务,作为神圣而不可更改的使命,但在听了缪老师的课之后,深感有必要重新理解。

       缪林老师最初的课堂,让听课老师也感到吃力:提出的问题往往连一个举手回答的学生都没有。可他并不急于给学生答案,而是反复引导,直到学生回答为止。课后的研讨,他总是强调要“等待”,直到学生回答为止。“等待”“等待”,那教学任务何时完成呢?但在隔了几周后再听缪林老师的课时,奇迹出现了。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没有了,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积极回答,即使有回答错误的,别的同学马上分析其错误原因。噢,“等待”原来是这样的结果啊!   

       会师中学的老师在《“等待”的奇迹》一文中发出这样的感言:一节课确实应该让学生学有所得,但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讲授,表面上任务似乎完成了。但细细思量,它不符合新课改的“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才是新课程倡导的教法。“等待”的结果是养成了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的习惯,在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前提下,更让学生学会了学习。这是事关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工程。缪老师不愧是教学的高手,我们真服了!

顶部
风蚕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0
精华 0
积分 3757
帖子 679
威望 106
金钱 245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7-25
状态 离线
曹爱华:乐做校园“笼中鸟”

曹爱华老师做了一次“笼中鸟”。

      一天下午5:00-5:40是数学自习。由于上午的数学课评讲了昨天的作业,下午这节课就按计划进课。到了下课时间,还有近二十名学生没能完成课堂作业。考虑到明天上午第一节课就有课,如果今天不做完,明天早上来批改可能来不及,再加上这些学生相对而言,基础稍差,也正好利用一些时间给他们个别辅导辅导,于是就要求这些学生把作业做完再回家。

      也就二十分钟时间吧,先辅导完的学生下楼后又上来了,说:“我们被锁在楼里了!”怎么回事?一问学生才知道,会宁这边每个班放学都很及时的,5:40放学后,一般十多分钟,全校学生就离校回家了,北关小学教学楼的前后门就得锁上。因为他刚到这边,不知这些情况,仍以习惯性的思路来处理,所以就与这后辅导完的八、九个学生,成了一群“笼中鸟”。

      当然“笼中鸟”没过半小时就恢复了自由,当时的焦急无助的“笼中鸟”的味道变为后来有趣而美好的回忆。在会宁,曹老师觉得所有滋味都是那样甜蜜美好!

顶部
风蚕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0
精华 0
积分 3757
帖子 679
威望 106
金钱 245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7-25
状态 离线
唐静:会宁小朋友喜爱的“甜”老师

      在东关小学任教的唐静老师,家长们都亲切地称呼她是“甜”老师,她那恬静的笑容温暖了众多的“小调皮”。短短几天时间,孩子们就爱上了她的课,以至于下课后都围着她,直至把她送回办公室。

      一个家长在家作联系本中写道:

      孩子回来说:“妈妈,将来长大了,我要考什么大学,你知道吗?”我说:“我不知道,你告诉我吧。”孩子竟说:“将来我要考江苏大学,我要到唐老师的家乡去。”孩子可喜欢你了,喜欢上你的课,看到他的点滴进步,为有你这样的老师而欣慰。

      有一次,她生病去医院输水,孩子们看不到她了,各个急得要命,一放学就去医院找,没找到的就相约着去她宿舍,有个孩子因为没找到,回家哭了,晚上还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祝她早日康复。

      她爱孩子喜欢孩子,身为在会宁的如东人,在会宁期间为东西部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东关小学和掘港双语小学结为友好学校,304班403结为友谊中队,并开展了“同在蓝天下,共读一本书”活动;暑假协助掘港双语小学开展了“走进会宁红色之旅”夏令营活动,走访了东关、西关、党岘、中湾等小学,友好牵手、捐助贫苦等等,促进了两地孩子之间的友谊。

顶部
风蚕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90
精华 0
积分 3757
帖子 679
威望 106
金钱 245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7-25
状态 离线
周小军:教好书更重育人

      周小军老师的孩子才二十个月,是多么需要父亲的照顾啊,但是他为大家舍小家,毅然服从教育局的安排,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西部支教之路。一到校他就抛开一切杂念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去。他深入班级认真指导做操,弯腰捡起教室里同学们不经意丢下的小纸片,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的和学生谈心。短短几个月时间,班级班风迅速转变,由原先的差班一跃成为月优秀班级。在他的建议下,学校结合家庭教育将如东的五学会(学会说话、学会走路、学会吃饭、学会感恩、学会爱护大自然)拓展成“八学会”(学会说话、学会走路、学会吃饭、学会做操、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感恩、学会爱护大自然)利用家长会、班会和课堂教学等教学阵地,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学校呈现出新的精神风貌。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8 05:04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7916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