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一个让人感到神奇的教育现象
huining
秀才
Rank: 2



UID 982
精华 1
积分 1603
帖子 404
威望 117
金钱 52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0-11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16:3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一个让人感到神奇的教育现象

来源:http://blog.163.com/liu_2816/blog/static/847878182010111341259810/

一个让人感到神奇的教育现象

到了会宁,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说辞:全国教育有三架马车-----东有江苏的如东、西有甘肃的会宁、中有湖北的黄岗。会宁隶属于甘肃省白银市,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接地带,梁峁起伏、沟壑纵横,会宁县城就是建立在这沟壑之间的一块平地之上。其主城区东西仅一千米左右、南北也不超过4千米。而会宁实验中学便位于县城最北端,说是县城学校,离县城中心地段其实也有约六七里的路程。而在面积不大的县城中央还有两所知名老校------枝阳中学、会师中学,有了这两所学校在前,按理说离县城那么远的一个新学校应该不会再有它存在的价值,或是干脆就招不到好的生源。然而在成立仅三年后,该校却以当时最差的生源,获得了2010年中考全县初中综合测评第二的好成绩;在2010年新生招生工作中,如潮般的学生从会宁县四面八方涌来,有本城区的、有离县城数百里之远的乡下的、有外县的,这种场景一下子让学校领导懵了,这可怎么办?别说会宁,全国各地对招生都有明确的政策要求,学校立即组织所有力量苦口婆心地做通学生及家长工作。

一所新学校、一所远离县城中心区的学校,成立仅三年,便取得如此成绩、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对其成绩,我们简称为“实验中学现象”,个中原因耐人寻味。虽然“实验中学现象”其实应该是会宁教育发展的缩影。因为在会宁还有着许许多多像实验中学这样的学校,会宁一中、二中……五中,就初中全县就有50所,他们在素质教育的大舞台上展现着各自的功夫。但实验中学发展之快确实令人惊奇,使人难以捉摸。不过学校刘琦校长的一席话:“我们不与县城其它学校争,也不与乡镇的农村学校比,立足“实验”二字,走自己特色办学之路,拿自己的今天与昨天比。”多多少少让人能感悟到一点什么,每天看着办公室里的那帮专心备课与教室里激情四射的老师们。你会感叹,原来神话的创造竟是他们。

一帮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

会宁实验中学老师的来源大致有二个方面:一是各院校毕业的学生;二是从全县各乡镇通过考试选调上来的年轻教师。正是这帮整体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的年轻人,默默无闻、不显山不露水,用自己的汗水与勤奋、辛勤耕耘,实现着自己青春的理想与学校的辉煌,真可谓潜心学问好楷模、纯粹为人好示范、辛勤耕耘结硕果。在与我办公室紧邻的理化生办公室,有这样几位与我接触较多的年青人:薛荣斌、王丽红、刘学仁、陈国荣等老师,他们是实验中学近一百名教师的缩影,他们以校为家,担任班主任期间,因为要管理一些不回家吃饭的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他们常常是一学期如一日地,晚饭就在学校食堂将就吃一下。学校刚刚成立,一切均在起步当中,说是有一食堂,其实就只一口小锅而已,只能提供一点简单、数量不多的,如面条之类的食品,且只有晚上能供应一点,早餐只能是面饼加榨菜,籍以提供给师生以充饥。然而,正是如此简单的生活、如此优秀的年青人们却铸就了学校的辉煌、学生们的明天,他们给你的印象其实只有四个字。

    印象------敬业 奉献

“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有心”再加上“认真”二字,在我们教育人身上体现出来,便是敬业,能把敬业当作一种习惯,那便是奉献!在会宁实验中学,老师们工作的氛围会让你有如置身于如东之感。如东教育人那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特别能协作的精神在学校的每一个教研组、每一个办公室、每一个老师的身上都有体现。上至校长,下到普通教师,敬业、奉献是他们的本分。在学校,任何时候你都不会找到一个闲人,每人分工科学而细致,在每个班大约七八十人的学校里,平均每个教师都有两到三个班的工作量。学校老师王诚,上学期既担任学校办公室主任、又兼九(5)班班主任,同时还有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其实在学校像王诚这样的老师数不胜数。年级负责人不管是在毕业班,还是在非毕业班,每天早晨都是第一批到校,与值周老师一起在学校大门处等待学生进校;放晚学时,同样会出现在学校大门口维持学生放学秩序,等最后一名学生离校。在他们的办公室,如同会宁其它老师一样,常常会有相似的摆设:一张床、一只小电炉、一张小台几,上面放着几张大饼。每天早晨,他们会坐在电炉边,搞上一只小茶缸,放上满满一缸茶叶、几只红枣、倒些水,便开始熬那所谓能提神的“罐罐茶”,然后美滋滋地呷上几口,如果味道太苦,可以加上一些冰糖,同时咬上一块大饼,那便是他们全部的早餐。曾经有一阵子,在对门教导处和卫国主任的帮助下,我也学会了熬那“罐罐茶”,并亲自喝过几天,神是提了,不过连续的那几个晚上,凌晨2点之前从来都没睡过,至今,我再也不敢尝试那西部的美味了。苦涩的“罐罐茶”、简陋的办公条件、一般化的待遇、超负荷的工作量,正是这帮人,以自己苦教、乐教的精神在建设着会宁教育的明天。

为了对会宁实验中学现象进行很好的解读,我结合江苏如东的相应做法,对会宁实验中学成绩的取得进行简要概括为“一二三四”,并剖析如下:

一张网展现管理之精致

经常在会宁农村学校看到这样一句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如东教育人的做事风格,被会宁人运用发挥到淋漓尽致。学校工作,不管是教学、还是老师、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或是后勤管理、学校常规等方面,都安排专线、专人检查,有时间、有地点、有任务,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在实践中形成了“八线七查四通报”的网状管理机制。具体落实为每天的七项检查内容,分别为:晨读、两操、纪律、学习、卫生、课外活动、安全。分别由三个部门或组织完成检查与督促:一是值周组的检查、二是教导处对教师课堂的检查、三是政教处对学生常规的检查记载,对检查结果分内容与性质进行日、周、月与年通报。如值周记录,为了能准确、实时、规范地对值周的情况进行记载,特设计记载簿每套二本,分属值周领导甲、乙;值周老师甲、乙、丙进行记载,对值周人员进行不同的任务分解,以及值周工作要求。如教师丙,为一女教师,负责各项卫生检查,包括车辆摆放、校园内零食情况、以及一日三次到校门口及马路口疏导学生安全出入等内容。值周考核时将两操、自习、卫生、纪律及其它四项量化成各项指标分额,届时值周老师可以参照标准打分,尽量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提高检查评价的公平与公正性。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学校对上周值周情况进行通报、发放三旗,并进行本周工作安排,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双语演讲。

如东县教育局唐国均局长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是大事,成在小事》。其文章中指出:“我们的教育,哪一件事不在小事之中?文明校园就在于厕所清洁,墙无足印,地无纸屑,就在于师生的微笑,在于就餐时的排队,在于交往之间的互谅,在于会意和谐、默契而动的课堂。课程改革就在于不同的备课形式,不同的角色转换,不同的训练方式。学校特色可能就在于一首歌,一个操,一座建筑,一个创意活动的延续。”学校工作检查时要保证一时地面无片纸、墙面无脚印、校园无追蹴现象很容易,难的是正常做到。而这所学校却持之以恒地做到了,以“学校常规管理”为抓手,着重学生习惯的培养;重视教风、学风、校风的建设,狠抓教学质量与教学比效率。将教育这一大事从一件件小事认真做起、做到位,习惯一旦养成,“三风”一旦形成,那也就达到了“无为而治”的境界。

二个关系体现学校之和谐

“学校可以没有一流的教师,但不能没有一流的团队”。在学校,所有领导均率先沉于教学第一线,不是亲自上课,就是进课堂;党支部在全校举行“比工作看谁能力强,赛教学看谁水平高”的大比武活动,要求所有党员干部在工作岗位能独当一面;所有党员教师要成为教学的骨干力量、师德标兵;所有党员干部均与一个教研组、至少五名学生结对帮扶;每一名党员教师与一位青年教师、至少五名学生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领导及党员的带领之下,所有教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负责、密切协作,工作积极、主动,并掀起了一股学、比、赶、超的热潮,大家有事一起商量、有课一起磨、有教学问题一起研讨,所有人都深知: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团队的支撑,今天我以学校为家,明天学校以我为荣。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友好型、学习型、求实型、创新型、廉洁型品牌团队的创建。

西部农村虽然条件艰苦,但普遍田地较多,而且家庭子女也普遍较多,所要他们花在培养孩子身上的精力也就可想而知,虽深知读书之重要,但教育方式方法单一,难免会有打骂等简单教育现象的发生,这种现象的蔓延在不经意间也会扩散到少数学校。在会宁,一所中心初中的在校生一二千人属正常现象,而且班额都在八十人左右,老师的工作量可想而知,难免也会有少数简单教育方式的出现。而在会宁实验中学,却很少会有学生被老师罚站在外,特别是打骂等粗暴现象的发生,师生之间的和谐已成为一道风景线。这种和谐在课堂上的体现尤为明显,最终蒂结为教学的辉煌成果。老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那种单纯的师生关系,课后,他们间的交流倒像是朋友与兄弟之间的交往,所有老师都深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与保障。他们早已把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作为一种习惯,在2010年11月份会宁举行的优质课竞赛中,叶俊红老师在外校借班上课前,早早来到教室与学生沟通:“同学们好,很高兴在上次的优质课竞赛预赛中,咱们班的同学与我配合默契,让老师取得了片区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也说明你们至少也是片区第一;今天的复赛让我们再次相聚,老师很想成为全县第一流的教师,同学们想不想借助于这次的比赛,成为全县第一流的学生呢?(学生:想)好,那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最后,叶老师真的取得了全县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课后与叶老师闲聊时,她告诉我,与学生的交流,没有刻意,这是我的习惯,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我们的任务就是激发、唤醒与鼓励,课堂是学生的,不是我的。多么朴实且真实的语言,却道出了师生之间的和谐。

三条腿走出教研之真谛  

1、集体备课 扎扎实实 合作大于独行 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面对着新课程的冲击,我们缺少的不是教育教学的理念,而是理念与实践完美结合的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研究性活动,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补短。我们知道小组合作学习,其中一点就是利用了组内学生个体发展能力的差异这一资源,让学生之间,通过交流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样的,我们教师之间由于教龄的不同、业务水平、学科专长与教学经验等都各不相同,通过集体备课、通过同组内教师间的交流,恰恰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弥补老师个人在教学与思维上的不足,从而达到个体与整体的共同提高。

其实在多年前,如东县教育局提出了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结合实践,又提出了集体备课的四个环节,此后便不断地对此四环节加以完善与补充,要求所有老师做到“形成合力,协同攻关,众人划浆,共创辉煌”,追求“水涨船高”的境界,而不是“水落石出”式的单兵作战。《会宁县实验中学集体备课专用纸》表格的出现,正是如东会宁教育交流的结晶之一、正是集体的智慧与教学实践结合的产物之一,它着重强调了二次、三次备课的落实与教后反思工作的进行,为学校教研上台阶迈出了实实在在的一步。

2、教学研讨 形式多样 研究大于经验 实现教学工作的高效性

去年各教研组从研究教材入手,不断地对教材的知识编排、讲授顺序、能力的深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各组还相继发现了许多教材方面的问题。如语文组,在王诚老师的带领之下,在发现北师大版教材的问题后,写成专业论文公开发表在2009年《甘肃教育》杂志;化学组在我的牵头下,发现科粤版教材在知识链接、编排顺序、争议性知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若干处,并发表在《中学教学参考》杂志。其实不单实验中学,枝阳中学老师在教研中就将北师大版教材的问题编成一本近200页的册子,在北师大组织的教材培训中,得到了专家领导的赞扬与认同。据统计,实验中学仅2009、2010两年时间,学校老师发表的高等级教学论文就有36篇之多;已通过鉴定的省级课题两个,明年待结题国家级课题一个。通过研讨,使教师们具备了研究的基本素质;通过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逐步实现了教师们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使我们的教师在反思、研讨中成长。

去年,如东县教育局针对广大如东教师的专业成长及学校教研也曾提出相关要求,如教师可以从教育教学一线来选题,进行小课题研究,从研究结合课堂教学,切口小、用人少、容易搞、有实效的小课题入手,研究实践中碰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以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式进行,边研究问题边改进教学、边开展研究边网络展示(在网络上展示发布),在取得一定成果并产生影响后,再由县教科室予以推荐。

3、培训竞赛 骨干引领 促动大于摸索 推动教师成长的有效性

实践证明,教师的成长与学校的成长与发展是分不开的,而且是以一个正比函数的关系推动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素质的提升。鲶鱼效应告诉我们,激励手段的运用可以使一潭死水复活、人的惰性得到改变;骨干教师的引领与导向不容小视,它可使学校成为一个学习化的校园,建立与激发教师的内驱力,开发其潜能,促进其自我发展的能力,让典型带动每个老师都走上良性的专业发展轨道上来,在去年学校的“青蓝工程”中,结对的教师就有数十人之多;“快马尚需好鞭”,人都是被逼出来的,近年来,学校通过压担子、青年教师的亮相课、过关课、比武课、学校师徒挑战赛、县市优质课竞赛等形式促进教师在“课堂中拼搏”、在“引领中进步”、在“挑战中成长”。在2009、2010两年中,全校共有51人次在县市优质课竞赛中获奖。

在如东,为了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自去年以来,由县局教科室发起了一场“课堂观察”行动。根据教学需要,确定课堂观察主题,落实观察对象、人员分工、信息记录方式等,通过对师生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获取相关信息,课后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形成简洁的课堂观察报告。以期促进教师个人理念上的进步、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上的变革。依托“黄海潮”教研活动同课异构,组织全组、全校、全校教师观摩、评课、比较、总结,同时聘请专家点评,在有效、高效的标杆下,择优选择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常态下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条线共创教育之明天

学校任务之根本在于对师生的教育与管理。师生在学校能快乐、主动学到所需的知识与能力,我想这是大家对学校最起码与最根本的要求,为此学校组织建立了党团组织温暖线、学校书香读书线、活动比赛创新线、家校互动关怀线四条线,联合家庭与社会,共同创造教育之明天。

在此,我将学校九大工程之首-----书香校园的建设,进行简要介绍。学校信托读书社的成立,开展“读经典书,写规范字”活动,组织师生品读经典作品、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要求教师每年读20~30本经典书,学生每年读5~10本经典书。教师每天笔耕千字文、学生每天笔耕五百字;每年上半年“校园诗歌节”、“师生书画展”,下半年举行“新经典诵读朗诵会、演讲会”,从而激发全校师生“ 笔耕墨香、诵读经典、展示风采、感悟人生”的热情,努力创造诗意书香校园。为师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学校依托全县体育、音乐、美术教研基地的作用,建设艺术校园,通过活动比赛与创新活动,成立体育、音乐、美术各种兴趣小组,开发学生的各种艺术潜能,努力做到每人懂一样乐器或人人会独唱歌曲、会表演节目,培养具有个性发展的学生。学校的英语教学在会宁地区,可以称得上特色教学,利用学校英语基地的作用,大胆进行英语课堂改革与实践、英语教学研究,开展了国旗下的双语演讲、英语专题讲座、英语书屋、英语广角、校园英语歌曲、英语作文英语日记等活动,把重点放在英语阅读和英语会话上,着力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表达和交际能力,得到了家长与社会的一致好评。

顶部
l蓝蝶之觞 (一米阳光)
秀才
Rank: 2



UID 1060
精华 0
积分 2708
帖子 223
威望 1
金钱 26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2-20
状态 离线
我帮你 喝喝  

顶部
minghang0315
秀才
Rank: 2



UID 1228
精华 0
积分 3060
帖子 246
威望 0
金钱 36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1-16
状态 离线
不错啊! 一个字牛啊!  

顶部
微笑任可
秀才
Rank: 2


UID 525
精华 0
积分 2923
帖子 245
威望 8
金钱 30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5-9
状态 离线
帮你顶,人还是厚道点好  

顶部
秦净 (秦净)
秀才
Rank: 2


UID 613
精华 0
积分 2525
帖子 217
威望 0
金钱 128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8-19
来自 陕西 西安
状态 离线
越办越好~~~~~~~~~`  

顶部
老百姓
秀才
Rank: 2



UID 1637
精华 0
积分 1216
帖子 178
威望 0
金钱 268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2-7-17
状态 离线
初来乍到,请多多关照。。。  

顶部
乡音未改
秀才
Rank: 2



UID 1241
精华 0
积分 2649
帖子 231
威望 1
金钱 10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2-25
状态 离线
呵呵,找个机会...  

顶部
shyxl123
等待验证会员




UID 1556
精华 0
积分 2118
帖子 192
威望 0
金钱 6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2-4-20
状态 离线
顶你一下,好贴要顶!  

顶部
三毛
秀才
Rank: 2



UID 2820
精华 0
积分 1248
帖子 106
威望 0
金钱 8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顶下再看  

顶部
流氓の天堂
秀才
Rank: 2



UID 2986
精华 0
积分 1904
帖子 142
威望 0
金钱 34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哈哈,看的人少,回一下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7 05:4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67595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