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贾平凹:《秦腔》掏空了我
丁香花
进士
Rank: 4


进步奖1 举人勋章
UID 97
精华 2
积分 4140
帖子 1048
威望 322
金钱 1619
贡献 3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7-30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1-7-4 13:45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贾平凹:《秦腔》掏空了我

来源:左岸

      中国人名字中取“凹”者十分罕见,故贾平凹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有些怪诞。偏偏他又是个“怪才”,外貌上平淡无奇甚至土里土气,在城里生活多年仍乡音不变习性不改,骨子里仍是个淳朴憨厚的农民;另一方面,他又出奇地“内秀”,不仅长篇小说一部接一部,文笔细腻质朴,思想震聋发聩,且多才多艺,在书画和收藏领域均有涉猎,在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三秦大地,堪为首屈一指的大才子。



      大红的底色上,“秦腔”两个大字顶天立地格外抢眼,点缀其间的陕西民间剪纸和一方篆刻,突显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这便是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的封面,热烈,简朴,大气,与它所“包装”的内容同样精彩、同样震撼。

      巧的是,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公布时,记者正在西安采访冯骥才首次陕西之行。贾平凹的《秦腔》获奖成为当地文坛一件盛事,各大媒体追踪报道不惜版面,领导机关也为两位文坛大家设宴,欢迎、庆功“一锅烩”,一时好不热闹。

      获奖后的贾平凹可谓春风得意,一件深蓝色衬衣,外套一件浅灰色休闲西装,稀疏的头发也细心打理了一下,质朴中平添了几分潇洒。

      前些年里,可能因为《废都》出版后,读者见仁见智褒贬不一,并一度遭到“封杀”的经历,使平凹心理上有些压抑,所以《秦腔》获奖后,平凹的第一反应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天气好,心情也好,先是到父母遗像前焚香默告,又跑到街上吃了顿羊肉泡馍。接下来的几日里,他的手机便被一波波祝贺声浪所淹没。平凹心想,怎么也得回复一下,说声谢谢呀,于是忙不迭地一次次回复短信,连头也抬不起来了。

      当平凹终于闲下时,记者好奇地问他,您在西安生活了多年,怎么又想起创作农村题材的《秦腔》了呢?

      不擅言谈的平凹操着一口浓重的陕西话说:“我常回农村,从未与家乡断了联系……”

      自称“我是农民”的平凹,曾长期居住和生活在陕西商洛地区,他的许多小说皆以商洛为背景,如长篇小说《商州》等,却很少写到他家乡的那个镇子——棣花村。“在棣花村的19年生活,给我的人生记忆特别深刻。虽然以后住在城市,但下乡采风、体验生活,我都会跑回老家。对故乡发生的任何事情,我自我感觉非常熟悉和了解,因为那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谈到写作《秦腔》的动因,平凹说,他的老家棣花村没有矿藏,没有工业,世世代代依赖土地生存。在有限的土地极度发挥了潜力后,粮食产量不再提高,而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成本及各种税费迅速上涨,农民像一只风中的鸡,羽毛翻皱,脚步趔趄,他们无法守住土地,却不知在何处落足。

      创作《秦腔》的过程特别艰苦。他伏案写作了一年零九个月,第一稿完成后不满意,又推翻重来,前后写了四稿50多万字。《秦腔》终于脱稿时,他对出版社编辑说了一句话:以后可能很少再写长篇了,因为他感到自己的生活积累已被淘空了。

      秦腔是西北地区最古老的地方剧种,其唱腔高亢激越,表演时不是“唱”,而是“吼”出来的。贾平凹的这一“吼”可谓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不妨说,只有诞生了秦腔的这片土地,才会诞生贾平凹、诞生长篇小说《秦腔》。

顶部
丁香花
进士
Rank: 4


进步奖1 举人勋章
UID 97
精华 2
积分 4140
帖子 1048
威望 322
金钱 1619
贡献 3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7-30
状态 离线
      秦腔是西北地区最古老的地方剧种,其唱腔高亢激越,表演时不是“唱”,而是“吼”出来的。贾平凹的这一“吼”可谓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不妨说,只有诞生了秦腔的这片土地,才会诞生贾平凹、诞生长篇小说《秦腔》。

      做为文坛挚友,大冯始终关注着平凹的文学创作轨迹。在他看来,平凹虽少言寡语,为人低调,思想却异常活跃,异常敏税。一个作家,关键不在于熟悉生活的程度,而在于从生活中认识、发现和感觉到了什么。“改革开放带来人们价值观的变化,否定了许多东西,一时又找不到自己的座标,生活显得比较浮躁、彷徨。

      平凹敏税地捕捉到当时社会生活的脉动,写了《废都》,争论很大。有一次在新加坡,有人问我怎样看《废都》,我说,把这俩字倒过来,都废。中国社会抛弃了计划经济的所有桎梏,在寻找出路的过程中出现了迷茫。作家的最大社会功能,就是抓住时代最大的灵魂上的问题,通过生动鲜活的文学形象反映出来,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从《废都》、《浮躁》到《秦腔》,平凹的作品不断寻找时代的‘压痛点’(敏感处),敢于刺痛社会的神经,远比那些玩弄文字和技巧的作家,对时代关切的多,也有力量的多。而只有刺痛,才能使社会兴奋起来,活跃起来,才可能思考和改变现状。”

      与贾平凹见面之前,便听说他在质朴憨厚的背后,尚有清高孤傲、行为怪异的一面,更有不少关于他贪钱爱美女的趣闻轶事。见到此君后,虽与传说中有些距离,但其言行举止思维方式,也有不少古怪离奇令人费解之处。

      僻如说,一进他的书房,抬头可见壁上悬着一块匾额,上面是他亲笔题写的“上书房”三个大字。“上书房”是从康熙皇帝开始清朝宫廷中教育皇太子的地方,平凹何以命名自己的书房?是因为他的“龙凤情结”,偏爱皇家排场,还是想“关起门来做皇帝”,统领独属他的堆积如山的书籍字画、神佛造像、文物古董,在他的艺术王国中自由驰骋?

      书房中最令人困惑不解的是一把硬木椅子,椅背上摆放着他的照片,椅垫是一块平滑的和田玉,椅腿处则是一块巨大的动物骨骼化石。“这是我的座位”平凹幽幽地说。谁会把自己的照片摆在椅子上,放在一个碍手碍脚的地方,让外人进来感到心里发瘆呢?

      有人说他信佛,有人说他信风水,或许他的“灵感”就来源于此?

      在平凹的厨房里,还摆放着几大瓶自己调制的药酒。据知情者说,平凹前些年患有肝炎,一直病病恹恹,却笔耕不辍,勤奋敬业精神可见一斑。平凹因《废都》受挫事业陷入低潮,不料却因祸得福,在医院里结识了一位崇拜他的美女“粉丝”,后来做了他的再婚妻子。妻子比他身高十厘米,走在大街上,令人想起大冯的小说《高女人和他的矮丈夫》。我们夜探“贾府”那天,平凹的娇妻并不在场,不知被他藏在哪个“金屋”里。

      最好笑的是贾平凹书橱的玻璃门上,贴着这样两张“告示”,一个是“写作专用柜,可看不可动”,另一个是:“四尺书法两万,三尺一万五,画五万起”,大冯见状打趣道:“价儿跟我差不多了!”众人哄笑,平凹也跟着笑,然后解释说:“怕别人要字要画才这么写的。”大冯继续逗他:“人说启功卖字论个儿卖,平凹的书法得按笔划卖!”众人捧腹大笑,笑得平凹挺不好意思。

顶部
丁香花
进士
Rank: 4


进步奖1 举人勋章
UID 97
精华 2
积分 4140
帖子 1048
威望 322
金钱 1619
贡献 3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7-30
状态 离线
      私下里记者问平凹:“您和大冯都画画,平时有无交流?”

      平凹答:“他原来学过画,有传统绘画的功底,又有文学性在里边,一般人学不了。他的画水平挺高的,相当高……”

     “您的画呢?”

      平凹憨实而谦虚地笑了:“不是一回事嘛!……”

     “那您是无师自通了?”

     “那倒不是,我的造型不行,就避讳造型,画画情趣而已”。

      听到我们的议论,大冯接过话茬说:“文人画不必有很深的绘画基础,苏轼、米芾这些人的绘画并不强调技术性,而是抒发画家个人的性情,就跟平凹的画一样。文人画的特点有三:一,直抒胸臆;二,以形写神;三,诗书画印结合。我为此还写过一篇文章《平凹的画》发在文汇报上,平凹很满意,是不是平凹?”

      位于西安雁塔区的平凹的这处住宅与其说是住宅,不如说是一个仓库,他从各处搜罗来的神佛造像、陶器、民间艺术品和生活器具,密密匝匝堆放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连楼梯、阳台也不例外。他喜欢高古,喜欢元代以前的东西。

      从他的收藏中,可以看到某些历史的和文化的信息,看到收藏者独到的审美情趣,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感和岁月的沧桑感,以及浓郁的乡土气息。谈起自己的这些老古董,平凹如数家珍——这是马家窑的陶罐;这是甘肃天水的佛像;这是汉代的彩陶;这是北魏的石雕;这是唐代的菩萨;这是反映民间习俗的人像、石狮……每展示一件宝物时,平凹都紧盯着大冯的眼神和表情,渴望得到他的赞美和首肯。

      平凹的收藏中还有不少民间民俗器物,其中有一对小石像,雕刻了两个造型十分朴拙可爱的小童,一个捂耳,一个捂眼,平凹说,这叫“非礼莫视,非礼莫听”,是陕西农村当做“家训”摆事在家门口的。大冯联系到在陕西考察时看到平凹为一些民间艺人的题词,深有感触地说:

     “民间文化是民间的灵魂所在,一个作家与民间文化的联系,才是与生活更深入、更自觉的联系。平凹做到了这一点。他小说中对人物心理的细腻而准确的把握,是与他对民间文化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分不开的。作家里像平凹这样喜欢收藏艺术品的人寥寥无几,而且近乎痴迷,还能‘解其中味’,从精英文化到民间文化都有涉猎,这样的作家才有深度和广度。因为他的‘底盘’大呀!……”

      一席话说得平凹心花怒放,忙从厨房中端来一大盘石榴、大枣招待客人,又将那本大红封面的《秦腔》赠给大冯,并当场题字:“大冯贾府一游留念”。红灼灼的《秦腔》映着平凹的笑脸,满屋里顿时飘荡起一阵温馨的喜气。

顶部
shanshuodexing (闪烁的星)
秀才
Rank: 2


UID 130
精华 0
积分 2398
帖子 205
威望 0
金钱 14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8-12
来自 甘肃 会宁
状态 离线
我想要`~  

顶部
企拟污黦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3-9 20:16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暴悖泛滟
秀才
Rank: 2



UID 695
精华 0
积分 2655
帖子 233
威望 0
金钱 8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真是汗啊  我的帖子好少啊  加油  

顶部
tzbin
秀才
Rank: 2



UID 1445
精华 0
积分 2573
帖子 210
威望 0
金钱 26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2-25
状态 离线
呵呵,找个机会...  

顶部
冷月
秀才
Rank: 2



UID 1086
精华 0
积分 2943
帖子 250
威望 4
金钱 25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6
状态 离线
不错,感谢楼主

顶部
休闲轩
秀才
Rank: 2



UID 2400
精华 0
积分 1648
帖子 129
威望 0
金钱 229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oh!magat!!!  

顶部
妖妖
秀才
Rank: 2



UID 2339
精华 0
积分 1461
帖子 127
威望 0
金钱 6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顶下再看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9 04:07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3884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