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试论会宁红色旅游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huining
秀才
Rank: 2



UID 982
精华 1
积分 1581
帖子 402
威望 117
金钱 520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0-11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18:28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试论会宁红色旅游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会宁红色旅游是弘扬革命精神、颂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型旅游形式,对于加强全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区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会宁红色旅游的发展面临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层次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统筹规划,游客单一、消费水平不高等问题。要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发展,就要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词:会宁红色旅游;旅游;旅游文化

一、会宁概况

甘肃省会宁县位于甘肃中部。北与白银市平川区、靖远县接壤,南与定西市通渭县毗邻,西连定西市安定区、兰州市榆中县,东靠平凉市静宁县和固原市西吉县、中卫市海原县。属陇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平均海拔2025米,气候属温带季风型气候。辖28个乡镇,总人口58.31万人,境内有汉、回、蒙古、满、藏、东乡等6个民族。会宁是历史文化古城。会宁“地控三边,县居四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素有“秦陇锁钥”之称。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自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设置祖厉县,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古城会宁,城辟四门,东为“东胜门”,西为“西律门”,南为“通宁门”,北为“安静门”。城郭形如凤凰展翅,故有“凤城”之称。秦始皇、郭文普、汉武帝、林则徐、左宗棠、谭嗣同等曾到过会宁,留下了戍边足迹,翰墨诗赋。会宁是中国革命圣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揭开了中国革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此,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当时,中央领导曾在西津门楼上开过会,故于1958年将西津楼改建为红军“会师楼”。为了弘扬红军精神,会宁人民修缮了会师楼,扩建了革命文物陈列馆,并于1986年建造了高达28.78米,共11层的纪念塔,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塔内还悬有甘肃楹联学会会长安维翰撰写的对联:“会一二四方面红军,忆井岗举旗,遵义筹策,大渡桥横,金沙水拍,过草地,爬雪山,除腐恶,斩荆棘,长征途中三军明良遇,将相和,肝胆相照,风云际会;宁千万亿倒悬黔首,顾祖厉激浪,香林放彩,关川穗硕,青江风徐,去郭城,穿韩砭,越沟岔,翻坡寨,枝杨镇上全民箪壶迎,袍泽与,诗文传捷,酒看犒师。”会宁县大墩梁和慢牛坡还修建有红军长征纪念碑。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徐向前、聂荣臻、任弼时、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留下过光辉的足迹。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宣部确定的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安全教育基地。

二、会宁发展红色旅游文化产业的优势

(一)、会宁在红军长征中的历史地位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红军会宁会师是长征中的重大事件,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中国革命重心成功地从南方长江流域胜利转移到西北黄河流域的标志,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革命力量的大汇合,是革命团结的象征,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是长征史上的丰碑。作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四大聚集点”(瑞金是出发点、遵义是转折点、会宁是会合点、延安是落脚点)之一的会宁,从此被载入中国革命史册。会宁与瑞金、遵义、延安等革命老区同列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圣地。如今,以红军总司令部、红军大学、会师门等一大批革命遗址和会师纪念塔、会师陈列馆、将帅碑林等为主体的“会师园”和“长征胜利景园”,已经成为追忆红色岁月,继承、发扬长征精神的红色会师地是被列入全国30条精品线路之一的兰州——定西——会宁——静宁——六旅游圣地。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20个红色旅游城市之一。会宁还是红军长征全景展示基地(包括长征历程、长征会师、会师后发生的历史事件)和甘肃红色旅游的“龙头”基地。

(二)、会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红军会师楼、红军会师联欢会会址、红军总司令部、红军总政治部、红一方面军指挥部、红二方面军指挥部、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红军大学,红军演讲台及大墩梁战斗遗址、慢牛坡战斗遗址等一大批遗址遗迹和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会宁先后建成了由邓小平亲笔题名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由刘华清将军题名的“将帅碑林”,以及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唯一全面反映红军长征历史的长征胜利纪念馆。境内还有牛门洞新石器时进古人类遗址、多处古城遗址及宗教遗址;有围绕农耕文化积淀和艰苦环境下铸就的淳朴坚韧的人文精神打造的“农家乐”旅游资源,与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形成多成份自然人文景观综合旅游线路。此外,会宁拥有十分有利的周边红色旅游资源环境,通过整合这些资源可以辐射周边红色旅游景点。会宁以东50公里有宁夏西吉将台堡,以南60公里是通渭榜罗镇,东北100公里有平川打拉池,是兰州—定西—会宁—静宁—六盘山—银川、俄界——腊子口——哈达铺——榜罗镇——会宁线路,延安——吴起镇——南梁——六盘山——界石铺线路的必经之地,沿线有大量的红军长征革命革命遗址、遗存,可为广大游客提供理想的旅游线路。

(三)、政策扶持优势

国家旅游局于2004年启动“红色旅游”工程。2004年11月间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正式出台《“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规划》。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4年底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就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和主要措施做出明确规定。2005年2月,国家旅游局将2005年旅游主题确定为“红色旅游年”。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第一次联合推介旅游产品,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其中包括资金扶持,为红色旅游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三、会宁红色旅游资源的特色

会师圣地是全国红色旅游中的一个亮点。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持下,会师圣地已成为西北影响较大、规模较大的一个红色旅游基地。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宣部确定的全国第一批百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安全部确定的国家安全教育基地,位居甘肃省红色旅游八个景区之首。2007年,由国家投资修建了“长征胜利纪念馆”。这是红军长征纪念馆中,由中央批准兴建的最大的纪念馆。

作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甘肃红色旅游的首要景区,会宁红色旅游发展前景广阔,但任务也很艰巨。会宁发展红色旅游有四大优势,即:地位优势(会宁是长征胜利的纪念地,三军大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区位优势(会宁位于省城兰州与庆阳、延安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主干线中断,国道312高速公路穿地而过)、基础优势(经过长征胜利50周年、60周年、70周年三次大规模建设,会宁红色旅游在硬件建设方面已初具规模)、组合优势(会宁是西部教育名县,人文景观、历史遗址、文物资源丰富,综合开发前景广阔)。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从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角度来衡量,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目前,我们国家的红色旅游引人入胜的经典景区还比较少,游客的参与性不强,体验不够。会宁要提升红色旅游的效果,必须把红色旅游同历史文化以及其它人文景观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综合开发,突出特色,打造品牌,这样才能使红色旅游真正发挥出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红色旅游真正能够引人入胜,融入到“和而不同”的地域文化中,保证其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根据现代旅游者的审美观念和消费心理,积极引导红色旅游开发运用高科技手段,变单一的平面展示为平面、立体、动态、表演等各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来体现,使游客身临其境,见物、见人、见精神,达到全方位的旅游效果。要准确把握红色与旅游的结合。红色旅游,“红色”是其内涵,“旅游”是其承载形式。既然是旅游活动,就不应仅局限于传统教育,而是要对红色旅游产品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包装,根据旅游者的兴趣进行精心设计,使红色旅游的发展顺应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在组织开发旅游线路和项目建设上,要注重做好“红色旅游”开发与其它旅游产品开发的组合,将发展红色旅游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古色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旅游“三色”互动、各具特色、个性鲜明的特征,将瞻仰访习与观光浏览、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紧密结合起来,使旅游业尽快成为县域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推进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

四、会宁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会宁是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圣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位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先后来到这块红色土地缅怀先烈,视察工作,指导发展。2007年2月17日,胡锦涛总书记专程来会宁瞻仰会师旧址、参观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确立了“会宁是中国革命圣地”的历史定位。

2007年10月国家已把会宁与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这些革命圣地并列一起进行标识,其中,江西瑞金是长征出发点、贵州遵义是长征转折点、甘肃会宁是长征汇合点、陕西延安是长征落脚点,会宁作为中国革命圣地的历史地位无可置疑。在《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会宁被列入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个红色旅游重点城市之一。

(一)、会宁县红色旅游的开发思路

近年来,会宁县充分发挥会师圣地的政治优势,积极实施“红色旅游”战略:以长征为背景,突出会师主题,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以崇文重教的历史为背景,突出会宁优势,打造教育名县品牌;以“丝绸之路”为背景,突出文化优势,打造古道名城品牌;以西部大开发为背景,突出地域特色,打造绿色食品品牌。盘活旅游资源,塑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业形象。力争把红军会师旧址建成AAAA级景点,把红军长征胜利景园建成AAA级景点,把会宁建成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城市。争取在2020年,面向全国各地,来会宁旅游人数增长速度达到10%左右,2020年接待游客稳定在百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旅游经济与县域经济稳定增长,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共同发展,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红色旅游成为会宁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红军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不仅在中国革命史册上揭开了辉煌的一页,留下了一大批革命遗址和革命文物,而且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同心同德、百折不挠、团结胜利”为内涵的长征会师精神。前来会宁缅怀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旅游观光的游客逐年大幅增长,国防大学、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安武警指挥学院等40多家院校把会师旧址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会宁红色旅游业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并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年均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000万元。

(三)影响会宁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前,虽然会宁的红色旅游已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也存在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

1、产业化程度低

经过方方面面共同努力,特别是经过筹办庆祝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70周年的一系列活动,会宁的知名度在全国越来越高,毋用置疑,在全省已独占鳌头,场所健全,布展新颖,内容充实,手段先进,红色景点的建设已趋于完善。但是,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牵涉面广的产业,是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协调配套、互相促进,互补共赢的产业,需要各行各业及至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全力合作。产业化程度低,是会宁县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2、旅游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

旅游服务意识不强,旅游市场开发力度不够,资金短缺,是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服务行业参与经营红色旅游尚缺乏主动性,“农家乐”建设还非常滞后,企业以及农户的参与热情不高,旅游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以及住宿、餐饮等服务行业尚未形成依靠旅游业拉动增收的意识,与旅行社合作共赢、利润共享的机制尚未形成,旅行社组团参与开发会宁旅游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具有会宁特色的小杂粮系列食品开发力度不够,深加工、精加工、小包装、便携带即食型的旅游产品处于空白,对小杂粮系列食品的展销意识不强。致使红色旅游没有实现由接待型向市场型、产业化运作的转变,制约着红色旅游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旅游产品结构单一,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

与过去相比,会宁旅游业确实取得了长足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但是,景点单一,形不成规模,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在产品结构上,目前,会宁旅游仅限于会师旧址的红色游,缺乏新兴旅游。如会展旅游、观光旅游、康体健身旅游、体验旅游及观光与度假休闲、观光与文化、观光与经贸的现代旅游的综合展现,旅游基本消费所占比重过大。在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配套上,“游”和“娱”还是薄弱环节,旅游景区内的景点收入和旅游娱乐仍处于滞后状态。与其他旅游景点也没有很好地链接、互动起来,规模化程度低,红色与金色、绿色难以互动、互联,旅行线路短,游客停留时间少,人均消费低,游览主要以半日游或一日游为主。

4、红色景区人文、经济内涵没有充分挖掘出来

景区的发展大多局限于旅游资源本身的初级开发,对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商业价值挖掘不够,开发不足。景点没有同经贸、文化、民俗等有机结合起来。

五、如何保持会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国掀起红色旅游浪潮的今天,如何针对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进一步推动和保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持其持久的生命力,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进一步扩大会宁红色旅游的综合效益,注重整体有效规划

发展红色旅游应当注重综合效益,把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使会宁红色旅游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促进会宁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路子。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提炼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文化内涵,将在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的革命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英雄事迹充分挖掘和展示。

(二)、构建会宁红色旅游产业格局

目前,会宁红色旅游景区多采取展板、实物展示等单一的形式,形式简单,内容缺乏吸引力。只有将会宁红色旅游内容丰富了才能吸引游客,如果会宁红色旅游线路做不到精耕细作,没有众多游客的参与和整个社会的认同,会宁红色旅游就成了一个空泛的概念,爱国主义教育也相应削弱了效果。

(三)、丰富会宁红色旅游内涵

会宁红色旅游点“孤立”存在,没有与其它旅游项目或景区形成集群效应,再加上会宁红色旅游景区展示形式单一、乏味等原因,造成游客在红色旅游景区逗留时间短,能观赏的有价值的景点较少,无法在会宁红色旅游景区形成中长期的游客群,游客消费有限,“回头率”低,经济效益低下。因此,要改变会宁红色旅游区的现状,丰富会宁红色旅游的内涵,就要变“单色”为“多色”,让“孤景”成“群景”,促进多元化游客类型的形成,提高景区的消费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四)、加强会宁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会宁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在交通、餐饮、住宿及其它各项配套服务中凸显优势,在方便游客的同时,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促进会宁红色旅游的发展,也带动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区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小东.当代经济.《红色旅游的问题与出路》.[N].《中国旅游报》.2007,(02).

[2]马霞.行业经济.《红色旅游:怎样保持长久生命力》.[N].《中国文化报》.2008,(08).

[3]陈英著.《甘肃历史文化》.[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03).

[4]会宁县志[EB/OL].会宁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http://www.huining.gov.cn/Index.htm,2010-10-28.

[5]会宁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EB/OL].会宁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http://www.huining.gov.cn/Index.htm,2010-10-28.

文章引用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dbd68e0100m9bq.html

顶部
孤夜星空
秀才
Rank: 2



UID 233
精华 0
积分 2448
帖子 213
威望 1
金钱 108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9-26
状态 离线
不错,看看。  

顶部
瓠山才子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瓠山代写


进步奖1 进步奖2 版主勋章 原创先锋奖
UID 609
精华 4
积分 12394
帖子 1588
威望 30
金钱 9880
贡献 13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8-8-7
状态 离线
颇有见地,学习欣赏!



※本文所有权属于瓠山才子会师楼 共同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瓠山代写,助您精彩!瓠山文笔,独具风采!
瓠山才子常年代写各种文稿,有需要代写服务的,请加微信号:kangxiaoyunjyg.或加QQ号:569383406.或联系手机号:13830793767. 代写收费标准:每千字500元。(起篇不足千字者也按千字收费。)


顶部
红月
举人
Rank: 3Rank: 3


进步奖3 进步奖6
UID 1193
精华 0
积分 8901
帖子 929
威望 201
金钱 6901
贡献 4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9-7-31
状态 离线
论文写得不错!

顶部
守望孤岛
秀才
Rank: 2



UID 534
精华 0
积分 2962
帖子 256
威望 1
金钱 17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5-15
状态 离线
嘿嘿  

顶部
wss123
秀才
Rank: 2



UID 1223
精华 0
积分 2320
帖子 206
威望 1
金钱 6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0-23
状态 离线
呵呵,找个机会...  

顶部
游天下
秀才
Rank: 2


UID 1055
精华 0
积分 2822
帖子 220
威望 0
金钱 39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2-11
状态 离线
你加油吧  

顶部
文马飞云
秀才
Rank: 2


UID 523
精华 0
积分 2783
帖子 240
威望 6
金钱 185
贡献 6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5-9
状态 离线
这个贴不错!!!!!  

顶部
769601567
秀才
Rank: 2



UID 1476
精华 0
积分 2336
帖子 212
威望 0
金钱 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2-1-28
状态 离线
哈哈,顶你了哦.  

顶部
不逊沋沋湲湲
楼客




UID 830
精华 0
积分 2429
帖子 204
威望 0
金钱 185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初来乍到,请多多关照。。。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 22:35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7549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