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霍氏联谊会《霍氏文化》部分内容
龙之吟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364
精华 0
积分 4014
帖子 696
威望 28
金钱 277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8-19
状态 离线
分享到:

继往开来争朝夕海纳百川创伟业

◇  上海 霍日炽

各位嘉宾、各地宗亲:

您们好!

由于某些原因,这次“北京研讨会”,未能躬逢其盛,所以我只能以书面形式与各位“会面”。

研讨会很好,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华霍氏大典》编纂的实质性进程:团结各方力量,增强凝聚力,集思广益,挖掘潜力,让“雪球”越滚越大。为此,我建议:

(一)建议《中华霍氏大典》编辑部及早建立“网站”,创建一个资源“共建共享”的和谐文化环境,让大家有一个开展研讨,交流心得与讯息的平台,有“练武”、“用武”之地,以利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各地宗亲“e网”(“伊妹尔”信箱网),推广使用“伊妹尔”联系,加强宗亲联谊,让更多渠道发挥积极作用。

三)现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宗亲民间自办内部刊物小报有:(1)河南《霍氏文化》,由霍光寅主编;(2)安徽五河《根系》历时6年已出35期,由五河宗亲会理事长霍正东主编;(3)上海《文友》已出11期《霍学》已出6期,由霍日炽主编;(4)广西宗亲会会刊正在筹办;(5)香港宗亲会“网站”正在筹建。他们自筹经费,不图名利,“用自己的钱,办大家的事”,在有限条件下,作最大努力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发扬。为了加强各刊的编辑信息交流,取长补短,不让资源“浪费”。建议建立“热线”定期联络沟通。组织专题“笔谈会”,坐在家里不出门,就能开“全国”性研讨会。

(四)加强各地资源的“抢救”性工作,“抢救”保存于高龄老一辈的“口碑”和地方性(家谱,遗迹,墓,祠,碑等文物)资料。“清理家珍”是霍家一件“大事”,要充分发挥各地宗亲的积极性,动员“大家”参与,一起挖掘“潜能”,让涓流汇成大海。尽可能把各地霍氏历史文化资源发掘保存起来,如拍照或摄像;整理、编辑成图文并茂的小册子。

中山柏森宗兄历年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特殊贡献。各地不少宗亲亦在努力。我和柏森宗兄今年争取编完《霍姓人名索引通检》第七稿(收录人名2300余条),为各地宗亲研究霍氏递上一把“钥匙”。

如果有个“平台”让大家经常“碰头”沟通,就可以彼此取长补短,避免“重复”工作,节约人力、物力、精力,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推进编纂的深入。

另外,借此机会,我对霍氏之源和“图腾”——族徽发表三点看法:

(一)关于霍氏源流,几千年来没有得到系统梳理,不是说偏了,就是说错了。

我们要尽量减少“看走眼”的现象发生,少留下点遗憾。“有根据”,才能“立足”。让“事实”(史料)“说话”才是“硬道理”。“慧眼”不是“天生”的。她是植根于科学、客观的沃土之中。帮助我们发现新“陆洲”,清除“死角”,辨别“误区”。

始祖,奉西周霍叔,是历史“惯例”。但必须说明:西周霍叔是霍氏始祖“之一”,而非“唯一”。否则把霍叔以前的历史抛开,“视而不见”,人为的“割裂”历史,会对不起“老祖宗”。霍姓起源,历史久远。至少夏禹治水“首祭霍山”之前即已“开宗受姓”了。少了这一段,便把历史推迟了几千年。

我们的整理工作,只是“阶段性”的研究成果。通过“梳理”,补遗纠错,尽量保存更多有价值的资料。所以,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线索。即使是不同观点,也要收集保留。有容乃大,海纳百川,才是做学问应有的胸怀。学无止境,研究永远没有“尽头”。笔下重千斤,行文组词,分析推理,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二)王大良先生是位有贡献的姓氏专家,他的百家姓“图腾”是一组了不起的“艺术品”,制成个性化邮票后,受到欢迎。作为“创作”,可以打满分。但作为百家姓“图腾”,却是不适宜的。因为,这套图案,毕竟是他“个人”的现代创意,不能“等同”原生态的图腾。

理由:(1)图腾,是远古人类涂写在树皮、兽皮、人体或洞穴、山壁上用以区分其他种族的“标识”。当时,人类没有房屋,住在林中、山上;没有统一文字,只有图画。“书同文”,中国文字的统一,到秦始皇才实现。

图案中的文字并非“甲骨文字”(《甲骨文编》收录68个“雨”字,没有这样写法的),而是个人“创作”(艺术可以虚构);(2)“瓦当”花纹,源于作为建房材料的瓦当,据目前考古发现,最早出现在战国。所以,千姓“统一”的图案不符合“原始状态”。

基于上述两点理由,这个“图案”非要说是霍姓图腾,就有点硬套了。

(三)我们霍家,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形象标志”——族徽。霍家人才济济,完全有能力由霍家子孙将她设计完成。

六年前,我曾尝试设计了一些草图,在征求各地宗亲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初稿”。现将当初原稿附上,提请大会审议。

将图中6和8综合,是“修改稿”,基本上可以体现霍姓的丰富内涵。

圆外框内上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汉语拼音字母;下方为“当地籍贯地名”汉语拼音字母(“山”下为汉文)。如:“山西·临汾”“安徽·五河”“广东·中山”“广东·番禺”等。

我们已经是“老大不小”“老小不大”,“奔七、奔八”之人了,时不我与。让我们以“争朝夕”的紧迫感,加快前进步伐,努力工作,不辜负天下宗亲寄予的厚望,早日完成继往开来,无愧先祖列宗的伟业,为华夏文化大厦添砖加瓦。

《中华霍氏大典》是霍氏旷世经典

中山 霍柏森

各位宗亲:

大家好!我真的做梦也想不到有此机会在京城相聚,而且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手足兄弟。此次可谓几千载难逢的机缘聚合,开创了霍氏历史的先河。大家都是怀着同样激动的心情,为了一个关乎千秋功业的共同目标,为了宏扬光大霍氏文化,为了与时俱进共建和谐的大家庭而走到一起来了。在此,首先要多谢河南光寅老弟多年来的艰辛劳动,走南闯北、东奔西跑为我们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多谢今次承办大会的山西霍家工业有限公司的大哥给予我们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条件,加上众兄弟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预祝今次京城峰会,以得完满成功!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舞台,霍姓人一直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类远古时代,就已经有“林鸟振翅疾飞”的霍氏图腾;远古天灵之纪年代就有霍山神总领海内名山之说:商朝末期,纣王的后裔受封居河东霍县,曾以霍为姓;西周初,姬叔处受封于霍,遂成为姬姓霍氏始祖;霍去病、霍光忠心事主,是竭尽全力弥合汉朝断代的功臣;东汉霍谞、三国霍竣、隋唐霍总、北宋文状元霍端友、元代武状元霍希贤;明代礼部尚书霍韬;清代爱国武侠霍元甲;以及近现代杰出的社会活动家、爱国实业家霍英东等等,不可胜数。他们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创造了霍氏的辉煌历史。他们对中国历史的贡献,留给后人的鼓舞作用,我们称之为霍氏精神。在当今深入改革开放,共创文明、进步、和谐社会的大潮中,霍氏兄弟人才涌现,发扬霍氏精神,业绩有目共睹,令世人刮目相看。

霍姓源远流长,是轩辕黄帝一脉相承的我国较早出现的姓氏之一,是以国名为姓的一个姓氏。在百家姓中虽算不上大姓,但现流行使用的400多个姓氏中,按人口总数量排列,霍姓名列第170位,看来霍姓也不是一个细小的弱势氏族。历史上,霍姓有过光辉灿烂的一页,亦有过衰落的片时。中国最早的一部史书《史记》的编者司马迁(前145—前90),比霍光(前139—前68)死得早,他没有把西周初管蔡之乱所谓“三监”的问题向世人交待清楚。编写《汉书》的班固,距霍光年代较远,亦无把“骖乘之难”事件说清楚,都留下不少历史疑点。盛唐过后,特别是北宋末“靖康之乱”之后,人们大都生活在纷乱的环境中,有关霍姓的史料少之又少,民间中能保存下来的谱牒就更加少了。所以,编修一部系统地、全面地记述霍姓历史资料及近现代事亦的典籍是全球霍姓人的期盼。

时逢盛世,国家编史,地方修志,百姓修谱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家谱、方志与正史是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今次我们有缘来京共商霍家大事,探讨编修《中华霍氏大典》各事项,促成大典早日面世是在座各位兄弟义不容辞的重责。大典内容涉及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等资料,对海内外霍姓族人寻根认祖,增强家族凝聚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都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大家将填补有关霍姓史料空白的一页,意义深远,但任重道远。

有志者事竟成。有赖在坐众位兄弟的通力协作,成功可望。河南光寅老弟、上海日炽老兄、甘肃兴成兄等通过近十年的努力,手头上已拥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足可构成大半部大典内容。同时结识了各地多位热衷于霍氏历史研究的仁人志士,加广东霍氏有几位中文的退休教授、陕西有史学家霍松林教授等的参与,又得到中国社科院中国家谱研究中心主任李吉教授和山西考古专定陶正刚教授等的大力支持,都是对编篡工作非常有利的人力资源。现基本建立了全国的联络网点,在电脑网页上亦常有霍姓人发表文章,供大家切磋。近年来,通过多次跨省的大型宗亲联谊活动,相互更加了解,增强团结,互通信息等等。

<<中华霍氏大典》是咱霍家的一部旷世经典之作,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将激励霍氏后人更加奋发进取。深信大典面世之日便是霍氏步入新世纪谱写新篇章、开启新里程之时,霍氏将与国运同步兴隆,祝《中华霍氏大典》在全体族人的努力下,早日大功告成!谢谢!

从会议宗旨  会议主题谈起(摘要)

◇        霍文泉

认同感是一种社会心理稳定感,具有群体性(即社会性)。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一个成熟心理认同的渐进发展是以人所属的团体为条件的,团体的传统价值对个人的成长意义非常。心理学家米勒指出,认同的本质不但是心理的,也包含群体的概念,是一项自我的延伸,是将自我视为群体的一部分。

认同:是基于血亲关系和文化上的认同和归属,首先是对姓氏的自我认同,我就是霍姓的一分子而不是其它,因为同属一个霍姓而感到亲切;其次是有一种家族荣誉感和自豪感,因家族中发生的好人好事而由衷的感到自豪。一种荣誉与家族命运休戚相关,在个人身上能体现一种自信、好学、自强不息和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这是一个长期引导、作用和潜移默化的过程。

团结、协作、发展

以文化交流、研讨、论坛、定期信息通报和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为载体,积极引导族人参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通过对族中人才的培养使用、事业的发展和先进、典型人事的采集、传播,推进团结、协作和发展。这就包含设立霍氏救助、教育基金和加强霍氏宗亲间的文化交流等。

个人建议

1、成立组织工作机构:如何统一使用规范的称谓,族标,族章等;对从事家族事务的人员的素质素养的要求等。今天参会人员必备的条件是: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家族事务,富有爱心,乐于奉献,愿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贡献,是应该的。还有就是强调:①自愿:围绕当前创建和谐社会大的时代背景下,发自内心的从促进家族的发展角度去做,积极的、乐于的去做。②无偿:不计报酬。③以全族的兴衰荣辱为大义,不谋个人私利。④厚得载物,谦虚谨慎,宽厚待人:不炫耀、不张扬,关心族人的生活工作和冷暖。⑤处理家庭事宜注重方式方法:尊重族人,循循善诱,不做有伤族人感情和自尊的事。当然,这也包括想做事、能做事和做好事三者的统一,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2、对《大典》的编纂工作,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和组织发动力度,增加知晓和参与面。制作《中华霍氏人文史纲》电视文献纪录片是必需的。

3、《大典》的编纂,信息资料的采集,除了各省市分片开展工作,同时还要组织一些专业人才,有一定经验的人员来专门进行指导。

2007年7月28日

编纂霍氏大典 霍家人人有责

◇        广西藤县〓霍云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到会的各位宗长宗亲,大家好!

我来自祖国的南疆,“大暑”三伏天气温度,比不上我们对大型图书——《中华霍氏大典》的热情高。我们一行共六人,是抱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和企望来参加这次会议的。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中华霍氏大典》在组织机构、宣传发动、资金筹措、资料收集、编辑印刷、乃至出版发行等工作,都能逐个讨论,作出决定,会后付之实施,使整个《中华霍氏大典》的工作正常开展起来。

广西霍氏宗亲联谊会于2006年在藤县举行成立庆典和理事会成员就职宣誓仪式,《霍氏文化》去年9月16日已作了头版报导。广西霍氏宗亲联谊会的成立,是粤桂两地宗亲密切交往的巨大成果,也是《中华霍氏大典》编委会主办的《霍氏文化》催生的产物。

我对《中华霍氏大典》的工作了解不多,从已出版的《霍氏文化》的报导和交往中,仅就我能看到的,听到的和个人想到的,发表一些极不成熟的个人意见,供这次研讨会参考。

个人认为,必须着重讨论三个问题:即组织领导机构问题,资金筹借问题、《大典》所需的资料征集问题。

在谈组织机构问题前,先谈一下《中华霍氏大典》的缘查起是必要的。

据报导,2005年9月,湖北省武汉、江夏、黄岗7县市的宗亲代表在红安县召开首届霍氏联谊会暨《中华霍氏大典》研讨会,共商编纂大计。是河南光寅,湖北同钊等宗亲向郑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提出编纂《中华霍氏大典》科学调研课题中标后提出来的。第一次响亮地向全国和全世界提出了编篡大型图书——《中华霍氏大典》问题,这是好事,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霍氏宗亲的大喜事,是非常壮观而又十分艰巨的浩瀚工程,是富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事,我霍氏必须全国上下广泛宣传,认真组织,通力合作,化大气力,做一翻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完成。如果此次不成功,在一定的期限内出不了书,则不但对不起全国霍氏宗亲,在国内各姓氏之间亦将成为“笑柄”,那时我族在全国姓氏之林中将会比别人“矮了半截”。这绝不能儿戏对待,谈谈说说而矣。

已刊发的几期《霍氏文化》我时常摆挂在桌边上,也不知看了多少次。面对当前的情况和问题,心情感到十分沉重。

《中华霍氏大典》“风”是已经吹起来了,现在是“骑虎之势”,易上难下,但怎样才能变为现实,必须以极端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全国上下,也包括海外霍氏宗亲,共同商讨,绝不能袖手旁观,须通力合作,妥善解决。2005年5月10日科研项目中标,出科研成果总得有个期限嘛 !现在是两年过去了,怎不令人着急啊!今年3月我们出访云贵川渝时,到重庆市万盛区与十多个宗亲坐谈时,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中华霍氏大典》现在的进展情况。

先谈谈《大典》工作室编印的宣传资料——《霍氏文化》

2007年《霍氏文化》至今一期也未刊发。原因是经费不足而被迫暂时停刊。《霍氏文化》刊物尚且如此。《中华霍氏大典》的景况也不会好多                                                                                                             少。

一、关于组织领导机构问题

《中华霍氏大典》编纂大纲(草案)提到的编委会问题。去年9月16日《霍氏通讯》公布的《中华霍氏大典》编委会委员名单为51人。主要问题是分布不均匀,有的省、(区)市无人参加,这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是很不利的。个人建议很有必要作适当的补充,起码每一个省、(区)市都要有人参加编委会的工作。

参加编委会的人员,现在干公职的不可能与退了休的一样,倾全力投入《大典》的工作。但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如一周、一个月内为《大典》工作多少天,要定下来。此外,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一批年富力强,才华出众又积极工作的青壮年一代,把他(她)们吸收进各级霍氏宗亲会的组织来,这样,老、中、青三代人合作,才能搞好工作,完成历史任务。

二、关于经费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费不解决,就很难开展工作。《大典》提纲(草案)提到“各项费用约(需)百万之巨”。这在一般家庭和个别省(区)市是“天文数字”,但在全国霍族约百万人口来说,每人平均只一元钱。当然,搞平均摊派是不行的。经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多方筹措,是不难解决的。我们霍氏在全国各省(区)市都有不少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实业家,只要宣传发动得好,有目的地逐个发动,使他们慷慨解囊。

霍族内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事业家,都应积极回报社会,编《中华霍氏大典》是建霍氏的“文化大厦”,福泽后代,功德无量,现在是为了列祖列宗为了子孙后代才向大家伸手,大家能无动于衷吗?

入典资料问题,可能会比资金筹集更困难一些。现在各省(区)市、县的宗亲会或个人,都收集积累了不少珍贵的入典资料。怎样才能把资料统一收集起来,是《大典》成败的关键问题。拥有入典资料的宗亲会或个人(族谱资料的爱好收集者)能把入典资料,如数家珍般舍得割爱贡献出来,《大典》就一定能编好和出版发行,否则,便将成为泡影。这里关系到“名”与“利”的问题,要很好研究才能解决。

入典资料集中问题不解决,《中华霍氏大典》便将永远成为一句空话。就像做饭菜,你不能把需要的食品和佐料(配)集中起来,就算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大师傅,也作不出丰盛的菜一样。

我们在各地采风的同时,希望全国霍氏宗亲会和族谱资料爱好收集者,把入典资料奉献出来,使《大典》的编辑早出书,印好书,这是全国霍氏宗亲的迫切盼望。

希望你们像企业家捐资那样,涌跃把资料奉献出来,是功德无量的善事。资料奉献出来后,《大典》出书时对奉献资料的人如何冠名问题,要很好研究落实。资料问题不解决,就算经费筹集得一、二百万人民币,修典也是一句空话。

资料集中问题不解决,这次北京研讨会将是白开,没有效果。酷暑赴京,也是白跑一趟。

(文稿摘要)

顶部
龙之吟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364
精华 0
积分 4014
帖子 696
威望 28
金钱 277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8-19
状态 离线
编好《中华霍氏大典》

圆我霍氏千年梦想

◎  霍光寅

各位领导、各位宗亲:大家好!

在此,我首先向承办这次活动的山西霍家工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党委书记霍松勤宗亲和河南、霍家钧窑有限公司董事长霍福生宗亲表示衷心的感谢!

向与会的霍氏宗亲对《中华霍氏大典》编纂工作的关注与支持表示感谢!

刚才我们听取了代表们的讲话和发言,令人感动,令人激动,令人震动,更加坚定了我们编纂《中华霍氏大典》、编好《中华霍氏大典》的决心和信心!

《中华霍氏大典》是以霍氏族系文化为题材编纂的一部大型社科类图书,全套共分《霍氏源流》、《霍氏文化》、《霍氏名人》和《霍氏世系》四部分,约4000万字。大典力图通过图文尽可能全面、系统地展现霍氏族系在中华民族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史上的作用和贡献。她承载的是温润一方的乡土文化,是延续千年的历史文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修典同样符合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符合胡锦涛主席“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中华霍氏大典》立项以来,编纂工作得到全国各地霍氏文化研究人员和广大霍氏宗亲的积极响应。在过去的两年时间内我们成立了松散型的大典编纂委员会。先后在河南登封、湖北红安、广东佛山、广西藤县、贵州遵义、山西霍州和被誉为东方明珠的香港等地举行和参与多期宗亲联谊和文化研讨活动,使《中华霍氏大典》这一文化工程已成为霍氏族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期间,广东中山市的霍柏森、上海市的霍日炽,安徽五河的霍正东、湖北的霍同钊、山西临汾的霍柏梁等宗亲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大典》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中,定期把相关文图资料寄到《大典》工作室。极大地丰富了《大典》的内容。

《大典》的编纂工作也引起了港澳霍氏宗亲的高度重视,今年4月29日,来豫参加中博会的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霍英东集团总裁霍震寰宗亲特意听取了我的汇报,他为《大典》题词“弘扬姓氏文化,增进民族和谐”,并为《中华霍氏大典》题写书名。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协会理事长、人类学博士霍志钊宗亲为《大典》题词“月是故乡明,人乃同根亲”,对大典的编纂工作寄予厚望。

当然,《中华霍氏大典》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其涉及地域之广、人口之众,人文信息之浩繁,人力物力之巨在三千一百年霍氏文化史中都是前所未有的。

而我们霍氏祖人自古迄今就善于创造人间奇迹,从霍去病以少胜多,击败匈奴,到霍元甲以迷踪拳震摄狂夷;从霍英东白手起家成为香港豪富,到山西霍家沟被装点成“山西第一村”。相比之下,《中华霍氏大典》这项工程又显得微不足道。我们霍氏族人自古又以仁义为先,孝悌为本,仗义疏财,肝胆相照而着称于世。有我们霍氏族人的鼎力相助,我相信《中华霍氏大典》必定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圆满完成编纂任务!届时我们再次聚首,共享成功的喜悦。

谢谢大家!

顶部
汰絶白日鬼
秀才
Rank: 2



UID 11771
精华 0
积分 530
帖子 48
威望 0
金钱 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真的有么  

顶部
shihuanghe
等待验证会员




UID 1737
精华 0
积分 1759
帖子 145
威望 0
金钱 164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2-9-22
状态 离线
我来看看!谢谢  

顶部
无事
秀才
Rank: 2



UID 2548
精华 0
积分 1469
帖子 127
威望 0
金钱 6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支持一下  

顶部
七人鹥总
秀才
Rank: 2



UID 12961
精华 0
积分 541
帖子 49
威望 0
金钱 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支持~~顶顶~~~  

顶部
全德泥洼子
楼客




UID 19036
精华 0
积分 665
帖子 55
威望 0
金钱 60
贡献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顶你一下.  

顶部
JustLive
秀才
Rank: 2



UID 4
精华 0
积分 2526
帖子 214
威望 0
金钱 17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6-6
状态 离线
先看看怎么样!  

顶部
渌酒津路
秀才
Rank: 2



UID 13162
精华 0
积分 523
帖子 42
威望 0
金钱 6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4-4
状态 离线
好帖子,谢楼主

顶部
泡泡炮
秀才
Rank: 2



UID 2875
精华 0
积分 1620
帖子 138
威望 0
金钱 10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帮你顶,人还是厚道点好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8 06:49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6640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